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文人绘画始终是作为主要的方向。文人常与画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画家的学识、文化品质与文人的内涵构成了书画创作的内在底蕴。文学与绘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传统绘画与文学却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文学性的主旨要求在绘画创作中首先要得以表现。文学与绘画,追其根本都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因适应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精神现象。
中国古典文学在传统绘画中的渗透首先表现在传统绘画的创作主题常来源于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是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和源泉。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取材于古典文学由来已久,我们现在所能看到最早取自文学作品的绘画当是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此画完全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曹植的《洛神赋》用诗的语言描绘出了想象中洛神的神韵,表现出了作者寄托的情愫。画家顾恺之用绘画语言将洛神赋所表现出的语言画面展现在纸卷上,准确表现出了诗赋中描绘的梦幻般柔情,使《洛神赋图》与曹植的《洛神赋》相得益彰。此后,历代取材于文学作品的绘画不胜枚举,成为中国文学与绘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所独有的特征。
以文学作品作画几乎成为历代画家创作的必修课,历代众多诗画结合的经典之作已载入中国绘画艺术史,并传颂后世,对传统绘画“尚意”“尚情”的艺术追求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人形象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经常表现的另一题材。唐代著名诗僧寒山与拾得,一直是历代画家们经常表现的人物形象。南宋著名画家梁楷和元代著名禅僧画家因陀罗等人都曾创作过寒山和拾得的人物像。以爱国诗人屈原的精神风貌和品格而创作的《屈子行吟图》是明末画家陈洪绶杰出的版画作品。《苏轼回翰林院图》是明代画家张路的作品,表现了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神韵。中国古代文人以其与众不同的文人品格,独特的精神风貌,成为画家创作的对象。
中国古典文学对传统书画艺术的渗透,还表现在创作者的身份上。中国古典文人大多具备书画家的身份。唐代王维不仅会作诗,还擅长绘画与演奏,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使王维的艺术作品显示出独特的内涵和情趣。宋代苏轼不仅在诗、词、散文等多方面有较大成就,其书法和绘画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的书法代表之作《黄州寒食诗帖》、《黄几道祭文帖》等都表现出了雄浑奇崛的气势,绘画作品《古木怪石图》则集中凸显了其厌世疾俗的孤傲与寂寞心灵。
中国古典文学中所表现出的色彩也是传统书画作品蕴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书画所表现的神韵与古典文学所表现出的意蕴,融会成新的艺术境界,使人产生更多新的感受。我们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时,不仅仅沉醉于笔墨技法之间,更是在品味作品所表现的文学内涵,畅游于书画与文学相互交织所表现出的意境之中。
(摘编自李晓男《论中国古典文学在传统书画艺术中的渗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人绘画始终是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主要方向,文人的内涵是书画创作内在底蕴的构成要素之一。
B . 中国传统绘画创作首先要表现文学性的主旨要求,可见传统绘画与文学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
C . 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欣赏笔墨技法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品味画作表现的文学内涵,畅游于书画与文学相交融的意境中。
D . 传颂后世的历代众多诗画结合的经典之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绘画“尚意”“尚情”的艺术追求。
(2)下列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在传统书画中的渗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古典文学经常成为传统绘画的创作主题,历代取材于古典文学作品的绘画不胜枚举。
B . 中国传统书画的创作者同时兼具文人的身份,如顾恺之、寒山、拾得、王维、苏轼等,其艺术作品往往体现出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C . 以文学作品作画几乎是历代画家创作的必修课,中国传统文人形象是传统绘画中经常表现的题材。
D . 传统书画作品中蕴涵着古典文学中所表现的色彩,前者的神韵与后者的意蕴融会成为新的艺术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学与绘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两者都是为适应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精神现象。
B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在晋代就出现了取材于古典文学的画作。
C . 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成为传统绘画创作的对象,主要是由于其与众不同的文人品格及独特的精神风貌。
D . 《洛神赋图》与《洛神赋》相得益彰,没有《洛神赋》,就不可能有《洛神赋图》,而没有《洛神赋图》,《洛神赋》也难免黯然失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
2. (11分) (2017高三上·鹰潭期中) 文言文阅读
乌重胤,潞州牙将也。元和中,王承宗叛,王师加讨。潞帅卢从史虽出军,而密与贼通。时神策行营吐突承璀
与从史军相近,承璀与重胤谋,缚从史于帐下。是日,重胤戒严,潞军无敢动者。宪宗赏其功,授潞府左司马,迁怀州刺史,兼充河阳三城节度使。会讨淮、蔡,用重胤压境,仍割汝州隶河阳。自王师讨淮西三年,重胤与李光颜掎角相应,大小百余战,以至元济诛。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转司空。蔡将有李端者,过溵河降重胤。其妻为贼束缚于树,脔食至死,将绝,犹呼其夫曰:”善事乌仆射”。其得人心如此。
元和十三年,代郑权为横海军节度使。既至镇,上言曰:”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所以河朔六十年能拒朝命者,只以夺刺史、县令之职,自作威福故也。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举公牒,各还刺史职事讫,应在州兵,并令刺史收管。又景州本是弓高县,请却废为县,归化县本是草市,请废县依旧属德州”.诏并从之。由是法制修立,各归名分。
及屯军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贼方凭凌,未可轻进,观望累月。穆宗急于诛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复以本官为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李同捷据沧州,请袭父位,朝廷不从。议者虑狡童拒命,欲以重臣代。乃移镇兗海,加太子太师、平章事,俾兼领沧景节度,仍旧割齐州隶之,盖望不劳师而底定。制出旬日,重胤卒,赠太尉。
重胤出自行间,及为长帅,赤心奉上。能与下同甘苦,所至立功,未尝矜伐。而善待宾寮,礼分同至,当时名士,咸愿依之。身殁之日,军士二十余人,皆割股肉以为祭酹,虽古之名将,无以加焉。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 \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B . 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C . 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D . 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牙将”即牙门将,负责在防御工事“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
B . “迁”,意思是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但有时候也表示降职远调,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和《琵琶行》中的“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C . “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使集军、民、財三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