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关于设立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设立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4c8b7136edb6f1aff001ffe.png)
关于设立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编制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
为此,特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规划编制小组,具体负责总体规划和各产业规划编制工作。
各专项规划编制小组组长由各牵头单位分管厅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相关单位对口处室负责人担任。
具体分工如下:1、总体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省发改委2、新材料产业专项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省发改委3、生物产业专项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省发改委4、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专项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省经信委5、信息产业专项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省经信委6、新能源产业专项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省科技厅7、节能环保产业专项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省环保厅8、航空航天产业专项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省国防科工局请各规划编制牵头单位尽快落实参与研究编制规划的专家名单,制定调研方案和工作计划,按时间进度要求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具体时间进度要求如下:1、3月底之前,各组完成人员组织,启动调研和资料收集;2、4月1日-4月15日,各专题规划编制小组完成规划提纲,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听取汇报;3、4月16日-4月30日,规划编制小组根据提纲继续深入调研,起草规划初稿;4、5月1日-5月10日,初步征求部分专家和企业意见,向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汇报规划初稿;5、5月11日-6月20日,集中召开专家座谈会、企业座谈会、市州座谈会、省直部门座谈会,吸收各方意见,初步形成规划送审稿;6、6月21日-6月30日,向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汇报送审稿,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组织初审;7、7月10日前,再次修改完善送审稿,作为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的各项准备工作;7月底前,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完成规划报批。
附件:1、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2、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小组名单附件一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顾问:梅克保省委副书记陈肇雄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组长:蒋作斌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发改委主任副组长:龚文密省委副秘书长贺仁雨省经信委党组书记王柯敏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蒋益民省环保厅厅长王新国省财政厅副厅长成员:魏委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先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程安亭省国税局局长黄志军省发改委副主任黄新亮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省高新办主任张大方省经信委副主任卓群省经信委副主任王会龙省环保厅副厅长童旭东省国防科工局副局长易仲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湘生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年喜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刘权省商务厅副厅长林安弟省卫生厅副厅长杨平省国资委副主任侯加林人民银行长沙支行纪委书记杨德光省地税局副局长戴乐平省统计局副巡视员梁毅恒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邹一萍湖南证监局副局长谢笃兰湖南银监局副局长罗波阳省社科院副院长附件二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小组名单1、总体规划编制小组组长:省发改委副主任黄志军副组长:省发改委高技处处长周震虹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处长邓先觉省经信委处长马天毅成员:省发改委(高技处、规划处、综合处、工业处、农业处、前期环资处、研究所)、省财政厅(经建处、企业处)、省环保厅、省国防科工局、省社科院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省信息中心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及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家。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7f6f70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6.png)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1.18•【字号】湘政发[2014]3号•【施行日期】2014.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湘政发〔2014〕3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2014年1月18日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对于推进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号)和《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编制本计划,规划期限为2013-2017年,展望至2020年。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发展理念逐步树立。
省委、省政府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转型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和基本路径。
全省各级各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试点示范成效明显。
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全省有6个园区、5家企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24家单位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试点体系。
通过试点,形成了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案例,探索了符合省情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试点示范工作成为我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和有效工作手段。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f743c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1.png)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30•【字号】湘政办发〔2021〕61号•【施行日期】2021.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61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30日湖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关键五年。
生态环境保护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湖南,根据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规划基础“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积极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保惠民力度持续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一)发展现状。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ae5a31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1.png)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1.06•【字号】湘政发[2009]36号•【施行日期】2009.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湘政发[2009]3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现就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意义环保产业是指以环保设备(产品)制造、环境保护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为基本内涵的一种新型产业。
发展环保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一化三基”战略的重要手段。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切实把环保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二、发展环保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契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的,以节能减排工作为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坚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加强政策激励和监督管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规范和拓展市场,加快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提高环保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效的环保产业管理体系,环保设施建设、服务和运营市场化体系,环保产品质量控制和生产体系;产业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主导产品和系列产品竞争力及环保相关技术开发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环保产业优势区域和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具有综合开发、生产、建设和运营能力的环保产业企业集团。
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
![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8165588ba0d4a7303763a7d.png)
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和趋势1、重大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立足新的起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需求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传统产业空间不断萎缩。
要支撑湖南“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跨越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构建新支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需要。
当前,全球经济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差距并不很大。
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倒逼机制”,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潮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在后危机时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更好地参与未来国内外竞争。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摘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
生产要素成尘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要求必须改变过度依赖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度,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有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满足发展新期盼的重大举措。
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湖南新能源产业专项规划解读 驱动绿色发展
![湖南新能源产业专项规划解读 驱动绿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fcd8f1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7d.png)
湖南新能源产业专项规划解读驱动绿色发展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公布日期】•【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湖南新能源产业专项规划解读驱动绿色发展产业释义什么是新能源新能源是指化石等传统能源之外的新型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可再生、循环利用等特点。
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产业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应用产业等。
产业重点重点发展6大类高端产品《规划》提出,按照“以创新驱动、高端发展、政府引导、示范带动”的发展原则,以新能源装备高端制造带动新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发展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太阳能光伏及光热发电、智能电网等产业,积极发展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产业,鼓励农村节能减排与生物质能利用转化,突破关键环节,发展高端产品,做强优势产品,打造新能源产业完整产业链。
重点发展下列6大类产品。
风能。
按照“整机带部件,示范促应用”的思路,以风能装备制造为重点,重点发展3.5兆瓦以上风电整机高端产品,整机控制系统和变浆偏航系统、轴承、主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超大型海上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大型低风速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风机主控系统、全永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组、离网型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重点企业:湘电集团、南车时代。
太阳能。
按照“突出光伏应用,发展光热发电装备制造”的思路,以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整机为重点。
围绕年产3000兆瓦电池片产能,重点发展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晶硅电池片等主导产品,以及晶体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逆变装置、太阳能装备制造等光伏系统集成;发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发展太阳能发电建筑幕墙等太阳能利用设备、高效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整机及热发电产业链等产品;积极推广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重点企业:中电科技48所、神州光电、衡阳樟树。
核能。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4673c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5.png)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一、前言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湖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自然也看到了这一趋势,并决定大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湖南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面的专项规划。
二、目标与愿景湖南省的战略目标是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具体目标包括:到2025年,全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达到全省GDP的20%,同时,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
三、发展重点1、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工业互联网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并推动这些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2、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包括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并推动这些技术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融合。
3、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积极发展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并推动环保技术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
四、实施策略1、创新驱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龙头引领: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进步。
同时,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国际合作,提升湖南省装备制造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3、产业协同:推动装备制造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尤其是与新兴信息技术、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的深度融合。
4、人才培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
同时,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湖南发展。
5、政策支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结论湖南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面的专项规划,旨在推动湖南省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通过创新驱动、龙头引领、产业协同、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等实施策略,湖南省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其发展目标。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630a44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8.png)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19•【字号】湘政办发〔2021〕47号•【施行日期】2021.08.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47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8月19日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进一步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产业规模稳步壮大。
2020年全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190.73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个百分点,占GDP 比重达到10.0%。
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凸显。
岳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先后获批建设,多点支撑格局逐步形成。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621家,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22个,一批千亿企业、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行业骨干企业迅速成长。
产业体系日益完善。
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核心产业优势显著,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新兴动能加快培育。
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551c7a561252d380eb6ec9.png)
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于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制约因素;对策分析Abstrac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guide thefutur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have become the major strategic to occupy A new round of economic and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mmanding heights. In the comprehensive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s key period, we should, in accordance withthe requirement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seize the opport- unity, clear direction, emphasize the key,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c new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hunan province.Key word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advantages , the disadvan- tages, Suggestions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1.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背景一方面,全球科技进入了新的创新密集时期,重大发现和发明不断涌现,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战略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正在发生或正在孕育着革命性突破,必将催生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专项规划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05e33d5b9f3f90f76c61b5b.png)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专项规划编写提纲前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下,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产业的内涵、外延和重要地位,编制本规划的目的和依据。
一、发展现状(一)优势与基础1、新能源资源及利用结构分析。
分析我省新能源资源现状(总量、比例、优势资源及在全国新能源中的地位等),分析新能源利用现状(规模、水平、在湖南能源结构中地位和发展前景等)。
2、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分析近3-5年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分析2009年新能源产业规模,分析新能源产业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地位,在我省能源产业中地位和在全国新能源产业的地位。
指出我省新能源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龙头企业与关键配套企业情况,分析新能源优势产品在国内外的地位(市场占有率)。
3、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分析我省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创新资源(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平台等方面),科技创新绩效(材料技术水平在全国的地位,近三年取得的成果和专利数量、重大标志性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的企业)等。
4、产业布局分析。
指出新能源产业的集中分特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从规模、结构、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市场培育、政策环境等方面分析我省新能源产业存在的制约瓶颈。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核心:围绕战略性新产业的总体要求、围绕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应用示范围,绕重大项目和掌握核心技术等方面概括。
(二)基本原则1、突出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2、发挥优势,突出重点3、培育市场,完善政策环境4、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规划目标到2015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的定性描述。
主要指标:1、经济发展目标:新能源产业总体规模、增长速度、在高技术产业中比例。
各分领域的销售收入等。
2、企业发展目标:分过亿元级、5-10亿元级、50亿元级、百亿元数量目标3、技术自主创新。
包括突破的关键技术、成果、专利、成果转化率等。
2020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定性描述和主要指标。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cfd31a3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1.png)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南省委•【公布日期】2010.08.30•【字号】湘发[2010]14号•【施行日期】2010.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湘发[2010]14号)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
为加快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1. 是抢抓机遇、立足新的更高起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把握机遇,推动湖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再上新台阶的战略选择。
有利于我省抢抓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
我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迫切需要以核心技术为依托,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增强竞争实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化发展、智能信息化发展和高端集成化发展。
3.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的必然要求。
重大发现、重大发明、重大技术进步及其催生的新兴产业,能够带来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加快培育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提供就业新岗位,创造新产品,能够更好地保障我省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新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建设项目表-湖南发改委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建设项目表-湖南发改委](https://img.taocdn.com/s3/m/1cf2f22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9.png)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建设项目表-湖南发改委第一篇: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建设项目表-湖南发改委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建设项目表说明本表共收集项目483个,总投资3236亿元。
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00个,总投资943亿元;新材料产业项目69个,总投资48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384亿元;生物产业项目95个,总投资181亿元;新能源产业项目63个,总投资568亿元;信息产业项目75个,总投资549亿元;节能环保产业项目54个,总投资131亿元。
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目录1、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3、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4、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规划5、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6、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7、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条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先进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是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
加快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对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规划期限重点是2010—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一)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十一五”以来,我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年增幅保持30%以上,从业人员达4186万人,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295694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93678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20%。
目前,装备产业规模总量位居我省工业之首,居全国第15位,中部地区第三位。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4a4564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a.png)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一、背景分析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湖南省决定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力度,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将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为实现节能环保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发展目标1.到2025年,湖南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5%。
2.建立全省范围内的节能环保示范园区和领军企业,培育10家以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3.实施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养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
4.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拓宽市场渠道。
三、发展策略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和创新。
建立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资助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基金,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2.建设示范园区和领军企业在全省范围内选取几个地理位置优越、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园区。
园区将提供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发展。
同时,鼓励和支持一些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出一批领军企业。
示范园区和领军企业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3.促进科技创新4.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借助国际市场和技术资源,提升湖南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品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工作。
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拓宽市场渠道,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四、实施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湖南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企业的研发创新、技术改造和示范园区的建设。
2.建立良好的政务环境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便利。
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
![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8165588ba0d4a7303763a7d.png)
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和趋势1、重大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立足新的起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需求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传统产业空间不断萎缩。
要支撑湖南“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跨越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构建新支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需要。
当前,全球经济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差距并不很大。
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倒逼机制”,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潮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在后危机时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更好地参与未来国内外竞争。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摘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
生产要素成尘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要求必须改变过度依赖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度,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有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满足发展新期盼的重大举措。
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a1aab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d.png)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湖南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新兴产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材料产业成为了湖南省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此,湖南省制定了《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旨在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湖南省的经济竞争力。
首先,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中,湖南省将注重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
通过建立创新生态,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湖南省将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
湖南省将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通过政府引导和产业政策支持,吸引优秀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湖南省,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湖南省将重点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新材料产业往往与能源和环境紧密相关,湖南省将加大对绿色材料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
同时,加强对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出台,为湖南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的新材料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湖南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49f48c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1.png)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5.06•【字号】湘政办发〔2015〕35号•【施行日期】2015.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湘政办发〔2015〕35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5月6日湖南省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实施细则为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打造实力雄厚、特色鲜明、敢于创新、蓬勃发展的“绿色湘军”,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政府采购。
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生活污水垃切处理、城镇污染场地修复、农村环境整治、大江大河及湖泊泛理、土壤重金属治理等项目工程,应当通过政府采购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
鼓励支持本省环保企业参与以上项目工程政府采购竞争,省本级按照特许经营、委托运营或环境级效服务合同约定年支付费用10%的比例,对中标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的→次性补贴,从省环保专项资金中安排。
对采用PPI模式建设和运营环保项目的,享受国家和省支持PPP政策。
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鼓励并支持本省环保企业申报两型产品定期发布《湖南省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两型产品选择政府首购、订购和评审优惠等优先采购措施。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材料及产品使用比例不得低于30%(牵头单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配合单位:省科技厅、省玕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长株潭试验区管委会)第二条龙头企业。
对从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的服务型企业,各级按对地方财政贡献年度新增部分的50%给予奖励。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3a0d631376baf1ffc4fad70.png)
(一)风能
按照“整机带部件,示范促应用”的思路,以风能装备制造为重点,加快风能开发利用。重点发展35兆瓦以上风电整机等高端产品,打造材料→叶片、轴承、主齿轮箱等配套件→变浆偏航系统、整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整机→风能发电的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链。
二是产业基础较好。全省新能源相关企业100多家,2009年实现增加值75亿元。培育形成了中电科技48所、湘电集团、南车时代、南车电机、衡阳特变、长高集团等一批核心骨干企业。太阳能电池形成500MW产能,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居全国第一,产业链全线拉通。2兆瓦以上风机产能及配套能力全国第一,株洲时代是国内唯一掌握整机控制系统的厂商,时代新材是我国南部最大的叶片产业化基地。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电和用电优势明显,特高压电抗器、变压器、开关设备、智能电表终端等产品居国内领先水平。
(二)我省产业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新能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在资源、装备制造、科研开发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新能源资源丰富。风能经济可开发量约10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属于资源中等区,太阳能利用主要原料硅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且品位较高。生物质能可开发利用总量约3150万吨标准煤/年,纤维生物质资源年产5000万吨。已探明铀矿储量26万吨,居全国前三位。铀矿石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是国内重要的核燃料基地。
四是市场前景广阔。我省是化石能源资源匮乏省份,人均装机和用电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2009年我省电力总装机2743万KW,水电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90%,大部分电煤需从省外输入。据预测,到2020年,我省一次能源缺口12亿吨标准煤,能源对外依存度达60%左右,农村新能源需求潜力巨大,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境治理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
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阔。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和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为加快发展我省节能环保产业,特制订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0-2015年。
一、发展现状节能环保技术已成为许多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高科技领域,技术手段从过去的应用单一物理、化学作用,逐步过渡到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及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的高度融合,技术的发展将引领未来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从2003年276亿元发展到2008年54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4 7%。
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3家,过5亿元的企业8家,过亿元的企业18家。
二是有一定研发实力。
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省环境护科学研究院等一批从事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单位;拥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
三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具有特色。
初步形成了株冶集团和汨罗、永兴、郴州“一企三园”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过200亿元,其中株冶集团和汨罗、永兴已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四是区域集聚程度较高。
我省节能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长沙、郴州、衡阳、湘潭、岳阳5市,产值占全省的70%。
大型节能环保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城市群,拥有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等园区。
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主要集中于长沙,资源利用企业主要分布在郴州、汨罗和衡阳。
尽管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较快,但从节能减排市场需求看,与先进省份比,仍有很大差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产业规模总量较小,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二是创新能力不强,拥有的核心技术缺乏,产品低端化趋势严重;三是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不完善,法规驱动乏力。
二、面临机遇(一)国际竞争激烈,产业地位提升。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严重衰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主要经济体把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作为解决经济困境的新举措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
各国纷纷出台推动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刺激计划,力争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绿色壁垒开始抬头,发达国家已着手研究征收“碳税”、“碳关税”,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二)国家政策法规驱动,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已出台并将陆续出台一系列节能环保的政策法规,刺激节能环保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必须抢占先机和制高点,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两型”社会建设内在要求,经济转型重要支撑。
实现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关于单位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建设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总体要求(一)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治理,坚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以节能环保重点工程为依托,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突出自主创新,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环保科技创新平台和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产业跨越发展,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发展原则1、特色发展。
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发展与湖南优势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应用条件成熟,科研基础好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设备及产品,解决节能减排中的重大问题,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进程。
2、创新发展。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度融合,立足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突破产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制造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抢占技术制高点,提升产业竞争力。
3、集约发展。
加大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大中型企业,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推动企业园区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
4、驱动发展。
依托重点工程,强化法规约束和政策激励,规范市场秩序,拉动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1、产业规模加速扩大。
力争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4 6%,形成60余家综合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骨干企业,产业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十。
2、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力争突破一批在节能环保领域居国内先进或领先的核心技术,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节能环保企业。
3、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形成一批集聚度高、辐射作用强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基地),其中年产值过200亿元园区4个、年产值过100亿元园区6个,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服务业占全省节能环保产业的比重大幅提高,年增长25%以上。
4、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富有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产业生产运营体系、研发创新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产业优势得到更好发挥,特色更加鲜明。
四、产业重点领域(一)节能产业重点领域1、技术与装备工业燃烧节能。
高风温燃烧,富氧/纯氧、低氧燃烧,催化燃烧,低热值燃料燃烧;煤粉气化及联合循环发电,燃煤磁流体发电;煤液化;高温空气无油点火;高效层燃炉,流化床锅炉,煤粉锅炉,生物质锅炉;低成本深度煤炭洗选、工业型煤加工和水煤浆;生物柴油,醇燃料。
余能利用。
冶金、石化、建材、轻工等行业的低碳工艺、新型燃料和余热余压余能综合利用集成;煤矿瓦斯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
工业节电。
电机变频调速和变压器无功补偿;节能电机,节能通用流体机械,节能变压器和节能电炉。
2、产品节能家电、办公和商用产品。
高能效等级节能家用电器、办公和商用产品,驱动控制器和智能控制节电器。
节能照明产品。
节能灯;太阳能路灯,路灯节电器;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和高纯金属有机源膜片、大功率芯片等半导体照明产品。
建筑节能产品。
节能墙体材料,节能门窗,屋面防水与保温系统;地源热泵,节能空调,冷水机组;新型制冷剂,相变储能剂。
节能功能材料。
发动机节能型润滑油及添加剂,高温催化剂,高温绝热涂料、高效压电转换材料。
检测仪器仪表。
高精尖电力计量和燃烧分析仪器仪表,建筑能耗测量、传输与控制设备。
3、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特色化、精细化和专业化节能服务单位,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能效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评估认证。
(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1、技术与装备工矿企业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重金属解毒、有价金属回收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稀贵金属清洁冶炼技术,共伴生矿分离和有价金属富集,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
城市矿产。
废旧电子电器、汽车、废杂金属、轮胎、塑料等废旧资源分类回收管理系统,废旧物资预处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其设备,延伸高附加值下游产品链。
生活固废。
城市污水污泥、餐厨垃圾、医疗垃圾等固废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农村环境废物资源化,农作物秸杆节材代木、生物质能燃料制备及畜禽养殖业废物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与装备。
再制造。
工程机械、汽车、机电产品等废旧设备(零部件)的再制造技术,再制造产品质量评估及检测技术及设备。
节水与水回用。
钢铁、有色、造纸等高耗水行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及装备,农业节水技术。
2、产品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再生资源制品(再生金属、再生橡胶、再生塑料、再生玻璃、再生皮革、再生纸等),工程机械、汽车、机电产品等再制造产品,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产品。
3、服务建设大型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及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制订分类类别、标识与标准;资源循环设施的企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运营;建设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面对全社会开展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中介服务、金融服务。
(三)环境治理产业重点领域1、技术与装备废水处理。
含重金属复杂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及装备,高浓度有机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与装备。
废气治理。
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烟气低阻高效过滤除尘技术及装备,冶炼过程气型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技术及装备;整体工业厂房粉尘治理及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装备,中央空调系统的管道清洗、净化和监控技术及装备。
土壤修复及生态恢复。
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及复合污染场地土壤的治理、重构及培肥技术及装备,重点推动重金属重污染场地治理及生态恢复;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模式与表征方法。
环境监测。
水体重金属污染在线监测设备,工业现场、野外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空气和水质便携式监测仪器,气型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基于生物传感的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及装备。
噪声控制。
交通隔声装置、建筑用隔声窗(墙)、车辆与工业设备减振与消声装置、工业生产降噪技术与设备。
城市环卫装备。
城市道路清扫车、清洗车、下水道综合养护车、除雪车、垃圾收集车,垃圾中转站及垃圾填埋场成套装备。
2、产品新型水处理材料及药剂。
有机高分子/生物絮凝剂、离子交换树脂、基于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的生物制剂、新型污泥脱水剂、重金属稳定剂、重金属活化微生物菌剂、土壤改良剂等。
烟尘净化用耐高温滤料、高性能二氧化钛环境抗菌材料、可生物降解的餐盒、包装材料、塑料制品、地膜等。
3、服务循环经济和环保工程咨询、设计及监理,环境技术评价,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环境信息,环境金融,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服务;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及污染治理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
五、产业重点工程(一)工业节能工程到2015年,形成年产值200亿元的高效清洁煤燃烧技术与制备产业链,培育10余家综合竞争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龙头骨干企业。
低品位气固体燃料高值能源资源化利用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实施内容:一是节能装备和产品制造。
率先发展高、低速混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复合燃烧机、热载体燃煤工业锅炉、生物质锅炉制造、发动机润滑油及添加剂制备;规模发展大功率节能电炉制造、罗茨风机、水泵和2级及以上能效等级的低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