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南京市第二十九初级中学的陶海燕,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19 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教学设计。

本课课标: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本课是以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为例,进而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

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所倡导的“实业救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饱受国内外多种势力的挤压,但始终以顽强的姿态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本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延续,又将会对学生的高中学习做准备。

本课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涉及历史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难度较大,历史资料多为理性分析,学生感性认识较少,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但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史料和历史图片的能力,通过课堂出示材料、图片、视频等信息,配合学生的生动讲解,教师引导,师生互动,也能达到极佳效果。

针对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发展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教学重点:张謇和“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从平时的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再现历史,创设情境,借助形象思维感知历史,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等,配合讲解达到教学目标,目的是最大限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体现新课标理念。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将本课导入时,从学生生活入手,提问“你知道哪些国产品牌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导入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自学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自学提纲)

3、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1、大生纱厂的结局:
被列强的“倾销”所吞并。 2、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 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大 生纱厂可以说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缩影。)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分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萌芽和艰难发展 • (1)、时期: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 (2)、原因:①外商企业的刺激。 • ②洋务运动的推动。 • 第二个阶段:“黄金时代” • (1)、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2)、原因:①辛亥革命的作用。 • ②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 ③国货运动的推动。 • 第三个阶段:凋谢萎缩(再度受挫) • (1)、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后 • (2)、原因:①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 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③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 1、张謇其人(了解) : 实业家,教育家。 清末状元 2、张謇提出 “实业救国” 3、张謇创办 的口号。 等企业。
大生纱厂
2、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 号。
• (1)、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 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 (2)、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感受:张謇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 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得钦佩。 •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 的“倾销”挤垮破产。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特点。) 1、时间短暂,过程艰难曲折 2、地区、产业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3、总体水平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要求所有公共 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中国民族工业的 “黄金时期”
250 200 150 100 50 0 1913年 1914- 19171916年现一种什么现象?
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1937年-1943年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 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
民族工业健康发展要求:
国家独立,民族独立
二、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萌芽和艰 难发展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发展历程
时间 从洋务运动 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阶段特征 原因 萌芽,但难以 封建制度的阻碍 生存和发展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如雨后春笋 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黄金时代
封建主义 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在中日甲午战争前, 商办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正 式的承认,处于听任地方 官吏随意摆布的地位。如 1881年南海知县徐赓陛 以继昌隆缫丝厂“专利病 民”“夺人生业”“男女 (2人)混杂,易生瓜李 之嫌”为借口,下令予以 封闭。清政府还对近代企 业横征暴敛,敲诈勒索, 大大加重了这些企业的负 担。
外国资本主义 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 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 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 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 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 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 国”。 材料二:1891年,上海伦 章造纸厂由于原料昂贵和日 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 进,此厂已濒于停产”。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经济的掠夺 (主要原因) ②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洋务运动到 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至 一战期间 阶段特征 主要原因
一战后至新 中国成立
第一阶段: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洋务运动——清朝末年)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洋务运动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假如你是生 活在19世纪 60-70年代的 中国,想要 投资兴办近 代企业,你 会选择在什 么地方?为 什么?
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 族工业的兴起及教育事业的发 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社会 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从金榜题名到实业救国, 你从张謇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强烈的爱国之心和不惧世俗 的勇气。
思考:张謇大生纱厂的最终结局 如何?它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大生纱厂被吞并,说明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的最终归 宿注定是悲惨的,实业救国的道路是 行不通的。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对民族工 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战以后 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特别 至新中国 逐渐萎缩 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由于国 成立 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 压迫
官僚资本主义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张謇的大生纱厂
1. 典型一——创办人物张謇(从状元到实业家)
1、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 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 ( )
D
A.康有为 C.陈独秀
பைடு நூலகம்
B.荣宗敬 D.张謇
你认识以下的商标吗?
(饮食)始于1864年
(钟表眼镜 )始于1915年
(香烟)始于1905年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

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市场有风险,这是竞争的结果B.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C.在多重挤压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D.“实业救国”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由于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发展。

但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张建德工厂被吞并。

因为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艰难曲折。

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以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战胜利以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短暂发展的“黄金时代”,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近代工业的发展3.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A.詹天佑B.侯德榜C.张謇D.严复【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由材料中“中过状元”“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等信息可知材料中“他”指的是张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4.随着民族危机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多种救国思潮。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
如雨后春笋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一战期间 一战后
抗战胜利后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无法恢复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经济的掠夺 (主要原因)
②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 来(日本)
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 迫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 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落后的根本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代表企业:大生纱厂
兴起 黄金时代
状元实业家:张謇 口号:实业救国
衰落
近 代
①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未年 萌芽
民 曲折发展 ②一战期间
黄金时代(原因①②)
族 及原因 ③一战后
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因①)
工 业 的 发
④抗战胜利后 也没能得到很半好的殖恢民复地
发展曲折 特点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洋火、洋油、洋布、洋货、洋酒、 洋烟、洋枪、洋炮、洋车......
经济 政 治 文化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近 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实业家:实业救国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国人自己创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 利源计。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张謇 “弃官从商”,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不惧世俗的勇气和爱国精神
大 生 纱 厂
“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经》
自主学习

初三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有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②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史实。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

以下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合的是A.提出“实业救国”口号B.其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曲折历程C.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和状元实业家张謇相关的史实,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在1899年,而近代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创办了民用工业,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因此,大生纱厂不是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 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免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

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备课人:王建辉温故知新:1.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的主要口号是()A.自强和求富 B.民主和科学 C.独立和自由 D.民族和民生2.洋务运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始创办()A.军事工业 B.西式学校 C.民用工业 D.新式海军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托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4.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南京解放5.看过电影《大决战》吧!你一定会被影片中我军领导人的指挥艺术和解放军战士英勇顽强的光辉形象所深深吸引。

大决战中哪一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本课难点:A.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B.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本课学法指导:1.通过分析张謇纱厂的兴衰与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分析方法;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荣氏家庭的兴衰,使学生掌握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分析方法;3.通过讲述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使学生具备简单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采访、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交往、表达、写作能力;5.在课堂出示大量信息,由学生总结提练,培养利用课程资源表达有效信息的能力;导入新课: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始创办一些民用工业,从而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