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笛箫,传统文化]关于中国笛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笛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古时,文人骚客以穿云裂石之声来形容笛箫的音质。在《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这首诗当中,作者苏轼以一声吹裂翠崖岗来评价清越、和美的笛箫之声。为了加强他人对笛箫声的直观感受,在诗的尾端,他详细作出如下注释:昔有善笛者,能为穿云裂石之声。这句注解中所述的穿云裂石,一般用来比喻笛箫质美、高雅的音质,深刻诠释了笛箫的音乐内涵,是艺术审美的最高领地。此外,在《国史补》这一作品中,唐代文人李肇亦以穿云裂石之说来赞誉笛箫之音。在一清冷月夜,著名笛手李暮泛舟湖上,对月奏笛,其声廖亮逸发,山石可裂,由此可见笛箫声的清脆盎然。赵松庭先生在《笛艺春秋》这本著作中,再次论证了笛箫的音质具有穿云裂石的显著性特征,其立意新颖、见解独到,总结了多名演奏者的吹奏特点,成为当前艺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

一、中国笛箫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了解笛箫常识的文人,在《赤壁赋》这一文中,他以:其声鸣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鳌妇。来评价笛箫的音质,优美的诗句与清越的音质相得益彰,可见苏轼对笛箫这种传统民间乐器的评价极高。汉蔡邑曾以这样的诗句来形容低沉的笛箫之声:类离鸥之孤鸣,起婆妇之哀泣。蔡邑赋笛,苏轼却将此借来赋箫,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心中是极为通透明澈的。他认为,汉代的长笛,与箫相比有所不及,因而有此一说。诗仙李白曾言: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恐怕世上并没有人能说清楚龙吟的声音,我们姑且将其作为一种想象,正如《桐江集》中所言,空山大泽,鹤泪龙吟为清。,将龙吟比作清且纯的箫声与笛音。在《随园诗话》这一著作中,袁枚写道:箫来天霜,琴生海波。说明在诗人的想象画卷中,箫声与笛音别具一格、清冷隽秀,与青霜类同,与日月同辉。段公路在《北户录》中提到了箫一名石弦这一说法,将笛箫之声喻为介于弦乐和金石之间的音质。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箫声低如洪钟、音质如笛这一说法,将笛箫的音质概括为几种不同的类型,诸如回肠、荡气、清冷、飘逸等,也因此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喜爱。笛箫韵味之美究竟为何?所谓的韵味,又作音色之解,比之书画略有所长;而韵味,则指气韵。在一首诗歌当中,韵味所代表的是韵律。古人在评判文章、书画时,多含清空、潇洒之言,勾勒出源远悠长的韵味。音乐的韵味难以捉摸,难以用言语对其进行描述,可将其作为音乐表现、特点及风格的总和,正如《溪山琴况》作品中的解释:味者何?恬是己。味从气出,故恬也。深层次的剖析这一说法,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音乐韵味,即意味着音乐的神韵,是体现音乐实质与内在的综合性表现,也是艺术活动中的核心与精髓。

二、中国笛箫的传统文化内涵

笛箫中所含的气韵,一般体现在含蓄、婉转的声音之中,以曲折、迂回的方式将气外之气,声外之声的艺术境界体现出来,映射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气韵还与演奏者的文化心理、表情习惯、语言语调等因素息息相关,一般体现在对生物语言与人类语言的模拟,对人类精神及表情的模拟,以及俏丽、娴雅的抒情性歌唱等方面。翻开刘管乐、冯子存等民间乐器演奏大师的曲集,发现其标题与内容极具民俗风情这一特征,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与精神,然而,却有别于戏曲强调的民间音调,以俏皮、嬉闹、挺拔的演奏风格闻名于世。其中花舌、吐舌、历舌、滑舌等演奏技巧交替出现,形成了难以言喻的笛箫艺术韵味之美。笛箫取江南丝竹加工制成,将江南地区抽象化、写意化的抒情手段充分地发挥出来,体

现了笛箫的意境美、韵味美等内涵,令其更具吹情这一个性化特征。我国现代著名笛箫大师陆春龄先生以华丽的音色、细腻的手法而闻名于世,以抒发歌唱性、情感性;追求韵味美为演奏原则,他的作品极具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民间色彩,受到广大笛箫爱好者的追捧与喜爱。而赵松庭先生则追求新奇、恬淡的意境美,将豪爽、舒展的气质作为演奏与创作的明显特征,极具理性内涵与写意特点,个性独特,演奏方式别具一格,且具有民间传统音调的韵味,是我国笛箫领域著名的演奏家。

笛箫的韵味美一般体现在其温润、轻容的姿态;飘逸、自然的旋律;典雅、娴静的音调,以及含蓄、内在的品格,被古代学者誉之为天籁之声,虽然并不具有流畅、华丽的技巧,然而,它却独具迷人的气息,远非其他乐器可比。笛箫的指位、舌位、气息与口风令整体演奏韵味极具抑扬顿挫之感。譬如说:笛箫的打音和叠音,倘若处理得当,将带给人一种细腻、纤巧之感,别有一番滋味。擞音与颤音的技巧风格也十分别致,带给聆听者一种水的层次感与波动感,令人心情愉悦、耳目一新。应用震舌与泛舌这两种技巧,目的在于表达笛箫之声秀美、空灵之情;历舌、吐舌则体现出演奏人欢快、热烈的情绪;花舌与滑舌则极具华丽、清新之效。通过运用多种演奏手法,将单一的笛箫之声变得虚实相间、层次更迭、顿挫有致、色彩不一,构成了一副颇具趣味、绚丽多姿的美好画卷。笛箫之美可以说是构建在古典音乐美学论及哲学论的基础之上的,起源于天地与大乐同和、大音希声、天人相应、天人相和等艺术哲学领域,促使笛箫艺术更为丰富、饱满。

三、结语

中国的笛箫艺术,令人能够融入无限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空间,在清越、悠扬或是婉转、低沉的乐章中,感受这幅唯美的画卷带给我们的震撼,或是日月星辰、浩瀚宇宙;或是湖光山色、浩瀚大海;或是秀美山川,平原新绿。细细体会传统文化及民间乐器的内涵与精髓,从而在社会审美和自然审美的有机统一中,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