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学的发展.
电子的发现
1895 年,佩兰曾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支
持阴极射线是带电的粒子流.阴极射线从阴极C射出,经过
H 孔进入到阳极内的金属筒( 法拉第筒 )F 上,再用静电计检 测电量及其正负,实验证明是负电.对于这个实验,坚持 阴极射线是以太振动说的人认为,即使阴极发出的是带负 电的微粒,但它同阴极射线路径相同的证据并不充分.
保持真空,但又要薄到能让阴极射线通过.这样就能研究
阴极射线在放电管外引起的荧光现象. 勒纳德发现,阴极射线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大概是几厘 米的量级.
“阴极射线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科学家们的 很大兴趣,围绕这个问题出现了一场争论.有趣的是,这 场争论几乎是以国界划分的.在德国以赫兹为首的多数物
v 5 109 厘米 秒 e m 2 107 电磁单位 克
第二种方法是 : 利用静电场和磁场使阴极射线发生偏 转.先加上一定强度的电场使射线向一方偏转 ;然后再加一 垂直磁,使射线向相反方向偏转,调节磁场强度使光斑回 到原来的位置,通过测算即可求出v和e/m.
提高了放电管的真空度,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第电解定律,主张把电解中的一个氢离子所带的电荷作为
一个“基本电荷”,并认为任何电荷都是由一些 “基本电 荷”组成的.
百度文库
1878年后,拉摩(JoSeph Larmor,1857-1942)和洛伦 兹 (Hendrik Antoon Lorentz , 1853-1928) 在创立的“电 子论”中,也曾赋予物质中电荷的负荷体以一个基本的电 量. 1890年,斯通尼引入“电子”(electron)来表示负的 基本电荷的负荷体.
后来,他又不断改进和重复进行测量,1917年公布的结果
为
e (4.770 0.009) 1010 静电单位
于是,由荷质比可求得电子的质量为
me 1 1830mH
即为氢原子质量的1/1830倍.
X射线的发现
X射线的发现起源于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德 国 物 理 学 家 伦 琴 (Wilhelm Konrad Rontgen , 18451923) 为了探明阴极射线的性质,重复做了赫兹、勒纳德等 人的实验. 1895 年 11 月 8 日晚,为了防止外界对放电管的影响,同 时也不使管内的可见光线漏出管外,他用黑纸板把放电管完
流”.他称这种带电的“分子流”为物质的第四态.
勒纳德的“铝窗”
1894 年 , 德 国 的 勒 纳 德 (Philipp Lenard , 1862-
1947)发表了他的“铝窗”实验.在最初研究阴极射线时,
勒纳德曾经设计实验,观察阴极射线是否能像紫外线一样 通过放电管壁的石英窗.他发现阴极射线不能穿过.后 来,受到赫兹的一个实验的启发,他想到用来封闭放电管 的石英板可以用一块铝箔代替,铝箔的厚度要可以使管内
际, 19 世纪末,在实验上却发现了一系列经典物理学无法
解释的事实.这些事实与经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一系 列基本规律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从而引起了物理学的一场 伟大的革命,导致了现代物理学的诞生.
阴极射线的研究
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一系列新发现中,电子的发
现、X射线的发现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具有根本的意义,被
应该指出的是,此时,人们还并不清楚电的物质基
础.
低压气体放电现象早在 17 世纪就被观察到了,直到 19 世纪,为了解决新的电光源问题,促进了真空技术的发
展,为气体放电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1838 年,法拉第发现,“空气的稀薄极其有利于辉光 现象”,在阴极和阳极辉光之间“总有一个暗区”(这个暗 区后来被称为法拉第暗区).由于法拉第当时所能获得的真 空只有干分之七个大气压,所以他没有能做出更多的发
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假说.
1876 年 , 德 国 物 理 学 家 哥 尔 德 斯 坦 (Eugen Goldstein,1850-1930)用各种材料做成各种形状、大小的 阴极进行实验,证实这种射线是从阴极表面垂直发出的, 阴极射线的性质与材料无关.他把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 射线”. 哥尔德斯坦还认为,阴极射线和紫外线没有什么区别, 他把阴极射线看成是以太的某种振动.
边界清晰的十宇架的阴影;他把一块磁铁移近真空管,十 字架阴影就会发生移动;他还在真空管中安上一水平玻璃 轨道,并在轨道上放置一个插有云母翼片的风轮,当用阴 极射线照射风翼时,轮子就会转动起来.
克鲁克斯根据这些事实认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
“分子流” (moleCularcurrent) 组成,是管中残留气体分 子碰到阴极上,从阴极得到了负电荷而形成的“分子
现.
盖斯勒 (Heinrich GeiSSler,1814-1879)利用托里拆 利真空原理制造了水银真空泵,并制造出了可达万分之一 个大气压的低压气体放电管.
早 在 1891 年 , 戴 维 曾 发 现电 弧 光 焰受 磁 场 偏转 的 现 象.普吕克由此得到启发,他将磁铁靠近真空管进行试
验. 1859 年他报告说,在放电管对着阴极的管壁上看到了
电本质的认识.
早在 1834 年,法拉第已发现了电解当量定律.尽管法 拉第本人坚持电的流体说,但是,这个定律却是基本电荷
存在的有力证据,使不少物理学家受到启示,产生了电的
“原子性”的观念. 1853 年 , 希 托 夫 (Johann Wilhelm Hit+orf , 18241914)在研究离子迁移率时,就运用了电的原子性观念. 1874 年,斯通尼 (G.J.Stoney , 1826-1911) 根据法拉
全包了起来,房间也是完全遮光的暗室.实验时,他意外地
发现在一米以外的涂有亚铂氰化钡的荧光屏发出了微弱的荧 光.
这一现象使他十分惊奇.他全神贯注地继续进行实验 :
把屏反转过来;使没有涂氰化钡的一面朝着管子,屏仍然发
出荧光;将屏逐渐移远,即使移到远离管子两米以外,仍有 荧光,只是稍弱一些而已.那时己经查明,阴极射线在空 气中只能穿过几厘米,而在远离管子两米以外的屏上仍有 荧光,所以,伦琴确信这种现象是无法用阴极射线的性质
1897年,汤姆孙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了阴极射线
“微粒”的速度和荷质比e/m.
第一种方法是 : 让阴极射线通过一条狭缝进入法拉第 筒,测算电量、能量,并用磁场使其偏转,测算轨道半 径,以求得 “微粒”的速度和它的荷质比e/m. 设微粒的质量为 m,微粒的速度为 v, 微粒所带的电量为 e,N为一定时间内进入法拉第筒内的微粒数.显然,法拉第 筒所获得的电量为
获得了成功.他用这样的方法测得
v 2.7 109 厘米 秒 e m 0.8 107 电磁单位 克
在诺贝尔奖演讲《负电的载荷者》中,汤姆孙总结了 他的研究和思考过程.他指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认真的分 析,对于粒子的速度,可以得到,“在真空度极高的管子 中,粒子的速度可能是光速的 1/3 ,或大约是 60000 英里 / 秒;如果真空度不很高,速度不会大于 50000 英里 / 秒.但 是不论怎样,在真空管中产生的阴极射线,其速度要比我 们已知的任何其他运动物体的速度都大得多.”对于粒子
的e/m,“不论射线是怎样产生的,对射线中的全部粒子来
说,我们得出相同的 e/m .”汤姆孙还给放电管分别充以 各种气体,并用铅和铁等不同金属做电极进行实验,所得
e/m值都大致相同.
这样,汤姆孙就大胆指出:“粒子是广泛分布的,但不 论在何处发现,它总是保持其个性) e/m值总是等于某一常 数.不论物质所处的条件是多么不同,看来粒子是各种物 质的组成部分.因此粒子很自然地被认为是建造原子的基
人们称为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而它们的发现起源 于对阴极射线的观察与研究.
18 世纪中叶,人们曾提出过“电流质说”; 18 世纪
末、 19 世纪初动电发现后,“电流质说”已为人们所普遍 接受,即认为电流是一种没有机械重量的流质;在麦克斯 韦电磁场理论建立之后,人们又把电现象看做是连续以太 中的应变产生的;液体和气体导电现象的研究,促进了对
来解释的.
伦琴确信他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为了进一步研 究这种射线的性质,他连续6个星期吃住在实验室,废寝忘 食地用各种方法反复迸行实验.
他发现,这种射线能穿透千页的书、2~3厘米厚的木 板、几厘米厚的橡胶板、15 毫米厚的铝板等等.这表明这
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但对不同物质
的穿透程度是不同的. 1.5 毫米厚的铅片几乎就能完全把 这种射线挡住.当他进一步用铅片进行实验时,又意外地
要的贡献.对 e 值最有说服力的测定是罗伯特 · 密立根
(Robert Millikan, 1868-1953)在1912-1917年间利用油滴 实验做出的. 密立根在1906年重复H.A.威尔逊的实验时,就测得
e 4.03 1010 静电单位
1913年,他利用油滴实验测得
e (4.774 0.009) 1010 静电单位
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
到 19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达到了完整、成熟的阶
段.当时不少物理学家产生了这样一种思想:物理学的大厦
已经建成;物理学上的基本的、原则的问题都己经解决; 剩下来的只是进一步精确化的问题,即在一些细节上作些 补充和修正,使已知公式中的各个常数测得更加精确一 些.正当物理学家们为庆贺物理学大厦的落成啧啧叹赏之
Q Ne
若进入法拉第筒内的微粒的动能因碰撞全部转变成热 能,则微粒流的动能的大小可由温度计温度变化测算得
到,并且其量值应为
1 W N mv 2 2 然后,用磁场使射线偏转,以R表示微粒轨道的曲率半径,
则有
Hev mv 2 R
由以上三式不难得到
e 2W 2 2 m H RQ
J.J.汤姆孙用这样的方法测得:
砖.”
于是,汤姆孙得出结论说:阴极射线是由同样的带电 微粒组成,而这种微粒是一种小粒子,它是各种原子的组 成部分.这样, J.J. 汤姆孙做出了电子的发现. 1897 年 8 月, J.J. 汤姆孙把他的发现写成长篇论文《阴极射线》,
10月发表在《哲学杂志》上.
为了证实基本电荷的存在,在测出 e/m 之后,还要 测出 e 值. J.J. 汤姆孙的研究生汤森德 (J.S.Townsend) 、 H.A. 威尔逊、 C.T.R. 威尔逊等和其他一些人都做出了重
1897 年,汤姆孙对佩兰的
上述实验装置作了改进,他把
阴极和金属筒 (法拉第筒)分别 放在各自的玻璃管内,只在两 个玻璃管的接合处留一狭 缝.不加磁场时,没有电荷进 入金属筒,当加上磁场并达到 某一量值时,金属筒接收到的 电荷将猛增.
由此证明了阴极射线和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磁场作
用下遵循同样的路径,即证明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 粒子组成的.
绿色荧光,在磁铁的影响下,荧光光斑的位置会发生移 动. 1869 年,普吕克的学生希托夫进一步将真空管的真空 度提高到十万分之一个大气压.用点状的阴极发出阴极射 线,并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放置障碍物进行试验,在产生荧 光的管壁上就会出现障碍物的清晰的影子,这就证明了阴 极射线是直线传播的.
1871 年 , 瓦 莱 (Cromwell Fleetwood Varley , 18281883)根据阴极射线为磁场偏转的事实,提出阴极射线是由
1879 年 , 英 国 的 克 鲁 克 斯 (William Crooks , 18321919)制成了高真空的“克鲁克斯管”,其真空度达到了百 万分之一个大气压 , 他利用这种真空管做了一系列实验 : 在 真空管的阴极和与它相对的玻璃壁之间,放置一个用云母
片做成的“马耳他十字架”,通电后在玻璃壁上可观察到
理学家 (亥姆霍兹除外)都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即
类似于紫外辐射的“以太的某种表现”.哥尔德斯坦、韦 德曼(GuStav Heinh Wiedemann,1826-1899)、勒纳德等都
支持这种观点.在英国和法国以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为
主的大多数物理学家则坚持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的粒子 流,瓦莱、开尔文、佩兰 (JeanBaptiStePerrin , 18701942)、J.J.汤姆孙等人都支持粒子说.这一争论持续了一 二十年,促使人们进行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实验,推动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