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的肱骨头与股骨头的松质骨结构】
七年级下册生物骨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骨知识点骨骼是人体支持身体、保护内脏、活动的和器官和储存钙离子、造血的重要器官。
在生物学的学习中,骨骼结构和功能是学生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下册生物骨知识点。
一、骨的分类1.成型骨:成型骨是人体最常见的骨骼类型,它们帮助身体保持形状和结构。
成型骨包括头骨、胸骨、肋骨、脊椎骨等。
2.间质骨:间质骨是骨髓组成的,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钙离子和造血。
间质骨包括胫骨、股骨、骨盆等。
二、骨的结构1.疏松骨:疏松骨的组织松散,可见许多小孔呈网状分布,骨质轻松剥离,多分布在骨的内部和内脏骨上。
2.致密骨:致密骨的结构紧密,表面较平滑,多分布在骨的周围,为骨的结构骨干。
两种骨骼的相互联系构筑了人体的骨架。
三、骨的生长1.软骨结构:在胚胎期,人体最初只有软骨结构的骨骼。
软骨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和增强,逐渐形成骨骼。
2.骨骺生长:骨骺是位于成骨区和软骨区之间的块状组织。
在骨骺生长期,软骨区中的软骨细胞不断分裂,新的软骨细胞被形成在骨骺中。
同时,旧的软骨细胞不断脱落,形成的新骨组织不断加入成骨区,增加了骨骼的大小和强度。
四、骨的保健1.饮食均衡:人体需要吸收钙、维生素D和碳酸氢盐等营养素,以增强骨骼的健康。
2.运动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增强骨骼的力量和弹性。
最好每天进行30分钟的户外运动。
3.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骨骼的负担,导致骨质疏松。
总之,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
除了正常饮食和锻炼,我们还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和吸烟控制来保持骨骼的健康。
类人猿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目,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总称,也叫做猿类。
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
类人猿与人类最为相近的体质特征是: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具有盲肠、蚓突以及扁平的胸骨。
此外,类人猿在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以及怀孕时间和寿命长短等方面与人类也十分相近。
但是,类人猿具有前肢长于后肢、半直立行走以及善于臂行等特点,这些则与人类具有明显的区别。
类人猿就是我!类人猿ape无尾、类人灵长类的动物,分有两大科:长臂猿科(较小的类人猿:长臂猿和合趾猿)和猩猩科(较大的类人猿:黑猩猩、小黑猩猩、猩猩和大猩猩)。
猿常栖息于非洲西部、中部,以及南亚的热带森林中。
与猴类不同,猿无尾,有阑尾,脑更复杂。
类人猿一般藉摇荡的方式移动,偶尔两脚直立而行。
类人猿智力甚高,较其他现存的灵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
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人类的捕猎,许多类人猿已濒临绝种。
长臂猿:两臂特别长的猿类,直立的时候两臂可以达到地面,所以叫长臂猿。
长臂猿的身体比较小。
它们产于我国云南、海南岛和东南亚的森林里。
长臂猿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最小的种类,体高不到1米,重量一般不超过10千克。
长臂猿完全过着树上的生活,擅长臂行法,就是善于用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去。
它们下到地面来的时候,也能用两脚行走。
长臂猿过群的生活。
它们主要的食物是树上的水果、植物的嫩芽、昆虫和鸟蛋。
长臂猿跟人类的区别比较大。
它们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比较低级的类型,脑量很小,平均只在100~120立方厘米之间。
猩猩:猩猩也是我们亚洲的热带动物。
它们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森林里。
猩猩是一种大型的动物,毛多而密,呈红褐色。
雄的比雌的大些。
雄的体高可达1.4米,重量可达80千克。
手臂很长,两只手臂展开可达3.5米,比人长了一倍以上。
猩猩头尖,眼和耳都小,颌部①发达,犬齿大而尖锐,适宜于对付敌人。
它们对付敌人的武器还有强大的手。
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下册 6.3.3 人类的起源 同步练习(含解析)
6.3.3 人类的起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黑猩猩B. 猴子C. 森林古猿 D. 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解答】在距今6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少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你黑猩猩、猩猩、6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少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答案为:C【分析】人类的起源与进化: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 脑发育程度不同【答案】A【解析】【解答】解: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B、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B正确.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正确.故选:A【分析】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分析解答.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 其他动物的入侵B. 生活环境发生变化C. 为了扩大领地 D. 为了躲避敌害【答案】B【解析】【解答】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所以,由于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古猿开始下地生活.故选:B【分析】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4.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A. 有复杂的语言B. 使用工具C. 直立行走 D. 大脑发达【答案】B【解析】【解答】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其它高等动物有的也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黑猩猩用树枝取食蚂蚁.故选:B【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和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方面来分析.5.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A. 智人B. 直立人C. 能人 D. 南方古猿【答案】B【解析】【解答】解: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可见B 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6.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 下到地面上的生活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C. 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根本的区别D. 环境选择了森林古猿【答案】C【解析】【解答】A.由于森林大量消失,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不得不由树栖生活转移到地面上生活。
七年级下册 生物复习整理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整理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3.人类与类人猿的区别:1.人会直立行走,猿只会爬行2.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猿只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会制造3.人的脑容量大,有很强的思想和语言文学能力,猿脑容量小,没有语言文学能力4.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黑猩猩5.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不一样,这是男人和女人在身体结构上最大的差别6.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
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7.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
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8.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9.人的生命起源于受精卵10.睾丸和卵巢是重要的生殖器官11.输卵管被称为“生命的起点”12.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结合成受精卵13.双胞胎分为同卵双胞胎(样貌相似)和异卵双胞胎14.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物质和氧气15.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16.一般从形成受精卵到第38周(266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17.怀孕从有月经开始到排卵的14天,加上形成受精卵的38周,一共需要40周18.青春期是指10岁(左右)至20岁之间19.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0.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21.青春期人体发育最快的是生殖器官2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23.青春期中,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24.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25.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26.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7.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28.储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29.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30.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1.1毫升水没升高1摄氏度,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32.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33.无机盐:构成人体的组织,主要来源于肉,奶,蛋,鱼,蔬菜34.高猛酸钾能检测维生素C的含量多少35.含钙的无机盐缺乏时会有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36.含磷的无机盐缺乏时会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37.含铁的无机盐缺乏时会有缺铁性贫血38.含碘的无机盐缺乏时会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39.含锌的无机盐缺乏时会有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40.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从食物中获取41.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42.人体对维生素需要量很少,但却是人体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有机物43.维生素A:缺乏时会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蛋,奶44.维生素B:缺乏时会有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45.维生素C:缺乏时会有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来源于新鲜水果,蔬菜46.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钙难以吸收等,来源于鱼肝油47.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48.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49.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50.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51.口腔:能初步消化淀粉52.咽,食道:食物的通道53.胃: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54.小肠:分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55.大肠:形成粪便56.肛门:排出粪便57.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58.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59.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60.人体有五种消化液:唾液,胆汁,胃液,胰液和肠液61.五种消化液不全有消化酶62.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63.胆汁没有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64.胃液含有盐酸和蛋白酶65.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66.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67.糖类的消化:由喉道初步消化,形成麦芽糖,再由胰液,肠液消化成葡萄糖(由口腔开始消化)68.蛋白质的消化:由胃液开始初步消化形成多肽,由胰液,肠液消化成氨基酸(由胃开始消化)69.脂肪消化成脂肪酸和甘油70.人体最大的腺化器官——肝脏71.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72.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73.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74.绿色食品:产自良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75.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76.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77.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78.人呼吸的空气一般不能低于37.5摄氏度79.呼吸道用骨或软骨做支架以保证气流的通畅80.鼻腔的鼻毛能请洁空气,挡土,鼻腔的粘膜能分泌粘液温润空气81.鼻子的长度有助于预热空气82.尘肺是一种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职业病83.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利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84.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里,左右各一个,左肺有2叶,右肺有3叶85.气体由气压大的地方游往气压小的地方(气体扩散原理)86.吸气过程: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胸腔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小→吸气87.呼气过程: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胸腔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大→呼气88.氧气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89.肺细胞只有一层细胞,很薄,利于气体的交换90.肺泡的数目非常多XX.观察鱼尾的毛细血管用低倍显微镜91.在血液分层图中,上层淡黄色透明的液体是血浆,约占血液的55%;下层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这就是白细胞和血小板92.血液就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93.血浆的90%是水,其余是溶解在血浆中的各种物质94.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9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96.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一般只能生存120天左右97.血红细胞含铁,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98.如果体内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有了炎症99.白细胞体积较大,数量较小少,有细胞核100.白细胞能吞噬入侵人体的细菌101.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102.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调节体温)103.动脉(离心脏越来越远,流动速度快,逐渐分支,变细,壁厚);静脉(越来越向心脏流动,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动速度极慢,壁较薄)。
初一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人体上肢骨骼的模式图,当我们双手处于自然下垂时,①②肌肉的状态是()A.①收缩②舒张B.①舒张②收缩C.①②同时收缩D.①②同时舒张【答案】D【解析】当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均处于舒张状态。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A.体表被毛B.体腔内有膈C.卵生D.哺乳【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毛、体内有膈、胎生哺乳、牙齿分化。
卵生不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的控制,也受的控制,二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
【答案】神经系统激素【解析】动物的行为以及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同时还受激素的调节,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协调。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控制动物的行为的因素4.下列哪组结构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①关节头②关节窝③关节软骨④关节囊⑤关节腔⑥滑液A.①②B.③④C.④⑤⑥D.③⑤⑥【答案】D【解析】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在关节面的表面有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和减轻运动对时脑的震荡;关节囊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围绕在关节面的的周围,牢固地将关节头和关节窝联系在一起,能够分泌滑液,存在于关节腔中,具有润滑的作用,减少摩擦作用;关节腔是由关节面和关节囊之间形成的密闭腔隙,外还附有韧带,使关节更加的牢固。
增强关节牢固性的结构是关节囊、韧带、关节面及外附着的肌肉。
关节软骨和滑液等增强其灵活动。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关节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结构特点。
5.和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A.体腔B.肺C.牙齿D.膈【答案】D【解析】哺乳动物的体腔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胸腔中有心脏和肺等器官,腹腔内有胃肠等器官,膈是将胸腔和腹腔横隔开的一层肌肉膜,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腔的扩大和缩小,从而迫使肺扩大或缩小,有利于呼吸作用。
【初中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动物运动系统骨
【初中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动物运动系统骨
【—初中二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系统骨】下面对动物运动系统骨知识点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动物运动系统——骨
1、种类:分成长骨、短骨、扁骨和圆形骨等。
2、长骨
(1)形态:呈圆形管状,分成中间稍粗的骨干和两端管状的骨骺。
、
(2)结构:
1骨膜:全面覆盖在长骨的表面
初中历史
,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2骨质:分为致密的骨密质和蜂窝状的骨松质。
3骨髓:充填在长骨骨干中央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幼年时为红骨髓,具备输血功能,成年后骨髓内红骨髓转变成黄骨髓,丧失输血功能。
(3)骨的生长:幼年时骨能长长和长粗,长长与骨骺端软骨层的细胞生长有关,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3、骨的成分及特点:
(1)成分:有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使骨具有韧性。
(2)骨在相同年龄段各种成分的含量及特性
以上就是老师对动物运动系统—骨知识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的很好的,下面我们进行更多知识点的学习。
2020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是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 骨的构造素材(新版)
资料:骨的构造1.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
骨密质comPact bone,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spongy bone,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trabeculae 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
二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diploe),有板障静脉经过。
2.骨膜periosteum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
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于骨面。
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别具有产生新骨质和破坏骨质的功能,幼年期功能非常活跃,直接参与骨的生成;成年时转为静止状态,但是,骨一旦发生损伤,如骨折,骨膜又重新恢复功能,参与骨折端的修复愈合。
如骨膜剥离太多或损伤过大,则骨折愈合困难。
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的膜称骨内膜(endosteum),是菲薄的结缔组织,也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造骨和破骨的功能。
3.骨髓(bone marrow)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
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内含发育阶段不同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呈红色,称红骨髓red bone marrow,有造血功能。
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yellow bone marrow,失去造血活力。
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而在椎骨、骼骨、肋骨、胸骨及肽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因此,临床常选骼后上嵴等处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椎骨和长骨的构造资料:骨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作成骨的支架,赋予骨以弹性和韧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复习提要(答案不全) 苏科版
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第1节人体的运动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杠杆)、骨连结(支点)、骨骼肌(动力)组成的。
2、骨和骨连结组成了人体骨骼。
人体的骨骼有206块,包括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3、人体的骨骼支撑身体、支持运动和保护脑、脊髓以及心脏等内部器官的作用。
4、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1)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人体发生骨折,成骨细胞能使骨愈合、再生。
(2)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之分。
骨松质(分布在骨端)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骨密质(分布在骨干)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3)骨髓腔内有骨髓,人年幼时骨髓为红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会转变为黄骨髓。
5、骨连结有3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如脑颅骨)、半活动的连结(如脊椎骨)和活动的连结(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其中活动的连结又叫做关节。
6、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1)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是关节面表面光滑的部分,能减少两骨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
(2)关节囊能把相邻的两骨牢固的联系起来。
(3)关节腔内有滑液,能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
7、关节具有牢固性、柔韧性、灵活性。
进行运动时如果用力过猛,就可能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
8、人体大约有600块骨骼肌,骨骼肌可以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9、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肌腹在中间,呈红褐色,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
肌腱在两端,呈白色,由结缔组织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10、骨骼肌受到刺激,就会收缩、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各种运动。
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11、骨骼肌群在运动中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活动。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11.如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人的骨骼是___B___,人的___下__肢___骨更发达,利于直立行走。 (2)图二中人的手是___C___,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___灵__巧___。 (3)图三中黑猩猩的头骨是___F___,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 量__大____(填“大”或“小”),黑猩猩的颌骨__突__出____。 (4)类人猿与人类的___形__态___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 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 __人__类__与__类__人__猿__有__较__近__的__亲__缘__关__系____。
(3)黑猩猩能利用树枝取食洞穴中的白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 _黑__猩__猩__使__用__的__是__天__然__工__具___。
(4)图中A~G的大脑发达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A__B_C__D_E__F_G______。
(5)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地,森林古猿也进 化成了类人猿。现代类人猿___不__能_____(填“能”或“不能”)进化成人类。
5.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 (D )
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 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6.从猿到人的进化,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D ) A.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B.古人类下肢骨比上肢骨更粗壮 C.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D.古人类可随意改变生物圈的面貌
(1)A的生活方式由以__树__栖____生活为主转变为__下__地____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 原因是__森__林__大__量__消__失____。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新版)新人教版1.人类的起源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通过比较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例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B.猴子C.森林古猿 D.以上都不是解析:A ×黑猩猩属于类人猿,和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但不是人类的祖先。
B ×猴子是现存的一种哺乳动物,不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C √通过研究森林古猿的化石,可以证实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答案:C2.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1)四种现代类人猿的分布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2)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它们主要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3)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①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毫升,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 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现代类人猿已经不可能进化成人类。
一方面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
【例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解析: A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
B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及脑发育的程度三个方面。
七年级上册生物关节结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关节结构知识点生物是我们身边非常重要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生命体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而作为生命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动物,关节也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和基础的知识点。
那么,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七年级上册生物关节结构知识点。
一、关节的定义和分类关节是人体或其他动物身体中两个或多个骨骼之间的连接处,它们可协同工作完成身体的运动和活动。
按照类型,关节分为固定、半活动和活动三种类型。
1. 固定关节:相邻骨头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如人体的颅缝。
2. 半活动关节:相邻骨头之间有一些限制性的运动,如人体的腰椎。
3. 活动关节:相邻骨头之间允许较大的运动,如人体的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
二、关节的结构无论什么类型的关节都具有三个基本部分: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囊。
1. 关节头:相邻骨头之间的接触面,一般光滑并富有弹性,它们负责承受身体运动时的负载和压力。
2. 关节腔:关节头之间留出的空间,其中填充有黏液样液体,这种液体可减少关节的摩擦力和磨损。
3. 关节囊:将关节头包裹在里面并与相邻骨头连接在一起。
它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组成,使得关节头在空间内有较大的运动范围。
三、关节的运动方式关节在身体运动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关节可分为球形、鞍形和滑动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关节运动方式也不同。
1. 球形关节:它在三个方向上具有较大的运动范围,常见于人体的肩关节和髋关节。
2. 鞍形关节:它在两个方向上具有较大的运动范围,常见于人体的拇指和足踝关节。
3. 滑动关节:它的运动方式非常受限制,仅能做短距离地移动,它常见于人体脊椎中的椎间盘和腕关节。
总之,生物的关节结构是人类认识人体结构、从事医学研究必备的基础知识。
正确的了解和掌握关节的类型、结构以及运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预防运动损伤。
希望在学习上述关节知识点后,大家能够从中受益,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测试题(一)B卷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测试题(一)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A.猕猴B.大猩猩C.黑猩猩D.长臂猿2 . 人类起源于()A.黑猩猩B.长臂猿C.类人猿D.森林古猿3 .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A.使用工具B.使用语言C.大脑发达D.两足行走4 . 胎儿是指()A.受精卵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B.受精卵分裂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C.胚胎发育的第一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D.胚胎发育的第二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5 .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A.睾丸、子宫B.睾丸、卵巢C.附睾、子宫D.附睾、卵巢6 .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A.卵巢B.子宫C.输卵管D.阴道7 . 有性生殖的个体,生命发育的起点是A.卵细胞B.精子C.受精卵D.细胞核8 .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祖先不同C.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D.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人为控制的9 . 下列有关男性和女性生殖与发育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B.人体受精卵的形成部位与胚胎发育场所分别是子宫和输卵管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是胎盘D.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男性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10 . 下列属于事实的是()A."露西"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C.其他地区没有古人类化石D.亚洲直立人是从美洲迁移过来的11 .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A.大猩猩B.现代类人猿C.智人D.森林古猿12 . 在青春期,人体经历明显变化的方面应当包括()。
①形态发育②性发育③器官功能增强④性成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 . 新生命的孕育要经过复杂的过程。
【人教】七下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第二节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
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第三节青春期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5.水约占体重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6.维生素是不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小,但不能缺乏,否则影响生长甚至患病。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9.“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具有的能力是( C ) A.制造简单的工具 B.用火烧烤食物 C.使用树枝、石块来获取食物 D.制造和使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
10.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 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B)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11.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我们的方法和态度应该是( D ) A.建立现代类人猿的自然保护区 B.不砍伐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 C.任意捕捉、贩卖猿类 D.A、B两项都对 12.关于人类的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大脑的发育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 C.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 D.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16.如图为人类和类人猿的骨骼图,请据图回答: (1)从骨骼看,类人猿___前__肢____明显长于___后__肢___。而人类的上肢较 ___细__短_____,____下__肢____较粗长,具有粗壮的股骨。 (2)从行走方式看,类人猿的行走为_____半__直__立__行__走_____,过着以 ____树__栖____为主的生活;而人类为__直__立__行__走___。 (3)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过程中,身体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如 ____重__心__下__移______、_____下__肢__骨__增__长____、_____骨__盆__变__短__增__宽______、 ___脊__柱__弓__形__变__为__“__S_”__形____等,逐渐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1)1 000万~2 000万年前,森林大量消失,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 大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初中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之动物运动的形成知识点
【初中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之动物运动的形成知识点【—初中二年级生物之动物运动的形成】下面关于动物运动的形成知识点,需要同学们认真理解学习。
动物运动的形成1、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2、长骨多呈管状,由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致密坚硬;骨松质位于骨干内测和骨骺端,呈蜂窝状,里面终生存有红骨髓。
骨髓主要位于骨髓腔中,幼年时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转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若遇大量失血,黄骨髓也可以恢复成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骨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结合教材P11图15-10)3、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约占2/3)和有机物(约占1/3),少年儿童的骨有机物超过1/3,弹性大但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应该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超过2/3,骨的弹性变小,易骨折。
4、关节(能活动的骨连结)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膜构成,可以分泌滑液,起润滑作用。
关节周围还有韧带和肌腱等,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结合教材P13图15-12)5、人体有206块骨,有600多块骨骼肌。
每块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
运动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肌肉收缩为动力而形成的。
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协调和控制。
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呼吸作用)。
以上的知识同学们都能理解吗?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我们询问,我们这里有更多的知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备考期末】十堰市初二生物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测试汇编
【备考期末】十堰市初二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测试汇编一、选择题1.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
如图是某学生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两条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
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A.骨、骨骼肌、关节B.骨、肌腹、关节C.骨、肌腱、关节D.骨、骨骼肌、关节囊2.图是长骨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骨膜,与骨头的长长有关B.⑦是骨质,包括⑥骨松质和⑤骨密质C.④内骨髓终生都是红色D.③属于结缔组织3.如图是人的长骨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骨松质,其腔隙内容纳着骨髓;②是骨密质,结构致密坚硬,抗压力强B.①和②的结构层次属于结缔组织;整块骨属于器官C.③是骨髓,幼年时呈红色,有造血功能D.④是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长、长粗和修复有关4.生物的结构总是同功能相适应的,如人体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如图表示人体部分运动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关节由图乙中的⑥⑦⑨构成B.⑨内的滑液和⑩能使关节灵活C.每块完整的骨骼肌是一个器官D.产生丙图的动作时,甲图中③舒张和⑪收缩5.如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①是传入神经纤维,②是传出神经纤维C.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膝跳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骨骼和骨骼肌协调完成的6.如图是屈肘动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B.②为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C.③的结构特点使它既牢固又灵活D.骨骼肌收缩时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的呼吸作用7.下列骨、关节、肌肉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8.下图表示投篮动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肱三头肌跨过了肘关节B.图甲所示动作中,肱三头肌在收缩C.图乙所示动作中,肱三头肌在收缩D.投篮动作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9.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B.关节囊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C.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和骨骼肌组成D.运动的完成只需要一组骨骼肌即可10.脱臼是指A.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B.骨头折断C.韧带拉伤D.关节发炎11.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④三部分B.结构②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C.结构③内有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D.结构⑤能使关节具有牢固性12.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A.支点B.动力C.杠杆D.调节13.端午节某些地方有划龙舟的习俗,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划龙舟运动的动力来自于骨骼肌B.成年运动员的骨中,有机物大约占23,无机物大约占13C.划龙舟时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该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的14.运动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共同配合为骨骼肌提供了()A.维生素B.无机盐C.能量D.水15.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2020年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掌握习题801
2020年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掌握习题1、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A.下肢骨更粗壮B.直立行走C.骨盆变短增宽D.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答案】B【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故选B。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
2、下列关于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B.关节既牢固又灵活C.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D.运动系统能独立完成任何运动【答案】D【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A正确。
B在运动中,关节周围有关节囊包括着,密闭的关节腔内有滑液,保证了关节既牢固、又灵活,B正确。
C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正确。
D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同配合,D错误。
故选D。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3、下列是某快餐店推出的几组午餐食谱,对青少年来说,最科学、合理的一组食谱是()A.米饭、炒肉片、烧带鱼、炒青菜、水果B.牛奶、炸鸡腿、面包、冰淇淋C.米饭、凉拌黄瓜、冬瓜海带汤、烧茄子D.馒头、红烧牛肉、清蒸肉圆、骨头汤【答案】A【解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fferty&Ruff研究指出:肩关节处的肌肉收缩主要起到维持松质骨量 的作用,且合趾猿与其他四足类相比,其肩关节处的运动负荷没有显著较高,
因为在运动期间肩关节没有支撑显著比例的体重。
5.本研究中各类群的股骨头处的松质骨结构参量的差异不显著,而同一类群的
肱骨头与股骨头处松质骨结构差异较显著,表明在各种不同的运动姿势中后
松质骨总是比股骨近端的更加各向同性;
4.基于本研究的结果,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的肩关节和髋关节处的松质骨结构没
有显著地区分开各种运动行为;因此这在化石记录中不是一个有效的运动行为
的预测指标。
肢承受较显著的压缩力:由于大多数灵长类在四足运动期间后肢相比前肢承 受较高的垂直方向的力,最终导致身体重心转移到后肢,由此导致股骨头的 松质骨承受来自髋关节的较大的压缩力。
结论
1.所有类人猿灵长类的肱骨与股骨近端的松质骨结构差异基本相似,这反映出 在这些类人猿中其后肢相比前肢承受较高的负荷; 2.悬臂类群和四足类群的独特的负载模式没有反映在肱骨或股骨近端的松质骨 结构中; 3.所有类群股骨松质骨的体积分数总是高于肱骨松质骨的体积分数,肱骨近端
Trabecular Bone Structure in the Humeral and Femoral Heads of Anthropoid Primates
类人猿灵长目动物具有不同运动方式的各类人猿的类群股骨头处的骨结
构呈现普遍的相似性,此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评估不同运动行为的类人猿前
4.肱骨头处骨小梁参数的种间比较结果
(1)黑吼猴(树栖四足攀爬类)与其他类群相比(除叶猴属外)肱骨处骨小梁的 BV/TV值显著较低; (2)叶猴属(四足类)与黑吼猴或黑猩猩(四足攀爬类)相比,其肱骨头处的骨小
梁更加各项异性;
(3)合趾猿(悬臂类)比其他类群(除黑猩猩外)的肱骨头处呈现较厚的骨小梁;
(4)合趾猿(悬臂类)与狒狒或叶猴(四足类)相比,其肱骨头处骨小梁数目较少,
黑吼猴(四足攀爬类)与其他类群(除合趾猿外)相比,其肱骨头处骨小梁数
目较少;
5.股骨头处骨小梁参数的种间比较结果: 黑猩猩比合趾猿和黑吼猴具有显著较高的BV/TV, 而其他参量的种间比较结果均不显著。
讨论
1.唯一与预测结果相符的是:四足类的叶猴属与黑吼猴、黑猩猩的股骨头处松 质骨均呈现显著较高的BV/TV (与预测4相符); 2.狒狒(四足类)与合趾猿(悬臂类)的肱骨及股骨处的松质骨呈现相似的模 式,表明:这种结果不是由独特的运动行为造成的,而是因为灵长类的颅下关
4.参量
BV/TV、DA、Tb.Th、Tb.N
预测结果
1.悬臂运动的合趾猿的肱骨头处具有相对各向同性的骨小梁结构,这反映了:与 髋关节相比,肩关节处存在更多样的负载条件; 2.与四足类群相比,合趾猿的股骨头处的骨小梁结构呈现较低的BV/TV; 3.陆地的四足类(狒狒、叶猴属)在运动期间前肢与后肢承受相对平等的垂直的 最高力,因此肱骨头和股骨头处的松质骨在BV/TV、DA方面无显著差异;
(3)预测结果中(悬臂类的合趾猿肱骨头处松质骨与股骨头处相比更加各向
同性),但这种差异在本研究的四足类和攀爬类群中也呈现;且与 其他类群
相比,合趾猿的肱骨头处的骨小梁的各项同性并不显著; ——-- 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灵长类 普遍具有高度移动的肩关节及主要负 责操作运动的前肢,因此其肱骨头处均呈现基本相似的各向同性的松质骨;
节骨骼呈现普遍的功能或发育的相似性。
3.黑吼猴(四足攀爬类)与其他类群相比,肱骨头处骨小梁呈现较低的BV/TV, 表明在四足行走与攀爬时前肢承受的负荷较小;
4. 与预测结果相反(原因解释) (1)虽然合趾猿具有独特的悬臂运动方式,但结果显示合趾猿的前肢骨与后 肢骨间的松质骨结构的差异与其他类群相似; (2)悬臂类股骨近端的松质骨结构与力学密切相关的参量(BV/TV、DA)与 四足类和攀爬类群相比差异不显著,这与悬臂类在运动中后肢使用较少的推测 结果相矛盾; ——-----Fleagle研究发现:在合趾猿的运动时间中,悬臂运动仅占37.9%,大 约54.3的时间在攀爬,7.8%的时间在跳跃或两足行走,这表明合趾猿大约 62.1%的运动时间都在使用后肢; ————先前关于长臂猿的研究发现它们通常会使用一个前肢和一个后肢或指 责三个肢骨支撑身体,两个后肢的支撑也常见,但双手支撑身体的方式很少见, 如果悬臂的合趾猿也呈现类似的支撑方式的话。这将表明:与基于悬臂行为较 普遍的推测相比,合趾猿的后肢负载更加频繁。
这些结果表明:这些类群中较高的BV/TV主要由骨小梁的增厚引起,而不是骨小
梁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3.每个类群个体股骨头与肱骨 头骨小梁结构参数的比较
(1)没有呈现种间差异
(2)整体上股骨头处骨小梁的 BV/TV、Tb.Th、DA相比肱骨头处 均呈现较高的值,
(3)Tb.N的结果趋势与上述三种 参量的相背离,在黑猩猩(陆生四 足攀爬类)、狒狒(陆生四足类) 中变化显著,其肱骨头处骨小梁数 目较股骨头处多。
2.每种类人猿类群的肱骨与股骨松质骨结构的配对T检验的结果
(1)BV/TV: 在所有类群中,股骨头比肱骨头具有显著较高的BV/TV,且黑猩猩 (四足攀爬类)的股骨呈现最高的BV/TV(57%),黑吼猴(四足攀爬类)的肱
骨呈现最低的BV/TV(30%);
(2)DA:所有类群中除了叶猴属(树栖性四足类)外肱骨头松质骨比股骨头松 质骨呈现较显著的各项同性;叶猴属的肱骨和股骨松质骨的DA值最高,而黑吼猴 和黑猩猩(四足攀爬类)的肱骨和股骨松质骨的DA值最低;
肢与后肢的使用差异对其松质骨结构的影响来测定松质骨的结构变化是否与 运动中前肢与后肢的差别性负载相关。
材料、方法
取自5个类人猿灵长目物种的55个个体: 悬臂运动类: 合趾猿
一般的四足类: 狒狒、叶猴属(红叶猴)
四足的攀爬类: 黑吼猴、黑猩猩
1.球形的VOI
2.肱骨和股骨头中央位置
3.VOI的最佳尺寸为适合 于关节表面的最佳球体体 积的1/10.
4.黑吼猴和黑猩猩(四足攀爬类)的后肢相比前肢产生较高的力量(显著的攀
爬行为导致的结果),因此股骨头与肱骨头相比具有显著较高的BV/TV(较高
的弹性模量); 5.预测黑猩猩的股骨头相比肱骨头呈现较高的BV/TV,反映了其在运动期间 后肢承受较高的垂直力。
结果
1.在本研究的所有类群,与肱骨的松质骨相比,股骨松质骨更厚,且呈现较高的骨 体积分数
(3)Tb.Th: 与BV/TV相似,所有类群的股骨头相比肱骨头的骨小梁厚度显著较高, 肱骨头处的骨小梁平均厚度小于0.2mm,股骨头处的骨小梁平均厚度为0.1910.251mm,且叶猴属与黑吼猴(树栖性四足类)的肱骨和股骨的骨小梁厚度最小。 (4)Tb.N: 所有类群中的肱骨头与股骨头处骨小梁的数目均大致相似,Tb.N的大 小为1.88/mm——2.47/mm,狒狒(陆地四足类)和黑吼猴(树栖四足攀爬类)的 肱骨头与股骨头处的Tb.N差异较显著,且两者的大小关系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