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肿瘤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常用抗恶性肿瘤药(药理学课件)
•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 。
• 【不良反应】
• 对人体生长较快的组织,如骨髓、胃肠 粘膜、毛囊等影响较大,从而引发严重的 不良反应 。
• 必须严格控制剂量并定期查血象。
二、各烷化剂的主要用途:
1. 抗嘧啶药 。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 啶脱氧核苷酸(5F-dUMP)而抑制脱 氧胸苷酸合成酶 。
2.对多种肿瘤有效,特别是对消化道癌症和乳 腺癌疗效较好。
3.口服吸收差,常静脉给药。不良反应主要为 胃肠道反应,重者出现血性腹泻。
一、烷化剂类:(alkylatingagents)
【药理作用】
• 卡莫司汀(卡氮芥,carmustine,BCNU) 主要用于原发性脑瘤、脑转移瘤、黑色素瘤等。
萄胎、消化道癌、卵巢癌等。
3.具有较强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也用于骨 髓移植、器官移植等。
4.不良反应多,常见口腔及肠道黏膜损害, 骨髓抑制,脱发、皮炎,长期大剂量使 用可致肝肾损害。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6-巯基嘌呤(6-mercapt在体内催化变成硫代肌苷
酸,竞争抑制肌苷酸转变为腺苷酸和 鸟苷酸,干扰嘌呤的合成 。
2.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3.主要用于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大剂量用于绒毛膜上皮癌。也可用 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4.常见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5-氟尿嘧啶 (5-fluorouracil,5-FU) 【作用特点】
• 氮芥(nitrogen mustard) 同其它药物合用,治疗纵隔压迫症状明显的淋巴瘤 。
•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 抗瘤谱较广,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常用抗肿瘤药物分级表如下:
烷化剂:普通使用级包括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和达卡巴嗪;限制使用级包括替莫唑胺、白消安抗代谢药。
植物生物碱及其他天然药物:包括高三尖杉酯碱、羟喜树碱、长春瑞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长春新碱、长春地辛、斑蝥紫杉醇、多西他赛、替尼泊苷、依托泊苷、榄香烯。
细胞毒类抗生素及相关药物:包括甲氨蝶呤、XXX、卡
培他培美曲塞、吉西他滨、氟达拉滨、替吉奥、替加氟、阿糖胞苷、氟尿嘧啶、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吡伊达比星、柔比星、表柔比星、米托蒽醌、阿柔比星、博来霉素、比卡鲁胺、他莫昔芬、阿那曲唑、托瑞米芬、来曲唑、依西美坦、氟他胺、孕激素类。
其他药物:包括达沙替尼、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奈达铂、羟基脲、亚砷酸氯化钠、门冬酰胺酶、唑来膦酸、伊班膦
酸、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I)、乌苯美司、沙利度胺、亚叶酸钙、美司钠、右雷佐生、其他洛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地西他滨、贝伐珠单抗、吉非替尼、索拉非尼、阿帕替尼、伊马替尼、利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厄洛替尼、依维莫司、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硼替佐米、曲妥珠单抗、阿比特龙。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有处方权,而医师职称副高及以上职称医师则被认为是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
常用抗肿瘤药物报告
常用抗肿瘤药物报告引言:肿瘤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本报告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包括化学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一、化学药物1.雪域花素雪域花素属于植物二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增殖和促使细胞凋亡。
临床应用中,雪域花素被广泛应用于卵巢、乳腺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2.顺铂顺铂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属于铂类化合物。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DNA结合形成DNA-顺铂复合物,从而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顺铂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卵巢癌、头颈部肿瘤等。
二、靶向药物1.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能靶向性地结合并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曲妥珠单抗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EGFR阳性的肿瘤治疗中。
2.坦度替尼坦度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
它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三、免疫治疗1.PD-1抑制剂PD-1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其配体(PD-L1或PD-L2)结合,从而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药物。
PD-1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治疗,如黑色素瘤、肺癌等。
2.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改造T细胞的受体,使其能够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
该疗法已在部分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结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方式和效果。
化学药物能够广泛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靶向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免疫治疗能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这些药物的不断发展和研究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血液肿瘤科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指通过抑制肿瘤 细胞内特定信号转导通路或酶活性,从
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伊马替尼、吉西他滨、 依托泊苷等。
注意事项: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可能会 出现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骨髓抑 制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
常规指标。
其他靶向治疗药物
发热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发热, 如出现发热,应及时采 取降温措施,并告知医
生。
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疹、呼吸急促 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
就医。
消化系统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可采取调整饮食或使用
止吐药等措施缓解。
骨髓抑制
定期监测血常规,如出 现骨髓抑制应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避免同时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药 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贝伐 珠单抗等。
其他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治疗药物、血管生成抑制 剂等,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 发挥抗肿瘤作用。
注意事项:其他靶向治疗药物可能会出现免疫相关的 不良反应,如肺炎、肝炎、肾炎等,需密切监测并及 时处理。
05
注意事项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如抗肿瘤药物通常只选用一种,避免同时 使用多种。
注意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与特定食物产生化学反应, 影响药效。
关注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
如免疫抑制剂可能与某些抗生素发生相互 作用。
如某些药物混合使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 应。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抗生素类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抑 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和复制,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classification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classification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分类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抗肿瘤药物作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肿瘤药物可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并简要介绍各类药物的特点和应用。
一、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可分为S期特异性药物、G2期特异性药物和M期特异性药物三类。
1.1 S期特异性药物S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DNA的合成阶段,阻断DNA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典型的S期特异性药物包括甲氨蝶呤、卡培他滨等。
甲氨蝶呤可抑制新陈代谢过程中甲硫氨酸的转化,从而阻断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对于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有一定疗效。
卡培他滨则是一种负责结构化合物,可抑制胸腺嘧啶核苷的酶,从而阻止DNA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1.2 G2期特异性药物G2期特异性药物可阻断细胞在G2期进入有丝分裂的过程。
代表性药物有阿霉素、紫杉醇等。
阿霉素与DNA结合,干扰二股DNA链的交织,通过诱导细胞发生DNA交联而进一步导致细胞凋亡。
紫杉醇则是一种天然产物,可阻断微管网络的重组,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
1.3 M期特异性药物M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期,能够与微管结合,阻止纺锤体形成进而阻断有丝分裂的进行。
代表性药物有万古黄金藤碱和长春碱。
万古黄金藤碱是从植物万古黄金藤中提取得到的天然产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长春碱可干扰微管的聚合和解聚,影响分裂过程,对于卵巢癌等具有一定疗效。
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不依赖细胞周期的分布,对细胞处于任何细胞周期阶段均有杀伤作用。
常见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有环磷酰胺、顺铂等。
环磷酰胺在体内通过代谢生成活性代谢物,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RNA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顺铂可与DNA中的鸟嘌呤结合,引起DNA损伤,干扰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三、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是治疗某些雌激素或雄激素依赖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常用抗肿瘤中成药表[1]
常用抗肿瘤中成药表[1]引言肿瘤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医疗资源的消耗。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医学界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抗肿瘤药物。
然而,中成药在抗肿瘤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肿瘤中成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抗肿瘤中成药1: 川芎嗪胶囊•别名:川芎嗪固定配方胶囊•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益母草素、二氢川芎嗪、乙酰基川芎嗪等。
•适应症:用于治疗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
•作用机制:本品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同时具有抗血管新生和免疫调节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响:偶见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病症。
抗肿瘤中成药2: 吲哚美辛•别名:吲哚美聚糖•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吲哚与多种多糖的复合物。
•适应症:用于治疗胃肠道肿瘤、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
•作用机制:本品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2片,一日3次。
•不良反响:偶见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副作用。
抗肿瘤中成药3: 参苓白术散•别名:参苓白术散颗粒•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人参、茯苓、白术、泽兰等。
•适应症:用于治疗肠胃肿瘤、肾癌、肝癌等。
•作用机制:本品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和抑制转移的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袋,一日3次。
•不良反响:偶见口干、便秘等不适病症。
抗肿瘤中成药4: 软膏•别名:抗肿瘤软膏•成分:本品主要成分包括马齿苋素、大黄素等。
•适应症:用于治疗皮肤恶性肿瘤、乳腺癌等。
•作用机制:本品具有抗肿瘤、抗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用法用量:外用,每日涂擦患处2-3次。
•不良反响:偶见皮肤过敏、烧灼感等不适病症。
结论中成药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抗肿瘤中成药包括川芎嗪胶囊、吲哚美辛、参苓白术散和软膏。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成分和作用机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中成药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药方案,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响。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代号及作用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代号及作用抗肿瘤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多样,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裂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代号和作用:1.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主要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来杀死肿瘤细胞。
-氟尿嘧啶(5-FU):抑制细胞嘌呤合成,被广泛用于胃癌、结直肠癌等的化疗。
-卡培他滨(CPT-11):抑制DNA的拓扑异构酶,用于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的化疗。
-顺铂(DDP):干扰DNA的双链交联,被用于卵巢癌、肺癌等的化疗。
-阿霉素(ADM):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常用于乳腺癌、淋巴瘤等的化疗。
- 紫杉醇(Taxol):阻断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被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化疗。
- 阿伦胞苷(Ara-C):抑制DNA链的延伸,常用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
2.靶向药物:靶向药物指针对肿瘤细胞中的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抑制,具有更加精确和有效的治疗作用。
- 奥曲肽(Octreotide):靶向肿瘤细胞的生长激素受体,常用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靶向HER2受体,被广泛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的治疗。
- 益赛普(Iressa):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常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 替尼(Imatinib):靶向白血病细胞中的骨髓激酶融合基因,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 艾路派(Alectinib):靶向ALK融合基因,广泛用于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 丝裂霉素(Bortezomib):靶向蛋白质降解酶,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3.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通过增强或恢复患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如露娜单抗(Rituximab),切妥昔单抗(Pembrolizumab)等,通过与肿瘤细胞上的特定抗原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常见抗肿瘤药物的种类和适用场景
常见抗肿瘤药物的种类和适用场景肿瘤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抗肿瘤药物被研发出来,并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肿瘤药物的种类和它们的适用场景。
一、化疗药物化疗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治疗药物之一。
它们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碱化剂、抗代谢药物和植物生物碱类药物等。
常见的化疗药物有顺铂、紫杉醇、多柔比星等。
1. 顺铂(Cisplatin)顺铂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常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如卵巢癌、膀胱癌和肺癌等。
它通过干扰癌细胞DNA的合成和复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然而,顺铂的使用也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等。
2. 紫杉醇(Paclitaxel)紫杉醇是一种来源于太平洋紫杉树的植物生物碱类化疗药物。
它主要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阻止其正常的细胞分裂和增殖。
紫杉醇广泛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等多种癌症。
然而,紫杉醇也有一些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病变等。
3. 多柔比星(Docetaxel)多柔比星也是一种植物生物碱类化疗药物,与紫杉醇类似。
它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阻止其正常的细胞分裂和增殖。
多柔比星被广泛用于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胃癌等。
然而,多柔比星也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和过敏反应等。
二、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近年来新兴的抗肿瘤药物,它们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曲妥珠单抗、厄洛替尼和雷尼替尼等。
1.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针对乳腺癌高表达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治疗药物。
它通过靶向HER2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曲妥珠单抗常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和胃癌的治疗中。
2. 厄洛替尼(Erlotinib)厄洛替尼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治疗药物。
它通过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肿瘤常用药物ppt课件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白细胞及血小板最低时间分别为第14
日及第8日 出血性膀胱炎在给药后几小时至几周内出现。 焦虑不安、神情慌乱、幻觉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与剂量有关。 其他:肝功能损害、脱发、恶心和呕吐、注射部位静脉炎。
口服易吸收,迅速分布全身,约1小时后达血浆峰浓度, 其代谢产物约50%与蛋白结合。静注后血浆半衰期4~6小时, 48小时内经肾脏排出50%~70%,其中68%为代谢产物, 32%为原形。
环磷酰胺
用量:单药 500~1000mg/m2 ,加生理盐水20~30ml, 静脉冲入。
联合用药500~600mg/m2 。 不良反应: 白细胞减少较为常见,最低值在用药后1~2周。
不良反应 8%患者出现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 14%出现3级或4级血小板减少
抗代谢药物
氟尿嘧啶 类 吉西他滨 甲氨蝶呤 阿糖胞苷 培美曲塞 氟达拉滨等
氟尿嘧啶
药理作用: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主要抑制S期细胞。 体内先转变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
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 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
具有双相的血浆衰降;半衰期(t1/2)为19分钟及5 小时,尿中主要的代谢产物是AIC。
达卡巴嗪
用法用量 静脉用药 200~400mg/m2 , 用生理盐水10~15ml,
溶解后用5%葡萄糖溶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30分钟 以上滴完,一日1次。连用5~10日为1疗程,一般间歇3~4 周重复给药。 不良反应:
药理学-常用抗肿瘤药物
新药研发方向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异常表达或结构特征,开发具有 高度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提供 免疫增强剂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细胞疗法药物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或干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工 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20世纪90年代
靶向药物的崛起,针对特定基 因突变或受体异常的药物治疗 。
21世纪初
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的兴起, 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02
常用抗肿瘤药物介绍
细胞毒类药物
烷化剂
通过与DNA结合,影响其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常用的烷化剂 包括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
抗代谢药
通过干扰细胞代谢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常用的抗代谢药包括甲氨蝶呤、氟尿嘧 啶等。
吉西他滨+顺铂
吉西他滨是一种嘧啶类抗肿瘤药物,顺铂是一种 铂类抗肿瘤药物,两者联合使用可治疗非小细胞 肺癌等肺癌。
联合用药的疗效评估
临床试验
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比较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 的疗效差异。
生存期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存期,评估联合用药对延长生 存期的效果。
病理学评估
通过病理学检查,评估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情况。
芳香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芳香酶的活性,减少 雌激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 细胞的生长。常用的芳香酶抑 制剂包括来曲唑、阿那曲唑等 。
孕激素类
通过补充孕激素,调节体内的 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抑制肿瘤 细胞生长的目的。常用的孕激 素类药物包括甲地孕酮、炔诺 酮等。
生物反应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
常用抗肿瘤药物
常用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是两种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
它们都是前体药物,经过肾脏排泄,药理作用也基本相同。
它们都会导致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毒性和脱发等不良反应。
然而,异环磷酰胺在肝脏水解过程中比环磷酰胺慢,部分异环磷酰胺在活化前经过脱氯乙基作用形成氯乙醛、去氯乙基异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不能形成去甲氮芥。
两种药物的等效剂量为1.0g/m2.它们对恶性淋巴瘤、白血病、骨及软组织肉瘤、多发性骨髓瘤、腺癌、肿瘤和卵巢癌等都有效。
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也是两种同分异构体,都属于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
它们的作用机制和抗瘤谱相似,疗效相当。
它们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主要在肝脏代谢。
肝功能减退者应调整剂量;肾功能正常与否对药代动力学影响不大。
它们都会导致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和心脏毒性,与累积剂量相关。
然而,它们的半衰期和血浆清除率不同。
多柔比星的t1/2α为8-25min,t1/2β为1.5-10h,清除t1/2γ为24-48h,血浆清除率为880ml/min;表柔比星的t1/2α为3.1min,t1/2β为1.3-2.6h,清除t1/2γ为24-48h。
两种药物的剂量也不同,多柔比星的剂量为40-50mg/m2,每三周1次,剂量累计不超过450mg/m2;表柔比星的剂量为50-90mg/m2,每三周1次,剂量累计不超过900mg/m2.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它们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氟尿嘧啶、替加氟和卡培他滨是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
它们在体内转化为氟尿嘧啶,具有相似的抗瘤谱。
在肝脏被羧基酯酶转化为5’-DFCR,再经肝脏和肿瘤组织内胞苷脱氨酶转化为氟尿嘧啶而起作用。
这些药物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合成。
替加氟的毒性为氟尿嘧啶的1/4~1/7,化疗指数为其2倍。
它们的口服吸收情况不同,且不良反应也不同。
替加氟和氟尿嘧啶的作用机制相同,都是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来抑制DNA的合成。
常用抗肿瘤药物大全
.抗肿瘤药物大全15.1.烷化剂 苯丙氨酸氮芥 L~Phenylalanine Mustard (D)【别名】美法仑,爱克兰。
Melphalan , Alkeran 。
【医保】 乙【应用】 能进入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和一切增生迅速的组织如骨髓、淋巴组织的细胞核分裂,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卵巢癌、慢性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 性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等。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8~10mg/m 2,每日 1 次,连用 4~6 日,每隔6 周重复 1 次。
【副作用】 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规格】 片剂: 2mgx25 片 /瓶,¥¥¥。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D)【别名】 环磷氮芥。
ENDOxAN , CTx 。
【医保】 甲【应用】在体内被活化,释放出氮芥基,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亦通过杀伤多种免疫细胞而抑制抗体形成,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迟发性超敏反应。
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晚期肺癌、晚期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骨肉瘤及睾丸肿瘤。
【用法用量】 口服: 50~100mg/ 次, 2~3 次 /日, 1 疗程总量 10~15g 。
静注:联盒用药1 次 500mg/m 2,每周 1 次,连用 2 次, 3~4 周为 1 疗程。
【副作用】 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口腔炎、膀胱炎等。
【注意事项】(1) 盒用巴比妥或皮质激素、别嘌醇等肝药酶诱导剂时需注意。
(2) 肾功能异常慎用。
(3) 本品代谢物对尿路有刺激,应用时应多喝茶水。
【规格】 粉针剂:0.2g/瓶,¥。
异环磷酰胺Ifosfam ide (D) 【别名】 匹服平。
Isofamide , Iphosphamide 。
【医保】 乙【应用】 环磷酰胺同分异构体,对造血系统毒性较环磷酰胺低。
用于骨及软组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头颈部癌、子宫癌、食管癌。
常用抗肿瘤药物
1、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2、餐后服用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3、有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使用时应慎重,酌 情减量。
停用替吉奥后至少间隔 7天以上,再给予其他 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或 抗真菌药-氟胞嘧啶。
5、
阿糖胞苷(Ara-C)
吉西他滨(GEM)
相同点
均为胞嘧啶核苷衍生物;由脱氧胞嘧啶激酶活化,主要代谢物在
50-901^^2,每三周1次
3、氟尿嘧啶、替加氟、卡培他滨的异同
氟尿嘧啶(5-FU)
替加氟(FT-207)
卡培他滨
相同点
均为氟尿嚅啶类药物,属于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
在体内转化为氟尿嚅啶发挥作用,其抗瘤谱相似。
作用
机制
经酶转化为5-氟脱 氧尿嘧啶核甘酸, 抑制胸腺嘧啶核苷 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合成。
手足综合征
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中性
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常见
用法
用量
850-1000mg/m2, bid,服用
14日停7日为一周期
1000mg/m2,静脉滴注30-60min,每
周1次,连用2周停1周为一周期
7、顺钳、卡伯、奥沙利箱的异同
顺铂(DDP)
卡铂(CBP)
奥沙利伯(L-OHP)
相同点
均为铂类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相似;避光应用
不 同 点
药 理 作 用
在体内转变为氟尿 嘧啶而其作用。毒性 为氟尿嘧啶的1/4〜 1/7,化疗指数为其2 倍。
尿嘧啶可阻断替加氟的 降解,特异性地提高肿 瘤组织中氟尿嘧啶及其 活性代谢物的浓度。
由替加氟、吉美嘧啶、 奥替拉西钾按1:0.4 :1组成的复方制剂。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1、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s):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在体内使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亲核基团烷化,抑制细胞的分裂,发挥细胞毒作用。
2、抗代谢类药物(Antimetabolites):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一般作用于S期,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合成酶和DNA聚合酶,抑制DNA的合成;3、抗肿瘤抗生素(Antibiotics):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通过与DNA发生关联,使 DNA发生解聚,或嵌入DNA,干扰RNA聚合酶,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
4、植物碱类(Natural products):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
长春新碱作用于M期,主要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妨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也可作用于细胞膜,干扰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转运,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紫杉醇类也作用于M期,抑制微管蛋白的正常解聚,使细胞阻滞在有丝分裂期。
喜树碱类和鬼臼类均作用于S期,分别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和拓扑异构酶Ⅱ,干扰DNA链断裂-再连接反应,导致DNA链断裂。
5、铂类化合物(Metal salt):最常用的化疗药,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对非典型烷化剂作用,可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叉链接,阻止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分裂;6、激素类(Hormones and hormone antagonists):通过改变体内激素环境,对特定的肿瘤发挥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1)仅对与该激素有关的相应组织的肿瘤有效(2)敏感性取决于肿瘤生长对某种激素的依赖性(3)起效较缓慢,一般无根治效果;7、杂类(1)门冬酰胺酶:将血清中的门冬酰胺分解为门冬氨酸和氨,使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因缺乏门冬酰胺而受阻;(2)全反式维甲酸:通过细胞核内维甲酸受体介导,调控特异性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分化。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指能够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在现代医学中,抗肿瘤药物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分类有化疗药物、生物治疗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一、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也被称为细胞毒性药物,主要通过干扰恶性肿瘤细胞的DNA 、RNA 和蛋白质代谢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化疗药物的广泛使用始于1940 年代。
迄今为止已有几百种化疗药物被研制出来,可以分为六大类:癌细胞新生物化疗药物、抗肿瘤植物药、抗代谢药、抗激素药、抗生素和碱剂。
1. 癌细胞新生物化疗药物:癌细胞新生物化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生来阻止癌症的发展和扩散。
常见的癌细胞新生物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卡铂等。
这些药物广泛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2. 抗肿瘤植物药:抗肿瘤植物药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常见的抗肿瘤植物药物有紫杉醇、多柘植物生物碱和侧柏叶等。
这些药物被广泛用于乳腺癌、肺癌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3. 抗代谢药:抗代谢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癌细胞的代谢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常见的抗代谢药物有二氢叶酸、6-MP 和5-FU 等。
这些药物广泛用于胃肠道、肝、直肠和乳腺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4. 抗激素药:抗激素药主要是通过抵制激素对癌细胞的影响,从而达到预防癌症发展的目的。
常见的抗激素药物包括雌激素拮抗剂、雄激素拮抗剂和酮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广泛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的治疗。
5. 抗生素:抗生素是从细菌中提取的一类化合物,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部分抗生素具有抗肿瘤作用。
比较常用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有紫杉醇、多柘植物生物碱、波立夫霉素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的不同亚型,如前列腺癌和肺癌等。
6. 碱剂:碱剂是一类阻断癌细胞的DNA转录和复制过程的药物。
常用的碱剂有环磷酰胺、苯甲酸氮芥和顺铂等。
顺铂紫杉醇计算方法
顺铂紫杉醇计算方法
顺铂和紫杉醇是两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计算使用剂量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决定。
1. 紫杉醇:其参考剂量为/kg,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
每次剂量一般在mg。
2. 顺铂:其参考剂量为2-3mg/kg,每周1次,可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
射的方式给药,每次剂量一般在2mg/kg,也可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
此外,紫杉醇加顺铂的化疗方案具体为紫杉醇mg/m2(第一天),顺铂
75mg/m2(第一天),每21天用1次,一共用4个周期,是临床上比较
常见的抗肿瘤药物组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不可擅自使用或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环磷酰胺与异环磷酰胺的异同
2、多柔比星与表柔比星的异同
3、氟尿嘧啶、替加氟、卡培他滨的异同
4、临床常用含替加氟药物
5、阿糖胞苷与吉西他滨的异同
6、卡培他滨与吉西他滨的异同
7、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的异同
8、依托泊苷与替尼泊苷的异同
9、紫杉醇与多西他赛的异同
10、长春新碱与长春瑞滨的异同
11、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的异同
12、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的异同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