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A(“全球化时代的审美标准”偷换概念,原文是指“大众流行文化”所形成的“‘全球通
用'的审美标准”)
2.C(“挑战大于机遇”错,原文作者的看法应该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3.C(A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错,原文第3段是说“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
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传统文化本身并不能实现这个目的。

B项,“必将遭遇淘汰”说法过于绝对。

D项,“如果…就…”说法过于绝对)
4.B(对“空心化”的原因分析有误。

根据原文“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
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可知,崇 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是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校园文化生态异化的表现)
5.B(以偏概全,由原文“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可知原因
不只这一个)
6.(1)从偶像的角度:应注重提升自身艺术才华,爱岗敬业,展现良好公众形象;(2)从
社会的角度:要抵制不良文化侵蚀,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少年;(3)从公众传播的角度:应以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4)从学校的角度:应打造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

7.A(B.刘二叔与张六叔的行为不构成对比,他们不种地也是出于无奈。

C.“说明经商可以改变农村的面貌”不符合文意。

D.“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表现母亲内心对田地荒芜的痛苦和对土地的眷念。

)
8.①“我”贴钱请人代耕母亲的田,是为了让母亲吃到自己田里的米,这是“我”对母亲的孝顺,对母亲的尊重;②对母亲执念的满足,也表达了“我”对老一辈农民与土地血脉相连之情的理解与同情;③表现“我”对米贱伤农问题的忧虑,反映了农民种田难的问题,引起读者对现实的反思。

(每点2分,共6分)(这是一道据文本探究题。

“深意”
即原因。

从两方面看:联系“一亩三分田”的租种历史,将前后对比;分析母亲的执着,“我”对母亲的态度。

)
9.①推动了情节发展:为后文写母亲迫于无奈亲自回乡割野草,“我”贴钱请人代耕作铺垫。

②丰满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张六叔坚决不种田的真相,使张六叔形象更丰满;在此情况
下,母亲的坚持更突出了母亲对土地的深情。

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刘二叔弃耕从商,从一个侧面说明因米贱农民弃耕的无奈和土地被弃荒芜的伤痛。

④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曾经最穷刘二叔住上小洋楼,说明农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

(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这一情节是一亩三分田由租种到自种、贴钱请人种的转折点。

联系前后情节事件发生发展即可作答。

)
10.C(解答此类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断句正误。

具体作答时,可先排除选项中完全相同的断句点,然后对有区别的断句点进行对比分析。

仔细审读原文可知,“为阴德”应是“专务出罪”的目的,二者之间不宜断开,句意为“专门替人减免罪刑以积阴德”,由此可排除A、B两项。

再看C、D两项,“履正”与“无偏”是相对的,中间的“以”相当于“而”字,二者之间也不宜断开,由此排除D项。

)
11.A(结合文意和积累的古代文化知识来解题,逐一审读选项,从而发现对古代文化知
识解读不准确之处。

A项中“凡是考中进士的,便可立即被朝廷授予官职”错。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都可称为进士,但只有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则要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
12.C(C.“他认为晋、唐朝在埋葬大臣时都没有用”错误。

从原文看,晋朝在埋葬丞相王导时,给予前后部的羽葆、鼓吹、武贲、班剑多达百人。

)
13.(1)很多人说王翛是一名有才干的官员,依据我的观察,他凡事不肯尽力去办,只不过是个老奸巨猾的人罢了。

(“能”“直”各1分,句意3分。

)
(2)他出使宋朝回国之后,正值朝廷要改葬太师广平郡王徒单贞。

皇帝打算引用前代旧例。

(“会”“故事”各1分,句意3分。

)
〖参考译文〗
王翛,字翛然,涿州人。

皇统二年(1142年)考中进士,多次升迁至刑部员外郎。

因为替故人说情而获罪,被责打40杖,降任泰定军节度副使。

后经四次升迁而任大兴府治中,被任命为户部侍郎。

金世宗对宰臣说:“王翛过去当外地官员时,以刚直而闻名。

而今听说专门替人减免罪刑以积阴德,各种事情他都不按法令执行而从轻处理。

又善于侥幸以偷安,如果他真是刚直的话,就应当为国家而忘记自身,公正而不偏颇,何必靠违背法令来求得福佑呢?”不久被任命去赈济密云等三十六县猛安的民户,他不知满足地多申请了30000多石的粟米,被尚书省参奏而降了一级官阶。

皇帝说:“很多人说王翛是一名有才干的官员,依据我的观察,他凡事不肯尽力去办,只不过是个老奸巨猾的人罢了。


金章宗即位,提拔王翛分掌大兴府事务,后又提升为礼部尚书,兼任大理寺卿。

他出使宋朝回国之后,正值朝廷要改葬太师广平郡王徒单贞。

皇帝打算引用前代旧例,赐予班剑、鼓吹和羽葆等仪仗护卫。

宰臣认为徒单贞是因参与刺杀金熙宗而被杀的,因此有意责难。

于是,皇帝下诏让礼官们提出看法。

王翛上奏说:“晋朝埋葬丞相王导时,给予前后部的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

唐朝以来,皇帝的仪仗使用班剑,王公以下的大臣使用的仪仗并无班剑,而且羽葆也不适宜臣子使用,我朝自建立以来埋葬大臣也没有采用过。

”皇帝生气地说:“过去典故没有的,固然可以遵从,但使用了也并不越礼。

”有一天,章宗诏令王翛和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张暐到殿门,对他们说:“朝廷中的事情,你们这些谏官、礼官也应当加以争辩和分析。

小老百姓的言论可以采纳的,我尚且听从,何况你们的意见呢?从今以后在朝中议事,不能够都附和尚书省的意见。


明昌二年(1191年),改任大兴府尹。

当时僧人多喜欢往来于各贵戚府上,王翛厌恶这种风气,于是禁止僧人午后走出寺院。

曾经有位僧人违犯了禁令,皇上的姑母大长公主来替他求情,王翛说:“只要有皇帝的命令,就可以放掉他。

”于是,他立即召来这位僧人,打了100杖致死,从此京城变得井井有条。

后来,他又因故意放纵罪人而获罪,又被免去官职。

第二年,皇帝特别任命他为定海军节度使。

并对他说:“你的性格过于刚直,喜欢随着自己心意办事,因而自陷于刑罚。

你在年底被降职,我念你任职日久,颇有主见,所以特地把你从遭罪贬谪之中提拔起用,授以现职。

况且那个地方年成歉收,民众饥荒,盗贼众多,必须任用熟悉情况的旧人加以镇守和安抚,才能使地方安宁和得到治理。

希望你尽力而为,我期待看你以后的表现。

”不久,他便上表请求退休。

皇帝说:“王翛是个能干的人,国家的事情他出力很多。

”因而不许可。

后来,王翛又再次请求,皇帝这才答应了。

泰和七年(1207年),王翛去世,时年75岁。

14.C (C.“表达出一种兴犹未尽的无奈、烦闷心情”错,应该是由游兴之不尽反衬出景物
之令人流连忘返。

)
15.①这两句融情于景,含蓄蕴藉,寓意深刻;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生动。

②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白云舒卷自如,自由自在,悠闲自得。

③横空而过的飞鸟,是人生匆匆的象征;白云的悠闲自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恬淡寡欲、平静无
波。

(答出“融情于景”“象征”各1分,两句的句意解说各1分、象征意义各1分。


③两点也可以分别先说句意,再指出象征意义。

)
16.(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
哀后人也。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7.C(竖立:多用于具体事物。

树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信仰”属于抽象事物,选用“树
立”。

总体:整体。

大体:大概,基本上。

此处是说发展趋势,应该是整体上,选用“总体”。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

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形容平静无事。

此处应该取顺利的意思,选用“一帆风顺”。

难免:不容易避免,强调客观上。

未免:不能不说是……,强调主观上。

此处强调客观上,选用“难免”)
18.A(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与前一句“现实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相应的影子”
相照应,此处陈述的应该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在今天的意义,排除B、D。

C项陈述列象换成了“我们”,排除C。

故选A)
19.D(“光”不能“点燃”,排除A、B。

根据语境,“前行”与“道路”搭配,不与“火炬”
搭配,排除C。

故选D)
20.(1)删除“莘莘学子”或改为“同学”;(2)“莅临”改为“到”或“来”;(3)“诸君”
改为“你们”;(4)“粉墨登场”改为“登台表演”;(5)“聆听”改为“收听”。

21.原因一:中美贸易地位不平衡(持续扩大)或中美进出口贸易差额增大
原因二:美国狙击中国高新科技或美国限制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或中国在研发支出中的投入比例日益增加)
22.写作提示:
这是热点话题+实用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型作文题“国家勋章颁授”,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祖国、学习英雄,并进行深入思考,自觉提高対社会、国家、人生的认识,有责任担当,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角度:
(1)选择第一个任务:在“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的青年学生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文体发言稿:对象是参加座谈会的代表,内容应肯定这些英雄的功绩、学习他们的精神,就自己的看法与参加座谈会人员的探讨等。

(2)选择第二个任务:给其中某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写一封信。

文体书信:对象是 某位英雄,要明确定位:内容就某位英雄谈出自己敬仰他们的功绩、精神,对其表示祝愿,希望得到鼓励等。

(3)选择第三个任务:写观后感,要确立好“感点”,有感而发,并联系自身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可供选角度有二:一是共和国英雄、人民功臣忠于祖国、执着奉献的伟大精神;二是党和国家大力褒奖英雄,功臣的重大意义和崇高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