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区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提示

智慧景区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方案

目录

系统概述 (1)

背景及现状 (1)

总体目标 (1)

设计原则 (2)

设计标准 (3)

系统总体设计 (5)

需求分析 (5)

总体规划 (6)

系统架构 (7)

系统详细设计 (11)

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 (11)

智能分析系统架构 (12)

组成单元 (12)

智能分析功能设计 (13)

应用场景 (17)

系统概述

背景及现状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五年当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在社会经济中高速增长中,旅游行业将成为新的引擎,旅游消费也将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消费侧”。

当前,景区的保护、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景区新一轮的大发展和新超越,必须依靠科技的手段,着力打造智慧旅游,通过智慧景区的建设,实现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营销的目标,并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先后批复了33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2个智慧旅游试点景区。在此新形势下,开展智慧景区建设也必将成为风景名胜区打造更高端景区的重要契机与保障。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智慧旅游的号召,同时,景区内确实有建设完整安防及信息化系统和智慧景区的应用需求,实现视频监控、报警、卡口、停车场、出入口、森林防火等系统并实现多系统统一管理,结合GIS电子地图、公共广播、自动导览等系统,打造智慧型景区,同时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力度、提升游客的体验服务,以满足景区游客数量暴涨及随之带来的安全及信息化服务的强烈需求。

总体目标

景区综合安防管理系统建设要求以新一代宽带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视频监控、客流统计、消防系统、停车场管理、卡口系统等各系统的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并支持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海量数据的综合应用、多系统之间的综合化管理,在现有景区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风景名胜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综合信息资源利用和应用支撑服务的能力,同时提升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在景区的管理上,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将对各个系统进行综合性管理,整合各系统资源,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同时统一用户操作界面,优化业务管理流程,让用户在系统的管理使用上变得更加的便捷、简单,让景区运营更有秩序更安全。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整合,使业务数据交互更加密切,系统的业务整合能力更加优化从而达到系统1+1大于2的融合效果。

对游客体验上,打造智慧景区,在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增强与游客的互动,让景区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更好地服务游客,带给游客更舒心、更美好的旅游体验。

设计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联网监控系统,必须是高性能、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以便支持今后不断更新和升级的需要,从而保护投资。同时本方案以满足实际应用为出发点,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石,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方案从系统设计理念到系统架构的设计,再到产品选型,都将持续秉承系统可靠性原则,均采用成熟的技术,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较强的容错能力、良好的恢复能力及防雷抗强电干扰能力。

➢先进性

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包括先进的传输技术、图像编码压缩技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存储技术、控制技术,另一方面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设备选型与技术发展相吻合,能保障系统的技术寿命及后期升级的可延续性。

➢扩展性

系统应充分考虑扩展性,采用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标准,确保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通互联,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系统的连接;在设计和设备选型时,科学预测未来扩容需求,进行余量设计,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扩容、升级。系统加入新建时,只需配置前端系统设备、建立和上级调

度的连接,在管理平台做相应配置即可,软硬件无须做大的改动。

➢易管理性、易维护性

系统采用全中文、图形化软件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人机对话界面清晰、简洁、友好,操控简便、灵活,便于监控和配置;采用稳定易用的硬件和软件,完全不需借助任何专用维护工具,既降低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费用,又节省了日常频繁地维护费用。

➢安全性

综合考虑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在前端采用完善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前端设备的物理安全和应用安全,在前端与监控中心之间必须保障通信安全,采取可靠手段杜绝对前端设备的非法访问、入侵或攻击行为。数据采取前端分布存储、监控中心集中存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的访问采用严格的用户权限控制,并做好异常快速应急响应和日志记录。

设计标准

1)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2)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设计方面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 629-2011

3)视频监控图像质量方面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

4)视频系统网络设计方面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