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外汇市场的政府干预
1为什么有干预政策:金融市场不完善,市场机制未形成,资本账户为开放
2现在有那些类型:汇率定价
3干预的作用:保护国内金融市场、防范国际投机资金对国内的冲击
4这样的干预政策是否适合我国:适合,尤其是现在我国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阶段,资本账户为开放,经济高增长需要汇率稳定。
政府干预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评9.18“救市组合拳”
2008年9月18日晚间,多则重要的提振资本市场信心的利好消息发布。
一是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
二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三是新华社记者从中央汇金公司获悉,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三行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
这是自本轮超级熊市以来管理层打出的最有力度的救市组合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助推下,A股市场有望走出低谷,回升至合理的估值区间。
一直以来,市场始终充斥着关于救市还是不救市的争论。赞成救市的一方认为,市场短期出现大幅暴跌远超出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是非理性的,市场崩溃引发的金融危机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反对的一方认为,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干预市场只能延缓危机的发生,反而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纵观近百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历经过无数次的危机与灾难。每一次灾难都源自人性的贪婪,但每一次人类也都用智慧与勇气战胜灾难。神奇的市场拥有超强的修复能力,往往被称作“看不见的手”,指挥着个体的行为。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的存在,市场经常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当金融市场出现危机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更大危机的时候,各国政府都会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不管是在发达的金融市场还是欠发达的金融市场,无一例外。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比,政府干预就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当“看不见得手”失灵的时候,通过“看得见得手”来进行矫正,是最有效的手段。
当前,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但并非濒临崩溃。经济增长依旧维持在较快水平,通胀则明显开始回落,因为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和海外投资引发的坏账与损失亦没有相关媒体或市场传闻夸大的如此严重。尽管经济转型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完全可以实现经济软着陆。相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却已经达到历史低点,部分股票开始跌破净资产。市场失灵的现象已经出现,短时期内不可能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这个时候,需要政府负起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市场,恢复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
从本次美国陷入次债风波并引发更为严重的信贷危机的过程来看,美国政府从来没有停止过政府干预行为。而且,与历次金融危机的应对手段相似,美国政府依然采取了以直接向金融市场注资为主的救市举措。注资是美国走出历次金融危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干预,市场开始逐步实现自身的修复功能,并最终渡过危机。尽管这次的危机被格林斯潘称作“百年一遇”,但我们仍旧相信,一切危机和灾难终将成为历史。再看我们的A股市场,下跌的时间和空间均已超过美国市场。此次应对A股市场的崩盘式暴跌,代表国家的中央汇金公司直接购入国有银行股票,无疑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有效途径。
当然,政府干预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但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半封闭的金融市场而言更是如此。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半封闭性以及规模尚且偏小,此次政府干预几乎不可能失败。相反,我们需要注意政府干预的力度。如果力度过小,可能效果难以显现;如果力度过大,政府可能变成一个大庄家,缺少其他主体的博弈行为。其中的火候,将充分考验管理层运筹帷幄的艺术性。
平息“涨价恐慌症”需要政府干预
中国社会还处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会造成持续一段时间的“相对短缺”。所以,在看得见的未来,必要时由政府对“市场失灵”适当进行干预,这本身恐怕就是“市场成熟”的题中应有之义。
温家宝总理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
定市场供应工作。会议指出:“今年4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因此,会议强调:“必须从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机制入手,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流通、消
费和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问过一位经营养猪场的农民,为什么猪肉价格会大幅上涨?他的回答是:其实在大半年以前,猪肉价格曾经跌到历史最低。很多农民都很悲观:这猪是没法再养了,于是选择了放弃。他认为,这就是造成当前猪肉“供应总量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
10多年来的市场实践告诉我们,商品价格是会波动的:一旦商品减少,不能满足供给,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于是商品逐渐增多,能够满足供给;但此后,往往又会商品过多,利润下降,生产者积极性遭受打击,于是商品减少,不能满足供给……这就是市场本身的逻辑。因此,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专家的意见,他们认为,这次猪肉价格波动也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市场本身就能够自动调节,因而毋须政府出面干预,甚至认为政府干预是多此一举,甚至还会使“价格波动更剧烈”。
但是,对所有的商品,尤其是对生活必需品,统统一概而论,恐怕并不符合事实真相。至于农产品,还要看生产周期的长短。譬如,春夏之交,母鸡生蛋会减少,蔬菜也会产生“淡季”,于是价格就会上扬,但这都能在短期内就能“自动”调节过来,对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会影响太大。但是,生猪存栏数锐减,要恢复到维持正常供应的水平,恐怕至少都要一年半载。在遭遇这样的“中期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适当的政府干预也许还是必要的。前文提到的那位农民就建议,如果政府在去年猪肉价格跌到农民难以维持再生产时,帮农民托一下底,可能就不会出现现在猪肉价格暴涨的情况。其实,从国际经验看,农业常常是政府干预最多的生产领域之一,发达国家尤其如此。这恐怕是因为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会使老百姓难以对自己的生活作出稳定的预期,从而导致社会恐慌。
以上所谈及的政府干预,包括政府新出台的若干新政策,都属于经济政策的范围。但在社会领域,政府的政策干预就更有必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必要补助。”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平息社会上刚刚冒头的“涨价恐慌症”。
总而言之,“市场失灵”其实不仅在公共领域,在提供私人物品方面有时也会“失灵”。尤其是中国社会还处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会造成持续一段时间的“相对短缺”。所以,政府在必要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的短缺进行适当的调控和干预自有其道理。
同时,从国际经验看,也许在现实条件下,“匮乏”或“短缺”仍然是经济领域最主要的话题。所以,在看得见的未来,必要时由政府对“市场失灵”适当进行干预,这本身恐怕就是“市场成熟”的题中应有之义。(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财经》论坛】许小年:政府干预不应无限扩大
华尔街危机的源头是美联储过度发行货币,导致流动性过剩,创新过度。而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监管过度,创新不足虽然格林斯潘表示,美国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但许小年认为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正是格林斯潘,其执政时期的美联储过度发行货币。在《财经》杂志9月18日举办的“中国金融:变局与对策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表示,华尔街危机的源头是美联储过度发行货币,导致流动性过剩,创新过度。而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监管过度,而创新不足。
他认为,公众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分野长期存在误解。经常把政府在危机时刻的职能与在常态中的职能混淆。许小年表示,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掀开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序幕,但是凯恩斯主义产生于危机时刻,仅适用于危机时刻,比如目前的美国;而实际情况是,凯恩斯主义被无限推广到常态,“这一点需要澄清”。
许小年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面临空前的挑战,经济转型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引领目前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已经有两个“引擎”(出口与内需)出了问题: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外部需求已经逐渐熄火;同时,国内投资正在减速。为此,他认为,中国必须尽快实现转变增长和发展模式,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尽快完成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转变。
从统计数据来看,投资仍然是中国GDP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在50%左右,居民消费占比为35%,而且还在逐年下降,相比,美国的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高达70%以上,远高于中国水平。同时,从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来讲,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仅占全社会27%,而服务业却提供了30%以上的就业机会。许小年据此认为,希望在于服务业。
实际情况是,上述转变的目标还没有实现。许小年认为,主要源于刚性的经济体制,具比如,包括金融业、交通运输、电信、文化娱乐等在内的主要服务行业,无不在政府的管制之中,壁垒高耸,无法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以解决转型中产生的就业问题。相比过度监管,许小年认为,监管当局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及时总结市场上出现的新事物、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并将其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