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教案
幼儿园绣球教案

幼儿园绣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动手能力;2.了解不同织物材料的特点和用途;3.掌握基本针法和绣球制作技巧;4.增强幼儿对色彩和图案的感知和理解能力;5.提高幼儿情感交流、语言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在制作绣球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对不同织物材料的观察和辨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处,学会使用不同的针法和线材,以及通过自由描绘和自由涂鸦来进行线条和色彩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以游戏为基础,通过幼儿自由制作绣球,让幼儿自主探索,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巧妙的线条和颜色搭配。
四、教学步骤1. 观察不同的织物材料给孩子们看一些不同的织物材料,并让他们触摸和品尝它们,观察它们的颜色、质地和手感,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2. 认识针线工具和基本的针法介绍针线工具及基本的针法,包括针的型号和线材的不同种类、长度等。
3. 按照图案和颜色选择织物为幼儿提供几种简易的图案和颜色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
4. 绣球制作在纸模板上绣上需要的图案和颜色,然后选择与绣球相协调的织物,将纸模板放在织物上,按照图示绣制。
而绣制时要以针尖垂直与布面呈90度,织布线方向要平行于针口。
然后再把织物剪裁成球型,缝合成绣球。
5. 欣赏和展示欣赏幼儿制作的绣球,让幼儿给彼此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讨论自己的绣球色彩和图案的优点。
五、教学成果通过本次绣球制作,幼儿们可以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动手能力;了解不同织物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掌握基本针法和绣球制作技巧;增强幼儿对色彩和图案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并提高幼儿情感交流、语言和社交能力。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爱上绣球制作,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精神养料和丰富多彩的童年体验。
幼儿园创意手工:独具匠心绣球教案

幼儿园创意手工:独具匠心绣球教案一、绣球教案简介在幼儿园的手工课上,绣球是一种常见的手工制作项目。
绣球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其制作过程需要考虑到色彩搭配、线条设计等因素,因此能够培养幼儿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独具匠心的绣球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绣球手工制作活动,引导幼儿表现自我、发挥想象力,并能够培养他们的耐心和动手能力。
2. 教学准备a. 材料准备:色彩鲜艳的绣线、大颗的棉花、五颜六色的羊毛球等。
b. 环境准备:将教室布置成色彩斑斓、充满创造力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艺术氛围中打开自己的小天地。
3. 教学过程a. 导入活动:可以让孩子们观察各种各样的绣球样品,引导他们谈论自己对绣球的印象,并根据他们的话语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样式。
b. 制作过程:引导孩子们选择适合的线条和颜色,然后再根据设计的图案开始制作,老师要求孩子们慢慢拼贴、缝制,要有条不紊地完成作品。
c. 展示与共享: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共享自己的创作灵感,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4. 教学评价关于作品的评价主要是鼓励每个孩子,而非在技术上苛求完美。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作品和听他们的共享,来评价他们在创造、表现和细致方面的表现。
三、教案总结通过这样一次手工制作活动,孩子们不仅仅能够学习绣球的制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案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创作潜能,而非一味地在技术要求上过分苛刻。
这种教育理念和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教育,我认为发挥孩子们的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手工制作活动,特别是像绣球这样需要动手和动脑的手工活动,更能够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耐心和创造力。
我认为这样的绣球教案非常有价值,能够让孩子们在享受手工乐趣的也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幼儿园创意手工教案《绣球》 幼儿园手工教案

幼儿园手工教案主题:《绣球》创意手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班级:幼儿园中大班2. 教学地点:教室3. 教学材料:彩色线、彩色毛线、剪刀、填充物、针、纽扣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引入1. 介绍传统手工艺绣球的由来和意义。
2. 引导幼儿对绣球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第二步:示范操作1. 教师向幼儿展示绣球的制作步骤。
2. 示范如何选择颜色搭配线材。
3. 示范如何将线编织成球体。
4. 示范填充物的填充和收尾工作。
第三步:指导练习1. 引导幼儿选择所需材料。
2. 指导幼儿进行制作绣球。
3. 注意指导幼儿注意安全,尤其是使用针等利器。
第四步:创作展示1. 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绣球作品。
2. 组织幼儿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五步:教师点评1.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其创意和劳动成果。
2. 针对作品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四、教学效果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绣球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观察力、耐心等方面。
2. 观察幼儿对传统手工艺的态度和兴趣。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材料的安全,避免幼儿误伤。
2. 引导幼儿在操作时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不要分散注意力。
3. 对于制作绣球可能存在的难点,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指导。
六、总结通过本次手工教案的实施,幼儿在制作绣球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
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互助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手工技能的同时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七、拓展延伸1. 通过制作绣球的活动,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扎染等,并组织相关手工艺品的制作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6绣球|广西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6绣球|广西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绣球的民族风情,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习用纸材设计制作方法,并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装饰。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4)渗透地图知识。
[教学重点]模拟绣球的造型,用纸材设计制作一只绣球,同时给予装饰。
[教学难点]纸造型激发的把握以及球体造型的准确性。
[教学预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渗透地图知识。
幻灯片视频《美在广西—绣球篇》观赏通称广西,简称“桂”,首府南宁,是中国唯独沿海的自治区。
截至2 0xx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796万人,下辖有14个地级市。
广西地处中国华南地区,介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6′-112°04,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是西南地区最便利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
引出课题《绣球》二、新授(1)了解绣球的简单历史:绣球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名族的吉祥物。
(2)了解绣球的意义:绣球原是男女定情的信物,而如差不多成为传递友谊、富贵、吉祥和平安的象征。
(3)简绍关于绣球的传奇抛绣球传奇专门久往常一户贫穷人家的亲小孩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小姐阿秀。
漂亮善良的阿秀也爱上了诚实勤劳勇敢的阿弟。
但有钱有势的恶少要娶阿秀为妻,阿秀誓死不从。
当恶少得知阿秀爱的是阿弟时,他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阿秀听到那个消息后,哭瞎了眼睛。
因此阿秀为阿弟一针一线地缝制绣球。
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被血浸染以后,绣球上的花更艳了,叶更绿了,鸟更鲜活了。
通过九九八十一天,装满了阿秀对阿弟深深的爱恋,浸透了阿秀鲜血的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所有的钱,买通了狱卒,地牢里见到了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颈项上。
这时,奇迹显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漂亮富饶的山脚下。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绣球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绣球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得学生们能够:1.了解绣球的制作方法和历史背景。
2.认识并记忆不同的花卉和植物图案。
3.培养学生们的手工技能。
4.增进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好彩色纸、粘贴剪刀、彩色油漆笔、色带和棉花等材料。
2.准备好介绍绣球制作方法和历史的相关资料。
3.预备一个已经制作完成的绣球样本进行展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一个制作完成的绣球,引导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绣球进行自由联想和表述。
2. 讲解通过资料介绍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解绣球的历史和制作方法,并举例说明不同的图案和用途。
3. 制作1.学生们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和工具,自行设计并进行绣球的制作。
2.统一主题制作,例如春天里的花卉图案等。
3.老师在制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如何加强细节和自然线条等。
4. 结束学生们一起展示自己制作完成的绣球,并进行讨论和互相欣赏,同时进行相关反思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看学生们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完成度。
2.倾听他们的创意思路以及演示的技巧。
3.教师对于未来更多的行动计划给出积极的建议。
五、教学拓展1.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绣球,组成装饰品进行展示和拍照。
2.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联合设计更大型的花球图案。
3.给每个孩子安排专职老师进行更细致耐心的学习指导。
六、总结本次授课通过绣球制作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
通过绣球的制作和设计过程,培养学生们的手工技能和想象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本课的教学是十分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绣球》教案

《绣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绣球蕴含的民族风情,学习用纸材设计制作出与绣球相仿的艺术造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立体制作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模拟绣球的造型,用纸材设计制作一只等边十四面体或二十面球体,并给予装饰。
(2)对球体的面装饰作变化创新。
难点:(1)纸造型技法的掌握以及球体造型的准确性。
(2)球体的面造型变化及创新。
教学过程:一、认识绣球(1)教师课前准备几只绣球,在上课开始时,用抛绣球的方法,抛给每个学习小组一只绣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以传递的方法共同欣赏、观察绣球。
教师向学生提问:绣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绣球整体呈球状,但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并讲解绣球的制作历史、功能、民俗意义等知识。
二、学习新知(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有什么形体与绣球的结构相近似?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成与绣球工艺品几乎一样的花球?(2)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注意调动不善言语的学生的积极性,用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学生代表汇报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4)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上学生作品的照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区别民间工艺品绣球与纸造型绣球的特点。
教师示范二十面花球的设计制作步骤:A.在纸上用圆规画圆,用剪刀把圆形剪下。
B.在圆弧上分三等份,连结三点,做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以同样的方法共制作二十个等边三角形。
C.在每个三角形上用刀背或锥子等工具按边线划线痕,按线痕折边。
D.把十个等边三角形粘成一个圆环。
E.把另外十个等边三角形以五个为一组分别粘到圆环上,形成一个球。
F.穿上绳子,添加吊绳流苏,就做成了一个花球。
三、设计制作(1)学生依照教师示范的设计制作方法,自己设计制作绣球。
(2)教师巡堂辅导学生做作业。
绣球初中教案及反思

绣球初中教案及反思课程类型:手工制作课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绣球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绣球的制作方法。
2.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绣球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2. 学生的团队协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绣球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绣球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2. 引导学生观看绣球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制作绣球(15分钟)1. 教师演示绣球的制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组长负责组织团队成员协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5分钟)1. 学生将制作好的绣球展示给其他同学。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制作绣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们的绣球作品各具特色,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总结与反思环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生在绣球制作过程中,对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影响了作品的美观度。
另外,部分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制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绣球教学手工教案

绣球教学手工教案绣球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它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华丽的颜色,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装饰品和礼品。
为了让同砚了解和精通绣球的制作技巧,提高他们的手工艺术水平宁创设能力,我们设计了一份绣球教学手工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绣球教学手工课,同砚将能够:1. 了解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育对传统手工艺的爱好与观览能力;2. 精通绣球的基本制作工艺和技巧,培育同砚的动手能力和创设力;3. 培育同砚的耐心和细致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2. 绣球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筹办;3. 绣球的基本绣法和装饰技巧;4. 同砚实践操作,制作绣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绣球的精美样式和制作过程,激发同砚对绣球的爱好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同砚了解其起源和进步,培育他们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尊重和观览能力。
3. 实践操作:老师示范绣球的制作工艺和基本绣法,讲解绣球的材料筹办和装饰技巧。
同砚跟随老师的示范,动手制作自己的绣球作品。
4. 互动沟通:同砚展示自己制作的绣球作品,互相观览和评判,分享制作中的心得和体会。
老师指导同砚分析和总结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并提供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
5. 总结反思:老师引导同砚回顾整个绣球制作过程,总结所学的绣球制作技巧和装饰技巧,沉思如何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其他手工艺品的制作中。
6. 展示观览:同砚将自己制作的绣球作品进行展示,全班同砚共同观览,老师进行点评和评判。
四、教学评判1. 同砚绣球作品的完成状况和质量;2. 同砚对绣球制作工艺和装饰技巧的精通程度;3. 同砚对绣球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观览能力。
通过本次绣球教学手工课的进修,同砚将不仅精通绣球的制作技巧,还能培育他们的动手能力、创设力和观察力。
同时,同砚还能了解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育对传统手工艺的爱好和观览能力。
中班手工活动教案《漂亮的绣球》

中班手工活动教案《漂亮的绣球》漂亮的绣球。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绣球。
2. 了解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增强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绣球的制作方法。
2. 了解绣球的文化意义。
三、教学难点。
1. 制作绣球时需要一定的手工技巧。
2. 需要了解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教学准备。
1. 线、针、布料等制作绣球的材料。
2. 讲解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绣球作品,并简单介绍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制作绣球。
首先,向学生介绍绣球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择布料、裁剪布料、缝制等步骤。
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绣球,并在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3. 讲解文化意义。
在学生制作绣球的过程中,讲解绣球的文化意义,包括绣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绣球的象征意义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绣球不仅是一种手工制品,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
4. 制作绣球作品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绣球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手工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绣球的方法,还了解了绣球的文化意义,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欣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手工艺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教案绣球

幼儿园小班教案:教案绣球简介教案绣球是一种常见的幼儿园活动。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细致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本教案适合3-5岁的幼儿。
教材准备•小球•线•针•布料•剪刀•彩色羽毛•蝴蝶结教学目标•学会使用针线。
•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开发孩子们的细致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团体协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步:准备工作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教案绣球的活动内容,并让孩子们了解需要使用的材料。
第二步:选择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将选择自己喜欢的布料、彩色羽毛和蝴蝶结,并将它们放在一起。
第三步:剪裁布料教师给孩子们发放布料,并要求他们剪下一块长方形形状的布料。
第四步:绣球教师给每一个孩子发放一只小球,并让他们开始绣球。
第五步:搭配羽毛和蝴蝶结当孩子们完成绣球后,他们会将彩色羽毛和蝴蝶结粘贴在小球上,制作出漂亮的绣球。
第六步:展示作品最后,孩子们将会将自己制作的精美绣球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
教学后思考知识拓展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们更加自由创意地制作绣球,来提高他们的细致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更多不同材料组合的方法,带来不同的色彩和趣味性。
教学效果评估为确保活动的效果,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参与制作的情况和完成作品质量,以及在展示作品时表现出的自信程度和互相欣赏的能力。
结束语教案绣球是一种对于幼儿而言非常有益的活动。
在平衡好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教学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制作绣球这样的活动提高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品味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团体协作的重要性和社交交往的能力。
绣球教案

三、小结
课
课题
第四章 走进绣球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绣球简介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使学生基本了解绣球的特征及种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基本了解绣球的特征。
教学策略
欣赏交流自己搜集的绣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绣球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绣球
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自己的绣球吗?谁来说一说?
二、材料
衬布、金貂绒、穗子、硬纸板、丝绵、珠子
三、绣球简介
绣球一般由彩绣做成,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绣球是姑娘们用手工做成的彩球,以圆形最为常见,也有椭圆形、方形、菱形等。绣球大如拳头,内装棉花籽、谷粟、谷壳等,上下两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
四、抛绣球的由来
绣球一般由彩绣做成,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尤其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在中国古代,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之时,就预定于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当然,姑娘一般会看准意中人,把绣球抛到他身上,以便他捡到。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
五、绣球的发源地
板书设计:
绣球简介
课
课题
第四章 走进绣球
教学内容
第二节 绣球的传说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绣球的传说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基本了解关于绣球的传说。
教学策略
讲解法。
课时安排
绣球教案大学

课程类型:美术与手工制作教学对象: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绣球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制作工艺。
2. 技能目标:掌握绣球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绣球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2. 绣球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绣球制作的精细程度。
2. 绣球图案的创意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绍绣球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制作工艺。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风格的绣球实物,供学生参考。
3. 制作材料:布料、绣线、剪刀、针线等。
4. 教学视频:绣球制作过程演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绣球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不同风格的绣球实物,让学生了解绣球的多样性。
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绣球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绣球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教师展示绣球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绣球的基本制作方法。
三、制作示范1. 教师现场演示绣球制作过程,包括布料裁剪、绣线准备、图案设计等环节。
2. 教师讲解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技巧。
四、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分发制作材料。
2.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绣球制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六、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绣球制作,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能力。
2. 学生可结合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绣球作品。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制作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对绣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绣球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绣球制作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民族体育绣球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来源:华东师大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体育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掌握绣球的基本抛投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教学重点:1. 绣球的基本抛投技巧。
2. 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协作。
教学难点:1. 绣球抛投的准确性。
2. 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
教学准备:1. 绣球若干。
2. 练习场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示范绣球的基本抛投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三、分组练习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 各小组进行抛投练习,组长负责协调和监督。
3. 教师观察各小组练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竞技比赛1. 将学生分成若干队伍,进行绣球抛投比赛。
2. 比赛规则:各队伍轮流进行抛投,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3. 学生积极参与比赛,提高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绣球的基本抛投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动作。
二、提高技巧教学1. 教师讲解提高抛投技巧的方法,如:改变抛投角度、力度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提高抛投准确性。
三、分组练习1. 各小组进行提高技巧的练习,组长负责协调和监督。
2. 教师观察各小组练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竞技比赛1. 学生进行绣球抛投比赛,比赛规则与第一课时相同。
2. 学生积极参与比赛,提高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练习效果。
2. 检查学生的抛投技巧掌握程度。
3. 了解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绣球教案小学

绣球教案小学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绣球的起源、材料和工艺。
2. 学会制作简单的绣球花。
3.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绣球样本、绣线、针、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生准备:学生文具、白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介绍绣球的概念和起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想象一下将来自己制作出美丽的绣球作品,带来欢快的氛围。
2. 学习绣球的基本材料和工艺:教师可以用绣球样本展示不同种类的绣球,介绍绣球的材料和工艺。
让学生了解绣球所使用的线材、纸张等。
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绣球工艺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切割彩纸、如何折叠彩纸、如何将线线缠绕在绣球上等。
3. 制作绣球花:教师向学生演示制作绣球花的步骤,并逐步引导学生操作。
首先,学生将彩纸折成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小块。
然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将不同颜色的彩纸叠在一起,然后沿着中心折叠线将彩纸切割成细细的纸条。
最后,学生将切割好的纸条缠绕在绣球上,并利用胶水固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出各种花纹和颜色的绣球花。
4. 作品展示和分享:学生制作完成后,可以将自己的绣球花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让大家交流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
教师也可以从中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班级展览或学校展览,激励学生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绣球展览,进一步了解和欣赏绣球艺术。
2.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设计和制作更复杂的绣球作品,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绣球相关的艺术形式,如剪纸、折纸等,并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实践。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绣球的起源和基本工艺,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展示样本、示范操作,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绣球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和实践,并联系到学科的其他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绣球幼儿园教案美术

绣球幼儿园教案美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绣球的基本概念,认识绣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2.掌握绣球创作技能,使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和针法制作绣球;3.通过绣制自己的绣球,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完成更复杂的绣球制作任务。
二、教学内容1.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2.绣球制作工具和材料的准备;3.绣球的基本针法和绣线颜色的搭配;4.制作简单的绣球;5.团队合作制作更复杂的绣球。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绣球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1.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绣球的来源和意义,让幼儿了解绣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2.展示不同材质和样式的绣球,让幼儿感受不同绣球的美感和制作技巧。
步骤二:绣球制作工具和材料的准备1.教师向幼儿介绍需要准备的绣球制作工具和材料;2.为每个幼儿准备绣球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步骤三:绣球的基本针法和绣线颜色的搭配1.教师向幼儿演示基本针法和绣线颜色的搭配方法;2.让幼儿尝试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和基本针法练习。
步骤四:制作简单的绣球1.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简单绣球的步骤和方法;2.让幼儿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制作简单的绣球。
步骤五:团队合作制作更复杂的绣球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一起制作更复杂的绣球;2.提醒幼儿在团队合作中要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和技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绣球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技术;2.团队合作制作复杂的绣球。
教学难点1.幼儿对绣球针法和颜色搭配的掌握;2.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五、教学评价1.对幼儿绣球的制作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2.对幼儿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3.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六、教学延伸1.可以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让幼儿用绣球来制作季节性装饰品;2.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让幼儿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幼儿园创意手工教案《绣球》

幼儿园创意手工教案《绣球》
一、主题:
创意手工——绣球
二、教学内容:
1.认识绣球
2.掌握线的用法,绣制绣球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绣球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线的使用方法和绣制绣球的步骤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动手能力和耐心
四、教学准备:
彩纸、细线、针、麻绳、装饰品(如:彩带、小花等)、剪刀、胶棒、样本图。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图片或实物展示,介绍绣球并让幼儿说说自己对绣球的印象和想法。
2.教师介绍绣球的基本材料和步骤,鼓励幼儿动手尝试制作。
(二)操作示范
1.教师手握针和线,演示各种线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样板展示绣球的制作过程,逐步操作并让幼儿理解。
(三)操作练习
1.提供适当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绣球。
2.教师带动幼儿,指导练习。
(四)展示作品
1.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绣球,与同学分享心得和体会。
2.品评和表扬优秀的作品和表现。
(五)课堂小结
1.回顾绣球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手工活动,拓展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成品,考评如下:
1.制作过程中是否认真听讲和跟随操作?
2.成品绣球是否美观、规整?
3.对各种细节是否注意?
4.有无新的想法和思考?
七、拓展活动
1.幼儿自主设计绣球图案,进行比赛评选。
2.利用绣球制作其他手工艺品,如绣球挂饰等。
3.制作多样化的绣球,进行展览和交流分享。
绣球手工制作 幼儿园教案

绣球手工制作幼儿园教案教学背景绣球手工制作是一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艺术,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启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中班。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绣球的概念和来源,并通过手工制作绣球,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精细动作协调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耐心与耐性,提高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情商。
4.树立幼儿在多元文化环境下能够尊重他人,欣赏多样文化的理念。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绣球的概念和历史1.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绣球,询问幼儿对绣球的概念和来源是否了解。
2.给幼儿简单的历史介绍,如绣球是古代妇女喜爱的手工艺品,常常被用于社交和婚礼仪式中,等等。
3.用图片或实物等形式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绣球的制作方法和样式,也可让幼儿分享自己听到的相关故事和经历。
步骤二:准备工具和材料1.为每位幼儿准备绣球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绣球球芯、绣针、线、各种色彩的布料以及磨砂布等。
2.解释工具和材料的名称、用途和用法。
步骤三:制作绣球的基础步骤1.将幼儿分组,每组由3-4名幼儿组成。
2.分发绣球球芯并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球芯的特点和细节。
3.为幼儿示范如何用线缠绕球芯,让幼儿提前预习制作绣球的基础步骤。
4.引导幼儿按照逆时针方向,越过球心上面的线,然后再次绕过球心,使线层叠创建初始花纹。
绕制球芯的时候,要让线穿过球芯的中心点,每一次穿过之后方向要改变,呈交叉状态。
步骤四:自由发挥美术创作1.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创作绣球。
2.引导幼儿选择不同颜色的线材和布料,让幼儿在绣球上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图案和花纹。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让幼儿给自己制作的绣球拍照,将照片用展板挂起来,与其他班级分享自己的创作。
2.让幼儿围绕这个主题自由闲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或是听取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教学评估通过幼儿对绣球手工制作的学习和创作,可以考察以下方面:1.幼儿对绣球的认识和理解,如绣球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等。
中班绘画教案绣球

中班绘画教案绣球教案标题:中班绘画教案-绣球教学目标:1. 通过绘画绣球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颜色和形状的观察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绣球的图片或实物2. 彩色纸、颜料、画笔、水杯、毛巾等绘画工具3. 粘贴纸、剪刀、胶水等4. 幼儿绘画作品展示区域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绣球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
2. 展示绣球的图片或实物,鼓励幼儿描述绣球的外观。
活动1:绣球观察与绘画1. 将彩色纸分发给每位幼儿,并提供绘画工具。
2. 引导幼儿观察绣球的颜色,并鼓励他们尝试用颜料调出相似的颜色。
3. 指导幼儿用画笔在彩色纸上绘制绣球的形状,可以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
4. 鼓励幼儿观察绣球的纹理,并尝试用画笔在绘画上表现出来。
活动2:绣球剪贴画1. 提供剪刀、粘贴纸和绣球的图片。
2. 引导幼儿剪下绣球的形状,并将其粘贴在纸上。
3.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和剪纸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绣球作品。
活动3:绣球展示1.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整理好,并在教室中设置一个绘画作品展示区域。
2. 邀请幼儿逐个介绍自己的绣球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3. 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赞扬,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总结:1. 回顾绣球绘画的活动,让幼儿总结所学到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知识。
2. 引导幼儿思考他们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鼓励他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提醒幼儿继续发挥创造力,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进行绘画。
扩展活动:1.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绘制绣球,并带回学校分享。
2. 组织绣球绘画比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3. 邀请艺术家或绘画爱好者来班级进行绘画指导和交流。
注意事项:1. 确保绘画材料的安全使用,避免幼儿误食或误伤。
2. 鼓励幼儿尽可能独立完成绘画活动,但在需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3. 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注重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意,而不仅仅关注作品的质量。
手工教案绣球

手工教案绣球教案标题:手工教案-绣球教案目标:1. 了解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学习基本的绣球制作技巧;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手工制作能力;4.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绣球制作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线、针等;3. 学生个人用品:彩铅、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在课堂开始前,展示一些精美的绣球作品,并简要介绍绣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绣球的意义和用途,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探究活动:1. 展示制作绣球的步骤和技巧的PPT演示文稿,让学生了解绣球的基本制作过程。
2. 分发绣球制作材料给学生,并指导他们按照PPT上的步骤进行制作。
3.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创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1. 学生制作完成后,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绣球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让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绣球制作技巧和团队合作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手工制作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尝试和创造。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制作绣球,并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经验;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品展览,拓宽他们对手工制作的视野;3. 鼓励学生尝试其他手工制作项目,如折纸、编织等,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2. 评估学生的绣球作品,包括创意、技巧和完成度等方面;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案撰写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年级和教学需求。
同时,教案中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创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绣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绣球蕴含的民族风情,学习用纸材设计制作出与绣球相仿的艺术造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立体制作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模拟绣球的造型,用纸材设计制作一只等边十四面体或二十面球体,并给予装饰。
(2)对球体的面装饰作变化创新。
难点:(1)纸造型技法的掌握以及球体造型的准确性。
(2)球体的面造型变化及创新。
教学过程:
一、认识绣球
(1)教师课前准备几只绣球,在上课开始时,用抛绣球的方法,抛给每个学习小组一只绣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以传递的方法共同欣赏、观察绣球。
教师向学生提问:绣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绣球整体呈球状,但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并讲解绣球的制作历史、功能、民俗意义等知识。
二、学习新知
(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有什么形体与绣球的结构相近似?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成与绣球工艺品几乎一样的花球?
(2)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注意调动不善言语的学生的积极性,用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学生代表汇报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4)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上学生作品的照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区别民间工艺品绣球与纸造型绣球的特点。
教师示范二十面花球的设计制作步骤:
A.在纸上用圆规画圆,用剪刀把圆形剪下。
B.在圆弧上分三等份,连结三点,做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以同样的方法共制作二十个等边三角形。
C.在每个三角形上用刀背或锥子等工具按边线划线痕,按线痕折边。
D.把十个等边三角形粘成一个圆环。
E.把另外十个等边三角形以五个为一组分别粘到圆环上,形成一个球。
F.穿上绳子,添加吊绳流苏,就做成了一个花球。
三、设计制作
(1)学生依照教师示范的设计制作方法,自己设计制作绣球。
(2)教师巡堂辅导学生做作业。
在学生实践这一环节,特别需要教师关注。
教师应提醒学生设计时每个面都必须等大,因此,无论画圆形或者剪圆形都必须十分小心,不能心急求快,以免造成圆形大小不一,圆内三角形大小不一,致使球体粘接时困难和留下很多洞眼。
由于课本示范图中的"绣球"是用多个面构成的,教师应限定学生每个圆形的直径和度,以免学生做得过大。
四、展示评价
(1)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评价,看谁做的“绣球”最漂亮。
(2)学生交流自己设计制作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