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研究
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具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点,这一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可以使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更加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也符合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为核心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自身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呢?下面本文将对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五育并举;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培养策略“五育并举”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蔡元培提出的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主要内容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其主要教育含义和教学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些内容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师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良好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从而使学生养成高尚道德品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现代化教学改革。
1.当前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现状1.教师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通过对现阶段部分学校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比如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会把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教学重点,在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下就会导致教师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比如在约束学生行为的时,过度依赖班级管理制度,并且班级管理制度已经多年没有更新,而传统的管理制度显然不符合当今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成长规律,因为当今学生接触到的事物较多,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学生的性格特点。
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自治管理工作的分析
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自治管理工作的分析学生自治是指学生在高校内自主参与管理、自治决策并承担管理责任的一种方式。
高校辅导员是指引和指导学生发展的重要角色,对于开展学生自治管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自治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高校辅导员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沟通是发展学生自治的基础。
辅导员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辅导员要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利益,促进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共识。
高校辅导员应当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在进行自治管理时,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辅导员应当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并培养他们的自觉遵守和执行能力。
辅导员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开展活动。
高校辅导员应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自治管理的核心是学生主动参与和承担责任。
辅导员应当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动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和决策。
辅导员还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应当加强对学生自治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辅导员应当定期开展对学生自治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和改进。
辅导员还应当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估,听取他们对学生自治管理的评价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工作。
高校辅导员应当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建设。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和支持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辅导员应当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新知识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和社会环境。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自治管理工作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对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并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
学生民主管理与自治方案
学生民主管理与自治方案在当今社会的教育领域中,学生的参与与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学生民主管理与自治方案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从学生自治的原因、实施的步骤、关键要素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引发对学生参与管理的思考和改革。
一、学生自治的原因学生自治是一种将学生置于管理和决策的前沿,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学生自治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学生通过参与管理,担负起一定的责任,进而培养自己的发展。
其次,学生自治可以促进学校发展。
学生是学校的一部分,他们了解学校的需求和问题,并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最后,学生自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通过参与管理和决策,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施学生自治的步骤实施学生自治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学校应该设立一个民主管理的组织或机构。
该组织由教师、学生和家长组成,负责制定学生自治的相关政策和规则。
其次,学校应通过教育和培训,向学生灌输民主管理和自治的理念。
学生需要了解自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参与和管理。
然后,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学生自治的实践。
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学生组织或俱乐部,鼓励学生自愿参与管理和决策。
最后,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学生自治的成效,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学生自治的关键要素学生自治的成功离不开一些关键要素的支持。
首先,学校领导者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领导者应积极推动学生自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其次,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对学生自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担任学生自治的顾问,并指导他们的决策和管理。
此外,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也是学生自治的关键要素。
学生应该有责任感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到管理和决策中去。
最后,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也对学生自治起到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决策和管理给予鼓励和支持,共同推动学生自治的发展。
四、学生自治的益处学生自治带来了许多益处,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生自治组织管理方案
学生自治组织管理方案近年来,学生自治组织在学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生自治组织是一种由学生自行运作和管理的组织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组织结构、权力分配、活动策划等角度,探讨学生自治组织的管理方案,以期为学校和学生提供实用参考。
一、组织结构学生自治组织的组织结构应该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
一般来说,可以将自治组织划分为领导机构、常设委员会和临时委员会三个层级。
领导机构由学生自治组织的主席团和秘书处组成。
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和部长组成,负责整体规划和决策。
秘书处负责协助主席团的日常工作,保持组织的运转顺畅。
常设委员会则根据学生自治组织的具体需要设立,如宣传部、外联部、财务部等。
这些委员会由各自的部长和成员组成,负责执行工作任务。
临时委员会则灵活地成立于特定的项目或活动中,如文化周、运动会等。
这些委员会由组织成员自发组成,负责具体的活动策划和执行。
二、权力分配学生自治组织应根据成员的责任和实际能力,进行合理的权力分配。
首先,主席团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其次,各常设委员会应对分管的工作负责,并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责任。
例如,宣传部负责负责学生自治组织的宣传工作,包括海报设计、活动推广等。
外联部负责与其他学校或机构沟通与合作,推动学生自治组织的发展。
财务部负责统筹组织的经费使用与申请。
最后,临时委员会应采取合作的方式,协调各自的工作任务。
鼓励灵活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具体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巧。
三、活动策划学生自治组织的活动策划应注重创意和实效。
首先,根据不同学期和节假日的特点,制定年度计划,确保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其次,活动策划应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寻找具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主题。
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讲座、社交活动、志愿服务等,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同时,活动策划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策划、组织和执行活动。
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自治管理工作的分析
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自治管理工作的分析学生自治管理是一种基于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管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
在高校辅导员的引导下,学生自治管理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意义。
这是因为高校辅导员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自治管理提供更为全面、多元的资源和渠道。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自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引导学生树立自治精神高校辅导员应引导学生树立自治精神,鼓励其参与到学生自治管理工作中来。
在引导学生树立自治精神时,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举办自治管理知识讲座、策划自治管理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治意识,并帮助学生了解学生事务的组织和运作模式,使学生逐渐了解并掌握学生自治管理的意义与方法。
二、提供全面支持和帮助高校辅导员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支持和帮助。
在学生自治管理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可以提供行政、管理和组织资源的支持,帮助学生完成各类学生自治管理事务,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因此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三、促进学生自治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学生自治管理必须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方案。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议题研讨、分享经验等方式,促进学生自治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在此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还可以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推进自治管理工作。
四、建立良好的学生自治管理体系高校辅导员的辅导工作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为学生办理一些事务,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健全的自治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如何运作、如何管理以及如何协作等方面的制度和标准规范。
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学生自治管理体系,才能够让学生自治管理体系在事务中得到全面有效的运作。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自治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自治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对于学生而言,参与学院自治管理工作能够锻炼自主思考、协调与分工能力,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
学生社区模式下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
学生社区模式下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高校管理育人模式也逐渐从传统的教育方式发展出多元化的形式。
学生社区是高校管理育人模式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起一种开放、共同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
高校在推动学生社区建设中,也积极探索和推动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实践。
一、建立学生社区管理理念学生社区是高校管理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理解学生社区建设的基本原理和理念,对于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社区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是学生社区的主体,高校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2. 强调个性化教育。
在学生社区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出合适的教育方案和引导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特长。
3. 强调团队协作。
学生社区建设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互相帮助和合作,提升整个社区的质量和效果。
4.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学生社区管理需要有明确的组织和管理机制,成立学生管理委员会或者社区管理办公室,明确各个管理职能、职责和工作流程,做到管理有章可循、科学规范。
二、建立学生社区引导机制建立学生社区引导机制,是推动高校管理育人的重要举措。
引导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方向,认识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建立学生社区引导机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实用的引导工具。
学生社区引导机制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体、实用的引导工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展特点和面临的发展困难,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2. 提供必要的引导服务。
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学习辅导、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马贵涛
“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马贵涛发布时间:2022-03-12T03:24:13.15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月下作者:马贵涛[导读] 为全面贯彻集团教育方针,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中国各大高校以“现代经济艺术”发展战略为主导。
通化县第八中学马贵涛 134100摘要:为全面贯彻集团教育方针,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中国各大高校以“现代经济艺术”发展战略为主导,将不断深化知识和教学变革,拓宽视野。
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推动高教育水平培训体系建设。
完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社会工作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艺、专全面发展人才。
充分满足现代和全球发展所需的新型人才将实施知识和人才五育并举模式。
关键词: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改革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group's educational policy, adhere to the moral first, people-oriented, China's universities will continue to deepen the knowledge and teaching reform, broaden their horizons, guided b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odern economic art". We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level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by simultaneously promoting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 and labor education. We will improve the system for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 talents, focusing on social workers and successors,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all-round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rtistic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and global development, the new type of talents will implement the mode of combining knowledge and talent education. Key words: Simultaneous exercise of five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reform 一.引论近年来,支持高校、国家和各级学生的创意创业。
高校学生自治班级管理实践探究
高校学生自治班级管理实践探究摘要: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为此,在现代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以培养学生自治为目标,探索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自治;实践高校学生自治班级管理是基于学生基本教育民主权利之上的,在政策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在学校的正确指导下,学生通过班级形式组织起来,以一定的方式,对一定范围内的班级学生事务参与管理,并对涉及学生利益的学校管理决策拥有适当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建议权。
同时又协助学校加强学生对自我和他人进行教育管理的一种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班级的管理在政策法规和理论层面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实践工作也已发生部分转变。
但总体而言,学生班级管理仍较大程度地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倾向于把学生看作被教育和管理的对象,班级工作满足于学生不出事、不闹事,工作重点在于规范和约束,管理过程缺乏民主和学生参与。
这已不能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为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探索一种实践模式能够围绕学生发展的特点,为他们多提供个别化服务,尊重他们的正当权益,鼓励学生民主参与,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培养学生的个性并为之提供展现的空间和舞台。
一、高校学生自治班级管理的基础条件(一)思想教育是学生自治班级管理的认知前提大学生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并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观察力和判断力,具有较高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
大学生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班级自治管理,既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高校要实行学生自治班级管理,应发挥思想教育的巨大作用。
首先,要改革思想教育的方法。
不断完善“两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改变工作方法。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学生自治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参与管理决策、组织活动,拥有自主权和参与权的权利。
而民主管理则是指以民主的方式来管理学生事务,鼓励学生参与决策、行政活动,并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管理机制。
本文将讨论高等教育中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优势和挑战。
一、学生自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学生自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领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和组织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此外,学生自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学生自治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二、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的优势1. 促进学生参与: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过程,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 培养领导能力: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学生组织、学生会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承担领导和管理任务,提升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可以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管理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享受公平和平等的待遇。
三、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1. 委员会效率问题:在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中,委员会的决策过程可能较为繁琐,导致决策效率降低,难以及时解决问题。
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委员会的成员结构和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2. 缺乏参与意识与能力:一些学生对于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缺乏足够的意识和能力,可能存在对学生自治和民主管理模式的抵触。
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权力与责任的平衡:学生自治与民主管理模式中,学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仍然是一个挑战。
学校学生自治管理方案
学校学生自治管理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学生自治管理方案作为一种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发展的方式逐渐被学校所接受和实施。
本文将从定义、目标、原则、实施步骤和效果等方面系统分析学校学生自治管理方案。
一、定义学校学生自治管理方案是指学校根据学生自治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制定的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发展的一系列规划和措施。
这意味着学生在学校管理中拥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能够参与决策和管理。
二、目标学校学生自治管理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判断和自主行动能力。
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不仅培养个体品质,还培养团体精神。
三、原则学校学生自治管理方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平等原则:每个学生在学校管理中都应该平等对待,无论其成绩、背景和能力如何,都有权利参与管理和决策。
2. 参与原则:学生应该充分参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规划制定、决策实施和评估改进。
3. 责任原则: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起责任,同时也应该对学校和他人的利益负责。
4. 公平原则:学校应该给予学生公平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四、实施步骤学校学生自治管理方案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规划阶段:学校制定学生自治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
2. 培训阶段:学校通过开展学生管理培训班、主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管理和沟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实施阶段: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例如班级干部推选、学校规章制度讨论等,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管理的过程。
4. 监督阶段:学校设置监督机构,对学生自治管理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效果学校学生自治管理方案的实施能够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校学生会的组织建设与学生自治管理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会的组织建设与学生自治管理机制研究研究问题及背景高校学生会是高校学生自治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学生会的组织建设和学生自治管理机制面临一些问题,如组织结构不完善、权力分配不合理、参与度低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学生会的组织建设与学生自治管理机制,以提高学生会运行的效能。
研究方法与方案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取定量和定性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
首先,设计问卷调查,针对全国不同高校的学生会成员进行调研。
问卷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会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学生自治机制等方面。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了解学生对学生会组织建设和学生自治管理机制的看法和建议。
其次,选择几所典型高校学生会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采访对象包括学生会干部、学生代表和校领导等。
通过访谈,了解学生会的运行模式、组织结构设置、权力分配方式以及学生对学生自治机制的认识和意见。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对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频数分析、相关分析等,来描述学生对学生会组织建设和学生自治管理机制的态度和看法。
结果将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呈现,显示各项指标的情况。
对于深度访谈的数据,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归纳、整理和编码,提取出关键主题和核心观点。
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提供更全面且深入的结论。
结论与讨论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首先,学生会的组织建设应注重权力分配的合理性,明确各级干部的职责与权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其次,学生自治管理机制应得到进一步加强,鼓励学生们参与决策,并提供更多的反馈渠道,让学生的声音被充分听取。
第三,高校和学生会应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在提升他们领导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研究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研究一、高校学生自治管理概述高校学生自治管理是指在校园内推行“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管理理念,让学生们在校园内自主参与管理,享有自治权利和管理责任。
高校学生自治管理以传统的“家长式管理”为基础,结合了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使得学校在管理学生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学生。
学生自治管理实践是指在学校内,通过学生自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集体服务等形式,促进学生发展,推动学校发展的管理创新。
学生自治管理实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和担当精神,推动学生参与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拓展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学生自治管理实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在学生活动设计、组织策划、活动执行以及活动评价等环节中,均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
学生自治管理实践在高校内的具体实现形式包括:学生自治组织、学生自治活动、学生自治项目、学生自治服务等。
学生自治组织是指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组织形式,如学生会、社团、志愿者团队等,这些组织在学校内部有比较广泛的参与、支持和鼓励。
学生自治活动是指由学生自主策划和组织的各种活动形式,如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学生自治项目是指由学生自主提出和实施的各种项目形式,如社会实践、科研、拉练等。
学生自治服务是指由学生自主组织和实施的各种服务形式,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
三、学生自治管理的优势和挑战学生自治管理的优势在于使学生更加自主、开放和自由。
学生自治管理可以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们可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此外,学生自治管理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自治管理同时也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如学生组织机构的不完善、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不高、学生管理责任不够等问题。
四、学生自治管理的未来发展学生自治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多样化。
“五育并举”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课题综述
“五育并举”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课题综述“双减”政策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要充分地维护学的正常教学秩序,纠正传统的“超负荷”现象。
“双减”政策在保证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规范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客观上说明了“双减”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推进学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
从全面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来看,“双减”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外在表现方式的改变和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宗旨观念的革新。
这是因为“双减”政策在客观上需要学教师采取多种途径,以缓解少年儿童的学业负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要使上述教育方针的目的达到,需要教师能够灵活地改变传统的道德实践方式,并与学实行“双减”的方针相结合,善于运用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达到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培养和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
加强德育教育是“双减”政策落实的应有之义。
“双减”之后,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学生自由时间相对增多了,课后服务的形式不断丰富,统筹整合了家校社等各方面的资源力量,更加关注减负增质和德育教育,为德育教育开展提供了更多时间和广阔空间。
加强德育教育是“双减”政策落地的迫切要求。
传统的升学考试评价制度是以分数衡量优劣,对学生德育教育影响较大,导致失德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引发社会问题。
思想品德不合格,是危险品。
因此,实施“双减”是对教育过于功利的纠正,是重视育人、让教育正本清源的一个重要措施,特别是对深化德育教育是一个重大契机,“双减”政策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培养学生,给小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有效减少品行不端情况的发生,为小学生成长积蓄前行的力量。
加强德育教育是“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保障。
“双减”政策立足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学校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和家长转变育人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做到五育并举,落实“五项管理”,更好地实现小学生思想启蒙与精神塑造,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家长的思想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加强德育教育与“双减”政策落地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双减”政策更好地落实到教书育人全过程。
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实践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社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摘要: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
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生活、休闲、交流的重要场所,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对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利益双方如若不能协调和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矛盾甚至安全事故。
本文立意探究在实践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在学生社区范畴内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提升学生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参与度,既能够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也能够激发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的活力和潜力,锻炼他们做事、做人的能力,形成学生社区学校法治为保障、教师德治为导引、学生自治为主流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学生社区;实践育人;自主管理党的最新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全面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高校需要深入贯彻实践育人理念,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汲取能量,把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参加社会服务的技能技巧,在服务他人、管理他人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和做人,做到知行合一。
学生社区是校园中人员聚集度最高、学生驻留时间最长的重要场所之一,具有问题多发、矛盾突出、平台广泛、机会多元的特点。
如何利用学生社区阵地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成为服务管理的主体,参与到学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中来是本文探索的重点,有助于形成学校法治约束、教师品德引领、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生社区管理新格局。
一、实践育人理念和学生社区管理现状实践是由人开展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实践育人,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科学的育人理念,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为基础,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各种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和能力的过程。
实践育人符合人们对事物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对事项的了解更加全面、更深入、更具体;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通过实践观摩获取能力,能够有效消解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空泛、僵化、抽象、与实际脱节等弊端;符合自我教育的规律,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明晰知行合一的意义,从而能够主动把实习实践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研究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治管理的话题备受关注。
高校学生自治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推动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的不断深入,学生自治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高校学生自治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学生自治管理的理论深化和现实探索,对于推动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的背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学生社区建设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住宿和学习场所,更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要求高校在学生自治管理、文化建设、学术创新、文体健康和艺术修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管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学生自治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学生自治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为了适应学校内部成员利益多元化、需求个性化和社会变革快速化的要求,强调通过学生广泛参与、依法依规、以文化引领、以制度约束、着力培养学生自治管理意识、能力和素养,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的管理机制。
学生自治管理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学生自治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通过学生自治管理,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治理工作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2.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学生自治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学生自治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学生自治管理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各高校均成立了学生自治管理组织,制定了相关的学生自治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生自治管理体系。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生自治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生自治作者:李秀萍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2年第10期摘要学生自治的整体性、情境性、问题性以及自主建构属性与“五育融合”的指向高度契合,但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实施对这方面的关注都很匮乏。
学生自治中本身含有五育的内容,同时学生自治中的美德培养、思维培养、情感培养、自主培养又为“五育融合”提供了方向、方法、情感和能力支撑。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生自治存在如下问题:效率主义导致“融合”目标的偏离,浅表化运作导致“融合”深度的缺失,学生生存惯习导致权力思想的萌生。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生自治的发展建议:大力开展学生自治,为“五育融合”提供实践场域;大力建设学生文化,为“五育融合”提供精神保障。
关键词五育融合学生自治班级自治学生文化引用格式李秀萍.“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生自治[J].教学与管理,2022(28):1-5.2019年发布的《中國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目标。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对教育如何培养人的实践解答。
融合的前期是科学认识五育的独特价值,使五育借助载体能“聚集”在一起,然后是教师借助载体将五育融为一体。
学生是整体的人,学生接受的教育也应是整体的教育,给予学生整体的影响。
在“五育融合”教育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发挥学科的整体育人价值,更应从学生完整生活视角来挖掘“五育融合”的渠道。
学生自治作为“五育融合”的有效载体,从整体性、情境性、问题性以及自主建构属性与“五育融合”的指向高度契合,对“五育融合”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学生自治推动“五育融合”的内在逻辑1657年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然而,直到19世纪中后期,班级授课制才在世界范围内以近代教学方式登上了舞台。
在我国,班级授课制于1862年兴起,但直到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1903年的“癸卯学制”)后,才在全国广泛推广[1]。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研究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研究学生自治管理是指高校学生在校园内自主组织、自我管理的一种形式。
它是高校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的具体体现之一。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是指以“五育”并举为中心,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桥头堡,依托学生社区,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实现学生自治管理的目标。
学生自治管理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学生组织机构和学生自治管理体系,加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和责任,使学生在学校发展中起到积极引领作用的一种重要途径。
学生自治管理既是学生参与管理、监督管理的实践路径,又是学校在形成教育育人环境中对学生社区建设和学生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高校学生自治管理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导性。
高校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意愿,倡导学生实行自主选择,推动学生自我约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生自治管理应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高校学生自治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有着独立思考、自主发展的权利和责任,要注重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学校也应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能够参与各种活动和组织,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高校学生自治管理的核心是学生的自由平等。
学生自治管理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和机会得到充分保障。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自治管理的指导,提供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学生自治管理的范围和条件,建立完善的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和渠道,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高校学生自治管理要发挥学校和学生社区的共同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学生自治管理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学生社区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向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五育并举”视角下高职卫生院校学生自治管理的探究
“五育并举”视角下高职卫生院校学生自治管理的探究
夏露
【期刊名称】《学周刊》
【年(卷),期】2023()4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职卫生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祖国培养医护人员的重任。
在“五育并举”视角下,高职卫生院校需要摒除传统的育人模式,基于“五育并举”的内涵从学生自治管理的视角切入,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学生自治管理模式。
本论文就以此出发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夏露
【作者单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研究
2.在“五育并举”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究
3.“五育”并举高职院校强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为视角
4.“五育并举”视角下医药卫生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5.高职院校“五育并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生社区管理与民主自治方案
学生社区管理与民主自治方案I. 引言学生社区管理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校与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
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民主自治成为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参与决策并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责任感。
本文将探讨学生社区管理与民主自治方案。
II.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社区管理不仅关乎社区的秩序和安全,还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通过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学生可以培养自律、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领导潜能。
III. 民主自治背景下的学生社区管理民主自治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它赋予学生自主权,让他们能够参与管理决策的过程。
学生将从主动参与中培养领导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社交技能。
学生将会感到自己的观点和声音被尊重,并在社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IV. 建立学生议会在学生社区管理中建立学生议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学生议会由学生选举产生,代表学生群体的利益。
议会成员通过定期会议讨论学生社区的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议会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参与决策的平台,并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
V. 制定社区规则民主自治的基础是制定公平公正的社区规则。
学生社区管理的规则应建立在对学生利益的权衡上。
学生议会应与学生一起制定规则,并鼓励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这将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遵守规则,并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VI. 组织社区活动社区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社交能力。
学生议会应负责组织各类社区活动,例如志愿者服务、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等。
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并增加他们在社区管理中的参与度。
VII. 提供培训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社区管理的效果,学校可以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和领导技能。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领导力讲座、沟通技巧培训和冲突解决工作坊等。
培训活动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管理挑战,并改善他们的决策能力。
VIII. 建立反馈机制学生社区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以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他们的成绩和改进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的学生自治管理研究作者:徐宝见刘媛媛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34期【摘要】进入新时代,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高校学生社区作为除“第一课堂”外的重要育人阵地,也是学生学会独立生活、自我管理、朋辈帮扶的重要场所。
因此本研究基于“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内涵,在固化德育、融化智育、深化劳育、强化体育、活化美育的要求中,从学生自治管理角度切入,探索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工作体系的路径,依此来提升学生对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育人功能的认可度、育人目标的实效性。
【关键词】“五育”并举;学生自治管理;高校学生社区;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4-0151-003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34.0690 引言学生自治是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地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反映[1],而高校学生社区是实现学生自治管理的重要场所。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侧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目前,在高校“三全育人”的环境中,高校学生社区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作息、学习交流、朋辈帮扶的重要场所,发展为除“第一课堂”之外的重要育人场所,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
因此,在原有高校学生社区格局空间、管理模式、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管理精神和主体活力,不断固化德育、融化智育、深化劳育、强化体育、活化美育,有针对性地规划“五育”空间布局,完善“五育”基础设施,深化“五育”教育功能,形成“五育”并举工作体系,提升“五育”并举育人成效。
1 高学生校社区学生自治管理的基本要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自治管理包含三层含义:其一,“学生”意为全体学生;其二,“自治”意为自己管理自己;其三,“学生自治”意为一种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1]。
学生自治管理既是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的過程,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领悟的过程,而高校学生社区则可以给学生提供了一次自治管理的尝试、学习、教育的实践平台。
1.1 学校立于主导地位“学校之设,固治国化民之本也。
”高校学生社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第二课堂,承载着“三全育人”重任的重要阵地。
由于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实际上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有机相结合的综合过程[2]。
由此可见,学校承担着高校学生社区育人的主体功作用,而学生在高校学生社区内的“自治管理”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治”,这些自治的主张、权利、行为与模式,都必须围绕着国家育人总战略、学校育人总要求、社区育人总部署,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自治的有机统一。
1.2 学生成为自治主体“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
”[3]从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视角来看,学生自治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4]由此可见,学生自治包含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等方面[5]。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人格、自治愿望,具有较好的自主性、能动性,具有较高实践需求、成功期望,在以高校为主导的育人机制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活力和主观能动性来参与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劳动的过程中,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领悟。
1.3 组织充当自治主力“聚是一团火”。
各级学生组织是高校学生社区学生自治管理的主要需求者、践行者和见证者,因为,高校学生社区为各级学生组织活动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活动阵地。
因此,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区中吸引了自管会、楼管会、楼长、层长、学生会、党支部、团支部等各类学生自治组织的常驻,成为高校学生社区学生自治管理的主要力量。
学生组织应当主动担当起学生自治管理的决策、矛盾协调、文明寝室建设等事务性工作,主动加强与后勤、公管处、保卫处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话交流、反馈问题、提交建议,主动在实际自治管理工作中加强学习培训、开展交流讨论,不断明确学生自治工作的职责内容、提升学生自治管理的工作能力,提升学生自治组织的总体形象。
1.4 依照规章制度治理“无规矩不成方圆。
”目前,各高校在不断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因此,高校学生社区的学生自治管理也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
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民主,要求独立、自主,却对自由、民主的基本内涵、实现条件了解不深,对自我管理的能力、经验掌握不足,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就容易出现高投入、低回报,高期望、低实效的尴尬局面。
尤其是学生在学生社区中出现学校管理模式与学生诉求之间的矛盾、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之间的矛盾时,必须要有合法合理的矛盾调节机制[2]。
当学生的正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需要依照正当的程序、合法的途径进行反映,一旦学生以自我意愿为中心而置规章制度于不顾,就容易与学生自治管理的初衷相悖。
2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工作体系的基本内涵2.1 “五育”并举的发展脉络1912年初,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五育’并举”概念,即军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的五项主张,是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要追求超现实的实体世界,使人达到最高精神境界,因此还必须有世界观教育,而这种世界观教育是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统一体。
蔡元培先生的“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步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四育’并举”,即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五育’”并举,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育纳入育人体系中。
之后,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教育部党组与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开展联合学习上强调“着力构建、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6],从而逐步形成了高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本内涵和养成方式。
2.2 “五育”并举的核心内涵第一,德育強调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与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保持一致。
第二,德育强调的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开展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体育强调的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的教育。
第四,美育强调的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第五,劳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属性、社会属性、历史属性和审美属性。
“五育”并举是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其中突破口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要求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服务和教育中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充分激发学生自治主体活力,建设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的学生自治管理工作体系。
3 高校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建设中学生自治管理的实现路径高校学生作为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主要受众,是高校学生社区学生自治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原有学生代表大会、学生自治委员会、学生会生活权益部、楼长、层长等学生自治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好的自治管理模式、改变弱的自治管理模式、创建新的自治管理模式,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自治主体动力,提高学生自治管理效率,保障学生各项合法权益,提升学生社区育人实效。
3.1 德育是“养”成的高校要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中,让当代大学生同党和国家同呼吸、与时代同使命。
因此,在高校学生社区内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高校应当继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三联系”、“四个一”工作制度,由资深党员走进寝室、走入学生,为学生破除思想困惑,做好思想引领。
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可以在每幢公寓内开辟学生党建、团建活动中心,设置党团组织工作站,由学生党员骨干担任负责人,组织开展朋辈思想政治引领教育,打造成学生社区青年思想教育基地;每个楼层可以设置党员先锋责任岗,邀请年轻教师、学生党员担任联系人,加强朋辈之间思想指导;条件成熟的高校,还可以在学生社区建立党支部、团支部,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通过这些途径,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坚定信念跟党走,强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激发争创新时代新青年的激情。
3.2 智育是“学”成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
高校人才的培养,除了第一课堂专业知识的传授之外,高校学生社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延伸。
因此,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学习的联动,形成全方位专业教育的大格局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可以在学生社区内开辟学生学习交流空间,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与学业困难生的多对一学业帮扶机制,开展朋辈学业帮扶机制,以便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打造学生众创平台,形成学生自主参与创新创业讨论的活动氛围,营造跨年级组队、一级带一级的组队竞赛机制;强化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中心、考研引领指导室、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室、心理辅导名师工作室等,由学生组织根据实际需求邀请相应的专家进行专题辅导,解决发展困惑,提升实践能力,力求知行合一。
3.3 体育是“炼”成的基于高校学生社区与教学区、运动区分离的现状,再加上学生群体间普遍存在重视智育、轻视体育的情况,造成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
只有拥有一个健康、强大的体魄,才能更好地投入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在基础保障上,通过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要求高校在学生社区配备和完善基础运动设施,有条件的可以在每幢公寓内开辟运动休闲天地,提供跑步机、仰卧起坐器、引体向上器等设备,方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体育锻炼,强化体魄。
在组织管理上,充分利用学生会体育部、各类运动型学生组织开展社区定向运动、趣味运动会、“彩虹跑”等活动,充分利用党团、班团组织开展特色集体运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而自发组建运动兴趣小组,逐步在学生社区内营造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氛围,号召学生走下网络,健康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