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考研法大法理、宪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综合(法理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综合(法理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综合(法理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法学综合(法理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
法理学(共4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公法和私法
2.权利能力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2.简述法律事实的种类。

宪法学(共3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柔性宪法
2.违宪审查
3.言论自由
4.特别行政区
二、简答题(共15分)
如何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刑事诉讼法学(共4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辩护权
2.审判监督程序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上诉不加刑原则及其意义。

2.简述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和意义。

民法学(共3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表见代理
2.债权人的代位权
3.用益物权
4.公平责任原则
二、简答题(共15分)
监护终止的原因有哪些?。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6、07年考研综合卷试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6、07年考研综合卷试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6/07年考研综合卷试题宪法:1、2003 年河南洛阳市中院法官李慧娟在一份判决书中写道:“。

《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部分规定与《种子法》相抵触的条款自然无效。

”后来河南省高院虽然维持了李的判决,但在省高院和省人大常委会的过问下,洛阳中院党委免去了李的助理审判员和审判长的职务,并撤消了副庭长赵某的职务。

此事后来引起很大争议。

(20 分)请回答:(1)从事实角度分析李在判决中宣布地方性法规无效的行为;(2)从程序角度分析李在判决中宣布地方性法规无效的行为;(3)根据以上分析,请你重拟一份判词;(4)从宪法角度分析,洛阳中院的处理决定是否正确。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里规定了“诚实守信”的原则,(15 分)请回答:(1)诚实守信原则的基本价值和目标是什么;(2)诚实守信原则的基本内涵。

3、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于“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法院可以判决撤消。

(15分)请回答:(1)法院规定可以撤消“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是否意味着法院可以审查行政行为的(2)试列举“滥用职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分析为什么构成“滥用职权”。

刑诉4、根据我国刑诉法的规定,请对被害人在公诉程序、自诉程序和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权利进行比较分析。

(12 分)5、我国刑诉法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社会危害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请回答:(18 分)(1)对逮捕的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2)我国刑诉中逮捕和羁押之间的关系。

刑法6、案例:(20 分)甲乙去看朋友丙,丙正与丁打架,丙叫甲乙帮忙,甲乙上前与丙一道将丁打成重伤。

甲乙丙在逃跑途中,劫持一少女,甲乙对少女实施奸淫,但因少女反抗而未得逞,然后丙又对少女实施奸淫,少女力竭,丙奸淫成功。

随后甲乙丙丢下少女逃跑。

少女因被强奸而精神恍惚,跌跌撞撞,掉入河里溺死。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综合(含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综合(含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综合(含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考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六门任选五门)说明:本试题分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六个部分,每部分30分。

根据专业要求,报考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回答本专业的试题,选答其它五个部分(注意看每部分的提示);其它专业的考生任选其中五个部分,总分150分。

法理学部分(共30分。

报考法学理论专业的考生不答此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法的价值答: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一种法律制度有无价值、价值大小,既取决于这种法律制度的性能,又取决于一定主体对这种法律制度的需要,取决于该法律制度能否满足该主体的需要和满足的程度。

2.法律原则答: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的体系中作为法律规范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原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法律原则在形式上并不具备法律规范必须的结构要素,它往往只是提出了立法者对于某一类行为的倾向性要求,而没有提供明确具体的行为模式。

法律原则的这种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性质使它比法律规范更具有稳定性,适用的范围也更广泛。

3.法的适用答:法的适用也称法律规范的适用,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它使具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其适用法律制裁。

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法律关系各方出现争执;出现违法犯罪的情况;某种社会关系的产生和确认需要国家机关介入;法律规范的实现必须由主管机关给予支持。

4.学理解释答:学理解释就是非正式解释,是指在学术研究、法学教育和法制宣传中,由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对法律规范所进行的解释。

中国政法大学19998-2006年考研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19998-2006年考研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试题汇总1998年法学基础理论综合课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法律关系2.法律解释3.合法行为4. 大陆法系二、判断题(对正确的命题在答题纸上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一般是以法律部门为依据的。

()2.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指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3.“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分权。

()4.技术规范也具有阶级性。

()5.雅典民主制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式”。

()6.法与平等的关系没有一个完全固定不变的模式。

()7.任意性规范不是因素被提到首位。

()8.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公民的行为能力是相同的。

()9.实行法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0.不宜将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混为一谈。

()三、简答题(7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意义。

1998年综合课试题民法学部分民法学综合部分(25分)请用一句话区别下列各组概念(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法人和合伙人2.宣告死亡和死亡3.代理人和法人代表4.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5.继承人和扶养遗赠协议的受遗赠人1998年综合课试题刑法学部分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2分,共10分)1.罪刑法定原则2.自首3.犯罪的过失4.诬告陷害罪5.合同诈骗罪二、判断正误(在答题纸上作答,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5分)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胁从犯包括被胁迫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3.减刑和假释必须由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裁定。

()4.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刑事责任。

()5.凡占有他人遗忘物,拒不交出的行为,均属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

()三、简述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防卫过当的特征。

2.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1998年综合课试题宪法学部分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写清题号,在答题纸上作答。

司法考试宪法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1

司法考试宪法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1

1.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据?(2006年卷一第14题-单选)A.出生地主义原则B.血统主义原则C.国籍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考点]确定公民资格的依据。

[分析][1]《宪法》第33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而D项是取得国籍的方式。

[命题思路]公民是宪法上地重要概念之一,确定一个人是否为该国的公民主要看其国籍。

而国籍的取得各国有不同的规定,此题的目的在于考察确定国民资格的依据和国籍的取得方式之间的区别。

[常见错误]大多数考生没有仔细审题,误选了D。

[法条导读]考生在复习这个知识点时,应当注意下列内容与其法条:1、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一旦取得中国国籍,就不得保留外国国籍;一旦具有外国国籍,即不具有中国国籍(《国籍法》3、5、8、9、13)。

2、国籍的出生取得(《国籍法》第4-6条)国籍法第4条、第5条的规定是统主义的体现,第5条的“但书”是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原则的体现。

国籍法第6条是出生地主义的体现,注意其适用对象。

3、注意国籍法第12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4、国籍的加入、退出和恢复应当申请获得批准(国籍法第7、10、1 3条)。

国籍申请的受理机关与审批机关是不同的(《国籍法》第15、16条)。

(1)受理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机关,在国内为当地市、县公安局,在国外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

(2)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公安部审批。

答案:C2.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2005年卷一第6 0题—多选)A.为了收集“第三者插足”的证据,公民可以委托私人调查机构以各种形式对“第三者”进行跟踪B.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公民可以委托法官对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听C.商场保安人员有权根据商场的规定,对“盗窃嫌疑人”当场进行搜身检查D.商场保安人员有权对拒绝搜身检查的顾客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考点]公民的基本权利[分析][1]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4条规定,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正确答案:A解析:首先应把握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法律原则是指能够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的综合性、抽象性原理或准则。

法律原则不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也不规定具体的法律后果,因而其含义具有不确定性,例如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就并不是很确定的。

而法律规则规定了具体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内容非常确定。

题中引用的合同法第41条对行为模式规定得很具体,因此是法律规则而不是原则,故A项错误,应当选。

格式条款多用于邮政、银行、保险等客户较多的行业,由于客户较多,每次都去商谈合同的条款会导致效率低下,于是法律规定将一些条款拟定为格式条款从而有利于减少交易的成本,提高效率,这体现利法对效率的追求。

但由于格式条款是合同一方单方面提出来的,从而可能成为“霸王条款”侵害合同另一方的利益,导致不正义。

于是法律对某些条款就对格式条款作出限制,以维护法的正义价值。

《合同法》第41条就是这样的条款,所以B 项的说法正确,不应选。

法的价值包括自由、正义、效率等,这些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遵循价值位阶规则,即自由优先于正义,正义优先于效率。

《合同法》第41条体现了正义优先于效率的规则,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因此C项正确,不应选。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317宪法与行政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317宪法与行政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317宪法与行政法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17宪法与行政法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宪法变迁答:宪法变迁,又称宪法的无形修改,是指在宪法条文未作变动(包括修改、解释或者由宪法惯例加以补充)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的运作等,宪法条文本来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宪法的无形修改不是宪法修改机关依据宪法规定的宪法修改程序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所以不包含在上述宪法修改的含义之中。

但是,它可以使宪法条文的本来含义事实上发生一定的变化,达到与修改宪法基本相同的效果,因而属于广义的宪法修改。

2.合宪性推定原则答:合宪性推定原则是在宪法解释中产生和发展的,其基本的含义是:任何一个违宪审查机关的权力都是相对的,当特定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或进行宪法解释时应考虑审查对象涉及的各种因素,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节制地行使违宪审查权,以减少因违宪判决可能引起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震动。

当判断某一项法律或行为是否违宪时,如没有十分确实、有效的依据认定其违宪时应尽可能推定其合宪,做出合宪性判断,以避免作出违宪判决。

即使审查对象存在一定的违宪因素,但仍存在合宪性判断余地时不宜宣布其违宪,应做出合宪性判决。

3.结社自由答:结社自由是指公民为达到某一共同目的,依照法定程序结成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

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自由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目的不同。

公民的结社自由可分为两种:一是以营利为目的结社,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结社,包括政治结社和非政治结社等。

结社自由具有如下特征:结社具有持久性与稳定性;结社应遵循法定程序,具有严格的程序性;结社一般具有固定的组织机构与成员;结社与一定的利益选择有关。

4.通讯自由答:通信自由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他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

通信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流的必要的手段,是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自由。

2006年武汉大学323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刑法、民法、国际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6年武汉大学323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刑法、民法、国际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6年武汉大学323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刑法、民法、国际法)考研真题及详解【综合卷】法理学一、概念比较(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答:英国法学家边沁和奥斯丁首创的分析法学坚持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认为法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有意识创造出来的行为准则,法理学需要研究的是法律自身,法律的道德性不是法理学研究的范围,而应该归于立法学或伦理学的研究范围。

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个与自然法学派“恶法非法”论完全对立的命题,即“恶法亦法。

”分析法学派并没有否认法律的发展受道德的影响,也承认许多法律规则来源于道德,但是他认为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古典自然法学强调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否认法自身的独立性,认为法必然从属于更为高级的行为标准(现代自然法理论认为主要是指道德),认为实在法与自然法的正义原则严重冲突时,实在法就因其不公正的性质而失去了称其为法律的效力,即“恶法非法”。

2.法系与法律体系答:法系是指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渊源、法在形式上和结构上的特征、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以及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所做的分类,凡在这些方面具有相同特点的国家的法便属于同一法系。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的统一体。

法律体系一般总是属于一定的法系,而不同的法系国家都存在法律体系。

不同的法系国家的法律体系的构成有差异。

3.第一代人权、第二代人权与第三代人权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法律顾问瓦萨克提出将人权分为三代,即:①第一代人权:公民权与政治权,也称消极人权。

这是18世纪欧洲人权运动所主张的人权,并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达到了顶峰,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自由,免遭国家的专横行为之害。

②第二代人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也称积极人权。

第二代人权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抗剥削和压迫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又受到西方的“福利国家”概念的影响,尤为发展中国家所提倡。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宪法真题及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宪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无效。

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法理学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法理学是一门理论法学,因而没有实践价值B、汉语中“法理学”一词来自于日语,与法哲学没有任何关系C、法理学既是沟通法学诸学科的桥梁,也是法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纽带D、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具有基础地位,因此部门法学对法理学的研究没有影响2、下列有关法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 、在汉语中,法不仅指成文法,也包括不成文法B 、在西方,无论哪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法”,都有“法”“权利“二义C 、中国近代以来,国法意义上的“法”,逐渐有“法律”一词所代替D、国法中也包括判例法3、下列哪一项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表述是正确的?A、一个法律条文就是一个法律规则B、一个法律规则仅由一个法律条文表达C、法律规则的要素可以在法律条文的表达中省略D、一个法律规则可以由不同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法律条文表达4、下列有关立法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所有活动都是立法活动B、在我国,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国家立法权C、在我国,民族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单行条例D、在我国,国务院可以进行授权立法5、按照法的创制与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下列哪一类?A、根本法与普通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D、一般法与特别法6、下列有关行为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某人因被法院处以有期徒刑10年,他在监狱服刑期间不具有行为能力B、公民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有行为能力C、公民有行为能力必然有权力能力D、一个精神病人享有权利能力7、下列有关大陆法系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宗教法习惯对其也有影响B、在现代大陆法系的法律制度中,判例不被视为法的渊源C、大陆法系又被成为民法系D、大陆法系的法律在整体上被划分为公法和私法8、某国家机关的司机在上班的时间里受该机关的领导指派将某一紧急公文送交另一国家机关,在送交的途中,该司机因其过失将一行人撞伤,请问该司机的过失行为所导致的法律责任属于下列那一种?A、无过错责任B、个人责任C、行政责任D、职务责任9、下列那一向叙述是正确的?A、经济关系只能有经济法调整B、环境法是直接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法律C、行政法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作为部门法的刑法不等于刑法典10、一位意大利人乘坐美国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前往中国,当飞机航行在日本的领空时,这位意大利人将飞机上的一位中国公民杀害。

2006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宪法学真题及解析-fashuo.doc

2006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宪法学真题及解析-fashuo.doc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6.下列法律中,不属于基本法律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答案】D【考点分析】国家赔偿法是1994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它不属于基本法律,其它三个均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都是基本法律。

【考生注意】基本法律的判断的最可靠的标准是其由全国人大制定,只要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就是基本法律。

17.下列关于英国宪法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B.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等构成C.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等构成D.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答案】D【考点分析】英国没有宪法典,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所以只有第4项是正确的。

18.依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D.纲领性宪法与确认性宪法【答案】C【考点分析】第1项分类的依据是宪法有无统一的法典形式;第2项分类的依据是宪法的法律效力和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第4项分类是现代一些宪法学者对宪法所进行的分类,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19.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错误的是A.宪法的制定是制定主体依据程序制定宪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B.制宪权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C.制宪权、修宪权、立法权属于同一层次的权力形态D.制宪机关不同于宪法起草机关【答案】C【考点分析】这是考查对制宪权内涵的理解,在四项中,只有第3项是错误的。

因为一般认为制宪权是创制宪法的权力,而立法权是由宪法所设定的权力,两者明显不处于一个层次。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A.有权改变或撤销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答案】B【考点分析】根据立法法第88条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2006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综合课法理学试题第3页.doc

2006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综合课法理学试题第3页.doc

9、就国家与法的关系而言,能影响以至于决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因素是A.国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B.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政策C.国家的中心任务D.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答案」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从法律和国家的一般关系角度,阐明影响国家法的形式的因素。

「考点分析」按照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学说,法在本质上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但是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上层建筑其他因素的影响,上层建筑诸因素对法的影响,是法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

在法和国家的关系中,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影响和制约着一国国家的法的形式。

国家是法律的存在基础,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影响着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包括法的渊源形式和法的运行方式。

10、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是否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C.是否由法律规范予以调整D.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答案」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事实中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的区别。

「考点分析」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两类。

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不以人的意志支配而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

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规定或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的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事实是否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

11、在我国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时A.可以不再以党的政策为指导B.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D.由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受党的政策指导「答案」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司法原则和党的政策的关系「考点分析」司法机关应当依法独立形式职权,在审理案件是秉承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但是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并不意味着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可以不受任何的监督和制约。

在国家权力中,不应当有任何绝对的权力存在,“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法学硕士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法学硕士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法学硕士试题招生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法学综合考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六门任选五门)法学综合考试题说明:本试题分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六个部分,每部分30分。

根据专业要求,报考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回答本专业的试题,选答其它五个部分(注意看每部分的提示);其它专业的考生任选其中五个部分,总分150分。

法理学部分,共30分(报考法学理论专业的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法的价值2. 法律原则3. 法的适用4. 学理解释二、简答题(10分)简述法与国家权力的相互关系。

中国法制史部分,共30分(报考法律史专业的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保辜2.六杀3.内乱4.法部二、简答题(共10分)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宪法学部分,共30分(报考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宪法渊源2. 行政区划3. 宗教信仰自由4. 自治条例二、简答题(10分)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哪些主要职权?刑法部分,共30分(报考刑法学专业的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犯罪中止2.犯罪对象3.自首4.抢劫罪二、简答题(10分)简述附加刑的概念及其种类。

民法部分,共30分(报考民商法学专业的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请求权2.物权法定原则3.预期违约4.署名权二、简答题(10分)简述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诉讼法部分,共30分 (报考诉讼法学专业的考生不答此部分 )。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直接言词原则2.诉讼和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

2006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法理学真题及解析-fashuo.doc

2006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法理学真题及解析-fashuo.doc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罗马法复兴时期出现的以研究和恢复罗马法为核心的法学流派是A.罗马法学派B.社会法学派C.注释法学派D.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答案】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学在西方的发展的一般历程【考点分析】在西方,法学渊源于古希腊,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世纪的法学附庸于神学。

在12-16世纪,出现的以研究和恢复罗马法为核心的新的法学,主要是指意大利的注释法学派。

社会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是19-20世纪,为适应资本主义新的发展而出现的学派。

2、下列措施中,属于法律制裁的是A.国家公务员甲因违法失职受到降级处分B.驾驶员乙开车时不小心将一行人撞成轻微伤,乙主动赔偿了该行人300元钱C.公民丙犯盗窃罪,但因有立功表现,法院判决免除其法律责任D.党员丁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答案】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制裁的内涵和分类【考点分析】法律责任是由特定的法律事实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或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密切关联。

没有法律责任或者法律责任的被免除,都不会再引起或导致法律制裁的产生。

法律制裁的类别主要包括:(1)、民事制裁。

依照民事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对责任主体所实施的惩罚性措施。

例如:惩罚性违约金的支付;伪劣产品价款的双倍返还。

(2)行政制裁。

是指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责任主体实施的惩罚性措施。

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对违反行政法的责任主体予以警告、罚款、没收、行政拘留等惩罚措施;行政处分――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及其所属人员予以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留用察看、开除等惩罚性措施。

(3)、刑事制裁。

依法对犯罪人实施的处罚。

其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

(4)、违宪制裁责任。

法理考卷(分章节习题)

法理考卷(分章节习题)

第一章法学研究概述1.下列关于法学调整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D )。

A.法学主要是研究法应当是什么状态的学问B.法学主要是研究法事实上是什么状态的学问C.法学主要是研究法的必然性的学D.法学是研究一切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学问2.法学就其性质和属性而言,是一门( D )。

A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人文科学D.哲学分支学科3.通常来说,划分我国法学体系的主要依据有( A B )。

A.法律部门B.认识论视角C.法学课程D.法学教育目标4.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这样几大部类( BC ).A.法理学B.应用法学C.理论法学D.法社会学5.法学与哲学的关系在下列什么学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D )。

A.宪法学B.行政法学C.法史学D.法理6.下列关于法学与政治学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 CD)。

A.两者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B.民法学从属于政治学C.自然法学家既是政治学家又是法学家D.l9世纪以后法学才成为独立的学科7.下列关于法学与经济学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B ACD)。

A.法与经济的关系是法学与经济学的共同课题B.经济学的发达程度决定了法学的发达程度C.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引人法学领域D.法律经济学是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二、名词解释1. 法学法学是规定权利、义务极其界限的,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活动2. 理论法学3. 边缘法学三、简答题简述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四、论述题试述当代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律现象第二章法理学概述一、不定项选择题:1.法学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其分类角度是( B )。

A.各种类别的法律B.认识论C.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D.法律的制定到实施2.从学科地位出发,法理学是法学的( ACDB )。

A.方法论B.基础理论C.一般理论宏观D.分支学科3.下列问题中属于法的一般性问题的是( AD B )。

A.法的价值B.法与道德的关系C.民商分立D.法律监督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C D)。

2006司考卷二及答案

2006司考卷二及答案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试题及答案(模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 人民主权原则B.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社会主义制度原则2. 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表述错误的是?A. 修改宪法B. 监督宪法的实施C.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D. 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3. 下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A. 公民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C. 公民有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D. 所有选项均正确4.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机构,表述错误的是?A.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B.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法律监督机关D.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5. 下列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表述错误的是?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主观归罪原则6.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A. 甲在梦中杀死仇人B. 乙在自家院内种植罂粟C. 丙在公共场所醉酒滋事D. 丁为朋友提供赌博场所7. 下列关于犯罪构成要件,表述错误的是?A. 犯罪客体B. 犯罪客观方面C. 犯罪主体D. 犯罪主观方面8. 下列关于刑罚的种类,表述错误的是?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死刑立即执行9.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表述错误的是?A. 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B.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C.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D. 实行两审终审制10.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表述错误的是?A.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B. 诉讼自愿原则C. 辩论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1.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正确的有?C. 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D. 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通过12. 下列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的有?A.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B.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C.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D.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3.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正确的有?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C.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D.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法律监督机关14. 下列关于犯罪的概念,正确的有?A. 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B. 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C. 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D. 犯罪是主观上有过错的行为15. 下列关于刑罚的适用,正确的有?A. 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对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D. 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甲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下列关于甲的诉讼权利,正确的有?A. 甲有权申请回避B. 甲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C. 甲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D. 甲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解除对其的强制措施17. 乙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下列关于乙的辩护权利,正确的有?A. 乙有权自行辩护B. 乙有权委托辩护人辩护C. 乙有权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1. AB12. ABCD13. ABCD14. ABCD15. ABCD三、不定项选择题答案:16. AB17. ABC1. 宪法基本原理与制度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原则。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2005年真题)在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础的权利是A.经济社会权利B.人身自由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言论自由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四章第二节中的人身自由。

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一切权利和自由的基础。

这个可以从常理理解,没有了自由其他权利的意义都打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自由刑是当代最主要的刑罚手段的原因。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2.(2006年真题)某县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对一当事人的信件进行拆检,弄清了案情并作出判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院为了查明案情可以对当事人的信件进行拆解B.法院对当事人与案件无关的信件无权拆解C.法院对当事人所有信件都无权拆解D.法院拆解信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出公正的判决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四章第二节中的人身自由,具体即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有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

通信秘密是指公民通信的内容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私拆、毁弃、偷阅他人的信件。

公民的通信包括书信、电话、电报等进行通信的各种手段。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才有权决定扣押或者拆检公民的有关信件,而且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对此,公民有义务交出,如公民拒绝交出,可以强行搜查,但必须出示搜查证件。

紧急情况下可以不出示搜查证,但必须记录搜查情况。

知识模块:中国宪法学3.(2007年真题)关于公民出生国籍的确定,我国采用的原则是A.血统主义原则B.出生地主义原则C.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D.以出生地主义为主、血统主义为辅的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四章第一节中的我国国籍。

2006年司法考试《宪法、法理、法制史》试题精析

2006年司法考试《宪法、法理、法制史》试题精析

2006年司法考试《宪法、法理、法制史》试题精析法理学2006年法理学单项选择题7题,多相选择题6题,任意选择题2题,共计23分,与2005年无甚变化。

就法理学考查方式、考查侧重点以及其他相关方面存在以下特点:首先,在考查方式,法理学较多地使用“判断型选择题”,即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等,而选项ABCD分别针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点。

此种类型的选择题难度较大,尤其是其中的多项、不定项选择题。

另外,法理学题目较多地为应用型题目,即结合实例,要求使用法理学知识点分析实例中具体问题,这要求考生具有运用法理学知识的能力。

其次,在考查侧重点上,对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渊源、法律关系、法律适用、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与社会方面的知识点考查较多。

这似乎与司法考试的考试性质相吻合。

另外,新增知识点在2006年的考试没有丝毫缺位,法律责任竞合、法律与和谐社会、法律与节约型社会的问题在题目中均有所体现。

但是,法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似乎并没有所体现,比如法治、人权、法律价值等知识点并没有考查,仅在论述题中有所涉及。

试卷四的最后一道关于法律、习惯、法理的35分的论述题,以及倒数第二题的第二问“结合上述事件论述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使得法理学在司考中的地位大为提高。

在司考中出现研究式的论述题,进一步提升法理学的重要性,预示着中国大陆司考制度与欧陆型司考接轨的方向,也是“一次考”制度向“二次考”制度过渡中可贵的探索。

宪法学宪法学的很多单项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单一,比如卷一第8题考查“哪一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第10题“哪一部宪法是协定宪法”、第11题“‘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的论断是由下列哪一部宪法文件予以明文规定的”、第12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层政权的范畴”、第1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由哪一机关批准生效的”、第14题“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据”。

2006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民法学真题及解析-fashuo.doc

2006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民法学真题及解析-fashuo.doc

点是担保物权的特征。

担保物权是为了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被法定化为物权,因而具有不同于用益物权的从属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

A项变价受偿性是指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的,担保物权人可以就标的物变价,担保权人从变价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

一般认为,该特性不是担保物权的特征(有的认为也是),而是担保物权的效力。

故排除该项。

B项物上代位性是指因意外原因导致抵押物毁损灭失的,如果该抵押物有赔偿金或保险金,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该赔偿金或保险金行使抵押权。

可见,该项也不符合题意。

C项不可分性是指债权人在全部债权受清偿前,可以对抵押物的全部行使权利。

故C项符合题意。

D项从属性是指担保物权不能与债权分离,随着债权的转移而转移。

可见,D项离题甚远。

【考生注意】担保物权的特征是理论上对担保物权的概括。

所有的担保物权具有的共性是从属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

考生要注意对不同特点的理解。

32.甲公司欠乙公司500万元,后甲公司被乙公司兼并,二者之间的债务关系因此消灭。

导致这一债的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是()。

A.混同B.免除C.抵消D.解除【答案】A【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债的消灭。

具体分析参见2000年第一题单项选择第4题。

【考生注意】该题在2000年基本上以原题形式出现。

即“甲工厂欠乙公司100万元,后甲工厂被乙公司兼并。

甲工厂欠乙公司的债将因()而归消灭。

”备选答案与本题相同。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以后类似的重复题还会出现。

33.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属于效力未定合同的是()。

A.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B.无权处分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C.因受胁迫而订立的合同D.法定代表人超越代表权限订立的合同【答案】B【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力未定合同的范围。

效力未定合同是指合同成立后,是否发生效力尚不能确定,有待于其他行为或事实加以确定的行为。

根据《合同法》第54条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以胁迫手段违背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第50条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研究生试题

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研究生试题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法学个专业考试科目:402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私法(个占50分)考试日期:1月15日下午考生须知:1.客观题再答题卡上作答,主观题在答题纸上作答,并写清题号。

在试题、草稿纸上答题不给分。

书写字迹清楚。

2.将答题卡、答体纸和试题一起交回,否则以零分记。

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无效。

每小题一分,共30分)1、公民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A 一年B 二年C 三年D 四年2、在下列各种关于赠与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赠与合同是单方法律行为B 赠与合同是实践法律行为C 赠与合同是可撤消的法律行为D 增与合同是诺成性法律行为3、按照我国法,下面关于相邻关系的说法是正确的是:()A相邻关系是一种独立是权利B从属于不动产C从属于动产D从属于地役权4、能够代理的行为有:()A表现行为 B法律行为 C事实行为 D占有行为5、“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无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原则D结果责任原则6、在连带责任保证,在下列情形下保证人免除责任:()A在法定或者约定期间内债权人未向债务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B在法定或者约定期间内债权人未向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C在法定或者约定期间内债权人未向人民法院起诉D在法定或者约定期间内债权人未采取中断保证期间的行为7、“催告”属于:()A法律行为B事实行为C准法律行为D事件8、在下列各类的发人中,具有意思机关的是:()A股份有限公司B国务院C公安局D县人民政府9、在下列各种事件由中,不属于提存原因的是:()A债权人下落不明B债务人提出抗辩C债务人无正当事由拒绝受领D债务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而未确定监护人10、在下列与代理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委托必有代理B委托是基础关系而代理是单方授权的结果C超越代理意味着修改合同D代理是委托的外部表现行为11、以下选项中哪一个是诉的主体?()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当事人D诉讼参与人12、被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出各种有利于自己的事实和理由,以否定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的行为在民事诉讼上被称为什么?()A反诉B反请求C反驳D反主张13、第二审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审结上诉案件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如何撤销?()A由二审人民法院撤销B由原审人民法院撤销C在人民法院制作的解调书中撤销D在调解书送达生效后视为撤销14、甲建筑工程公司诉乙公司请求给付工程款的诉讼中,甲建筑工程公司为保证将来判决能得到切实执行,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要求将乙公司的一栋价值三倍于其诉讼请求求额的写字楼予以财产保全。

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宪法学(1)

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宪法学(1)

1.一般说来,规定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应是宪法基本内容的两个方面。

下列哪一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2006年卷一第8题-单选)A.1918年的《苏俄宪法》B.1789年的《美国宪法》C.1791年的《法国宪法》D.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考点]各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各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791年的法国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序言。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18年的《苏俄宪法》也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列为第一篇,可见社会主义宪法也同样具有权利保障书的意义。

美国宪法由一个序言和7条正文构成,确立了分权制衡、联邦主义、代议制政府等原则,规定了宪法修改的特别程序,并于1791年通过一个由10条宪法修正案组成的《权利法案》,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以天坛宪草为原则制定的,而天坛宪草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因而《中华民国宪法》自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由此可以判断,1789年的《美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是规定在1791年的《权利法案》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命题思路]一般而言一部宪法都会有国家权力的划分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并非所有的宪法都是如此,例如1787年美国宪法的正文中就没有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

[常见错误]如果考生对美国宪法结构的特殊性没有了解的话可能会误选B。

[法理导读]宪政的基本目的就在于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国民的权利。

除了极少数国家外,宪政国家一般都是立宪国家,即都有一部成文宪法。

从限制国家权力这方面来讲,一个国家的宪法一般都会有关于划分的规定,从保障公民的权利这个角度讲,一般都有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宪法的重要内容,其他方面的内容规定与否都在其次。

1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考研法大法理、宪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无效。

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法理学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法理学是一门理论法学,因而没有实践价值B、汉语中“法理学”一词来自于日语,与法哲学没有任何关系C、法理学既是沟通法学诸学科的桥梁,也是法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纽带D、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具有基础地位,因此部门法学对法理学的研究没有影响2、下列有关法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 、在汉语中,法不仅指成文法,也包括不成文法B 、在西方,无论哪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法”,都有“法”“权利“ 二义C 、中国近代以来,国法意义上的“法”,逐渐有“法律”一词所代替D、国法中也包括判例法3、下列哪一项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表述是正确的?A、一个法律条文就是一个法律规则B、一个法律规则仅由一个法律条文表达C、法律规则的要素可以在法律条文的表达中省略D、一个法律规则可以由不同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法律条文表达4、下列有关立法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所有活动都是立法活动B、在我国,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国家立法权C、在我国,民族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单行条例D、在我国,国务院可以进行授权立法5、按照法的创制与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下列哪一类?A、根本法与普通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D、一般法与特别法6、下列有关行为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某人因被法院处以有期徒刑10年,他在监狱服刑期间不具有行为能力B、公民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有行为能力C、公民有行为能力必然有权力能力D、一个精神病人享有权利能力7、下列有关大陆法系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宗教法习惯对其也有影响B、在现代大陆法系的法律制度中,判例不被视为法的渊源C、大陆法系又被成为民法系D、大陆法系的法律在整体上被划分为公法和私法8、某国家机关的司机在上班的时间里受该机关的领导指派将某一紧急公文送交另一国家机关,在送交的途中,该司机因其过失将一行人撞伤,请问该司机的过失行为所导致的法律责任属于下列那一种?A、无过错责任B、个人责任C、行政责任D、职务责任9、下列那一向叙述是正确的?A、经济关系只能有经济法调整B、环境法是直接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法律C、行政法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作为部门法的刑法不等于刑法典10、一位意大利人乘坐美国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前往中国,当飞机航行在日本的领空时,这位意大利人将飞机上的一位中国公民杀害。

请问按照下列哪一项原则,该案只能适用中国的法律?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折中主义原则11、下列哪一个属于保护性的法律关系?A、诉讼关系B、行政管理关系C、合同关系D、婚姻关系12、下列那一项有关法律解释的表述是正确的?A、每个国家的法律解释规则或标准是相同的B、只有在疑难案件的情形下,才需要法律解释C、法官在解释法律的过程不存在自己的主观创造性D、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权利13、在西方不同的法学派对法的本质解释不同,下列哪一个法学派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A、自然法学派B、分析主义法学派C历史法学派D法社会学派14某甲已经合法取得了律师资格,决定申请律师资格,决定申请律师执照,根据有关的法律的规定,他认为司法行政部门会批准他的神情,并向他颁发律师执照。

这体现了法的哪一种作用?A、指引作用B、教育作用C、评价作用D、评价作用15、下列哪一项有关法与道德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法与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方式B、部分道德与法律重合C、法与道德都具有强制性D、法与道德都只针对人的行为16、下列有关法与政策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政策优于法律的情形B、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只需要法律不需要政策C、法和政策都具有强制性D、法和政策的产生途径不同17、法的历史形态的划分标准是下列哪一项?A、社会形态B、是否促进生产力C、法的外部特征D、法的理论渊源18、下列有关法律推理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英文中的“法律推理即Legal reasoning”,也可译为法律思维B、法律推理的目的在于保障法律裁决的真理性C、法律推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价值判断D、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行政处罚法》属于下列哪一种?A、法律(狭义)和行政法B、法律(狭义)和行政法规C、行政法和行政法规D、宪法(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和行政法20、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A、议会对法律所作出的修订B、法学家的理论C、小李对法律的感觉D、“法盲”对法律的认识和评价21、根据宪法的规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无权更换下列那个人选()A、国务委员B、各部部长C、秘书长D、各委员会主任22、依据宪法,下列那个职务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A、中央军委副主席B、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C、国务院副总理D、国家主席23、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的权力属于下列哪个机关()A、国务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外交部D、国家主席24、关于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属性,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政治权利和自由B、人身权利和自由C、文化教育权力D、民主权利25、某县为土家族自治县,依照宪法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人或副主任人选应当符合下列哪项规定()A、主任或副主任中有土家族公民担任即可B、主任必须由土家族公民担任C、副主任必须有土家族公民担任D、主任和副主任都必须有土家族公民担任26、香港基本法的解释权依法属于下列哪个机关()A、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最高人民法院27、下列哪个规范性文件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A、省级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C、自治州人大制定的单行条例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28、依据宪法,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原因()A、公民在疾病时B、公民在年老时C、公民在上市劳动能力时D、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29、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县级人大有权选举全国人大代表B、省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副省长的人选C、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任免审计长D、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省级人大的不适当的决定。

30、依据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A、行署是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B、区公所是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C、村民委员会是乡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D、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31、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国家的根本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民主集中制D、社会主义制度32、关于统一战线的范围,下列选项中哪个是2004年修宪增加的()A、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社会主义统一的爱国者3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重大信条十九条》C、《钦定宪法大纲》D、《天坛宪章》34、依据宪法,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国家主席单独行事的职权()A、任免国务院总理B、发布特赦令C、接受外国使节D、工部法律35、依据宪法,下列选项中哪项是国务院的职权()A、批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C、批准同国外缔结的条约D、批准全国总动员36、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代表()A、1/2—1倍B、1/3—1倍C、1/5—1/2倍D、1/5—1倍37、关于公、检、发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原则,依据宪法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分工负责,互相配合B、分工负责,互相制约C、分工负责,互相监督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38、依据宪法和法律,下列职务中,哪个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担任()A、人大常委会主任B、自治区政府主席D自治区法院院长C自治区党委书记39、依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关于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鼓励、保护、引导B、鼓励、支持、引导C、保护、控制、引导D、鼓励、管理和引导40、下列选项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二、多项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无效。

每小题2分,共60分)41、下列有关法的作用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 、法律不能代替政策、道德的作用B 、法律不能调整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信仰C 、法律一般不能灵活适应社会的变化D 、徒法不足以自行42、下列那些概念应从法的内容角度来理解?A 、法律规范B 、法律体系C 、法系D 、立法体系43、下列哪些活动不属于执法?A、某法院与一公司签订审判庭的装修协议B、海关工作人员认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办该案件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察D、某审判员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发生口角对其进行劝解44、马克思说:“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它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是在表述法律,……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物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

”下列哪些说法不违背这句话的原意?A、立法应反映客观规律B、立法不是立法者所代表的国家意志的体现C、客观规律与法律规范是同时产生的D、法律要具有科学性45、法律在起源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的过程。

下列哪些说法不符合这个规律?A、法律是在自发形成的习惯基础上产生的B、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C、在法律起源过程中,从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就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D、法律起源的过程带有一定的自发性46、下列有关法学和法学体系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法学的产生总是以近代法治国家为前提条件B、法学体系等同于法律学说体系C、法学具有实践性和职业性D、法学的发展规律与文学、哲学的发展规律完全相同47、下列有关我国“地方性法规”的提法,哪些是错误的?A、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B、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我国局部地区C、省级人民政府没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48、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导致法律责任?A 、大风吹毁某甲自盖的新房B 、某甲与某乙吵架,某乙心脏病发作猝死C 、某甲与某乙在饭店吃饭,乙未赴约,某甲自杀D、在我国,十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致人伤害49、下列有关法的朔及力问题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A、近现代国家通行法朔及即往原则B 、只有刑法才存在法的朔及力问题C 、不同时代的立法对法的搠及力的规定相同D、新法生效之前的时间和行为不适用新法,称为“法不溯及既往”50、如何正确地理解执法与守法的概念及关系?A、执法与守法的主题、客体(对象)相同B、执法的主题应守法,守法的主体也执法C、执法与守法都包含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两方面D、执法与守法均属于法的实施活动51、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的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