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

合集下载

国企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国企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国企人事管理制度范文国企人事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行为,提高人事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促进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三条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包括人事招聘、人事任免、人事考核、人事培训和人事薪酬管理等环节。

第四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确保人事管理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同时鼓励和支持员工的创新和发展。

第五条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原则,注重人力资源的实际价值,推动人力资源的集约化和优化配置。

第二章人事招聘第六条国有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和选拔人才,依法保障求职者的平等权益。

第七条国有企业的招聘岗位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发展需要,招聘应当充分调查、了解招聘岗位的具体要求和条件,避免盲目扩大招聘规模。

第八条国有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当对求职者进行综合考察,包括面试、笔试、实际操作和背景调查等环节,确保招聘程序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国有企业在进行面试过程中,应当采取面试评委评分制度,确保评分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第十条国有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当及时向招聘者提供招聘结果,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公示。

第三章人事任免第十一条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免应当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能力为主的原则,选拔任用具备相关能力和素质的人才。

第十二条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岗位的任免应当经过严格的程序,包括职位评议、选拔考察、上报和审批等环节。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人事考察制度,对拟任免的人员进行综合考察,包括工作能力、道德品质、纪律作风等方面的考察。

第十四条国有企业在进行人事任免过程中,应当确保公示,并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保证程序的公开性和公正性。

第十五条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不得任意干预或操纵。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企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加强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是国企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国企应该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强人才的选拔和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用人所长。

针对优秀的人才,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对于有潜力的新人,应该采取种种措施,提供培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逐步让他们成为国企的中坚力量。

二、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国企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监督。

考核的准则和标准要客观公正,赏罚分明,让员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同时,要把绩效考核作为员工晋升和薪酬调整的重要依据,将员工的贡献和价值合理地反映在工资和奖金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三、加强员工与企业的互动国企应该加强员工与企业的互动和沟通,让员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从而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同时,国企也要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四、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国企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注重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和关注。

在营造企业文化方面,要倡导健康、积极、团结、进步的价值观,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国企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有跨文化沟通和协调能力。

国企应该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鼓励员工多参加国际会议、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国际化视野和能力。

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国企需要更多具备国际化背景的高端人才,提高国企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总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既需要切实解决现实问题,也需要顺应经济发展的大势,培养具有国际化眼光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真正走向更加繁荣和稳定的发展之路。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办法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办法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办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尽管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现状分析1.人才流失问题: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率较高,主要因为国有企业的薪酬、福利待遇较低,不够具有竞争力。

此外,国有企业的员工晋升机制不够明确,缺乏激励措施,导致员工缺乏动力。

2.绩效评价问题: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政治关系的问题,而忽视实际工作表现。

这种现状导致员工缺乏努力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3.用人机制问题: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相对僵化,晋升普遍以资历、关系为主导,而不是以能力为主导。

这使得优秀的年轻人难以得到发展机会,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4.企业文化问题: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相对保守,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

这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

二、解决办法1.提高薪酬待遇:国有企业应该制定一套合理、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和股权激励等,以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

此外,国有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福利待遇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关怀。

2.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明确员工工作目标和评价指标。

绩效评价应该以实际工作表现为主要依据,而不是过分强调政治关系。

同时,应该为员工提供晋升和激励的机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

3.突破用人机制:国有企业应该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晋升机制。

将年轻、有潜力的员工纳入到企业发展的重要岗位,鼓励他们发挥才华和创新能力。

此外,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4.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国有企业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归属感。

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

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

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发现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和运营模式,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

而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便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别是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机制、优势以及如何实施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

一、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原则1. 以人性化管理为导向。

在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中,人的价值和利益是企业的重要主体,企业应根据员工不同的需求、价值和利益,建立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员工的权利,优化资源配置。

2.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要实现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全员的智慧和力量,使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管理的主人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以绩效导向为核心。

高效的绩效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量化的管理和考核,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员工的能力和潜力,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4. 以强化知识管理为手段。

强化知识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培养潜力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高效的管理效果。

二、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机制1. 以目标管理为核心。

目标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核心机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业务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通过目标导向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效益。

2. 以职业发展为导向。

要实现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企业必须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采取完善的员工职业发展计划,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职业发展和企业利益的双赢。

3. 以培训和评估为手段。

企业应加强培训和评估工作,全面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和能力,强化知识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优势1.提高企业的效益。

实施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提升员工的绩效和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浅谈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摘要:国有企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其发展所需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源。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包括改善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员工薪资待遇、完善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体制、人才引进与培养、员工薪资待遇、激励机制正文:一、管理体制需改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过去国有企业通常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导致企业内部分权分责不够,决策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化的经营环境。

因此,在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交流。

二、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国有企业的人才储备和培养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缺乏年轻的专业技能、管理和经营能力强的人才。

因此,应通过探索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三、提高员工薪资待遇薪酬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职业价值和凝聚力。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促进员工积极性和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职业发展规划、奖惩体系等,激发员工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提出了改善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员工薪资待遇、完善激励机制等几点思考,有望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的关键。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国有企业的管理主要分为人力、财力、物力管理。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成败。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如果企业想在社会发展中生存,就必须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因此,国有企业应不断创新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概念一般来说,所谓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一些以人类知识、能力、行为和身体健康为主要载体的经济资源。

通过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家、社会和有关企业单位的经济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某种方式管理员工的日常活动、心理状态和工作绩效,以实现企业或单位自身的发展目标,促进企业或单位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一)加强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的拓展大量企业发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相关企业和人员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培训,扩大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消除员工技能差距,提高日常经营水平,为相关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研究表明,绩效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国有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确保日常生产经营过程的重要前提,相关企业和人员需要开展大量的培训教育活动,加强内部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并保证自身的绩效和经济效益。

(三)保证企业的内部成本通常情况下,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这个过程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导致相关企业的发展逐渐放缓。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相关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行政管理和法律问题,降低日常运行过程的成本,确保企业自身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三、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业自身的管理理念过于传统经过大量调查,发现现代国有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大部分管理人员观念有限,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导致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作负担大,压力大,加班现象多,工资水平低,大大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浅析人力资源是国企发展的重要资源,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对于国企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浅析,探讨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1. 稳定的招聘基础国企的招聘基础相对稳定,可以通过政府渠道直接招聘,也可以通过企业自身招聘渠道招聘。

这使得国企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渠道,能够更好地吸引和选拔优秀人才。

2. 全面的培训体系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体系,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全面、专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3. 完善的福利制度国企通常有较为完善的福利制度,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还有各种补贴和津贴。

这些福利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有利于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4. 良好的企业文化国企通常有较为良好的企业文化,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员工的社会形象。

这些企业文化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有利于员工的综合发展和成长。

1. 体制问题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员工流动性不足,薪酬水平不够灵活,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

2. 管理水平不足3. 人才储备不足国企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很多国企在管理层或核心岗位上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这制约了国企在人才竞争和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竞争力。

4. 人员流失部分国企存在员工流失问题,主要是由于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不足引起的。

这些问题使国企在人才储备和团队稳定性上存在一定的挑战。

三、改进建议1. 改善人才招聘机制国企应该改善人才招聘的机制,加强对员工的选拔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国企应该对薪酬福利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完善福利制度,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员工流失率高、绩效考核不公平、人才流失和缺乏创新等。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以期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1. 员工流失率高国有企业员工流失率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相对僵化,导致员工晋升空间和薪酬福利不尽如人意,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下降,流失率居高不下。

2. 绩效考核不公平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往往缺乏公平性,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员工没有动力去提高自己的绩效表现。

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也会使企业的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3. 人才流失和缺乏创新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人才流失问题十分突出。

一方面,国有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现有员工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二、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1. 建立激励机制要解决国有企业员工流失率高的问题,首先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包括提高薪酬待遇、建立晋升空间、完善福利制度等。

也可以通过员工关怀、培训和发展机会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2.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更加公平地评价员工的绩效表现,同时也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要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管理和运用,确保绩效考核对员工和企业都是公平、公正的。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完善的培训机制,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也要加强对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4. 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要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还需要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行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企业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运转。

国家电网公司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附件8:国家电网公司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充分总结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新形势近年来,公司上下认真贯彻公司党组关于实施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部署,初步统一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管控,统一分部、省公司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统一劳动用工制度和员工入口管理,统一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建设,显著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集中度、调控力和效率效益,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随着公司“两个转变”的深入推进,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主要表现为: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机构编制调整规范重点由分部、省公司延伸至地市、县公司层面;用工计划和员工入口管理范围由长期职工扩展至农电用工、劳务派遣用工等各类用工;量化考核作为消除管理“短板”的重要举措提上日程;收入分配规范管理重点由工资性收入扩展至福利保障等其他收入,员工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步伐- 176 -逐步加快;在全员培训基础上,注重整合培训资源,打造培训品牌,提高培训投入效益。

这些工作能否有效落实,对于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加快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二、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围绕公司“两个转变”,坚持集中、规范、高效的原则,以提高效率效益为导向,以“三定”(定编、定员、定岗)、“三考”(考勤、考绩、考试)为抓手,以高端人才培养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深入推进“六统一”(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劳动用工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主线,以激励约束为保障,加快建立制度标准规范、专业分工协作、调控监督有力、机制运转高效的人力资源集约管控体系,促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

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

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则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概念、意义、以及应用实践。

一、概念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是指在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组织、配置、培养、激励、评估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简而言之,即是把有限的人力资源用到最大化,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

二、意义1. 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是在“优化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实现“人尽其才”的管理手段。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潜能,把适合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使得员工的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提高了运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2.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各项业务的高效执行和员工的团队合作,将员工的特长和经验融入企业的发展建设中,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当一家企业实施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不仅能让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降低,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3. 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通过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企业可以针对员工的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地人员配备,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减少企业的浪费,提高企业的整体利润率。

三、应用实践在实践中,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需要将各个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用人、用工、用薪等。

下面我们从几个实践层面来具体探讨:1. 用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关键在于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人员配备与技能要求等。

此外,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背景与经历等因素,推行“选才而用,用才而行”的招聘策略,针对人员特征制定招聘标准,为企业招聘到适合的人才。

2. 用工用工是指合理组织员工的工作流程,让员工轻松愉快地走进工作状态,从而充分释放其潜力。

在用工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工作标准和流程,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目的。

企业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策略实施

企业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策略实施

企业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策略实施□王晓刚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施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然而,目前在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过程中,部分企业在组织架构、文化差异、技术应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意义、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意义(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配置对企业运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企业能够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使员工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首先,集约化管理有助于企业明确各岗位的人才需求,避免人才浪费或人才储备不足。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与配置人力资源,以满足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

其次,集约化管理可以提高人才利用率,降低人力成本。

企业通过全面了解员工能力,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最后,集约化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提高员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有利于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通过实施集约化管理,企业能够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进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首先,集约化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企业可以通过统一管理和调配人力资源,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其次,集约化管理可以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信息共享。

最后,通过集约化管理,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帮助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策略,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快速调整人力资源配置,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实现长远发展。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发展策略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国有企业的核心管理领域之一,它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国有企业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招聘策略:国有企业在招聘时应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确定岗位需求,并注重招聘渠道的多样性,以吸引各层次、各领域的人才。

2. 培训和发展:国有企业应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培训和管理培训等,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应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通道的设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3. 绩效评估:国有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设定明确的指标和评估标准,将绩效评估与薪酬激励相结合,促进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4. 薪酬福利:国有企业应根据员工的贡献和市场行情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同时提供完善的福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健康保险等,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福利满足感。

5. 员工关系:国有企业应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促进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

二、国有企业的组织发展组织发展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组织发展中,国有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规划:国有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调整,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2. 组织结构:国有企业应根据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组织结构,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体系,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3. 人才培养:国有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员工的发展机会,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和选拔机制。

4. 创新与变革:国有企业应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建立创新的机制和流程,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国有企业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国有企业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国有企业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发布时间:2021-07-28T10:36:02.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王雅娟[导读] 摘要: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根据国有企业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增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制度体系建设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为重点,以提高全体职工素质为目的,以稳定和用好用活现有人才为着力点,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中石油(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 102206摘要: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根据国有企业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增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制度体系建设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为重点,以提高全体职工素质为目的,以稳定和用好用活现有人才为着力点,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队伍;思考与建议引言2016年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尽快在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习总书记指示,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笔者在某科技型国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十余年,对技术人才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发挥的基础作用深有感触。

1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国企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应当坚持需求导向,以满足企业未来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建设一支能够把握技术前沿、掌握核心技术、擅长技术攻关的人才队伍,形成充实的人才基础和技术储备,以支撑国有企业长远发展。

人才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

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68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文_陶邻羽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根据国有企业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增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实现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根据国有企业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增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制度体系建设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为重点,以提高全体职工素质为目的,以稳定和用好用活现有人才为着力点,紧紧抓住人才招聘、培养、使用、考核、激励五个环节,创新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培养和选拔具备规则意识和底线思维、能够起到率先垂范作用、拥有资源整合能力、业务精湛、综合素质强的良将贤才,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进一步深化人才选拔招聘机制,建立灵活多样人才引进方式。

招聘是企业人才引进的主要通道。

根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及行业人才流动规律,科学制定招录计划,按照利润总额、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职工人均利润等人事效率指标核定招录总量,科学分析人才需求。

应建立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的双渠道选拔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应根据不同板块个性化定制人才选拔招聘标准,如价值观、学历、专业、工作经历、国际经验、外语水平等,提高企业需求与人才引进匹配度。

招聘时应全面考察应聘者的道德素养、专业能力、沟通能力、自我评价与期望、发展潜质、过往经历与业绩等内容,提高应聘者与岗位的契合度,针对不同岗位有选择性地采用多种测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考察,如资历审查、笔试、面试、工作样本、素质及性格测评等,把好人才招聘“质量关”。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实施机制,加强各类人才协同发展。

浅析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篇:浅析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浅析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摘要: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率。

本文指出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存在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现有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发挥和挖掘、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调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21世纪初,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络日益普及,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

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本已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成为经济、财富增长的源泉。

入世后的中国国有企业,为了激活企业人力资源,规范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发员工潜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构建科学高效的、适合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是当务之急。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目前,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企业和理论界所认识,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但由于国有企业多年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其管理模式并未与理论发展与时俱进。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尽管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纷纷设立人力资源部、引入人力资源测评系统等,但其在本质和内涵上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人事管理模式,总体上看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人事部门的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

在强调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缺乏有效激励和培训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笔者基于多年来从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心得,总结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脱节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管理企业的工作人员设置的,而不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性质,而忽略了服务性质。

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思路

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思路

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思路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思路,旨在提供一种指导和思考的框架,帮助企业构建高效、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基石,它涉及到招聘、培训、人事管理、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方方面面。

一个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 构建思路2.1 建立招聘与选拔制度在招聘与选拔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和标准,确保招聘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人才的选拔,如面试、笔试、综合评估等,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候选人的能力和适应性。

2.2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是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多个层次的培训计划。

此外,可以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内外部培训的合作,引进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

2.3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绩效评估是激励和管理员工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建立起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机制,制定明确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

同时,要注重及时反馈和沟通,给予员工真实、客观的评价,帮助他们改进和提升。

2.4 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薪酬福利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和奋斗目标的体现。

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建立起合理、科学的薪酬福利制度,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

此外,还可以加强员工关怀和福利活动,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2.5 建立良好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事管理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建立起灵活、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员工离职管理等。

国有企业改制的人力资源优化与管理

国有企业改制的人力资源优化与管理

国有企业改制的人力资源优化与管理人力资源优化与管理是国有企业改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制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国有企业改制涉及的人力资源优化与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人力资源优化的意义及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国有企业改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体制问题、内外部环境变化问题、管理思维问题等。

改制旨在通过市场化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推动企业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人力资源优化的意义与方法人力资源优化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升企业竞争力: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增强企业的绩效:人力资源优化可以通过合理的人才配置、优化的岗位设计、优化的组织结构等手段,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3.改善员工满意度:人力资源优化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进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持。

国有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优化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人员调整与流动:国有企业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和安排员工的岗位和职责,实现人员流动和优化。

2.人才引进与培养: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培养现有员工的方式,提升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3.激励机制建立: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拔和培养人才:国有企业改制面临着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员流动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筛选、培养和发展适应改制要求的人才,保证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建议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建议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建议国有企业是为国家和人民利益服务的重要经济组织,其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提升。

本文将针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往往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程序繁琐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的规定,明确各项管理程序和责任人。

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晋升等方面的程序,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提升管理质量。

二、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往往存在着培训不足、技能水平低下等问题,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提升其技能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培训,提高其绩效和技能水平,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和激励方面存在着不科学、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

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晋升激励等,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相应的激励,激发其工作动力。

四、优化组织管理结构和人才流动机制国有企业在组织管理结构和人才流动机制方面存在着不灵活、不合理的问题,需要优化组织管理结构和人才流动机制。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管理机制,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简化人才调动程序,鼓励员工跨部门、跨岗位的交流和合作,提升整体团队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关系管理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关系管理方面往往存在着薄弱、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关系管理。

谈大型国有企业引入hrssc的现实意义

谈大型国有企业引入hrssc的现实意义

2谈大型国有企业引入HRSSC的现实意义宫明君( 中国商飞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2 )【摘 要】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下,传统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定位和组织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现代化转型需要,面向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认识到加快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化转型的必要性。

HRSSC(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作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支撑,基于流程再造和系统集成重构人力资源业务界面,具有降低成本、简化流程等优势。

引入HRSSC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革,实现高效、集约化人力资源管理,进而推动组织效能提升,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HRSSC;国有企业;现实意义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一些大型企业率先开展了基于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管理模式实践,为这些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背景下,提升经营效率,建立竞争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内民营企业中的领头企业大多也已建立起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

以HRSSC建设为切入点,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改革的本土化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大型国有企业提升人力资源工作效率,推动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重心向支持企业战略转移的可行性选择。

一、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几个问题(一)业务界面不够清晰在现有的多级人力资源部组织形态下,各级业务单元人力资源部从本级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研究到员工入离职服务、基础数据维护、办事咨询等一手包办,业务界面上“冷”“热”线交叉严重,既不利于战略人力资源的深入挖掘,也不利于人事服务效率的提升。

(二)流程标准不够统一各业务单元的人力资源部往往具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自主权。

除执行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政策外,在具体的人力资源业务办理上,常常是由各业务单元的人力资源部分别制定业务流程和标准规范,造成同一企业集团系统内基础性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标准多样化,不利于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以来,公司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以提高效率效益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激励约束为保障,建立了“制度标准规范、专业分工协作、调控监督有力、机制运转高效”的人力资源集约管控体系,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

1 建立精干高效、层级扁平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企业资源的集约化配置一是变革组织架构。

去年以来,为打破法人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的现状,公司对涉及公司核心业务的的规划、建设、生产、运行、营销体系和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统筹优化,大力推进组织层级扁平化、主营业务专业化、资源配置集约化,以适应产权关系、管理关系、业务关系、劳动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形成与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相适应的“层级扁平、纵向贯通、界面清晰、管控有力”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

改革后,公司管理层级由三级减到两级,科级建制及以上的供电机构由516家减到319家,精简30.4%,管理人员精减了51%,形成了两级组织、一级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企业管理由条块分割向协同统一、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运营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企业资源集约化配置,为持续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和劳动效率,推动电网发展和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健全岗位标准化体系。

实施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之前,公司系统各地市、县公司的岗位分类、工作标准不统一,岗位评价不科学,造成同类岗位的工作职责、岗级差异大,无法为薪酬激励和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2009年以来,公司组织制定《岗位分类标准》,建立《岗位设置标准》和《典型岗位规范》,统一规范各地市、县公司的岗位类别、职务序列、岗位名称、岗位岗级、岗位编制、岗位任职基本条件、岗位说明书等,实现了岗位体系的标准化管理。

同时,建立了关键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明确关键岗位对知识、技能、经验等需求,为员工评价、使用和建立岗位竞争机制提供了依据。

三是贯彻劳动定员标准。

公司根据“三集五大”体系业务组织模式、生产技术条件、用工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加强定额管理研究,制定实施《劳动定员标准》,通过推广新技术、调整劳动组织方式、提高队伍素质等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大幅降低生产、运行、营销、基建等一线岗位的用工需求。

并以贯标为契机,结合相关工作部署,统筹考虑用工配置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的有效解决,提高企业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建立规范高效、结构优化的用工管理体系,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公司通过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优化劳动用工策略,调整劳动用工结构,实施用工动态管理,形成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工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一是优化劳动用工策略。

对主业核心业务岗位,适应电网生产运营专业性强、安全责任大、群体作业程度高等特点,以长期用工方式为主,形成业务骨干相对稳定、人员搭配合理的队伍结构,重点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关键岗位和生产一线岗位的用工需求。

对辅助性、临时性、替代性强的非核心业务岗位,主要采取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等用工方式。

准确把握各类用工特点,优化员工招聘、劳务派遣、业务外包等用工策略,严格控制用工总量,提高劳动效率。

二是加强员工入口管控。

以用工分类管理为基础,扩展员工入口管控覆盖面,准确把握各类用工特点,完善员工入口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根据企业发展和队伍结构现状,合理编制补员计划,严格执行计划指标、专业范围、学历层次、职业经历等方面的条件要求。

坚持把录用高校毕业生作为解决公司人力资源需求的主渠道,重点向供电单位生产一线、主营业务和山区单位倾斜,严格控制非电专业和专科学历的录用比例。

近几年职工总人数持续保持“负增长”。

三是严格新进员工配置。

毕业生配置人数面向山区单位倾斜,超员单位按负增长要求严格控制新进人员数量;缺员单位补员主要用于生产一线和紧缺人才需求,确保当地经济发展对电力生产服务的需要。

新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全部配置到生产一线岗位;因工作需要补充管理岗位人员的,采取公开选聘和组织调配的方式,从具备一定的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年限的人员中选拔。

四是完善人才选拔配置机制。

建立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充分发展机会,实现人岗最佳匹配。

各级管理机关补充人员有计划地实行岗位竞聘。

通过岗位竞争和薪酬调节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

五是加强内部员工流动管控。

根据组织选派和市场化配置相结合的原则,以员工调动、借用等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公司系统内部人员调配机制,形成规范合理的内部人员流动秩序。

统一组织安排挂职(岗)锻炼。

由公司统一安排,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人才跨单位、跨部门、跨专业挂职(岗)锻炼,充分利用沿海先进单位的优质资源,加山区单位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山区单位的专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六是构建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营模式。

在省、市公司两级设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实行新进人员、转岗、待岗人员统一管理、统一培训,建立员工在岗、转岗、待岗、退出企业的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岗位动态管理。

着力解决缺员单位、艰苦地区单位的用工需求和生产压力,促进人力资源配置的供需平衡。

对因优化劳动组织方式产生的超员职工,进行针对性的转岗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尽快补充到缺员岗位,充分盘活现有人力资源。

3 建立覆盖全员、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和员工绩效全面提升一是形成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推动力。

形成了从“省公司—基层单位—基层部门—员工”至上而下的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压力传递的过程,促进了企业年度目标的实现。

通过绩效管理平台,公司可以集中有限资源,统筹、协调责任部门、各专业工作重点,形成远、中、近期目标有序、整体推进,各级管理者把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既当领导,也当绩效经理,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二是树立了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在体系的设置上充分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促使各基层单位提高管理水平、争取高绩效。

管理人员实现“人人肩上有指标”,一线班组员工实行精益计分制,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寻找自身绩效的“短板”,主动学习业务技能和提升管理能力,创先争优的绩效理念不断深入。

三是建立了全新绩效管理模式。

绩效管理的过程和评价结果应用直接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公司将全员绩效管理与全员培训、职业通道建设有效衔接,作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调整的三大抓手,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和开发体系。

4 建立绩效优先、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一是工资总额管理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工资总额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公司每年安排部分工资总额,作为与基层企业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绩效工资。

通过对关键绩效指标的层层分解,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传递。

以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为抓手,以工资总额分配导向为引力,促进企业完成各项经营目标。

根据企业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同一绩效考核范围内,绩效考核得分最高的单位,其分配的企业绩效工资占其工资基数的比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探讨叶继宏林福来(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3)(下转188页)186科技创业家 TECHNOLOGICAL PIONEERS学仪器设备,都要有学院监察审计部门参与组织公开招标或采购谈判仪价;学院各项大型基建维修项目都要进行公开招标,并成立有工会和教代会代表参与的招标领导小组,组织招标事宜,共同决定施工单位,提高项目质量。

4 效果显著,群众满意校务公开的实质是监督,关键是公开,要害是真实,目的是增效。

我院通过校务公开,凝聚了人心,提高了工作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1通过校务公开,提高了学院依靠教职工办学的自觉性促使学院班子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真心实意地依靠教职工办学的自觉性,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既规范了行政管理,又树立了领导的自身形象,从而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真心拥护。

2010年12月学院召开领导干部述职测评大会,学院班子和院长的优秀得票率在95%以上。

4.2通过校务公开,规范了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校务公开的实质是监督。

学院的资金调度、物资采购、设备基建招标等热点问题皆处于职工的监督之下,防止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盲目决策,制止了奢侈浪费。

学院一直保持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书记、院长办公室至今没有安装空调,学院只有两辆公务小车运转,干部出差办事一般都是乘公交车或自驾车。

通过校务公开,干部对行权的认识更加深化,由原来只对上级负责,转变为不但要对上级负责更要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对学院生存、发展、壮大负责,对职工负责。

4.3通过校务公开,加强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干部制度,使干部感到有竞争压力,特别是将教代会评议干部的结果与奖惩、任免挂钩的刚性制度,迫使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和领导水平。

还结合民主选拔干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使职工在干部管理上增强了发言权和监督权,杜绝了用人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同时经过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启用了年轻干部,保证了干部队伍勤政廉洁、朝气蓬勃。

4.4通过校务公开,促进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学院凝聚力学院管理中的各项重大决策及时向群众公开,使教职工知校情、议校事、参校政、督校务。

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及时知晓,通过公开,架起了干群双向沟通的连心桥,为领导干部找到了一个密切与群众联系的新途径。

干群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相互监督和制约、相互信任和合作,畅通和密切了党群和干群关系,激发了教职工积极参与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最大热情,2009年8月,学院顺利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好评。

4.5通过校务公开,有力地促进了学院改革和科学决策学院为了加快发展,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在这项工作中重视教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通过广泛宣传、邀请座谈等方式征求意见,然后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

严格按方案的原则、标准、程序进行改革和聘任,认真做好分流工作,确保安定团结,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改革和发展。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广大教职工主动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44条,其中有80%的意见和建议被学院采纳并付诸实践。

4.6通过校务公开,极大地推动了学院建设发展2009年9月,学院贷款购置江城中学作为东校区东院;2010年与永吉县达成协议,购置土地,建设新校区。

整个新校区购置方案、教职工住宅建设等经过几轮的研讨,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不断的完善和修改,并召开教代会专题会议,最终此方案在教代会上得以通过,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发展。

4.7通过校务公开,教代会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几年来,校务公开使学院教代会参与审议的内容更多,了解更大事项的范围更广,直接参与决策的力度更强,保证了学院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