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设影视艺术与新媒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设影视艺术与新媒体系,目前该系有教师18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讲师5名,博士8名,在读博士5名;博士生导师2名。现有的教师主要从事影视与新传媒,力量堪称雄厚。但从学科上讲,要创办影视艺术本科生教育。目前有一个广播电视新闻本科专业、一个广告学专业、一个广播电视艺术硕士点,与影视觉艺术相关的有美学博士点,与新媒体的相关学科有传播学的博士点。为未来一年内在争取电影艺术硕士点的基础上,要争取广播电视艺术博士点。
在影视以及新媒体著作方面有陈晓云教授的《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绚丽的时空——电影·电视》、《视觉神话——影视文化的深层结构》、《众人狂欢——网络传播与娱乐》、《新中国电影史话》、《电影学导论》、《中国当代电影》;胡志毅教授出版和发表过《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神秘·象征·仪式:戏剧论文集》、《世界艺术史》等。李杰教授的《数字娱乐产业》、《文化产业概论》、《昆德拉》、《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DIMT模式中的日本茶饮料广告》、《广告符号学》、《传媒文化》(主编)
徐岱教授的《艺术文化论》、《体验美学》、《基础美学》、《边缘叙事》等;沈语冰教授的《透支的想象:现代性哲学引论》、《20世纪艺术批评》、《艺术与哲学:十年论集》、《北欧电影哲人:英格玛·伯格曼》。
范志忠副教授的《百年中国影视剧的历史影像》、《世界电影思潮》、《影视剧创作理论与实践》、《影视艺术学》、《反叛与救赎》;卫军英副教授的《关系创造价值》、《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务》、《广告策划创意》、《企业广告运作实务》、《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与方法》、《现代广告策划》、《广告的倾斜度》、《戛纳广告幽灵》、《广告先导》、《欧美广告经典赏析》、《广告经营与管理》,刘翔副教授《德国新电影》、《世界女性导演》主编,以及与胡志军联合主编的《世界青春电影》、浙江文艺出版社《世界成长电影》;王建刚副教授有:《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政治形态文艺学》,刘云副教授《节目语体主持》、《孤山夜话》等;胡晓云副教授的《从引进到建构——日本的广告效果研究与实战》、《品牌归于运动——16种国际品牌的运动模式》,徐群辉副教授的《莎士比亚戏剧的心理学阐释》,汪凯博士的《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译著)、《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叶琼丰讲师的《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语传播》等。
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现代传播》、《中国电视》以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国数十家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一级刊物以上100
余篇。
学院的教师曾经参加过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4届、第1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国际电影论坛、青岛亚洲电影文化合作国际论坛、第一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走向新世纪的电影——中国高校电影年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专业委员会年会、华语电影论坛(香港)、华语广播论坛(香港)等。
有关部门影视和新媒体的国家社科项目有,中国历史题材影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研究,;教育部项目有,卫星电视:地域性、民族性与全球化研究、电波媒体广告的审美与商机研究;浙江省项目有,中国当代电影:批评与阐释(重点)、中国电影的身体政治、《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学的历史话语》以及相关项目有,浙江广播电视文化研究及产业化展望、德国保尔出版女性杂志中国市场前景调查项目、杭州市政府网络信源设计工程等等。这些项目不仅涉及到影视艺术,也设计到新媒体,如网络电视。目前已经开始和有关媒体接洽流媒体和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策划。
获奖有国家教育部第二届、第三届人文社科奖二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浙江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另有金鸡百花电影论坛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哲学社会成果二等奖、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等。
在参与影视实践方面,胡志毅教授曾经担任过中央电视台大型电影纪录片《中华文明》的撰稿,陈晓云教授和范志忠副教授曾担任过多部电视连续剧的编剧,刘为博士曾经担任过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的主持,刘云副教授曾经担任过《孤山夜话》、《三味书屋》的主持,胡志毅教授担任过电影栏目《精品28》的主持,胡志军讲师也曾担任浙江卫视体育健康频道节目编导等,刘翔副教授主持的《北回归线》中有关影视艺术的栏目在国内有相当的影响,在影视艺术和新媒体方面有着广泛的实践。
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筹)部分师资情况简介
1、陈晓云
一.学术兼职
教育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电影艺术》编委,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影视艺术》
学术委员,浙江省电影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艺术论文评委,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浙江省电视牡丹奖电视剧评委。
二.出版著作
1.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9
2.绚丽的时空——电影·电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9
3.视觉神话——影视文化的深层结构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0
4.众人狂欢——网络传播与娱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
5.新中国电影史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3
6.电影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6
7.中国当代电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9
8.我的秘密之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
三.主要论文
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一级刊物33篇。
四.获奖成果
1.《对话:一种改编观念——对夏衍电影改编的一点思考》,中国文联2000年度文艺评论奖三等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0/11
2.《喧哗与骚动——中国当代城市电影的观念冲突》,第八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中国电影家协会,1999/10
3.《重构神话——对世纪之交中国电影文化特征及其走向的一种描述与批评》,第九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电影家协会,2000/11
4.《中国文化的影像表达——跨文化视野中的华语电影创作》第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电影家协会,2001/10
5.《论电视观众的审美经验》,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1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