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国美学研究的认知性维度
中华美学的思维方式
中华美学的思维方式一、啥是中华美学的思维方式嘿,同学们!咱们来说说中华美学的思维方式这回事儿。
中华美学的思维方式呀,那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简单来讲,它就像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是一种独特的看待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方法。
比如说,咱们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人和大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大自然的美也是人的美的一部分。
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有的想法哟!再比如说,咱们注重“意境”,不是那种表面上的好看,而是要有一种让人能感觉到但又说不清楚的韵味,就像古诗里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中华美学思维方式的特点这中华美学的思维方式呀,有几个特别突出的特点。
首先呢,是整体性。
咱们不把一个东西单独拿出来看,而是要放在整个环境里,看看它和周围的东西合不合适,是不是和谐。
就好比一幅画,不光要看画里的人物美不美,还要看这人物和背景、色彩搭不搭。
然后呢,是含蓄性。
咱们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接表达,而是喜欢绕个弯子,让你自己去琢磨,去体会。
比如说送个礼物,不直接说这礼物多好多贵,而是通过礼物表达一份深深的情谊。
还有啊,是重视情感。
咱们觉得美的东西,往往是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的。
一件艺术品,要是能让我们想起家乡、亲人,能让我们心里暖暖的,那就是美的。
三、中华美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华美学的思维方式对咱们的影响可大啦!在艺术创作方面,像诗词、绘画、书法,都深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诗词里的那些隐喻、象征,绘画里的留白,书法里的笔势和神韵,都是中华美学思维方式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咱们的建筑、服饰、饮食,也都充满了中华美学的味道。
古建筑的对称美,传统服饰的图案和色彩,还有那些精致的美食造型,都让咱们的生活变得美美的。
而且呀,这种思维方式还影响着咱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让咱们懂得欣赏自然、珍惜情感、追求和谐。
同学们,中华美学的思维方式可是咱们的宝贵财富,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把它传承下去,让它在咱们的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
【推荐下载】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
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始自西方,20世纪初经日本传人中国。
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是在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直接引进下开始的,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美学经历了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在这期间,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 从建国到80年代的美学研究主要是围绕美的本质进行的。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关于美的本质的大讨论中,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德国古典美学主要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美学,提倡一种与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不同的自上而下的抽象思辨的方法。
我国许多美学家深受这种方法的影响。
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这次讨论中占据了异常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对美的本质问题的大讨论中,大多数美学家们遵循了这一基本观点,从实践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中来探究美的本质,并得出了一个基本的共识:美既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类实践改造的客观世界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美学不仅为我们直接提供了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即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中国一批美学家自觉地吸收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方法,经过长期努力创建了实践派美学。
从建国到80年代的美学研究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美学、黑格尔美学等理性体系的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体现了理论建构的阶段。
二 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不断涌人,各种西方现代美学的研究方法也相应被大量引进。
此时的美学理论出现了两个大的转向,一是非理性主义转向,二是语言论转向。
他们共同的美学前提,也是他们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彻底摧毁和破除支配西方美学长达两千多年的本质主义中心论。
新课标教学目标四个维度
新课标教学目标四个维度
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四个维度包括:
一、学习认知维度
1、具有良好的探究精神,能按照目标要点如实提出问题并有效解决;
2、能够完成合乎教学要求的学习任务,并展示学习成果;
3、掌握核心知识体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运用逻辑思维;
4、通过不断地建立学习常识和原理的系统性知识网络,形成健全的解决问题策略;
二、实践维度
1、通过实践,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知行结合的实践能力;
2、能够发现、探究和研究有关物质世界、文化世界、社会世界等等形式多样的问题,以及根据问题形成相应的解决计划;
3、能够识别和消除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且能够在变化的情况中作出正确的反应;
4、能够认识到自身在交流的表达中的不足之处,并有目的的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三、社会文化维度
1、能够以创造性思维和发现性洞察展示自身的思考和价值观;
2、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认知,以及不同观念和文化背景的包容和相互尊重;
3、能够理解社会礼仪,能够以团队合作的思维从容应对矛盾冲突;
4、能够掌握高效的学习能力,利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等工具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四、艺术美学维度
1、具有独立思考与把握艺术美学知识的能力,重视唯美主义追求;
2、能够分析艺术运用的形式与内涵,感受、理解艺术的审美价值;
3、培养具有艺术美学的敏感与创造力,愿意与他人艺术表演的喜悦;
4、能够结合社会和学科知识,实践艺术活动,拓展创新思维,进行跨学科立体探究思考。
中国古建筑美学精神的三重维度
中国古建筑美学精神的三重维度内容提示:置身于审美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中华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追寻其中独特的美学魅力,我们便不难发现其中有着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基本要素。
从古远年代半坡先民在河岸边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群,到号称始皇帝建造的那座履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再到被美国当代建筑师恩。
贝康称为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的北京城,中华建筑在地址选择、样式结构、设计思路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追求,经过漫长的岁月延伸阅读:中华半坡始皇帝美学阿房宫置身于审美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中华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追寻其中独特的美学魅力,我们便不难发现其中有着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基本要素。
从古远年代半坡先民在河岸边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群,到号称始皇帝建造的那座"履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再到被美国当代建筑师恩。
贝康称为"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的北京城,中华建筑在地址选择、样式结构、设计思路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追求,经过漫长的岁月,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积淀成中华建筑美学精神的基本维度,成为我们认识中华建筑所具有的"永恒魅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一、风水风水,中华建筑美学精神的灵魂。
我们的祖先十分重视地形地貌、山水距离、采光通气等环境因素,并有"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若培植其根而树叶茂"的说法,认为建筑环境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居住者自身的安危,而且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兴衰,甚至连种植在建筑周边的花草树木都要受到影响。
显然,在古人眼里,环境好了,居住其中才可能健康长寿,子孙满堂;反之,则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建筑的基本意义也就丧失了。
前者被称之为"美宅",后者则被称之为"凶宅".这便是古老而又神秘的风水理论。
风水理论在中华建筑的历史上之所以深入人心,源远流长,与漫长的农耕经济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亲密关系有关,也与同样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有关,当然,更是由于在实施过程中确实给人们带来了物质或精神上的实惠。
立文《当代中国美学》
立文《当代中国美学》一、引言当代中国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学科,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需求也日益丰富。
当代中国美学不仅仅是传统美学的传承,更是融合了现代元素,体现了时代特色。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中国美学的核心观念、实践领域以及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从而总结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二、当代中国美学的核心观念:融合与创新1.融合:当代中国美学积极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各种美学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
2.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当代中国美学致力于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之焕发出时代光彩。
三、当代中国美学的实践领域1.文学:当代文学作品注重情感表达,强调思想内涵,形式多样,展现了丰富的审美风貌。
2.艺术:当代艺术创作追求个性与独特性,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互交融,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趋势。
3.设计:设计领域强调人性化、绿色环保等理念,将美学与实用相结合,提升产品品质。
四、当代中国美学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1.文化交流:当代中国美学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
2.文化传播:通过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当代中国美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国家形象。
五、当代中国美学的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1.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民族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中国美学面临的一大挑战。
2.机遇: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国美学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六、结论当代中国美学在我国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它融合创新,传承发展,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展现了时代的风貌。
在国际交流中,当代中国美学发挥着积极作用,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家形象。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二维和三维的思考
我国古典美学关于二维和三维的思考1. 概述我国古典美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审美理论和艺术观念。
在我国古典美学中,关于二维和三维的思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维和三维美学在我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它们贯穿于我国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中,体现了我国民族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本文将对我国古典美学中关于二维和三维的思考进行探讨,分析其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以期加深对我国传统美学的理解和认识。
2. 二维美学的思考在我国古典美学中,二维美学是指绘画艺术中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
我国古代绘画是一种纵横交错的线条构成的平面艺术,它以线条、笔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在二维美学中,我国古代绘画强调形神兼备,讲究画法的技巧和意境的表达,注重画面中的意义和情感,而非真实的形态。
我国水墨画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表现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领悟和感悟。
3. 三维美学的思考在我国古典美学中,三维美学是指雕塑和建筑艺术中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
我国古代雕塑和建筑是以空间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对形体、结构、比例等方面的处理,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点。
在三维美学中,我国古代雕塑追求形体的准确和动态的表现,注重对实物的再现和表现。
而我国古代建筑则强调空间的布局和形式的体现,追求对自然、人文、历史的综合表达和传达。
4. 二维与三维的融合在我国古典美学中,二维与三维不是孤立的审美体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审美范畴。
我国古代绘画、雕塑、建筑各自发展,但彼此间也有着密切的通联与互动。
我国古代绘画中的山水画常常借鉴自然界的山水构造和空间布局,而雕塑和建筑也常常受到绘画的影响和启发。
在我国古典美学中,二维与三维的融合体现了审美的整体性和多维性,表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对美的全面追求和表达。
5. 结语我国古典美学中关于二维和三维的思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观念和审美理念。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
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
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
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
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
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
当代中国认知美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与科学化的认知美学研究最为接近的美学流派 ,毋庸置疑是蔡仪的认识论学 。 从语 义 学 的角度 来看 ,认 识 和认知 在英 语 表达 中都用 的是 同一 个 词 ,即 C o g n i t i o n 。现在 两者
在学 术界 运 用 的 区 分 ,主 要 是 哲 学 界 仍 然 把 C o g n i t i o n称 为 认 识 ,而 在 心 理 学 界 本 来 也 是 把 C o g n i t i o n翻译 为认 识 ,2 0世 纪 9 0年代 由于 认识 心理 学 的发展 ,为 了把 C o g n i t i o n从 哲 学概 念 中挣 脱 出来 ,把 C o g n i t i o n改译 为认 知 ,把认 识 心 理 学 改译 为 认 知 心 理 学 。认 识 和 认 知 在 概 念 内涵 上 的联 系和 区分是 :认 识 主要指 人 对外 部世 界 的感知 和理 解 ,而认 知是 指人 内部 对 于外部 世 界 的信 息 加工处 理 过程 。更 关 键 的是 ,认识 论美 学与 认知 美学 的基 本精 神是 类 似 的 、相通 的。 其 一 ,相 对集 中的 对 象研 究与 分析 。蔡仪 对于 客 观事 物 的重 视是 2 0世 纪 中 国美 学 研 究 的一
的高度 ,肯 定它应 有 的 学术位置 ,梳 理 、 勾勒 出认 知 美学作 为 中 国当代 最具 科 学化特 色 的 美 学流 派 ,它 的思 想源 头、发展 脉 络 、最新研 究进 展 以及 未来展 望 已成 " 3务之 急 。 -
关键 词 :认识 论 美学 ; 中国认 知 美学 ;认 知神 经 关学 中图分 类号 :1 0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2 5 7 - 5 8 3 3 【 2 0 1 4 ) 0 4 - 0 1 8 4 - 0 9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三个学术维度
“ 审美 文化 ” 这 一概 念 最 早 产生 于 西 方 , 在 德 国 美写 的《 美 育 书简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O 6 一 l 5
基 金 项 目: 教 育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项 目“ 中华 审美 文化传 统 与有 中国特 色 的当代 审美 文化 建设 问题研 究” 阶 段 性 成 果
( 1 0 J J D7 5 0 0 0 4)
点 挂一漏 万 的学 术巡 览 。 从总体 上说 , 这种 启动 于上世纪 9 O年 代 的审美
文化 研究大 致表 现 为三 个 学 术维 度 , 一 是 对 审 美 文
化概 念本身 的学 理性 探 讨 维度 ; 二 是 对 当代 审美 文
较 为复 杂 了。西方 学者谈 “ 审美 文化 ” 有 一个 共 同特 点, 即强 调 的重 点虽 有不 同 , 却始 终未 曾抛却 席勒式
定 名为 “ 审美 文化 ” , 成 为较 早 使 用 “ 审 美 文化 ” 概念 的另外 一人 ; 而阿 多诺 、 克 拉考 尔 、 洛 文塔尔 、 布尔迪 厄、 伊格 尔顿 等现 当代西方 马 克思 主义美学 家 , 在 其
论 著 中也对“ 审美 文化 ” 多有 涉 及 , 只 不 过 语 义 变 得
也有不少时它也要考察流行的观点思想学说包括对于美学者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强调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有着学自身的批判当然这种批判不只是否定驳斥和谴感官化形式化物欲化商业化等等消费特征从而责而且也是忠告引导和提高最终达到这样的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审美活动中的形而上意味和理的即使得社会文化和理论学说这两个方面都产生性主义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审美教育应致力于积极的变革
40年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十个问题
40年我国美学史研究的十个问题一、我国美学史研究的现状1.我国美学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我国美学史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经过4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成果。
在此过程中,我国美学史研究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向世界美学史研究接轨,从传统文献研究到西方美学史研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我国美学史研究的成果和不足随着我国美学史研究的深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与此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对于古代文献和古代美学理论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对于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盲区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二、我国美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1.我国传统美学的特点和内涵我国传统美学是我国特有的美学体系,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点。
如何全面、深入地把握我国传统美学的内涵和特点,对于我国美学史研究至关重要。
2.我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比较我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思想传统,如何将二者进行比较和对话,探索二者之间的异同,是当前我国美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3.对传统美学文献的梳理与整理我国古代美学文献极为丰富,然而受限于研究条件,目前对于这些古代美学文献的整理和梳理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4.西方美学对我国美学史研究的影响我国美学史研究中,西方美学对我国美学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理性看待这种影响,对我国美学史研究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估,是当前我国美学史研究的一个紧迫问题。
5.我国美学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我国美学史研究在方法论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如何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美学史研究方法,是当前我国美学史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6.对我国美学史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研究我国美学史上有许多重要人物和事件,对于这些人物和事件的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美学史的发展轨迹和内在逻辑,对于我国美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论中国传统美学对审美实践维度的建立
第14卷第6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4No6 2008年12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Dec 2008论中国传统美学对审美实践维度的建立张晚林(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南湘潭,411201)摘要:康德认为没有所谓“纯粹”的美学,从而隐约地表现出了对审美的实践维度的构想,但由于他拒绝赋予美学以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目的而未能完成。
黑格尔明确地予美以客观的目的,即“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但他的美学所表现的乃是一种哲学思维的理念,没有人人切实皆有的“感”、“觉”或“悟”,不合审美的感性特质,审美的实践维度之建立的愿望仍然落空。
中国传统美学则始终把涵养人人生命中所具有的道德实体“心”、“性”作为审美的客观目的,同时它给以人格修养工夫这样一个切实的实践理路,从而建立起审美的实践维度。
关键词: 康德;黑格尔;儒家;美学;实践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08)06−0827−09西方美学自康德分别从质、量、关系及模态四个方面为审美判断开出四个基本规定以后,便为美学开创了彻底主体化的新纪元,从而使美学在法权和道德领域内的活动从哲学的中心排除出去了。
特别是康德所说的——“审美无利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两条基本原则,“它使我们走出人类信念与欲望的领域,进入一个稳固的平静的世界。
”这是文艺批评家马克·爱德蒙森的评论,他认为:它(即这两条原则——笔者注)赋予我们这样一种超然感:好像站在上帝般的位置,观看人类的欲望是什么样子。
但是,对主体的这种提升同时也是一种贬低、它把我们从生活中移到地狱的边缘。
可能有人会说康德把艺术从粗俗的占用中拯救出来,他的理论可以使艺术免遭各种意识形态的借用。
然而做到这一点也要付出代价,它使人类对艺术的任何使用都变得不可能了。
康德的美的世界至少就理论而言,允许艺术表现新鲜的甚至有威胁性的体验,但是得有一个附加条件:这些表现不能跟日常生活有丝毫干系。
中国美学思想专题研究报告
中国美学思想专题探究报告一、引言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探究的是美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人类对美的认知和创设。
中国美学思想自古以来就占领重要塞位,其追求的是内在的美与道德的统一。
本报告旨在探讨中国美学思想的源流、特点以及对世界美学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一)儒家美学思想儒家强调道德修养,认为美是道德的表现。
儒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干系和礼仪,强调人的品德和情感修养,将美与道德相统一。
孔子认为“君子美其美,而美人者,其是与?”并主张通过养性和修德来塑造人的美。
《中庸》中有云:“道之所以养人者,行也。
道之所以废人者,私也。
”可见,儒家美学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与完善。
(二)道家美学思想道家以“道”为核心观点,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之美。
在《庄子》中,庄子通过“逍遥游”的境界,提出了“大美”和“小美”的区分。
他认为,大美包含在自然界之中,小美则包含在人为的形式之中,大美以小美为载体。
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美不仅局限于审美对象本身,更包含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的状态。
三、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一)美学探究与启蒙20世纪初,中国美学开始引进西方的美学理论,如康德、黑格尔等思想。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将美学引入到文学探究中,提出“意象营建”和“境界营建”等美学观点,对中国现代美学起到了启蒙作用。
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美学探究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转变逐渐深化。
(二)民族美学与现代化中国美学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
许多学者开始以“民族美学”为探究方向,探讨民族文化与美学的干系。
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探究,提炼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美学原则,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现代中国美学的新进步。
四、中国美学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中国美学思想凭借其奇特的内涵和价值,对世界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合一与和谐的美学观中国美学思想强调的是内在的美和道德的统一,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这种以和谐为核心的美学观对世界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了乐观影响。
新实践美学的认知美学建构
新实践美学的认知美学建构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人们对美学的认知也在不断进步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美呢?美是从何而来的呢?本文根据新实践美学的认知美学建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实践美学;认知美学;建构在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美学的概念有着不一样的说法。
柏拉图的本体论路径认为因为美的食物中含有美所以人们才会感觉到美,但这个理论根本行不通,一直没有准确的研究结果来证明到底什么是美。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美学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为主,但是却一直没有发展的前瞻性,导致中国美学在世界美学的舞台上没有话语权。
其实美有没有本质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美的本身。
因此,新实践美学应运而生,将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相结合,用一种不怕艰难用于探索的精神努力发展中国美学。
现在新实践美学的发展已经有所成就,本人从大学生的角度分析新实践美学的认知美学建构[1]。
一、新实践美学的概念由神经科学成果中对美学的研究中知道,它在西方被称之为“神经美学”,在中国称为“认知美学”。
这里提出的观点是只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才会具有美。
而在和人的对象化关系里,美是被人特定认知的,也就是说在人没有功利心的情况下,认为一个东西是美的并且从中获得愉悦的心情或满足的感觉,那这个事物就可以被称为是美的。
对于这种身心愉悦的感觉人们用“美”来形容,也就是现在的人们常说的“美感”,因为人们感觉一个事物是能引起愉悦的感情的,所以被称为“美”。
所以,被人们成为“美”的事物原本是普通的,但是在被赋予人特殊的感情时也便有了“美”的感觉。
正是因为影响审美活动的认知方式作用,所以也就是认知美学,一件事物美不美取决于美感。
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融合,中国新实践美学有了不小的进步,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审美的方式,还打破了传统美学思想的禁锢。
它在发展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
二、认知美学的方式及发挥的作用1.只有内质和外形统一的事物才被成为美的。
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
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中国美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中国美学的研究方法多样。
在中国美学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美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通过与西方美学的比较,可以揭示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通过实证研究,可以验证一些美学理论的有效性;通过理论研究,可以构建新的美学理论体系。
这些不同的研究方法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中国美学的发展。
其次,中国美学的研究内容丰富。
中国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美的概念、美的评价标准、美的实践方式、美的历史演变等方面。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广泛涉猎中国古代经典文献,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同时,他们也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探讨当代中国美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美学的内涵和外延。
再次,中国美学的研究方法正在向跨学科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交叉的趋势,中国美学的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和跨学科化。
例如,中国美学与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日益增多,这种跨学科研究可以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通过跨学科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和意义,揭示美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关联,为中国美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中国美学的研究方法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美学的研究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例如,数字人文、计算机辅助研究等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可以为中国美学的研究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启发。
同时,学者们还应该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美学需求和变化,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使中国美学的研究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
中国美学研究亟待重回中国历史本身
第37卷论中华美学的传承与创新人、朋友、同事)情感,当作人生美感创造之重要方 面,以伦理美德培育为温暖人情奠基,将积极性人伦 情感的培育与体验理解为日常生活审美价值之核心 环节,融伦理与审美于一端、化善为美,为当代国际美学界超越近代美学美善两立思路,复兴生活美学,具有广泛的思想启示意义。
(作者系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学研究亟待重回中国历史本身刘成纪中国现代学术,自清末民初西方现代学科分类 体系传人中国以来,即存在着“旧学”与“新学”的尖 锐矛盾。
这中间,旧学固然以整理国故、延续中华文 化命脉为目的;所谓新学,也并非彻底甩开中国传统 另搞一套,而是试图以现代西方的学术架构和价值 观念对民族自身传统重新阐释,以使其获得现代性。
单就其中的美学而言,王国维早年接受康德、叔本 华、尼采的美学思想,但他的贡献并不在对康德、叔 本华和尼采的研究上,而在于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的掲示和发现。
此后,宗白华、朱光潜也大多沿袭了 这种“以西格中”的学术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到80年代的美学启蒙,再到90年代以后的种种新美学,凡涉及中国历史 者,这种解释模式具有一贯性。
由此就出现了中国美学的传承和创新问题。
我 们要想使中国美学研究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民族历史 的传承,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按照孔夫子“述而不 作”的古训,即只通过传、注、疏等方式解释经典,而 放弃在经典之外另开新境。
但是,在中国的经学或 诸子学传统中,并没有美学这一科目。
或者说,中国 传统文化为美学留下的历史,是一个“有美无学”的历史。
这意味着谈中国美学的传承和创新问题,涉 及美学这一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创新,就意味着它与 中国历史的实然状况相疏离。
或者说,作为近代以 来西学东渐产物的中国美学,创新构成了它无法回 避的底色,至于传承则成了它至今仍难有效解决的 重大问题。
下面依序论之。
首先,我之所以说中国美学在根本上是创新性 的,原因并不仅在美学这一概念的非本土性,而在于 由这一概念形成的对中国美和艺术历史的重构,导 致了它与民族自身传统的相异性。
中国美学史学科建构的辨证维度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学科建构具有辨证维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兼顾非辨证、史学、哲学、艺术及文化等学科间的关系,从
而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性研究范式;
其次,它追求美学史研究的多元化,以及其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第三,它有效表现了界定美学史和美学研究学科间的关联性,重视文
化研究的实证性。
四是,它重视中外美学史的持续性,追求东西方美学文化的发展对话;
最后,它比较了美学观念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探讨美学发展的本源和
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因此,中国美学史学科建构具有辨证维度,可以实现丰富多彩的研究
内容,为揭示美学思想及其发展历程提供帮助。
辨证思维的引入,使
得中国美学史学科的研究设计更加综合而全面,研究成果也更加深刻。
同时,辨证思维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路,可以更好地把握
美学史发展的趋势。
中国美学当中创作和大美的认知和理解
中国美学当中创作和大美的认知和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民族,生命活力是中国艺术精神最核心的内容。
以生命的眼光看世界,把包括从自然到艺术在内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活生生的生命体,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观,也是中国人的艺术观。
也就是说,艺术不能没有美,也不能没有生命活力,更不能没有个性。
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画家不能算是艺术家,一件没有人情味的作品也算不上是艺术品。
自然景观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客观存在。
它能成为审美性的景观,是由于审美主体根据一定的观念或经验进行有意识地观照、选择和组织的结果。
由于对自然景观欣赏的主观出发点不同,便会形成不同的欣赏侧重和表达方式。
因而审美不仅是认识和体验,更是一种人格状态和生命状态。
作为一个画家,发现美、表现美根本上是为了人自身,为了开创人类生存的自由心灵空间。
审美首先是一种情感的创造性表现与升华,表达的是个体的生存感受。
如果没有情感的创造性表现与升华,审美对象便没有意义,审美观照亦没有意义。
把审美当作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这是中国美学的一大特点。
中国画正是画家借助艺术和自然景观来达到画家生命的完满和精神的自由。
它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把一些表象加以拼凑结合,而在于实现由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由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创造性转化和飞跃。
这是我们认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第一步。
由自然美上升到艺术美,需要独特的审美想象力,把知觉形式提升灌注精神活力而成审美意象,使它成为一种自由而有序的心境。
所以审美想象力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化实为虚”的能力。
这里的“景物”“实”是物质世界,“情思”“虚”是精神世界。
审美想象力以前者为本源,又改造和超越了它,以达到后者。
而审美想象力所创造出的新形象,源于物象又超越了物象,更可贵的是,它创造了一个超越自然世界的个性化的审美意象,创造了一种合乎审美需求的心理时空,使心灵达到自由畅达的状态。
中国画强调诗画意境。
这是一种主客默契、心物交融,自然中有我、我中有自然的高超境界。
重建中国美学研究的认知性维度
重建中国美学研究的认知性维度当前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问题在于学科理论与历史文化相分离导致美学研究呈现主体“中空”现象。
这使得美学研究对象的独立性不强,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相似性。
由于过分强调个体感性地位,在否定机械反映论的同时,也否定了认知性维度对美学的意义,从而压制了现实主义美学的发展。
这是由新时期以来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导致的。
走出这一理论误区需要重建美学史研究的认知性维度,树立学科的主体性地位。
这种主体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美学理论的包容性问题,应从存在论和认知性两个维度理解美学理论;另一方面是美学史观问题,应更加注重思想史与美学史之间的潜在关系。
标签:中国美学;美学史观;认知性维度;存在论维度;现实主义美学一、当前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三个问题新时期以来,“反映论”“认识论”“认知性”乃至“现实主义”“主客二分”这类词汇一直名声不佳,尤其在美学界更是如此。
因为一个主流的看法是:当代美学不能够走那种以“认识论”思维模式为前提的传统道路,它直接导致美学丧失了自由和活力,沦为政治的附庸;美学的发展应该努力超越“主客二分”,超越传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
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今美学界的一种“共识”,甚至任何企图将“认识论”纳入美学理论框架中的尝试都会被认为是一种“倒退”,好像美学只有与“认识论”“主客二分”绝缘,彰显超越性、无功利性,高扬感性的地位,才能体现其至高无上的学科价值。
这样一来,对美学的认知性维度的重申就似乎有着某种反现代的嫌疑。
考虑到不少美学研究者在极左时代的不幸遭遇,这种对具有政治色彩的美学观念及其背后“认知论”思维方式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
但必须指出,这种所谓的“共识”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甚至不具有学理依据。
这种对“认知性”“认识论”和“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排斥和否定,并没有厘清其内在的多条线索之间的区别。
不仅如此,一旦将其不加分辨地一概否定,并成为一种“共识”,就会导致美学研究在看似走出了“认识论”的理论束缚之后,又落入了另一种“泥淖”不能自拔。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三个学术维度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三个学术维度
戴孝军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当代审美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特点和规模在中国大地上迅猛发展,一方面造成了传统美学的生存困境和严重危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学界向审美文化研究的学术转型的渐趋自觉和蔚成热潮。
这种审美文化研究大致表现为三个学术维度,一是对审美文化概念本身的学理性探讨维度;二是对当代审美文化实践的批评维度;三是对传统审美文化资源的研究维度。
【总页数】5页(P112-116)
【作者】戴孝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1
【相关文献】
1.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掘进——读陈炎教授主编《当代中国审美文化》 [J], 何志钧
2.后审美·泛审美·反审美——网络诗歌的三个审美维度 [J], 张翠
3.深化对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的认识 --"全国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J], 龙争
4.如何书写"审美文化研究"史——就《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一书与高建平等
先生商榷 [J], 郑惠生
5.“身体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身体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 [J], 王佳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建中国美学研究的认知性维度当前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问题在于学科理论与历史文化相分离导致美学研究呈现主体“中空”现象。
这使得美学研究对象的独立性不强,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相似性。
由于过分强调个体感性地位,在否定机械反映论的同时,也否定了认知性维度对美学的意义,从而压制了现实主义美学的发展。
这是由新时期以来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导致的。
走出这一理论误区需要重建美学史研究的认知性维度,树立学科的主体性地位。
这种主体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美学理论的包容性问题,应从存在论和认知性两个维度理解美学理论;另一方面是美学史观问题,应更加注重思想史与美学史之间的潜在关系。
标签:中国美学;美学史观;认知性维度;存在论维度;现实主义美学一、当前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三个问题新时期以来,“反映论”“认识论”“认知性”乃至“现实主义”“主客二分”这类词汇一直名声不佳,尤其在美学界更是如此。
因为一个主流的看法是:当代美学不能够走那种以“认识论”思维模式为前提的传统道路,它直接导致美学丧失了自由和活力,沦为政治的附庸;美学的发展应该努力超越“主客二分”,超越传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
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今美学界的一种“共识”,甚至任何企图将“认识论”纳入美学理论框架中的尝试都会被认为是一种“倒退”,好像美学只有与“认识论”“主客二分”绝缘,彰显超越性、无功利性,高扬感性的地位,才能体现其至高无上的学科价值。
这样一来,对美学的认知性维度的重申就似乎有着某种反现代的嫌疑。
考虑到不少美学研究者在极左时代的不幸遭遇,这种对具有政治色彩的美学观念及其背后“认知论”思维方式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
但必须指出,这种所谓的“共识”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甚至不具有学理依据。
这种对“认知性”“认识论”和“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排斥和否定,并没有厘清其内在的多条线索之间的区别。
不仅如此,一旦将其不加分辨地一概否定,并成为一种“共识”,就会导致美学研究在看似走出了“认识论”的理论束缚之后,又落入了另一种“泥淖”不能自拔。
遗憾的是,这种“陷落”在当今美学界已经渐渐凸显,并已经体现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中。
中国美学史研究,尤其是美学史书写范式中认知性维度的缺失,使得中国美学研究遇到了巨大的瓶颈。
当今的中国美学史著作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所关注的思想家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此后由于大量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的出现,中国美学研究把重点转移到对这类文艺理论思想的分析中。
如果拿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美学史进行对比,会发现魏晋之前考察的思想家、文献乃至学术的源流、格局,基本上是一致的,但魏晋以后哲学史和美学史发生了分流,美学开始专注于文艺理论、艺术评论等,而这与中国文学批评史、艺术史研究的内容又有着极大的雷同。
美学学科研究对象前半部分与哲学相似、后半部分与文论相似的这一事实,反映了用当今美学理论阐释中国古代思想的一种“失语”。
这使美学研究呈现出主体“中空”现象,即美学研究很难找到具有“原发性”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必须借助艺术、哲学等思想来反身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
由于美学学科既包括形而上的理论思辨又包括形而下的审美鉴赏,这导致美学研究在研究对象上难以厘清与哲学和艺术学的区别。
对中国古代美学而言,这种模糊性更加凸显:中国古代没有“纯”的美学思想体系,美学几乎毫无“原发”的理论材料,只能对历史文献进行不断的阐释。
这与“中国有无哲学”“中国有无悲剧”等问题相类似,从根源上说是学科合法性问题,即如何建构本土性学科的体系问题。
对待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以往的态度是将其视为西方学科体系“中国化”问题,强调从中西思想对比中发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这种态度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其依旧是以西方学科理论为框架去“套”中国思想,这势必会造成对中国思想的“切割”。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反思的是学科理论本身是否具有普适性。
因为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人性结构的共同性是讨论文化思维差异的前提,如果其学科框架不能阐释相应的文化思想,首先作出调整的应是理论框架本身,而非研究对象。
造成当前美学研究“中空”化的原因在于:美学研究是以削足适履的方式寻找与理论相对应的材料,而并未立足于传统文化本身去扩大其理论的包容性。
也正是由此,引发了当前中国美学研究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中国美学研究的对象存在着片面化的理解。
似乎中国美学必须选取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文本材料,而这些文本必须包含“情感”“想象”等具有超功利性的美学概念。
因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研究文学、艺术评论和理论。
这很容易让人们在直观的印象中产生这样的推理或化简:美学研究就等同于艺术评论,美学就等同于艺术学,于是美学和艺术画上了等号。
似乎美学只是一个“寄生性”的存在“标尺”,而非“原生性”的独立学科。
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观念,包含着两层误认:一是将美学等同于艺术;二是将艺术等同于空灵。
第二,当美学史研究只关注那些具有超功利的、感性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现象的时候,就很难勾勒出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家之间的历时性联系,这使得美学史研究更像是“列表”而不是“叙述”。
新时期以来有关中国美学史的著作和教材,往往是以历史朝代为章节框架结构全书,而在每个章节的具体阐释上,则是从该时代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文学材料,从美学原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
问题是:这些被“挑选”出来的美学思想家之间有多大的逻辑关联?而美学史又如何能够展现出这种历史的线索?当前的美学研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答和阐释。
第三,削弱了美学对于社会文化思想的能动性作用。
当美学史研究只需挑选出来具有美学意义的文献材料进行理论分析的时候,美学思想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会被削弱。
这种研究只能回答“中国美学有什么”,却不能回答“为什么会在这个时代诞生出这样的美学思想”这类问题。
虽然一些专门的美学断代史研究著作试图从时代背景角度阐释美学思想的成因,但这方面的研究往往强调美学学科之外的思想对于美学本身的影响,却少见美学对同时代文化思想能动性影响的研究。
美学似乎成了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末梢”——只是某一时代背景下被多方面要素影响的产物,美学对社会思想的能动性作用没有得到呈现。
笔者将对这三个问题及其解决出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反思。
二、中国美学史研究认知性维度缺失的原因要想不片面化地理解美学研究的对象,就必须提升美学理论的包容性,而这首先要求研究者对美学的认知性维度予以足够重视。
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建构历史,会发现“文革”结束后当代美学理论的建构是以取消“认识性”和“主客二分”为理论诉求的。
由于在极左年代里,“认知性”“主客二分”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美的本质”问题经常上升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政治立场问题,这使美学研究越发僵化、死板,美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都成了政治思想的“传声筒”。
20世纪50—70年代,“涉及‘生命’的话语因而几乎销声匿迹。
此时,苏联式机械反映论已开始独居意识形态中心位置,并最终确立了在中国美学界内部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地位”①。
虽然有1957年高尔泰以《论美》一文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独树一帜,但时代趋势使得“反映论”成为当时中国美学发展的主流。
新时期以来,美学理论的建构要极力摆脱“文革”时代那种“非此即彼”“见物不见人”的美学思维模式。
反思“大讨论”并超越“主客二分”成为“文革”后期美学界的主流观点。
由于“见物不见人”的美学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忽略了个体感性的价值。
于是,强调感觉经验和情感体验成为新的理论生长点。
加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思想(如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哲学等)在中国的译介和广泛传播,对感觉经验、情感体验维度的强调使得人文学科理性认知的维度被边缘化,其背后的“认识论”“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也一并被否定掉了。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发端与新时期的到来几乎是同步开启的。
仅美学通史性著作而言,1984年新时期以来第一本美学通史研究著作——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第一卷)正式出版②。
1985年叶朗主编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出版,1986年郁沅的《中国古典美学初编》出版,1987年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出版。
这些著作的先后问世,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美学的写作范式。
这时期诞生美学史研究著作显然受到了当时排斥“反映论”思想的影响。
以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为例,从唐代开始,著作中所列举的美学思想家基本上以艺术评论为主,美学研究似乎只能围绕着这些艺术大家的思想进行分析,但这些搞纯粹艺术的思想大家在多大意义上影响了整个审美文化却值得反思。
与此相应的是,在宋明时期影响深远的理学思想,由于其强调伦理性和认知性而未能突出个体的感性地位,看似与美学距离较远,便只是在“绪论”中被作为背景思想提及而已,其本身所具有的认知性的美学维度并未真正得到关注。
这不能不说是美学史研究的一个遗憾。
诚然,新时期以来对“个体”“感性”价值的宣扬和肯定,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但“个体”始终是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个体一旦离开了现实社会,过分强调感性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倾向——“审美空灵化”和“审美虚无化”。
例如,胡经之在《文艺美学》中谈到审美体验的最高层次表征状态时认为:“灵感”实现的“物化”(物我一体)境界。
主客体之间所有对立面都化为动态的统一,达到主体和客体完全融合一致的境界,各种体验(人生体验、道德体验等)都归汇到审美体验这一最高体验之中。
主体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解放,超越现实时空,达到一种悠远无限的“游”的境界。
③这种所谓的“最高境界”让普通人完全摸不着头脑,似乎这种审美体验只存在于“圣人”那里。
即便能够达到这种“最高境界”,这种审美感受也只有审美主体自身才能体会,我们无法从客观角度去评判这种境界是否客观存在,更无法判断其程度的深浅。
于是,审美体验与现实生活彻底割裂开了。
又如张节末这样谈论中国美学的发展变化: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发生过两次大的理论突破。
庄子美学是第一次,它具有完全不同于礼乐传统文化的性质,构造上几乎没有文化和价值的参照,纯然是一个新的精神形态———关于人的审美关注、潜在能力和自由创造的哲学。
庄子的齐物论、心斋法和逍遥游奠定了中国古人纯粹的审美经验,是第一次突破成功的标志。
从玄到禅的转折构成了第二次突破。
玄学先是以折中儒道的方式,在士阶层中复兴了庄子的逍遥传统,突破了儒家的一统天下。
它的突破点在于由对人伦鉴赏的重视进而极度崇尚人格美,由对自然的观照、体贴进而走向逍遥式的自由,由对情感的推崇进而导引了缘情的诗学。
玄学后来又接引了佛教。
④对于中国美学史而言,这两次突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两次所谓的“突破”,其背后“突破点”在于将审美作为一个独立的、与世隔绝的思想境界。
从庄学到玄学,审美体验越来越高远,其境界越来越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