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

合集下载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特定的心理特点和养育的重点,如果家长能
够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科学的认识和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真正得
到正确的成长。

0-3岁的幼儿:
1、心理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特点是神经发育不完全,感
情发展不完整,思维能力有限,情绪容易不稳定,情绪体验能力不强。

2、养育重点:家长应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定期检查孩子的心理
发展情况,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和密切关注,进行丰富的感官和刺激活动,
及时表示肯定和表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6岁的儿童:
1、心理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建立合适的社会关系,具备
模仿学习的能力,记忆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均有进一步强化,思维方式也
有了变化,既保有孩童特性,又有成人特性的混合体。

2、养育重点: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同情他人、与人沟通交流,以及体会到不同的真实和感悟,从而逐步发展
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

6-12岁的孩子
1、心理特点:孩子思考的发展比较成熟,能够理解复杂的知识,具
备比较强的记忆力,但情绪仍然比较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心,受到情绪
影响容易内疚。

儿童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原则

儿童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原则

儿童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原则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了解这些心理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原则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儿童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原则。

一、婴幼儿阶段(0-2岁)婴幼儿阶段是儿童发展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感知和探索世界。

他们对身体接触和温暖的依赖非常强烈,同时也对声音、颜色等感官刺激很敏感。

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依恋需求:婴幼儿期的孩子对主要照顾者有强烈的依赖需求,他们需要安全感和被照顾的感觉。

2. 感官发展:婴幼儿的感官发展非常迅速,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刺激非常敏感,能够通过感触、听觉、视觉等感知信息。

3. 动作探索:婴幼儿阶段,孩子们通过运动来理解和探索世界。

他们会通过抓握、舔咬等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教育原则如下:1. 提供安全与温暖:在婴幼儿阶段,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陪伴,提供一个安全和温馨的环境,以满足他们的依恋需求。

2. 提供感官刺激: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帮助婴幼儿发展感官能力。

可以使用丰富多样的玩具、音乐和图书等,提供各种刺激让他们感官发育得到充分的发展。

3. 鼓励运动探索:给予婴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通过各种运动探索周围环境,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二、学龄前儿童阶段(3-6岁)学龄前儿童阶段是儿童认知和社交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我认知和探索社会世界。

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我认知:学龄前儿童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并能够描述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2. 想象与创造:学龄前儿童在想象和创造力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天赋。

他们喜欢通过角色扮演和创造性玩耍来表达自己。

3. 群体交往:学龄前儿童开始对社会世界产生兴趣,主动参与群体交往,并逐渐形成友谊关系。

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教育原则如下:1. 提供自我表达机会:学龄前儿童应该被鼓励在不同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哪些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让我们更贴心地关爱他人。

婴幼儿期(0 3 岁)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开端,孩子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又非常依赖照顾者。

此时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安全感需求。

如果他们能得到及时、稳定和充满爱的照顾,就会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对他们日后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婴幼儿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通过触摸、抓握、观察等方式来认识事物。

他们的情绪表达直接而简单,高兴就笑,不舒服就哭。

儿童期(3 12 岁)在儿童期,孩子开始进入学校,与更多的人接触,社交范围逐渐扩大。

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模仿身边大人的行为和语言。

他们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总是问“为什么”。

在 3 6 岁的学前阶段,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常常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

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会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比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

进入小学后(6 12 岁),孩子的竞争意识开始萌芽,会在意自己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

他们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和概念。

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

青少年期(12 18 岁)青少年期是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也是心理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

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性成熟让他们对自我形象格外关注,容易产生自我认同的困惑和焦虑。

他们开始渴望独立,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试图摆脱父母的束缚,追求自己的个性和自由。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冲动和敏感。

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但又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

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很强,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在学业压力和社交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有些青少年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0-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随着孩子的成长,0-6岁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并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良好地成长和发展。

在0-6岁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迅速:0-6岁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他们的大脑发育迅猛,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黄金时期。

2. 好奇心强: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对新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会主动探索和观察周围的环境,喜欢尝试和实验。

3. 模仿欲望强烈:孩子在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并且愿意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言语。

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

4. 情绪波动大: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情绪非常敏感,经常会出现情绪波动。

他们可能很容易激动、生气、哭闹或者快乐。

5. 自我意识不强:0-2岁的孩子没有自我意识,他们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基于以上心理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1. 提供丰富的刺激: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玩具、绘本、音乐等。

这些刺激可以促进孩子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2. 建立良好的情绪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情绪环境。

父母应该尽量保持冷静和耐心,避免过度惩罚和批评,以免对孩子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3.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主动探索和尝试新事物,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4. 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孩子在这个阶段特别需要父母的认可和鼓励。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者完成任务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 提供适当的模仿对象:父母和其他成年人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对象。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6岁幼儿正处于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身心发展迅速。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表现出以下心理发展特征:1.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6岁幼儿的记忆力逐渐增强,可以记住更多的事情,对过去发生的事件有了更加清晰的记忆。

同时,他们的想象力也在进一步发展,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角色扮演游戏。

2.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升:6岁幼儿的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用正确的语法构造句子,并且能够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他们开始懂得倾听和交流,喜欢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3.社交能力的进一步发展:6岁幼儿对别人的意见和感受更加敏感,开始懂得分享和合作。

他们渴望与其他人建立友谊关系,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的观点,并在互动中学会应对冲突。

4.动手能力的提高:6岁幼儿的手指灵活度增加,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手工制作活动。

他们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探索和理解世界,可以用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如剪、粘贴等。

5.性格心理的逐渐稳定:6岁幼儿的性格心理逐渐稳定,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

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针对6岁幼儿的心理特征,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教育要点: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材料,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语言经验的积累:通过读书、讲故事等方式,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者可以利用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提高沟通能力。

3.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鼓励他们与其他幼儿一起进行团体游戏和小组活动。

教育者要关注幼儿之间的冲突,引导他们学会妥善处理矛盾,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供丰富多样的动手活动: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进行手工制作和操作活动。

教育者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学习。

5.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教育者应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并为他们提供适应和发展的机会。

0至6岁儿童心理特点

0至6岁儿童心理特点

所谓学习困难,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 学等方面的获取和应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类不 同性质的学习异常现象。
但孩子的智商却非常正常
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以下能力 ➢ 视觉能力
注视动作-盯着固定物体不离开 移视动作-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 追视动作(迷宫、连数字) 环视动作 视觉分辨训练-如把“玉”写成“王” (仿色、
(三)按照天性抚养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独特的时间表
二、0-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动作发展的关键期 1、动作(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
(1)0-1岁: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2)1-2.5岁:学会走路、熟练地用双手操作、初步学会
语言 (3)2.5岁-6岁:走、跑、跳、钻爬、抛接球、平衡和攀登
各种感觉输入统合情况
各种感觉 听觉(听)-----说话、语言 前庭(重力和移动)-眼睛运动
身体平衡
身体两侧协调
动作计划
重力安全感
本体感受------手眼协调 (肌肉和关节)
触觉--吸吮----注意力时间长短

视觉认知
视觉--母婴亲情-- 有目的的活动
(看) 触觉快感-- 情绪稳定
(2)前运算思维:2-7岁
自我中心、从自我角度看事物 守恒概念的形成
动作和感觉统合能力
第3-7年是感觉统合的重要时期 感觉统合定义:把各种感觉输入组合起来,以提供充分运用,
如剥桔子(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平衡觉 等)。 感觉动作能力的作用
动作差的孩子缺乏空间感和时间感,搞不清前后左右 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有关(动作可逆性) 言语能力的基础(阅读能力、眼睛追视、视知觉广度) 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0_6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0_6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0_6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征是指0到6岁阶段一个婴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表现。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经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这些特征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0到6个月的阶段,婴幼儿的认知和认知能力逐渐开发。

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并掌握了简单的感知技能。

他们会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周围的世界,并对亲人的声音和面孔产生敏感。

此外,婴幼儿的情感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显著发展。

他们开始建立起与父母和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并表现出对亲情和安全的渴望。

他们会通过哭泣、微笑和其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在6个月到2岁之间,婴幼儿的发展进一步加强。

他们开始学会坐、爬和走,并渐渐掌握了语言的基本技巧。

他们会模仿和重复父母的语言和动作,逐渐建立起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他们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意识。

他们会表现出好奇心,探索周围的环境,并逐渐有了解决问题和处理情绪的能力。

在2岁到4岁的阶段,婴幼儿的发展进一步加快。

他们开始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开始逐渐掌握语法和词汇。

他们的社交能力也逐渐增强,开始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并参与到游戏和合作活动中。

此外,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并展示出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4岁到6岁的阶段,婴幼儿的发展进入到更加复杂和全面的阶段。

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开始能够处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他们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逐渐掌握识字和数学的基本技能。

他们的社交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同理他人,并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和解决冲突。

总的来说,0到6岁是婴幼儿最重要的成长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认知、社交和情感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和提高。

父母和照顾者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挑战,帮助他们实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哪些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而又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段,心理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个人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儿童时期(0-12 岁)在儿童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发展迅速。

0-3 岁的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来探索世界,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认知能力有限。

这个阶段的孩子依赖父母或照顾者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是至关重要的。

3-6 岁的幼儿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

喜欢问“为什么”,通过游戏和与同伴的互动来学习和发展社交技能。

此时,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任性和固执的行为,这是他们试图表达自己想法和意愿的方式。

6-12 岁的儿童进入学龄期,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

他们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和概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自尊心开始形成。

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同学关系等问题产生焦虑和压力。

青少年时期(13-18 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

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情绪的波动。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形象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他们渴望独立和自主,试图摆脱父母的束缚,但同时又在经济和情感上依赖父母。

这种矛盾的心理可能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

在学业上,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确定。

同时,青少年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形成朦胧的情感。

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从众行为。

青年时期(19-35 岁)青年时期是个人走向成熟和独立的重要阶段。

19-25 岁的年轻人通常刚步入社会,面临着职业选择和适应社会环境的挑战。

他们充满激情和理想,渴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但也可能会因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感到失落和困惑。

在感情方面,开始寻找稳定的伴侣,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

25-35 岁的青年大多已经在工作中有了一定的积累,开始关注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晋升。

儿童心理年龄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儿童心理年龄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儿童心理年龄发展是指从出生开始,到大约十八岁左右,儿童的心理和认知能力逐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任务。

下面将分别介绍儿童心理年龄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1.幼儿期(0-3岁)在幼儿期,儿童主要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认知和理解世界。

他们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幼儿的语言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开始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此外,幼儿期的特点还包括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和自我探索的欲望。

2.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开始渐渐具备更复杂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他们能够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开始理解简单的逻辑关系。

此外,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能够用更准确和具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学龄前期的儿童开始逐渐发展出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例如与同伴互动、分享和合作等。

3.小学期(6-12岁)小学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认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的阶段。

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此外,他们也开始发展起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开始独立思考。

小学期的儿童也开始发展起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才能,他们会对一些领域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并逐渐发展成其认同的一部分。

4.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后一个关键阶段,也是最复杂和困难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经历身体和生理方面的变化,情绪也更加复杂和波动。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身份和独立性,并与同龄人和成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青春期的儿童也面临着性别身份的探索和性心理方面的发展。

总而言之,儿童心理年龄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过程。

从幼儿期的自我探索和感知到青春期的身份建立和独立性发展,儿童在每个阶段都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任务。

了解和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引导,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引导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也各不相同。

了解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儿童健康成长。

婴儿期(0-2岁)特点没有语言表达能力,主要以哭闹来表达需求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喜欢用手去触摸、抓握对主要照顾者有强烈依恋需求,害怕分离引导给予温暖、安全感和充足的关爱注重言语交流,尊重婴儿的情感表达提供丰富多彩的感官刺激和探索环境的机会幼儿期(3-6岁)特点逐渐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开始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象力丰富,喜欢模仿大人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受外界影响引导鼓励幼儿进行社交互动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活动,促进幼儿综合发展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安慰和情绪表达儿童期(7-12岁)特点开始建立自我认知与身份意识,对外界更加好奇并且开始有批判性思维对成就、自尊心的需求增加,可能出现对抗性行为和情绪问题开始树立社会比较观念,更加关注名誉和地位引导鼓励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陪伴他们度过学业上的挑战和成长过程培养孩子对待困难和挫折时的心态,引导他们学会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和寻求帮助建立清晰、明确的家规家纪,对孩子进行权益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青少年期(13-18岁)特点情感更加丰富复杂,开始追求独立与个性化表达容易受同伴压力影响,产生逆反心理或追求风险刺激开始面临性格塑造、生涯规划等重大决策引导尊重青少年个体差异和选择权利,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亲子关系融洽发展指导青少年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在同伴中培养领袖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提供职业规划指导与人生规划引导,帮助青少年认清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奋斗结语在不同阶段引导儿童心理发展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在了解其心理特点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指导,并且关键在于建立积极、稳定的家庭环境、教育氛围与父母支持。

幼儿期的情绪管理和情商培养

幼儿期的情绪管理和情商培养

幼儿期的情绪管理和情商培养幼儿期是孩子情绪管理和情商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为其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从幼儿情绪表达的特征、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情商培养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幼儿情绪表达的特征幼儿期的情绪表达主要体现在言语、行为和面部表情等方面。

幼儿的情绪表达具有以下特征:1. 多样性:幼儿的情绪表达丰富多样,包括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等多种情感。

2. 直接性:幼儿的情绪表达直接明确,往往能够清晰地通过言语和行为传递自己的情感状态。

3. 善变性:幼儿的情绪往往变化较快,情绪的高低波动较大,同时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1.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对幼儿的社交能力、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环境、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并促进他们的心理成熟。

2. 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1)情绪认知:帮助幼儿学会辨认自己的情绪,并培养对他人情绪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情绪表达:鼓励幼儿用言语和行为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内化或过度发泄。

(3)情绪调节:教导幼儿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情绪状态。

(4)情绪管理策略: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处理不同情绪的策略,例如在面对挫折时学会积极思考、寻求帮助等。

三、情商培养策略情商是指个体处理情绪、认知和社交的能力,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情商培养策略:1. 情绪认知训练: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情绪,培养情绪的认知能力。

2. 同理心培养:引导幼儿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沟通技巧培养: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培养其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训练:通过集体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协作的能力。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以下是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1.婴儿期(0-1岁)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主要依靠感官来认识世界。

他们对声音、触觉和视觉等刺激非常敏感,能够通过咿咿呀呀和表情来与父母交流。

他们对父母的关注和亲密接触有强烈的需求,同时也会表现出分离焦虑。

养育重点:关注孩子的基本需求,比如提供有营养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和提供安全的环境。

建立亲子关系的基础,多和孩子交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安抚。

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通过唱歌、阅读图画书等活动来刺激他们的感官。

2.幼儿期(1-3岁)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开始尝试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如穿衣服、吃饭等。

他们容易表现出情绪化,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方式。

养育重点: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例如让他们自己穿衣服、吃饭等。

建立稳定和安全的日常生活规律,给予孩子安全感。

提供适合的玩具和游戏,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带他们参加一些儿童活动和社交游戏。

3.学龄前期(3-6岁)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的阶段。

他们开始发展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技能也在逐渐提高。

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

养育重点: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学习。

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教会他们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4.小学阶段(6-12岁)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阶段。

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逐渐提高。

他们开始建立起自己独立的个性,对待学习和社交等方面有一定的意识和选择。

养育重点: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到6岁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

到6岁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

到6岁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6岁儿童是在幼儿阶段的最后一年,处于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要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儿童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6岁儿童在认知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逐渐具备了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比较和推理。

他们对于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概念的理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正确地使用日历和钟表,能够分辨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因此,教育者应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其次,6岁儿童在情感方面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们逐渐独立起来,渴望自主性和自我决策的权利。

然而,他们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自己的情绪和欲望的驱使。

因此,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个人感受和需求,同时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和合理表达情感的方式。

此外,教育者应该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注重夸奖和鼓励,帮助儿童树立积极自信的态度。

再次,6岁儿童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他们愿意和其他人合作和交流,能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和游戏。

然而,他们对于规则和道德还没有清晰的理解,容易受到外界的引导和影响。

因此,教育者应该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公平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提供机会让儿童参与团队活动,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社交能力。

最后,6岁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能够记住和复述一些简单的信息。

因此,教育者应该通过设计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和记忆能力。

同时,教育者也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6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要领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并满足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交和注意力需求,通过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0–6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

0–6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

0 – 6 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把孩子性格的培养放在首位文李沿黎(授课提纲)提问:请大家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中,父母说的那句话最使你感到伤害,导致与父母不怎么说心里话了。

朋友与成人、老师的那句话曾使你感动,使你们成为好朋友。

什么是情商?它是表示情绪能力大小的通俗叫法,是用来表示被试者情绪发展水平的标志。

Emotional intelligence特征:(新罕布什尔大学约翰.梅耶是这个术语的创始人)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把握他人的情绪,能用“加强生活能力”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控制自己“,不过有的人表现为冷漠和忧郁,有的人则表现为内心充实、生活上进和思维上的敏捷。

作用:用智力测验智商的办法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并不可靠,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情绪能力。

人在决定一件事时,不仅需要智力,也需要情绪能力。

但情绪需要认识,因为情绪是容易伪装的;情绪又是需要控制的,因为情绪容易冲动。

自制不是简单的压抑,而是把握,比如愤怒。

什么是同理心?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

俗话说的“设身处地”。

0-6儿童心理及辅导0- 三个月的胎婴儿心理这段时间孩子的感觉我们没有办法去体会,他们大量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但是也有清醒的时刻,并且对母亲的情绪有感应。

表现与对策:由于父母与孩子没有矛盾,由天生的亲情爱,双方沟通交流很正常,施教顺利。

只要开始不抱着睡就行。

其他尽量满足孩子。

结合《0岁方案》对孩子多教育,多抚摸孩子,对孩子说话。

结果:经过《0岁方案》胎教的孩子通常表现为安静,理解父母,学习接受能力强,幼儿期信赖父母,长大后与父母感情好,听话。

父母的感知能力增强,幸福感增加。

三个月婴儿心理对一切事物都好奇,对社交也感兴趣,会主动逗周围的人。

但持续的时间不长。

原因孩子心跳很快,不能太长时间兴奋,容易疲劳。

表现与对策:1、“没有表情游戏”实验,继续《0岁方案》教育。

2、孩子可能在与父母做模仿游戏,很高兴的时候突然烦躁,侧过头终止与大人的交流,这是中断学习和游戏,带孩子进入安静的环境,听优美的音乐,予以抚慰。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同年龄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照顾、教育幼儿,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0-1岁婴儿的心理特点(一)感知觉发展迅速0-1岁的婴儿主要通过感知觉来认识世界。

在视觉方面,新生儿的视力较弱,但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迅速发展。

他们对对比强烈的颜色,如黑白两色,更为敏感。

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能够区分更多的颜色。

在听觉上,婴儿在出生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听觉能力,出生后对声音非常敏感,尤其是母亲的声音。

他们能通过声音的方向、音高和音色来区分不同的声音来源。

触觉也是婴儿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他们通过触摸、抓握等动作来感受物体的质地、形状等。

例如,当婴儿抓到一个柔软的毛绒玩具时,会用小手不断地揉搓,这就是他们在探索物体的触觉特性。

(二)情绪反应简单而直接这个阶段的婴儿情绪反应较为简单,主要有满足、不满、恐惧等基本情绪。

当他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如吃饱、睡好时,会表现出满足和愉悦,通常会露出微笑。

而当他们感到饥饿、不舒服或者受到惊吓时,就会哭闹。

例如,尿布湿了或者衣服穿得不舒服时,婴儿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他们的恐惧情绪也很容易被引发,突然的巨响或者陌生的环境都可能让婴儿感到害怕而哭闹。

(三)依赖成人照顾0-1岁的婴儿完全依赖成人的照顾才能生存和发展。

他们需要成人提供食物、温暖、安全的环境等。

在这个阶段,婴儿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即依恋关系。

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婴儿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它会影响婴儿的安全感、自信心以及未来的人际关系发展。

例如,一个得到母亲细心呵护和及时回应的婴儿,往往会更有安全感,更愿意探索周围的世界。

二、1-3岁幼儿的心理特点(一)自我意识萌芽1-3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阶段。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能够区分“我”和“你”、“他”。

幼儿会表现出对自己物品的占有欲,例如,不允许别人随意拿走自己的玩具。

06岁孩子心理教育

06岁孩子心理教育

06岁孩子心理教育0至6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心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0至6岁孩子心理教育的建议:早期情感交流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应该通过肢体语言、声音和表情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系。

这种早期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为今后的社交能力打下基础。

语言能力培养语言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应该经常与孩子对话,鼓励他们模仿声音和学习简单词汇,逐步扩展到短句和复杂语句。

认知能力发展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如拼图、颜色识别和形状分类,可以刺激孩子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理解世界的基本规律。

社交技能培养让孩子参与小组活动,如幼儿园或亲子活动,可以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互动,学习分享和轮流等社交技能。

情绪管理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绪问题,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以健康的方式处理负面情绪。

自我意识培养鼓励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意识。

这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选择玩具、衣服或活动来实现。

培养独立性逐步让孩子承担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整理玩具或帮助做家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正面强化使用正面强化来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如表扬、奖励或拥抱,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设定界限和规则为孩子设定清晰的界限和规则,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行为的预期,同时也教会他们如何遵守规则。

应对挫折教育孩子如何应对挫折和失败,这是培养他们韧性和适应能力的重要部分。

父母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或者通过故事来教授这些技能。

尊重多样性让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化和背景,教会他们尊重和欣赏多样性,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总结0至6岁孩子的心理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涉及到情感、认知、社交、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方法,为孩子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这些方法,孩子将能够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概念,良好的社交技能,以及面对生活挑战的韧性。

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

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

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提供适当的教育方法,以下将详细探讨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相应的教育方法。

1.0-2岁婴幼儿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幼儿处于疾病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的初步阶段。

他们开始通过感官体验来探索周围环境,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建立亲密的关系。

他们对于成人的陪伴和关怀有着极大的依赖需求。

教育方法:-给予安全和稳定的环境:提供一个干净且安全的环境,并确保给予婴幼儿足够的爱和关怀,以满足其身体和情感需求。

-提供适当的刺激:通过色彩、声音、质地等刺激,促进婴幼儿的感官发展,并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建立亲密而安全的关系,回应婴幼儿的需求并提供温暖和安慰,以满足其情感需求。

2.3-6岁幼儿园阶段: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对于学习和探索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和社交技巧。

教育方法:-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

-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和能力,给予个别或小组指导,促进其认知和语言发展。

-培养自控能力:设置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并鼓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

-培养社交技巧:促进幼儿的社交交往,教给他们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培养互助精神。

3.7-12岁小学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并表现出更加独立和主动的学习态度。

他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通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解决问题。

教育方法:-提供有趣的学习体验: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实践。

-提供挑战性的任务:给予孩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和问题,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注重交往和合作: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积极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0-6岁婴幼儿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

0-6岁婴幼儿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

二、味觉的发展特征 婴儿的味觉系统在胎儿三个月时就开始发育,并且 开始受到多种味觉刺激;
出生前味觉系统已经发育成熟,新生儿一生下来就 有了味觉,并且相当敏锐,表现出明显的对甜物的 “偏爱”,对咸、酸、苦的液体有不愉快的表情;
人类味觉系统在婴儿和儿童期最发达,以后就逐渐 衰退,这与味觉在人类种系演化进程中的趋势是一 致的。
婴儿发展的里程碑:翻身、坐、爬、走、跑、跳的学习都与小脑有密 切关系,小脑的发育和发展状态直接影响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前庭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 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 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和语言 发展相关的器官,所以前庭觉不良,语言能力的发 展必遭到障碍。
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 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做回应,所以前 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识身 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
二.前庭觉的功能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 听嗅味触讯息,并做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 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 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 前庭觉的影响最大。
3、有意识动作。视力的提升,手眼协调的萌芽期。 约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抓握动作, 能够弯曲手指“包住“物体,然后用手指的力量稳 稳地抓住物体。 4、有目的动作。双手协调。 婴儿约7个月大时,婴儿这时手指的力量已能克服 重力作用,使物体离开地面,能双手拿奶瓶。婴儿 在抓握时其拇指保持与其他四指平行,同时用力“ 抓握“物体。 大脑区域:左右脑神经连接,促进双手配合完成动 作。
这几个阶段。 三、 宝宝的视觉发展规律 1.新生儿刚出生时没有视觉。 2.出生后1个月内,注视物体时间逐渐延长。 3.出生后3个月时,双眼视机能开始发育,初步形成了视觉条件 反射。 4.出生后4个月时,建立了视觉与听觉的联系。 5.出生后6个月时,建立了集合反射、中央视力、双眼单视与立 体视觉。 6.出生后10个月时已把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 7.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 8.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 9.6岁时视觉达到成人水平,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0-6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0-6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0-6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0-6 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0-6 岁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快速而显著的变化。

了解这些发展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引导。

一、生理发展特点1、身体生长0-1 岁的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身体生长速度非常快。

体重通常会增加两倍以上,身高也会明显增长。

到了 1-2 岁,生长速度逐渐放缓,但仍然较为迅速。

2-6 岁期间,孩子的身体继续稳步成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对稳定。

2、动作发展从新生儿的本能反射动作,到逐渐掌握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大动作,再到能够用手抓握物品、进行精细动作如画画、穿衣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

3-4 个月大的婴儿能够抬头,6 个月左右可以翻身和独坐,8-9 个月开始爬行,1 岁左右学会站立和行走。

2 岁左右的孩子能够跑和双脚跳,3 岁时可以单脚跳和上下楼梯,4-5 岁能够更灵活地跑跳、投掷和接球,6 岁时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进一步提高。

3、大脑发育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迅速增加,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这个时期的丰富环境刺激和良好的营养对于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4、感觉器官发育视觉方面,新生儿的视力较弱,只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逐渐提高,能够分辨颜色和细节。

听觉在出生时就已经比较敏锐,能够对声音做出反应,之后逐渐能够辨别不同的声音和方向。

触觉、味觉和嗅觉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帮助孩子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5、睡眠需求新生儿每天需要大量的睡眠时间,通常在 16-20 小时左右。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1-3 岁的幼儿每天需要 12-14 小时的睡眠,3-6 岁的孩子每天需要 10-12 小时的睡眠。

二、心理发展特点1、认知发展0-2 岁的婴幼儿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0-14岁的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了解这段生命历程,既回顾了自己的过往人生,也将照亮孩子的未来旅程!,虎妈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

如果家长能把握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养育重点,孩子便能脱颖而出,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

1岁:帮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一年我们总说:孩子3岁以前是很重要的。

虽然孩子长大之后,很少会记得3岁以内的事。

但是事实表明,3岁以前的经历,即使孩子不记得,也会对孩子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

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面对这个时候的孩子,父母应多给予陪伴与关注,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满足,便能为未来的性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曾说:“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在穷极一生追求两样东西:安全感和价值感。

”因此,如果孩子幼时,尤其是1岁左右,能在家人的陪伴和呵护下成长,孩子便会形成极具安全感的性格。

这样的孩子,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过分敏感,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会更加自信。

此外,他也提到,如果孩子哭闹,一定要多抱抱孩子,不要不理不睬。

换句话说,拥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举动”。

孩子一岁的时候,家长要多陪孩子,无论是陪孩子玩,还是在安抚孩子的时候,家长都要给孩子一些“回应”,帮孩子确立自己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这样孩子才会感知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才不会处处表现得很惊慌。

2岁:“不”字当头,培养孩子幽默感的一年2岁开始,孩子开始有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

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

父母需要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 6 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把孩子性格的培养放在首位文李沿黎(授课提纲)提问:请大家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中,父母说的那句话最使你感到伤害,导致与父母不怎么说心里话了。

朋友与成人、老师的那句话曾使你感动,使你们成为好朋友。

什么是情商?它是表示情绪能力大小的通俗叫法,是用来表示被试者情绪发展水平的标志。

Emotional intelligence特征:(新罕布什尔大学约翰.梅耶是这个术语的创始人)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把握他人的情绪,能用“加强生活能力”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控制自己“,不过有的人表现为冷漠和忧郁,有的人则表现为内心充实、生活上进和思维上的敏捷。

作用:用智力测验智商的办法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并不可靠,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情绪能力。

人在决定一件事时,不仅需要智力,也需要情绪能力。

但情绪需要认识,因为情绪是容易伪装的;情绪又是需要控制的,因为情绪容易冲动。

自制不是简单的压抑,而是把握,比如愤怒。

什么是同理心?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

俗话说的“设身处地”。

0-6儿童心理及辅导0- 三个月的胎婴儿心理这段时间孩子的感觉我们没有办法去体会,他们大量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但是也有清醒的时刻,并且对母亲的情绪有感应。

表现与对策:由于父母与孩子没有矛盾,由天生的亲情爱,双方沟通交流很正常,施教顺利。

只要开始不抱着睡就行。

其他尽量满足孩子。

结合《0岁方案》对孩子多教育,多抚摸孩子,对孩子说话。

结果:经过《0岁方案》胎教的孩子通常表现为安静,理解父母,学习接受能力强,幼儿期信赖父母,长大后与父母感情好,听话。

父母的感知能力增强,幸福感增加。

三个月婴儿心理对一切事物都好奇,对社交也感兴趣,会主动逗周围的人。

但持续的时间不长。

原因孩子心跳很快,不能太长时间兴奋,容易疲劳。

表现与对策:1、“没有表情游戏”实验,继续《0岁方案》教育。

2、孩子可能在与父母做模仿游戏,很高兴的时候突然烦躁,侧过头终止与大人的交流,这是中断学习和游戏,带孩子进入安静的环境,听优美的音乐,予以抚慰。

结果:孩子学习安静与自我控制,和自我安抚的方式,与父母的情感增加。

父母也学会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三、六个月到八个月婴儿心理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记忆力和观察力,开始探究周围世界,有了一些动作能力,能够同时注意到人和物,有欢乐、好奇、恐惧、失望、无聊等情感,能听懂一些话语,指认物品和学过的常见字和人,对父母特别依恋。

父母往往在这个时候变得不理解孩子,认为孩子出现的变化,并以为孩子有了讨厌的行为,亲子之间有了一定矛盾。

主要表现和对策:1、有了“陌生人焦虑”,父母与陌生人的亲近有利于消除孩子的焦虑,陌生人主动与孩子做游戏,慢慢接近到融合。

2、有“社交咨询”,对未知有着恐惧感,依赖父母的暗示。

非常听父母的话,父母不让干的陌生的事就不干,非常理解父母的表情。

3、喜欢撕、咬、扔物品,父母要耐心的帮助他们去探索事物。

整个过程中父母要将孩子的感受语言化,言辞和父母脸部的表情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

顺利度过这个时期亲子关系极大的改善,孩子也有飞跃的发展,获得安全感,并会用各种表情和手势,父母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四、九个月到一岁孩子心理婴儿开始理解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分享彼此的思想与情感,领悟到他生命中的人和物有某种程度的永久性和不变性,继续用各种方式探究周围的一切事物。

继续发展各种情感。

同时恐惧感增加。

主要表现和对策:1、将坏的玩具递给父母,得到父母的理解情感会增加,信心也会增强,父母要学会用语言表述孩子的想法2、喜欢捉迷藏游戏,扔东西,以领悟物质的不变性。

3、容易产生父母分离焦虑症,并知道你要离去的动作。

父母需要逐步实习分离,建立父母离开不会有可怕的事,理解孩子情感并用语言描述,向孩子保证一定回来。

4、安全感强的孩子和焦虑的孩子表现不同。

建立表情娃娃或脸谱,关心孩子的心情,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个阶段感情的语言化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为行走和说话做好准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表达能力增强,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会让下一个阶段的矛盾减少,父母引导孩子的能力增强,并实现“双向爱”。

五、一岁到三岁孩子的心理这是孩子拥有了行走自主权,有了语言,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并一定要付诸实施,有了强烈的情感表现,成为“叛逆冲突”的第一年龄阶段。

也是形成性格的关键阶段。

主要表现和对策:1、父母的不理解自己时会坚持己见,对父母的强迫行为会激烈的反抗,萌发语言技巧,常说“不”“我做”。

孩子希望获得事物的控制权。

父母要给予孩子一定选择权。

比如穿衣服、吃药、打针等。

2、对同龄孩子产生兴趣,但缺乏交际技巧。

自我意识增强,无法理解别人可能有不同的感觉。

同伴常发生矛盾“儿童自我中心”心理:1)我看到的,是我的;2)如果是你的,但我想要,就是我的;3)我的,永远是我的。

父母这时要用行为表演示范教孩子学会“分享”、等待、轮流,对孩子的心情一定要用语言描述,懂得孩子的心理,并让孩子从自己的心理理解别人的心理,对孩子的分享、关爱行动及时鼓励,强化,多用积极暗示。

对同伴最好采用“并行游戏”,对孩子重要物品可以采用“禁止触碰”的方式。

3、孩子有着教育滞后表现行为,有着再现记忆能力。

观察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行为,并稍后加以模仿,游戏。

这段时间亲子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父母要学会体察孩子的情绪,并表达出来,与孩子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孩子也会学着父母调和矛盾,调整心情,学习遵守规则。

当孩子心情舒畅时,会对学习发生极大的兴趣,学习能力、表现能力极强,相反则会厌恶学习,性格发生扭曲。

顺利通过这个阶段父母则获得极强的理解力和引导力,反之则会陷入教育的逆境。

六、四到六岁的孩子的心理语言、动作、认知发展很快生活范围扩大,交际能力增强,能够理解一些事情但新的问题出现,有自己的想法,但可能不被理解,甚至发生冲突;有了朋友但需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需要友谊,体会别人的感受和愿望喜欢两个人玩耍,排斥第三人“走开,我不要你做朋友。

”“不要爸爸,我要妈妈。

”对策:“我现在只想和聪聪玩,但我希望等一会你可以跟我玩。

”“他们不让我一起玩,真让人生气,我再找个人玩或者我玩玩具。

”假装游戏充满恐惧:1对无力感的恐惧,孩子会自然存在的无力感和危弱感。

对策:给孩子选择权例如:系鞋带:不要先帮忙,可以安慰“有时候长鞋带是很烦人。

”2对被遗弃的恐惧真是存在而又普及对策:不要开玩笑接受他们的感受,并下保证3 对黑暗的恐惧是未知,是怪物的隐藏之处对策:就在他的附近给一些光线胆小鬼的父亲4 做噩梦的恐惧难于分辨的梦境对策:叫醒他,抱抱,谈一谈,保证桃丽丝.布雷特《安妮的故事》隐形魔力戒对付梦中老虎5 对父母的冲突的恐惧孩子以为责任在自己,以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冲突的力量,而维系家庭是他们的职责。

对策:避免结果展示家长错误的说法:1、命令给我关上电视、把地扫干净、去,睡觉!别让我再看见你跟他在一起!感想:爸妈不想知道我的想法,不尊重我反应:抵制、嘟囔、顶嘴、抱怨……2、警告你再闹,我就走了!你小心弄坏了!我再说一遍,我打死你!你迟到了可别怪我…..感觉:我真的不会怎么了?吓唬我。

吓人,又发火了反应:大哭、当没听见,生气3、训诫你应当有个规矩的样子!人人都应当劳动。

你应当懂得大人为你操了多少心!感受:我真是坏孩子!我就是这样!反应:顶嘴、烦心、越做越糟(可可攀高的故事)4、建议你干嘛不试试……依我看,你应当去道个歉……我要是你就得找他评评理!我在你这年龄…….你还小,没经验,不懂……感受:我没用。

我不用动脑筋了。

我就不这样。

反应:心情低落、反驳5、论证(粗心的孩子的故事)不讲卫生,你准得病。

一心二用,结果算错了吧。

我说过多少回了,让你多穿点,就是不听,感冒了吧,活该!感受:烦人,就知道取笑我。

我就是差劲。

只有大人是对的。

反应:顶嘴、不作声6、批评(一位母亲深夜到访我的情景)你真笨!你够懒的,责任全在你,这像什么样子。

没有你这么不听话的。

感受:我是很糟的。

我就是这样。

爸妈不喜欢我了。

反应:自卑、自负7、表扬(赏识教育)瞧,我儿子是个小能人!我女儿长得最漂亮。

你真聪明!显示评价这的立场和权利现在表扬,马上又要批评后果:逐渐爱听表扬话,经不起挫折大人不是真心表扬,而是另有所图例如: 儿子:“我的字老写得不好!”妈妈:“怎么不好,挺好的!”儿子:“不,你成心这么说,怕我不高兴!”女儿:“妈妈,今天的语文测验我得了100分。

”妈妈:“真让我高兴!”8、嘲讽你那脑子让猪吃啦!算不出来就脱袜子,数数脚趾头打扮什么,想参加选美呀!感受:烦。

爸妈就是不喜欢我。

我不跟他们说了。

反应:尚失信心9、猜测我知道因为什么….你大概又跟人打架了。

你准保想偷着去游泳,告诉你,别想瞒我。

感受:生气、被算计了、反应:下回伪装好点,不跟父母说真话10、盘查你说吧,今天怎么回事?你放学后上哪儿去了?走吧,你不说我也能知道。

你不言语就算完了?感受:很烦,爸妈根本不理解我。

不信任我。

我不值得信任,我总在做不该做的事。

反应:不说了。

不谈话。

11、同情我理解你。

我同情你。

算了,别往心里去。

倒霉。

感受:说的什么,怎么办,不关心我。

反应:说了是白说。

12、搪塞我眼下顾不上你。

行,有时间我一定带你去。

感受:我的事不值得提。

反应:再也不用找父母了。

孩子真的是不听话的吗?是孩子不听话,还是父母不会听话?让孩子听话的策略是什么?怎么畅通交流一、察觉小孩的情绪,培养孩子自我理解能力家长自我体验:导火索-感受-对错-其他人知道吗-交谈对象或发泄方式,做记录当不确定孩子的情绪时,多花时间与孩子接触,找出孩子的需要。

我们情绪有:愉快、钟爱、兴趣、兴奋、骄傲、渴望、爱、被爱、感谢、压力、伤害、悲伤、苦恼、愉快、生气、怜悯、厌恶、内疚、妒忌、懊悔、羞愧说出情绪(例如:可可1岁以前与我分离的情景)二、认同情绪培养孩子自我安抚的能力错误的做法:回避(例如:一位母亲到研究所要求找回孩子信心)正确的做法:情绪轻微时及时觉察和认同,拉近距离,遇到大事共同合作三、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受标准姿势:深吸一口气、放松、蹲下、看着他、认真的听例如:两个孩子家庭里,一个孩子收到了礼物,另一个很生气,提出抗议:“这个不公平!”父亲:“下次你去参加活动时,他们也会寄给你一份礼物的。

”后果:孩子更生气,原因:父亲不了解自己的感受。

更正:你也希望大家给你寄一份礼物吧!(再说其他的话)四、口头上的情绪描述五、订规矩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定规矩,那些是可接纳与不可接纳的行为确定目标思考可能的答案评估所建议的答案帮助孩子选择一个解答案例分析女儿:明天我不想上学。

妈妈:你不想?那真奇怪。

你不是很喜欢上学吗?我很纳闷,想知道你是不是担心什么事情。

女儿:对,有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