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廉的小故事
廉政故事5篇范文
廉政故事5篇范文第一篇:廉政故事古人劝廉故事集锦1、父劝子廉刘歆是刘向的儿子,年少得黄门侍郎要职。
刘向及时写了《戒子歆书》教子为官。
他引用董仲舒富有哲理的名言,引用齐顷公成功失败的故事,要求儿子牢记历史教训:“身处要职,在道贺声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兢兢业业处理政务,建立功勋,切不可恃高官显位,骄奢淫逸,走一败涂地的道路。
”2、母劝子廉东晋西征大将军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
有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她规劝儿子要公私分明,为政清廉。
在母亲的教导下,陶侃反思自己,改过自新,后来以政绩显著闻名于世。
3、妻劝夫廉古时,东关临池司马孟宗在外做渔官时,因妻子爱吃鱼,他便把腌鱼寄给妻子。
其妻却将鱼如数退回,并附言说:“你做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如何看呢?”为此,她三年不吃鱼,司马孟宗从此也恪守清廉。
4、兄劝弟廉清顺治年间,侯抒愫任潍县知县时,操守清正。
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个官员为其说情,侯抒愫都闭门不见。
侯抒愫为官清正,与其哥哥的劝导是分不开的。
当初,侯抒愫任知县时,其哥哥侯抒恽就劝戒说:“我们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贪一文钱回来,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了。
”5、叔劝侄廉宋朝欧阳修在《与十二侄》中,教育做官的侄子,在公务面前要“尽心向前,不得避事”,即使临难赴死,亦应勇为。
并告诫侄子为官守廉,禁购官府的物品:“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
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常,当思报效。
偶此多事,如有差事,尽心向前,不得避事。
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
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缺此事。
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欲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守此为戒也。
”6、舅劝甥廉宋朝名相寇准,少年得志。
淳化年间,太宗亲自为其主婚,让皇姨宋娥与他成亲。
廉洁清风 廉洁典故
廉洁清风廉洁典故
廉洁清风,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品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洁的典故数不胜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他有一次被东吴的陆逊所困,身
中剧毒。
在医生的建议下,关羽决定刮去伤口周围的肉来排除毒素。
他在手持双刀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流一滴汗,也没有发出一声哀叫,最终成功地刮去了伤口周围的肉,并且将毒素排除体外,最终痊愈。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表现了关羽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
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甘愿忍受极大的痛苦,体现出了他的坚
毅和廉洁。
这个故事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廉洁清风的品质值得
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传承。
廉洁清风不仅仅是在古代有所体现,在当今社会同样需要这种
品质。
在现代社会,廉洁清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只有廉洁清风,
才能建设一个公平、公正、透明、廉洁的社会环境。
每个人都应该
以关羽刮骨疗毒的精神为榜样,做一个廉洁清风的好公民。
廉洁清风,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品质。
让我们从身边的
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做一个廉洁的人,为社会的廉洁做出自己的贡献。
廉洁清风,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来守护和传承。
廉洁小故事
廉洁小故事廉洁小故事精选30篇由大文斗范文网会员“gyoo”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篇1:廉洁小故事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那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篇2:廉洁小故事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篇3:廉洁小故事后面还有多篇廉洁小故事!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篇4:廉洁小故事包拯拒礼为开廉洁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
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
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
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
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
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
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
古代廉洁小故事_历史故事
古代廉洁小故事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自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廉洁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廉洁小故事篇一:父清子廉的胡质、胡威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都以清廉著称于世。
在曹操当政时,胡质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日后他之所以官职显要,既不靠逢迎拍马,也不靠贿赂开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
魏文帝曹丕在位时,胡质任东莞太守,他在东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称颂;到荆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绩依然卓著。
他任职之处,形成了“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的富庶局面。
公元250年,胡质病逝时,“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
”朝廷思其一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特下诏褒奖其清廉品德,并“赐其家钱谷”。
胡威受父亲胡质的影响,年少时就有继承和发扬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
有一年,胡威从洛阳去探望在荆州当刺史的父亲。
由于胡质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于胡威去看望父亲时,没有一车一马,也没有仆人随从,只有他独自一人骑着毛驴上路。
途中住宿客栈时,胡威自己劈柴、做饭、放驴。
同住客栈的得知他是荆州刺史胡质之子后,无不惊讶而钦佩。
在荆州小住几天后,胡威向父亲辞行,胡质很想拿点什么东西表示一下做父亲的心意,翻来翻去,总算从家里翻出了一匹绢。
他对儿子说:“儿啊,父亲虽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禄,这匹绢你拿着,就算父亲给你的路上的盘缠吧。
”可没想到胡威不但不领情,反而责问父亲:“人们都说您清正廉洁,为官不贪不占,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先是一愣,然后解释道:“这是我节余下来的。
”胡威这才放下心来。
后来胡威历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他也同父亲一样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晋武帝司马炎听说胡氏父子为官清廉的事迹后,很感动,马上召见胡威,对他父子两人的廉洁奉公行为大加赞赏。
期间,司马炎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亲。
”晋武帝又问:“为什么?”胡威回答说:“我父亲清廉不愿意让人知道,我是恐怕别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亲差远了!”古代廉洁小故事篇二: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廉政故事4篇
廉政故事篇1为政简肃,智斗污吏767年,李勉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时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知国子监事,每到国子监视学,随从数百。
前京兆尹黎干倾心候事,动心求媚,每次都指使府中上下预备数百人的酒食,鱼朝恩还是不甚满意。
李勉到任后,鱼朝恩来国子监,府吏请示李勉,李不允许过分招待。
他说:“军容使判国子监事,勉候太学,军容应具主礼。
”鱼朝恩碰了个软钉子,从此再也不到太学骚扰了。
廉政故事廉政故事篇2孔子说:“中人之情,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失,纵欲则败。
”《说苑·杂言》意谓就一般人的性情而言,手里的钱多了,就会奢侈挥霍,不足就节俭。
没有禁令就放纵,没有节度就逸乐,放纵欲望就败亡。
接着孔子说:“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聚有数,车器有限,以防乱之源也。
故夫度量不可不明也,善欲不可不听也。
”意谓饮食要有定量,衣服要有节制,住宅要有限度,聚敛要有常数,车辆器物要有限额,以此来杜绝祸乱的根源。
所以法度不能不明确,教育的话不能不听从。
孔子说的“度量”和“善欲”两条,体现的是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的原则。
这就是说,一方面须设立一定的法律条令给予指导、调节和节制,使人举足有措而适归于治;一方面要通过教育,让人有是非标准和是非之心,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孔子认为,“凡夫之为奸邪、盗窃、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
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
”(《孔子家语·五刑解》)意谓凡是邪恶、偷窃、犯法、恣意妄行的人,是由于不满足,不满足是因为没有限度。
没有限度,往小的说是偷盗懒惰,往大的说是奢侈浪费,都是没有节制造成的。
人由好变坏,是一个渐进过程,不是一开始就变坏的,是由细微的变化慢慢积累起来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注意平时的防微杜渐,才能防止由量到质的变化。
俗话说:“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
”如果鸡蛋没“缝”,苍蝇即便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无奈何于鸡蛋的。
所以,关键还在自己。
讲述勤廉故事
讲述勤廉故事
《羊续悬鱼拒礼》
东汉时,有一个叫羊续的人,他在南阳郡做太守。
有一次,他的下属给他送来了一条鱼,羊续却把鱼悬挂在庭檐下,以示拒绝收礼。
原来,这条鱼是下属给他行贿的礼物。
羊续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下属,他不会接受贿赂。
后来,那个送鱼的下属又送来了一条更大的鱼,羊续把他带到了上次悬挂鱼的地方,指着干鱼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经成了鱼干,请你一起拿回去吧。
”
送鱼的人羞愧难当,悄悄地把鱼拿走了。
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南阳郡,人们都称赞羊续是一个清廉的好官。
羊续悬鱼拒礼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廉洁自律,不为私利所动。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各种诱惑,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廉洁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只有每个人都坚守廉洁的原则,社会才能更加公正、公平、健康地发展。
希望这个勤廉故事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勤廉故事,我将很愿意与你分享。
古代廉政小故事则
古代廉洁小故事9则古代廉洁小故事1:我以不贪为宝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古代廉洁小故事2: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古代廉洁小故事3: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古代廉洁小故事4: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古代廉洁小故事5: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古代廉洁小故事6: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古代廉洁小故事7: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古代廉洁小故事8: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古代廉洁小故事9:丹心要学月月红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着名诗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着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至今徐州城乡还流传着他不少的佳话..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谁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家人听罢;奇怪地笑道:“那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家人把诗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后苏东坡虽赋闲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惩贪除恶的好名声却在民间永远流传..古代廉洁小故事10:公仪休不受鱼公仪休是战国初期鲁国宰相;他坚持奉职循理;以德治国;始终不变;使朝廷大小官员自守清正;既不与百姓争利;也不妄取小惠..公仪休有一嗜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宰相爱吃鱼;自然就有人主动给他送鱼..一天;有一送鱼者带着一筐上等新鲜鱼;给公仪休送来..但他坚辞不受..送鱼者大为不解地问:“听说宰相喜欢吃鱼;特意给您送来;不知为什么您又不收呢”公仪休笑了笑;对送鱼者说:“正是因为我特别爱吃鱼;所以我才坚决拒绝接受任何人馈送的鱼..道理很简单;我身为宰相;而宰相的俸禄足够我自己买鱼的开销;假如今天我因接受别人的鱼而被罢免官职;那谁还给我送鱼呢这就是我不受鱼的原由啊”古代廉洁小故事11:子罕以不贪为宝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司城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古代廉洁小故事12:羊续悬鱼拒礼东汉时;羊续长期担任南阳太守;但是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因为官清正廉洁;倍受当时人们的尊敬;都称他是“清廉太守”..有个下属看到太守的生活太清苦了;一天就拿了几条鲜鱼送给羊续;请他尝尝..羊续虽然把鱼收下了;但却没有吃;而是悬挂在庭堂上..过了些日子那个下属又送鱼给羊续;羊续指着庭堂上悬挂的干鱼说:“你原先送给我的鱼;如今还挂着哪;不用再送啦”来人本来想趁着送鱼的机会请太守办点私事;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好意思开口了..以后;也再不敢给太守送东西了..羊续不仅对下属们如此;就是对自己的至亲也是这样..他在州衙办公;妻儿希望能和羊续住在一起;生活上好有个照应..羊续领着妻子、儿子到了他住的地方..妻儿见到屋里全部财产只是一床粗布被、一件旧短衣;几斗麦子和一点盐..羊续对儿子说:“我就是这样过日子;你们要到这来住;叫我拿什么供养你们母子呢还是回乡下家中住吧..”儿子不解地说:“人家父亲当官;三亲六故都受惠;可我们借不上一点光..”还是妻子了解羊续;对儿子说:“你还不了解你爹呀..你也读了些书;对清官十分敬仰..现在清官就在你面前;怎么迷惑了呢”儿子羞愧地低下了头..于是欣然和母亲一起回到乡下去了..古代廉洁小故事13:刘宠克己奉公东汉会稽郡今浙江省绍兴太守刘宠因为官清廉;政绩卓着;被调往京城任职..临行之前;但见几位白发老人;蹒跚而至;结伴前来;说是要为太守送行..刘宠听说;连忙谢过;老人们说:“以前为官者贪钱恋物;常常闹得鸡犬不宁;百姓寝食不安..自从您任太守;官吏克己奉公;百姓安居乐业..今日太守要走;大家实感难舍难离;特来专程相送;以表心意..”说着;每人托出一百文钱;要交给刘宠留着途中使用..刘宠听罢;十分感动地说:“父老们如此过奖;我实在愧不堪言..大家的心意我领受了;这钱我不能收;还是请带回去吧”老人们情真意切;执意赠送..刘宠无奈;只得从每人手里拿了一文钱收下;老人们这才称谢作别..刘宠见老人们渐渐远去;遂将收下的那几文钱轻轻地投进了河中..此事很快传开;人们纷纷称赞刘宠;有人为他起了个美名;叫“一钱太守”..据说;如今浙江绍兴市北面的钱清镇;就是当年刘宠投钱入河的地方..古代廉洁小故事14:孙谦保廉留遗书南朝宋明帝时期;孙谦以清廉慎行;有治干之才被提升为巴东和建平二郡太守..天监十五年516;孙谦已九十二岁;他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立志身死之后也要保持廉洁操行..他给儿子们留下遗书;写道:“我年轻时本没有追求世俗富贵的意思;因此不求出人头地..后来历仕三代;官成两朝;以我这样的资历和名位;死后可能会得到朝廷的封赐;这是国家的惯例..待我气绝之后;你们应马上将我幅巾束发;免冠下葬;以存俭率..”又嘱咐:“葬我之时;棺足藏身;墓足置柩就可以了..送葬时引路的鬼幡之类可以省去;以我平时所乘之车为灵车;平时所卧之床为灵床;装了粗制竹席以备必要礼节;其他皆可免去..”孙谦死后;他的儿子们遵照这个遗嘱为他送葬;使他保持了最后的清廉气节..古代廉洁小故事15:赵轨清廉若水隋朝时;赵轨曾任齐州今济南市别驾;东面邻居家有桑树..有一年;桑葚熟了;又大又红的桑葚落在他家的院子里;满地都是..他叫家人把桑葚捡起来;送还给邻居;并告诫儿子说:“我并不是要以此来求取名誉;只是觉得这不是自己的;享用了心里也会不安..”赵轨在齐州为官四年;每年考核;政绩都是最好;得到皇帝的嘉奖;被征入朝任职..离开时;父老乡亲们都洒泪送别..一位长者代表百姓捧着一杯清水;颤巍巍地敬奉到赵轨面前;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们不敢以壶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献上一杯清水为您饯行..”赵轨非常感激;接过杯水;一饮而尽..后来;赵轨任原州治今宁夏固原总管司马;注意严格约束部下;对百姓秋毫无犯..有一次;赵轨领人结队夜行部下不小心;马踏入田中;踩坏了禾苗;他即令停止前进..天亮后;查到了田主;赔偿了损失后才率队起程..原州的百姓、官听说此事后;无不感动;并从此以赵轨为榜样;注意自己的操行..古代廉洁小故事16:包拯“拒礼为开廉洁风”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古代廉洁小故事17:王翱五朝廉吏王翱是明朝成祖至景帝连续五朝的廉吏;他身居官场几十年;尽管位高权重;但他始终保持公正、廉洁的品质..他身居朝堂;手握重权;但对自己要求却很严;经常穿破旧衣服..一次;明英宗召见王翱后;王翱转身走时;英宗见其衣服破损;又将他叫回问其中原因;王翱只好说是当天偶尔穿了这件衣服;刚才接到召命没有来得及换衣..王翱对家人要求也很严格..他的一个孙子因恩荫而入太学..一年秋试;这位才华平庸的孙子也想一试科场;企图金榜题名..于是他拿着从有关部门弄到的试卷告诉了王翱;王翱坚决反对;说:“如果你确有才华;我当然不阻止你一试身手;如果让你一个平庸之辈中选;势必埋没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可你却强所不能;仅仅为了博取功名..”说完就撕了考卷扔进了火炉..在原则面前;王翱对家属是寸步不让..王翱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在京郊做官的贾杰..王翱夫人十分喜爱这个女儿;经常接女儿回家省亲..每当妻子临行前;贾杰就在她面前埋怨;“岳父把我调回京城;易如反掌;还哪里有这么多麻烦..”女儿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一次;王翱夫人乘王翱开怀畅饮之际;婉转请求将女婿调入京城..谁知王翱大怒;拿起案上物打伤了夫人脸面..到王翱去世;贾杰也没有被调回京城..古代廉洁小故事18:父清子廉留美名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皆以清廉着称于世..胡威受父亲胡质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志继承和发扬其父的清廉美德..有一年;胡威从洛阳去探望在荆州当刺史的父亲..在荆州小住几天后;胡威向父亲辞行;胡质很想拿点什么东西表示一下做父亲的心意..翻来翻去;胡质总算从家里翻出了一匹绢..胡质望着临行的儿子;深有感触地说:“儿啊;父亲虽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禄;这匹绢你拿着;就算为父给你路上的盘缠吧..”可没想到胡威不但不领情;反而责问父亲:“人们都说您清正廉洁;为官不贪不占;不知道此绢从何而来”胡质先是一愣;然后解释道:“这是我节余下来的;用来给你作盘缠..”胡威这才放下心来..晋武帝司马炎闻知胡氏父子为官清廉的美名后即召见胡威;对他父子二人的廉洁奉公大为赞赏;并随口问道:“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亲..”晋武帝又问:“为什么”胡威回答说:“我父亲清廉不愿意让人知道;我是恐怕别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亲差远了”古代廉洁小故事19:陆绩“廉石”千古流芳陆绩;字公纪;三国吴县今苏州人;官至郁林今广西太守..三国时;郁林辖境广阔..当时的郁林太守;离任时都宝物充斥;满载而归..但陆绩为官清廉;不义之财;一毫不取..任期届满;动身归乡之时;行李萧然;全部家当装到船上;也占不了多少空间..艄公一看货物太轻;便说:“就这样开船;出了乱子怎么办”陆绩问:“怕出什么乱子”艄公说:“船装的太轻;遇到狂风大浪;就容易翻船..你一家四口;所带的东西还不如一介寒士..船太轻;得想办法增加重量才行..”陆绩与艄公和家人商量;买了两大瓮咸菜和一担笋干搬上船..但船还是吃水很浅;不敢开行..再买货物吧;陆绩身上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怎么办情急之中;忽然看到岸上有一块大石头;足有七八百斤重..陆绩打听到这是一块没有主人的石头;便请人把它搬上船压船..用巨石压船还乡的事成为美谈..几个士人把陆绩运回的那块大石头收藏起来;取名“廉石”;今留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永为世人怀念、瞻仰..古代廉洁小故事20:唐侃备棺拒贪官唐侃;江苏丹徒人;自小刻苦求学;品行端正..明正德八年公元1514年;唐侃乡试中了举人;授为永丰知县..他赴任时不带妻子;与书童一起生活;青菜豆腐;粗茶淡饭;生活很俭朴..久而久之;当地人都信服他清正廉洁..明章圣皇太后死后远葬承天;出殡队伍所到之处;太监内官们大肆勒索金钱;声言不办供张者处死..有财力的地方官送钱保命;擅长拍马的官员乘机搜刮;没钱的州县官吏大多逃走..唐侃预先准备了一个空棺材;殡仪经过时内官们索要急迫;唐侃就把贪官们领到棺材旁;指着棺材说;“办吾一死;金钱不可得也..”贪官们惊愕无奈;悻悻而去..明代贪贿成风;大气候不洁;唐侃在“官以钱得、政以贿成”的官场中恪守道德;保持了节操;堪称是“真名士自风流”..古代廉洁小故事21:林则徐拒贿拾遗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送给林则徐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廉洁的文化故事精选_历史故事
廉洁的文化故事精选廉洁奉公,家事国事皆为心头事;贪污受贿,风声雨声都是警笛声。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廉洁的文化故事,一起来看看廉洁的文化故事! 廉洁的文化故事篇一:公仪休拒鱼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有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公仪休不收。
问其原因,他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能接受,现在我作为国相,能够用自己俸禄买鱼吃,如果现在收了鱼而丢了官,谁又会送给我鱼呢?所以我不能接受啊。
”公仪休“好鱼而不贪鱼”,实乃其深知“贪赃、枉法、丢官、受惩罚”之间的内在联系,愿每位领导干部任前任中都时刻不忘认真算一算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
廉洁的文化故事篇二:新鞋踩泥张瀚初任御史时,曾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
王延相没有大谈为官之道,只给张瀚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轿见闻:一天,乘轿进城,路遇大雨。
一轿夫脚穿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小心翼翼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新鞋。
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不复顾惜了……王延相说:“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
此后多年,他严谨从政,廉洁为官,后来升任被称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书,建树颇多,名留青史。
廉洁的文化故事篇三:灭官烛看家书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
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
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
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
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有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
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
但正是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更足以让当今存在公“话”私打、公车私用、公请私吃、公费私游等等凡此种种揩公家油的一些领导干部汗颜。
中华传统美德廉的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廉的小故事中华美德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标志。
那你知道中华传统美德廉的小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中华传统美德廉的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传统美德廉的小故事:仁谦斥藏【仁谦斥藏】薛氏仁谦。
人占其宅。
后得归还。
出彼金帛。
【原文】后周薛仁谦、谨厚廉恪。
初随庄宗入汴。
有旧第、为梁朝六宅使李宾所据。
后宾远适。
而仁谦复得其第。
或告云。
宾之家属。
厚藏金帛在其第内。
仁谦立命宾亲族。
尽出所藏而后入。
论者美之。
后封侯。
卒年七十八。
许止净曰。
人占其宅。
而厚藏金帛。
迨至物归原主之时。
人岂不谓之因果循环。
分所应得耶。
然此即左传所谓尤而效之。
罪又甚焉。
仁谦尽出所藏而后入。
令怙势贪财者。
惭愧无地。
宜天报之厚也。
【白话解释】五代时候。
后周朝有一个人。
姓薛名字就叫仁谦。
他的为人谨慎忠厚。
清廉恭敬。
起初时候。
跟了庄宗皇帝到汴州地方去。
薛仁谦的旧房子。
就给后梁朝的六宅使姓李名叫宾的占据了。
后来李宾到远地方去了。
恰巧薛仁谦仍旧得到了那所房子。
有人对薛仁谦说。
李宾的家小。
在那所房子里面。
藏着金银布帛很多。
薛仁谦听了。
就立刻差了人去、叫李宾的亲戚和自族来。
把以前李宾藏着的东西。
尽数都取了出去。
然后才进去居住。
舆论上都很称美他。
后来薛仁谦封了侯爵。
死的时候。
他的年纪已经七十八岁了。
中华传统美德廉的小故事:顾协杖徒【顾协杖徒】顾协清严。
僚友舌涩。
门生送钱。
杖以二十。
【原文】梁顾协、初为廷尉。
冬衣单薄。
寺卿蔡法度欲解襦与之。
惮其清严。
不敢启口。
尝有门生来。
知协廉洁。
不敢厚饷。
止送钱二千。
协怒。
杖之二十。
因此绝于馈遗。
丁忧后。
终身不娶。
后因聘妇年六十余未嫁。
义而迎之。
许止净曰。
协之廉洁。
能令同僚不敢赠衣。
其人格又高人一等矣。
门生饷钱二千。
即杖之二十。
较杨震四知。
愈臻严厉。
盖世风日趋卑下。
自爱者不得不加严也。
【白话解释】南北朝时代。
梁朝有一个姓顾名协的人。
起初时候。
做了大理寺里管刑狱的小官。
冬天的时节。
身上的衣裳非常的单薄。
那时候的大理寺卿姓蔡名叫法度的。
家风清廉,崇德尚廉,清洁节约的小故事,
家风清廉,崇德尚廉,清洁节约的小故事, 家风清廉: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皆以清廉著称于世。
胡威受父亲胡质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志继承和发扬其父的清廉美德。
有一年,胡威从洛阳去探望在荆州当刺史的父亲。
在荆州小住几天后,胡威向父亲辞行,胡质很想拿点什么东西表示一下做父亲的心意。
翻来翻去,胡质总算从家里翻出了一匹绢。
胡质望着临行的儿子,深有感触地说:“儿啊,父亲虽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禄,这匹绢你拿着,就算为父给你路上的盘缠吧。
”可没想到胡威不但不领情,反而责问父亲:“人们都说您清正廉洁,为官不贪不占,不知道此绢从何而来?”胡质先是一愣,然后解释道:“这是我节余下来的,用来给你作盘缠。
”胡威这才放下心来。
晋武帝司马炎闻知胡氏父子为官清廉的美名后即召见胡威,对他父子二人的廉洁奉公大为赞赏,并随口问道:“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亲。
”晋武帝又问:“为什么?”胡威回答说:“我父亲清廉不愿意让人知道,我是恐怕别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亲差远了!”崇德尚廉:清正廉洁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
说大一点,如果每个人都不廉洁,我们的国家就会遭殃。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多么美好。
大家都非常爱戴清正廉洁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变得这么强大和富有。
从古到今,我们国家出现了许许多多清正廉洁的官员,古代的包公,一生廉洁,被后人称为“包青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爷爷,一件睡衣补了多次还舍不得扔掉。
我们也非常痛恨那些给国家造成危害,不廉洁的官。
他们只会给国家增多坏事,根本没有想过怎么去报答国家。
这些人怎么不让人痛恨呢?虽然,我们现在还是一名小故事,但我们也要学习包公、周总理爷爷的正气精神。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遵守小故事规则,同时不忘了提醒别人也要做好。
因为不是一两个人就能使国家变得强大富有,必须要大家都团结起来才行。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一个廉洁的人;一个能报答国家的人。
相信,只有每个人都廉洁了,我们的国家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中国少年要培养优良品德的例子
中国少年要培养优良品德的例子
答:中国少年培养优良品德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从小就懂得谦让,四岁时便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
这个故事被广泛传播,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之一。
2. 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从小就立志报国。
他勤奋学习,苦练武艺,最终成为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包拯无私公正:包拯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官员,以清廉正直、无私公正著称。
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
4. 雷锋无私奉献: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普通战士,他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他总是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事情去解决,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展现出了高尚的品德。
以上这些例子都表明,中国少年培养优良品德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
敢作敢为的廉洁小故事
敢作敢为的廉洁小故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杨震,他非常廉洁,不喜欢接受别人的礼物。
他去世后,皇帝亲自前来吊唁,并询问他的子孙们有什么要求。
他的儿子杨秉回答说:“按照父亲的遗志,我们没有什么要求。
只是希望能将他的灵柩运回到家乡,安葬在原先的地方。
”皇帝非常感动,并称赞他们是廉洁奉公的好榜样。
这个故事体现了杨秉敢作敢为、廉洁奉公的精神。
在杨秉的眼中,父亲的廉洁品质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宁愿放弃一切利益,也要遵循父亲的遗志。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敢作敢为、廉洁奉公的例子。
比如有一位官员,他的儿子在大学读书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奖学金和助学金,没有向父亲要过一分钱。
这位官员非常自豪,认为儿子不仅在学习上表现出色,更是在品德上继承了他的廉洁精神。
总之,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敢作敢为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敬廉崇洁的故事
敬廉崇洁的故事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个叫做李廉的年轻人,他身材高大,面容俊秀,举止优雅,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李廉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教诲,学会了敬老尊贤、廉洁自律的品德。
他常常帮助邻里,乐善好施,深受村民们的尊敬。
李廉的家境虽然一般,但他却一直坚持廉洁自律的生活方式。
他从不接受他人的贿赂,也从不违法乱纪。
他认为,只有保持廉洁自律,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商人,他手持大批货物,声称可以以低价出售给村民们。
许多村民被他的诱惑所迷惑,纷纷前去购买。
而李廉却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他知道这些货物并不是正品,而是假冒伪劣产品。
于是,他毅然站出来阻止村民们的购买行为,告诫大家不要被商人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村民们听了李廉的劝告后,纷纷放弃了购买,商人也因无人购买而灰溜溜地离开了村庄。
李廉的正直和廉洁立场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赏,大家纷纷称赞他是村子里的好榜样。
李廉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只有保持廉洁自律的品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榜样,才能为村子里的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廉继续以身作则,带领村民们清理村庄周围的环境卫生,他不厌其烦地劝诫大家要爱护环境,保持村庄的整洁。
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不论是在自家门前还是在村庄的街道上,他都会主动捡拾垃圾,清理杂草。
他的行为感染了村民们,大家纷纷加入到环境卫生的行动中,村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整洁。
李廉的故事在村庄里传开,人们纷纷学习他的榜样,开始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注重环境的保护。
村子里的风气也变得越来越好,大家都在努力向李廉学习,让村庄变得更加美丽。
敬廉崇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廉洁自律的态度,不仅能够影响他自己,也能够影响身边的人,甚至整个社会。
只有每个人都能像李廉一样,敬老尊贤、廉洁自律,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愿我们都能从李廉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努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关于廉洁家风故事
关于廉洁家风故事第1篇: 廉洁家风故事家风和家训,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每个人家里都会有家风,家风包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孝顺父母。
我家就有一种家风,那就是勤俭节约。
爸爸常常对我说:要省吃俭用,勤俭节约。
我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了。
每次吃饭,我都会把碗里的饭粒全部吃完,一点儿也不会留。
妈妈喜欢用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她常常会说:这样可以省掉不少的清水,也很环保,这是一个佷好的方法。
而爸爸更会节省,他没有买过钱包,钱包是由一些废纸制做而成。
一顿菜够他吃好几顿饭了。
有时妈妈会开玩笑地说:你这是小气吧,连一个钱包都不肯买。
爸爸不服气地反驳道:这有什么不好,能省就省,能俭就俭,报纸当钱包,还方便省钱又好用呢!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风家训就包含在内。
所有良好的家风家训,都是由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教育而得来的。
尽管我们嘴里一直提到要做个廉洁清正的人,近几年来还是有很多人进了监狱。
这些人都是因为家教不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会使孩子走上不良之路。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好的家风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里同样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纸张,不和别人比吃比穿。
家家户户都有一种良好家风,我们都要遵家规,做一个好公民。
第2篇: 廉洁家风故事家庭传统和家庭训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每个家庭都有家庭传统,包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孝顺父母。
我家有一种家庭传统,那就是勤俭节约。
爸爸经常对我说: 节俭,节俭。
我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每次吃饭,我都会把碗里的饭都吃完,一点也不留。
妈妈喜欢用洗菜水、洗米水、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她经常说:这样可以省很多水,环保,是个好办法。
爸爸更省钱,他没有买钱包,钱包是用一些废纸做的。
他吃了好几顿饭几顿饭了。
有时候妈妈会开玩笑说:你小气,连钱包都不肯买。
爸爸不服气地反驳道:这有什么不好,能省就省,能省就省,报纸当钱包,还方便省钱又好用!廉洁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家风家训。
清廉名人故事演讲
清廉名人故事演讲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清廉名人的故事。
清廉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以之为荣,珍惜之。
以下是我整理的三个故事,分别以清正廉明、廉洁自律和公正无私三个方面来展示这些名人的风范。
清正廉明第一位名人是元朝时期的陈宏道。
他是个孝子,十分恪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家规,同时也是位官场风云人物。
他深知在官场只有清廉才能不为权势所腐蚀,不为欲望所迷惑。
因此,他在担任官职期间,不贪污受贿,不虚报工程,连修建官厅、祠堂等场所他都亲自检查,以确保没有任何贪污行为。
直到去世前,他的家里一直只有一堆简陋的瓦屋,连个寺院都没有。
他的清廉做事,深受百姓拥戴,永载史册。
廉洁自律第二位名人则是改革开放后的著名企业家吴建民。
吴建民是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也是国内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三无”经营——无机构,无贺卡,无小费。
他倡导从“不上市、拒贺卡、不送小费”入手,实现企业的一些基本准则。
他认为“为了干净经营,做风必须要重”,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公司层面的纯洁性。
因为他的深厚稳健之美,获得了很高的认同度和信赖度,而他的新东方教育集团也早已成了长盛不衰的行业标杆。
公正无私第三个名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先驱之一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传播者,他摆脱了儒家撰写文学作品的模式,将目光投向草根、市井。
他的文章,既富于感性的描绘,也以理性的剖析,直面社会现实,揭露黑暗面,呼吁人们行动起来。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爱。
他坚持公正、无私的写作风格,既耐人寻味,又冷静凝重。
尽管鲁迅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但他的思想和精神仍然是永不过时的。
在这三位名人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清廉之美。
清廉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整个社会良性的发展保障。
无论现实如何变幻,惟有以追求清廉为己任,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才能在持久的历史长河中走得稳准狠,绽放着永不熄灭的光芒。
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故事
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故事廉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
在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许多廉洁故事传颂着品德高尚、廉洁自律的典范。
本文将为您讲述一些经典的廉洁故事,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人的廉洁精神。
一、子罕辞玉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名叫子罕的官员,他品德高尚,清正廉洁。
一次,有人送给子罕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希望他能帮忙谋取私利。
子罕坚决拒绝,并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我若受尔玉,则我失其宝,尔亦失其宝。
”这个故事传颂了子罕辞玉的廉洁精神。
二、杨震拒金东汉时期,杨震是一位著名的清官。
一次,他路过昌邑,昌邑令王密夜晚拜见,献上十金,说:“深夜无人知。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王密听后,深感惭愧。
杨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廉洁自律的品质。
三、包拯铁面无私北宋时期,包拯是一位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清官。
他在任期间,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审理了许多疑难案件,深得民心。
包拯一生清廉,从未贪污受贿,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廉洁典范。
四、海瑞罢官明朝时期,海瑞是一位以清廉著称的官员。
他在任浙江淳安知县时,因为不满官场腐败,毅然上书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结果被罢官。
海瑞罢官后,仍然坚持廉洁自律,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五、于成龙守贫清朝时期,于成龙是一位著名的清官。
他历任知县、知府、巡抚等职,始终保持廉洁自律,守贫如洗。
于成龙曾说:“吾生平志在廉,誓不取民间一钱。
”他的廉洁事迹,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总结: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故事,传递着中华民族崇尚廉洁的美德。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为官者应以民为本,廉洁自律,不为个人私利而损害国家、民族的利益。
廉政小故事5篇
廉政小故事5篇读廉洁故事有感在很久很久以前,世上的人大多为贪钱之人,所以有些人想做老师也仅仅是想着做老师的工资高,而不是想借助老师这个职业为国家教出更多的人才贡献于国家。
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提倡反腐倡廉。
正所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
”廉洁的意思是清白高洁,不贪污。
我爱读历史,而关于廉洁的方面有两篇记忆(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故事之一:在清朝初的时候,陈居官至闽浙总督。
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临终时仍身穿着粗袍布履。
他在台湾任职期间,把自己应得的三万两银子全部用于修复炮台等公务之上。
任闽浙总督期间,应得的银两也分文不取。
他常说:“贪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
人之所以贪污妄取,都是因为奢侈挥霍,取用无度,不能节制。
我初任知县时,一钱不取也不至于缺衣少食,就是因为重视节俭。
”康熙皇帝便称赞他为“清廉中之卓绝者”。
故事之二:有一位清朝人:李,做了三年知县,因为上司向他索取钱财,他抵制了上司的要求与做法,为了可以清清白白在人世间活下去也为了上司不再贪污,便辞去了现任官职。
临行时,他的廉洁正气把老百姓感动了,于是,老百姓恋恋不舍,哭泣相送。
我们的老师也一样,把下一代教的成绩很好,自己却不求回报,只是想我们的成绩可以好一点。
而这两个故事里,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一句是说:(主要内容)如果贪了一个银两,就像叹了一百千万个金块。
人贪钱,都是因为乱花钱,不可以节制花钱。
而第二句的主要内容是李为了不满足上司的贪钱心理,而辞去了官职。
这两句话都可以体现出很多人都是清廉的人。
看完了这两个故事之后,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些清廉的人,为什么以前还会有这么多贪官呢?我为此想啊想啊,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想到,但却从中悟到了一个道理:其实要清廉并没有什么难度,有囊读的是要把人的目标都转正。
我以后要把自己的目标转正,做个清廉的少年,也许我的上几代曾经是贪官,但如果是这样,我也要像莲花一样出于污泥而不染!廉政小故事二:廉洁文化进校园作文(5篇)初中学生作文廉洁文化进校园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美德,而这些传统的美德深深地熔铸在我们的心中。
廉洁小故事不贪为宝
廉洁小故事不贪为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或许看似平凡,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些廉洁小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不贪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故事一:不贪小便宜有一次,小明去超市买东西,他看到一件衣服打折了,原价是200元,现在只要100元。
小明心想,这么便宜,我一定要买下来。
于是,他拿起衣服去结账,但是结账的时候,他发现衣服的标签上写的是150元,而不是100元。
小明觉得很奇怪,于是他问收银员,为什么标签上写的是100元,但是结账的时候却是150元。
收银员解释说,这是因为标签上的价格是错误的,实际价格是150元。
小明听了以后,想了想,觉得这件衣服还是太贵了,于是他放下了衣服,离开了超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小便宜。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东西打折了,或者价格很便宜,就会想要买下来。
但是,我们要明白,商家不会亏本卖东西,如果价格太低,很可能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们要理智消费,不要被所谓的小便宜所迷惑。
故事二:不贪污受贿有一位公务员,他的工作很忙,但是他却总是能够按时完成任务,而且工作质量很高。
有一天,他的同事问他,你的工作量这么大,怎么能够做得这么好呢?公务员笑着说,我从来不贪污受贿,我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做违法的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污受贿。
有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会利用职务之便,从中牟取暴利。
但是,这样做不仅是违法的,而且会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廉洁的人,不要贪污受贿,不要做违法的事情。
故事三:不贪图权利有一位领导,他的职位很高,但是他却很低调,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权利。
有一次,他到一个单位视察,他看到那里的工作人员都很努力,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
于是,他决定给他们发奖金,但是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于是他让秘书把奖金放在每个人的桌子上,然后默默地离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图权利。
有些人为了追求权利,会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别人。
但是,权利并不是万能的,我们要明白,权利是为了服务人民的,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故事一,诚实的小商贩。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小明和妈妈去集市购物。
小明看到了一个卖西瓜的小商贩,他们买了一个西瓜,商贩称重后告诉他们价格。
小明的妈妈发现商贩称重的砝码有问题,于是她指出了这个问题。
商贩面对这一情况,没有生气,反而感激地笑了笑,然后重新称重并纠正了价格。
小明的妈妈对商贩的诚实感到很高兴,她告诉小明,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二,廉洁的公务员。
小李是一名公务员,他工作认真负责,廉洁自律。
有一次,他在处理一笔公款时,发现了一笔错误的支出。
其他人建议他不要管这么多,可是小李坚持要纠正错误,最终找到了出错的原因并纠正了错误的支出。
他的同事们都对他的廉洁精神表示赞赏,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
故事三,诚信的学生。
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要求同学们自觉完成,不得抄袭。
然而,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老师发现了几份作业有明显的雷同之处。
老师询问了几名学生,最终发现是小明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小明解释说,他当时确实有些懒惰,抄袭了一些资料,但是后来觉得很不安,所以主动承认了错误。
老师对小明的诚实表示肯定,她告诉全班同学说,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学生。
以上这些小故事,或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负责。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这些小故事中汲取力量,做一个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人。
因为只有廉洁的心灵,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美德廉的小故事
【仁谦斥藏】
薛氏仁谦。
人占其宅。
后得归还。
出彼金帛。
【原文】
后周薛仁谦、谨厚廉恪。
初随庄宗入汴。
有旧第、为梁朝六宅使李宾所据。
后宾远适。
而仁谦复得其第。
或告云。
宾之家属。
厚藏金帛在其第内。
仁谦立命宾亲族。
尽出所藏而
后入。
论者美之。
后封侯。
卒年七十八。
许止净曰。
人占其宅。
而厚藏金帛。
迨至物归原主之时。
人岂不谓之因果循环。
分所
应得耶。
然此即左传所谓尤而效之。
罪又甚焉。
仁谦尽出所藏而后入。
令怙势贪财者。
惭
愧无地。
宜天报之厚也。
【白话解释】
五代时候。
后周朝有一个人。
姓薛名字就叫仁谦。
他的为人谨慎忠厚。
清廉恭敬。
起
初时候。
跟了庄宗皇帝到汴州地方去。
薛仁谦的旧房子。
就给后梁朝的六宅使姓李名叫宾
的占据了。
后来李宾到远地方去了。
恰巧薛仁谦仍旧得到了那所房子。
有人对薛仁谦说。
李宾的家小。
在那所房子里面。
藏着金银布帛很多。
薛仁谦听了。
就立刻差了人去、叫李
宾的亲戚和自族来。
把以前李宾藏着的东西。
尽数都取了出去。
然后才进去居住。
舆论上
都很称美他。
后来薛仁谦封了侯爵。
死的时候。
他的年纪已经七十八岁了。
【顾协杖徒】
顾协清严。
僚友舌涩。
门生送钱。
杖以二十。
【原文】
梁顾协、初为廷尉。
冬衣单薄。
寺卿蔡法度欲解襦与之。
惮其清严。
不敢启口。
尝有
门生来。
知协廉洁。
不敢厚饷。
止送钱二千。
协怒。
杖之二十。
因此绝于馈遗。
丁忧后。
终身不娶。
后因聘妇年六十余未嫁。
义而迎之。
许止净曰。
协之廉洁。
能令同僚不敢赠衣。
其人格又高人一等矣。
门生饷钱二千。
即
杖之二十。
较杨震四知。
愈臻严厉。
盖世风日趋卑下。
自爱者不得不加严也。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代。
梁朝有一个姓顾名协的人。
起初时候。
做了大理寺里管刑狱的小官。
冬
天的时节。
身上的衣裳非常的单薄。
那时候的大理寺卿姓蔡名叫法度的。
想脱了自己的短
衣给他穿。
可是怕他的清正严厉。
因此不敢开口。
有一次、顾协的门生来。
因为向来晓得
顾协的廉洁。
所以不敢用厚礼去送给他。
只送了他二千文的钱。
顾协就生了气。
把那个门
生打了二十杖。
从此以后。
一切馈送都断绝了。
顾协丁了他父母的忧以后。
就终身不肯娶亲。
后来因为他所聘的未婚妻。
年纪六十多岁了。
还没有另外嫁人。
顾协觉得这个女子很
有义气。
才把这个女子娶了过来。
【隐之饮泉】
隐之孝廉。
可风百世。
试饮贪泉。
清操愈励。
【原文】
晋吴隐之、文行兼优。
为广州刺史。
未至州二十里。
地名石门。
有水名贪泉。
饮者辄
怀无厌之欲。
隐之乃至泉所。
酌而饮之。
因赋曰。
古人云此水。
一歠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
终当不易心。
及在州。
清操愈励。
下诏褒美。
隐之日晏歠菽。
不飨非其粟。
儋石无储。
不取非其道。
官至太常。
以竹篷为屏风。
坐
无毡席。
嫁女令婢牵犬卖之。
此外萧然无办。
至自番禺。
其妻赍沉香一片。
隐之投于湖亭
之水。
其廉德不可胜数也。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
有个吴隐之。
他的文学品行都很好。
到广州地方去做刺史官。
在没有到广
州二十里路的地方。
地名叫石门的。
内中有一条水、名叫贪泉。
因为喝了这泉里水的人。
都有了无餍的欲望。
所以叫做贪泉。
吴隐之就到了贪泉那个所在。
用一只杓盛了些水喝了。
就做了一首诗。
诗里面说。
古时节的人。
都说这个水。
喝了一些儿、就有想得千金的贪念。
但是倘然叫伯夷叔齐来喝了这个水。
我晓得他到底不会得改变心肠的。
后来吴隐之到了广州。
在任上的操行愈加清洁了。
皇帝下了诏书去褒奖他、称美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