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黑色幽默──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因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辑印小说
片断集《黑色幽默》而得名,又云黑色喜剧、•病态幽默0 。
此派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往往通过冷嘲热讽、•玩世不恭的态度,通过残酷而荒诞的寓
言式艺术形象来鞭挞
社会,•把滑稽幽默与崇高严肃、喜剧与悲剧、顺序与错乱交错迭印,组成一体,•从强烈对比中揭露现实。
主要作家有海勒、品钦、巴思和巴塞尔姆。
2、魔幻现实主义──本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拉美文坛上的一
个小说流派。
早在20年代,艺术批评家弗朗茨.罗在研究后期欧洲表现派绘画时就使用
了这一术语。
此派吸收古印地安文化中的神
话传说,•借鉴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经验,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意识流、象征、•比喻手法,变现实为神话,变现实为梦幻,变现实为荒诞,用神秘、•离奇、魔幻色彩表现出了拉
美的神奇现实。
主要作家有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卢尔福等。
3、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
•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在
《诗学》中发展了这一
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
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
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
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
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
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
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4、正常的儿童──古
希腊人在“神人同形同
性”的基础上,•塑造
了高大完美的、充满
着理性光辉的众神形
象,并曲曲折折地折射
出古代社会进化的遗
迹和古代人类征服自
然的进程,这种正常的
思维有别于早熟的儿
童和粗野的儿童,因而
得名。
5、第十位文艺女神─
─古希腊最杰出的抒
情诗人萨福曾开办学
校,•教少女学习音乐
和诗歌。
她写诗9卷,
其独唱琴歌歌唱爱情
和美德,•感情真挚,
意境清新,有很强的感
染力。
柏拉图因之将她
称之为神话中九位缪
斯女神之外的“第十位
文艺女神”。
6、木马计──战史中
著名的智慧故事。
希腊
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
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
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
大的木马之内。
特洛亚
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
推进城里。
当夜,希腊
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
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
特洛亚城。
7、伊甸园──神话传
说中至善至美至福之
地。
据《旧约.创世纪》,
上帝在创造了天地万
物之后,又用泥土造出
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
娃,并把他们放在东方
的乐园─伊甸园中。
此
园四季如春,清泉潺
潺,百花盛开,遍地是
黄金和宝石。
后亚当和
夏娃经不起蛇的诱惑,
偷吃了智慧之果,遂被
上帝逐出了乐园。
11、教会文学──欧洲
中世纪为封建教会服
务的一种文学艺术形
式,•作者大多为僧侣,
亦称“僧侣文学”。
主
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
义,题材大多取自《圣
经》,主要体裁有圣经
故事、圣徒传、祈祷文、
赞美诗、宗教剧、奇迹
剧等。
一般采用梦幻的
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
手法,因而存在着公式
化、概念化的缺点。
12、•温柔的新体诗派
──欧洲文艺复兴时
期受南法普罗旺斯情
歌影响在意大利发展
起来的一个抒情诗派
别,由圭尼泽利创立,
盛行于13─14世纪。
该诗派一反轻视女性
的传统思想,把女性圣
母化,最早反映了人文
主义的恋爱观,把以爱
情为主题的诗歌创作
推向了新的高度,为中
古文学向文艺复兴过
渡开辟了道路。
代表作
家有卡瓦尔坎蒂、但
丁。
其最高成就为但丁
的《新生》。
19、古典主义──17
世纪产生于法国、•流
行欧洲达两个世纪之
久的一种文艺思潮,因
其以希腊罗马的古典
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作
为法国专制王权的产
物,古典主义在政治上
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
一;在思想上崇尚理
性;在艺术上提倡摹仿
古典,重视规则。
20、三一律──17世纪
法国古典主义者制定
的戏剧创作法规,•又
称“三整一律”,指时
间、地点、情节的统一,
即一个剧本的时间只
能限制在24小时之内,
只能有一个地点、一个
中事件。
三一律可以便
戏剧的情节高度集中,
结构紧凑,矛盾突出;
但到了后来则成了束
缚戏剧创作的清规戒
律,终于被浪漫主义赶
下历史舞台。
21、沙龙文学──17
世纪法国的贵族形式
主义文学,•因其多在
巴黎贵妇人的客厅中
形成而得名。
其体裁有
爱情小说、田园小说和
抒情诗。
沙龙文学美化
骑士生活,缅怀中古,
内容怪异神秘,艺术矫
揉造作,语言晦涩难
懂。
代表作家为伏瓦蒂
尔。
22、巴罗克文学──又
称“矫饰文学”,流行
于17•世纪欧洲的表现
贵族阶级思想情趣的形式主义文学流派,如意大利的“马里诺诗派”,西班牙的“冈果拉诗派”等。
巴罗克文学追求虚无混乱的思想感情、艰涩的词藻和神秘隐晦的诗风。
23、玄学派──17•世纪初在英国形成的以多恩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因诗人屈莱顿批评多恩“诗中的玄学成份太多了”而得名。
这一流派的诗歌一般写爱情、隐居的生活和宗教感情。
他们脱离现实,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以意象奇幻取胜,因而内容晦涩难懂。
24、启蒙戏剧──又称严肃喜剧或正剧,乃18•世纪法国剧作家狄德罗创建的新的戏剧形式,它冲破古典主义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严格界限,主张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以“第三等级”的现代人为主人公。
启蒙戏剧语言通俗,强调教育作用,这近代资产阶级的现实主义戏剧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25、哲理小说──18世纪启蒙文学独创并单词采用的文学形式,•它既有很强的哲理性、议论性和逻辑性,又有引人入胜的虚构情节和人物。
哲理小说往往过分注意哲理而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历史环境的描绘,文学形象不丰满。
26、黄金国──伏尔泰
《老实人》中的理想国
度。
•此国处在南美的
崇山峻岭之中,政通人
和,民风淳朴,丰衣足
食,科学昌明,视黄金、
白玉为泥土,乃伏尔泰
心目中的理想王国。
27、百科全书派──指
法国第二代启蒙主义
者。
18世纪中叶,•法
国启蒙运动进入全盛
时期,几乎所有的启蒙
思想家都参加了狄德
罗和达朗贝主编的《百
科全书》的编篡工作,
因而得名。
28、维特热──歌德的
小说《少年维特之烦
恼》问世后,轰动一时,
•许多不满现实的青年
狂热地欢迎这部作品,
不少人刻意摹仿维特
的服饰穿戴,甚至学维
特而自杀,一时形成了
一股强劲的“维特热”。
29、魏玛古典主义──
18世纪80•年代中期开
始盛行的德国古典时
期的文0338 学,因歌
德和席勒在魏玛合作
而得名。
•时他们刻意
追求理想与现实、感情
与理智、个人与集体、
人与自然、主观瑟客观
之间的和谐统一,推崇
古典艺术中的和谐、宁
静、纯朴的美,主张以
此来改造人的个性,实
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因
此,魏玛古典主义是德
国启蒙文学的继续和
发展
30、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70─80•年代德
国发生的第一次全德
性质的文学运动,因青
年剧作家克林格尔的
同名剧本而得名,其杰
出代表为青年歌德和
席勒。
这一运动在政治
上追求自由,反对专制
暴政;在文学上崇尚感
情,反对古典主义,歌
颂自然。
“狂飙突进运
动”具有强烈的反叛激
情,但由于德国资产阶
级的软弱和局限,到80
年代中便衰落了。
31、回返自然──18
世纪法国作家卢梭提
出的一个口号。
卢梭认
为,•处在原始状态五
的人是自然的人,他们
没有文明社会中的人
的一切恶习,因此变革
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任
务,就是要使人回返自
然。
这个口号有批判社
会弊端的一面,也有否
定社会文明和科学的
一面。
32、回返中古──浪漫
主义文学的一个口号。
•浪漫主义文学反击资
本主义文明,认为宗法
制统治下的中古社会
是一个神秘的、富有诗
意的、和谐的时代,因
此提倡回返中古。
33、感伤主义──又称
主情主义,因斯泰恩小
说的《感伤旅行》而得
名。
它产生在英国工业
革命之后,反映了中、
小资产阶级的感伤情
绪。
感伤主义作家用感
情和仁爱代替理发作
为批判工具,着意刻画
人的内心活动,描写人
的悲惨命运,以唤起读
者的同情与共鸣,不少
作品常常流露出悲观
绝望的情调。
感伤主义
影响了狄德罗、卢梭等
作家遥创作,对浪漫主
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也有较大影响。
34、湖畔派诗人──19
世纪英国第一代浪漫
主义诗人华兹华斯、•
柯勒律支和骚塞的别
称。
他们憎恶资本主义
文明,隐居在英国北部
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
大量歌颂湖光山色、缅
怀中古、讴歌宗法制农
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
明的诗篇崮而得名。
他
们的诗歌一扫18世纪
矫揉造作的诗风,采用
新题材、新韶律、新语
言,具有清新、明朗、
恬静、深遽的风格。
他
们的诗歌理论和创作
实践在推动英国诗歌
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
动的发展方面曾经起
过积极的作用。
35、耶拿派──德国早
斯浪漫派的别称。
1898
年,•施莱格尔兄弟创
办浪漫派杂志《雅典那
谟》,并以此为核心形
成一个史称耶拿派的
文学派别。
他们与魏玛
古典主义相对立,提倡
创作自由,强调文艺的
主观性,重视民间文学
传统,其创作带朋主观
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
主义色彩,重要作品有诺瓦利斯的诗歌《夜颂》、蒂克的《民间童话集》等。
36、世纪病──亦称时代病。
19世纪初期,欧洲有不少资产阶级进
步知识分子既厌倦上
流社会虚伪腐败的习
俗和冷酷的资本主义
文明,又脱离人民,看不清前途,于是陷入忧郁、孤独和悲观失望之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流行
的一种典型的时代精
神和社会心态。
37、拜伦式英雄──拜伦笔下特有的主人公。
他们都是一些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
他们宁折不弯,但又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只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所以均以失败而告终。
他们带有诗人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故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38、南方诗篇──普希金创作中由《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和《茨冈》组成的抒情诗的总称,系俄罗斯文学中典范的积极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39、东方叙事诗──拜伦创作中由《异教徒》、《阿比多斯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和《巴里西娜》组成的抒情诗的总称,它们以南欧和东方为背景,描写了一些
孤独、高傲的叛逆英
雄,具有浓郁的浪漫主
义艺术风格。
40、《欧那尼》决战─
─指法国浪漫派和古
典派的一场短兵相接
的斗争。
1830年,雨果
在巴黎上滨了浪漫剧
《欧那尼》。
此剧打破
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
律,全作情节曲折离
奇,时间地点随意转
换,因而遭到了古典派
的顽强抵抗。
他们与浪
漫派在剧场里进行了
一个多月的抗争,最后
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41、美丑对照原则──
雨果所倡导的美学观
点和创作主张。
•雨果
认为,古典主义只写崇
高文雅的一面,而忽略
了“丑怪粗野”的一面,
这是违反自然法则的,
艺术家有写丑的权利,
因而力主通过美丑对
照去表现艺术的真实。
42、自然主义──19•
世纪后期发源于法国
而后流行于欧洲的一
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
其代表作家为左拉、龚
古尔兄弟、都德以及德
国的霍普特曼。
自然主
义是在孔德的实证主
义和泰纳美学思想的
影响下形成的,它把创
作当作科学实验,提倡
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客
观性和科学性,主张照
相式地复制现实生活
中的表面现象,•并主
张从种族、环境去分析
解剖人的生活,用生理
学、•遗传学和病理学
的理论来解释社会存
在。
43、唯美主义──19
世纪后期流行于西欧
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
思潮,•代表人物为法
国诗人戈蒂耶、英国作
家王尔德和佩特。
•它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提倡超越现实、游离人
生的纯粹美,•追求艺
术技巧和形式美,认为
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
是生活摹仿艺术。
它否
定文艺的道德意义和
教育作用,但却又是对
西方艺术庸俗化的反
抗,它强调艺术形式的
完美,扩大了艺术表现
的能力和范围。
44、《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
总称,•系受《神曲》
启发而命名,计划写
143部,完成了91部。
巴尔扎克用分类整理
和人物再现法把作品
连成整体,全作分为
“风俗研究”、“分析研
究”、•“哲学研究”三
大部分,其中“风俗研
究”又分为私人生活、
巴黎生活、•乡村生活、
外省生活、政治生活和
军事生活六大场景。
45、人物再现法──巴
尔扎克独特的艺术手
法之一。
他通过顺叙、
倒叙、对比、侧写等再
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
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
出现。
•《人间喜剧》
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
多个,散见在75部作
品之中。
这样前后呼
应,相互联系,就把数
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
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
展的全过程。
46、“多余人”──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
普希金开创的一类特
殊的艺术形象。
他们反
叛贵族上流社会的庸
俗生活,•要求变革专
制农奴制的社会现实,
但又远离人民,因而找
不到出路。
于是,他们
忧郁、•苦闷,最后成
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他们是贵族革命时期
优秀贵族知识分子的
典型形象,到后来则逐
渐丧失了进步性。
47、《梅塘之夜》──
19世纪70年代法国六
位作家的作品集。
当
时,•左拉、莫泊桑等
六位作家经常在巴黎
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
聚会,•标榜自然主义,
被称为梅塘集团。
1879
年的一个夏夜,•左拉
提议每人讲一个以普
法战争为背景的故事,
后商定以《梅塘之夜》
为名出版,•即左拉的
《磨坊之围》、于斯曼
的《背上书包》等,•
六作中最佳之作则是
当时文坛上的无名之
辈莫泊桑的《羊脂球》,
于是,•莫就此一举成
名。
48、“俄罗斯少女”─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首创的一
类贵族妇女的理想形象,她们植根在俄罗斯民族生活的土壤之中,•既有俄罗斯民族纯朴、热情和善良的品格,又有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从而以其高尚、纯洁、美丽、善良、迷人的性格成为民族
的灵魂。
49、“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一组小说
的总称。
•威塞克斯是哈代的家乡、英国西南部道塞特郡附近地区
的古称。
作家以它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19世纪70─9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
济侵入农村后小农经
济破产的悲惨状况。
50、民粹派──19世纪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
一个思想派别,•因其发起到民间去的运动
而又自称为民众的精
华而得名。
•民粹派因脱离俄国社会实际而
很快失败,到了80年代蜕变为恐怖组织“民意党”,•以刺杀沙皇而著称。
51、“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俄罗斯现现实主义文学
的别称。
它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于自然(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专制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在文学题材、语言和技
巧方面都有所创新。
•
“自然派”本是俄国反
动文人对该派的贬称,
别林斯基则通过理论
上的阐述,•赋予其新
的含义。
52、“西欧派”──19
世纪40至50•年代俄
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
个思想派别,中有屠格
涅夫。
其成员多出身于
贵族地主家庭,•具有
自由主义倾向。
•他们
抨击俄国的君主专制
政体,主张废除农奴
制,但又反对以革命的
方式解决俄国的社会
问题,主张俄国走西欧
资本主义的道路,•实
行英、法式君主立宪或
议会制。
此派成分较
杂,在农奴改革后瓦
解。
53、勃朗特三姊妹──
19世纪英国文坛上的
三位姊妹作家的总称,
•即夏绿蒂.勃朗特、爱
米莉.勃朗特和安妮.
勃朗特,著者为夏绿蒂
和爱米莉两姊妹,其代
表作分别为《简.爱》
和《呼啸山庄》。
54、小人物──19世纪
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
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
象。
•他们在社会中官
阶卑微,地位低下,生
活贫苦,但又逆来顺
受,•安分守已,性格
懦弱,胆小怕事,成为
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
侮辱、•被损害的牺牲
者。
55、社会问题剧──易
卜生独创出的一种戏
剧类型,•以尖锐地提
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
关心的社会问题来讨
论而著称。
•这些剧本
提出了当时资本主义
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
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
步意义。
56、奥勃洛摩夫性格─
─懒惰的代名词。
•奥
勃洛摩夫是冈察洛夫
的同名小说的主人公,
俄罗斯文坛上最后一
个多余人形象。
•他是
一个极端懒散、害怕生
活发生变动、精神麻木
而耽于空想的地主,•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
床上度过,成了一个十
足的寄生虫,•就连贵
族少女的爱情也无法
使他振作,最后在睡梦
中死去。
57、“含泪的笑”──
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
法。
•他认为艺术家不
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
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
行审判,•即“通过世
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
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
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
活。
•”正是这种“笑
声”和“眼泪”的交集、
喜剧和悲剧的结合,•
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
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
量。
58、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提出的一种
反动的、•空想的政治
和道德主张,指作家经
常鼓吹的禁欲主义、悲
观主义、•僧侣主义和
不抵抗主义,其理论基
础是基督教人道主义,
•本质和核心为不用暴
力抵抗邪恶。
59、•“心灵辩证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
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
理分析特点的理论概
括。
托尔斯泰的创作一
向以精湛的心理分析
著称于世,•他根据心
理描写的动态表现原
则,•特别擅长细腻地
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
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复
杂过程。
60、小剧场运动──美
国戏剧的实验运动。
•
本世纪初期美国的戏
剧舞台主要上演欧洲
时兴的剧本,没有什么
艺术价值。
一战之后,
•这种商业性戏剧趋于
萧条,非商业性的、实
验性的小剧场兴旺起
来。
•许多戏剧爱好者
在中小城市、在小剧场
组织小规模演出。
•他
们注意向欧洲戏剧学
习,力求运用新精神、
新手法去反映美国现
实。
•这种业余或半业
余的剧团约500多个,
•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滨
奥尼尔剧作的“普罗温
斯顿剧艺社”。
这个运
动是美国戏剧走向成
熟的重要标志。
61、欧.亨利手法──
评论界对欧.亨利作品
的巧妙的情节构思的
称誉。
他的短篇小说大
都构思新颖,尤以出人意外的结尾取胜。
•他的小说往往让人按故
事发展线索去猜测结尾,可到时却情节突变,•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巧
妙结局,读来倍感新颖而又耐人寻味。
62、四十七号车间──本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首先开设戏剧写
作课,由贝克教授主持。
贝克第一次把写戏提高到文学创作的崇
高地们,•为当时的“小剧场运动”包括奥尼尔在内的大批剧作家、•导演等戏剧人才。
因该课编号为“四十七”,故称“四十七号车间”。
6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由苏联文艺界广
泛讨论、高尔基首先提出、•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肯定下来的
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
原则和方法。
它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发展
中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描写现实,强调作品的社会主义倾向,同时将革命的浪漫主义
作为自己的有机组成
部分。
64、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立于十月革命
前夕、•活动于苏联建国初期的文学团体之一。
•起初在推动苏维埃文化事业发展方面
起过一定作用,后来主张建立所谓纯粹的无
产阶级文化,•提出文化自治的错误口号,全
盘否定文化遗产,拒绝
接受党和政府对文艺
事业的领导和监督,•
终于1932年被解散。
65、拉普──俄罗斯无
产阶级作家协会的俄
文简称。
•它由一批内
战结束后转到文化战
线的红军战士和部分
青年知识分子联合组
成,•初期曾坚持正确
方向,后来却大搞宗派
主义,否定文化遗产,
排斥非党作家,抹杀文
艺内部规律,从而制造
了作家队伍的分裂,•
阻碍了社会主义文艺
事业的健康发展,于
1932年被解散。
66、造神论──1905
年革命失败之后俄国
社会中出现的一种错
误思潮。
当时波格丹诺
夫在革命的低潮时期,
用马赫主义来修正马
克思主义,主张把马克
思主义和宗教结合起
来,以创造一种社会主
义的新宗教。
•他们所
宣扬的这种思想曾一
度影响了高尔基的思
想和创作。
67、•列夫派──苏联
早期文艺团体“左翼艺
术阵线”的简称,•成
立于1922年。
他们绝
大多数拥护未来主义,
主张抛弃文学遗产,•
否定文艺的思想性,盲
目追求艺术形式,主张
使用生僻、晦涩难懂的
词汇,•于1929年解散。
68、罗斯塔之窗──俄
罗斯电讯社主办的附
有诗文说明的街头宣
传画。
在外国武装干涉
和新经济政策时期,•
马雅可夫斯基在这里
工作了两年,他同画家
合作,画了一千多幅
画,写了几千首政治鼓
动诗,•起到了宣传党
的政策、揭露敌人、教
育群众的作用。
69、哥萨克──突厥语
意为“自由的人”,••
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内
含俄罗斯、乌克兰、白
俄罗斯等多种民族混
合的特殊阶层。
大约从
16•世纪开始,大批的
逃奴、囚犯、流民从各
地汇聚到顿河地区,并
形成了他们酷爱自由、
勇敢骠悍的性格。
后
来,沙皇对他们使用两
手政策,在经济上给他
们一些优惠待遇,而一
有战事,则要求他们自
备马匹、•刀枪为沙皇
打仗,使他们逐渐形成
了蔑视“庄稼汉”的盲
目的优越感。
70、解冻文学──西方
斯拉夫学者对本世纪
中期苏联文艺思潮的
概括,因爱伦堡的中篇
小说《解冻》得名。
苏
联评论界至今没有承
认,••谓之转折时期的
文学。
当时,•苏联文
艺界有感于文学创作
中的“无冲突论”、公
式化、概念化和漠视人
性的倾向,•开始倡导
人道主义和写真实,主
张使每一个人都能重
新焕发人性光辉,•建
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揭示现实生活
中的矛盾,•先后出现
了肖洛霍夫的《人的命
运》、爱伦堡的《解冻》
等作品,对苏联当代文
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冻文学”从50年
代兴起,至60年代逐
渐平息。
71、冰山原则──海明
威提出的创作原则。
1932年,•他在《死在
午后》中指出,作家必
须要有丰富的生活与
感情基础,•创作力求
做到含蓄简约,作品应
该像在大海中庄严宏
伟地移动的冰山一样,
•“只有八分之一露出
水面”。
这样,读者自
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
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
已经写出来似的”。
72、卡夫卡学──本世
纪兴起的研究卡夫卡
的学科。
据瑞典哈里.
夹夫的统计,截止1936
年,世界上研究卡夫卡
的专著、文章达5000
多种;•到70年代起码
翻了一番,•因而在文
学研究中形成了一门
探讨卡夫卡创作的新
学科──卡夫卡学。
73、境遇剧──又称情
境剧、自由剧,•是萨
特为宣扬存在主义哲
学而创造的一种风格
独特的戏剧。
•它注重
在舞台上展现人物在
特这培遇中所进行的
自由选择,突出人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