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绿道的发展绿道新材料新技术

合集下载

园林新工艺新材料新技巧

园林新工艺新材料新技巧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在环山路园林建设工程中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建设施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应用建筑业十大项新技术: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①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分为支撑的弹簧钢线主体及透水和过滤的管壁等两大部分及接着的P.V.C等三种主要材料。

软式排水管的最大特点:是透水是渗透是毛细原理,靠纤维吸收土石中多余的水达到饱和时滴进水管内汇集而排水的,并不同于一般钻孔的滴水式的排水。

利用软式透水管来解决王母池朝阳泉软土层改良技术难题。

②土工合成材料三维网垫边坡防护应用技术:三维土工网垫是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材料,是用于植草固土的一种三维结构的似丝瓜网络样的网垫,质地疏松、柔韧,留有90%的空间可充填土壤、沙砾和细石,植物根系可以穿过其间,舒适、整齐、均衡的生长,长成后的草皮使网垫、草皮、泥土表面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植物根系可深入地表以下30—40cm,形成了一层坚固的绿色复合保护层。

该项技术用于环山路东段王母池西侧护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高边坡防护技术在实际工程中,根据边坡坡度、高度、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危害程度合理选择防护措施,提高地层软弱结构面、潜在滑移面的抗剪强度,改善地层的其它力学性能,将结构物与地层形成共同工作的体系,提高边坡稳定性。

①植物防护:利用植物的根系起到固土、固肥、固水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如在环山路西段一标段右侧高斜坡上密植火炬树,火炬树根的分蘖力较强。

②砌体封闭防护:利用嵌草砖铺装护坡,防止水土流失。

如在环山路西段一标段右侧高斜坡处铺设嵌草砖。

3、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将雨水收集后,经过雨水渗蓄、沉淀等处理,集中存放,用于施工现场部分绿化苗木的浇水以及混凝土试块养护用水。

如环山路东段用回收雨水养护混凝土试块。

4、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是指将工业废渣制作成建筑材料并用于建筑工程。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摘要:近些年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的轰烈开展,使得绿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显著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回顾绿道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绿道的各项功能,最后对绿道建设提出展望。

关键词:绿道;发展一、绿道的概念现代绿道的概念源自美国和欧洲,中文“绿道”一词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源自greenbelt和parkway两个词汇,green意指与环境有关的或支持环境保护的,way指通道或到达一个地区的线路或路径。

“绿道”(Greenway)这个词在1959年首次出现在威廉.怀特(William H.Whyte)的《保护美国城市的开放空间》一文中。

1987年,这一词在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Americans Outdoor)发布的《美国户外空间报告》一文中得到官方认可。

而关于绿道的定义纷繁多样,不同的研究者们对绿道的定义各不相同,其中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对绿道的解读显得较为全面具体,他认为绿道是沿着生态廊道的线性开放空间;为非机动车道设立的自然景观道;连接休闲区、自然生态区、人文历史景观区之间的开放空间等。

Hay认为绿道是连接开敞空间的景观链,是具有自然特征的,集生态、文化、娱乐与一体的廊道。

Robert定义绿道为人类、动物、种子和水运动的绿色通道。

二、绿道的发展(一)国际上的绿道发展绿道概念自19世纪60年代被提出后,相关的理论发展显著,绿道的设计实践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国际上绿道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早期的公园游憩绿道阶段(1867-1900),最早的绿道规划出现在Frederick Law Olmsted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中,该案例用绿道将富兰克林公园等几个公园连接起来,并延伸至三个城区;接着绿道进入景观优先的发展阶段(1900-1945),主要的案例有波特兰纪念广场、新泽西兰州兰德堡镇的绿道规划和蓝桥公园等;然后绿道受环保运动影响开始蓬勃发展(1960-1980),这一时期的美国成立了几个绿道研究中心,对绿道的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其中麦克哈格著写了《设计结合自然》,该著作在笔者读研期间为指定必读书物,该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切的依赖关系,主张设计遵循生态原理,并通过许多实例来介绍这种设计方法的运用;接下来的绿道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运动(1985年后),往多层次多目标发展,在世界各地都有显著发展,全球有数以千计的绿道项目开展,关于绿道的理论研究也大量出版,绿道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重视,各种关于绿道的讨论会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绿色低碳道路工程新材料技术及应用实践报告

绿色低碳道路工程新材料技术及应用实践报告

绿色低碳道路工程新材料技术及应用实践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绿色低碳道路工程新材料技术及应用实践报告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道路建设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外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发展案例

国外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发展案例

国外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发展案例一、新加坡——垂直绿化与雨水收集的完美结合。

新加坡这个小小的城市国家,那可在园林绿化创新方面有着不少厉害的点子。

你知道吗?新加坡很多高楼大厦都像是一个个绿色的垂直森林。

他们搞的垂直绿化超级酷。

就比如说有些建筑的外墙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这些植物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空气净化器。

新加坡天气炎热嘛,这些植物能给大楼降温,减少空调的使用,这可就大大节省能源了。

而且啊,新加坡在园林绿化里还巧妙地融入了雨水收集系统。

他们的那些植物墙啊,花坛啊之类的,都设计得能够收集雨水。

雨水顺着特殊的管道流到一个储存系统里,然后经过简单的过滤,就可以用来浇灌那些花草树木了。

这样一来,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简直是一举多得的妙招。

二、德国——社区花园与智能灌溉。

德国的社区花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创新案例。

在德国的很多社区里,居民们会一起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花园。

这个花园可不是随随便便弄弄的哦。

社区里的人会一起商量种些什么植物,从漂亮的花卉到可以吃的蔬菜水果,应有尽有。

这里面体现了很强的社区凝聚力。

但是,这么多植物要浇水也是个麻烦事。

于是呢,德国就用上了智能灌溉系统。

这种智能灌溉系统可聪明了。

它能根据土壤的湿度自动判断需不需要浇水。

如果土壤还很湿润,它就不会傻乎乎地喷水;要是土壤干得差不多了,它就会精准地给植物们送上水分。

而且这个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来控制呢。

要是居民们发现哪块地方的植物有点不对劲,比如说看起来有点焉了,即使不在花园旁边,也可以拿出手机操作,让灌溉系统给那块地方多浇点水。

这可大大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也让社区花园一直都生机勃勃的。

三、美国——生态修复与基因技术助力植物抗逆性。

美国地大物博,在一些遭受过工业污染或者自然灾害破坏的地区,他们的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就派上了大用场。

就拿生态修复来说吧。

在一些被污染的土地上,普通的植物很难生长。

美国的科学家们就开始寻找那些对污染有耐受性的植物。

有没有什么铺路的创新技术?

有没有什么铺路的创新技术?

有没有什么铺路的创新技术?铺路是指铺设或修复道路的工作,通常使用传统的方法和材料来完成。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创新技术正在被开发和应用于道路建设领域。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改善道路的质量和耐久性,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铺路的创新技术。

1. 智能混凝土智能混凝土是一种利用传感器和微电子技术的新材料,具有自愈合和自卫能力。

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传感器会检测到并通过微电子技术自动修复。

这大大延长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此外,智能混凝土还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道路的状态,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2. 可再生能源路面可再生能源路面是一种利用太阳能或风能来发电的路面材料。

这种材料不仅可以提供照明和交通信号设施所需的电能,还能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还能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

3. 自洁道路自洁道路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和特殊的涂层来抑制细菌滋生和降解有害物质的道路。

这种道路表面覆盖有一层特殊涂层,能够分解有害物质,如尾气中的二氧化氮等。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起到抑制微生物滋生的作用,保持道路整洁和卫生。

4. 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系统。

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收集实时的交通数据,并通过智能算法对交通流进行分析和优化。

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并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5. 自动化铺路机械自动化铺路机械是一种利用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铺路工作的设备。

传统的铺路工作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耗时,而自动化铺路机械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铺设道路。

它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自动调整铺路深度和宽度,保证道路的质量和均匀度。

这种机械还可以减少人为失误和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铺路的创新技术能够改善道路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智能混凝土、可再生能源路面、自洁道路、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和自动化铺路机械是目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创新技术。

环保新科技行道树铺装有了“会呼吸的树池”

环保新科技行道树铺装有了“会呼吸的树池”

环保新科技行道树铺装有了“会呼吸的树池”汇报人:2023-12-01contents •项目背景•“会呼吸的树池”设计•“会呼吸的树池”应用与推广•环保效益与前景展望•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与附录目录01项目背景03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面临挑战01城市绿化覆盖率逐年上升02行道树种植数量增加城市绿化现状1 2 3行道树生长环境受限灌溉、施肥等养护工作不便病虫害防治困难行道树种植与维护问题研究新型的行道树铺装材料和结构设计具有呼吸功能的树池结构开发高效、环保的灌溉系统解决方案的提02“会呼吸的树池”设计创新的理念在于通过设计保护行道树,延长其寿命并提高生长质量。

保护树木生态友好可持续性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持生物多样性。

采用可再生资源进行设计,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030201创新理念选择高性能、耐久性好的材料,确保树池经久耐用,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材料选择采用合理的构造设计,确保树池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

构造设计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树池内部环境,为树木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

智能监控技术实现树池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有利于树木根系的呼吸和生长。

高透气性树池排水性能优良,有效防止水分积聚,避免根系受涝。

排水性好树池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区。

适应性强树池结构简单,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降低养护成本。

维护简便优势特点03“会呼吸的树池”应用与推广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后海大道1021号(邮编:518067)2023年3月15日,深圳市南山区在后海大道开展“会呼吸的树池”试点项目,以探索新型环保技术应用于城市绿化。

树池采用新型透水材料铺装,能够让雨水自然渗透,同时具备高透水性、抗磨损、易维护等优点。

010203试点项目介绍公共设施与道路绿化住宅小区与商业地产旅游景区与公园绿化工业园区与工厂绿化园林与城市规划应用领域拓展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生态的重视,该技术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许多市民在高楼密集、道路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了压力与疲劳。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道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和喜爱。

本文将围绕绿道的功能与发展,探究其对城市生活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绿道的定义和功能绿道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设置的以多样化种植为主要特征的廊道,它具有人文、环保、景观、交通等多种功能,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健康休闲环境和快乐的文化娱乐场所。

1、健康环保绿道可以作为城市“肺”的一部分,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城市中,通过绿道的种植,可以迅速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同时,绿道的建设还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轻压力和疲劳,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2、景观休闲绿道具有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增加人们的心理放松感,将城市中的单调机械与自然结合,使城市更加人文,激发人们的精神和感官,让城市居民获得更多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与愉悦。

3、交通便利绿道在城市中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还可以作为人们的通行手段。

相比于车辆,绿道更加安全、环保、健康,将人们从轮渡之中解放出来,形成“人行天桥”,为城市的交通系统带来新的可能性。

二、绿道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城市绿道建设已经起步,但在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绿地的减少,从而影响了城市环境的健康和美观。

另一方面,城市中的车辆增多,污染问题严重,引起人们对于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视。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城市绿道建设要在制度和技术上进行创新。

1、切实加强绿道的建设城市绿道建设要加强对城市空气、土壤、水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现绿道的生态、环保功能,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建设。

同时,要积极利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提升城市绿化的渐进性,扩大绿化并且保护绿化率。

2、多元化提供活动方式为了让绿道的使用者能够更好的加强身心锻炼,绿道管理部门可以在绿道上提供各种形式的娱乐、体育等活动,吸引更多人使用绿道,提高绿道的使用效能。

城市园林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案例

城市园林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案例

城市园林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案例
城市园林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绿色生态环境,但在必须保证绿色化率的同时,城市园林也需要创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提高园林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以下是一些城市园林创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的案例。

工艺
1. 自动灌溉系统:传统的灌溉需要人工操作,在大规模的城市园林中会带来人力物力的不小负担。

自动灌溉系统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控制灌溉时间、水量和喷头位置,实现自动灌溉,节约了园林维护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2. 生物滞留池:城市园林中水资源的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传统的下水道系统会将雨水等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污染环境。

生物滞留池采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将废水在自然环境中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新材料
1. 草皮网:城市园林中运动场地的草皮容易受到磨损,需要经常更换。

草皮网采用合成材料,可以将草皮固定在网格上,增强了草皮的质量和耐用性,减少了更换草皮的频率。

2. 捆绑盆栽:传统的盆栽需要加固,以免在强风雨天倾倒。

捆绑盆栽采用塑料材料,将盆栽和支架捆绑在一起,增强了盆栽的稳固性。

新技术
1. 3D打印:传统的雕塑制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时间和精力成本。

3D打印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模型,减少生产成本和制作周期,实现个性化的园林雕塑。

2. 节能照明:城市园林的夜景是文化旅游的重要景观,灯光装置的运行成本却很高。

利用LED灯和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实现节能照明,减少运行成本。

以上是城市园林创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的一些案例,这些创新提高了城市园林的实用性和美观度,减少了城市园林的运维成本,提高了城市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国外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国外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国外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愈发受到关注。

国外在绿色建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进展,这些绿色建筑材料不仅环保,还具有优异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国外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情况,以期为我国的绿色建筑材料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生物基建筑材料生物基建筑材料是指以植物纤维、木材、竹材等为基础原料制造的建筑材料。

这类材料源自可再生资源,具有循环利用的优势,无毒、无害、易于处理和回收利用。

例如,国外研发了一种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生物质纤维板材,该材料既具备木材的强度和耐久性,又兼具环保的特点。

二、高性能玻璃高性能玻璃是一种具有良好隔热、隔音和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

国外在高性能玻璃的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有一种名为LOW-E 玻璃的材料,采用了金属涂层技术,使其具备了较高的短波辐射透过率和较低的长波辐射透过率,从而实现了优异的隔热性能。

三、多功能保温材料多功能保温材料是指集保温、隔热、防水、防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材料。

国外研发出一种名为PCM(相变材料)的保温材料,它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有效调节室内温度,降低能耗。

此外,还有一种名为Aerogel的保温材料,它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和优异的保温性能,被誉为“世界上最轻、最好的保温材料”。

四、可再生能源利用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材料是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建筑能源高效利用的一类材料。

国外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具备光伏和风能利用功能的建筑材料。

比如,太阳能光伏板可以通过吸收阳光转换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电力;而风能利用元件则可以利用建筑物周围的气流转换为电能,实现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

五、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被微生物、土壤等自然界的作用降解并无害化的材料。

国外在可降解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方面积极探索,特别是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方面有着显著成果。

例如,PLA(聚乳酸)材料具有可降解性,可用于制造一次性餐具、包装材料等。

新材料新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

新材料新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

新材料新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新材料和新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重点介绍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其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作用二、新材料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1.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久、环保等特点,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耐久性和节能效果例如,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等,都在城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交通材料新型交通材料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性能、降低能耗和污染例如,高速列车用轻质高强材料、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材料、航空器用复合材料等,都有助于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水平3.能源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例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叶片材料、燃料电池等,都在城市能源供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4.环保材料新型环保材料可以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例如,水处理材料、空气净化材料、固废处理材料等,都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三、新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1.建筑技术新型建筑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例如,装配式建筑、3D打印建筑、智能建筑设计等,都在推动城市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2.交通技术新型交通技术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安全和环保水平例如,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交通系统、绿色交通技术等,都在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提供技术支持3.能源技术新型能源技术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电网技术、能源互联网等,都在推动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4.环保技术新型环保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例如,大气治理技术、水处理技术、固废处理技术等,都在为城市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四、新材料和新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作用1.提高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寿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寿命例如,高性能建筑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新型交通材料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性能和安全性2.降低能耗和污染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城市基础设施的能耗和污染例如,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材料可以降低交通工具的能耗和污染,绿色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负荷3.促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发展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4.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环保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寿命、降低能耗和污染、促进智能化发展,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更加完善,为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有力保障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新材料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1.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特殊的电磁性能等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纳米材料可应用于建筑涂料、水泥、塑料等领域,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降低能耗2.智能材料智能材料是一种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相应智能响应的材料例如,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温度驱动变形的特点,可应用于桥梁和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压电材料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应用于能量收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3.生物质材料生物质材料是指以生物质为原料制成的材料,如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生物质材料可应用于建筑、包装、家具等领域,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三、新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调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通过智能电网,可以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需求响应,降低能源消耗2.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器人可以协助完成高空作业、混凝土浇筑等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在环境卫生领域,机器人可以用于清扫、清运垃圾等,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3.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在城市基础设施中,新能源技术可应用于建筑供电、供暖、制冷等领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作用1.提高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安全性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安全性例如,高性能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建筑涂料的耐久性和抗裂性,智能材料可以实现桥梁和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从而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2.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城市基础设施的能耗和环境污染例如,生物质材料可以减少塑料和木材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和森林砍伐;新能源技术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3.促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发展例如,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机器人技术可以提高建筑施工和环境卫生等领域的工作效率4.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减少资源消耗;开发和利用新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住质量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促进智能化发展,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迈上新台阶,为城市居民的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场合及注意事项如下:一、应用场合1.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耐久性和节能效果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建筑涂料、水泥和塑料等领域,提高材料的性能和降低能耗;智能材料可以应用于桥梁和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注意事项:在建筑领域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时,应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2.交通领域在交通领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性能、降低能耗和污染例如,新型交通材料可以用于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器等领域,提高交通工具的性能和安全性;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调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注意事项:在交通领域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时,应注意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以确保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乘客的安全3.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例如,新能源技术可以应用于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领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需求响应,降低能源消耗注意事项:在能源领域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时,应注意能源的稳定供应和电网的安全性,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可靠4.环保领域在环保领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例如,水处理材料、空气净化材料和固废处理材料等,都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注意事项:在环保领域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时,应注意环境保护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运行效果,以确保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注意事项1.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时,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和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应加强监管和检测,防止不合格产品和设施的投入使用2.知识产权保护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涉及众多知识产权,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创新成果,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3.跨学科合作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应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4.人才培养和引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5.社会宣传和普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社会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新材。

绿道论文城市绿道发展论文:基于绿道类别的武汉城市绿道发展方向分析

绿道论文城市绿道发展论文:基于绿道类别的武汉城市绿道发展方向分析

绿道论文城市绿道发展论文:基于绿道类别的武汉城市绿道发展方向分析摘要:城市绿道在当今城市发展中为改善绿色空间环境增添了更多可能,并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不同地区需要建立适合各自城市风貌特色的绿道网络。

本文针对绿道的不同分类特点,分析了目前武汉城市绿地系统的不足,为武汉市未来建设城市绿道提出了规划建议。

关键词:绿道;类别;武汉城市绿道abstract:today,urban greenway helps to create more and more green space in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lso, the different regions need to build greenway systems which are very suitable for local featur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various categories of greenwa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eficiency of greenbelt system in wuhan now, for giving advice to build wuhan urban greenway on city planning.keywords:greenway;category;urban greenway of wuhan1引言“绿道”一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源于人们对城市环境的重视,也源于对大兴土木时环境问题被忽略的不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城市人口从1.72亿增长到2009年的6.22亿,城市化率也从17.9%上升到2009年的46.6%,但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是城市绿色空间的急剧减少,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

城市绿道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城市绿道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城市绿道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越来越紧张,自然环境逐渐受到破坏。

因此,城市绿道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景观建设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城市绿道建设为主题,探讨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城市绿道建设现状城市绿道是一种由绿地、树木、道路、水系及其他自然景观的组合构成的城市公共生态系统,其需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目前,国内外城市已经开展了许多绿道建设工作,其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城市绿道建设如下:1. 美国纽约市长园区绿道美国纽约市长园区绿道是一个跨越5个社区的公共绿地,总面积超过250英亩。

该绿道由两条沿海路径和一条中央步道组成,沿途设有各种运动场、游戏场、草坪和健身器材等,同时,该绿道也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2. 欧洲阿姆斯特丹市绿道欧洲阿姆斯特丹市绿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自行车道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市民骑自行车的需求。

绿道总长度达到了400公里,不仅可以与市内各个区域连接,还可以与周边地区的自行车道连接起来。

3. 中国上海市观测珠江口绿道中国上海市观测珠江口绿道于2010年建成,是一个重大的环保项目。

绿道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同时还保护了珠江口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二、城市绿道建设发展趋势城市绿道建设已经成为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城市绿道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未来城市绿道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发展未来城市绿道建设需要更多地考虑市民的不同需求,满足市民在不同场景下的休闲需求,建设多样化的绿道设施,如儿童游乐区、小型体育馆、躲避雨雪的遮蔽棚等。

2.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是未来城市绿道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智能设备和通讯技术,改善城市绿道的管理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3.绿色发展未来城市绿道应该注重生态效益,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绿色低碳道路工程新材料技术及应用

绿色低碳道路工程新材料技术及应用

绿色低碳道路工程新材料技术及应用英文版Green and Low-Carbon Road Engineer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In the ques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and low-carbon road engineering 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aspect of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his shift towards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is not only driven by the need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but also by the economic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energy-efficient construction practices.New material technologie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green and low-carbon road engineering. These materials are designed to offer superior performance while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f road construction. One such material is low-carbon concrete, which is produced using alternative binders and additives that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during its production and usage. Another example is the use of recycledmaterials, such as crushed concrete and asphalt, which not only reduces waste but also enhanc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road projects.Apart from these materials,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re also essential for green and low-carbon road engineering. One such technique is the use of prefabricated elements, which allows for faster construction and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 Another technique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in layers of asphalt, which reduces the amount of material used while maintaining the road's structural integrity.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new material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has already begun to transform the road engineering industry. Projects that incorporate these green and low-carbon practices not only contribute to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but als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and longevity of roads. Furthermore, these practices can help in reducing the overall cost of road maintenance, thus offer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In conclusion, green and low-carbon road engineering offers a promising path towards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he use of new material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holds the key to realizing this vision. By embracing these practices, we can build roads that are not only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ut also economically viable and durable.中文版绿色低碳道路工程:新材料技术及应用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绿色低碳道路工程已成为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方面。

城市道路智慧节能、环保、低碳路面新材料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智慧节能、环保、低碳路面新材料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智慧节能、环保、低碳路面新材料技术介绍根据规划,****市的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O2/GDP):到2020年,单位GDP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下降25%,2040年下降55%。

为了保护环境、降低CO2的排放量,低碳环保的路面新材料新技术如下:①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废旧沥青混凝土材料中的老化沥青,只占沥青重量很小的比例,剩余的沥青、骨料完全可以回收利用。

特别是块状石料和石粉等材料是典型的无机物质,除块状石料在路面剥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少量碎裂外,不存在所谓的材料变质等化学变化现象,这为材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基础。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是将需要翻修或者废弃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再添加适量的新骨料、新沥青,重新拌和成为具有良好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的整套工艺技术。

目前****每年均有大量的旧沥青路面因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翻新改造,由于受现状地下管线、道路两侧项目单位进出口高程的制约,多数路段不具备路拌等沥青再生技术的使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和砂石材料,节省工程投资。

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再生剂的技术要求是:必须具有软化与渗透能力,即具备适当的勃度;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质,复合流动度接近1,显现牛顿液体性质;必须具有溶解分散沥青质的能力,即应富含芳香分。

可以再生效果系数K 一再生沥青的延度与原(旧)沥青延度的比值表征旧沥青添加再生剂后恢复原沥青性能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热化和耐候性(以试验薄膜烘箱试脸前后黏度比衡量)。

②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是将废旧橡胶轮胎破碎成一定形状和粒径的颗粒,以骨料的形式直接添加于沥青混合料中,用以代替部分集料而形成的新型沥青混合料。

废旧轮胎的处治方式:整体使用:用作公路路基和桥墩建设用的填料;用于码头作为船舶的缓冲防撞装置;用于构筑人工礁石或防波堤坝;用于建筑消音隔板等。

交通设施的创新材料和建造技术

交通设施的创新材料和建造技术

交通设施的创新材料和建造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设施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人们对交通便利性的需求,不断出现创新的材料和建造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交通设施的创新材料和建造技术,以展示其在交通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是一种创新的材料,被广泛用于桥梁和道路的建设。

相比传统的钢材,高强度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使用高强度钢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同时提高交通设施的承载能力。

此外,高强度钢还具有耐腐蚀性能好、寿命长的优点,能够降低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二.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先进的建材,用于道路和桥梁的建设。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裂缝和变形的发生。

高性能混凝土还能够提供更好的抗冲击和振动吸收能力,提高交通设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三. 聚合物改良沥青聚合物改良沥青是一种用于道路建设的新型材料。

它通过将聚合物与沥青混合,提高了沥青的粘附性和柔韧性。

聚合物改良沥青具有较高的抗剥离能力,能够抵抗车辆产生的骨折和剥离。

此外,它还能够提供更好的防水和耐久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聚合物改良沥青的使用可以减少道路维护的频率和成本。

四.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轻型、高强度的材料,适用于交通设施的建设。

它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阻燃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还可以减少结构的重量,提高交通设施的负荷能力。

由于其可塑性好,可以满足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需求,因此被广泛用于隧道、桥梁和车辆的制造。

五.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建造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交通设施的建设领域。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将建筑材料打印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减少了传统建造过程中的浪费和成本。

此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建造,提高建筑的设计灵活性和效率。

它有望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和隧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

2024年城市绿道建设方案出台

2024年城市绿道建设方案出台

验收阶段:对绿道 建设进行验收,确 保工程质量和效果
维护管理阶段:制 定绿道维护管理制 度,定期进行巡查 和维护,确保绿道 正常使用和美观。
资金筹措与使用管理
资金来源:政府财 政、社会资本、公
益基金等
资金使用:严格按 照预算执行,确保
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分配:根据项 目需求,合理分配
资金
资金监管:建立完 善的资金监管机制,
绿道线路类型:步行道、自行车道、 跑步道等
绿道线路连接:公园、广场、景区、 居住区等
绿道线路长度:根据城市规模和居 民需求确定
绿道线路标识:设置清晰的指示牌 和地图
绿道线路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 确保安全使用
5
绿道建设内容与标准
20
绿道建设内容
绿道类型: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跑步 道等
绿道设施:包括休息区、照明设施、指示 标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休闲功能:提供休闲、娱乐、健 身等设施
文化传承:展示城市历史文化, 提升城市形象
4
绿道规划布局
14
规划依据
城市发展规划:考虑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规划,确保绿道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居民需求调查:了解居民对绿道的需求和期望,以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出行等需求
配套设施:设置休息区、垃圾桶、 指示牌等配套设施,方便市民使 用和维护
绿道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生态、环保、美观、实用
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制宜
设计元素:植物、水系、地形、建筑、设施 等
设计方法: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质选择、 细节处理等
设计效果:营造舒适、宜人、和谐的户外环 境

绿色建筑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前景

绿色建筑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前景

绿色建筑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前景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注重节能、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建筑结构、功能、材料、用能和设备等都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与资源利用的最佳方式,达到节能减排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绿色建筑技术旨在提高建筑质量、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可持续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绿色建筑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国外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现状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建筑的前沿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组织了LEED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和权威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之一。

LEED认证标准强调使用绿色材料、能源节约、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被逐渐接受和运用于世界各地。

同时,欧盟《能源性能建筑指令》(EPBD)指出,全欧盟建筑占全国总能耗的40%,排放CO2的比例达到全球总排放量的36%。

欧盟科研项目“HORIZON 2020”投入了许多资金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此外,丹麦、瑞典、挪威等国的建筑行业也在推进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二、国内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现状在中国,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受到重视。

近年来,建筑业在健康环保领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表现,如绿建示范工程和环境友好型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产业基地的成立,政府的各项政策与税收支持等。

绿建示范工程分为城市综合体、学校、医院、住宅等类型,意在推动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规划、建设、运行的协调。

环境友好型建筑工程要求将建筑物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将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和理论应用到实际建设中。

同时要求将建筑设计与环境、景观、社交和文化等因素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提升建筑的品质和环境效益。

政府的推动下,绿色建筑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趋势,要求更高的节能标准和技术支持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与产业链已经成型,相关的认证标准、产品、技术和服务已经逐渐形成,推进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

绿道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绿道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绿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凸显。

市民对于绿化、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绿道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正逐渐成为各个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道是城市中的一种绿色走廊,通常由树木、花园、草坪等绿化景观组成。

它的建设旨在提供一个供行人、骑行者或其他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通道,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和健康锻炼的场所。

下面将详细介绍绿道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绿道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绿化面积逐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而绿道的建设可以在城市中保留一定面积的自然绿地,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有益的保障。

绿道中的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同时,绿道还可以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域,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增加居民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热爱。

其次,绿道对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

随着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往往缺乏运动和休闲的机会。

而绿道提供了一个供市民进行户外锻炼和休闲活动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绿道上散步、跑步、骑车等,增强体质、放松心情。

这对于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推动城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绿道还可以作为社区活动的场所,为居民提供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另外,绿道还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绿道不仅可以作为城市的一种新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城市观光旅游,还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刺激相关产业的繁荣。

与此同时,绿道的建设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从而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绿道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

城市绿道的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景观资源,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可以通过绿意盎然的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绿轴案例

城市绿轴案例

认 知
文化景观体验
文化产业活动 文化意境感悟
• 结合绿道驿站、节点,打造文化主题,沿线增加主题景点
• 依托发展节点,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差别发展,深度发展 • 产业门类丰富,多层次立体式文化体验活动 • 主题统一、递进关系 • 形成整体主题区域和文化意境,形成整合的文化体验效果

文化体验型绿道与普通的绿道在建设上的区别:
BREAD PPT DESIGN Aanalysis
Greenway
新加坡绿道: 高密度城市建成区的多层次绿道
新加坡的公园串联网络的建设由 1991年的概念规划提出,规划中提 出建设一个遍及全国的绿地和水体 的串联网络,将24%(约177㎞²) 的土地保留为绿地。 城市中的公园绿地系统由区域公园、 新镇公园、邻里公园、公园串联网 络四个层次组成,其中公园串联网 络相当于“绿道”,发挥着重要的 连通作用。 无缝连接的串联绿化网络将外围的 区域绿色开敞空间与城市开敞空间 连接起来,为高密度的城市建成区 提供了足够的场所和空间,并创造 出城市在花园之中的感觉。
1976年后的伦敦开敞空间规划继承并发 展了“绿道”理念,并将该理念加以延伸, 形成包含不同类型的绿色通道组成的“绿链” (green chain)理念,同时重视开发旅游 休闲潜力。
BREAD PPT DESIGN Aanalysis
Greenway
德国绿道: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结合,推动旧城 更新,提升土地价值
水体、土壤等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 廊道构成。
人工系统:包括发展节点、慢行道、
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基础设施等。
BREAD PPT DESIGN Aanalysis
Greenway
绿道的分类
区域绿道

绿道发展现状

绿道发展现状

绿道发展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绿道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休闲空间,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绿道是指利用城市空地、河道、旧址等自然或人工环境,经过规划、设计和建设后形成的供市民休闲、健身、交通等多功能使用的道路体系。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绿色的休闲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形象等。

我国的绿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在城市规划方面,绿道已经被纳入了许多城市的规划中。

各地政府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绿道的规划和建设。

例如,北京市规划了一条贯穿城市的南北绿道,将多个公园、绿地、文化景点等串联起来,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此外,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也纷纷规划了自己的绿道网络,以满足市民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

在绿道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建设绿道,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绿道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

许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捐资捐物,参与绿道建设。

例如,某知名企业在广州捐资建设了一条沿江绿道,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场所。

此外,一些社区也积极参与绿道建设,利用自有土地开辟出绿道,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绿道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绿道不仅可以作为市民休闲的场所,也可以成为旅游景点。

许多城市的绿道规划中都包括了一些文化景点和旅游设施。

例如,某城市的绿道沿途设有历史文化街区、美食街、博物馆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绿道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

然而,绿道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绿道建设的资金来源不够稳定,很多绿道项目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其次,一些绿道的规划和建设不够科学,导致绿道的使用率不高。

此外,一些地方在绿道建设中存在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现象,忽视了绿道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城市绿道的发展,绿道建设新材料、新技术甘立成(美邦[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04)摘要:国内外城市绿道的定义、产生和发展概况。

城市绿道除了应具备其基本的可达性、可通性等功能属性外,当代“绿道”还具有景观性、环保型和人文属性,透水路面和沥青路面彩色系统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推陈出新在实现我国城市发展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城市绿道;景观性;环保性;人文属性;透水地面;沥青彩色化一、绿道的定义交通管理部门把安全、通畅的道路称为“绿道”。

而在景观设计中,绿道则有更深更广的内涵,这个概念起源于70年代。

英译“绿道”——greenway,分为两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美国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中给绿道做出以下定义:绿道是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由线性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

该定义强调了五点:①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②连接是绿道的最主要特征;③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④绿道是可持续的,是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⑤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

在我国,“绿道”具有景观设计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的概念。

景观社会学方面:绿道指一种“绿色”景观线路。

一般地,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徜徉其间,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带状景观板块走廊,承担信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作用,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板块之间的联系。

社会学方面:我们不仅在大自然中建设“绿道”,还要在民众心中铺设政府与百姓顺畅沟通的“绿道”,让老百姓无障碍、少恐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提高民众在精神生活上的宜居水平。

二、国外绿道建设情况国外“绿道”一词来源于奥姆斯特德(Olmsted)规划的世界第一个公园系统—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

波士顿“绿道’’沿着淤积河泥的排放区域建造,长约25公里,将富兰克林公园、阿诺德公园、牙买加公园和波士顿公园及其他绿地系统有机联系起来。

波士顿公园系统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绿道”。

工业革命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城市无序蔓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

英国、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

2.1美国的“绿道”作为“绿道”理念的发源地,1990年,美国实施Boulder绿道计划,并随后开始大规模建设连通各类绿地空间的区域“绿道”,内容包括建设城市、绿带、城市绿色通道和恢复下游河道。

目前,美国现在每年正在规划和建设的“绿道”有几百,甚至上千条。

据统计,全美50%的州编制了州级绿道规划,全国逐渐形成了具有游憩、生态、文化功能的绿色网络。

美国的“绿道”建设兼顾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协调,其中游憩功能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美国通过“绿道”的建设控制了不合理的建设活动,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城市的公共开敞空间,并通过“绿道”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追忆历史的长廊及运动健身的空间,为市民带来生活的愉悦。

2.2 英国“绿链”1929年,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制定了《伦敦开敞空间规划》,引入了绿化隔离带概念。

1938年,《绿化隔离带法案》获得通过,政府根据该法案在城市周边地区收购了大面积土地。

但由于收购的土地与城市内部的开敞空间没有连接起来,且许多收购的土地未发挥休闲功能,导致这些土地的大部分变成了地方政府所有的农田。

1943至1944年,由帕特里克•阿伯克龙主持的伦敦开敞空间规划丰富了绿化隔离带的思想并引入“绿道’’的设想:用绿色通道将伦敦城内的开敞空间与大伦敦边的开敞空间连接起来,创建伦敦的“绿色通道网络”,其目的是让城镇居民从家门口通过一系列的连续性的开敞空间方便地进入乡村。

这些连接性绿色通道的最大优点是扩大了开敞空间的影响半径,密切了开敞空间与周围居民的联系。

1976年后的伦敦开敞空间规划继承并发展了“绿道”理念,并将该理念加以延伸,形成包含不同类型的绿色通道组成的“绿链”(green chain)理念,其目的除了保护大多数开敞空间之外,还重视开发这些绿色通道的旅游休闲潜力。

1991年《绿色战略报告》中提出了由一系列绿色通道叠加的网络。

其一是步行绿色通道网络,即为步行者服务,沿途贯穿不同人流地区,包括火车站、购物中心、学校、公园、河谷等(以休闲为特色的网络);其二是自行车绿色通道网络,通过长约1600米的自行车线路网连接伦敦的主要地方中心(以通勤为主要功能,兼有休闲功能的网络);其三是生态绿色通道网络,该网络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能在整个城市尺度上延伸,具备科研文化价值。

英国经过20世纪不同阶段的绿道系统规划,充分认识到“绿道”在城市开敞空间规划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绿道”构建城市生态网络的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城市污染严重、生活拥挤等问题,充分起到了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及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的作用。

2.3德国鲁尔区“绿道”为改善旧工业区及旧城区的城市形象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德国鲁尔区将“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相结合,通过7个“绿道”,计划将百年来原本脏乱不堪、破败低效的工业区,变成了一个生态安全、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区。

目前,鲁尔区已成功整合了区域内17个县市的“绿道”,并在2005年对该“绿道”系统进行了立法,确保了跨区域“绿道”的建设实施。

2.4法国卢瓦尔河流域“绿道”目前,法国绿道总数约150条,总长达6155km,平均宽度为3m,坡度控制在3%以内。

2004年,法国把“绿道”写入道路交通安全法当中,以便进行统一、有效管理;对不遵守“绿道”条例的机动车处以重罚,如对停放在“绿道”上的机动车处以35欧元的罚款,对占用“绿道”行驶的机动车处以135欧元的罚款。

法国卢瓦尔河(La Loire)流域绿道法文名称“La Loireàvélo”,意译即“骑自行车的卢瓦尔河”。

卢瓦尔河流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册的世界自然遗产,此“绿道”位于法国中西部地区,全长近800km,横跨法国卢瓦尔大区和中央大区2个行政大区、6个行政省、8个大中城市以及1个地区级自然公园,沿途设有14个自行车租赁和维修服务点,150个可接待自行车的餐饮住宿点,是法国重要的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自然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同时也是欧盟“绿道网”(规划全长6万km)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亚洲其他地区的“绿道”在亚洲地区,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港澳地区的绿道建设较为突出,各具特色。

其中,日本的相关研究最多,多集中在生态道路(Eco-road)方面,如新城绿道系统。

新加坡绿道网络是在花园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公园绿带网“计划,用一溪流游憩绿带把所有主要的公园绿地连接起来。

此外,Ong(2001)在菲律宾规划的生物多样性廊道和我国港澳地区郊野公园中的游步道,也都是绿道建设的良好范例。

三、我国绿道发展情况秦代修建的“驰道”可以说是绿道在中国的早期原型,包括后来的的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都可看作是古时候的绿道。

纵观我国绿道规划建设发展的历程,按照不同时期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1 2000年之前:我国绿道建设的初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绿道规划建设实践主要是国土绿化和各个地区所进行的绿地系统规划,绿道基本是沿着铁路、公路、河流以及城市道路系统来建设。

1992年,国务院颁布我国城市绿化行业的第一部法规《城市绿化条例》,要求城市绿化规划应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以及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

随后相关行业规范如《公园设计规范》(199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相继出台,为绿地设计提供标准。

1998年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交通部、铁道部等联合发出了《关于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通知》,决定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公路、铁路和江河沿线绿化为主要内容,掀起绿色通道工程建设高潮,力争用3-5年时间,构建起我国国土绿化的新格局。

随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2000]31 号)》中指出绿色通道建设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对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沿线进行绿化美化。

这一时期,我国的绿色通道建设总体上强调线性空间两侧的绿带建设,其内容仅限于林业及相关行业绿化美化的层次,只是绿色通道实施过程中最基础的步骤,在实践中远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生态、休闲、美学与历史文化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层次。

因此,当时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通道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也没有对城市内部绿色通道的建设提出相关的理论指导。

3.2 2000-2010年:国外绿道理论引入和研究阶段2000年以来,受欧美绿道网络建设思潮的影响,国内专家开始关注绿道网络的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遗产保护等多功能特点和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绿道网络规划方法。

从城镇绿地系统和绿地生态网络角度,分析绿道在城镇中的生态作用和游憩功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科学与旅游系的刘滨谊教授为代表;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绿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和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分析绿道的历史文化保护功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俞孔坚教授为代表;从环城游憩功能提出的环城游憩带(Rebam)的概念,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的吴必虎教授为代表;从风景道的角度,分析区域绿道中的旅游开发功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北京交通大学风景道与旅游规划研究所的余青教授为代表。

综观这一阶段十年的绿道研究,从研究内容上主要概括为两类:一是侧重国外绿道理论与实践的介绍总结;二是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侧重国内自身的绿道理论与实践研究。

3.3 2010年至今:国内绿道规划与实践相结合阶段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规划探索,2010年以来,国内部分城市地区陆续开始进行综合性的绿道规划和建设,而综合绿道的建设以广东省一次建成最多,规模最大。

广东借鉴国外经验在全国率先建成了首个绿道网,标志着我国在绿道的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后,全国城市掀起了各具特色的“中国绿道运动”。

除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以外,成都、海口、嘉兴、温州、无锡、南京、江阴、武汉、绵羊、泉州、赣州等10多个城市也已开展或拟开展专门的绿道规划和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