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飞鹰!参加对越侦察作战的空降兵侦察大队

合集下载

全军先进人物事迹

全军先进人物事迹

全军先进人物事迹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国家的不断发展,军队也在不断地壮大和发展。

作为军队中的优秀人才,先进人物为全军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本文将介绍几位全军先进人物的事迹。

一、邱少云邱少云,云南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英雄。

邱少云在其担任歼-6飞行员期间,于1982年2月、3月,两次在东海海域与侵入我国领空的敌机发生激烈交战,击落对方战机一架,并在搏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4岁。

邱少云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邱少云不仅以自己的勇气和牺牲精神给全军树立了榜样,也为全军官兵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材料。

他的事迹激励着广大军人,使他们更加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二、张新明张新明,山东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杰出领导。

张新明在海军服役期间,历任舰长、副舰长、海军某部队副部队长、舰队参谋长、海军某部队司令员等职务。

他担任舰长期间,率领“禄丰舰”队伍多次参加海上实弹射击和邻国互访活动,舰载武器性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在其担任司令员期间,该部队迅速成长为有攻有守、作战能力强的骑兵部队。

2013年,张新明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新明在担任海军干部期间,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和平,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海军部队。

他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全军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张守中张守中,安徽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的佼佼者。

张守中在特种部队服役期间,先后担任侦察班班长、侦察连长、特种部队某军区中队长和教育训练队队长等职务。

他以出色的战斗本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许多战场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张守中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年轻的特种部队官兵,也为全军树立了勇敢无畏、战斗慷慨的榜样。

他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全军。

总之,全军先进人物以自己的精神风貌、卓越成绩和崇高品德,诠释了“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军官兵提供了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和可学习的楷模。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载史册,为后人所铭记和学习。

来自西双版纳的山鹰 对越反击战中的孤胆英雄

来自西双版纳的山鹰 对越反击战中的孤胆英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来自西双版纳的山鹰对越反击战中的孤胆英雄导语:1978年3月,18岁的岩龙来到驻防云南的14军41师123团五连二排四班当战士,他是云南省景洪县勐龙公社曼井烈大队人,傣族,是一个不熟悉汉语的1978年3月,18岁的岩龙来到驻防云南的14军41师123团五连二排四班当战士,他是云南省景洪县勐龙公社曼井烈大队人,傣族,是一个不熟悉汉语的新兵。

他们这个班九名战士九个民族,但只有岩龙一个不熟悉汉语。

但小伙子蛮机灵的,开饭了,班长一个手势,他拿上碗就跟着:集合了,班长做了个手势,他提上枪就走。

只有上课没办法,得班长单兵教练,至于操作要领必须手把手地教了。

为了沟通语言,还特地为他“聘请”了一个懂傣语的战士当翻译。

岩龙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去了,那股刻苦、勤奋的劲头,使全班、全连赞叹。

步枪射击训练、做完规定的科目,许多人已经汗流浃背了,岩龙还要加码,休息时间又提枪出去了,在南方夏天的太阳下,在滚烫的泥地上一卧就是几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练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步枪实弹射击,九发九中,87环,优秀;间歇隐蔽射击,九发八中,优秀; 连、营、团举行的七次步枪实弹射击,他七次优秀。

全连干部战士无不伸出大拇指惊叹道:“嘿,这个小子可真有两下子!”副班长何朝德是投弹能手,岩龙盯上他了,胳膊甩肿了,关节痛得转不动了。

班长问他:“累坏了吧?”18岁的傣族青年不会说谎:“是累,不怕!”班长端来热水为他敷肿,劝他慢慢来。

岩龙笑着摆了摆头说:“不行,掉队。

”就这样,副班长投50米,他追到46米;副班长投58米,他又追到56米。

硬是步步紧逼,咬住不放。

一向笑眯眯的岩龙,只有一次掉了眼泪。

他学机枪射击,第一次实生活常识分享。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二、战前准备连队规定,所有参战人员必须写一封遗书或录制一盘录音带放在储藏室的个人提包内,一旦在战斗中牺牲,其亲属来队时好有个交代。

虽然军长说祝愿同志们一个不少的胜利归来,但祝愿归祝愿,战争必有伤亡!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连部有台录音机,每人可留三分钟遗言,需排队。

有个兵才刚说了两句话,旁边的人却先哭了。

我不想等,干脆自己写吧:妈妈、哥嫂、姐姐:你们好!部队马上要开赴前线了。

写下这封信,放进大哥给我买的这个提包里。

一件棉衣给妈穿,棉裤给二哥留着,一双新的解放鞋(鞋里有25元)给大哥大嫂留着,我穿走一双旧的就中了。

一件的确良军上衣给三哥留着,姐呀,你别伤心,弟没有东西给你了。

我当兵时间太短,发的衣服少。

另外,我在太湖边捡了一盒小石头,光溜溜的,拿回去给我两个侄女红沛、红霞抓仔玩。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牺牲了。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哥嫂、姐,我走了。

咱伯(爸)死的早,妈吃苦太多,千万别让她伤心,咱妈就交给你们了。

听老兵说,战士如果牺牲,国家会补给500元。

这五百元钱妈留100,大哥100,二哥100,三哥100,姐100,就写这些了。

妈,昨晚我睡不着。

自个到山上向着北方咱家的方向跪下给您叩了十八个头。

我今年十八岁,一年磕一个头,报娘的养育之恩。

另:这块上海手表表带上有指北针,汪班长说到战场上有用,我也喜欢,俺带上走了。

儿跪,再叩头。

公元1984年6月29日,小九遗言连队的储藏室已有不少人在往自已提包里放遗书,我把遗书放进从老家带来的提包里边的上方。

假如我真的回不来,家人打开拉练,就能看到。

放完这封遗书,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1984年6月30日上午11时,全连列队。

这是出征前最后的午餐,连长许正楼(安徽金寨人)说:“大家唱首歌。

”这是出征前最后一次合唱,平时都是由肖平生(安微霍山人)或赵铁成(河南唐河人)发歌齐唱。

今天由连长自已发歌,歌名是<<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你不要悄悄流泪(歌声唱到此处时,哽咽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全连官兵满面泪水)......你不要为儿牵挂假如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歌声时起时伏,数次中断,个个泪流满面。

云南“飞鹰行动”传捷报

云南“飞鹰行动”传捷报

云南“飞鹰行动”传捷报
李国瑾;邓瑾
【期刊名称】《云南林业》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2008年11月14日上午10点10分,随着云南省森林公安局局长夏留常一声令下,665张(只)虎皮、豹皮、熊皮、熊掌、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死体及其制品在熊熊烈火中被彻底
【总页数】1页(P)
【作者】李国瑾;邓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63
【相关文献】
1.欧米茄支持“飞鹰行动”展翅高飞 [J], ;
2.飞鹰行动——凯斯2007年代理商大会召开 [J], 王宇
3.柳州市"飞鹰行动"首传捷报 [J], 吴小珊
4.飞鹰行动——凯斯2007年代理商大会召开 [J], 王宇
5.永德县“飞鹰行动”迎奥运 [J], 杨永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王志军青春无悔1979 狼牙山后代献给步兵163师的战友活着的和牺牲了的前言27年来一直提不起勇气。

每当夜深人静,很多时候会想起那好像遥远但又好像不太遥远的烈士陵园。

每当雷电交叉,很多时候会想起那27年前2月17日早上那轰隆隆的炮声。

战争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它夺去了我们的单純,它夺去了我们的天真,它更夺去了我们的战友。

可我不后悔!我想,我们163师的全体将士都永不后悔!因为我们是一个士兵。

走上战场虽然不是我们的决定,但我们已经尽了一个士兵对国家的责任。

虽然现今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我不愿让国人忘记我们的烈士。

感謝我的妻子和儿女对我的支持!是他们过去一直的鼓励才令我决心把这段历史记下来。

做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的妻子其实很不容易。

感谢我们一位牺牲了的战友的妹妹,是她那执着的找寻感动了我。

请不要忘记他们——我们的烈士!我们那些还活着的伤残军人!2006年7月(1) 下阵地了——我们终于下山了,而且还活着战前中间的小山脚并沒有路,这些都是开战时临时筑建的紧急野战道路。

79年2月15日起,163师的487团和488团就是在此山窝里集结进入进攻阵地。

487团(红一团)在此图的中央突破,向同登方向发起进攻;488团在此图的左方向同登的东南方向迂回穿插;489团在此图右上角金鸡山另一面的弄怀向同登西南方迂回穿插。

那是1979年炎热而潮湿的夏天。

在广西中越边界上,还继续是那可恨的雨季。

每天从早到晚下个不停的雨,把我们友谊关左侧,19号界碑上的阵地都变成了水国。

坑道里沒有一处是干的,战壕里都快可以养鱼了;防炮洞里我们的被服都发霉得像一堆堆霉干菜,不烂裆的不是人。

我们班,另再加上团里给我们加强的重机枪班和82无后座力炮班,共30人,以及炮一师的观察指挥所,在这个阵地上已经三个多月了。

如果从战前进入阵地到如今,满打满算已经在这鬼地方是足足8个月了。

一个矮个子侦察兵的经历

一个矮个子侦察兵的经历

一个矮个子侦察兵的经历一个矮个子侦察兵的经历胡亮金,对越自卫还击战二等功臣,隶属广州军区第41军侦察大队。

下面是这位越战老兵的生死经历。

1978年12月,我奉命抽调到边境参加战斗,接到通知,我被分配到师侦察连去当侦察兵。

这个决定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个子偏矮,又没功夫。

“上级是否把名单搞错了?”我专门去给领导提醒。

一个参谋却说:“没错,人家侦察连看中你有高中学历,又是党员,还是‘特等射手’,他们正需要一个狙击手。

”我服从命令,从一个纯粹的步兵变成了一个侦察兵。

由于我的特长和综合实力,加上是党员,临战前,连里任命我为战斗小组组长,分给我的是两个人高马大的广西兵和山东兵。

我与他们站在一起,他们都高过我一个头,别人都形象地称我们为——“凹组”。

一张旧地图害了我们1979年2月16日下午,侦察大队的指战员们,全部穿上了越军的服装,装扮成敌兵,执行为大部队开辟通路和穿插迂回、包抄敌人后路的艰巨任务。

我们这个侦察大队,是由师侦察连和所属各个团的侦察排组成的,加上一些配属分队和兵种,一共有200多人,队里有3个语言翻译。

当时的任务要求我们插入敌后。

从地图上看,这段直线距离只有10多公里,可实际走起来就有三四十公里。

总攻时间是17日凌晨4点30分左右,要求我们17日下午要到达指定位置。

到了边境,我们的心情开始有点紧张,因为只从电影上看过打仗,现在居然要亲自上战场了。

出发时,我们每个人只带9包(每包约1斤)压缩干粮和半斤大米,还有一块像火柴盒大小的燃火用燃料,在等候作战命令时就用这块燃料来做饭。

有的同志由于使用不当连饭都煮不熟,又不敢用木材,因为烟火太大容易暴露目标,只好吃干粮。

太阳终于落山了,出发的时间也快到了,我们的心情也越发紧张。

8点钟,电台开通,命令下达,我们开始行动。

我们走的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山路又窄又滑,不断有人掉下山去,也不知他们如何再爬上来。

走了两公里后,到了一条较宽的路上。

这时,天完全黑了,时间已接近9点。

侦察英雄隆志勇

侦察英雄隆志勇

龙源期刊网 侦察英雄隆志勇作者:来源:《少男少女·校园》2020年第03期隆志勇是广西壮族人,在入伍之前当过老师。

南疆自卫反击战爆发之后,他参军成为一名侦察兵。

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南疆自卫反击战的侦察兵,就是我军特种部队的前身。

他们经常深入敌后,侦察敌情,捕捉俘虏,是部队中最危险的一个兵种。

他们面对的危险除了热带丛林的毒虫野兽,还有陷阱,以及最危险的敌人特工。

一次,为了给我军炮兵指示目标,隆志勇带领一个班,直接潜伏在敌人火力之下。

由于物资供应不上,饿了还能啃点压缩饼干,渴了就只能啃草根。

好不容易下了雨,有了水喝,但是也带来了毒虫。

隆志勇在潜伏时,觉得大腿内侧极痒,掀开一看,十几条山蚂蟥都吸得鼓鼓的。

喝了雨水又拉肚子,全班都发高烧,等到撤退时,都虚脱得不成人形。

作为侦察兵,在边境巡逻、在丛林潜伏那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隆志勇发高烧,侦察任务没带他,这家伙可急了眼,生生跟着领导磨了两个小时。

最终,领导觉得他是本地人,熟悉丛林道路,就同意了。

在翻越一处山坡时,患病的隆志勇手脚一时无力,从10米高的地方摔了下去,下面正好是敌人挖的陷阱。

隆志勇的腿,被4根30多厘米的竹签刺中,危急关头,他双手死死撑住身体,才保住躯干没有受伤,否则不死也得重伤。

但是双腿受伤的隆志勇并没有回去,而是咬着牙继续带路,直到第二天完成侦察任务才返回营地。

1984年3月凌晨一点,隆志勇和战友趁着夜色,埋伏到敌人阵地前。

上午9点左右,6名敵人特工出现,就快走到他们埋伏圈时,4名敌人朝另一方向走去,只有2人继续探路。

隆志勇趁机一跃而起,一个劈枪动作把敌人枪口挡开,右掌砍向敌人抓枪的手。

但隆志勇没想到这个敌人特工还会武功,敌人特工激烈反抗。

隆志勇一度处于劣势,被敌人压在身下,被掐得眼冒金星。

他当时就一个念头:“可不能就这么死了!”最终,隆志勇将敌人制服。

其余5名敌人还在愣神,就被我军用微声冲锋枪击毙。

事后审问俘虏,才知道抓的这个还是特工班长,供出了不少重要情报。

空军英模事迹材料(精选10篇)1秘书

空军英模事迹材料(精选10篇)1秘书

空军英模事迹材料(精选10篇)空军英模事迹材料篇1刘建汉,出生于兴国县一个贫农家里。

1949年8月,兴国解放,全县人民欢欣鼓舞,刚在简师毕业的刘建汉,满腔热情地报考江西军政大学。

1950年5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7月调江西袁州军分区四十一团任文化教员;1951年2月调航空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刻苦认真,积极钻研,对航空技术、理论,成绩都极为优异,受到中队领导的好评,并由副班长提升为班长;1952年1月任飞行员。

从此,他日夜坚守在战斗岗位上,随时准备着为保卫祖国的领空,歼灭一切来犯之敌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955年1月10日,刘建汉同志第一次奉命参战,去轰炸大陈岛的敌舰。

战前,他向党支部表示决心:“保证坚决完成任务,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教育培养。

”那天气候恶劣,风速每秒达15米,但当他驾驶的“雄鹰”翱翔在祖国大陆上空的,瞰望着祖国大地山山水水,感到祖国美丽河山的可爱。

飞机进入大陈岛港湾上空时,只见敌人的大小军舰在那里乱窜。

刘建汉同志怒发冲冠,奋不顾身地冲过敌人火网,迅速地检查了飞机的所有仪表。

准确地判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风向风速,勇敢而果断地向敌舰瞄准,这时敌人的高射炮弹迎面飞来,炮弹的浓烟把飞机都笼罩住了,但他毫不畏惧,一口气投下四颗炸弹,三颗命中敌舰,一颗紧贴舰边,把它炸得稀烂,敌人死伤五十余人。

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中,刘建汉同志奉命出阵,他驾着飞机,配合我海、陆军,给了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刘建汉同志对党对人民一片忠心,数次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荣立一等功,获得“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于1955年3月,光荣地出席了空军首届英雄模范功臣代表大会。

1955年10月,刘建汉同志奉命飞往台湾侦察,在完成任务返航途中,机件发生故障,眼看飞机就要爆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对同机战友说:“你跳伞吧!我保证这架飞机安全着陆。

”同机战友表示:“患难与共,人在飞机在,我不能先跳伞。

”刘建汉同志最后命令战友跳伞了。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蒋佳冀人物事迹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蒋佳冀人物事迹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蒋佳冀人物事迹介绍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在大会上受到表彰。

蒋佳冀获得了空军实战化创新战法的优秀代表的荣誉称号,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人物事迹吧。

蒋佳冀始终瞄准实战创新战法训法,研究摸索出20多套实在管用的战术战法。

2011年参加空军首次组织的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战胜所有“一对一”对手,取得单场42∶0的优异成绩,荣获空军首次颁发的象征中国空军飞行员最高荣誉的“金头盔”奖,之后再两夺“金头盔”奖,成为空军首个三夺“金头盔”奖的飞行员。

带领部队出色完成东海防空识别区管控等重大军事任务,创造三代机部队首次整建制入藏驻训、首次实弹训练、首次进驻即组织战斗升空等多个空军“第一”。

荣获“矢志打赢的模范飞行员”荣誉称号。

2003年,蒋佳冀从军校毕业后放弃留在飞行学院当教员的机会,选择到一线部队,在同批新员中第一个单飞。

2006年底,蒋佳冀因德才兼备尤其是飞行技术出类拔萃,被选调参加三代机改装任务,并在同期新员中,第一个任长机、教员、指挥员,第一个参加重大任务行动。

蒋佳冀一战成名,是在2011年的中国空军首届“金头盔”对抗竞赛上。

对抗空战,就是对抗双方在不设定条件下自由攻防,根据双方在空中的态势、采取的战法和攻击效果等情况打分评定输赢。

空军“金头盔”称号,素有空军部队“奥斯卡”之称。

首先,“金头盔”的设计非常美,有如斑斓的凤凰之羽;其次,参加“金头盔”称号角逐的飞行员,都堪称王牌中的王牌,精英中的精英。

2011年10月,作为全师最年轻的飞行员,蒋佳冀首露锋芒。

在那个西北戈壁胡杨最美的季节,来自中国空军的100余名精英飞行员列阵鏖战,争夺10个象征职业荣誉的“金头盔”。

作为参与“打擂”的少数几名“80后”飞行员之一,抱着学习心态的蒋佳冀,第一仗便遭遇了装备性能和对抗经验优于自己的对手。

既然装备不如对手,蒋佳冀决定放手一搏。

79对越作战英雄模范集体 汇编

79对越作战英雄模范集体 汇编

79对越作战英雄模范集体汇编一、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守如泰山英雄连成都军区39师117团二连。

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战斗中,担负扼守东南侧无名高地。

切断敌三一六A师东援三四五师,确保我主力图歼敌人的任务。

在兄弟连队和民兵的配合支援下,与敌所谓“王牌”三一六A师的一四八团和莱州省队激战7个小时,打退敌人12次猖狂进攻,坚守阵地5天4夜,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战斗中,出色完成战斗任务。

共歼敌290余人,击毁敌军车2辆,缴获军车1辆、八五加农炮2门、八二无后座力炮2门、轻重机枪11挺、冲锋枪13支、四O火箭筒11具,以及一批弹药和军用物资。

1979年9月17日,中央军委授予“守如泰山英雄连”称号。

尖刀英雄连成都军区149师447团二连。

1927年8月组建。

1934年9月参加长征。

参加过平型关、淮海等战役。

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进攻战斗中,担任团的尖刀连,担负控制制高点,断敌退路,为后续部队开辟通路的任务。

全连歼敌151人。

1979年9月11日,中央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称号。

尖刀英雄连济南军区某部二连。

1933年组建。

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在战斗中,担任尖刀连,担负插至某地西侧650高地,断敌后路,打敌增援,保障主攻部队翼侧安全的任务。

全连指战员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红军连队的光荣传统,3战3捷,共毙敌108人(其中军官4人),摧毁敌火力点地堡35个,缴获高射机枪2挺,重机枪12挺,冲锋枪5支和军用物资一大批。

战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979年9月17日,中央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称号。

尖刀英雄连广州军区某部三连。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担负穿插尖刀连的任务。

先后攻克无名高地,抢占阵地主峰,激战800高地,出色完成战斗任务。

共参加6次较大的战斗,毙敌204人,俘敌4人。

摧毁敌火力点42个,摧毁和缴获苏制冰雹式反坦克火箭发射架各1具,缴获反坦克火箭弹18枚、各种火炮3门、各种枪25支(提〕、各种军用车19辆,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对越反击战 为战争之神指引方向的“鹰目”

对越反击战 为战争之神指引方向的“鹰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对越反击战为战争之神指引方向的“鹰目”
导语:吴志平,党员,武汉市人,一九四三年出生,一九六一年入伍,历任炮兵侦察员、班长、指挥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等职。

自卫还击作战中,
吴志平,党员,武汉市人,一九四三年出生,一九六一年入伍,历任炮兵侦察员、班长、指挥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等职。

自卫还击作战中,他率领一个炮兵观察小组,深入敌后二十多公里,象双锐利的“眼睛”,在敌人心脏里坚持了三天三夜的观察。

尔后,又随步兵尖刀营,在前沿战斗了十六个昼夜,十三次报告情况,八次指挥炮火射击,歼灭越寇三百四十余名,摧毁敌炮阵地两个,火炮五门,火力点、支撑点五个……火线上,合成军首长给这个小组和吴志平记了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直插虎穴
二月十六日黄昏,一支神秘的侦察分队,潜伏在边界的草丛里。

一个三十多岁,个头不高的指挥员,轻轻拨弄眼前的茅草,草绿色的钢盔下,露出了一双山鹰一样机警的眼睛。

他,就是这支要深入虎穴的侦察分队的负责人、炮兵某团副营长吴志平同志。

吴志平看了看表,还没有预定潜伏的时间。

临出发时首长的叮嘱在他耳边回响起来:“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指挥炮火奇袭敌二四六团团部,尔后再对朔江南山一线实施侦察……”
“布谷!布谷……”几声清脆的鸟啼,回荡在幽静的山谷。

这是探路的两名侦察员发出“通行安全”的信号。

吴志平一挥手,向导打头,侦察兵们按照预先选择好的道路,鱼贯而过。

吴志平,这个从来没有离开过祖国大地一步的战士,为了完成自卫还击作战的神圣任务,就要暂时别离伟大的祖国了。

他回过头来,深
生活常识分享。

军队文化特种兵

军队文化特种兵

这时,中国队决定以“小代价,换取大战果”。一小队 队长李永刚把“敌人”引开,其他3名队员则冲出第三 道封锁线。二小队队员不慎陷入沼泽地,其中3名队员 被“敌人”意外抓获,而飞毛腿何健,借助一根树枝脱 逃。他成为100多名各国参赛队员中,惟一没有被“敌 人”抓获的侦察兵! 实战中能击退“死神”,是因为 平时训练中常常与“死神”擦肩而过。比赛中,中国队 使用的全部是国产装备,别国队员装备轻巧,负重只有 20公斤,中国队员的负重却是40多公斤;外国代表队 使用的冲锋枪都带红外线瞄准仪,中国队员没有,靠的 就是实力去拼。外国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队的技能。
三栖作战,上天入海胜“超人”
特种兵执行特殊任务,决定了每个士兵都必须兼备“陆、海、空”的 战斗技能。 在北京司马台长城“世界滑翔日”的开幕式上,来自世界的滑翔爱 好者齐聚一堂,铆足劲欲一显身手。天公不作美,预定时间刚过,风 速就超过了6米,风向气流异常紊乱。世界一流的滑翔高手只好“望风 ”兴叹,不敢上天。特种兵们作为特邀嘉宾派出了自己的队伍。副参 谋长一声令下,五彩的动力伞迎风飞翔,着实把在场的“老外”吓了 一跳。一般4级以上风力或雨天都不能飞行。空中有稍大的破塑料袋或 废纸片撞上,都会发生危险。但我们的特种兵不仅能全天候飞行,而 且还能表演各种高难度的“空中杂技”;人在200米高的空中,将伞翼 折叠2/3,自由坠落到50米时再抖开继续飞行。高手甚至可以双脚踏 着水面超低空飞行。战士贾雷有次在空中遇到乱气流,伞翼被风刮折 叠。他连续抖了18次才将伞打开,下地后浑身被汗浸透。 特种兵除了是天上神兵、陆地猛虎,同时还是海中蛟龙。有道是 水火无情,潜水训练既艰苦又危险。首先,潜水员必须要耳朵好,牙 齿好,鼻子好,否则入水后会因水压过高而受伤。特种兵经过严格训 练,能潜入24米深的海底执行任务。武装泅渡时,特种兵身着迷彩服 、胶鞋,背4枚手榴弹、一枝冲锋枪和灌满水的水壶,在装具重达10公 斤的情况下,能在48分钟内游完3公里!

超600人立功越战解放军战绩NO1侦察大队

超600人立功越战解放军战绩NO1侦察大队

超600人立功:越战解放军战绩NO1侦察大队43军侦察大队越战战绩全军第一名为了配合我军在老山、者阴山地区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保障主战场翼侧和边境安全,打击越军特工的嚣张气焰,把紧张空气引向敌境,中央军委于1984年7月决定抽调野战军军师团侦察分队,以军为单位组成侦察大队,赴云南前线参战。

奉中央军委的命令,第43军所属侦察分队统一组成侦察大队于1984年7月至1985年5月,赴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者阴山战区遂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

大队以军侦察机关和各师侦察分队为基础扩编组建,共计767人。

共编成5个侦察连:军属侦察连为一连(115人),第127师师属侦察连为二连(145人),第128师师属侦察连为三连(125人),第129师侦察连为四连(129人),第127师所属各团侦察排组成五连(140人)。

大队部以军机关为基础抽调各师干部组成,军司令部侦察处长孔见任大队长,军政治部文化处长甘国良任政治委员。

大队部设指挥、政工、后勤组,并编有通信、运输分队。

各师侦察科采取以科带连的工作方法,主要负责组织指挥本师侦察分队。

进入战区后,编为昆明军区第二侦察大队,直属军区前指指挥。

解放军侦察部队集结出发。

此次侦察作战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捕俘,查明情况;巡逻警戒,防越军袭扰。

从而保证老山、者阴山主战场翼侧安全。

第二侦察大队部署在者阴山当面西起八布河,东至中越边境3段11号界碑约100余公里地段遂行任务。

大队部设在杨万乡。

战中,鉴于者阴山战场雷多、敌人多,且作战区域植被少,不利于侦察作战的情况,为积极打击越军,扩大战果,经军区前指批准,大队跨出原定范围,主动寻找战机积极出击。

有4个连先后多次进入普弄、马甭、马林、田蓬地区作战。

整个作战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7月中旬至月底),扩编组建,向战区机动;第二阶段(7月底至8月中旬),立足早打,积极开展进点后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三阶段(8月中旬至9月底),慎重初战,认真摸索对敌斗争的经验教训;第四阶段(10月初至12月底),积极作战,全面锻炼部队;第五阶段(1985年1月至5月),扩大战果,把轮战推向高潮。

最长的一天

最长的一天

最长的一天作者:蒋龙田留来源:《解放军生活》2016年第01期美国作家科尼利厄斯‘瑞恩关于诺曼底登陆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最长的一天》,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中外军队官兵的喜爱。

作为空降兵部队一名基层指挥员,我曾多次翻阅此书,并以书中的经典战例教育官兵。

然而,就在不久前部队组织的一次实兵演习任务中,我带领全连官兵暴也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姑且以此作为本文的标题。

战斗从凌晨开始“咚!咚!咚!”晚春的一天凌晨四点,正在沉睡中的我,被连值日员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连长,通知你快速到营部开会!”突如其来的通知,让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出于军人的职业习惯,我隐约感到将有重要事情发生,于是迅速穿好衣服,摸黑跑步到营部。

“飞鹰二号,上级命令你连侦察引导小分队,于DHH时在某地区实施翼伞渗透,引导主力集群大规模空降空投,尔后协同航空兵对‘敌’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营长的命令,验证了我的预测。

“通知值班员,吹哨,紧急集合!”“通知所有干部到连部开会!”受领完任务后,我快步跑回连队,一口气给哨兵安排了两项任务。

时间刻不容缓。

与指导员简短商议后,在干部会上,我传达上级作战指示,对干部进行任务分工,要求大家针对担负任务,分头展开行动。

“同志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现在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每名同志都要发扬上甘岭精神,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连队人员已列队完毕,我下达战斗任务,指导员对全连官兵进行战前动员。

“早就想真刀真枪演练一次了!”官兵们摩拳擦掌,兴奋异常。

作为一支动在天上,打在地面,降在敌后、用在关键的战略兵种,空降兵的核心作战优势在于远程投送、快速深入敌纵深实施垂直夺要。

近年来,机关经常不打招呼地拉动部队,上高原、下海岛,入戈壁、进森林,进行各种地形条件下空降空投试训,熟悉不同战场环境、收集各类作战数据,锤炼全域作战硬功。

一场战前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展开。

打开战备物资库,领取战斗装具和引导打击器材;到伞库,请领已经折叠好的战备伞具,分发干粮……应急在战时,功夫在平时。

侦察连长杨嘉兴简介

侦察连长杨嘉兴简介

侦察连长杨嘉兴简介
杨嘉兴,1927年出生于北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过侦察连长的荣誉军人。

他被认为是一位实践之星,民族英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连最杰出的成员。

杨嘉兴曾被任命为侦察连长,他参加了1949年至1950年间解放华北、华中、西北、西南、华东和东北各地的抗日斗争,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他在革命战争成功取得胜利后,被聘请担任抗日胜利纪念碑立柱牌坊上贴恩师部队,被授予中央军委第二等功一枚,以及其他荣誉。

他不仅是一位拥有破坏力的士兵,而且也是一位完美的军事领导者,善于使用先进的战术,与他的兄弟士兵共同打仗,给士兵们带来勇气,建立了他们之间的部队精神。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期间,杨嘉兴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带领解放军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取得了众多胜利,极大地推动了解放军的发展。

他也是一位完美的教官,他不仅注重训练士兵,而且倡导以爱心激励士兵,把公正、真诚、宽容应用到士兵的训练和教育中,在勇气、忠诚、团结、严谨等精神上培养士兵。

杨嘉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期间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包括抗美援朝时期的临时副连长,在锦江河战役中担任第十六师副司令,百色战役,他的指挥才能和决策能力赢得了一致的好评。

杨嘉兴是一位英勇的军人,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期间担任重要职务,参加过许多重大战役,取得了众多胜利,带领士兵和教官出
色地完成他们的任务,赢得了士兵的尊重和爱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期间的英雄人物和民族英雄。

中国20世纪八十年代对越两山轮战之第一侦察大队作战珍贵资料照片(向英雄致敬!)

中国20世纪八十年代对越两山轮战之第一侦察大队作战珍贵资料照片(向英雄致敬!)

对越两山轮战之第一侦察大队作战珍贵资料照片(向英雄致敬!)2013-05-04作者:刑事警察第一侦察大队由武汉军区第20军抽调人员组成,共703人,侦察作战时间为1984年7月21日至1985年5月27日。

大队建制如下:一连97人(军直侦察连);二连141人(第20军58师侦察连);三连112人(第20军59师侦察连);四连116人(第20军60师侦察连);五连237人(第20军58师团属侦察排)。

作战方向:罗家岩——3段1号界碑,正面约15千米(茨竹坪)战果:边境设伏3500人次;组织渗透侦察、伏击捕俘战斗5次,毙敌36名,俘敌3名(因敌追击,无法带回,途中击毙2名),引导炮兵射击,摧毁指挥所1个,观察哨3个,火炮4门,缴获冲锋枪1支,步枪2支,以及部分军用物资。

伤亡:负伤10人,阵亡11人老山、者阴山。

1984年的老山主峰者阴山全貌中越边境三段一号界碑中越边境十七号界碑中越边境十八号界碑中越边境十九号界碑第一侦察大队侦察班在中越18号界碑处留影照片第一侦察大队三连,前排左一为已牺牲的排长黄国胜微声冲锋枪射击训练石笋前哨下、猴子箐村边集体留影与当地老百姓合影查看地形边境地形边境山寨分析制定侦察方案侦察科长刘景林在部署侦察作战任务侦察科长刘景林研究侦察方案防炮击排雷越军设置的竹签陷阱观察边境地形抵近观察攀越山崖渴饮山泉渴了。

战士杜元军小分队巡逻至三段一号界碑前留影行进在丛林行走在边境山崖间出境潜伏侦察化装侦察小分队与接援人员出发化装边民,武器隐藏于背篓中境外侦察境外侦察,渡河搜剿山洞顽敌巡逻。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飞行大队长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飞行大队长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飞行大队长在人民空军老一辈飞行员中,有这样一位。

他1963年从航校毕业开始飞行,到45岁正式停飞(当时空军歼击机飞行员法定停飞年龄)安全飞行20多年,累计飞行时间2 500小时以上,从未发生任何事故。

在这期间,他在教员、飞行指挥员、副政委、独立大队大队长、师副参谋长的岗位上模范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他多次参加国土防空作战、科研飞行,屡立战功。

他还率队圆满完成了,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空中警戒巡逻飞行任务。

前些年,被空军授予“特级飞行员”的光荣称号。

按常理推断,吴鹏富大队长应该是一位技术超群的“飞行尖子”了吧?但他却说:“无论是在航校还是到部队,比我飞行技术好的战友有的是!我之所以几十年没出事故,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至于什么是运气,读者朋友只能是见仁见智了……2017年初春,记者在“凤凰涅槃之城”唐山见到了这位令人尊敬的空军老英雄。

家长里短我的老家在唐山开平李各庄,过去那里是很贫苦的农村。

解放前,家里没有地,全靠父亲租种几亩地养活全家。

农闲时,他就磨豆腐、卖蒸白薯挣几个小钱补贴家用。

那阵子也买不起牲口拉磨磨豆腐,所以我很小就拉磨,不过这也锻炼了我的体质。

1957年我应征入伍,到天津汽车拖拉机修理学校当兵。

1958年空军招飞,我被选上,次年1月到长春航空预校学习了半年理论,当年5月,被分配到锦州第三航校15期丙班学习飞行。

当时我们一起去的有55个人,但到毕业时,因各种原因被淘汰下去了20个人。

我们18个人被分配到空27师。

从那时到转业回唐山,我再没离开过27师。

虽然现在这个师已经撤编了,但我仍从内心里感激27师对我的培养。

回忆航校生活我们原定是1961年毕业,但因遇上三年困难时期,所以推迟到1963年才毕业。

当时,周总理讲过:“我可以不吃肉,但飞行员必须保证!”所以,我们的空勤灶仍是每月每人75元。

午餐保证4菜一汤,以肉菜为主。

早晚餐鸡蛋、牛奶、面包、巧克力、水果一应俱全。

王牌飞行员高志航简介

王牌飞行员高志航简介

王牌飞行员高志航简介高志航是著名的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是第一个击落日本飞机的中国军人,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高志航人物简介高志航是著名的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是第一个击落日本飞机的中国军人,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战期间,高志航担任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他一共击落过5架敌机,被张学良誉为“东北飞鹰,空军战魂”。

1937年,高志航被敌机炮弹击中而殉国,年仅30岁。

高志航人物生平高志航原名高铭久,1907年,出生在通化县三棵榆树镇三棵榆树村,为家中长子。

1924年,东北军扩建空军后,他改名高志航,报名赴法国学习飞行。

1926年,开始主修驱逐机专科,毕业后又授军士军衔前往南锡的法国陆军航空队第23驱逐团见习。

1927年1月,19岁的高志航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随后被张学良将军任命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陆军衔)驾驶员,旋转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事变,占领沈阳。

当晚高志航不顾家人劝阻,从皇姑屯车站南下寻求抗日出路。

由北平奔南京航空署的朋友而去,来到军政部航空署所属的第四队,当了一名少校飞行员。

1935年,高志航奉命去意大利考察空中驱逐技术及购买飞机。

1937年8月13日,爆发了淞沪大战。

因大雨中断联系多日的高志航,再也按捺不住焦躁的心情,强迫一架因雷雨迷航降落周家口的外国大福特运输机飞往南京,参加了空军高级将领会议,领受飞往杭州笕桥轰炸日军第三舰队的任务。

1937年8月14日14点50分,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命令驻台北的18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于空袭杭州笕桥机场,企图摧毁中国空军力量和机场设备。

高志航率领第四空军大队上空迎击,缔造6比0的战果,首开对日抗战空战全胜纪录,被誉为“空军战神”。

1937年11月21日,周家口机场接到报告,有11架日机向该机场飞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的飞鹰!参加对越侦察作战的空降兵侦察大队第7侦察大队由空军空降兵第15军侦察兵组成,1985年3月末至1986年5月末参战,是两山轮战期间第2批上战场的侦察大队,下辖3个侦察中队。

同时期参战的有来自济南军区的第6侦察大队。

作战方向:1462高地--2段1号界碑,正面约63公里(猛硐)爱头西南地区伏击捕俘战斗1985年11月3日,原昆明军区第七侦察大队131人,在爱头西南地区组织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

俘敌1名(押至我境后因失血过多死亡),毙敌19名,伤敌3名,摧毁敌营房3栋,我无一伤亡。

爱头位于我小坝子区江寨当面,距国境线1.5公里。

爱头以北3公里为发隆,以南3.5公里为大丫口,分别驻有越军一个排(约20人)和公安屯(约120人)。

997高地、发隆东南无名高地各驻有一个班的兵力,且工事完备。

爱头有武装民兵30余人,其东侧无名高地为民兵哨所。

大丫口公安屯之敌常沿路去发隆联络事宜、购买物品,每次1至8人不等且比较麻痹。

针对这一情况,我侦察队决心在爱头地区选择有利地形、设伏捕捉俘虏。

爱头地区山高坡陡,坡度50~70度,高差1200余米。

中越两国以大梁子河为界,大梁子河河宽约20米,水深1~1.4米,河谷植被茂密,其余地区植被稀疏。

确实查明情况。

侦察队于7月2日向小坝子、江寨派出了侦察组。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培养了数名群众情报员、并分别组织了16次国境线附近的观察,4次低近侦察。

掌握了大丫口、发隆地区越军兵力部署、主要装备及爱头、空龙武装民兵情况,特别是对大丫口至发隆运动之敌途经的路线、人数、武器携带、警惕程度等主要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

9月28日、侦察组化装成边民渗入爱头西南1117高地东北侧进行了潜伏观察和照相,查明了伏击地区地形。

拟定战斗方案。

根据爱头地区的敌情、地形,侦察队制定了伏击捕俘方案:参谋赵文富带14人组成伏击组,其中王忠良带9人组织设伏,捕捉运动之敌,赵文富带4人向大丫口方向警戒,负责左翼安全。

副分队长王会显带8人组成掩护组,配置在1188高地,保障伏击组右翼安全。

分队长薛登荣带军医刘英杰等6人组成救护组,配置在584高地、并控制边民活动。

参谋邓荣坚带10人组成接应组,配置在584高地东北侧隐蔽,随时准备前出接应。

分队长李平春带炮兵小队、李勇带高机小队,携带100迫击炮3门、高机2挺,分别在1216高地北侧凹部、1341.5高地东北侧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伏击组战斗。

副队长陈晓孔带40人组成保障组,负责运送弹药和生活保障。

侦察队长马振祥带10人组成指挥组,配置在1341.5高地。

组织战前训练。

根据作战方案,进行模拟训练:一是着重训练捕俘动作,使捕俘手对各种情况都能处置自如。

二是针对接敌途中村庄多、植被少的情况进行了伪装、化装训练。

三是进行负重爬山训练。

四是组织了6次沙盘推演。

五是演练各种的协同动作和特殊情况处置预案,按方案演练了战斗全过程。

11月2日3时0分从小坝子出发,4时30分指挥组在1341.5高地开设,高机、100迫击炮小队分别在1341.5高地东北侧、1216高地北侧凹部占领阵地。

5时30分伏击组、掩护组、救护组、接应组到达487高地西南大梁子河底隐蔽待机。

17时30分组织各组长现地明确渗透路线。

18时按掩护组、救护组、伏击组、接应组的顺序越过界河。

3日1时40分、各组准确进入预定位置。

伏击组发现原定捕俘区植被太差,遂决定北移70米并严密伪装。

4时30分设伏完毕。

3日5时25分至10时10分、先后有28批125人、94头(匹)牛、马通过伏击区向爱头方向运动,其间有两批6名越军与20多名越民混杂一起,为避免伤及越民而将其放过。

10时10分两名越军一前一后向伏击区运动,指挥组即令做好战斗准备、并将敌距伏击区的距离及时通报捕俘组,10时16分、两名越军进入伏击区,王忠良即按动“鬼子懵”(用黑色火药制成的烟火发射器)开关,捕俘手同时跃出,两敌见此景分别前奔后逃。

前敌跑出约15米、捕俘手李俊学用微冲将敌击中,随即将敌捕捉上铐并进行包扎。

后敌回逃约40米、左翼警戒组赵文富等4名同志集火将其击毙。

此时200多米外的越民一片喊声,997高地哨兵开枪报警,空龙民兵已出动,指挥组令其打扫战场,立即押俘回撤。

10时20分按伏击组、救护组、掩护组依次后撤。

10时35分、发现空龙方向部分越军及武装民兵10余人向伏击区追击,此时指挥组令高机和迫击炮分队以猛烈火力拦阻追击之敌。

10时45分、爱头民兵20余人沿小路下山欲断我退路,我高机火力压制,迫敌停止追击,敌占领阵地射击。

11时43分、发隆敌炮兵开始对我进行还击。

12时15分爱头重机向我射击。

12时38分至14时、大丫口敌炮兵数次向我射击。

我境外各组在我炮火掩护下,迅速隐蔽回撤。

14时20分撤至境内时伤俘因流血过多生命垂危,经抢救无效死亡。

4日13时10分我侦察队返回驻地。

坚守1426高地防御战斗1426高地为老山右翼的重要屏障。

该高地由5个山头组成,(编为1、2、-2、3、4、号阵地)其西侧1.4公里的1436高地由守备2团14连防守。

1426高地当面之达莫扣,1058高地分别为越军谓川5营3连和881团一个加强排防守。

奉上级命令,我部即原昆明军区第七侦察大队二个排的兵力,配属轻机枪3挺、高机、重机各2挺、82迫击炮3门、100迫击炮3门,于5月8日18时接替13军侦察大队(第4侦察大队)2连防务。

5月2日、6日,我部军副参谋长白绍珍、侦察大队、中队主要领导先后2次上阵地勘察地形、敌情,研究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系,参谋李恭平带骨干进驻阵地见学,熟悉情况。

8日18时接防后,各阵地迅速组织昼夜观察、潜听;11日20时18分,观察员王泰山发现3号阵地西南约300米有灯光、并听到碰竹子发出的响声,即以火力封锁,粉碎了敌人偷袭。

14日23时08分、发现2号阵地西北凹部有灯光,15日8时、教导员李应魁带工兵3人组织搜索,发现周围植被踩倒,排除3枚地雷。

16日19时至24日6时、连长朱家林带2班4人、工兵2人,排长李树凯带1班3人、工兵2人,分别在1号阵地西南侧沟谷和4号阵地前沿组织设伏。

25日9时05分、敌乘我开饭之机用120迫击炮向我3、4号阵地射击,我即进入防炮洞,避免了伤亡。

26日14时35分、达莫扣之敌向我-2、3、4号阵地发射炮弹40余发,我82迫击炮、100迫击炮予以还击,发射炮弹52发。

31日4时30分、越军以团规模兵力向老山发起进攻,向我阵地发射炮弹100余发、并以小股兵力从4号阵地东南方向对我偷袭,当进至前沿约50米处时我突然向敌开火,歼敌10余人、余敌逃窜。

14时40分、我82迫击炮、100迫击炮对进攻老山之敌实施火力压制,发射炮弹186发,打乱敌战斗队形,配合了主战场行动。

6月3日9时、发现达莫扣高地前沿有散兵活动、并不断对我实施观察,我先后4次对敌暴露人员实施“冷炮”袭击,发射炮弹259发,歼敌10余名,摧毁屯兵棚2栋,火力点2个。

1985年5月8日至6月10日,原昆明军区第七侦察大队在坚守1426高地防御期间,抗击越军15次大口径炮火袭击,粉碎5次小股兵力偷袭。

5次对敌实施炮击,歼敌21名,摧毁屯兵棚2栋,火力点2个,我雷伤1人。

1段13号界地区遭遇战斗1985年9月5日,原昆明军区第七侦察大队6人,在中越边境1段13号界地区勘察地形,选择设伏地点时,与渗入我1432高地地区的越军触发交火,激战25分钟,毙敌2名,伤敌不详,缴获苏式冲锋枪2支,手电筒13只。

战斗中我亡2人(朱道泉、王勇)。

1段13号界地区,为我军防御间隙地段,该地区地形复杂,杂草丛生,隐蔽条件较好。

当面越军经常以小股兵力渗入我境,进行侦察袭扰活动。

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我侦察队领导决心首先查明该地区的敌情、地形、道路等情况,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

尔后、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打击敌人。

8月18日、侦察中队长殷义水带领侦察组5人,在1353高地开设观察所,实施观察。

同时、对附近的村寨进行深入调查、询问。

掌握了越军小股兵力(5-7人)经常渗入我境的情况,即决定在13号界附近地区,派出侦察组实施抵近观察,勘察地形、选择设伏地点、并制定了勘察方案,编成勘察组、警戒组。

行动前进行了认真的准备,2次在图上研究方案,选定了勘察路线,停留观察点及活动区域,研究了对各种情况的处置方法。

为隐蔽企图,侦察组化装成边民,所带武器分别隐蔽在背篓和背囊内,并挑选2名民兵担任向导。

9月5日6时、侦察组从大箐口出发,沿大箐口西侧小路,于7时40分到达1456高地北500米岔路口。

在此短停休息,进一步明确任务并令警戒组排长朱道泉、战士王勇占领岔路口东侧70米处有利地形,担任侧后警戒、掩护。

8时05分、中队长殷义水、侦察参谋靳林柯、通信参谋陈淼、侦察连长于明芳在2名民兵的引导下,沿预定勘察路线边观察、边搜索前进。

8时45分、勘察组到达13号界位置,停留观察未发现异常情况。

10分钟后、靳林柯原地继续观察,殷义水带陈淼、于明芳前出约200米突出部勘察选定了伏击地区。

9时20分返至13号界。

因现地植被茂密,视界不良,为观察敌纵深阵地和地形,10时20分、殷义水、靳林柯、陈淼、于明芳同2名民兵到达13号界西侧无名高地实地观察。

10时50分、勘察组回撤时突然听到警戒组方向两声单发和随即连续点射的枪声。

殷义水发现警戒组朱道泉、王勇向岔路口东北凹地方向追击,靳林柯发现3名越军向1432高地南侧运动,即判明警戒组与敌交火,并迅速抢占了有利地形,以火力追击逃敌,同时迅速向1432高地西侧山谷搜索追击。

11时15分赶到现场时,朱道泉已牺牲,王勇左上胸中弹昏迷,战友们立即组织抢救,王勇醒后说:“刚才有8、9个敌人摸过来了,我们开枪后几分钟敌人拖着2具尸体往回跑,我们追到这里。

------”。

由于伤势过重,11时30分王勇牺牲。

打扫战场时,发现烈士遗体南侧50多米处有几滩血迹,并搜缴到敌逃跑时丢下的2支苏式冲锋枪、及13只手电筒。

16时18分、战友们将烈士遗体背至大箐口运回。

田蓬以南地区伏击捕俘战斗1985年11月23日,原昆明军区第七侦察大队18人,在田蓬以南地区的1693.3高地西北和21号界东南侧分别组织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捕获越军上等兵、下士各1名,我无一伤亡。

1693.3高地和21号界,位于田蓬以南,为我军防御间隙地段。

该地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灌木丛生。

在1693.3高地越方一侧,敌设有大量地雷和竹签。

自1984年以来,越军经常化装成边民,渗入我境进行侦察袭扰活动。

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侦察队决定:由教导员李应魁带侦察连第1排,在边境线附近开展捕俘活动。

侦察排受领任务后,分析研究了敌情、地形。

8月27日、分别在沙仁寨西侧无名高地和1655高地开设了观察所、并派出了4个调查组,走访边防连、边防工作站和民兵哨所,了解当面敌情,熟悉境内外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