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浅析群众文化活动的困境与对策
浅析群众文化活动的困境与对策群众文化活动是指通过广泛的群众参与和传播,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活动。
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找到对策来解决。
群众文化活动面临的第一个困境是资源不足。
由于经费有限、场地紧张等原因,很多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得到支持和保障。
这导致一些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多的场地和设施等方式来解决。
群众文化活动缺乏专业团队支持。
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群众文化活动往往缺乏专业性和水平。
这使得一些活动的内容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专业团队的组建和培养,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水平。
群众文化活动缺乏持久性和长期规划。
很多群众文化活动都是临时性的,缺乏长久的规划和持续的发展。
这导致活动的组织和推广不够稳定,影响了活动的连续性和影响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制定长期发展的计划和措施,确保活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群众文化活动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内容单一和缺乏创新。
一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新颖和创新的元素,难以吸引和满足群众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鼓励群众参与活动的创新和表达,提供更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以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群众文化活动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渠道有限等原因,很多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和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群众文化活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如资源不足、缺乏专业团队支持、缺乏持久性和长期规划、内容单一和缺乏创新、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制定长期规划、鼓励创新和表达、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来解决。
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及创新研究
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及创新研究群众文化活动是指面向广大群众的文艺、体育、娱乐等活动,它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是人民群众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的重要方式。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还可以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性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有机会放松心情,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群众文化活动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知识和视野,提升个人素质和艺术修养。
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们能够共同参与、共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从而加强社会的凝聚力。
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能够使人们摆脱孤独和孤立的状态,感受到集体的荣誉和团结的力量,增强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群众文化活动是传递正能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负能量在社会中不断积累。
而群众文化活动可以通过传递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激发人们的正能量,提振人们的信心和勇气。
群众文化活动还可以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研究尤为重要。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发展的保障。
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研究,可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式的创新,提高其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和享受。
创新研究还可以挖掘和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群众文化工作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开展的,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宗旨的文化工作。
在新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本文将从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策略。
一、现状分析1.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要求文化工作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2)互联网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文化的途径变得更加便利和多样化,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逐渐显得陈旧。
(3)市场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文化产品和服务也面临着市场竞争,要求群众文化工作更具市场意识和竞争力。
2.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文化产品过于商业化,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2)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粗制滥造的现象仍然存在。
(3)文化工作者素质不高,一些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二、发展策略1.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在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对不同文化形式的需求,比如音乐、电影、舞蹈等;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满足部分人群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着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使文化产品更具社会责任感和正能量。
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加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在新时期,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群众文化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关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提案
关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提案提案: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提案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1.加强文化机构建设:增加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如艺术展览、文化讲座、读书推广等,满足人们对知识和艺术的需求。
2.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节庆活动,如春节庙会、音乐节、戏剧节等,为人们创造欢乐的氛围,增加社区凝聚力。
3.推广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如传统音乐、舞蹈、绘画等,让人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4.鼓励艺术创作:支持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进行创作,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让人们欣赏到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提升艺术品位。
三、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1.丰富电影放映:增加电影院数量,放映优质电影作品,包括国内外的艺术片、动画片、纪录片等,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2.组织体育赛事: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如篮球、足球、马拉松等,激发人们的运动热情,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3.开展文艺演出:组织音乐会、戏剧演出、舞蹈表演等,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演,为人们带来精彩的文艺享受。
4.发展互动游戏:推广互动游戏活动,如棋牌、桌游、线上游戏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娱乐乐趣。
四、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1.扩大学校教育资源: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提高教学设施和师资水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
2.开展职业培训:组织各种职业培训班,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人们提升就业竞争力。
3.推广终身学习: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组织各类兴趣班和学习交流活动,让人们能够持续学习和进步。
五、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1.建立数字文化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数字文化平台,提供在线阅读、在线学习、在线观影等服务,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文化信息和享受文化活动。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当前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分析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过去,很多人的生活还停留在温饱的层面,对文化的需求并不急迫。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提高。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阅读、艺术等方式来愉悦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文化活动和产品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欢迎。
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过去,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几种形式上,比如书籍、音乐、电影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文化形式外,人们还开始追求新的文化体验和方式,比如网络文化、影视剧、音乐会、展览等。
这些新兴的文化形式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有些人喜欢读书,有些人喜欢听音乐,有些人喜欢看电影,有些人喜欢参加展览,每个人的文化需求都有所不同。
文化产业也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满足每个人不同的文化需求。
针对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我们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文化创作和生产。
文化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来源。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投入,为文化创作和创新提供更多的条件和资源。
需要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和研究,了解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文化服务和产品。
随着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群众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摘要】在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凸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给群众带来了文化认同的难题,网络文化的兴起也在影响着群众的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群众需求的对接成为了重要课题,文化教育的促进也能够提升群众的文化需求。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并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需求的特点,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文化需求、群众、新形势、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网络文化、文化产业、文化教育、发展趋势、文化建设。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部分主要是对当前文化需求背景进行概述,说明为什么需要对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进行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文化消费转变为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影响、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的推动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影响和塑造着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对于促进文化繁荣、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背景介绍中已经提到,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和信息化的进程,给群众文化需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有助于在文化建设中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推动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网络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式,深刻影响着群众的文化需求。
了解网络文化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影响,有助于引导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摘要】在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群众文化需求与文化产业、国家文化政策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
新形势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得到了广泛认可,进一步关注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群众文化需求应当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需求、新形势、多样性、个性化、新媒体、文化产业、国家文化政策、社会发展、重要性、社会和谐发展、指导方针。
1. 引言1.1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凸显出重要性。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群众文化需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他们的需求是文化产生、传播和发展的核心。
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真正贴近群众、满足群众,从而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群众文化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只有充分尊重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群众在文化上得到了满足,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群众文化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只有深入挖掘和挖掘群众的需求,才能培育出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壮大和繁荣。
2. 正文2.1 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体现了群众对文化的独特追求和个人化需求。
在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形式,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
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也有所不同,年轻人更加注重时尚和流行文化,老年人则更加偏好传统文化和文化熏染。
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也对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和表达方式。
探析当今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供给
探析当今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供给摘要: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重视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满足群众文化的需求,保障群众文化的供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作为文化工作者,需要对群众文化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加强对供需平衡的关注,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保障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从思想观念进行调整,从供给形式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更好的供给成效。
立足于群众的现实生活,善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确保文化供给的质量,提升群众文化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需求;文化供给引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
针对当前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文化工作者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工作效能,真正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只有保障文化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提升文化软实力。
而且,这对于传播优秀文化、提升社会的凝聚力来说,也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概念分析(一)群众文化群众文化,通常是指一种社会性的文化。
在此类文化中,人民群众是主要的参与对象。
相关的文娱活动,是主要的文化形式。
在活动中,群众能够获得主职工作以外的精神满足。
而且,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人们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
(二)需求与供给1.文化需求文化需求,可以分为商品性的文化需求,以及非商品性的文化需求。
例如,文艺演出活动,以及广场音乐会等,这些无需付费就能享受的文化活动,能满足人们非商品性的文化需求。
而一些古玩或者字画,以及商场的KTV等形式,通常能满足人们商品性的文化需求。
随着物质水平的上升,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变得更高,对于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等,有着多样化的需求。
2.文化供给文化供给,是指针对当前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针对性发展社会文化,并且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选择,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打造一种良好的供求关系,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1]。
二、文化供需平衡的意义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然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群众文化发展现状群众文化是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为核心,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的文化形态。
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如下:首先,群众文化形式多样化。
当前,群众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群众舞蹈、集体文艺演出等形式外,群众文化还涌现出大量独具特色的新形式,如网络文化、微信公众号文化、短视频文化等。
这些新形式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传播,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群众文化受众广泛。
群众文化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形态,因此其受众群体也非常广泛。
从城市到农村、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从知识分子到劳动者,群众文化都能吸引不同群体的参与和享受。
大量群众文化活动如庙会、民俗节庆等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参与者。
再次,群众文化氛围浓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增加,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观展、读书沙龙等,使得群众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同时,群众参与群众文化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群众文化创作水平提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群众文化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一大批优秀的群众文化创作作品涌现出来,如经典的影视剧、舞台剧、文学作品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产品。
同时,专业文艺团体和社区文化中心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参与创作的机会,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在我国发展迅速,呈现出多样、广泛、积极的特点。
它已成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力量,对于推动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抓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议
新时代抓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抓好群众文化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成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此,笔者提出一些关于新时代抓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群众文化需求调研要抓好群众文化工作,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
只有准确把握群众的文化消费习惯、文化情感需求以及文化素养水平,才能有针对性地推出符合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应该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工作,通过举办座谈会、文化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接下来的文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二、打造多样化的文化产品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样化的,要抓好群众文化工作,需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推出多样化的文化产品。
无论是传统的文化活动还是现代的文化产品,都应该注重符合群众需求,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要善于挖掘和整合本地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切实提高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推进群众文化精神内涵建设群众文化工作不仅仅是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推进群众文化精神内涵建设,提升群众的文化修养和素质。
在文化活动和产品中,应该注重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认知。
只有注重群众文化精神内涵建设,才能真正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实际成效。
四、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基层文化阵地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阵地,要想抓好群众文化工作,就必须加强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从村级文化站到社区文化中心,都要注重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发挥,推动群众的文化参与和自觉性。
也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五、倡导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活要抓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倡导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活。
全社会都应该关注文化建设,倡导文化自觉,提倡自觉行动,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新时代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本文将从群众的文化需求背景、特点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群众的文化需求背景群众的文化需求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他们不仅要求物质生活的富足,更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文化需求的变化也受到传媒技术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交流的方式。
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文化内容的重要渠道,群众对文化内容的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1. 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追求的丰富多彩,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表现在对文化形式、文化内容和文化表达方式上。
人们对于文学、艺术、音乐、电影、戏剧等各种形式的文化表达都有着不同的偏好和需求。
2. 个性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每个人的文化需求都有着独特性,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也要求文化产业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3. 参与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是 passively 接收和消费,更体现在参与和创造上。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追求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参与感,他们渴望能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成为文化创意的一部分,这也推动了文化产业朝着更加开放和互动的方向发展。
针对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文化产业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也要积极引入国际化元素,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如何贴近百姓需求
知识文库 第06期4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如何贴近百姓需求李秀霞随着现代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
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
在经济的发展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
并且现代的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的渴求。
又特别是对于退休的老年人,积极加入到群众文化艺术的活动中,在满足了他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也更加促进了我国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告诉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普遍追求,在加上我国目前对于建设发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指示,更加促进了当代群众文化活动的进行。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如何使得这些群众文化活动更加的满足群众的需要,如何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是组织和带动现代的社会群众加入到这个大队伍当中,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在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能够吸收到不同的知识。
以此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建立。
一、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一)群众文化活动概述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主要是针对群众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以此起到带动群众的加入,参与到这些活动中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的方式。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种类繁多,所表现的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
如现代社会发展中近几年发展的非常迅猛以及受到人们非常喜爱的广场舞群众活动,作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最受人们喜爱的一项活动。
同时这类活动还包括团体活动如下棋、画画、运动类活动,以及馆类文化活动,如合唱团等。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主要特点这类发展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它们之间的策划组织呈现多样性、参与群众广泛、寓教于乐这三方面的具体特点。
策划组织呈现多样性主要是这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种类非常的繁多并且新颖有趣。
其二是参与的广泛性,主要是因其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覆盖齐全,使得参与它的群众非常的广泛。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1. 引言1.1 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在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生活娱乐,而是追求更高质量、更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他们渴望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参与,更多的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求,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持续进行创新和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群众对于文化的获取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文化产业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和把握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创新和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已经成为当前文化工作者和决策者的重要任务。
【字数:91】1.2 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一、多样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对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娱乐和娱乐形式,还涵盖了更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艺术展览、文化体验、演出活动等。
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新媒体平台获取更丰富和便捷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也带动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文化创新和发展。
三、文化产业的兴起: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文化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化产业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还体现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门和文化机构纷纷推出各种文化教育项目,帮助群众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2. 正文2.1 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是群众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已经成为群众获取文化信息和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
数字化时代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信息碎片化、文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版权保护难题等。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情况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情况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资源,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满足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基本权益。
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近年来中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戏剧演出、舞蹈比赛、电影展映等,让群众有机会观赏和参与各种艺术表演。
2. 文化设施建设:中国大力推动文化设施建设,修建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剧场、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为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文化娱乐和学习环境。
3. 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满足了群众对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的需求。
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中国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组织了许多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如春节晚会、元宵Lantern 節、端午节等,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数字化文化生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渠道,随时随地获取各种文化资源,如电子书籍、在线音乐、视频等,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
文化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也应该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也在发生着变化。
新的科技和社会环境给群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群众文化的特征和发展方向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1. 多元化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和享受文化产品,从电视、电影到互联网、移动端,文化形式多样化,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2. 群众性群众文化始终具有群众性的特征,它是为广大群众所创造和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活动。
在新时代,群众对文化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更加突出,同时群众参与文化生产的动力也更加强劲。
3. 融合性新时代群众文化呈现出融合性的特征,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产品。
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互相交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出多样化的文化形态。
1. 增强群众性在新形势下,要加强群众性,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各级文化部门要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举办文化演出、展览等活动,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2. 传承和创新在新形势下,传承和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关键。
要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推广,激发文化创意,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3. 弘扬共享文化新时代的群众文化发展要弘扬共享文化,强调文化产品和资源的共享与互动。
构建文化共享平台,促进文化资源的互通和共享,满足不同群体对文化的需求,提高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4. 推动融合发展新时代群众文化发展要推动融合发展,促进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和交流。
鼓励各类文化产品之间的融合,加强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5. 推动数字文化新形势下,要推动数字文化发展,发挥科技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要加强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推动数字文化产品的创新和运用,提高数字文化的传播和接受能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如何促进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
如何促进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议题,它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提升、社区凝聚力的增强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
为了促进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文化意识、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首先,提升文化意识是促进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基础。
社区居民应当认识到文化对于个人成长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政府和社区组织可以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居民关注文化、尊重文化、传承文化,增强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其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是促进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保障。
社区应当积极投入资金和资源,建设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场所供居民进行文化交流和展示,还能够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第三,丰富文化活动是促进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区可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绘画展览、舞蹈演出、戏曲表演等,以满足居民的不同文化需求。
此外,社区还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文化学者进行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为居民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第四,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区群众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识,也是社区的精神基石。
社区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展览、研习班等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此外,社区还可以组织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加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最后,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促进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社区可以与其他社区、学校以及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
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社区可以吸纳其他地区或机构的优秀经验,推动本地社区文化的发展。
总之,促进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社区组织、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
通过提升文化意识、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共同为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幸福感。
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供给
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本文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引入群众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在分析群众文化需求和群众文化供给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就如何构建和谐的群众文化供求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期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实践能力和占有水平,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文化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群文;供给;需求;关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它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五类。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在满足物质和安全的基本需求后,会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需求发展的阶段。
有需求就存在供给,随之就会产生供求关系,而群众文化的供求关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重要关系之一,也是能否构建和谐的群众文化供求的关键所在,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群众文化需求是指:群众对文学艺术鉴赏的需求、对文学艺术的创作与展示的需求、对文学艺术培训的需求、对文化艺术活动的需求等。
群众文化的供给是指: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所提供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指导和培养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和群众文化骨干、开展文化艺术辅导、推动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收集和发布群众文化信息的过程。
一、优秀的群众文化具有四大功能(一)价值观凝聚功能群众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粘合剂,可以把人群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标明确、相互包容、更易协调。
比如“雷锋文化”:雷锋精神就是一种文化,其核心是奉献;正是这种得到社会公认的“雷锋文化”的存在,使得大家认同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及行为的凝聚。
群众文化: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与群众参与的文化理念与实践
群众文化: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与群众参与的文化理念与实践群众文化是指以群众为主体,广泛参与、易于接受的文化形式和活动。
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与群众参与的文化理念与实践,是促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文化理念是践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文化的主体,应当成为全社会文化建设的中心。
只有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真正具有广泛社会参与的群众文化。
其次,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文化理念是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多元的,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有着各种不同的文化需求。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应当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群众体育、读书活动等,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多形式的文化产品。
同时,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文化理念是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基本道路的凝练表达。
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推动这些价值观贯穿于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
在实践层面,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与群众参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积极构建群众文化活动的体制机制。
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运作。
同时,加强对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推广,扩大群众参与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其次,要加强群众的文化素质教育。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评价能力。
同时,要推动群众广泛参与到文艺创作中,让他们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再次,要鼓励群众自觉参与文化活动。
发挥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组织的作用,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群众成为活动的主体,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同时,要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方便群众参与和分享文化活动的信息和作品。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度推动内需潜力释放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度推动内需潜力释放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度,是推动内需潜力释放的重要举措。
文化创意产业是传统文化与创意经济的结合,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引领的产业形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通过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首先,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税收。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从事创作、设计、制作、销售等工作,因此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影视、传媒、设计、艺术等,相关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就业范围。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增加税收收入,为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和对其他行业进行补贴,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其次,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形态,它可以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
例如,通过丰富的艺术节、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可以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艺术和文化盛宴;通过影视作品、音乐、图书等文化产品的消费,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另外,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开拓市场空间,推动经济的发展。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创新性的文化产品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文化创意产业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它可以通过创造个性化、创新性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开拓市场空间。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平台,进行跨界合作和市场拓展,扩大产品销售范围,推动经济的发展。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2018·5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文•沙文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当前正值我省实施“五四战略”,奋力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关键时期,重视和做好调查研究,不仅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针对我省地广人稀、民族众多且分布分散,不同地区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省委宣传部大调研的安排,制定有针对性的调研提纲,不刻舟求剑、闭门造车,更不异想天开,而是着眼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调查研究作为推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
聚焦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短板,投入2700万元,在全省9个县开展宣传文化示范县创建,有效提升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投入3.4亿元,完成全省192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覆盖省、市(州)、县、乡、村五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实现。
通过走访调研,大家深深感到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增加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增进认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为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Editor /崔雅丽专题策划切能够把调研成果运用起来,发挥效能,并且在思考和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出调查研究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这才不枉调查研究一场。
(省纪委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组)三种调研方式要不得文•马占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领导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和成效,个人觉得有三种调研方式是要不得。
“一日看尽长安花”式。
这类的调研最大的问题在于并不是为解决问题而调研,是为调研而调研,是把调查研究看成是工作中一个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摘要: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层次变革,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在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要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帮助群众解决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的问题,促进文化共同繁荣。
要加大对山区的文化建设的投入,在山区建立文化舞台和文化氛围,让贫困山区的文化同城市文化共同协调发展。
关键词:自然村;图书阅览室;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机制
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层次变革,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在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要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帮助群众解决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的问题,促进文化共同繁荣。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上这些呢?我认为发展城市文化的同时,更要加大对山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在山区建立文化舞台和文化氛围,让贫困山区的文化同城市文化共同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解决好山区人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很重要,在山区自然村建立图书阅览室是非常必要的。
1 山区农民图书阅览室创建的意义
所谓“自然村农民图书阅览室”,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广大的贫困山区农民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一个专门的图书阅览室,给农民群众自由而方便地加强读书学习提供固定的场所。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情景:有一间七、八十平米通风光线较好的屋子,屋子内墙上可设置“名人名言”,或寓意深刻的各种画,用以激励农民读者,室内有秩序地摆放着一些书架、报架、有类别、有顺序地存放着很多书刊杂志和报纸,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简便实用,当然群众不论男女老幼均可到这里读书看报,既增强了农民的知识、也陶治了农民的情操,可谓一举两得。
如果有了这样一个专门供农民群众读书学习的农民图
书室,农民群众在这里通过长时间的看书读报,他们一起能学习到很多文化知识,及时了解到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法律、政策,接受到大量的科技、文化、市场、时事等诸多信息。
并且在这里通过长时间的看书读报,我们山区的农民群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还可以从书报中学习和掌握一些实用科学技术、生活方面的技能、进而自觉改善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产、生活质量。
这样山区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加强、这就是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之一。
很多经济较好地区的农村,早已建立和发展了农民图书
阅览室,成效显著,众多农民群众和精神文化食粮从那里得到供给,思想和智力从那里得到了教育启发,受益非浅,这些“图书室”引导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一定文明素质的典型农民,逐步实现了文明村庄、文明公民目标,在那里,文明成为农民自觉追求的行动,“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户”成为山区人良好的社会风尚,实在令人羡慕。
因此,这些先进地方已为探索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
这些地方之所以获得成功,就在于他们已深刻地认识到山区“农民图书阅览室”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就“山区图书阅览室”是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是农民群众继续教育的课堂,它直接向农民群众提供学习和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使广大农民群众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了解信息、激活思想。
有了它,还可以调节单调乏味的农民小家庭封闭式生活,使广大农民愉悦身心、心情舒畅,并增强互相之间的思想交流,增进团结和友谊。
可见,建立“山区农民图书阅览室”,有利于有农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气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
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
在广大的贫困山区,特别是像我们昭通市,全市人口多、土地瘦、交通不便、信
息闭塞,特别是在山区人口素质普遍较低,虽然物质生活总体上有了一定提高,但文化生活十分贫乏,与我们今天加速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贫困的面貌,就要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我们可以在我市山区农村广泛地逐步建立农民图书阅览室,帮助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以达到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促进农村经济和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建立山区农民图书阅览室的必要性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与四川,贵州接壤,全市十一个县(区),人口600多万,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有几个县属全国特困县,山区生产力水平极低,还在普遍使用非常落后的耕作农具和劳动方式,农业科技推广率很低,大多数山区坡高路远、交通不便、住处闭塞、农民群众普遍思想落后、文化素质较低、精神文化生活严重缺乏,虽然近些年来农村有一定的改变,但现在仍然还比较薄弱,农民生活普遍单调枯燥,精神文化需要很难满足,因此,导致很多农民劳余时间无所事事,而又莫奈其何,经济贫困而又无力改变现状。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社区的良性运转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追根溯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是由于山区农民长期
缺乏学习文化、法律、政策、科技等知识和及时了解外界信息的条件和机会,缺乏精神文化基地,以至于农民文化素质几乎没有可能提高,使农民群众要想改善现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在昭通各县区自然村广泛建立“农民图书阅览室”,就可以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基地,就能有效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致富信息、实用技术等方面的渴求,久而久之,有利于他们自觉地及时学习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地改善思维方式,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使昭通农村经济因此能够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一句话,山区农民图书阅览室的建立、对昭通市农村现状可以起到“解冻器和发电机”的作用。
实际上,近些年来昭通全市各乡(镇)均已建立了文化站,文化站内设有图书室,各行政村也建立了农家书屋,但由于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图书管理员兼职多项工作,时间不固定等,所以,其职能还未充分发挥。
同时,各自然村几乎没有图书室,尤其是山高路陡的农村,各自然村离村委会都有相当一段距离,人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近年来县、乡、村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也十分重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
比如有关部门每年组织了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市、县图书馆每年也组织了图书馆“报务宣传周”活动等等,但
这些活动一是不多,一年只是二、三次,二是所起的作用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收效甚微。
因此,在昭通市贫困山区广泛建立山区农民图书阅览室,是一个全新的工程,需要我们认真努力的去探索和实践。
3 建立山区农民图书阅览室的思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山区广泛建立农民图书阅览室,肯定要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如何选定地点和房舍,大量的图书资料从哪里来、管理人员怎样选聘、其待遇如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和困难关键看当地各级党委和政府,是否重视农民图书阅览室的作用和意义,是否明白它在广大山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实,建立山区农民图书阅览室,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面的具体体现,党委、政府是值得投资和重视的,它是有益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好事,广大农民群众是非常欢迎的,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努力,没有解决不好的困难。
3.1 山区农民图书阅览室的建立
3.1.1昭通市各县、乡山区农户分散,大多住在边远贫困山区,如果真正要在人口相对密集的自然村都广泛建立家书图书阅览室,难度的确太大。
因此,要求不能太高、太急,我们可以在条件较好的村首先建立起来,如果成功了,再向其他村推广开去,并深入发展,一步一步的来。
3.1.2要争取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要让他们认识到农
民图书阅览室的作用,并积极指导和帮助建设,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渠道建立图书阅览室。
3.1.3图书阅览室必须要有大量的图书资料,县乡各级机关单位均拥有现实性很强的报刊杂志,此类报刊杂志多之又多,如能及时下放让农民拜读未尝不是变废为宝。
否则,各机关单位订的报刊、杂志到年底作为废纸卖掉,这一笔财富真是可惜,这种办法我们可以充分采用。
3.2 关于图书阅览室发挥好职能作用应具备的条件
3.2.1选用实用图书资料,相应扩大图书的利用率,图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要向广大农民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大力兴起农民群众大兴“读书风”,“爱读书的昭通人”氛围。
3.2.2农民图书阅览室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工作,有益于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种养殖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图书应是重点,要建立灵活方便的制度,尽可能方便大多数农民群众。
3.3 关于农民图书阅览室管理人员
既然是图书阅览室,肯定必须要有图书管理员,而且管理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室的工作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组织管理、指导阅读等能力,还要有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要有敬业奉献精神,要善于帮助农民了解科技信息,主动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及时提供给山村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要努力使科技情报信息延伸到农村各个角落,使农民通过信息资
料,从中得到一种致富的启示。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比如他们想调整种植结构,又不懂行情,缺信息,想优化种养布局,又没有经验、缺良种,买难卖难问题突出,产前不知道种什么,增产了又不知道卖给谁,针对上述情况,管理员就配合工商、物价等部门帮助农民寻找办法和出路走脱贫致富之路。
综上所述,山区广泛建立农民图书阅览室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加大建设力度,努力建设并利用好,使之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助力器”,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