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油电泵采油工艺的设计说明
海上电潜泵采油技术(三)
监测动液面深度(利用井下回声仪或通过油井憋压) 通过有关参数计算/分析机组运行效率
19
五、电潜泵井的管理
故障停机后、再启动前至少应完成的检测维护工作 ① 检查记录卡上的电流值是否异常,并分析其原因; ② 检测动力电缆三相对地绝缘阻值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③ 相间直阻值平衡度是否符合要求; ④ 检查熔断器(保险丝)是否完好; ⑤ 检查电控柜里有关触点是否完好; ⑥ 电控柜里低压控制线路是否完好; ⑦ 欠/过载电流设定值和延迟设定值是否严重漂移; ⑧ 检查动力电缆在变压器上的接头是否松动;
机组远行过程中日常应收集的主要数据 ① 检查记录卡片上的电流曲线是否正常;
18
五、电潜泵井的管理
② 三相电流值/并和额定值比较是否异常; ③ 三相电压值/并和额定值比较是否异常; ④ 原设定的欠/过载、延时值是否漂移; ⑤ 日产量(油、气、水分别计量---如条件允许的话; ⑥ 出砂情况描述(如条件允许,应定期取样化验; ⑦ 井口油/套压力值以及是否正常。 ⑧ 有时为了更好地及时掌握机组的运行情况,有助于油井的
成
7 ”套管
导向器
电潜泵丢手管柱 6
四、电潜泵井生产管柱
分层密封接头的长度不得短于2m, 严防井内落物; 下生产管柱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电缆封隔器以上的两根控 制管线相互缠绕而损坏控制管线; 若安全阀本身不带平衡机构,打开安全阀之前,必须先给 油管内打平衡压力,否则,将损坏密封件和有关运动部件; 正常情况下,油井允许安全阀泄漏400cm3/分钟,气井允 许安全阀泄漏15立方英尺/分钟。
正常情况下,油井允许安全阀泄漏400cm3/分钟,气井允 许安全阀泄漏15立方英尺/分钟。
、丢手分采电潜泵管柱
① 适用范围
采油工程——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第四章无杆泵采油第四章无杆泵采油无杆泵机械采油方法与有杆泵采油的主要区别:不需用抽油杆传递地面动力,而是用电缆或高压液体将地面能量传输到井下,带动井下机组把原油抽至地面。
常用的无杆泵包括电动潜油离心泵、水力活塞泵、水力射流泵和螺杆泵等。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一、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装置及其工作原理电动潜油离心泵是一种在井下工作的多级离心泵,用油管下入井内,地面电源通过潜油泵专用电缆输入井下潜油电机,使电机带动多级离心泵旋转产生离心力,将井中的原油举升到地面。
电潜泵由井下部分、地面部分和联系井下地面的中间部分组成。
井下部分主要是电潜泵的机组,它由多级离心泵、保护器和潜油电动机三部分组成,起着抽油的主要作用。
地面部分由变压器组、自动控制台及辅助设备组成。
自动控制台用来控制电潜泵工作,同时保护潜油电动机,防止电动机电缆系统短路和电动机过载。
电动潜油离心泵装置示意图1—变压器组;2—电流表;3—配电盘;4—接线盒;5—地面电缆;6—井口装置;7—溢流阀;8—单流阀;9—油管;10—泵头;11—多级离心泵;12—吸人口;13—保护器;14—电动机;15—扶正器;16—套管;17—电缆护罩;18,20—电缆;19—电缆接头中间部分由电缆和油管组成。
将电流从地面部分传送给井下部分,采用的是特殊结构的电缆(圆电缆和扁电缆)。
在油井中利用钢带将电缆和油管柱、泵、保护器外壳固定在一起。
(一) 电动潜油离心泵型号及主要部件1.电动潜油离心泵型号1) 电动潜油离心泵机组表示方法示例:额定扬程1000m,额定排量200m3/d ,适用油井温度120℃的119mm 电动潜油离心泵机组表示为:QYDB119—200/1000E。
2)泵型号表示方法示例:额定排量500m3/d,额定扬程2000m的98mm通用节泵表示为:QYB98—500/2000T。
2.电动潜油离心泵主要部件1) 潜油电动机示例:容量45kW的114mm潜油电泵机组用的电动机表示为:YQYll4—45S。
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潜油电泵采油系统产品说明书
潜油电泵系统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System目录企业简介企业资质获得的荣誉、专利生产设备潜油电泵系统介绍生产产品介绍◆潜油电机◆引接电缆◆密封保护器◆吸入口及处理器◆潜油泵◆接线盒◆变压器◆控制柜企业简介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所属的国有独资企业,是研制和生产特种电机、微特电机电器的专业企业,同时又是一家从事人工举升采油装备开发和制造的国家大型二类企业,是集团公司生产现场管理先进和安全级企业。
拥有中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一级入网证,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设备出口网络成员。
公司从1984年开始从事潜油电泵的研制开发,是国家确定的潜油电泵三个定点生产厂家之一。
拥有零部件加工、环氧浇灌工艺、产品装配和出厂试验等生产制造能力,拥有自主设计、理化分析、型式试验和特种试验的科研开发能力。
公司自主研制的QYDB系列潜油电泵采油系统能够满足陆地、海上油田各种井况的采油要求,能够根据用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进行人工举升采油装备的研制、生产、安装以及技术咨询、培训、援建等技术服务。
针对不同的油井井况,企业可以为用户研发生产防砂耐磨、防腐耐高温、大排量、超高温等特殊潜油电泵。
同时,该系统还用于页岩气、天然气及盐井。
在“实现顾客愿望、高效转换能量、快速纠正不当”的质量理念指导下,形成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先后通过了挪威船级社(DNV)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二级计量单位。
拥有计量鉴定、材料分析、在线检测等质量保证能力,潜油电泵机组产品严格执行GB/T 16750-2008国家标准。
虎溪潜油电泵产品被广泛用于大庆、胜利、辽河、中原、渤海、大港、河南、江汉、南海西部、塔里木、塔西南、吐哈、新星、青海等各大油田及四川的盐井、气井,此外还出口到美国、俄罗斯、阿塞拜疆、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的设计说明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设计一、设计概要潜油电泵是油田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无杆采油设备。
近几年来,特别是国外,生产现场的装机总容量超过了20%,是油田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
典型的潜油电泵系统主要由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组成。
地面部分主要包括:变压器、控制屏和接线盒;井下部分包括:井下管柱、井下电缆、多级离心泵、气液分离器、保护器和潜油电机。
动力通过电缆传递给井下电机,使潜油电机带动多级离心泵旋转,将井下液体举升到地面。
1.1设计目的通过设计计算,了解潜油电泵采油系统组成,工艺方案的基本设计思路,设计容,掌握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计算,加强系统的工程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2设计容根据油井基本情况,通过潜油电泵举升系统设计计算:1.2.1确定油井产能1.2.2确定井筒压力温度。
井筒压力温度预测主要是根据油井基本资料,计算井筒泵以下温度及压力分布,得到泵入口温度及吸入压力。
1.2.3确定泵入口气液比。
泵入口气液比是选择气液分离器的依据,根据油井基本资料、泵入口压力温度及流体物性计算方法计算泵入口气液比。
1.2.4确定潜油电泵系统设备1.2.4.1气液分离器。
根据供选择的分离器分别计算安装分离器后的进泵气液比,由设计原则(进泵气液比要求)选用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效率越高,成本越高,通常只需要选择满足设计原则的分离器。
1.2.4.2选择多级离心泵。
潜油电泵的选择主要是选择泵型及计算所需要的级数。
根据计算出来的油井产量、总扬程,并由供选择的离心泵特性曲线来选择配备多级离心泵。
1.2.4.3选择潜油电机。
当潜油泵的型号、扬程及所需要的级数被确定以后,计算泵所需功率。
选择电机功率还应考虑分离器和保护器的机械损耗功率。
一般情况下,气液分离器的机械损耗功率为1.5KW,保护器为1.0KW。
1.2.4.4选择潜油电缆。
潜油电缆的选择主要是确定电缆型号及压降。
电缆的电压降一般应小于30V/304.8m,电流不能超过电缆的最大载流能力。
电泵采油
电潜泵采油(ESP)
一、电潜泵采油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1、潜油电机
(2) 转子系统:转子铁芯、转子绕组、转轴、扶正轴承、短路环 作用:产生感应电流而受力转动,并输出机械扭矩。
1—短路环;2—油道;3—硅钢片;4—扶正轴承;5—轴
电潜泵采油(ESP)
一、电潜泵采油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1、潜油电机
(3) 止推轴承 作用:潜油电机是立式悬挂结构,轴向载荷由止推轴承承担。止 推轴承除承担轴向载荷,还承担因偏转运动而产生的径向载荷。
电潜泵采油(ESP)
一、电潜泵采油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8、电潜泵管柱 (五)电潜泵PHD/PSI测试管柱
(1)有自溢能力井PHD/PSI测压管柱
有 自 溢 能 力 电 潜 泵 井
该管柱可精确测得泵挂附近(电机尾部)的环
空压力和温度,随时了解电机的环境温度。适 用于有自溢能力的单采或多层合采的油井。 (2)无自溢能力井PHD/PSI测压管柱 没有安全阀和过电缆封隔器。该管柱可精确测 得泵挂附近( 实际是电机尾部)的环空压力 和温度,随时了解电机的环境温度。适用于无 自溢能力的单采或多层合采的油井。
E、泵出口上部装有单流阀和泄油阀
电潜泵采油(ESP)
一、电潜泵采油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2、多级离心泵 (2)泵的工作特性
表述电潜泵性能的主要参数有:额定排量、额定扬程
(压头)、额定轴功率、额定效率、额定转速等参数。 电潜泵的额定排量和效率取决于泵型,额定扬程决定 于泵型和级数,额定轴功率由额定排量和扬程确定, 额定转速取决于电机结构。
(1)有自溢能力井“Y”型分采分测管柱 通过对滑套开关或在工作筒内投捞堵塞器,进行 封上采下、封下采上或封上下、采中间的分采 或合采,也可以进行分层生产测试和实施堵水等 采油工艺措施,它能够保证油井在特殊情况下不 向外溢油,适用于有自溢能力的单采或多层分采 的油井。 (2)无自溢能力井“Y”型分采分测管柱 去掉安全阀和过电缆封隔器。它的特点与有自 溢能力井“Y”型分采分测管柱的区别在于只适 用于无自溢能力的单采或多层分采的油井
潜油电泵采油生产安全技术
潜油电泵采油生产安全技术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潜油电泵采油是一种高效的油井采油方式,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提高采收率,而且生产安全方面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本文将介绍潜油电泵采油生产安全技术的相关知识。
潜油电泵采油原理潜油电泵采油技术是通过电动泵将油井底部的石油液体输送至地面的一种采油技术。
具体原理如下:1.潜油电泵钻入油井中,当电泵启动时,油井内部的工作流体被泵送至地面;2.待液体泵送到地面之后,进行分离和储存。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除了能够更加高效地采集石油,还使得采油流程更加简便,生产效率更高。
潜油电泵采油的主要危害潜油电泵采油生产中,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种危害:1.腐蚀:存在一定含量的盐水、沙、石灰等物质,也有可能发生腐蚀,导致设备寿命下降。
2.沙粒侵蚀:油井中存在着一定含量的沙石颗粒,随着时间推移,沙石颗粒对设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侵蚀和破坏。
3.停电:电力的中断也可能造成潜油电泵运行中断,需要注意应急措施并加以解决。
潜油电泵采油的生产安全技术为了保证潜油电泵采油的生产安全,要做好以下几点:1.腐蚀防护:选择不同种类的潜油电泵,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进行腐蚀防护,比如使用耐酸碱的不锈钢进行制造。
此外,可以加装腐蚀防护涂层或衬里等。
2.沙粒过滤:为了防止沙石颗粒侵蚀设备,需要在设备之前安装过滤器或其他的沙粒过滤设备,高效地过滤掉沙石颗粒。
3.定期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防止出现问题导致设备寿命下降、运转不稳等。
4.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停电、故障、爆炸、泄漏等事件的应对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结论潜油电泵采油是一种高效率的采油技术,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和风险。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需要做好腐蚀防护、沙粒过滤、定期维护和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等措施。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了解潜油电泵采油的生产安全技术有所帮助。
石油开采-潜油电泵采油
目录
CONTENTS
•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概述 • 潜油电泵采油系统组成 •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流程 •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概述
CHAPTER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定义
01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是一种将电能 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将井下液体 提升到地面的采油技术。
电缆连接
确保电缆连接正确、牢固,无短路、 断路等现象。
调试运行
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运行,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采油作业管理
采油计划制定
采油参数设置
根据地质资料和采油目标,制定合理的采 油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采油参数,如 排量、扬程等。
采油监控
采油数据分析
对采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采油作业 的顺利进行。
温度传感器
监测井液温度,预防因过热导致的故障。
压力传感器
监测井口压力,控制泵的运行状态。
液位传感器
监测井液液位,防止抽空或溢流。
03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流程
CHAPTER
设备安装与调试
设备检查
确保潜油电泵及其附件的完整性,无 损坏和故障。
安装位置选择
根据地质条件和采油需求,选择合适 的井位进行安装。
广特点与优势
高效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能够 将井下液体快速、高效 地提升到地面,从而提
高采油效率。
可靠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具有 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能够保证长期连续的采
油作业。
适应性强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适用 于各种类型的油田和不 同的采油环境,具有较
强的适应性。
便于管理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设 备相对简单,操作方便,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设备可靠性
2 要求高:需 要长时间稳 定运行
技术难度大:
3 需要解决井下 设备故障、油 井堵塞等问题
成本控制:
4 需要降低设 备成本和维 护成本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 发展趋势
技术革新
提高泵效:通过 优化设计、改进 材料等方式提高 泵效,降低能耗
智能化:引入物 联网、大数据等 技术,实现远程 监控、智能诊断 等功能
胜利油田:潜油 电泵采油技术在 胜利油田的应用, 提高了采油效率
大庆油田:潜油 电泵采油技术在 大庆油田的应用, 降低了采油成本
长庆油田:潜油 电泵采油技术在 长庆油田的应用, 提高了采油质量
克拉玛依油田: 潜油电泵采油技 术在克拉玛依油 田的应用,提高
了采油产量
技术优势
节能高效: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具有较 高的能源利用率,可降低采油成本。
适应性强: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适用于 各种油藏类型,包括低渗透、高含水、 高含气等复杂油藏。
操作简便: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可实现 远程控制,操作简便,降低了人工操 作难度。
环保安全: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减少了 地面设备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 响,提高了采油安全性。
技术挑战
井下环境复
1 杂:高温、 高压、高腐 蚀性
02
国内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
03
技术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创新和专利方面
04
价格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成本控制和利润空间方面
政策支持
01
政府对石油 行业的支持
政策
02
政府对节能 减排技术的
支持政策
03
政府对创新 技术的支持
政策
04
政府对绿色 能源的支持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适用条件
油井深度:适用于深井、超深井
油井温度:适用于高温、低温油井
油井类型:适用于高产、低产、稠油、 含水等各类油井
油井含砂量:适用于含砂量高的油井
油井压力:适用于高、低压油井
油井含气量:适用于含气量高的油井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提高采油效率,降低采油成本 优点: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油藏类型 局限性:对油藏地质条件要求较高 局限性:设备维护和更换成本较高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的经济效益分析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投资回报率:计算潜油电泵 采油技术的投资回报率,评 估其经济效益
生产效率分析:分析潜油电 泵采油技术的生产效率,评
估其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比较潜油电 泵采油技术与其他采油技术 的成本和效益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潜油电 泵采油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标准: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安全标准: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确保作业安全 设备标准:采用环保型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操作标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环保与安全发展趋势
环保技术:采用低污染、低能耗的采油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安全技术:提高采油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事故发生率 智能化技术:采用智能化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提高采油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潜油电泵采油 技术的最新研 究成果包括: 新型潜油电泵、 智能潜油电泵、 高效潜油电泵
等。
新型潜油电泵 的研究成果包 括:新型潜油 电泵的设计、 制造、安装、 调试等方面的
研究成果。
海上电潜泵采油技术(二)
①确定井的产量 在给定的泵挂深度下确定Q,同时计算泵吸入压力、泵吸
入口气液比和总流体体积; ②确定总动压头
总动压头是泵在设计排量下工作时所需产生的总压头,
它等于泵排出口压头与泵吸入口压头之差。
③选泵 根据总流体体积,从选择排量接近最高效率点的最高泵效
的泵,从标准特性曲线上读出单级泵的压头、功率和效率。
水力损失
泵的叶轮流道内的沿程阻力
容积损失
高压液体通过叶轮和导轮间的间隙产生的漏失损失
机械损失
叶轮外表面与液体间、轴与轴承间的摩擦损失
9
二、井下多级离心泵工作特性
、泵的特性曲线
泵的排量、压头、功率、效率和转速的关系曲 线。
一般的特性曲线是在固定的转速(电机频率 60Hz,转速为3500rpm)下,在相对密度为1、 粘度为1mPa.s的清水中测试的泵的工作特性。
泵在最高效率点工作时,叶轮的轴向止推力接近于零,选 泵时应使泵在最佳排量范围内工作。
16
三、电潜泵系统的设计
、设计原则
① 必须使泵在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至少不应超出最佳 排量范围。
② 泵的额定排量必须和井的产能协调,额定压头必须等 于井的总动压头
③ 电机功率必须满足泵举升流体所需的功率
17
三、电潜泵系统的设计
4
一、电潜泵系统概述
5
二、井下多级离心泵工作特性
井下多级离心泵由许多单级离心泵串联组成, 单级离心泵由装在泵轴上的旋转叶轮和固定在泵壳 上的导轮组成 。
工作原理 叶轮旋转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轮流道中的液体 增压和加速,从叶轮流道出口排出,叶轮旋转机械 能转变为流体的压能和动能。流体进入导轮,将一 部分动能转变成静压 ,流体进入下一级叶轮,重复 这一过程直到统概述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耐磨与防腐技术
加强材料研发,提高电动潜油 离心泵的耐磨和防腐性能,延 长使用寿命。
多功能集成技术
将电动潜油离心泵与其他采油 设备进行集成,实现一体化采
油。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动潜油离 心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采油领域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和改进将不断推动电动潜油离心泵 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04
电动潜油离心泵的应用 与优势
应用场景
01
02
03
海上采油
电动潜油离心泵适用于海 上油田,能够降低采油成 本,提高采收率。
陆地油田
在陆地油田中,电动潜油 离心泵可用于斜直井、水 平井等复杂井况的采油。
深井采油
对于深井采油,电动潜油 离心泵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和安全性。
与传统采油方式的比较
成本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成本 较低,能够降低油田开发 的整体投入。
采油效率分析
采油效率影响因素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层条件、原油性质、泵型选 择、工作参数设置等。
提高采油效率的措施
为了提高采油效率,可以采取优化泵型选择、合理设置工作参数、加强地层管理 等措施。此外,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优化井身结构等也可以提高采油效率。
采油成本分析
采油成本构成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目 录
• 电动潜油离心泵概述 • 电动潜油离心泵系统组成 •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技术 • 电动潜油离心泵的应用与优势 • 电动潜油离心泵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电动潜油离心泵的未来展望
01
电动潜油离心泵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二、电潜泵油井生产系统设计
3.温度对电泵工作特性的影响
◆ 流体温度对电机和电缆的绝缘程度有较大的影响; ◆ 流体温度高需要选择耐温等级高的电机和电缆,增加采油成本。
4.砂、蜡等对电泵工作特性的影响
◆ 电泵生产要求含砂小于0.05%;
泵排量下降。 ◆ 蜡沉积塞叶导轮流
道,井液阻力增加。
电机负荷增加,严重时过载停机。
(五) 控制屏
组成:由电机启动器、过载和欠载保护、手动开关、时间继 电器、电流表组成。
作用:
控制井下电机的运行,自动控制潜油电泵系统的启动和 停机
具有短路、过载、欠载保护功能,以及欠载延时自动启
动功能通过电器仪表随时测量电流和电压,可以跟踪系
统运行状况,应用变频控制屏可以改变传给井下电机的
频率,灵活调节和控制产量的大小。
潜油电缆结构特点:
要求便于起下,且不易损坏;
要求耐油、气、水,耐高温、高压;
电缆终端有与电机插配的特殊密封接头—电缆头;
为满足油井对机组尺寸的要求,潜油电缆一般采用圆型和扁
型,扁型和扁型联接在一起的复合结构;
要能适应施工和环境温度,进行起下作业时,电缆保护套层
不破裂。
10
一、电潜泵采油装置
11
19 2-7/8
20 2-7/8
12
21 2-7/8
22 3.25"
23 2-7/8
13
24 2-7/8
25 2-7/8
26 3.25"
14
27 2-7/8
28 2-7/8
29 2-7/8
30 2-7/8
入口 ,用于油管摩阻损失大或泵径大的井 A
底部排出口安装方式 :
电潜泵采油井举升设备工艺设计
电潜泵采油井举升设备工艺设计【摘要】电潜泵是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效率较高的一种无杆泵抽油设备,在油田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重点围绕泵挂深度、泵型选择、泵级数、泵功率、电动机和电缆等方面探讨了电潜泵采油井举升设备工艺设计,并结合工程实例加以论述,以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电潜泵;采油井;举升设备;计算结果随着我国国民建设经济步伐的加快,油田开发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企业若想减少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投资成本,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采油井设备进行优化设计。
电潜泵是一种无杆泵抽油设备,具有排量大、设备传递能量方式简单和费用低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油田开发中。
电潜泵的日常运行关系到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率,如何全面掌握电潜泵井的工况,确保设备的安全工作,提高油田生产的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潜泵采油井举升与其他举升方式相比较,具有排量范围广、泵效较高、举升扬程高等优点,可以较好地满足油田提潜液力的需要,提高油田的综合效益。
本文通过对电潜泵采油井举升设备工艺设计工作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减少电能的损耗。
1.电潜泵举升系统设计方法电泵举升系统设计方法分为定产量设计、不定产量设计和供排协调分析设计。
定产量设计:以地层供液能力为基础,画出IPR曲线,选取设计产量,应用节点分析方法,可以自动或人工优选电潜泵、电动机、电缆、变压器等设备。
不定产量设计:以地层供液能力为基础,绘制出不同Pr或J时下泵深度与产量关系,自动或人工优选电潜泵、电动机、电缆、变压器等设备。
供排协调分析设计:是以地层供液能力为基础,画出IPR曲线,选取设计产量,自动优选出电潜泵泵型,绘制出产量功率级数关系曲线,根据设计产量计算泵的工作参数,进而自动或人工优选电动机、电缆、变压器等设备。
2.举升设备选择2.1泵挂深度和泵型确定(5)由公式计算所需总功率。
2.3选择电动机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泵功率为电动机在正常工作下要求的输出轴功率。
电动机的选择取决于泵所需要的功率和套管尺寸。
潜油电泵采油
由于主链销是讨论装在链性传动挠条上的, 主链销就随链条轨迹而运动。在换向时是匀速圆 周运动,除换向外是匀速直线运动。往返架的下 端连接平衡链条,平衡链条通过平衡链轮固定于 机架上。 概括起来,主链销循环闭合轨迹一周,则 带动往返架上下往复一次,这样通过环形闭合轨 迹链条、链轮、主链销、滑块、往复架,把动力 机的旋转运动变成了往复运动。而闭合轨迹链条 循环一周,主链销运动轨迹如图1-9所示,而 滑块则左右作平移滑动。
2、 潜油电泵装置的工作原理 地面上的变压器将电网电压转变为 潜油电泵装置所需的电压后,将电能输 入控制屏,而后经电缆输给井下电机; 电机将电能变为机械能带动潜油电泵与 分离器一起转动;分离器经吸入口将井 内液体吸入分离器内,经过气液分离后, 把井液举入潜油电泵;潜油电泵将机械 能传给井液,提高了井液的压能,从而 经油管将井液举升到地面。
4、 12型链条式抽油机的主要参数 1)负荷能力为120千牛(12吨)。 2)冲程长度为5米。 3)冲次为2.7、3.6、4.5次/分。 4)电动机功率为37重点千瓦。 5)减速箱扭矩为14.7千牛•米。 6)机器总重13吨. 7)外形尺寸为2.6米×257米×9.1米。
三、 射流泵采油 1、 射流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射流泵主要构件有打捞头、胶皮碗、出油孔、扩散管、 喉管、喷嘴和尾管。 具有一定压力的工作液从油管注入,经过泵的通路 流至喷嘴。由于喷嘴的直径很小,高压的工作液经喷嘴后以 高速度射入喉管。此时由于高速液流对周围液体的抽吸作用, 在喷嘴的周围就形成了低压区,被高速的工作液抽吸而进入 喉管,在喉内初步混合进入扩散管内,高速的工作液射出喷 嘴进入喉管和扩散管后,由于管径的突然扩大,使高速低压 的工作液变为高压低速的液流,从而给井下的原油增加了压 能。工作液与井下油在在扩散管充分混合后,经出油孔从油 套环形空间流出地面。只要从油管内不断打入高压工作液, 经泵的喷射作用,就能将井下原油从套管带出地面,进行连 续生产。
潜油电泵同井采注工艺技术介绍
潜油电泵同井采注工艺技术介绍目录一、用途 (2)二、技术原理 (2)三、技术指标 (6)四、现场试验情况 (7)技术概要:一、三种管柱:采上注下、采下注上和井下增压高压注水管柱。
二、选井要求:①水层厚度大、能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供给,水层深度小于2400米,且水质与注水层配伍性好;②采水层位与注水层位的井段间距至少大于25m;③日注水量需求在25-60方之间,配注水量下注水层流压和水源层按配注水量采水时的井底流压的差值不高于30MPa;④出水含砂量低于0.5‰,不携带硬蜡或沥青质,流动中不分离出盐粒。
三、技术指标1、封隔器耐压差40MPa。
2、机组耐温120℃。
3、采注层间距≥25m。
4、专用电泵机组扬程≤3500m。
5、最小日注水量20方/天6、适用51/2”套管。
四、在中原油田的试验情况4口井,工艺均成功。
二厂濮2-496井;采油六厂春9-26;内蒙锡6井;内蒙探区毛6井。
———石军2011年7月5日摘录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二O一一年六月一、用途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注水成为增加油层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提高油田采收率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工艺措施。
目前,国内所采用的注水设备主要是大型地面离心泵站或柱塞泵,利用所建立的注水管网进行注水,以便保持油层压力及油井产能。
在油田注水开发初期,基本上能够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
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提高和对油田开发的深入及细化,油田开发对油田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低渗透油层及边远井区等的注水,受到现有管网设计、管输距离等条件的制约,注水尤其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利用潜油电泵排量范围大、扬程高、管理方便等优点,开发了潜油电泵同井分层采注水技术,即:在注水井内,选择不同的层段分别作为水源层和注水层,采用封隔器将其隔开,再利用潜油电泵从水源层采出水直接注入注水层。
该技术的主要用途是:利用同一口井中的水源层的水对目的层进行注水,解决局部高压注水区块、边缘区块的注水问题,节约大量的修建水源、泵站、注水流程及辅助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浅谈电潜泵采油工艺及采油技术的发展
浅谈电潜泵采油工艺及采油技术的发展浅谈电潜泵采油工艺及采油技术的发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潜泵采油工艺和采油技术,并说明了国内外电潜泵的发展情况,明确了新型电潜泵的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电潜泵采油工艺中所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关键词:电潜泵、石油、采油、新进展石油是我国能源行业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电潜泵采油工艺以其优越的性能、良好的效率及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一、电潜泵采油工艺和采油技术概况电潜泵(ESP)的全称为电动潜油离心泵(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简称为电潜泵)电潜泵是通过电动机以及多级的离心泵进入到采油井的石油液面下进行抽油的举升设备。
电动潜油离心泵作为石油工业中的一种举升设备,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将电动机和多级离心泵置入油井中的液面下实施抽油工作。
潜油泵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地面的电源在经过电压器的转换、控制屏,在通过电缆,为井下电机传输电能。
井下电机再驱动多级离心泵的叶轮持续旋转,从而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即能够把井液抬升至地面。
由于电潜泵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如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较高,使用电潜泵的油井产液量超过传统杆式泵的2倍,且为全自动化装置,在非自喷高产井、高含水井和海上油田均有不同范围的应用,是时候开采中后期强采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保障油井产量的稳定、高效,并提高经济效益。
二、国内外电潜泵发展状况电潜泵采油技术发展中,各国的发展水平都不一致,美国是电潜泵采油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而前苏联则是产量最大的国家,大约有56%的石油产量来自于电潜泵。
国外的电潜泵呈现出大排量、大功率以及较高的可靠性和较高的耐高温和高压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向着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遥控检测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潜泵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的时间,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美国引进了电潜泵整机以及散件等设备,并在各大油田实现了推广,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为各大油田的中期和后期的开采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重庆高专)2
辅助部分
接线盒 接线盒是电潜泵井下电缆与地面电缆之间的
过渡连接装置,其作用是排放通过电缆保护套
渗到地面的天然气,防止天然气沿电缆进人控
制柜而发生爆炸。火灾等不安全事故;另一个
作用是方便地面接线工作。它必须安放在通风
良好、空气干燥的环境,必须具有防滴、防渗
电潜泵洗井管汇
2.洗井管汇及流程 对于电潜泵井来说,检泵作业是必然的,必须配备 压井和洗井作业设备和流程,要求管线压力等级必须满 足洗井压力等级的需要,视油井深度和油层压力而定。 程和管汇是固定的,
当电动机工作时,电动机和保护器的工作温 度大幅度上升,于是电动机停机后,其温度逐渐 下降,其内的电机油也逐渐收缩,其电机油空缺 部分由保护器内的电机油回流来补充;而保护器 内电机油的空缺则由井液通过呼吸孔流入填充, 但由于保护器腔体的特殊构造,回流井液开始只 限制在特定的腔体内。
再开机时,电动机、保护器的工作温度再次
为了节约投资,部
一般油田的洗井流
分油田采用临时洗
井管线。
5.电潜泵故障诊断与排除
(1)电机及保护器故障诊
断与处理 电机损坏分电气损坏、电 机轴断和机械磨损等情况。电 气损坏故障表现十分明显,通 常是控制柜过载停机,电流卡 片上的电流突然上升后又突然
电机电气损坏电流卡片
掉下来(如图)三相对地绝缘
机械磨损故障表现为控 制柜显示过载停机,机组电气
保护器结构图
各类保护器腔体内的呼吸通道都是多级迷 宫式结构。电机内腔压力与井液压力相差很
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起到密封作用。
保护器的作用
保护器主要是保护潜油电机的,最终目的是阻 止井液进入潜油电机,避免烧毁潜油电机。保护器 在潜油电泵机组中主要有以下四个作用: (1)密封潜油电机轴的动力输出端,防止井液 进入潜油电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设计一、设计概要潜油电泵是油田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无杆采油设备。
近几年来,特别是国外,生产现场的装机总容量超过了20%,是油田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
典型的潜油电泵系统主要由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组成。
地面部分主要包括:变压器、控制屏和接线盒;井下部分包括:井下管柱、井下电缆、多级离心泵、气液分离器、保护器和潜油电机。
动力通过电缆传递给井下电机,使潜油电机带动多级离心泵旋转,将井下液体举升到地面。
1.1设计目的通过设计计算,了解潜油电泵采油系统组成,工艺方案的基本设计思路,设计容,掌握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计算,加强系统的工程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2设计容根据油井基本情况,通过潜油电泵举升系统设计计算:1.2.1确定油井产能1.2.2确定井筒压力温度。
井筒压力温度预测主要是根据油井基本资料,计算井筒泵以下温度及压力分布,得到泵入口温度及吸入压力。
1.2.3确定泵入口气液比。
泵入口气液比是选择气液分离器的依据,根据油井基本资料、泵入口压力温度及流体物性计算方法计算泵入口气液比。
1.2.4确定潜油电泵系统设备1.2.4.1气液分离器。
根据供选择的分离器分别计算安装分离器后的进泵气液比,由设计原则(进泵气液比要求)选用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效率越高,成本越高,通常只需要选择满足设计原则的分离器。
1.2.4.2选择多级离心泵。
潜油电泵的选择主要是选择泵型及计算所需要的级数。
根据计算出来的油井产量、总扬程,并由供选择的离心泵特性曲线来选择配备多级离心泵。
1.2.4.3选择潜油电机。
当潜油泵的型号、扬程及所需要的级数被确定以后,计算泵所需功率。
选择电机功率还应考虑分离器和保护器的机械损耗功率。
一般情况下,气液分离器的机械损耗功率为1.5KW,保护器为1.0KW。
1.2.4.4选择潜油电缆。
潜油电缆的选择主要是确定电缆型号及压降。
电缆的电压降一般应小于30V/304.8m,电流不能超过电缆的最大载流能力。
从成本角度考虑,电压降越小,成本越高,通常只需选择满足要求的电缆。
1.2.4.5选择变压器。
选择变压器就是确定系统所需要变压器容量,其容量必须能够满足电机最大负载的启动,应根据电机的负载来确定变压器的容量。
1.2.4.6选择控制屏。
普通控制屏就是根据现场使用条件和潜油电泵机组性能要求来进行选择的,但主要还是根据电机的功率、额定电流和地面所需的电压来选择控制屏的容量,以保证电机在满载情况下长期运行。
1.3设计原则为了合理地选择潜油电泵设备,使其运行最可靠及最经济,在进行选泵设计时,必须遵照以下几点原则:1.3.1满足设计产液量要求;1.3.2选择潜油电泵,必须使泵在最高效率点或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使泵效尽可能达到最高;1.3.3潜油电机的输出功率必须能够满足泵举升液体所需要功率要求;1.3.4电缆、控制屏及变压器的选择,在保证套管尺寸要求的情况下,电缆的耐压和型号选择要尽量大一些,以减少其功率损失。
为了考虑以后更换排量大一些的泵,控制屏和变压器的容量选择要稍大一些;1.3.5进泵气液比不能超过10%。
二、油井基础数据及假设条件2.1油井基础数据:油藏中部深度2500m ,地层压力18MPa ,原油饱和压力12MPa ,地层温度80℃,井口温度20℃,有关尺寸为"872(径62.0mm ),套管尺寸为858(径198.8mm ),原油相对密度0.8,地层气相对密度0.65,油井含水率80%,生产汽油比为30033/m m 产业指数40m 3/(d ×MPa ),生产井口油、套压分别为0.8MPa 、0.2MPa ,电网电压为4000V ,频率为50Hz ,按设计产液量240m 3/d ,泵挂深度2400m 。
2.2假设条件2.2.1设计产液量下泵入口以下混合平均相对密度为0.83,摩阻梯度为0.51Pa/m2.2.2井口流体温度分布呈线性分布,且机组前后温度梯度一致 2.2.3设计产液量下机组对流体加热升温4.0℃ 2.2.4电缆环境温度等于其井筒流体温度 2.2.5忽略机组长度三、潜油电泵工艺设计计算3.1油井产能预测及流压确定绘制IPR 曲线:由J=40m 3/(d ×MPa ), p r =18MPa ,Pb=12MPa ;b q =J L(r p -b p )=40×(18-12)=240/d m 3;m ax o q =b q +8.1b L p J =240+40×12/1.8=506.7/d m 3;lmaxq =m axo q +)89()/(max w L o r w L f J q p f J --=506.7/d m 3+)8.0*89()40/7.50618(8.0*40--/d m 3=572.3/d m 3;wfp f=r p -l q /l J (0<l q ≤b q )wf p =w f (r p -l q /J L)+0.125(1-w f )b p ⎥⎥⎦⎤⎢⎢⎣⎡----18081max bo b l q q q q)o 1maxb (q q q ≤<wfp =wf (r p - m ax o q /J L )-(9-8 w f )( l q -m ax o q )/l J (max o q <l q ≤lmax q )式中b q -------原油泡点压力下的产液量,/d m 3m ax o q ------流压为零是的最大产油量,/d m 3 lmax q ------流压为零是的最大产液量,/d m 3 l q --------产液量, /d m 3 r p --------地层静压,MPaJ L --------采液指数,m 3/(MPa ·d )3.2井筒温度预测由题目所给假设:井筒机组前后温度梯度一致,机组对流体加热升温4℃设井筒温度梯度为n,泵入口温度为t20+n×2400-4=80-n×100 ①t=80-n×100 ②联立①、②式得泵入口温度为77.44℃,泵出口温度为81.44℃绘制井筒温度分布曲线:入泵温度T=77.44+273.15=350.59K ;3.3泵入口压力预测由l q =240/d m 3;J=40MPa d m •/3;由IPR 曲线得wf p =12MPa ;对泵入口以下由假设条件:混合物平均相对密度为0.83,摩阻梯度 为0.51Pa/m 。
求得泵入口压力为:P=12-0.83×9.81×(2.5-2.4)-0.51×(2500-2400)/1000000=11.18572MPa 。
3.4泵入口气液比计算3.4.1天然气体积系数计算:由pc P =207653.03565.08677.4g g γγ--=4.6MPapc T =272222.393333.1838889.103g g γγ-+=206.3Kr p =P/pc P =2.43;r T =T/pc T =1.7Z=r r T rT r p p 8157.029813.010274.01052.31+-=0.883g B =3.458×10-4ZT/P=0.009573.4.2原油的体积系数计算:由报表知o γ=0.8由:API=141.5/ o γ-131.5=45.375A=0.0125API-0.00091(1.8T-459.67)=0.41122R sb =205.11004.14518615.5⎪⎭⎫⎝⎛⨯⨯A P bg γ=89.4333/m m由p/b p =0.93 知选用公式R s /R sb =0.629p/p b +0.37=0.95633/m m (p/b p ≥0.3)R s =85.533/m mB o =0.972+()175.167.4598.125.1615.5000147.0⎪⎪⎭⎫ ⎝⎛-+T R ogs γγ=1.2673.4.3地层水体积系数计算:wt V ∆ =-5.7325×10-3+2.40104×10-4(T-273.15)+1.78412×10-6(T-255.3)2 =0.=∆wp V -5.0987×10-7p (T-255.37)-6.54435×10-9P 2(T-255.37)-5.20574×10-5P-4.74029×10-6P 2=-0.001796 Bw=()()wp wl V V ∆+∆+11=1.0273.4.4泵入口气液比计算:由l q =240/d m 3o q =l q ×(1-w f )×Bo=60.816/d m 3w q =l q ×w f ×Bw=197.184/d m 3gfr q =(g q -Rs ×l q ×(1-w f ))×g B =98.5/d m 3 GLR p =wo r gf q q q +=38.2%>10%其中gfr q ----泵入口游离气流量; o q -----泵入口原油流量 ; w q -----泵入口地层水流量; 所以选择安装气液分离器。
3.5气液分离器型号选择计算:由GLR p =()%1001⨯+-wo sep gfr q q q η;令GLRg=10%则sep η=73.8%则可以选择sep η=88%的II 型旋转式气液分离器3.6井下泵排量及出口压力计算:3.6.1井下泵排量计算gfr q =gfr q ×(1-sep η)=11.82/d m 3井下泵排量应等于泵入口原油流量、地层水流量与经分离器后的游离气流量,即Q pm =o q +w q +gfr q =269.82/d m 3。
GOR s =oo ggfr B q B q =25.7333/m m根据泵入口气液比由查图得平均摩阻梯度138Pa/m ,平均混合物相对密度0.9253.6.2泵出口压力计算:根据井口油压0.8MPa 从井口到井底计算得井底压力: P=0.8+×2400/1000000+0.925×2.4×9.81=22.9MPa 压力分布曲线图3.7选择多级离心泵: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井底排量在269.82m 3/d 所对应最高泵效,并且在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的潜油电泵,对比附录中三种泵工作特性曲线选择R-DN1800泵,从而读出泵效为73%,扬程为3.4m 。
确定泵的总扬程:610⨯-=gP P H m pinpout ρ=1292m级数N=H/3.4=380由设计知道选择泵效率最大73%,单级泵扬程 3.4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