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岩屑录井规范

合集下载

岩心录井

岩心录井

一、钻井取心概述:
关于取心的物质准备:
1、接到有取心任务的井要及时检查各种工具、器 材是否齐全,包括岩心盒、标签、挡板、水桶、 刮刀、劈刀、榔头、塑料桶、玻璃纸、牛皮纸、 石蜡、油漆、放大镜、纲卷尺、泡末棒等,特殊 取心井还要准备好冰柜。 2、冰柜和岩心割刀运到井队,要及时通电检查其 是否能正常工作。
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处录井一大队
四、岩心整理
示意图
冒气位置用圆圈标 注。
2.5 m
3m
岩心块号在方向 线的同一侧。
标注半米 、整米记 号。
方向线红色在上,黑色 在下,箭头指向井底。
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处录井一大队
四、岩心整理

2、(泥饼、岩屑、井壁岩 石)
b、检查岩心顺序排列无误后,首先沿钻头方向由 浅入深画丈量线,并用小箭头标明丈量线方向, 其方向指向钻头方向;沿方向线丈量该筒岩心总 长度,采取一次丈量法,切勿分段丈量;同时标 明半米、整米记号。丈量结束后计算岩心收获率 :第一次取心及分段取心收获率不应大于100%。
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处录井一大队

四、岩心整理

2、岩心丈量:
c、按自然块参考岩性对岩心进行分块,并编号,每 0.2m 编一个号 , 含油岩心和磨光面较多的地方适当 加密编号,其它自然块成饼片状的全直径岩心,每自 然块长度小于 5cm, 且块间并无磨损的 , 可适当合并 几块成厚度 0.2m 左右编一个号 , 松散破碎的小块岩 心可按顺序和岩性类别分装在塑料袋编号 ; 编号以 带分数形式表示,号要统一标写在长2.5cm,宽1.5cm 涂白漆的长方块上 , 然后沿丈量线依次丈量岩心分 块长度和岩性细分层、油气显示细分段长度;同时 记录磨光面、破碎带的准确位置及破碎程度。

常规地质录井手册

常规地质录井手册

`常规地质录井手册目次1. 岩屑录井 (2)1.1 井深 (2)1.2 岩屑迟到时间校正 (2)1.3 岩屑捞取 (3)1.4 岩屑清洗 (4)1.5 岩屑烘晒 (4)1.6 岩屑观察描述 (4)1.7 岩屑保存 (5)2. 岩心录井 (6)2.1 取心原则 (6)2.2 取心方法 (7)2.3 取心前准备 (11)2.4 取心深度 (12)2.5 岩心出筒和整理 (12)2.6 岩心描述 (14)3. 井壁取心 (28)3.1 井壁取心原则 (28)3.2 井壁取心要求 (29)3.3 井壁取心方法 (29)3.4 计算发射率和收获率 (29)3.5 壁心描述整理:壁心描述同钻井取心。

(30)4. 荧光录井 (30)4.1 荧光录井要求 (30)4.2 荧光录井方法 (31)4.3 荧光录井的作用 (34)5. 钻井液录井 (35)5.1 钻井液性能要求 (35)5.2 钻井液性能监测 (36)5.3 槽面油、气、水显示监测 (36)5.4 井漏、井涌等复杂情况的资料收集 (37)5.5 钻井液电阻率测定方法 (38)5.6 油、气、水样的取样方法 (38)地质录井手册1. 岩屑录井1.1 井深1.1.1 井深(m)等于钻具总长(m)加方入(m);1.1.2 要求每次下钻完或接单根时必须核实钻具长度与井深。

1.2 岩屑迟到时间校正1.2.1 测量要求:理论迟到时间计算和实测迟到时间的间距及测量要求由现场地质监督决定,做到准确、符合实际。

1.2.2 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法t w=V/Q={π(D2-d2)/4Q}×H式中:t w——钻井液迟到时间,min;V——井内环形空间的容积,m3;Q——钻井液泵排量,m3/min;D——井眼(钻头)直径,m;d——钻杆外径,m;H——井深,H=钻具总长+方入,m。

泵冲数法N={π(D2-d2)/4q}×H式中:N——累计捞砂泵冲数(冲);D——井眼(钻头)直径,m;d——钻杆外径,m;H——井深,m;q——泵每冲的容积,m3。

岩屑或岩心定量荧光录井的基本步骤

岩屑或岩心定量荧光录井的基本步骤

岩屑或岩心定量荧光录井的基本步骤
岩屑或岩心定量荧光录井的基本步骤如下:
1. 收集样品:收集岩屑或岩心样品,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2. 制备样品:对岩屑样品进行制备,包括将样品切割成规定大小,并进行磨平和打磨处理,以便光线能够透过样品。

3. 设备准备:准备荧光显微镜和相关设备,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设置显微镜参数:根据实验需要,设置荧光显微镜的参数,例如激发光源的波长和强度、荧光滤镜等。

5. 荧光显微镜观察: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荧光显微镜台上,并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

通过激发光源对样品进行照射,并观察样品在荧光显微镜下的荧光表现。

6. 录像和记录:使用摄像镜头或相机对荧光显微镜下的图像进行录像或拍照,并记录荧光的发光强度、颜色和分布情况。

7. 数据分析:对录得的荧光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计算荧光发光强度、荧光比值等参数,以获得定量分析结果。

8. 结果解释与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观察到的荧光现象进行解释,并编写实验报告或提供相关的研究成果。

录井工作中岩屑描述基本方法

录井工作中岩屑描述基本方法

录井工作中岩屑描述基本方法∙浏览:129∙|∙更新:2013-12-31 19:59麻烦各位,如果对您有所帮助,麻烦您点击下面的有用按钮一、岩屑描述方法:1、描述前准备工作:描述前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备有《岩屑描述记录薄》1本(2)备有红、蓝铅笔和书写钢笔各一支(3)备有1x10倍或1x30倍放大镜1个(4)备有盛浓度为5%-10%的盐酸试剂滴瓶(5)备有弹性镊子一个(6)地质值班房内荧光灯完好可用,供电,便于复查含油岩屑2、真、假岩屑的鉴别方法:2.1真岩屑的基本特征:(1)颜色多为新鲜色调。

(2)直径大小一般在3-5mm之间,部分2-3mm。

(3)形状多呈刺状、棱角状、片状。

(4)在相应井段中为新成分出现的。

(5)岩屑百分比含量由少增多呈规律性变化的。

(6)含油岩屑的产状、荧光颜色、级别与上部显示层有明显区别。

(7)砂岩粒度、矿物成分、分选、磨圆等结构特征有明显区别。

(8)钻时上有明显特征,气测异常明显变化。

2.2假岩屑的特征:(1)方而大的岩屑块,可见垂直断面。

为井跨塌受张力而掉落的上部地层。

(2)色调模糊且外形呈圆形的较大岩屑块,多为上部井段已出现过的滞后岩屑。

(3)岩屑颜色与新钻入地层组段的颜色特征明显不同,为岩性滞后余屑。

3、岩屑描述方法:3.1岩屑描述主要内容和突出重点(1)岩屑描述的主要内容对泥质岩类主要是岩石定名,颜色特征,层理,结构化石含有物特征及成岩程度等方面的描述。

(2)砂质岩类的描述除进行准确的岩石定名以外,还应按照岩心描述的,有关要求,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岩屑的粒度,层理结构,矿物成分,分选,磨圆程度和胶结的疏松或致密程度一同进行描述。

(3)岩屑描述的突出重点是岩石定名和含油气情况,岩石定名和含油气情况描述准确。

3.2岩屑描述的方法和步骤(1)大段摊开,纵向观察。

在岩屑描述之前先将数包岩屑(10-15包)在描述台上大段摆开,稍离远些进行粗看,大致找出颜色和岩性的变化界线。

岩屑录井操作细则

岩屑录井操作细则

岩屑录井操作细则1采集内容包括井深、钻达时间、迟到时间、捞砂时间、层位、岩性、描述内容、岩屑样品。

要注意岩屑捞取时间、间距、位置及方法、岩屑描述、岩屑样品采集以及岩屑处理等环节,岩屑的归位误差:目的层应小于2个录井间距,非目的层应小于3个录井间距。

2岩屑捞取2.1迟到时间的测量及计算2.1.1理论计算法:T迟=V/Q=[π(D2—d2)×H]/4Q式中:T迟——钻井液迟到时间(min);Q——钻井液排量(m3/min);D——井眼直径(m);d——钻具外径(m);H——井深(m);V——井内环形空间容积(m3)。

注:①井径不一致时,要分段计算环形空间容积,并求和(ΣV=V1+V2+……)②钻具外径不一致时,要分段计算环形空间容积,并求和(ΣV=V1+V2+……)③理论计算法求取的迟到时间一般不作为录取岩屑时应用,仅作为参考,或在实测法不能完成时,临时参考应用。

2.1.2泵冲数法:N=[π(D2—d2)×H]/4q式中:N——累计捞砂泵冲数,冲;q——泵每冲的容积(m3);D——井眼直径(m);d——钻具外径(m);H——井深(m);2.1.3实测迟到时间:(1)计算原理公式:T迟=T一周-T下行式中:T迟——岩屑(钻井液)迟到时间(min);T一周——实际测量一周的时间(min);T下行——测量物下行时间(min)。

T下行=(C1+C2)/Q式中:C1——钻杆内容积(m3);C2——钻铤内容积(m3);Q——钻井液排量(m3/min)。

(2)测量物质:白瓷片(重物),塑料条(轻物)。

(3)记录井口投物时间(T0)观察振动筛,分别记录捞到白瓷片的时间(T重)和捞到塑料条的时间(T轻)。

(4)分别计算T循重=T重-T0T循轻=T轻-T0(5)分别计算T岩迟、T泥迟,并做好详细记录。

(6)迟到时间测定要求:a 依据钻井地质设计要求,在规定的间距范围内以符合要求为准,否则继续测定,但不超过该测定间距范围。

岩心岩屑现场描述内容和方法

岩心岩屑现场描述内容和方法

4 设备和材料配置
4.1 主要设备配置包括:荧光灯、双目实 体显微镜。必要时增加碳酸盐含量分析仪。
4.2 主要工具和材料配置包括:钢卷尺、 直尺、放大镜(5倍或10倍)、点酸盘 (无釉瓷板)、小刀、鎯头、劈刀、镊子、 试管、烧杯、酒精灯、稀盐酸(浓度为5 %或10%)、茜素红溶液、氯仿(或丙酮、 正己烷)、蒸馏水、拭镜纸、滤纸、铅笔 (红色、灰色)、标准岩谱、标准色谱、 粒度筛、水桶和记录纸。必要时增加百格 盒。
荧光
肉眼看不见 原油
荧光滴照2级或2级 以上
为岩石本色或微 黄色
无油脂感, 一般闻不 不染手 到原油味
5.4 缝洞性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
5.4.1 分级
分为富含油、油斑、荧光三个级别。
5.4.2 含油级别确定原则
按含油岩屑占定名岩屑的百分比和含油产状并 重的原则确定含油级别。若含油岩屑占定名岩 屑的百分比达到某一含油级别,但其含油产状 并未达到该级别时,应降一级定级。
6.4.2.2 颜色:描述含油部分、不含油 岩石碎屑和填隙物的颜色,以及颜色的 分布、变化状况和自生矿物、含有物的 颜色。
6.4.2.3 成分:描述岩石碎屑和填隙物的成分。 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双目实体显微镜可见的 成分均应描述。从细砂岩到砾岩的粒级应写出 主要成分、次要成分和特殊成分。主要成分以 “为主”(含量≥40%)表示,其余成分视含量 多少,分别以“次之”(含量≥20%~<40%)、 “少量”(含量≥5%~<20%)、“微量” (含量≥1%~<5%)、“偶见”(含量小于1 %)表示,少数不能确定的成分可表述为“见 少量××矿物或××岩块”。
缝洞壁上可见原油浸 染,含油不均匀,呈 斑块状或斑点状
油染部分呈浅棕 色或浅棕黄色, 其它部分呈岩石 本色

1-9石油天然气地质岩心与岩屑管理规则

1-9石油天然气地质岩心与岩屑管理规则

石油天然气地质岩心与岩屑管理规则石油天然气地质岩心与岩屑管理规则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地质岩心与岩屑的现场管理、拉运和岩心(岩屑)库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地质岩心、岩屑的管理。

2 引用标准SY 5090—85 钻井取心岩心收获率计算方法3 岩心的现场管理3.1 钻井取心的岩心现场管理3.1.1 岩心整理3.1.1.1 岩心出筒岩心按顺序出筒,自深而浅摆放好,立即清洗清理干净,并清除假岩心。

3.1.1.2 油气显示观察及时观察试验并记录油、气、水显示与产状。

3.1.1.3 岩心丈量按SY 5090—85执行。

方向线应保证每个自然断块均有一个方向箭头,箭头指向钻头一端。

方向线应在岩心上方用色笔标划,并注明半米、整米记号和累计长度。

同时,在该筒岩心的底端注明单筒岩心长度。

3.1.1.4 涂漆编号在岩心方向线同侧按地层自浅而深依次涂白漆并编号(阿拉伯数字)。

涂漆编号的一般密度为:碎屑岩、砂岩200mm一个,泥岩400mm一个,含油气岩心加密编号;碳酸盐岩和火成岩及其他岩类400mm一个,含油气岩心加密编号。

每筒岩心的首尾和在于50mm的自然断块必须涂漆编号。

编号和岩心长度用黑色绘图墨汁以仿宋字书写。

岩心编号的漆块为40mm×25mm,半米、整米和单筒岩心长度记号为直径10mm,的实心圆点。

岩心编号格式和内容见图1,其中“该筒取心井段”只在首、尾漆块上填写。

3.1.1.5 劈心编号后,应立即将含油、含气、储集层、特殊岩性的岩心劈开,进行观察、描述、荧光检查和取样。

a、岩心应对半劈开,使方向线和岩心编号保存在同半的正中央,尽可能不破坏完整的层理构造。

b、观察描述后必须按原顺序对好。

若编号和长度记号破损,必须重新补划。

3.1.2 岩心描述在自然光下以岩心的新鲜面由浅至深描述。

3.1.3 岩心取样3.1.3.1 岩心取样,应填写送样清单,其格式和内容如附录A(补充件)所示。

1-3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综合录井规程

1-3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综合录井规程

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综合录井规程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综合录井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钻井地质录井时主要工序的基本技术、工序及资料采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TDC-VIGILANCE型联机综合录井仪,对石油天然气探井进行钻井地质综合录井。

使用其它型号综合录井仪进行石油天然气探井钻井地质综合录井,也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 录井项目应录取5类资产、31条记录曲线、3种样品及有关数据资料(除常规地质录井录取的数据资料外)33项。

2.1 5类资料2.1.1 地质录井(岩屑、岩心等)类;2.1.2 气测井类;2.1.3 钻井液录井类;2.1.4 钻井工程录井类;2.1.5 地层压力录井类;2.2 31条记录曲线2.2.1 钻时,min/m(钻速m,/h);2.2.2 甲烷(C1)含量,%;2.2.3 甲烷(C2)含量,%;2.2.4 甲烷(C3)含量,%;2.2.5 甲烷(iC4)含量,%;2.2.6 甲烷(nC4)含量,%;2.2.7 气体全量;%2.2.8 二氧化碳含量;%2.2.9 硫化氢,ml/m3(ppm);2.2.10 1号罐钻井液量,m3;2.2.11 2号罐钻井液量,m3;2.2.12 3号罐钻井液量,m3;2.2.13 4号罐钻井液量,m3;2.2.14 钻井液总量,m3;2.2.15 进口钻井液电阻率,Ω·m(电导率S/m);2.2.16 出口钻井液电阻率,Ω·m(电导率S/m);2.2.17 进口钻井液温度,℃;2.2.18 出口钻井液温度,℃;2.2.19 进口钻井液密度,g/cm3;2.2.20 出口钻井液密度,g/cm3;2.2.21 出口钻井液密度,g/cm3;2.2.22 大钩载荷(悬重和钻重),KN;2.2.23 钻压,KN;2.2.24 转盘转速,r/min;2.2.25 转盘扭矩,N·m;2.2.26 1号泵冲速,冲/min;2.2.27 2号(或3号)泵冲速,冲/min;2.2.28 立管压力,Mpa;2.2.29 套管压力,Mpa;2.2.30 色谱流出曲线(气体组分),%;2.2.31 岩屑碳酸岩含量,%;2.3 3种样品2.3.1 岩屑样品2.3.1.1 岩屑描述样品;2.3.1.2 荧光分析样品;2.3.1.3 碳酸盐岩分析样品;2.3.1.4 泥(页)岩密度测试样品;2.3.2 岩心样品2.3.2.1 钻井取心分析化验样品;2.3.2.2 井壁取心样品;2.3.3 钻井液样品2.3.3.1 气体基值钻井液样品;2.3.3.2 气测异常井段钻井液样品;2.3.3.3 地质循环钻井液样品;2.3.3.4 罐装钻井液样品。

常规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常规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录井资料整理格式规范一. 录井综合图:(1 :500)1. 规格:纸张规格A4(卷纸)2 . 图头:一号字(隶书),比例尺1:500 二号字(宋体)油商秘密(3号黑体图列:六号字(宋体),其他文字均为小五号字(宋体)3. 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依次为:35+45+9+9+7+30+13+45+40+30+8+8=279钻时+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双侧向+全烃+密度粘度+测井解释+综合解释4. 曲线颜色:钻时红色,自然电位为红色,声波时差为绿色,自然伽马为蓝色感应(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密度为红色,粘度为绿色。

5. 色谱曲线一栏:参考复印(红色、绿色、蓝色、紫色)6. 特殊岩性使用统一图列;碳质泥岩:凝灰质泥岩:钙质砂岩:二. 岩心录井综合图:(1 :100)1. 规格: 纸张规格A4(卷纸)2.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cm 依次为15+15+15+45+9+9+15+15+7+30+9+40+55=279 cm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取心+岩样(心)位置+颜色+剖面+破碎磨光位置+深感应+岩性描述字体、字号、曲线颜色均与录井综合图一致。

三. 录井完井报告:(二号宋体加粗)1.纸张规格A4(包括附图、附表)2. 封面格式、扉页格式、报告字号与报告文字内容必须严格按石油天然气探井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第三版)执行。

封面:页边距上60mm、下45mm、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xx井录井完井报告封面(二号宋体)中国石油…..年…..月…日….. 为(四号宋体)扉页: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距顶50mm)井录井报告为(二号宋体)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地质监督、编写人、审核人(四号宋体)中国石油….年..月…日..(四号宋体)四、录井报告内容格式:第一章概况(小三号宋体加粗)第二章录井综述1. 钻井简史2.录井概况3、工程与录井、4、其他与录井质量有关的问题(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粗)第三章地质成果1、地层2、油、气、水显示3、生储盖层(1.生油层、2.储集层、3.盖层4、生储盖组合)4、构造、(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粗)第五章结论与建议1、结论2建议五、录井完井报告附表:附表:(四号宋体)1、基础数据表 2.录井资料统计表3、油气显示统计表4、钻井液性能分段统计表5、测井项目统计表6、钻井取心统计表7、井壁取心统计表8、气测综合解释统计表9、分析化验统计表(小四号宋体)附件一:(四号宋体)1、井录井综合图(1:500)(小四号宋体)2、井岩心录井综合图(1:100)3、井井斜图(水平投影图、垂直投影图、三维投影图)附件二:(四号宋体)1、井录井综合记录(小四号宋体)2、井岩屑描述记录3、井钻井取心描述记录4、井套管记录5、井井斜数据表6、井岩心分析报告7、井壁取心描述记录四、录井原始资料规范封面:构造名称(三号宋体)xx井xx记录(二号宋体加粗)中国石油….年…月…日(四号宋体)扉页:构造名称(三号宋体)xx井xxxx记录(二号宋体)施工单位、监督所在单位、地质监督:、编人、审核人(小三号宋体)中国石油…….公司.. ..年月日(四号宋体)快速色谱录井资料整理规范一、快速色谱录井综合图1.纸张规格、图头、曲线颜色、字号均与录井综合图相同。

中石化新疆地质录井岩屑(岩芯)描述要领

中石化新疆地质录井岩屑(岩芯)描述要领

中石化新疆地质录井岩屑(岩芯)描述要领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义是建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开采及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各类参数,因此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了解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特征,故岩屑、岩芯描述的好差衡量标准也就显而已见了。

本文就岩屑、岩芯描述要点依据规范进行探讨,仅供广大描述者参考,谬误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1.岩屑描述1.1砂质岩(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浅灰色。

成份石英60%、长石25%、岩屑15%。

具细粒结构:其中细砂75%,粉砂20,中砂5%。

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胶结物泥质为主,灰质次之,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2)泥质粉砂岩:浅灰色,色因含泥质不均略显深浅不匀。

泥质30%,粉砂70%。

成份石英为主、长石次之, 岩屑少量。

具泥质粉砂结构:粉砂90%,细砂10%。

普含泥质,局部富集,且呈条带状、团块状分布。

次棱角状,分选好。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3)含砾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浅灰色。

砾石8%,砂质92%。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1-3 mm,最大可达9 mm。

砂岩成份石英80%、长石5%、岩屑15%。

具含砾中砂岩结构:其中中砂52%,细砂40%,砾石8%。

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4)砾质中粒长石岩屑砂岩:浅灰色。

砾石30%,砂质70%。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2-4 mm,最大可达10 mm。

砂岩成份石英60%、长石15%、岩屑25%。

具砾质中砂岩结构:其中砾石30%,中砂30%,粗砂25%,细砂15%,。

砾石为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差。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5)砂砾岩:杂色,灰色为主,灰绿、棕色次之。

砾石40%,砂质60%。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泥岩砾。

粒径一般2-4 mm,最大可达10 mm。

岩石热解录井规范

岩石热解录井规范

岩石热解录井规范1. 引言岩石热解录井是一种地质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岩石在高温下的热解性质,来获取地层热解特征和有关地质信息的方法。

这一方法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确保热解录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范以规范岩石热解录井的过程和要求。

2. 术语和定义•岩石热解:岩石在高温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通常包括岩石的脱水、分解、氧化等过程。

•录井:测量井中地层岩石性质、含油气性质以及井筒流体等信息的过程。

•热解录井:利用岩石热解的特性来获取地层热解特征和有关地质信息的测井方法。

•温度计:用于测量井中温度变化的仪器设备。

3. 设备要求•热解录井设备应具备高温控制能力,并且能够记录温度变化。

•温度计应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录井仪表应具备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能够记录温度、时间等数据。

•辅助设备包括岩心采样设备、气体分析仪等,用于收集和分析录井过程中的岩石样品和气体样品。

4. 人员要求•执行岩石热解录井作业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录井操作流程和方法。

•熟悉热解录井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够进行设备的调试和修理。

•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录井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5. 测井流程•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岩心样品、准备录井设备、设置井口温度计等。

•井下操作:将录井设备安装到井下井眼位置,进行温度控制和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地层热解特征和相关地质信息。

•结果解释:根据测井数据结果,结合地质背景和其他测井数据,进行地质解释和评价。

6. 数据标准和质量控制•录井数据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编码和存储,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对录井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试井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如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7. 安全措施•在进行岩石热解录井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1:200岩心录井草图规范

1:200岩心录井草图规范

《1:200岩心录井草图》绘制规范为规范《1:200岩心录井草图》的绘制,统一格式,便于资料的保存、使用,并能简明、有效的反应地层、油气显示等情况,特制定此规范。

一、图头名称:延××井岩心录井草图字体:2×3cm扁隶书实心字,距顶部5cm。

“延××井”和“岩心录井草图”分行居中,上下间隔1cm。

二、比例尺距图头字1cm居中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字规格1×1cm,前后数字间隔2cm,中间为比例尺符号。

三、绘图单位、绘图人及时间绘图单位:××录井公司××队绘图人:×××时间:开始绘图时年、月、日。

规格:字体大小:0.5×0.5cm,字体工整,用正楷或仿宋体书写,与上部间隔1cm,绘图单位和时间分两边,与下部图头表对齐,绘图人居中。

四、图头表(见下表)图头表位置距上部内容0.5cm,高度4cm,宽度24cm,内容按要求距离划分,其中的文字用正楷或仿宋体书写,在要求空间内合理摆放,要求字迹工整,禁止涂改,干净大方,单位、比例尺标注准确、合理。

五、内容说明1、层位:填写该段地层所属的组的名称。

2、钻时曲线:按每米一点的钻时绘制曲线,标注比例尺,当钻时出现大幅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比例尺,重新标注。

起下钻或接单根时标注起下钻或接单根符号,在相应井深标在钻时曲线右侧,距边线1cm。

3、井深:每10米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一个深度,完钻井深应标明。

4、取心井段:在取心井段的上部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取心回次,在中部以分数形式标注心长/进尺,单位:米,下部标注取心收获率,保留两位小数。

5、破碎带位置:破碎岩心处标注破碎带符号。

“△”表示轻度破碎,“△△”表示中度破碎,“△△△”表示高度破碎。

6、岩心位置:取心井段标注岩心位置线,单筒(奇数)次用单线段表示,双筒(偶数)次用间距1mm双直线段图实心表示,收获率为零的下筒岩心位置线,用间距1mm的双直线段(空心)表示,岩心位置线靠右侧标注。

岩 屑 录 井(员工行为规范)

岩 屑 录 井(员工行为规范)

一、岩屑录井:1.捞样:1)要选择好取样地点,固定取样位置,以保证岩屑能真实地反映井中某段所钻岩层。

配图2)可在岩屑盆内从上到下垂直切取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样品(盆内岩屑过多才这样做),这种方法所取的岩屑,代表了取样间距内全部地层的岩屑。

配图3)在没有振动筛和无法在振动筛前捞取(岩屑呈粉末状)时,可在架空槽上边择岩屑易沉淀的部位取样。

并把这个取样地点固定下来。

每次取样后要彻底清除掉剩余岩屑。

配图4)起钻前必须循环泥浆捞至最后一包岩屑才能起钻。

不足一包的尾数要标明深度,待与再次下钻钻完该米所取的岩屑合并一起。

配图5)捞取岩屑总量不得少于1000克。

凡有挑样任务的井,将所捞岩屑分装两袋,一袋用做挑样,一袋用做保存。

配图2.洗样:1)性软的地层取出的岩屑要缓缓放水冲洗,并加以搅拌,直至岩屑露出本色为止(造浆性能的粘土岩及极易泡散的岩石例外);冲洗时要防止沥青块、碳质页岩,油页岩、煤屑等轻质样品悬浮在水面上流失,并注意观察油气显示(在观察记录上注明流失的特殊岩性及显示)。

配图2)性脆的地层取出的岩屑放水冲洗,并加以搅拌,直至岩屑露出本色为止;配图3.晒样:1)晾晒岩屑时应注明深度,不能搞乱搞混。

配图2)雨季和冬季烘样时要用温火,防止将岩屑烤焦而失真(岩屑堆积烘烤,因缺氧易变为黑色;摊开烘烤过分,常变为红色;最好是风干,但要注意不要把岩屑吹乱),在摊开晒样的同时,发现含油岩屑或其它特殊岩性应挑出包一小包,注明深度,放在该深度岩屑上面,便于以后观察。

在摊开晒样的同时,发现含油岩屑或其它特殊岩性应挑出包一小包,注明深度,放在该深度岩屑上面,便于以后观察。

配图3)岩屑每逢5、10m或5包标注,标签裁为条形,一端标井深(露出),一端插入岩屑固定。

配图4. 装样:1)晒干的岩屑应附有正式深度的标签装入袋内,凡有挑样任务的井,将岩屑各500克分两袋装好,要用两分法来取,不能随意抓满两袋,否则没有代表性。

袋子表面需用防水的马克笔在下半部写明井号和对应井深。

岩屑录井若干技术规定 (1)

岩屑录井若干技术规定 (1)

岩屑录井若干技术规定岩屑录井是无芯钻进识别井下地层岩性极其重要手段,是灾害治理勘探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对于指导钻井及灾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做好朱仙庄煤矿“五含”综合治理项目岩屑录井工作,参照有关规范,特制定朱仙庄煤矿“五含”综合治理项目部岩屑录井若干技术规定。

1、各钻井井场应做好录井的基本条件:钻井液循环系统应满足地质录井要求。

在振动筛出砂口取样,要求振动筛布的规格应满足岩屑录井要求。

应在岩屑取样点安装防爆照明灯,并接一根清水软管。

搭设岩样房,岩样房到岩屑取样点的道路应平整、防滑、无障碍。

2、各钻井施工单位应为录井配置必要的设备材料:、岩屑盆、淘沙网、尺子、放大镜(大于等于10倍)、稀盐酸(浓度为10%)、点酸盘、小瓷碟、小刀、榔头、镊子、滴管、烧杯、水桶、刷子、抽纸、笔、记录纸、岩屑晾晒板(布)、岩屑标签等。

3、各钻井施工单位应为录井收集矿井及邻井资料。

4、岩屑采集:使用两只岩屑盆在振动筛出砂口下方连续取样,一个取样间距结束后,应立即更换另一只岩屑盆。

一般情况下,钻进一米取一次。

特殊岩性层、标准层、界面应加密取样。

5、岩屑清洗:二分法取岩屑盆中的一半岩屑,使用无污染的清水缓慢冲洗,直至见到岩石本色。

6、岩屑干燥:将清洗的和未清洗的岩屑分别存放。

采用自然晾晒法时,将清洁后放有井深标签的岩屑按深度顺序依次摊晒在砂样板上,且相邻岩屑样品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厘米;采用烘烤法时,按一个烤盘一包岩屑置于烤箱内烘烤。

烤箱中接触岩屑样品的空气温度应控制在85度以下,防止烤焦岩屑。

7、岩屑迟到时间测定:使用碎砖块、碎瓦片、碎陶瓷片等重指示物在钻达录井井深以前50米内和中途换钻具时简易测量岩屑迟到时间。

每次扫井复钻前准确记录井内灰面辅助测定岩屑迟到时间。

8、岩屑鉴定与描述:总体观察上返泥浆形态、颜色;仔细观察清洗后的岩屑颗粒颜色、形态、大小,辨别其成分(必要时做显微及化学分析),目测及统计每种成分的岩屑比例;依首次出现的岩屑及其比例,结合区域地层资料确定钻进地层岩性。

岩屑录井操作规程_0

岩屑录井操作规程_0

岩屑录井操作规程_0岩屑录井操作规程长庆录井Z24队目次目次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录井条件 (3)4 录井要求 (3)5 录井质量 (3)6 岩屑捞取 (4)7 岩屑清洗 (5)8 岩屑烘晒 (6)9 岩屑装袋 (6)10 岩屑保管 (7)11 岩屑荧光 (6)12 岩屑描述 (7)岩屑录井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岩屑录井的内容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探井、开发井的岩屑录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 5788.3—1999 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SY/T 6158-1995 油气探井地质资料录取项目Q/SY 128-2005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Q/CNPC-CY 625—2002 岩屑录井规程3 录井条件3.1 不小于2m3的洗砂储水罐安置于锥体罐一旁,便于排污。

3.2洗砂样用水管线接到洗砂储水罐;冰冻期用蒸汽管线接到洗砂储水罐。

3.3钻井工程应保证两部振动筛处于完好状态,振动筛出口下设置取样器位置。

3.4 照明电供至地质值班房和砂样房,另拉专线为烘烤岩屑的烤箱供电。

3.5气体钻进条件下,应在放喷管线的合适部位安装取样装置。

4 录井项目井深、钻达时间、迟到时间、捞砂时间、层位、岩性、描述内容、岩屑样品。

5 录井井段及间距5.1 录井井段和间距按地质设计执行。

设计中观察录井段分层界限上下20m应取样保存备查。

5.2现场录井应根据实钻剖面的变化调整录井间距,在非目的层钻遇含油气层及特殊地层应加密取样。

5.3 钻井取心井段,应正常进行岩屑录井工作。

5.4 确保井深准确无误,独立建立钻具登记表,且随时与工程校对,每次下钻、接单根、特别是倒换钻具时必须核实钻具长度与井深。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中文)_修改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中文)_修改

ST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ST/CNLC SOP3005-20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2007-12-31发布2008-01-01实施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内容与要求,规定了油气探井现场地质的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地质录井的岩心整理和描述工作。

2 引用标准SY/T 6294-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SY/T 5788.3-19991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3 内容和要求3.1 钻井取芯岩心出筒和整理3.1.1 出筒要及时,出筒前丈量底空长度;发生岩心在筒内冻结,严禁火烤。

3.1.2 钻井取芯专业人员把守筒口,录井人员确保按顺序出筒和摆放,严防顺序错乱,上、下颠倒在岩心表面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3.1.3岩心出筒后,观察岩心出油、冒气、含水情况,如有岩心出油、冒气、情况,立即拍照,并进行荧光直照、滴照和滴水试验,作好记录。

3.1.4 含油岩心禁用水洗,用刀刮或棉纱清除钻井液;做特殊分析化验的岩心用铝箔包装、蜡封、以备分析鉴定;其余岩心清洗干净,呈岩石本色。

3.1.5 岩心洗净后,按岩性、含有物、断面、岩心形状和化石、印痕、岩心爪痕迹等特征对好自然断口,使茬口吻合,恢复岩心原始顺序和位置;磨光面摆放要合理;松散、破碎的岩心用“体积法”堆放或用塑料袋、布袋装好。

3.1.6 岩心长度采取一次丈量法,切勿分段丈量;岩心磨损时,按实际长度量取;识别真假岩心和井壁掉块。

3.1.7 岩心丈量的读数精确到厘米,收获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 岩心收获率=本筒岩心实长(m)/本筒取心的进尺(m)×100%b) 全井岩心的总收获率=全井岩心总长(m)/全井累计取心进尺(m)×100%3.1.8 岩心装盒时,按井深由上至下的顺序自左而右装入岩心盒,用红铅笔作出整米、半米记号,其记号放在方向线的同一侧,标出一条醒目中心线,箭头指向钻头位置。

岩心岩屑录井规范

岩心岩屑录井规范
Q/SHXB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标准
Q/SHXB0092-2012
岩心岩屑录井规范

2012-09-10 发布
2012-09-20 实施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发布
目录
Q/SHXB 0092—2012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录井条件 ........................................................................... 2 5 含油(气)级别划分 ................................................................. 2 6 岩屑录井 ........................................................................... 6 7 岩心录井 .......................................................................... 15 8 井壁取心录井 ...................................................................... 20 9 荧光录井 .......................................................................... 21 10 记录填写 ......................................................................... 2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岩心岩屑描述内容和方法 ........................................... 23 附录B (规范性附录)地质录井中常见矿物及岩石鉴定方法 ................................. 36 附录C (规范性附录)岩心孔洞缝的分类与统计 ........................................... 43 附录D (资料性附录)常规岩心岩屑含油气水检测方法 ..................................... 44 附录E (资料性附录)真假岩屑及真假油气显示的判断与识别 ............................... 46

岩屑或岩心定量荧光录井的基本步骤

岩屑或岩心定量荧光录井的基本步骤

岩屑或岩心定量荧光录井的基本步骤1.采集岩心或岩屑样品:首先,需要采集岩心样品或从钻井过程中回收岩屑样品。

岩心样品通常是从钻井过程中连续取得的岩石圆柱体,而岩屑样品则是从钻头底部或岩心分选器中回收的碎片。

2.准备样品:将采集到的岩心样品或岩屑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切割、研磨和研磨。

这些步骤旨在获得可以进行荧光扫描的平滑和平坦的表面。

3.设定实验条件:在进行荧光扫描之前,需要设定合适的实验条件。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荧光扫描仪器、设置适当的激发波长和检测波长,以及确定荧光强度与目标元素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4.进行荧光扫描:将准备好的样品放置在荧光扫描仪中,并设置好实验条件。

通过激发样品表面,测量样品中特定元素的荧光强度。

这个过程是非接触式的,不会破坏样品。

5.获得荧光强度数据:将荧光扫描仪测得的荧光强度数据记录下来。

这些数据应包括不同元素的荧光强度以及与目标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

6.数据处理和成像:对荧光强度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以获得样品中目标元素的定量信息。

这通常涉及使用标准曲线将荧光强度转换为目标元素浓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成像,以便直观地了解样品中元素的空间分布。

7.结果分析: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和成像结果,以获得对岩石样品中矿物含量、成分和矿物化学状态的定量理解。

这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测量结果来实现,也可以与其他地质数据(如岩石薄片分析和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相结合来实现。

总之,岩屑或岩心定量荧光录井是一种用于分析岩石中矿物含量、成分和矿物化学状态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矿物中特定元素的荧光强度来获得定量信息。

这些基本步骤包括:采集样品、准备样品、设定实验条件、进行荧光扫描、获取荧光强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像,最后进行结果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对岩石样品中矿物的定量理解,并在石油勘探和地质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现场岩心管理规范

现场岩心管理规范

针对现场岩心整理混乱,造成后期岩心入库困难,每次都要派专人负责向研究院岩心库上交岩心,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经请示分公司领导同意,并汇同岩心库负责验收岩心的专家对以前的规范进行修订,特拟订以下规范:现场岩心管理规范1.岩心按顺序出筒,自深而浅摆放好,立即清洗(有油气显示的除外)干净,并清除假岩心。

地质人员必须及时观察、试验并记录油、气、水显示与产状。

2.岩心丈量:按SY5090-85《钻井岩心收获率计算方法》执行。

方向线应保证每个自然断块均匀放一个方向箭头,箭头指向钻头一端。

方向线应在岩心上方用色笔标划,并注明半米、整米点记号和累计长度。

同时,在该筒岩心的顶、底端涂漆并注明井段、筒次、岩心长度、收获率、层位(如果是岩心底、顶挡板,应注明井号、井段、筒次、岩心长度、收获率、层位)。

3.涂漆编号在岩心方向线同侧,按地层自浅而深依次涂白漆并填写编号(阿拉伯数字)(不能用白纸)。

涂漆编号的一般密度为碎屑岩、砂岩200mm一个,泥岩400mm一个,含油气岩心加密编号,碳酸岩和火山岩及其它岩类400mm一个。

但每筒岩心的首位和大于50mm的自然断块必须涂漆编号,编号用黑色碳素墨水,以仿宋字书写。

岩心编号的漆块为40mm×25mm。

半米点、整米点记号为直径10mm的实心圆点。

岩心编号格式和内容如下:4.岩心编号后,应立即将含油、含气、储集层、特殊岩性的岩心劈开,进行观察、描述,荧光检查和取样。

(1)岩心应对半劈开,使的方向线和岩心编号在同半的中央,尽可能不破坏完整的层理构造(2)观察描述后必须按原顺序对好,若编号和长度记号破损,必须重新补划。

5. 岩心装盒:(1)岩心描述后,以由浅至深、自左而右的顺序装盒,岩心方向线位于上方,岩心盒外正面标明井号、本盒井段、岩心编号(块号)。

背面(只在每筒岩心的第一盒)标明本筒取心井段、筒次、取心长度和取心进尺、收获率,左面为盒数,右面为层位。

标注方法如下:正面左面标为盒数(全井统一编号)。

016-2008 岩屑、岩心荧光录井方法

016-2008 岩屑、岩心荧光录井方法

Q/SYCQZ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CQZ 016—2008 岩屑岩心荧光录井方法2008—06—25发布 2008—07—25实施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原理 (1)3 要求 (1)4 荧光录井的密度要求 (1)5 仪器操作 (1)6 定性分析 (2)7 定量分析 (2)8 鉴别含油级别 (3)附录A(规范性附录)荧光标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4)前言本方法按GB/T 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和表述。

本方法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方法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方法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物探、测井、录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方法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起草。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周国源、郁万里、冯建铭。

岩屑岩心荧光录井方法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钻井现场荧光录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中钻井现场的荧光录井。

2 原理根据石油中的沥青、烃类等有机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出特有的荧光特性,在钻井中通过对岩屑、岩心进行荧光分析,可发现油气显示。

3 要求3.1试剂要求a)正已烷,分析纯;b)荧光分析标准溶液,配制方法见附录A。

3.2器皿要求a)移液管:5,10 ml;b)滴瓶:50,100 ml;c)试管:5,10 ml;d)试管架;e)托盘天平;f)镊子;g)滤纸:Φ9 cm ;h)牛角匙;i)容量瓶;j)定性滤纸。

3.3仪器要求STY-型紫外光仪或仪器参数与其相当的其它仪器;4 荧光录井的密度要求a)岩屑按录井间距,对录取的岩屑逐包及时进行荧光测定。

b)岩心要求及时进行系统的荧光测定。

5 仪器操作Q/SYCQZ 016—2008将仪器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开启仪器电源开关,预热1 min~2 min。

揿压启光辉按纽,待灯启辉后松开按纽。

6 定性分析6.1 荧光检查(湿照、干照)6.1.1 将湿的岩屑、岩心或干燥后的岩屑、岩心直接置于仪器的荧光灯下,观察描述含油岩屑的百分含量,描述岩屑、岩心的荧光分布特征,可表述为星点状、斑块状、片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裂缝孔 隙缓渗
沿裂缝孔 隙缓渗
缝 洞 壁 上 看 不 到 荧光滴照 2 级或 2 级以
荧光
为岩石本色
原油

无油脂感, 一 般 闻 不
渗入
不染手
到原油味
5.3 孔隙性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
5.3.1 分级 分为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荧光五个级别。
5.3.2 含油级别确定原则 按含油岩屑占定名岩屑的百分比和含油产状及饱满程度并重的原则确定含油级别。若含油岩屑占定
4.2 设备和材料配置
4.2.1 主要设备配置包括:荧光灯、双目显微镜、碳酸盐含量分析仪、岩屑鉴定台。 4.2.2 主要工具和材料配置包括:钢卷尺、直尺、放大镜(大于等于 10 倍)、点酸盘(无釉瓷板)、小 瓷碟、小刀、鎯头、劈刀、镊子、试管、烧杯、酒精灯、荧光对比系列、稀盐酸(浓度为 5 %或 10 %)、 镁试剂、氯仿(或丙酮、正己烷)、蒸馏水、拭镜纸、滤纸、铅笔(红色、灰色)、记号笔、毛笔、粒度 筛、水桶、记录纸、百格盒、油漆、刷子。
a) 水基钻井液取心井,设置长度应大于取心筒内筒长度 1 m 的接心台; b) 密闭取心、油基钻井液取心和长筒取心井,设置长度应大于取心筒内筒长度 2 m,宽为 1.5 m,
高为 0.3 m 的接心台。 4.1.4 在钻井取心中应做到:
a) 送钻均匀,且取心进尺应小于取心筒的内筒长度; b) 尚未取心完毕进行扩眼时不应钻掉余心,无余心时可扩眼至距离井底 0.5 m; c) 起钻过程应做到操作平稳,井内钻具无旋转; d) 油基钻井液的循环系统开放部分应有防雨和防雪设施,不应有地面水混入,且含水量小于 5%。 4.1.5 应在岩屑捞取点安装防爆照明灯,并设置一根能够提供清洁水的软性水管线。 4.1.6 地质值班房到岩屑捞取点的道路应做到平整、防滑、无障碍。
5.1.2 含油级别确定原则
按含油面积占岩石总面积的百分比和含油产状及饱满程度并重的原则确定含油级别(致密砂岩类应 降一级定级)。若含油面积占岩石总面积的百分比达到某一含油级别,但其含油产状及饱满程度并未达 到该级别时,应降一级定级。
5.1.3 含油级别确定方法
孔隙性含油岩心含油级别的确定方法见表 1。
5.2.3 含油级别确定方法
缝洞型含油岩心含油级别的确定方法见表 2。
含油 级别
富 含 油
油斑
油迹
含油缝洞占岩石 总缝洞的百分比
% ≥50
≥5~<50
≥1~<5
表 2 缝洞性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
含油产状
颜色
油脂感

滴水试验
缝洞发育,缝洞壁上原 油染部分呈棕褐色
油浸染明显,含油均匀, 或棕黄色,其它部
4.3 区域及邻井资料收集
应收集的区域及邻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项目: a) 区域地质资料; b) 邻井录井、测井资料。
5 含油(气)级别划分
2
5.1 孔隙性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
Q/SHXB 00XX—2012
5.1.1 分级
以岩性层为单位,以岩心新鲜断面的含油情况为准,分为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荧 光六个级别。
≥70
含油较饱满、较均匀,含 棕、浅棕、黄棕、棕黄色, 油脂感较强, 原油味较浓
有不含油的斑块、条带 不含油部分见岩石本色 染手
棕黄色,不含油部 染手
原油味较浓

分见岩石本色
浅棕、黄灰、棕灰

含油不饱满,含油呈条带
油脂感弱,可
≥40~<70
色,含油部分看不
原油味较淡

状、斑块状不均匀分布
染手
见岩石本色

含油不饱满、不均匀,多
≥5~<40
多呈岩石本色

呈斑块、条带状含油
油脂感很弱, 原油味淡
可染手
滴水试验
呈圆珠状,不 渗入
呈圆珠状,不 渗入
1
荧光 石油本身或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光现象,称为荧光。 3.7 岩屑迟到时间 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取样位置所需的时间。
4 录井条件
Q/SHXB 00XX—2012
4.1 钻井施工单位应提供的条件
4.1.1 钻井液循环系统应满足地质录井要求。在钻井液出口槽取岩屑样时,要求钻井液槽安装应便于 岩屑捞取,其有效长度应大于 5 m,坡度以 1°~3°为宜,且槽底平整;导液管口与钻井液出口槽底面 不应有落差。在振动筛出砂口取岩屑样时,要求振动筛布的规格应满足岩屑录井要求。 4.1.2 在气体钻井条件下,应将岩屑采集装置安装在排砂管线斜坡段的下部,采用内径大于 15 cm 的 取样装置,在取样器与排砂管线连接处安装一个球型阀门。 4.1.3 钻井地质设计要求钻井取心的井,应在钻台坡道朝向地质值班房一侧设置一个接心台(可用套 管或钻铤并排固定而成),其中:
5.2.1 分级 分为富含油、油斑、油迹和荧光四个级别。其中,粘土岩类只采用富含油、油斑两个级别。
3
5.2.2 含油级别确定原则
Q/SHXB 00XX—2012
按含油缝洞占岩石总缝洞的百分比和含油产状并重的原则确定含油级别。若含油缝洞占岩石总缝洞 的百分比达到某一含油级别,但其含油产状并未达到该级别时,应降一级定级。
II
岩心岩屑录井规范
Q/SHXB 00XX—2012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西北油田分公司工区岩心岩屑的含油(气)级别划分和现场描述内容、方法及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西北油田分公司工区岩心岩屑的现场描述及编录保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含油部分滴 水呈馒头状 含油部分滴 水呈馒头状, 缓渗

含油极不均匀,含油部分
<5
为岩石本色

呈星点状或线状分布
无油脂感,不 能 闻 到 原 油 滴 水 缓 渗 ~
染手

渗入
荧 肉眼看
为岩石本色或微黄 无油脂感,不 一 般 闻 不 到
荧光滴照 2 级或 2 级以上
渗入
光 不见原油

染手
原油味
5.2 缝洞性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
表 1 孔隙性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
含 含油面积占
油 岩石总面积
含油产状及饱满程度
颜色
油脂感

级 的百分比



棕、棕褐、深棕、
含油饱满、均匀,局部见
油脂感强,染

≥95
深褐、黑褐色,看
原油味浓
不含油的斑块、条带


不见岩石本色

棕、浅棕、黄棕、
含油较饱满、较均匀,含
油脂感较强,
含 ≥70~<95 有不含油的斑块、条带
SY/T 5615—2004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SY/T 5969-2005 油气探井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解释规范 Q/SH 0076-2007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录井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岩屑录井 按一定井深间距和岩屑迟到时间,连续采集随钻过程中自井底返至井口的岩屑,并对其进行观察、 描述、整理,以及绘制录井图、恢复地下地层剖面的全过程。 3.2 岩心录井 确定钻井取心层位、井段,记录钻井取心工程中油气显示资料及其它相关参数,收集、整理、编录 岩心实物及绘制岩心归位图,并利用岩心资料研究地层、岩性、沉积构造、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及其它 矿产的全过程。 3.3 井壁取心录井 确定井壁取心层位、井段,收集、整理、编录井壁取心实物,并利用井壁取心资料研究地层、岩性、 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及其它矿产的全过程。 3.4 孔隙性含油 以岩石颗粒骨架间分散孔隙作为原油储集空间。 3.5 缝洞性含油 以岩石裂缝或孔洞作为原油储集空间。 3.6
本规范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的附录 D、附录 E 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西北油田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蒋建平、杜永明、张军阳、黄建新、李亚玉、景顺德、韩军伟、徐高军。 本规范替代《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钻井地质规范实施细则(新疆探区)(试行)》中岩心岩屑录井 部分。
Q/SHXB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标准
Q/SHXB0092-2012
岩心岩屑录井规范

2012-09-10 发布
2012-09-20 实施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发布
目录
Q/SHXB 0092—2012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录井条件 ........................................................................... 2 5 含油(气)级别划分 ................................................................. 2 6 岩屑录井 ........................................................................... 6 7 岩心录井 .......................................................................... 15 8 井壁取心录井 ...................................................................... 20 9 荧光录井 .......................................................................... 21 10 记录填写 ......................................................................... 2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岩心岩屑描述内容和方法 ........................................... 23 附录B (规范性附录)地质录井中常见矿物及岩石鉴定方法 ................................. 36 附录C (规范性附录)岩心孔洞缝的分类与统计 ........................................... 43 附录D (资料性附录)常规岩心岩屑含油气水检测方法 ..................................... 44 附录E (资料性附录)真假岩屑及真假油气显示的判断与识别 ...............................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