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科学我们自己单元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发现生长》精品教案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发现生长》精品教案
通过观察照片和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讲授新课
活动一:测量身高和体重
1.教师讲解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2.教师分发记录表,指导学生进行测量和记录。
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进行测量。
4.教师提问:“你们发现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有什么变化吗?”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测量结果。
3.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比较、记录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
难点
1.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总结。
2.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分享观察结果,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
3.学生能够在观察和记录中,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
身高测量尺、体重秤、记录表、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6.教师总结:“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7.教师展示一组关于生长的小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8.教师总结:“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并记录数据。
2.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测量结果。
通过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生长的基本特征。
2.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
3.教师总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身高、体重、头发、指甲等都在不断增加。”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想了解哪些关于生长的知识?”
6.教师总结:“通过测量和记录,我们发现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在不断增加,这说明我们在不断生长。”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我们的身体》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中的重要一课。

本单元以“我们自己”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关注。

而《我们的身体》这篇课文作为单元中的关键内容,为学生开启了对自身身体探索的大门。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首次在科学课程中系统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它不仅为后续学习人体的其他方面知识奠定基础,如感觉器官、健康生活等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材内容分析1. 知识内容-认识身体的基本组成部分:课文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身体的基本组成,包括头、颈、躯干、四肢。

通过直观的描述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对身体的整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主要功能:分别介绍了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的主要功能。

例如,头部有思考、观察、听、说等功能;颈部连接头部和躯干,使头部能够转动;躯干保护内脏器官,进行呼吸和消化等;四肢用于运动、抓握和操作。

-初步培养比较思维: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身体不同部位的特点,如头部和四肢的大小、上肢和下肢的长度、左手和右手的形状等,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观察能力。

2. 呈现方式-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片,如人体的整体图、身体各个部位的特写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文字简洁明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

-活动设计:教材中设计了观察自己身体、与同桌交流、比较身体部位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材与生活实际的联系1. 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认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知道用手抓东西、用脚走路等。

教材中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身体,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与科学知识相结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通过感官来发现》 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通过感官来发现》  教科版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过感官来观察》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在聚焦环节,通过对感觉器官作用的回顾,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探索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交流。

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明确各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强调每个感觉器官只能够感知特定的信息。

第二个活动“看下面的图片,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我们想到的,并用词汇记录下来”,用眼睛观察图片,呈现出眼睛能够看到的事实与头脑中的想象的不同。

认识到单独一个感觉器官有无法采集到的信息,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第三个活动“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意图让学生将上一个活动的想象部分,通过其他感觉器官进行验证,给出事实现象的描述,再次对事实和想象加以区分,并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

在研讨环节,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感觉器官只能感知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

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能够得到这个事物的更多信息,更加接近事实。

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起关联,如残障人士缺失某些感觉器官,导致他们需要利用其他感觉器官来弥补,有时还需要各种辅助的科学仪器来帮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学生分析】从一年级开始,观察活动都要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了,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感觉器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等,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2024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1-2年级目录

2024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1-2年级目录
《造房子》
《地球家园》
一1.动物的家
二1.地球家园有什么
一2.我们的家
二2.我们的校园
一3.家里的物品
二3.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4.设计小房子
二4.不同的天气
一5.建造小房子
二5.不同的季节
一6.“小房子”展示会
二6.太阳与白天
二7.夜晚的月亮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目录(二下)新版本
《神秘恐龙》
《玩磁铁》
一1.恐龙的故事
二1.磁铁能吸引什么
一2.挖掘恐龙“化石”
二2.比较力量的大小
一3.测量恐龙“化石”
二3.让小车动起来
一4.拼接恐龙“化石”
二4.隔物吸铁
一5.复原恐龙
二5.设计钓鱼玩具
一6.制作恐龙模型
二6.我们来钓鱼
一7.我们的恐龙公园
《身边的物体》
《常见的动物》
一1.观察物体的特征
二1.我们周围的动物
一2.给物体分类
二2.观察一种动物
一3.比较物体的轻重
二3.给蜗牛建个“家”
一4.认识物体的形状
二4.水中的动物
一5.观察一瓶水
二5.它们吃什么
一6.哪个流动得快
二6.动物联欢会
一7.它们去哪里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材目录(二上)新版本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目录(一上)新版本
《周围的植物》
《我们自己》
一1.我们知道的植物
二1.我们的身体
一2.观察植物
二2.发现生长
一3.植物长在哪里
二3.游戏中的观察
一4.给植物画张“像”
二4.气味告诉我们
一5.植物的变化
二5.通过感官来发现
一6校园里的植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作业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作业设计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共6课,第1——4课从身体结构的学习逐步发展到对感官的学习。

第5——6课提供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多种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

引导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理解人的生命特征。

在观察中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

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

回顾自己的生长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本单元要求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其基本功能,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知道我们的身体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知道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通过感觉器官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能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事物并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

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4.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5.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观察我们的身体基础性作业从外表上看,我们的身体左右两部分是()的。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发现生长》教案(2024秋)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发现生长》教案(2024秋)

2.发现生长【教材简析】本课是《我们自己》单元的第2课,是在第一课简单观察身体外形结构与内部器官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知自己的身体变化。

《发现生长》是让学生回顾从出生到现在的生长发育过程,通过收集各种生长发育的信息,证明自己的生长变化,结合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除了身高、体重的变化之外,还有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运动能力等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

教材从四个方面安排了教学内容:聚焦环节,通过“有哪些事物能证明我们在长大呢”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收集自己生长变化的证据。

三幅儿童不同时期的照片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这些图文信息都在暗示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成长变化去发现自己的生长。

探索环节,安排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通过观察从小到大衣服的变化、运动能力的变化以及牙齿等变化,去找到自己成长的证据。

第二个活动是基于上一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寻找生活中能证明自己长大的更多的证据,通过画一画的形式表述出来。

研讨环节,教材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于探索环节两个活动所搜集证据的汇报与整理。

随后第二个问题“我们怎样证明小猫、小狗在长大”这一问题将学生视野从我们自己扩大到周围的小动物、拓展环节,让学生画一画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一方面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科学绘画的方式及时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自己的生长情况是有一定的了解的,部分家长对于保留孩子的生长记录也有较强的意识,有些家长甚至会保留孩子出生时的手脚印、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不同时期的衣服、鞋、帽子等,通过学生儿童时期的体检记录,可以快速地找到身高和体重等的变化,这些证据都可以让孩子们重新看到了自己的生长变化。

但是本课教学中部分证据可能是间接证据,学生要将这部分事物转化为证据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衣服的变化,知道自己的身体在逐渐长高、长大。

2.通过观察、比较体重、牙齿、手掌等方面,找到更多的证据,发现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发生变化,认识到身体变化与生长之间的关系。

2024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发现生长》优质课件

2024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发现生长》优质课件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阶段,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
思维和实验能力:
1.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例如科学方法、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等等。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学生可
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实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知识。
5.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学展览、科学
竞赛等活动,从中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6
我的体重和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
姓名
体重
(千克)
身高
(厘米)
出生时
现在
增加了多少

探索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生长变化吗?
8
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 些方面?
9
听家长讲一个有关我们 成长的故事,再讲给其 他同学听。
1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1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自己》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够系统。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难度适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知道身体各部分的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知道身体各部分的功能。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身体各部分的功能。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人体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身体的结构吗?身体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人体模型等教具,呈现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验证人体各部位的功能。

如:眼耳口鼻手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知道的身体部位,还有哪些是我们不了解的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人体各部位的重要性和功能。

最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

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

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

单元视域下的科学教材分析

单元视域下的科学教材分析

一、单元视域下教材分析内涵(一)教材分析淮北师范大学教授指出:所谓教材分析,是指教师将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课时、一单元时段,甚至一个学期时段)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开来,认识它的每个部分或每个层次的要素及其关联过程的实质……教材包含广义的教材(各种纸质印刷教材、视听电子教材)和狭义的教材(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本文所说的教材,专指狭义的教材。

(二)单元视域单元视域是指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在这样的范围内,对相应的内容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

这个单元可以是教材自然单元,也可以是“大单元”,也就是经验单元。

(三)单元视域下的教材分析单元视域下的教材分析是指基于课程标准,深入解读和剖析同一单元下不同教学内容间的逻辑结构,以帮助教师整体、系统地认识和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为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价、实施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二、开展单元视域下的科学教材分析的价值(一)有利于把握“基于课程标准”的精髓单元是依据课程标准,围绕主题(专题、问题)或活动等选择学习材料,并进行结构化组织的学习单位,向上承接课程目标,向下统领单元内的课时目标、活动、作业等。

单元教材分析,是课程实施者分解、传递和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一环。

(二)有利于教师见“树木”更见“森林”传统的教材分析往往以课时为单位,忽视课时与课时间的关联,缺少以单元、主题为单位的结构化研究。

单元教材分析,更加强调的是教材内容所体现的目标的整体性、知识的系统性以及分析方法的综合性等,有利于教师见“树木”更见“森林”,明白“大处着眼易见人”的道理。

(三)有利于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单元是一个包含了知识、技能和活动的完整的学习系统,唯有进行单元教材分析,才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完整的学习活动,培养结构化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三、开展单元视域下的教材分析的方法单元教材分析,一般需经历基于“概念确定单元—基于单元分解课标—基于课标确定单元大概念—基于单元大概念梳理单元结构”的路径。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通过感官来发现》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通过感官来发现》     教科版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陈杰超【教材简析】《通过感官来发现》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2课,本科与第3、4课都是基于课程标准在生命科学领域学习内容“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中,低段学习目标要求为“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

到二年级为止,在学生成长的若干年中,人体的感觉器官在他们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变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学生没有特意去认识自己的而感觉器官。

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利用眼、耳、鼻、舌、皮肤等的感觉功能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同时他们会发现,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够感知的信息(不能做的事情),综合使用感觉器官能够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2.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3.科学态度目标●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

理解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

●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教学难点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器材1份、班级记录表1份、圣女果等纯色水果每人1个、塑料苹果或香蕉1个、多媒体课件。

小组:岩石、装有40-50℃热水的杯子、包子、能播放音乐的音响、盲文版、学生活动手册。

(新教材)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新教材)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新教材)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版科学二年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是我们只是测试了有限的这些物体,没有测试更多材料的物体,因此还不能说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

板书磁铁怎样吸引物体磁力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铁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教科版科学二年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曲别针上面,再将蹄形磁铁拿起,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我们发现曲别针大部分都被吸引到蹄形磁铁两端的位置。

用小钢珠怎样找到蹄形磁铁的磁极?将钢珠放在蹄形磁铁的中心位置,让小钢珠在蹄形磁铁凹槽处自由滚动,你发现了什么?也可用手把小钢珠放在磁铁中间,它会很容易滚到这端或那端,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钢珠,小钢珠总是被吸到磁铁的一端,而吸在两端的小钢珠再不会滚到中间去。

现象:我们发现钢珠被吸引到蹄形磁铁两端的位置。

小结:我们发现大部分曲别针和钢珠都被吸引到蹄形磁铁两端的位置,说明蹄形磁铁两端的位置磁性最强,即为磁极(两个)。

课堂小结我们认识了磁铁能吸引一些物体,了解到磁铁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后,发现了磁力有强有弱。

我们借助曲别针和铁粉盒进行实验,发现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观察到的条形磁铁两端吸引的铁粉最多、吸引曲别针的能力更强,进一步认识了条形磁铁的磁极。

板书磁铁的两极磁力两端大,中间小教科版科学三年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极叫(北)极,一般是(红)色的;指南的磁极叫(南)极,一般是(蓝)色的。

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都可以指示方向,那么环形磁铁能否指示方向呢?我们也可将环形磁铁悬吊在木料架上,拨动悬吊的环形磁铁自由旋转,环形磁铁停止转动后,你们发现了什么?红色指向北,蓝色指向南。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介绍指南针的构造。

外壳:方便携带,保护作用。

磁针及支架:支持磁针,指引方向。

刻度盘:指引确定其它具体方向。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将指南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其静止,指南针红色一端将指向北方,而另一端指向南方。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共7课)(2024秋)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共7课)(2024秋)

第二单元我们自己1.我们的身体【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1课。

教学内容指向“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这一核心概念下“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这一学习内容。

本课教材编排意在通过对身体外形结构的观察和内部结构的探究,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身体外形具有对称性等特点,并简单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以此引发学生对观察方法、观察内容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探究人体秘密的兴趣。

教材从四个方面安排了教学内容:聚焦板块使用了一个小孩和一个成年人奔跑的照片,明确了本课的研究问题是“我们的身体包括哪些部分”,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身体具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差异。

同时提出了“我们需要经常锻炼身体”的健康生活理念,为深入观察研究我们的身体建立基础。

探索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通过手摸、耳听、让光透过手指等方法观察并发现身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等信息,激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第二个活动是对身体外形结构的观察,核心是认识身体的基本结构——头、颈、躯干和四肢。

教材还通过“被遮住的一半和露出的一半是一样的”建立起对身体外形对称性的初步体验。

随后引导学生将通过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身体,以此进一步了解人体结构。

研讨活动环节提出了“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有哪几部分”“与小猫、小狗相比,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同?”两个问题,这些既是对前面学习的小结,也将学习视角扩大到不同生物间身体结构的初步比较。

拓展环节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学习方法,即指导学生当遇到无法直接观察物体时,可以通过阅读科普书来了解物体。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身体结构”这个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往往会把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与身体结构混淆。

同时对身体内部结构的认识也不具体、不全面。

另外,由于学生文字学习的时间不长,对于本课中“颈”“躯干”等概念的识记也有一定的难度。

当然,有了第一单元植物的观察、分类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使用部分感官来观察物体,这将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新版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教材

新版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教材


3.我还想知道

4.我在本节课
一定

做的不好,下次
测试反应快慢
一、聚焦
你玩过翻拍手的游戏吗?
A
请一位同学来和老师玩一下吧!
一、聚焦
两人一组,每人拍对方5次,
B
请记下自己胜利的次数。
一、聚焦
C 请你说一说胜利的次数。
二、探索:比一比谁抓的次数多
做一个“反应速度尺”
做一个“反应速度尺”
如何拿尺子呢?
摸一摸 摸一摸胳膊、手、小腿等部位, 感觉皮肤下面有什么。
活动手册第12页
把手的样子和 观察到的内容 画下来。
听一听
听一听对方的腹部和背部, 哪里有声音?
体验
研讨
刚才我们用了哪几种方 法观察身体?
想一想:我们身体里还有 哪些你想研究的部分?
量一量
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我们 的身体。
量一量
通过感官来发现
小学科学
全册精品PPT课件
第一单元 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3.磁铁的两极 4.磁极与方向 5.做一个指南针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
1.观察我们的身体
2.通过感官来发现
3.观察与比较
4.测试反应快慢
5.发现生长
6.身体的“时间胶囊”
(每一课都提供精美可编辑的课件!)
研 讨 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那些方面?
身体力量更强了;反应速度更快了; 记忆能力更好了;学习能力更强了; ……
拓 展 1.听家长讲一讲:
有关我们成长的故事;对我们成长的希望。
2.小调查
身体的“时间胶囊”
想一想
写下关于身体的什么信息呢?

二年级下册科学我们自己单元计划

二年级下册科学我们自己单元计划

二年级下册科学我们自己单元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二年级下册科学我们自己单元计划篇1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

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

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下教材解读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下教材解读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下教材解读
《我们自己》单元简析
一、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 二、“大单元”的组织形式 三、“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聚焦 探索 研讨 拓展
《我们自己》单元
大概念: 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
性刺激的感官。
学生需要理解
•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 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
•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 感觉器官,具有学习的功能;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 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学生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我们通过感觉来学习
学生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做出的反思; 健康是对未来的企划; 健康是一种责任。
• 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我们在不断 生长。
如果学生理解了上述内容,他们将能做到
• 通过观察自身和相互观察,用头、颈、 躯干和四肢以及对称描述人体结构;
• 能说出各个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做的 事情和不能帮助我们做的事情,以及综 合运用感官的好处;
• 能列举事实证明自己在生长,并以父母 或高年级同学为依据,预测六年级时自 己的身体信息。
2. 带领学生经历连贯的、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 3. 读懂、读好我们的学生 4. 用好教科书提供的教学工具
教学建议:
1.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四维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2. 带领学生经历连贯的、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 3. 读懂、读好我们的学生 4. 用好教科书提供的教学工具 5.做好活动器材、资源的准备
我们自己
健康意识
健康生活意识来自对自己未来的责任感的建立
健康生活意识来自对自己未来的责任感的建立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书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书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书科学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一扇窗户,而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书则是帮助孩子们打开这扇窗户的重要工具。

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验为主线,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下面,我们将对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书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书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季节的变化》、《动物的生活》、《植物的生活》、《天空中的太阳》、《生活中的水》、《生活中的电》、《生活中的气象》和《生活中的安全》。

在《季节的变化》单元中,孩子们将了解到四季的变化规律,学习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影响。

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将明白季节变化与气温、天气、植物和动物活动的关系。

在《动物的生活》单元中,孩子们将探索不同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和食物链。

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将了解到动物的行为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植物的生活》单元中,孩子们将学习到植物的种类、结构和生长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将了解到植物对光、水和土壤的需求,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

在《天空中的太阳》单元中,孩子们将了解到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将了解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能的利用和保护。

在《生活中的水》单元中,孩子们将学习到水的特性和用途。

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将了解到水的存在形态和循环过程,以及水的重要性和节约方法。

《生活中的电》单元中,孩子们将探索电的特性和用途。

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将了解到电的来源、传导和应用,以及电的安全使用方法。

在《生活中的气象》单元中,孩子们将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现象和气象仪器。

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将了解到天气的变化规律和影响,以及气象预报的方法和意义。

在《生活中的安全》单元中,孩子们将学习到常见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将了解到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学会如何预防和处理各种安全问题。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书的内容紧密贴合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和实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能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功能以及人体的生理现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人体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他们来说,人体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主题。

他们知道人体有很多部位,但是对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人体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能够描述人体的一些生理现象,如呼吸、消化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学生能够探究人体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人体的基本结构。

2.教学难点:人体内部结构的认知,生理现象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人体结构。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人体模型、图片、PPT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镜子、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身体有哪些部位吗?每个部位有什么作用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1.教师利用PPT展示人体各个部位的图片,让学生说出生殖器官的名称,了解其功能。

2.教师展示人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其他组员用彩笔在代表的身上标出人体各个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4.测试反应快慢
•能够知道综合运用感觉器官,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 o 事物和做出反应。
4.测试反应快慢
o
4.测试反应快慢
o
4.测试反应快慢
o
我们自 己
o
健康是对昨天的 反思; 健康是对未来的 企划; 健康是一种责任 。
我们自 己
o
5.发现生长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
o
5.发现生长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 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2、3)
学生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
o
我们自 己
o
我们自 己
通过感觉来学习—“知觉”
o
我们自 己
通过感觉来学习—知觉
感觉器官提供感觉并发展知觉。 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活动的结果 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 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2.通过感官来发现
o
2.通过感官来发现
o
3.观察与比较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 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o •知道综合运用感觉器官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
3.观察与比较
o
3.观察与比较
感觉——思维——知觉,而习非认
o 识器官名称。
生存、学
3.观察与比较
o
3.观察与比较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 观 察对先象前的的外学部习形,态都特将征感及觉现器象官。的(观《察课活标动》作科为学一探 个究-活搜动集的证重据点-1来~处2理年,级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 很熟悉了。所以本单元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 认识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在教学中表现出从 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学生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
o
单元目标
学生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 的身体的基本结构。(1)
学生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 的情况。(1)
学生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 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2、3)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 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2、3)
o
o
6.身体六的、““时时间间胶胶囊”—— 囊” 留住现在,展望未来
o
科学阅读
o
教学建议
1.教师要理解感觉、知觉的差异,教学 中合理组合感觉和知觉活动。 2.教师要有为人父母的感受,特别是年 轻老师。 3.做好活动器材、资源的准备。 4.用好班级记录单,做好相关设计。
o
o
o
1.观察我们的身体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 的基本结构;
o
1.观察我们的身体
o
o
1.观察我们的身体
o
1.观察我们的身体
o
2.通过感官来发现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 o 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2.通过感官来发现
区分事 o实与想
2.通过感官来发现
o
o
学生需要理 解
•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 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 构构成的;
• 眼、耳、鼻、舌、皮肤 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具 有学习的功能;
• 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我 们在不断生长;并拓展
o
如果学生理解了上述容,他 们将能做到
通过观察自身和相互观察, 用头、颈、躯干和四肢以及对 称描述人体结构; 能说出各个感觉器官可以帮 助我们做的事情和不能帮助我 们做的事情,以及综合运用感 官的好处;
o
5.发现生长
o
o
o
5.发现生长
o
o
5.发现生长
o
5.发现生长
o
5.发现生长
o
5.发现生长
o
6.身体的“时间胶 囊”
o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
6.身体的“时间胶 囊”
o
6.身体的“时间胶 囊”
健康生活意识来自 对自己未来的责任 感的建立
o
6.身体的“时间胶 囊”
学生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
o
单元目标
学生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 的身体的基本结构。(1)
学生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
的情况感。(觉1器)官具有学习功能:多器 官学生协能作够,认依识到赖感知觉识器和官能经让验我上们升观察为到知具体
觉的事,物并,能以通此区过分训事练实提与想升象。。(2、3)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我们 自己》
教材解读
浙江省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谢小立
o
教材内 容
o
o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 动。
(1)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触觉分别感受不同的食物或物体,了解不 同感觉器官的功能。(学习内容9.1)
o
主要概念: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 统分工配合,共
能列举事实证明自己在生长 ,并以父母或高年级同学为依
o
单元目标
学生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 的身体的基本结构。(1)
学生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 的情况。(1)
学生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 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2、3)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 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2、3)
同维持生命活动。
o
低年级科学的特征
《课标》对1~2年级科学探究目标有如下表述: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 观 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课标》科学探 究-搜集证据-1~2年级)
o
综合前3册教材定位教学 目标
o
低年级科学的特征
《课标》对1~2年级科学探究目标作了如下要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