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间能力验证管理程序
实验室间能力验证管理程序-检验检测计量认证程序
实验室间能力验证管理程序-检验检测计量认证程序为持续保证检验结果质量和技术能力的稳定性及有效性,应主动参加CNAS或行业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或预防检验结果质量的偏离,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外部组织或由本实验室组织的实验室间能力验证活动。
3、职责3.1 检测检测实验室主任批准检验检测实验室年度能力验证计划。
3.2 质量负责人制定年度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负责组织能力验证工作的实施,负责组织能力验证结果有效性评审及完成后续整改活动;3.3 技术负责人参加能力验证结果有效性评审,监督并指导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编写能力验证报告。
4、工作程序4.1 制定能力验证计划4.1.1 质量负责人在每年年初要制定出本年度参加能力验证的计划。
计划中应保证每个认可周期内每一个检验子领域至少参加一次能力验证。
4.1.2注意跟踪CNA删站公布的能力验证计划,如果有相关的项目,应主动与CNAS能力验证部联系报名参加。
4.1.3当接到CNAS能力验证部的参加能力验证通知后,立即向检测检测实验室主任报告并通知质量负责人、监督员和相关项目负责人。
4.2 能力验证的实施4.2.1 技术负责人安排相关项目负责人按照要求做好迎接检验的准备工作(如安排时间和人员、必要时增加一次期间核查)。
4.2.2 当检测检测实验室接到检验样品后,技术负责人应确认样品是否完好,按组织方要求确认样品是否完好无误,并将信息反馈至发送机构。
4.2.3 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组织方提供的能力验证计划操作指导书,了解并掌握能力验证计划的要求后,方可开始实施能力验证计划。
4.2.4 尽量节约并保证原样品不被污染,按照能力验证计划操作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检验并及时填写检验原始记录。
4.2.5 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负责人、相关项目负责人、监督员对完成的能力验证结果进行有效性评审,给出评审意见,并填写评审记录。
通过评审后,技术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对所有检验结果进行汇总,核查无误后,报检验检测实验室主任批准。
能力验证程序
能力验证程序1. 目的为了不断提高本公司检验能力和检验工作质量,增加客户对本公司检验能力的信任或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提供证据,应有计划地组织和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并进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参加由上级组织的或实验室之间自行组织的比对或能力验证活动,以及组织公司内部不同人员之间、不同设备、不同方法之间进行的比对试验。
3. 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的制定和实验结果的评定。
3.2 各检验科室负责按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和比对试验,按规定报送检验结果。
3.3 质量负责人审核实验计划和结果评定报告,技术负责人批准计划和评定报告。
4. 工作程序4.1 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验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活动。
4.2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确定实验室的检验能力的活动。
是为确定某个实验室进行某项特定检验的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室比对,目前国内一般特指由CANS组织的实验室比对。
4.3 内部比对检验4.3.1 由质管部制定能力考核实验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技术方案(试验项目、试验样品、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方法、参加人员、计划进度等)。
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由质管部组织,各相关检验室具体实施,对全公司检验室检验能力进行考核,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a. 根据计划,业务部负责准备并分发考核样品。
b. 各参加检验室按考核要求对样品进行检验,并书写检验记录。
c. 第二复核人复核后交室主任审核,并将检验结果报送质管部。
质管部主任审核后,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报技术负责人批准,由质管部统一总结考核结果。
d. 当某个检验室的检测结果被判为不满意时,质管部应及时向质量负责人。
能力验证程序
能力验证程序1目的为了不断提高本公司检测水平,满足CMA/CNAS 对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要求,并满足客户对检测工作的要求。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公正性。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各组参加由CMA/CNAS 及经其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PTP)组织的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及测量审核活动的实施和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能力验证计划”的审批。
3.2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能力验证计划”,对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3.3质量负责人根据计划查询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及测量审核信息并及时申报。
3.4各组负责人按计划进行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和实验室比对活动。
4工作程序4.1能力验证计划的制定(包括实验室间比对及测量审核计划)技术负责人根据本公司已认可领域和预申请认可领域,按照CNAS 对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的要求制定能力验证计划,并填写《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计划表》。
计划应考虑以下因素:(1)本公司参加的能力验证活动,必须满足CMA 和 CNAS 要求的领域和频次。
食品微生物1 次/1 年,药物残留1 次/1 年,添加剂1 次/1 年,毒素1 次/2 年,重金属1 次/1 年,营养成分1 次/1 年,理化分析1 次/1 年。
(2)对已开展未经认可的检测项目应同样列入计划,以此检验和提高检测能力。
人员的培训、知识、经验及其变动情况;(3)检测结果的用途;(4)检测技术的稳定性;(5)当 CMA 和 CNAS 提供的能力验证领域不适当时,应考虑增加实验室间比对及测量审核频率。
4.2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4.2.1 质量负责人负责查询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和实验室比对相关信息及时申请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
4.2.1 在接到样品后,各相关项目负责人根据检测能力验证参试指导书的要求组织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检测结果,以保证能力验证项目及时完成。
4.3能力验证结果汇总: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本公司参加的各项能力验证活动记录的汇总,并填写《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实验室比对记录表》。
实验室能力验证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本所实验室定期参加国家、行业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及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活动,以考察、监控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的持续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所实验室参加的所有能力验证计划及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活动。
3.0职责3.1技术负责人3.1.1负责联系能力验证计划和实验室间比对计划,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参加。
3.1.2整理上报验证或比对结果,对验证或比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
3.1.3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计划、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制定纠正措施计划。
3.2检测组3.2.1负责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准时将检测结果报送技术负责人。
4.0工作程序4.1定义4.1.1能力验证计划:为确定实验室在特定领域的检测/校准能力而设计和运作的实验室间比对。
它是由认可机构或其授权/认可的机构组织和运作的。
4.1.2实验室间比对计划:由其他机构(如行业或专业领域)组织和运作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4.2申报4.2.1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验室所承担检测项目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与组织能力验证的单位联系,落实参加的能力验证计划。
4.3实施4.3.1由技术负责人向检测室发出“参加能力验证及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的通知”,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参加能力验证及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的计划,将具体要求和说明传达至实施活动计划的检测人员。
4.3.2检测组根据验证或比对计划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填写《能力验证及实验室间比对实施计划表》。
实施计划内容包括:验证或比对项目名称、检测样品、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实施日期、实施进度要求、实施负责人等。
实施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核。
4.3.3根据实施计划安排,检测室组织实施,安排项目实施负责人检测。
4.3.4项目实施负责人根据有关检测方法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检测工作,检测结果经检测组负责人审核后交技术负责人。
4.3.5技术负责人将结果汇总,及时上报组织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的单位。
能力验证工作程序文件
1 目的:为确保本中心能力验证工作的有效性,维持技术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中心参加的能力验证(包括认监委/认可委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以及国际机构组织的比对活动)的组织、运作、结果的利用和纠正措施等活动。
3 职责3.1 技术主管负责能力验证活动计划的制定、管理和监督。
3.2 检测组负责人负责具体能力验证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3 检测人员根据能力验证组织机构的要求、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规定开展验证作业(包括实验记录和检测结果的核验等)。
3.4 技术主管负责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 程序4.1 基本要求4.1.1 只要存在可获得的能力验证活动,认可范围内的每一个主要检测子领域至少在每个认可周期内参加一次能力验证活动。
4.1.2 国家认监委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A类项目中只要有我中心获认证/认可的检测项目,必须无条件参加;当认监委/认可委或国际组织发布的能力验证计划中不包括本中心认可范围的某些主要子领域的验证项目时,本中心可通过参加类似项目的能力验证活动间接评价中心的技术能力。
4.1.3 能力验证是通过外部措施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的重要补充,因此本中心将参加能力验证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1 能力验证的管理4.1.1 由技术主管制定参加能力验证的计划,组织对计划的审核、提交批准和组织实施。
如需要对计划进行修改时,技术主管应向主任作出书面说明,获得批准后,按修改后的计划执行。
4.1.2 验证活动的相关资料、所形成的所有文件和记录(如计划、申请/申诉书、报告、纠正措施实施结果、实验记录等)一律归档,保存期限为两个认可周期。
4.2 能力验证活动的流程:(1)技术主管制定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年度计划,其内容包括能力验证计划的名称、检测项目、实施时间、负责人等,并报主任批准。
(2)计划获得批准后,由承担验证项目的检测组负责人向能力验证的组织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3)承担能力验证的检测组负责人负责组织验证前的准备(包括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参加验证的人员以及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的准备等)。
能力验证程序
通过验证试验和参加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并加以有效的控制,保证实验室出具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增强客户对本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参加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3 定义3.1 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试验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3.2 能力验证:由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评价实验室的试验能力以及对其进行持续控制的技术活动,包括定值试验、定性试验、数据处理试验和抽样试验等。
4 职责4.1 实验室主任4.1.1 负责批准参加能力验证计划和各级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4.2 实验室副主任4.2.1 负责审核《年度质量控制计划》。
4.3 质量主管4.3.1 负责组织参加各级能力验证计划和组织实验室间比对活动;跟踪能力验证的纠正活动。
4.4 技术主管4.4.1 编制实验室间比对结果报告;4.4.2 负责评价能力验证及比对试验的结果。
4.4.3 负责对能力验证不满意结果和可疑结果的自查、纠正和预防活动。
4.5 试验员4.5.1 具体实施能力验证计划和各级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5 程序5.1 质量主管根据CNAS的要求(CNAS-RL02:2007的规定及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在《年度质量控制计划》中提出能力验证计划,报实验室副主任审核、实验室主任批准。
质量主管根据《年度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实施能力验证活动。
5.2 当获得能力验证活动时,技术主管根据CNAS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填写《能力验证申请表》提出参加能力验证工作和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的申请,报质量主管审核、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
5.3 技术主管根据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和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安排试验员开展相关检测活动。
5.4 技术主管及试验员负责数据统计和计算⑴基于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进行统计分析;⑵各检测员所提供的数据,应规定一致的置信概率(一般为95%);⑶明确规定离群值的识别和处理方法;⑷为将离群值的影响降至最小,可采用稳健统计量(如中位数、标准四分位数间距、Z比分数、En数等)来描述比对结果;⑸主动配合组织者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提供虚假、不可靠数据。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程序1.目的2.范围3.职责3.1品控负责人的职责批准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品控负责人的职责负责制定每年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
3.3办公室的职责组织相关检测室实施比对或力量验证工作。
3.4化验室的职责负责编制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并担当比对和力量验证工作。
4.工作程序4.1 比对或力量验证工科的内容4.1.1 乐观参与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南京海关、其他机构组织或自行组织的试验室间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和工作。
4.1.2 试验室间比对即根据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试验室对比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4.1.3 内部质量掌握4.1.3.1 掌握的内容a. 统计技术;b.使用标准物质;c.用相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方法重复检验;d.保留样品再检验;e.一个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
4.1.3.2 掌握的方法a)人员比对,用一种检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同一种样品(标准物质),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符合性。
4.2 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的制订4.2.1 本公司的化验室负责人依据市场监督管理局、金陵海关、第三方认证机构其他机构组织的试验室间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支配制定本中心的方案。
4.2.2 由本公司组织的试验室不同人员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或者本中心参与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应按ISO/IEC导则43-1997的要求运作。
4.3 比对或力量验证明施方案的制订4.3.1 检测室依据"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的要求编制力量验证明施方案。
4.3.2 检测室比对或力量验证方案时间支配和担当人,包括人员力量比对支配、仪器设备运行检查支配、方法比对支配。
4.3.3 针对每个项目支配以附件的形式编写"实施细则', 其内容包括:4.3.3.1 目的;4.3.3.2 样品:可以是标准物质,保留样品或其他未知样品,优先选择标准物质,对样品已知值应保密;4.3.3.3 参与人员:人员力量比对应是化验室室全体人员4.3.3.4 检测项目名称指标:检测项目或指标可以只选一个;4.3.3.5 方法(标准):确定检测标准及抽样方祛、检测方法;4.3.3.6 确定对比试验室;4.3.3.7 时间进程支配;4.3.3.8 检测报告的编写方法;4.3.3.9 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判定方法:采纳方差采纳z比分数法评价并运用统计假设检验,依据实际状况还可采纳其他的分析方法;4.4比对或力量验证后的管理4.4.1公司组织的比对或力量验证工作4.4.1.1 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化验室负责人,对比对的检测结果做出评价,提出看法,编写化验室比对或力量验证总结报告。
PCR实验室室间质评管理程序
1.目的室间质量评价(EQA)也被称作能力验证(PT),它既能考察本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实验室室内质控的质量,同时还能了解自己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的差异。
通过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来判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2.范围卫健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四川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
3.职责实验室负责人指定人员负责与卫健委、省临检中心联系,申请参加项目,要求及时发放质控物,专业组组长负责安排室间质评活动,及时将卫健委、省临检中心的质控物进行测定、上报;结果回来后及时总结室间质评结果。
4.室间质评程序4.1 PT计划与组织:专业组组长计划第二年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以及未参加室间质评项目的替代方案,填写《室间质评计划表》里,交由实验室主任审核,由实验室主任指定人员在上报截止日期之前统一上报相应组织。
4.2 质控品的接收和验收:收到质控品后由专业组组长或指定相关人员根据其相关说明对质控品的数量、批号、包装进行验收并登记《室间质评样本处理记录表》,如有不符样本(遗漏、重号或破损的情况)及时与卫健委、省临检中心联系。
4.3 质控品保存:按照室间质评说明书要求妥善保存,并进行温度记录。
4.4 质控品检测:4.4.1 实验室按照室间质评样本说明书上的建议测定日期安排测定日期和人员独立完成检测。
4.4.2 室间质量评价样本应与常规工作放在一起做,技术人员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和试剂检测质控品,不能单独操作,应把它当作临床标本同样看待。
4.5 质评结果上报:4.5.1 按照室间质评样本说明书上的建议测定日期,及时测定,及时填写《室间质评标本处理记录》,并上报数据,检测结果须在截止日期前上报。
4.5.2 上报结果步骤:4.5.2.1 进入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或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网站,登录科室账号。
4.5.2.2 进入主页,选择要上报的项目,根据系统提示及上报结果要求填写相关数据及资料,核对无误后,提交上报结果。
4.5.2.3 完成“质评试验上报”后,在“已上报数据”处查看上报数据及资料是否填报无误,及时填写《室间质评标本处理记录》,并整理原始记录和上报记录。
30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1.0 目的:为持续保持检测能力,规范本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特制定本程序。
2.0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活动、开展实验室之间比对试验。
3.0 职责:3.1 技术负责人批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负责组织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评审,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3.2 专业室主任组织实施涉及本室项目的比对活动;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参加比对和验证有效性评审。
3.3检测项目操作员提出比对和验证的记录方式;认真按要求实施比对实验活动并如实记录;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档案管理员负责收集各项目比对和验证实施计划及评审结果。
3.5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 工作程序:4.1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能力验证和比对活动。
凡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能力验证和比对,在认证项目范围内积极参加。
4.2业务室组织各专业室提出年度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包括检测项目,实施时间,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4.3 专业室实施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a)主动参加认可委和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涉及本实验室申请/认可和认证的检测项目的能力验证活动。
b)组织与认可委或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能力验证提供者或认可的检测实验室开展实验室间比对。
c)对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向技术负责人提交《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
4.4 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进行评审。
当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可疑或离群时,技术负责人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暂停该项目的检测;b)核查人员能力与仪器状态;c)核查使用物品、环境条件是否失控;d)核查检测过程是否有不当环节;e)综合分析原因,作出是否系统失控或偶然失控的判定,调查原因并加以改进。
4.5 若出现能力验证结果可疑或离群涉及管理因素时,技术负责人及时与质量负责人沟通,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原因分析,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4.6 资料保存:能力验证的全部资料交由业务室归档登记保存。
ISO17025:2017比对实验和能力验证工作程序
1 目的对项目实验室参加比对实验和能力验证活动进行管理,使方法验证/确认和检测监控做到有效性,为项目实验室编制类似程序文件提供指引。
项目实验室需要根据本程序文件的指引以及结合项目实验室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类似程序文件并发布生效。
2 范围适用于项目公司实验室参加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的管理。
3 职责与权限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验室内部比对,组织参加实验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2 检测员:负责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的实施工作。
3.3 文控管理员:负责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评价报告及其原始记录等资料的归档保存。
4 定义4.1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能力验证组织者需获得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资质。
能力验证也叫能力验证活动,广义的能力验证活动包括能力验证和测量审核。
4.2 能力验证计划:在检测、测量、校准或检查的某个特定领域,设计和运作的一轮或多轮能力验证。
4.3 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4.4 测量审核:一个参加者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进行实际测试,其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
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参加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项目的确定5.1.1 实验室内部比对项目确定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验室现有检测能力及人员情况,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XX-Lab-QP-18-1),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计划实施。
计划应该包括检测项目、比对类型、依据标准、实验人员、计划执行时间、判定依据等。
5.1.2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项目确定技术负责人根据CNAS网站有关项目的验证活动等信息或相关有资质的比对机构查找能力验证比对项目,制定《外部质量控制计划》(XX-Lab-QP-18-2),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计划实施。
计划应该包括检测项目、比对类型、依据标准、实验人员、计划执行时间等。
能力验证样品生产与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获得能力验证样品,并确保所有能力验证样品在制备、处置、储存、处置邮寄等过程中的完整性,防止混淆、丢失、变质、损害等不良事件,以及满足相关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能力验证样品的管理。
3、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按规定审批样品管理的有关事项。
3.2 质量管理中心负责监督各业务所样品的管理。
3.3 检验科所负责能力验证样品的保存、处置。
3.4 能力验证计划负责人负责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管理、登记、接收、传递、保护、保存和处置工作。
4、工作程序4.1 能力验证样品的选择与制备4.1.1 实验室可直接采用药品标准物质(对照品、参考品以及对照药材)等作为能力验证样品。
当实验室自行制备时,应制定“能力验证样品制备方案”,要求提供以下信息:a)样品制备的目的和意义 b)样品制备的分包情况c)生产工艺及流程d)样品的性质、拟生产数量及包装情况等的描述 e)样品的定值方式f)样品的均匀性、稳定性考察 g)样品质量的考察h)研制样品的日程安排i)研制样品的成本核算4.1.2 实验室不能制备或者提供时,可委托给具有良好信誉和能力的机构制备,样品制备分包方的选择按《能力验证分包管理程序》进行。
4.1.3 任何可能影响能力验证计划正确实施的因素,如样品均匀性、稳定性、在样品传递中的环境条件等应予以考虑,以保持能力验证样品的完整性。
4.1.4 在能力验证计划中选用的被测样品或材料在性质上应与实验室日常检测样品或材料相类似。
4.1.5 制备能力验证样品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关法规和伦理道德要求。
生物样品的制备、存放、传递和处置还应满足相关生物安全的要求。
4.1.6 对所制备的样品应按《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程序》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
4.1.7 所制备样品的总体数量主要取决于参加实验室的多少,还应考虑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替代分发过程中丢失或损坏的样品、开展纠正措施所需的样品以及在完成对参加者的评价之后有可能作为实验室的参考材料、质量控制材料或培训用品。
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
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规范、有效地开展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水文[2010]16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指定检测数据的比对,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利系统各级监测机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组织、运作、纠正措施和结果利用等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水利部水文局负责组织水利系统水质监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并按规定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报送有关材料。
第五条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部中心)受水利部水文局的委托,负责编制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组织实施能力验证活动。
第六条各级监测机构应积极参加水利系统水质监测能力验证活动。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直属的水质检测实验室,可以根据条件和需要,自愿申请参加。
第三章能力验证工作程序第七条水利部水文局下达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组建专家组,按《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1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GB/T 15483.1)》的有关要求,编制能力验证计划实施方案。
第八条部中心作为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机构,根据专家组编制的能力验证计划实施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备能力验证样品,并按《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CANS-GL03)》要求进行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
第九条专家组负责审核实施机构起草的作业指导书和制备的能力验证样品。
审核通过后,方可启动能力验证计划。
第十条各级监测机构根据要求,自愿报名参加能力验证计划。
一般应在考核前两周向部中心提交《水利系统水质监测能力验证报名表》。
第十一条部中心向所有参加能力验证的监测机构及时寄送《能力验证样品接收状态确认表》、《能力验证试验结果报告单》和能力验证测试样品。
第十二条参加能力验证的监测机构收到能力验证样品后,应尽快进行测试,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结果报告单等材料。
程序0507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
目的为了确保提供给用户校准/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应通过Lab 间比对/ 能力验证检查本所全面技术能力。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的管理3 职责3.1 质量负责人组织对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审批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3.2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负责检查确认;3.3 XXX 负责制定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并负责比对文件的归档保存。
4 工作程序4.1 比对的分类4.1.1 本所实验室综合能力的验证;4.1.2 本所人员技术水平的验证;4.1.3 本所仪器设备系统计量性能的验证;4.1.4 校准/检测数据转换或计算的验证。
4.2 能力验证的方法4.2.1 本所实验室综合能力的验证采用国内比对、区内比对、对保留样品重复校准/检测的方法实现;4.2.2 人员技术水平的验证采用人员比对或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校准/ 检测的方法实现;4.2.3 仪器设备系统计量性能的验证采用仪器比对或运行检查方法及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方法实现;4.2.4 校准/检测数据转换或计算的验证采用他人复核的方法实现。
4.3 实验室间比对的要求4.3.1 被测样品的指定值由权威的参考实验室提供;4.3.2 被测样品按顺序传递给参加实验室,传递过程中应确保被测样品的稳定性;4.3.3 各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与由参考确定的参考值相比较。
4.4 实验室间比对实施方案内容4.4.1 比对使用的计量标准运行状况;4.4.2 比对预期技术指标;4.4.3 比对前的技术准备;4.4.4 采用的比对方法及测量程序;4.4.5 数据处理方法;4.4.6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4.4.7 比对环境条件;4.4.8 包装和运输等。
4.5 进行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工作记录4.5.1 参考实验室名称;4.5.2 进行比对的项目;4.5.3 选定的被测量样品(名称、型号、编号、等级和选定的条件);4.5.4 参考实验室对选定被测样品特定参数的指定值;4.5.5 参加实验室与参考实验室相应校准/检测数据的比较;4.5.6 对校准/检测数据比较的结果和判断、数据处理;4.5.7 根据比较结果所做的必要说明或采取的必要措施及其有效性;4.5.8 进行比对的人员、时间等。
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
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一、引言。
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验证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旨在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实验技术水平,确保实验室的能力得到有效验证。
二、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编制。
1. 确定验证目标。
首先,需要明确实验室的验证目标,包括验证的实验方法、设备、人员等。
验证目标的明确性将有助于后续的验证计划编制和实施。
2. 制定验证方案。
根据验证目标,制定具体的验证方案,包括验证的内容、方法、时间节点等。
验证方案应当科学合理,确保能够全面、客观地验证实验室的能力。
3. 确定验证标准。
在制定验证方案的基础上,确定验证的具体标准和指标。
验证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制定验证计划。
根据验证方案和验证标准,制定具体的验证计划,包括验证的时间安排、人员分工、验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
验证计划的制定应当全面考虑,确保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实施。
1. 验证前准备工作。
在实施验证计划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验证设备的准备、验证人员的培训等。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验证过程管理。
在验证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验证计划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验证过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及时记录验证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为后续的验证结果分析提供依据。
3. 验证结果分析。
在验证过程结束后,需要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包括验证结果的合格性、不合格性原因的分析等。
通过验证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四、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总结。
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保障实验室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文介绍的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编制和实施过程,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实验技术水平,确保实验室的能力得到有效验证。
希望各位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认真执行验证计划,确保实验室的能力得到有效验证,为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程序流程图
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程序流程图1 目的1.1 为了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1.2 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站与其他实验室间进行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适用于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机构或主管机构安排进行的能力验证试验。
3 引用文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GB/T15481-2000)4 职责4.1 技术负责人主持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的开展,及对结果进行评价。
4.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4.3 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所涉及的本站各检测室按照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计划要求,组织检验人员开展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
4.4 综合技术室负责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中有关资料的归档管理。
5 工作程序5.1 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方式5.1.1 计量认证机构或主管机构安排进行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
对此类试验,本站均应积极主动参加,如当时确有实际困难无法参加时,必须以书面形式申请暂不参加;如果没有提出暂不参加申请或申请未被认可,不可无故拒绝参加。
5.1.2 本站自行组织的与外部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
5.2 验证项目的选择5.2.1 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机构或主管机构下达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计划所涉及项目。
5.2.2 本站自行组织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项目由综合技术室和有关检测室共同商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5.2.2.1 客户投诉项目;5.2.2.2 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5.2.2.3 新开展的监测项目;5.2.2.4 使用非标准监测方法的项目;5.2.2.5 其他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或有必要的监测项目。
5.3 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组织5.3.1 明确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任务后,由站长负责联系参与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外部实验室,安排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时间,以及核算所需实验经费。
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操作规程
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操作规程1. 背景介绍实验室能力验证是保证实验室正确运作和数据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进行能力验证,可以评估实验室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2. 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流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制定能力验证计划在能力验证开始之前,实验室应制定能力验证计划。
该计划包括能力验证的目的、范围、方法和时间计划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确定参与能力验证的实验室人员和仪器设备,并进行相关的资源准备。
2.2 工作要求确认在进行实验室能力验证之前,需要明确能力验证的工作要求。
包括实验方法、操作规范、记录要求等工作要求。
同时,还需要准备相关的标准物质和参考材料,以便进行实验。
2.3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实验室能力验证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要确保实验室人员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并了解实验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实验操作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并记录实验过程的相关数据和结果。
2.4 数据分析和评估完成实验操作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包括数据的处理、计算和统计等工作。
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可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2.5 评价报告编制在完成数据分析和评估后,实验室需要编制能力验证的评价报告。
报告中包括能力验证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以及对实验室能力的评估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评价报告应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并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核和批准。
3. 能力验证的要求在进行实验室能力验证时,需要遵守以下要求:3.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室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操作规程应详细说明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和记录要求等内容。
3.2 保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实验室能力验证要求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实施记录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实施记录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测试结果,评估实验室仪器的性能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实验仪器和试剂本实验使用的仪器为X实验室的仪器和Y实验室的仪器。
试剂为标准溶液。
3.实验步骤a)预热仪器: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仪器在实验前预热30分钟。
b)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溶液校准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仪器。
c)测量样品:将待测样品分别放入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仪器中进行测试。
d)记录测试结果:记录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4.统计分析a)比较测试结果:比较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计算差异和百分比差异。
b)计算统计参数: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置信区间等统计参数。
c)进行假设检验: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统计检验,评估测试结果的显著差异。
5.结果和讨论a)测试结果比较: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比较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测试结果,查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b)变异性评估:根据标准差和置信区间等统计参数,评估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c)异常结果分析:如果存在异常结果,进行异常值分析,并检查仪器操作、样品准备等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d)有效因素鉴定:评估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如环境条件、人员技术等,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测试条件。
6.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
b)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c)X实验室和Y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存在异常值,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
7.结果验证与改进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实验方法和操作进行验证与改进:a)优化实验条件:根据实验结果,优化实验条件,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b)仪器维护与校准: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仪器性能的长期稳定。
c)培训与技术指导: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和统一性。
通过上述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实施记录的步骤,可以有效评估实验室仪器性能和测试结果准确性,并进行结果的验证与改进,以提高实验室的分析能力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持续保证检验结果质量和技术能力的稳定性及有效性,综合考察本机构的检测能力或无法溯源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及时发现问题,纠正或预防检验结果质量的偏离,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参加外部组织或中心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 职责
3.1质量管理科组织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以下简称试验),负责试验结果评定。
3.2 有关检测科室参加试验,按规定报送检验结果。
3.3 质量负责人制定年度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负责组织能力验证工作的实施,负责组织能力验证结果有效性评审及完成后续整改活动。
3.4 技术负责人参加能力验证结果有效性评审,监督并指导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编写能力验证报告。
4 工作程序
4.1 制定能力验证计划
4.1.1 质量负责人在每年年初要制定出本年度参加能力验证的计划。
计划中应保证每个认可周期内每一个检验领域至少参加一次能力验证。
包括参加外单位组织的试验。
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