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摘要】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我国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内涵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内涵型发展方式的实质就是科学发展,它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打破传统的重重障碍,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事务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在这一过程中,高能耗、污染大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主要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怎样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
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通过转变传统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改变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跛脚的发展(即“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另一条腿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内涵非常丰富,不仅仅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这就要求一个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公平、绝对和相对贫困人口的下降、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失业有很大程度的减少,除以上经济指标外,一些社会政治指标也要考虑在内,如教育水平、人口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和水平等。二是经济增长要实现向质量和效益的转变。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许很快,经济实力也许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存在很大差距。三是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往往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很多发展经济学家都提出要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必须加速资本积累。但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最核心要素,因此,
要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在经济发展的动力上必须实现向以人为核心的转变。四是向经济结构优化全面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行业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五是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方面要大力实施财税金融激励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财政将在创新机制的前提下,设立专项资金并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在税收政策方面,将根据当前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结合税制改革,继续落实和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将加快推进创业板和场外交易,推广融资性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和新兴产业创业投投计划实施规模。
另一方面要集中力量积极培育市场和发展新商业模式。针对关系民生的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紧迫需求,加强国际间科技和融资交流,组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每年科技成果仅25%得到转化,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却高达80%。创新投入的不足,有效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导致我国产业核心技术的缺乏和对关键部件的进口依赖。除了技术创新,在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只有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得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政府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者,一方面应加大科学投入,特别是基础科学以及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政府在采购时,要首先考虑采购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次,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家加快技术创新,充分调动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开发、转化和受益的主体。再次,应突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与机
制。企业设立专项科研开发资金,按一定的产值比例,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
(3)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需求结构不合理,内需和外需、投资和消费的矛盾没有得到缓解;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不断扩大。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三大转变:
第一,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首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其次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加快制造业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再次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比如软件、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
第二,正确处理消费、投资、出口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