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井陉之战
04—《井陉之战》课文讲解 1
以:介词,用 引:率领 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禽:通“擒” 下:名词作动词,攻占 诣:开往 以:连词,来 距:通“拒”,抵御
第二段 信与张耳 以兵数万,欲东下 井陉击赵。赵王、 成安君陈馀闻汉且 袭之也,聚兵井陉 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 安君曰:“闻汉将 韩信涉西河,虏魏 王,禽夏说,新喋 血阏与,今乃辅以 张耳,议欲下赵,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其锋不可当。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 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 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 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 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 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 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 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 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 策,广武君策不用。
而:连词,表因果,因而 虽:即使
作业:整理文言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
谢 谢 大 家!
详:通“佯”,假装 且:连词,并且 陈:通“阵”战阵 而:连词,表顺承 鼓:名词作状语,击着鼓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 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 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 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 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 王将矣,兵遂乱,遁走 ,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 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 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 歇。
以:动词,率领 东:名词作状语 且:副词,将要 涉:渡过 而:连词,表修饰
臣闻千里馈粮, 士有饥色,樵苏 后爨,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 不得方轨,骑不 得成列,行数百 里,其势粮食必 在其后。愿足下 假臣奇兵三万人, 从间道绝其辎重; 足下深沟高垒, 坚营勿与战。
高考语文井陉之战翻译
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国和赵国也背叛汉王跟楚国和解。
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
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
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
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关。
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
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制为河东郡。
汉王派张耳和韩信一起,领兵向东进发,向北攻击赵国和代国。
这年闰九月打垮了代国军队。
在阏与生擒了夏说。
韩信攻克魏国,摧毁代国后,汉王就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开往荥阳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
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
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
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
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
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
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
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
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
”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骗诡计,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
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
井陉之战史记文言文翻译
【原文】秦始皇帝二十五年,燕、赵、韩、魏、楚五国合纵,以击秦。
赵王使其将李牧帅师十万,以击秦。
秦王使白起为大将,以击赵。
两军遇于井陉,秦师败绩。
李牧以兵五千,设伏于井陉之西,大破秦师,斩首五千级。
秦师奔走,赵师遂乘胜追击,杀秦将白起,俘秦将苏代。
秦师死者数万,秦王大惧,乃割地求和。
【译文】秦始皇二十五年,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
赵王派遣他的将领李牧,率领十万军队,前去攻击秦国。
秦王派遣白起担任大将军,以对抗赵国。
两军在井陉相遇,秦军大败。
李牧用五千兵力,在井陉西边设下埋伏,大败秦军,斩杀五千人。
秦军溃败而逃,赵军乘胜追击,斩杀秦将白起,俘虏秦将苏代。
秦军死者数以万计,秦王十分惊恐,于是割地求和。
井陉之战,是战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
赵国在此战中大获全胜,斩杀了秦将白起,使秦国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巩固了赵国的地位,也为赵国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在这场战役中,李牧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成功地将秦军击败。
他运用伏击战术,将秦军分割包围,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李牧的胜利,充分展示了战国时期军事家们的智慧与勇气。
然而,井陉之战的胜利并未能持久。
秦王在割地求和后,开始励精图治,加强国内改革,增强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秦国再次崛起,与赵国展开了新一轮的争霸。
虽然赵国在此后的战争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但最终并未能阻止秦国的统一大业。
井陉之战,是战国时期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它不仅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军事力量对比,也展现了军事家们的智慧与谋略。
这场战役,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井陉之战
《淮阴侯列传》之井陉之战阳城一中李东萍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按照文言文阅读要求学习字词句知识。
2.能读懂井陉之战的战略战术。
3.分析井陉之战胜利原因,体会作者对韩信军事才能的高度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井陉之战的战略战术。
分析井陉之战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刘邦曾说过:“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可见,刘邦是很赏识韩信的军事才能的。
作为一代名将,“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
汉并天下,皆信力也。
”没有韩信就没有汉家王朝。
这节课我们借著名战役——井陉之战来领略这一名将的战略风采!二、从“文”“言”两方面学习井陉之战1.朗读课文,并根据字词句的要求疏通文章。
2.你能画出井陉之战双方行军作战路线图么,试着画一画、说一说。
3.通过分析此次战役的战略,我们知道井陉之战实为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而名将韩信最终取胜,但我们应当注意当时有哪些不利于汉军的因素?兵力对比上:汉军数万,赵军“号称二十万”,差距大,敌众我寡。
兵员素质上:韩信所领汉军并非久经训练的虎狼之师(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而是一帮入伍不久的百姓,可以说战力低下;而人家愣是把QQ开出了法拉利的效果,带着数万的乌合之众,一路过关斩将,敢和号称二十万的赵国甲士叫板,神奇的是竟然还打赢了。
这恰恰说明韩信善于用兵的军事才能。
地利条件上:汉军孤军深入(去国远斗),运粮不便(千里馈粮),道路难行(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
而赵军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构建营垒(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以逸待劳。
板书:兵力对比兵员素质地利条件4.面对种种的不利因素,韩信又为何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的胜利?优秀的将领总是能正确对待不利因素,因势而利导之布阵奇绝——背水而阵,利诱赵军(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伍,不合常理;继而布出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麻痹敌军,让敌军认为汉军统帅无能;然后树起大将旗鼓诱惑敌军争功出战;撤退时,抛弃旗鼓,诱惑赵军空壁争汉鼓旗。
《井陉之战翻译》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战争开始后,敌军果然中计,进 入汉兵的包围圈。
在山谷中,汉兵主力发起猛烈攻 击,敌军陷入混乱,无法组织有
效抵抗。
经过激战,汉兵成功击败敌军, 俘虏敌军主将,取得了战争胜利
。
03
井陉之战的影响
对秦朝灭亡的影响
加速秦朝灭亡
井陉之战是秦朝末期的一场重要 战役,汉兵以少胜多,大破敌军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珍爱和平
井陉之战提醒我们,战争给人类 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我们应该
珍爱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
重视历史
通过对井陉之战的研究,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人类 社会的变迁,从而更好地指导现
代社会的发展。
反思战争
井陉之战让我们反思战争的本质 和目的,思考如何在战争与和平 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人类社会
在进军过程中,汉兵需要克服 地形崎岖、道路艰险等困难, 同时还要应对敌军的阻击。
汉兵的进军路线是保密的,以 避免过早暴露作战计划。
汉兵的战术布置
为了确保战争胜利, 汉兵采取了诱敌深入 的战术布置。
一旦敌军进入包围圈 ,汉兵主力迅速出击 ,对敌军形成夹击之 势。
他们将主力部队埋伏 在山谷中,并派遣少 量士兵诱使敌军进入 包围圈。
开启楚汉相争的历史
井陉之战是楚汉相争的转折点,标志着楚汉相争正式拉开序幕,对中国历史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奠定汉朝的建立
井陉之战胜利后,刘邦势力逐渐壮大,最终建立了汉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 一个新纪元。
04
井陉之战评价
汉兵的英勇善战
汉兵在井陉之战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战 斗力和高昂的士气,他们在敌强我弱 的不利局面下,依然奋勇抗击,展现 了出色的战斗素质。
高中语文_井陉之战教学课件设计
课后作业
1.摘抄重点文言字词。 2.收集课外资料,写一写 你心目中的韩信,500字左 右。
检查预习
重点字音
翟王翳 (yì) 后爨 (cuàn) 传飧 (sūn) 荥阳 (xíng) 罂缻 (yīng fǒu)
阏与 裨将 喋血
汦水 辎重
(è)
(pí) (dié) (chí) (zī)
解释词语:
文 1.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言 2.至国,即绝①河关反汉
3.魏王豹惊,引兵迎信。
知 4.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
词类活用: 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特殊句式: 1.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2.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3.广武君策不用。
文 言 知 ,止舍。 2.若疾①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4.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5.水上军开入之,复疾②战。 6.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井 陉 之 战
胯下之辱
语出《史记•淮阴侯 列传》:“淮阴屠中 有侮信者,曰:‘若 虽长大,好带刀剑, 中情怯耳。’众辱之 曰:‘信能死,刺我, 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fǔ) 出胯下,蒲伏。一市 人皆笑信,以为怯。”
学 习 目 标
1.熟读课文自主梳理,识记积累文言知识。 2.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分析人物塑造方法。 3.把握古代谋略思想,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井 陉 之 战 形 势 图
内 容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探
究
韩信是一个怎样的军事家?
人 物 总 结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
历 信。 ——刘邦 史 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 评 气盖万夫。——苏轼 价 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陈亮
井陉之战课件终稿PPT教案
评价韩信其人其事
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灵活作战。 有时又居功自傲,不识时务,埋 下祸根,惨遭灭门。
第6页/共9页
月华如水,让人又想起那一夜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 古佳话。
残阳如雪,令人又忆起那一日吕后钟室杀韩信的旷 古悲歌。
决胜千里,怎奈他算不出自己的命途; 勋冠三杰,怎奈他看不清那高高在上的人的目光已
渐显杀意。 千古史册,功高盖主者,总免不了兔死狗烹鸟尽弓
藏的收场,聪明如他却未能幸免。 胯下之辱,国士无双,钟室之祸, 他起起伏伏的命途,折射出世人的慨叹: 悲哉,韩信!
第Hale Waihona Puke 页/共9页作业以“韩信,我想对你说”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第8页/共9页
如神。 背水而阵,迷惑赵军。 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 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
点,做到知己知彼。
第4页/共9页
评价韩信其人其事
井陉之战后,韩信攻齐,齐向项羽请救兵,韩信在潍水击败齐 王田广和楚将龙且的联军,龙且战死,韩信陆续平定齐地。 前203年,韩信遣使修书请求刘邦立他为假齐王(代理齐王)。 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困在荥阳,自顾不暇,看罢来书后勃然 大怒,本不想应允。但从大局著想,仍封了韩信为齐王。
前202年,韩信带兵参与垓下之战,帮助汉王刘邦夺得天下。 项羽死后,刘邦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 软禁于刘邦身边。一天,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 兵?”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之军。”刘邦又问:“那 么你呢?”韩信怔了一下,突然狂傲的大笑:“我是多多益 善啊!”
韩信的绝世军功和才华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汉高祖十一年 (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 反罪名杀之,死后被诛三族。传说中,高祖允诺只要韩信顶 天立地于大汉,绝不以兵器杀之。故韩信被杀时,是吊于钟 楼大钟下,头为大钟所罩,脚悬空于地面,无法顶天立地; 使用竹刀,另一说是用桃第木5页剑/共9杀页之,以合乎当年的“承诺”。
井陉之战ppt课件
12
6. 词类活用
• 引兵东 向东进军(名词活用作动) • 北击赵、代 向北(名词作状语) • 欲东下井陉击赵 向东(名词作状) • 鼓行出井陉口 击鼓(名词作状语) • 师事之 •像对待老师那样(名词作状)
13
7. 特殊句式
• 汉之败却彭城 • 魏王盛兵蒲坂 • 禽夏说阏与 • 聚兵井陉口 • 新喋血阏与
语言积累:
• 1. 通假字
禽夏说阏与
通“擒”,捉拿。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通“麾”,军队中的帅 必为二子所禽旗矣。 通“擒”,擒拿。
亦已罢极
通“疲”,疲惫。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通“蔽”,隐蔽。
详应曰:“诺。”
通“佯”,假装。 1
• 背水陈
通“阵”,布阵。
• 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通“佯”,假装。
• 东乡坐
• 赵军望见而大笑 承接连词
• 壁皆汉赤帜,而大惊 因而(因果)
•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
将要(副词)
•
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并且(递进) 5
• 归视亲疾 • 若疾入赵壁
病(名词) 快速(形容词)
• 即绝河关反汉 切断(动词) • 从间道绝其辎重 断绝(动词)
• 信乃益为疑兵 • 乃敢引兵遂下
于是(副词) 才(副词)
6
• 4. 常见实词
• 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 逃亡(动)
• 齐、赵亦反汉与楚和 反叛(动词)
• 至国
封地(动词)
• 汉王使郦生说豹 劝说(动词)
• 塞临晋
堵塞(动词)
• 信乃益为疑兵 增设(动词)
7
• 信乃益为疑兵 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队
• 陈船欲度临晋 摆开(动词)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含答案)
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高祖三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
赵王及成安君陈余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煲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
”信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
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流水上,禽赵王歇。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B.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C.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D.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是古代的交际用语,是“下级”称“上级”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主题专练用兵之道(含答案)
文言文双文本主题专练-------用兵之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临武君与孙卿子①议兵于赵孝成王前。
王曰:“请问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孙卿子曰:“不然。
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②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临武君曰:“不然。
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
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
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
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节选自《荀子·议兵》)材料二:太宗曰:“分合为变者,奇正安在?”靖③曰:“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
三军之士,止知其胜,莫知其所以胜,非变而能通,安能至是哉。
分合所出,惟孙武能之,吴起而下莫可及焉。
”太宗曰:“吴术若何?”靖曰:“臣请略言之。
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向。
起曰:‘使贱而勇者前击锋始交而北北而勿罚观敌进取。
一坐一起,奔北不追,则敌有谋矣。
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
’臣谓吴术大率多此类,非孙武所谓以正合也。
”太宗曰:“卿舅韩擒虎尝言,卿可与论孙、吴,亦奇正之谓乎?”靖曰:“擒虎安知奇正之极,但以奇为奇,以正为正尔。
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①孙卿子:即荀子,名况,字卿。
②造父,相传他为助周穆王平乱,驭马载周穆王自西王母处返回,日行千里。
③靖:即李靖,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贱A而勇者B前C击D锋E始F交而北G北而勿罚H观I敌进取。
井陉之战ppt4 鲁教版
不与交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 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 还,吾奇兵绝其后, 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 使野无所掠,不至十 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 日,而两将之头可致 于戏下。愿君留意臣 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 之计。否,必为二子 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二 所禽矣。”成安君, 人俘虏。”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 儒者也,常称义兵不 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 用诈谋奇计,曰: 骗诡计,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 “吾闻兵法十则围之, 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 倍则战。今韩信兵号 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 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 数万,它实际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 罢极。今如此避而不 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如今像 击,后有大者,何以 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 加之!则诸侯谓吾怯, 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 而轻来伐我。”不听 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不采纳广武 广武君策,广武君策
第一段
而伏兵从夏阳以木 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 罂缻渡军,袭安邑。 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 魏王豹惊,引兵迎 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 信,信遂虏豹,定 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 魏为河东郡。汉王 平定了魏地,改制为河东郡。 遣张耳与信俱,引 汉王派张耳和韩信一起,领兵 兵东,北击赵、代。 向东进发,向北攻击赵国和代 后九月,破代兵、 国。这年闰九月打垮了代国军 禽夏说阏与。信之 队。在阏与生擒了夏说。韩信 下魏破代,汉辄使 攻克魏国,摧毁代国后,汉王 人收其精兵,诣荥 就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 阳以距楚。 队,开往荥阳来抵御楚军。
第二段 信与张耳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 以兵数万,欲东下 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 井陉击赵。赵王、 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 成安君陈余闻汉且 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 袭之也,聚兵井陉 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 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 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 安君曰:“闻汉将 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 韩信涉西河,虏魏 王,禽夏说,新喋 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 血阏与,今乃辅以 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 张耳,议欲下赵, 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 其锋不可当。
井陉之战课件
多 多 益 善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 能不,各有差。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信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 万。”上曰:“"于君何 如?”曰:“臣多多而益 善耳。”上笑曰:“多多 益善,何为为我禽?”"信 曰:“陛下不能将兵,而 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 陛下禽也。”
精 研 文 本
[文脉·梳理]
战前的形势
天下平定后,汉高祖刘邦认为韩信的封地 都是战略要地,便将其封地迁移到太原以北的 地区,迁移封地之后不久,韩国都城马邑被匈 奴包围,因韩信屡次向匈奴求和,朝廷怀疑其 有异心,韩信遂起兵反叛,投奔匈奴。汉高祖 刘邦率军亲自征讨,韩信逃往匈奴,并多次率 军攻打汉朝,还勾引了代相陈豨造反,在其又 一次带兵攻汉之时,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
精 研 文 本
7.以韩信破赵为例,分析司马迁描写战争是如何做了 精心的选择和裁剪?
描写战争,是《史记》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 历史上产生过的战争,司马迁不是不分大小、轻重 一一记述,而是做了精心的选择和裁剪。
写韩信破赵这样全过程的战斗,抓住了几个重点 场面:广武君献策;韩信调兵,背水作战;拔赵旗立汉 帜;韩信谈获胜之因。
学 习 目 标
壹 通过古文了解历史人物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计划 自我人生。
贰 通过阅读增强文言语感
学习文言文和学习英语一样,需要大量的 阅读来增强语感,语感好了,理解能力也会增 强。
叁 积累文言词汇
词汇量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掌握重点实 词“益、绝”等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 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高三语文课件:《井陉之战》
• 信乃益为疑兵 信乃益为疑 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队 摆开(动词) 摆开(动词) • 陈船欲度临晋 • 引兵迎信 率领(动词) 率领(动词) 派遣(动词) • 汉王遣张耳与信俱 派遣(动词) 汉王遣 • 汉王遣张耳与信俱 一起(动词) 汉王遣张耳与信俱 一起(动词) 动词) • 诣荥阳以距楚 往(动词) 数词) •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几(数词) 信与张耳以兵数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 1 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 2 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 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 背水而阵,迷惑赵军; 背水而阵,迷惑赵军; • 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 引蛇出洞,骑兵偷袭, 击; • 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 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 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井陉之战》 井陉之战》
学习目标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 自我人生。 自我人生。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
“谒、亡、益、绝、疾、师、壁、购”
• 汉之败却彭城 助词,用在主谓之见, 助词,用在主谓之见,取消句子独立性 • 即绝河关反汉 立即(副词) 立即(副词) • 信遂虏豹 于是(副词) 于是(副词) • 汉辄使人收其精兵 就(副词) 副词) •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 • 则诸侯谓吾怯
将要(副词) 将要(副词) 那么(承接连词) 那么(承接连词)
井陉之战原文解析与重点字词标记
井陉之战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
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
魏王盛兵(盛食厉兵)蒲坂,塞临晋。
信乃益为疑兵(为迷惑敌人而布置的军队),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
后九月,破代兵,禽夏说阏与。
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调军队,去抵御楚军。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试题】一、言知识及运用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归视亲疾.疾病B. 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 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 夜半..传发B.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 其实..不过数千D. 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 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 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 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事之A. 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 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 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
非臣所及也。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宿营B. 赵已先据便地为壁.军营C.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购买D. 诸将效.首虏进献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还报,则.大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虽.放流,眷顾楚国C. 若.疾入赵壁,拔赵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和一契D. 其.势非置之死地其.志洁,其行廉9.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作战艺术”的一组是()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②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③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④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⑤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④⑤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井陉之战中韩信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说:“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并传令今日破赵会餐。
仗还没打就预料必胜,正面表现了他卓绝而奇特的军事才能B. 他不仅具体布置骑兵的行动计划,连敌军“空壁逐我”也肯定无疑,难怪将士们都不相信。
接着他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出,背水陈”。
显然万人的先锋队伍,背水布阵是不合常规的,是违反兵书战策的,所以连敌军也“望而大笑”。
C. 韩信派出士兵竖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
然而两军相接,赵军果然倾巢出动攻击韩信的军队,韩信诈败,抛旗弃鼓,等到他的骑兵乘虚冲入赵军营垒,换上汉军赤帜后,韩信率众拼死反扑,迫使赵军想退回营垒。
D. 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诚如韩信所说:“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这其中有运气侥幸的成分,也是韩信知己知彼,据实灵活地运用战策的结果。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一、1. B 2. C 3. D 4. A 5. D 6. 略二、7. C 8. B 9. A 10. D 11. 略译文: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国和赵国也背叛汉王跟楚国和解。
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
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
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
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关。
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
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制为河东郡。
汉王派张耳和韩信一起,领兵向东进发,向北攻击赵国和代国。
这年闰九月打垮了代国军队。
在阏与生擒了夏说。
韩信攻克魏国,摧毁代国后,汉王就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开往荥阳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
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
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
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
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
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
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
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
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
”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骗诡计,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
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
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
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
”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停下来宿营。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
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
”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
说:“今天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
”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
”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去。
”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
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
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
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
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
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
然后再和赵军激战。
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进入河边阵地。
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
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
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禁止。
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
于是就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众将献上首级和俘虏,向韩信祝贺,趁机向韩信说:“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
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列阵,说‘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我等并不信服,然而竟真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啊?”韩信回答说:“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
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好。
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