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

合集下载

浅析苏里格气田测井曲线与地层特征

浅析苏里格气田测井曲线与地层特征

浅析苏里格气田测井曲线与地层特征摘要:苏里格气田是目前中国陆上最大整装天然气田,天然气总资源量3.8万亿立方米,但是苏里格气田地表、地质情况复杂,储气层厚薄不一,大部分气藏储存在砂岩里,气田开发十分困难,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苏里格气田主要的地层特征及其测井曲线在该地层的响应规律以及如何准确分层。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岩性;测井曲线特征;分层引言:在苏里格气田,掌握好地层规律及其测井曲线在该地区的响应规律以及如何在正确的分层是测井工作人员和录井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如想成为该地区测录井专业人员,还要求对以上知识要有更高、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1、地区简介苏里格气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苏里格庙地区。

该地区地表主要为沙漠覆盖,主要含气层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统下石盒子组的盒8段、下统山西组的山1段和太原组太一段、太二段及其奥陶系马家沟组气层。

气藏主要受控于近南北向分布的大型河流、三角洲砂体带,是典型的岩性圈闭气藏,气层由多个单砂体横向复合叠置而成,基本属于低孔、低渗、低产、低丰度的大型气藏。

2、地质分层简介地层分中生界包括白垩系志丹统,侏罗系中统安定组和直罗组,侏罗系下统延安组,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中统纸坊组,下统和尚沟组和刘家沟组;上古生界包括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中统石盒子组,下统山西组和太原组,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下古生界包括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

3、石盒子组地层l、岩性:上部为暗棕色泥岩夹浅灰、灰白色砂岩:中部为暗棕色、浅灰色泥岩与灰绿、灰色砂岩互层,下部属半氧化环境下的内陆河流相沉积。

按岩性组合自上而下分为四个沉积正旋回——盒5-盒8,每个旋回一般都是由总厚度5—35米的一至三个砂层,其上封盖20—60米左右的泥质岩组成。

盒7盒8砂岩发育,厚度大、泥岩薄,砂岩以浅灰、灰绿色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居多,以中-粗粒-不等粒为主,自上而下由细变粗,由北至南变细,厚度140—160米。

2、测井曲线特征:电阻率为低值,成小锯齿伏,井径不规则,自然伽玛曲线高低值变化明显。

苏里格气田M区储层特征分析

苏里格气田M区储层特征分析

178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迄今发现的陆上第一大气田,是继靖边气田、榆林气田之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又一重大突破,该特大天然气田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很多地质学家的关注和重视。

苏里格气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型气田,储层低孔、低渗、低丰度且非均质性强,已成为制约天然气开发的瓶颈[1]。

本文对苏里格气田M区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

1 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主要包括岩石的成分及结构特征,是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

岩石的组分及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储层的储集性能,是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研究的基础依据。

研究区岩石学特征较为多变,其填隙物含量和石英含量都相对较高,研究起来较为复杂[2]。

据野外取芯井岩心观察及室内的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统计分析认为,研究区碎屑成分具有石英含量大于岩屑含量大于长石含量的特点,其中石英含量占碎屑总量一半以上,约平均为67.4%,最高含量为86.6%,整体含量相对较高;岩屑含量占碎屑总量约平均30.8%,最高45%;长石含量最低,平均含量只有0.8%。

研究区目的层具有高石英、低长石的特点。

2 成岩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压溶作用、溶蚀作用等是低渗油藏常见的成岩作用。

其中,溶蚀作用可大大改善储层孔隙吼道,增加流体流动空间,对储层物性具有积极的作用;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减小储层孔隙吼道空间,降低储层物性,对储层的影响是负面的。

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了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3]。

2.1 压实作用研究区目的层的压实作用较为明显,颗粒间多呈线性接触或凹凸状接触,塑性颗粒多发生变形、脆性颗粒发生破裂,颗粒排列特征为定向-半定向。

压实作用对研究区的储层破坏作用较大,使得粒间孔隙变小部分区域甚至消失,进而导致储层的连通性变差。

储层的石英含量相对较高,且杂基的含量很低,机械压实作用不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储层的变差程度,使得部分区域的粒间孔隙得以保留,增加了储层孔隙的连通性,为后期的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的通道。

苏里格西部探区流体特征与气藏规律

苏里格西部探区流体特征与气藏规律

第六章苏里格西部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油气成藏研究是近年来油气地质与勘探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也是指导油气勘探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理论支撑。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天然气藏属于低渗透天然气藏,天然气储层主要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别是在盆地中北部平缓构造背景上,发源于北部物源区的近南北向展布的河流砂体叠合连片分布,储层砂体物性差,天然气运移和聚集机理复杂(李文厚等,2002;张明禄等,2002;席胜利等,2004)。

第一节有机包裹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期次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发现的一个大型低渗透天然气田,目前人们对其气藏形成时间、成藏过程、控制因素等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本次研究应用有机包裹体方法,通过有机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研究,分析天然气藏形成地质条件,探讨天然气藏形成机理。

一、有机包裹体与天然气成藏有机包裹体是含油气沉积盆地储集岩成岩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捕获储层中油气流体而形成的富含油气有机质成分的流体包裹体。

由于油气包裹体是油气成藏过程的直接标志和原始记录,记录了油气从生成、运移到聚集成藏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有关生成、运移到聚集时间、路径、方向、过程和温压等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油气成分等信息,因此油气包裹体研究成为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图6-1 油气包裹体与油气成藏研究的地质意义由于研究流体包裹体必须同时研究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因此,流体包裹体研究是解决关于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阶段性和油气充注的时序关系的最好方法,可以用来探讨低渗透储层天然气成藏机理问题。

有机包裹体具有特殊的地质意义,它反映了关键地质时间发生的关键地质事件过程中油气形成、运移和聚集成藏以及成岩流体的综合信息(图6-1),也就是说,有机包裹体既记录了气藏流体信息,同时又纪录了成岩流体信息,有机包裹体就是关键时间油气成藏各因素匹配巧合的记录。

表6-1 油气包裹体样品地质特征103二、有机包裹体特征与包裹体期次1.样品地质特征本次研究的流体包裹体样品采自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西部盒8和山1段样品,有代表性地采集了65块岩心样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王凤娇;刘义坤;于苏浩【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具有低孔低渗透特征,发育最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基于苏里格气田东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及太原组取心资料,结合电镜扫描、铸体薄片等技术手段对致密砂岩储层地质成因、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物性特征进行实验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地质成因为埋深大导致强压实作用所致;孔隙演化过程主要受压实作用和矿物胶结作用影响;储层粘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较高,且易脱落并堵塞孔喉,片状伊利石和绿泥石充填孔隙形成分割喉道,其他矿物镶嵌胶结及蒙脱石强水敏性等因素使储层渗透性降低;另外,由于原生孔隙不发育,岩石颗粒分选差,粘土矿物充填粒间孔隙,也降低其渗透性;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岩屑溶孔、晶间孔及长石溶孔.%The Sulige Gas Field in Ordos Basi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and low porosity,which is the most typical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in China.According to core data from the Lower Shihezi Formation,Shanxi Formation and Taiyuan Formation of Permian system in the eastern Sulige Gas Field of Ordos Basin,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from the respects of geological genesis,petrological charac teristics,reservoir space type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casting thin section analysis and so on.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in the eastern Sulige Gas Field is strong compaction caused by deep burial depth.The reservoir pore evolution proces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compaction and authigenic cementation.The kaolinite has the highest content among all the clay minerals,which is easier to fall off and fill the intergranular pore and thus plugs the pore throat.The flaky illite and chlorite can fill pores,whic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tubular throat or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throat.The cementation of other minerals and the strong water sensitivity of montmorillonite reduce the gas permeability.In addition,the proportion of primary pore is very low.The rock particle sorting is poor and the clay minerals fill the intergranular pores,which leads to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e and permeability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formation permeability in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The tight reservoir space are mainly lithic dissolved pore,the intercrystal pore and feldspar dissolved pore in the eastern Sulige Gas Field.【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7(024)006【总页数】6页(P43-47,53)【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地质成因;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苏里格气田【作者】王凤娇;刘义坤;于苏浩【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内蒙古鄂尔多斯017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3Abstract:The Sulige Gas Field in Ordos Basi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and low porosity,which is the most typical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in China.According to core data from the Lower Shihezi Formation,Shanxi Formation and Taiyuan Formation of Permian system in the eastern Sulige Gas Field of Ordos Basin,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from the respects of geological genesis,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reservoir space type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casting thin section analysis and so on.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in the eastern Sulige Gas Field is strong compaction caused by deep burial depth.The reservoir pore evolution proces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compaction and authigenic cementation.The kaolinite has the highest content among all the clay minerals,which is easier to fall off and fill the intergranular pore and thus plugs the pore throat.The flaky illite and chlorite can fill pores,whic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tubular throat or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throat.The cementation of other minerals and the strong water sensitivity of montmorillonite reduce the gas permeability.In addition,the proportion of primary pore is very low.The rock particle sorting is poor and the clay minerals fill the intergranular pores,which leads to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e and permeability and thereduction of the formation permeability in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The tight reservoir space are mainly lithic dissolved pore,the intercrystal pore and feldspar dissolved pore in the eastern Sulige Gas Field.Key words: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geological genesis;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reservoir space;Sulige Gas Field随着油气需求量不断增加及常规油气资源产量不断降低,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引起广泛关注。

苏里格气田储层非均质性

苏里格气田储层非均质性

苏里格气田储层非均质性摘要: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岩性圈闭气藏,具“低孔、低渗、低丰度”的地质特征。

以苏里格气田东区z9区块为研究目标,利用实际地质资料分别对苏里格气田z9区块石盒子组8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盒子组8 段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都非常严重,垂向上的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要强于平面非均质性; 石盒子组8下亚段砂体最发育,在沿河道方向砂体的连续性较好,而在垂直河道方向上河道砂体较厚更叠频繁,连续性较差,致使层间非均质性最严重。

关键词: 砂体;夹层;非均质性; 储层; 苏东z9区块; 苏里格气田abstract: the surig gas field belongs to lithologic gas reservoir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with “low porosity, low permeability, low abundance .”. surig east block z9 gas fiel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actual geological data respectively 8 reservoir plane heterogeneity, intraformational and interlayer heterogeneity study of surig gas field z9 block stone bo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area shihezi formation of 8 layer and interlayer heterogeneity is very serious, vertical interlaminar and intrastratal heterogeneity is stronger than the plane heterogeneity; shihezi group of 8 low sub-member of zhiluo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continuous along the channel direction of sand body is good, but in a vertical channel the direction of channel sand body is thick overlapping frequent, continuity is poor, resulting in the most serious interlayer heterogeneity.keywords: sand body; interlayer; heterogeneity; reservoir; su east block z9 gas field; surig中图分类号:te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区域地质概况苏里格气田东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境内。

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的砂体分布分析

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的砂体分布分析

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的砂体分布分析由于地震分辨率具有局限性,对窄薄的河流相砂体很难做预测展布。

根据苏里格气田的实际情况,研究对比水平井录井、修正等时试井等多种资料,综合确定河流相薄而窄小的砂体是切实可行的,运用单砂体模式识别技术确定砂体展布,并建立了苏里格气田盒8 气藏砂体分布的地质模型,并为开发井位优选提供了依据。

标签:砂体展布录井模式识别修正等时试井苏里格气田位于长庆靖边气田西侧的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属于河流相辫状河沉积,河道砂岩其单砂体大都呈现薄而窄的状态,其厚度只有数米,宽度为数十至数百米。

这种砂体的厚度可以通过钻井获得,但是其宽度则因受地震分辨率的限制而很难预测,通常对河道砂体的研究大都是采用地质—录井—地震的方法进行预测[ 1~3]。

如采用多种技术综合描述,所建立的地质模型可以为苏里格气田布署开发井位提供地质依据。

1 砂体厚度平面展布地震识别2001年苏里格气田投入开发评价以来,在原来勘探时期资料的基础上,对苏里格地区3个评价区块——S7 井块、S 8井块、S10井块以精细的二维和三维地震。

经过大量分析研究工作表明致密砂岩、泥岩、气层存在一定的波阻抗差。

从地震预测暴露出的问题来看,在苏里格地区尚未形成对盒8 气藏切实有效的砂体分辨技术系列。

显然,现有地震预测方法很难适应开发阶段储层预测的要求。

2 水平钻井岩屑录井分析砂体展布针对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砂体分布的特点,在苏里格气田北部S7井和S10井之间,部署了SP2井;在S8井和s10井之间,部署了SP1井进行水平钻井。

其目的在于揭示产气砂体的横向连通性及其宽度,了解水平井是否能构成砂体间的桥梁,以提高单井产能和控制储量。

根据两口水平井的实钻岩屑录井资料了解到:沿水平方向钻进,除了钻遇单一的砂岩段和泥岩段外,还出现了宽度仅为数米或十数米的砂-泥岩交替段,它反映出主河道外缘还分布着许多分支小河道。

SP1 井水平井段岩屑录井水平段统计总长度为911m;泥岩11段,最长104m,最短5m,总长度为471m;砂岩11段,最长155m,最短10m,总长度为440m。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苏里格气田致密气的特征和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苏里格气田致密气的特征和成因
1.3.2 研究区范围
本论文主要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苏里格气田,该气田致密气探明地质储量5378×108m3,含气面积5715.9km2[1],近两年苏里格气田又建成了部分上、下古生界气藏合采的气井,气质中H2S含量可达199.28mg/m3,无阻流量可达122×104m3/d,是我国重要的致密气聚集区之一,同时也成为长庆油田致密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内发育油、气、煤等大型矿产资源,是中国西北部地区重点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地区,该盆地是古生代华北地台西端残余的克拉通盆地[9],根据具体位置、现今构造形态和盆地构造演化史,可分为5个演化阶段,即前寒武纪拗拉原,早古生代古海,晚元古代沿海平原,中生代内陆盆地和新生代周缘断陷(图2)。
盆地上古生界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上二叠系山西组,太原组,上石盒子组,二叠系组和石千峰组的过渡性和陆相相沉积。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为主要烃源岩,山西的河流三角洲砂岩和上石河子和石千峰组厚的湖相泥岩为区域盖层。苏里格,榆林,大牛地等大型气田已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发现。其中,苏里格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典型致密砂岩气层,其东南地区含气层位为下石盒子组的盒8段和山西组山1、山2段,主力产气层位为盒8段,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气田[9]。
上古生界苏里格气藏的砂岩储层(下二叠统山西组山1段和下石盒组盒8段)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骨架颗粒的溶蚀作用,是形成低孔、低渗储层的主要原因[4],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含气面积大、资源总量大,但是丰度低、物性差,开发难度较大。其储层砂体多以透镜状、河道条带状或叠置形态不稳定发育,不同部位的物性具有差异性,加之烃源岩的分布、生排烃强度等在全区并不一致,导致气藏的含气特征十分复杂[7]。产层为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气层压力为27~32MPa,气层埋深在3200~3410m,压力系数一般在0.83~0.89。对苏6井区进行的试采和开发前期评价初步结果表明,气层厚度较薄,平均气层厚度为8~20m;气层连续性差,单个含气砂体规模小,一般长为1000~2500m,宽为100~250m;单井产能变化较大,产量为(30~1)×104m3/d,在试气和试采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快,后期压力恢复慢,这严重制约了该区致密气的规模开发[8]。

苏里格气田苏59井区盒8段储层特征

苏里格气田苏59井区盒8段储层特征

苏里格气田苏59井区盒8段储层特征摘要苏里格气田是我国最大的致密砂岩气田,其非均质性较强。

天然气的富集受控于储层质量。

作者通过对该层段的储层特征包括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分析。

主要得到以下认识:(1)苏59井区盒8段的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且石英的含量与岩石粒度大致成正比。

各种胶结物的含量与粒度成正相关,与石英的含量成正相关。

各类型的孔隙含量与粒度成正相关,与石英的含量正相关。

(2)该层段的物性较差,孔渗交会关系显示为孔隙型储层。

储层的物性与岩石粒度成正相关,与石英的含量成正相关。

岩石成分对物性的影响大于岩石粒度的影响。

(3)研究区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破坏性的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

岩屑石英砂岩的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强于岩屑砂岩。

(4)根据以上的结论,得出该层段的最佳储层为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次之。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盒8段;苏里格气田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He 8 Interval in Su 59 Wellblock , sulige gas-field Abstract: Suligegas-fieldisthebiggesttightsandstonegasfield,whose heterogeneity isstrong. In order to offer more reliable referencesto reservoir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it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Writeruses core and casting thin sections data, with the help of microscop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test instrument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so on, combined with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o analyze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which include petrology feature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diagenesis .What achievementsgottenare followings:(1) Thetype of rock is mainly composed oflitharenite and sublitharenite dominatedin He 8 interval, Su 59 well-block, whose quantity of quartz in proportion to rock grain size roughly. The content of various kinds of cement and poros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granularity and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the content of quartz.(2)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is layer are poor.Therelation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s shown as a pore reservoir.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granularity of rock and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quartz.(3) Constructive diagenesis in study area is dissolution whereas destructive diagenesis are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The cementation and dissolution of sublitharenite are stronger than litharenite.(4) Basedon the conclusion above, the best reservoir in this layer is coarse sublithareniteand medium sublithareniteis the second.Keywords: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He 8 interval;Sulige gas-field目录摘要 (I)Abstract (Ⅱ)第1章前言 (1)1.1选题意义 (1)1.2研究现状 (1)1.3研究内容 (1)1.4技术路线 (2)1.5 取得的成果及工作量 (3)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 (5)2.1盆地概况 (5)2.2研究区概况 (5)2.3 沉积构造发育史 (6)第3章岩石学特征 (7)3.1岩石类型及特征 (7)3.1.1岩石类型 (7)3.1.2岩石粒度与成分的关系 (7)3.2填隙物组分特征 (8)3.2.1胶结物特征 (9)3.2.2粒度与胶结物的关系 (9)3.2.3成分与胶结物的关系 (10)3.3.4杂基特征 (11)第4章物性特征 (12)4.1孔隙类型 (12)4.1.1 粒度与孔隙类型的关系 (13)4.1.2 成分与孔隙类型的关系 (13)4.2孔渗特征 (14)4.2.1孔渗特征 (14)4.2.2孔渗与粒度的关系 (15)4.2.3孔渗与成分的关系 (15)4.3孔隙结构 (16)4.4覆压孔渗特征 (17)第5章成岩作用 (19)5.1破坏性成岩作用 (19)5.1.1压实(溶)作用 (19)5.1.2胶结作用 (19)5.2建设性成岩作用 (20)5.3成岩演化序列 (21)第6章结论 (23)第7章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苏里格气田开发技术探讨

苏里格气田开发技术探讨

苏里格气田开发技术探讨[摘要]苏里格气田是中国致密砂岩气田的典型代表,水平井开发、井网优化作为提高单井产量及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已在苏里格气田得到推广应用。

本文分析了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阐述了苏里格气田开发新技术,并探讨了苏里格气田进一步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苏里格水平井开发技术1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1.1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苏里格气田产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3%—12%,常压空气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103—1.00×103μm2,50%以上样品的常压空气渗透率小于0.1×103μm2;通过覆压渗透率测试评价地层条件下储集层基质的渗透率,发现85%以上样品覆压渗透率小于0.1×103μm2。

不同孔隙结构的致密砂岩,其地层条件下渗透率0.1×103μm2大致对应于常压空气渗透率0.5×103—1.0×103μm2,所以苏里格气田应归为致密砂岩气范畴。

1.2大面积岩性气藏、储量丰度低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位于有利生烃中心,发育大面积展布的河流一三角洲沉积砂体,区域封盖保存条件良好,有利于大型岩性气藏的形成与富集。

根据目前的勘探开发情况分析,气田上古生界多层系含气,但丰度多为(0.8—1.5)×108m3/km2,储量丰度与同类型气田比较明显偏低属于典型的低丰度一特低丰度气田,开发难度较大。

1.3单井控制储量和产量低受储集层致密和强非均质性的影响,苏里格气田单井控制储量和单井产量低。

根据计算苏里格气田直井单井控制储量主要分布在1000×1041—3500×104m3,直井无阻流量主要分布在3×104—30×104m3/d。

1.4各区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苏里格气田范围广,不同区带之间成藏控制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不同区带储层特征存在明显的不同。

根据目前勘探、开发认识,苏里格气田中区天然气较为富集,为最有利的开发区带;东区受成岩作用影响储层普遍致密,但多层系含气;西区烃源岩发育差,局部富水。

苏里格苏75区块盒8段和山1段的沉积储层特征

苏里格苏75区块盒8段和山1段的沉积储层特征

苏里格苏75区块盒8段和山1段的沉积储层特征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田,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三低‖特性。

主要含气层段为二迭系石盒子组和石炭系山西组,其中该区盒8和山1为气层集中发育段。

该区主要为河流相沉积,表现特征为砂体规模小、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天然气仅聚集在砂岩中的粗岩相内(有效砂体),成藏条件复杂,砂体展布认识不清,严重制约工区的开发进程。

本次研究主要是沉积微相、储层特征等几个方面开展的研究。

沉积微相是通过小层精细对比,绘制该区的各小层的砂体展布图,然后开展地震相的分析工作,对地震相的类型、内外部的反射特征分析,利用波形分类,确定该区有利的地震相类型,通过把测井相与地震相相结合,研究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储层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岩矿薄片、岩石物性、压汞等资料开展的储层的组分、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和电性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以上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的认识:1.物源来自研究工区的北面,河道南北向分布,东西向摆动。

通过细化分层,综合开展小层的沉积微相及有效砂体的变化规律研究。

基本反映出工区河流相的沉积环境,砂体整体呈现南北向分布,东西向砂岩变化较快的特征。

2.通过开展储层的研究,依据岩矿薄片、岩石物性、压汞等资料,苏75区块盒8及山1段储集岩性以中细石英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为主;主要目的层岩石成份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低;盒8段孔隙度平均值为8.2%,渗透率平均值1.0049×10-3μm2,要优于山1段孔隙度平均值6.93%,渗透率0.288×10-3μm2;该区排驱压力低,进汞饱和度高、退出效率低,是典型的低孔低渗的储层。

3.通过地震多属性反演,是本区预测含气储层的有效方法。

通过反演筛查得到砂质含量数据体,将有效砂岩剥离出来,再结合反演波阻抗数据体,用测井气层解释标准将含气砂岩剥离出来,实现预测含气储层的目的。

苏里格气田简介

苏里格气田简介

苏里格简介
苏里格气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已探明地质储量6025.27×108m3,最终可探明储量达7000×108m3,为迄今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气田。

苏里格气田区域构造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北侧,主要储集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山1段至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平均埋深3400米,是受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控制的大面积分布的低压、低渗透、低丰度,以河流砂体为主体储层的岩性气田。

其储集砂体纵向上多期重叠、横向上复合连片,有效砂体规模小,横向连续性差近。

100口井的试气成果表明,苏里格气田气井压力系数偏低、气井产量低、稳产能力差,除了少部分井(约10%)的无阻流量大于15×104m3/d以外,90%以上气井的无阻流量小于15×104m3/d,属于低产气藏。

苏里格气田有效储层横向展布变化大,单井控制面积小,含水饱和度高,具有较强的压敏效应,因而气井产能递减快,很难实现单井长期稳产。

苏里格气田规划建产期4年,稳产期10年,工钻井4000-5000口,稳产期末采出程度16.26%;区块生产期24年(递减期10年)。

开采期末采出程度20.16%。

区块的稳产是靠井的加密来实现。

在气田4年的建设期,仅钻全部开发井数的43%,而在气田10年稳产期,要钻全部开发井数的57%,待到区块稳产期结束以后,
就要用“扩边”或开发新的区块来补充天然气产量。

以上两个“滚动开发”的环节加上“富集区块的确定”、“井位的优选”,形成了苏里格气田“滚动开发”的全部内容。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二、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1、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
四川盆地内的地层结构复杂,由志留纪到第三纪地层均有发育。其中,志留 纪和二叠纪地层为页岩气的主要储层。这些地层在沉积环境中处于适宜的古地理 和古气候条件,为页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气源条件
四川盆地的气源条件十分优越,其中古生物化石和有机质是页岩气形成的主 要来源。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这些有机质会发生降解和裂解,形成大量 的页岩气。同时,四川盆地的煤系地层也为页岩气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4、钻探技术:针对苏里格大气田的地质特点,采用先进的钻探技术,如水 平井、大位移井等,以实现高效开发和低成本开采。
未来展望
苏里格大气田作为中国最大的整装气田之一,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科 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未来苏里格大气田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1、油气勘探和开发前景:在继续深化苏里格大气田勘探和开发的基础上, 应加强周边区域的勘探工作,寻找更多可开发的天然气资源。同时,应积极探索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如煤层气、致密气等,以提高天然气资源的整体开发水平。
成藏地质背景
苏里格大气田所处的地质背景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华北板块、松辽盆地等多 个地质构造单元。盆地内的地层发育完整,自上而下分别为新生代河湖相沉积、 中生代岩浆岩和古生代变质岩。地形地貌以沙漠和戈壁为主,气候干燥,属于典 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藏地质特征
苏里格大气田的成藏地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论
本次演示对苏里格大气田的成藏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其所处的地 质背景、成藏地质特征、勘探与开发等方面。通过研究发现,苏里格大气田具有 较好的成藏地质条件和资源量基础,采用合理的开发模式和钻探技术可实现高效 开发和低成本开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何自新;付金华;席胜利;付锁堂;包洪平【期刊名称】《石油学报》【年(卷),期】2003(24)2【摘要】苏里格大气田位于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中部 ,是我国陆上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天然气气田。

自 2 0 0 0年开展系统评价勘探以来 ,目前已在上古生界二叠系碎屑岩地层中获得天然气三级储量860 6 67× 10 8m3 。

该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 ,广泛沉积的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形成了广覆式的烃源岩 ,有机质在热演化作用下已达到成熟至高成熟阶段 ,在盆地内形成了丰富的气源。

二叠系由北向南展布的河流三角洲砂体在平缓的西倾单斜背景下 ,与侧向的河流间湾泥质岩遮挡及北部上倾方向的致密岩性遮挡一起 ,构成了大面积的岩性圈闭。

陆相砂岩储层中的高石英含量和火山组构的溶蚀是形成高孔渗储层的主要因素。

生、储、盖、圈闭以及保存条件的有机配置 ,为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提供了保障。

【总页数】7页(P6-12)【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单斜;岩性圈闭;河流-三角洲砂体【作者】何自新;付金华;席胜利;付锁堂;包洪平【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相关文献】1.苏里格气田成藏充注特征与地层水分布规律研究 [J], 万单夫;路中奇;傅波;王一;薛雯;赵占良2.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成藏特征 [J], 林良彪;蔺宏斌;侯明才;陈洪德;董桂玉3.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J], 韩载华; 赵靖舟; 陈梦娜; 李军; 吴和源4.苏里格低渗砂岩大气田天然气充注运移及成藏特征 [J], 李贤庆;李剑;王康东;孔龙玺;冯松宝;黄孝波;王萌5.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划分 [J], 张文忠;郭彦如;汤达祯;张君峰;李明;许浩;林文姬;陶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成藏机理

浅谈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成藏机理

浅谈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成藏机理苏里格气田是上、下古生界含气层系叠合发育区,天气生成、运移和保存条件较好。

气源岩主要为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至陆相的含煤地层,天然气为高成熟裂解气,苏里格气田处于就近运移的指向带上,条件非常利于天然气富集,并且地质构造没有对天然气构成影响,砂体的储集物性横向非均质性很强,有一定的规律。

成藏条件皆成大型化发育,源储紧密接触是大型化成藏的基础。

天然气大型化成藏的重要条件是源灶埋藏期规模储蓄能量,抬升规模排气。

它表现为岩性气藏集群式成藏,总体规模大。

一、成藏基本条件苏里格气田气藏压力为低压原因是埋藏深及沉淀配置、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苏里格气田经历了气藏压力逐渐降低的演化过程。

1、气源岩与储集层苏里格气田属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天然气。

来源比较单一。

苏里格气田与附近的烃源岩生气强度分布于18@108-40@108立方米/平方公里之间,处于生气高峰期具备形成中型气田的烃源岩条件。

下石盒子组底部的盒砂体和山西组上部的山砂体构成了苏里格气田主力层。

中粒层、含砾层石英砂岩构成了盒山段储层,储层空间以各种类型次生溶孔为主。

2、盖层100米以上的稳定的河漫湖相泥质岩构成了上古气藏的区域盖层。

覆泥岩及上倾方向致密泥岩为藏的直接盖层及侧向提供了良好的封堵条件,形成了较强的封盖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盖层。

苏里格气田大型岩性气藏体系的基础地质条件的形成得益于丰富的烃源岩、近南北展布的带状砂岩体、广厚的区域盖层以及分流间湾、支间洼地、河漫相泥岩等致密砂岩的遮挡。

二、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1.生、排烃特征受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至中生代连续沉降沉积特征的影响,苏里格及邻区的烃源岩热演化为连续过程。

烃源岩在快速埋藏期溫度达到80-90e(Ro-0.6%-0.8%开始生气,整个侏罗纪时期由于沉降缓慢,烃源岩未达到生气高峰,生成的天然气较少;而在快速埋藏期恰好与热异常事件相对应。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已进入高成熟阶段,气田进入生、排气高峰期,从烃源岩生气的整个过程看,均有天然气的生成与排出,生气期主要在K1时期。

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

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

三.苏里格气田的地质特征1.根本地质特征该区山1期在区内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近南北向展布的分流河道.盒8期在区内主要以河流一浅水沼泽相沉积环境为主,由北向南依次发育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亚相.砂岩在平面上广泛分布,储集体由北向南延伸,厚度逐渐变薄,东西向呈透镜状叠加.储集体砂纵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复合连片,储层普遍含气.储集砂岩粒度以粗、粗-中粒、中粒为主,砂岩储层结构成熟度比拟高.颗粒一般呈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主要粒径分布范围为0.2mm-3.0mm研究区储层的面孔率一般在2.0%以上,孔隙组合以晶间孔一溶孔为主要孔隙组合,见少量的粒间孔.1.1主力气层岩性特征及其厚度变化特征描述如下:①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oim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属华北海型沉积,依据区域性地层比照标志层、沉积旋回及古生物特征,可将其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马一、马二至马六等6个岩性段,马六段在盆地内分布局限.含气层主要分布在马家沟组马五段,主要岩性为褐灰色粉晶云岩.马五14底部发育深灰色凝灰岩;马五41底部发育灰绿色凝灰岩,这两层为下古生界重要的标志层.测井曲线具有高伽玛、高时差、低电阻、低密度等特征.马五5为厚层块状泥晶灰岩,厚约25m左右.该段测井曲线具有低平的自然伽玛和高电阻、高Pe值等特征,也是马家沟组马五段内重要的标志层.②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is〕以“骆驼脖砂岩〞之底为顶界,以“北岔沟砂岩〞之底为底界,与太原组整合接触.厚度约70m左右.根据沉积序列及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山1、山2两段.山2段区内主要是一套三角洲含煤地层,发育石英砂岩或岩屑砂岩,夹薄层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厚度一般45nr-60m山1段区内以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砂泥岩为主,砂岩由细一中粒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组成,厚度一般40m^50m为本区的主要目的层之一.③二叠系中统上、下石盒子组〔P2h〕石盒子组以“骆驼脖砂岩〞之底为底界,该砂岩的顶部有一层“杂色泥岩〞,其自然伽玛值高,是进行区域地层比照良好的标志层.根据沉积序列及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为一套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及灰绿色岩屑质石英砂岩与灰绿色泥岩互层,砂岩发育大型交错层理,泥质含量少,无煤层,厚度一般120〜160m由下而上,可分为盒8、盒7、盒6、盒5四个气层组.盒8段主要为一套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岩性为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及灰绿色岩屑石英砂岩,是本区的主力产气层段.上石盒子组砂岩不发育,其主要为一套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互层,上部夹有1〜3层硅质层,厚度一般140〜160m是一套干旱湖泊环境为主的沉积,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电阻、高自然伽玛.上石盒子组由下而上,分为盒4、盒3、盒2、盒1四个气层组.1.2主力气层划分标志:以山2段中部煤层及本溪组顶部煤层做为全区统一的比照标志层,确定目的层段的相对位置.①在山2段中部煤层之上10〜20m处,存在高伽玛,低电阻的二分时间单元面——洪泛面,是较好的标志层.②山1顶界沉积有一套根本稳定的泥岩隔层,电阻率值较高,与盒8底砂岩为冲刷突变接触.③从盒8段进入山1段,由于泥岩碳质含量的逐渐增加和使得电阻率逐渐抬晨〕o④盒8顶界上下地层电阻率有一定的变化,在该位置以下地层电阻率根本上都比上面的地层的要高,电阻率台阶、自然伽玛曲线台阶明显.表1-1苏里格气田东区上古生界地层简表1.3储层特征苏里格东区盒8段储集岩性主要为岩屑质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粒度以粗、粗-中粒、中粒为主,下部见含砾砂岩及细砾岩.颗粒成分以石英、燧石及石英岩为主;岩屑成份以燧石、喷发岩、片岩为主;填隙物有杂基、铁方解石、硅质、水云母及高岭石等.受沉积环境影响该,区盒8段砂岩储层结构成熟度比拟高.颗粒一般呈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主要粒径分布范围为0.2mm〜3.0mm.盒8段储集空间主要为溶孔〔杂基溶孔、岩屑溶孔等〕、晶间孔、剩余粒间孔及少量微裂隙.根据区内20口取心井常规物性分析资料统计结果,该区有效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0〜14.0%,平均9.2%;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00〜1.000X10-3^m2之间,平均0.607X10-%im2o山1段砂体是一套以分流河道为主的砂、泥岩地层,平均厚度2.9m,平均孔隙度8.38%,平均渗透率0.28X0-7m2.山1段砂体以粒间孔、岩屑溶孔和高岭石晶问孔为主.。

苏里格提速方案(泥浆)

苏里格提速方案(泥浆)

苏里格气田开发井钻井技术提速方案一、基本概况1.地质概况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北侧,构造形态为一宽缓的西倾单斜,坡降3-10m/km,地质分层深度及厚度变化不大,下表是苏6井区一口井的分层情况:苏里格气田地质分层及岩性描述概况若流沙层太厚,必须用白土浆全部钻穿流沙层后逐步转为低固相聚合物泥浆。

二.钻井液技术(一)2009年苏里格区块提速情况钻井液指标完成情况(二)2009年苏里格区块常规井钻井液技术难点:1、表层流沙层坍塌。

该区块表层流沙层厚度一般为20-50米不等,流沙层的特点是颗粒胶结性差,层间有夹层,钻进中上部流沙层易垮塌,影响井口及基础。

2、安定组、直罗组是主要的坍塌层,钻进中容易形成“大肚子”,完钻电测安定、直罗组遇阻率高,如2008年完钻134口井,电测一次成功110口,一次成功率82. 1%,共遇阻29次、其中安定、直罗组遇阻19次,占72.4%。

3、延长下部、纸坊组也是易垮塌地层,此段也是防塌重点。

4、完钻钻井液性能粘切高,影响起钻速度。

5、苏36井个别井刘家沟地层井漏,甚至延长组也有漏失,今年在延长组发生大型漏失的有两口井,挤水泥3-8次。

(三)钻井液技术方案1、苏里格区块表层钻进中钻井液防塌技术措施1.1表层流沙层厚度一般30-50米,流沙层钻进中,若钻井液失水过大,沙层易坍塌下滑,易造成别泵、卡钻,尤其表层3-5米范围内基本呈流体状,打导管过程中也时有鳖跳现象,层间有夹层,钻进中上部流沙层易垮塌,影响井口及基础。

1.2打导管配制50-60方白土浆,配方:清水+ 0.15-0.2% CMC+0.15-0.20% Na0H+5.0-6.0% 白土,配制好后充分循环2周,测得性能达到:密度≥1.04,粘度≥40秒,PH=8-9的范围。

1.3钻进中首先“大钻头(480mm以上)、白土浆、小循环、座实、校正、回填、灌满、防挂”等施工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其次强化转速(复合钻进),小排量钻穿流沙层,提高表层钻速。

苏里格气田桃2井区盒8~山1段储层特征

苏里格气田桃2井区盒8~山1段储层特征

苏里格气田桃2井区盒8~山1段储层特征【摘要】文章从岩石特征入手,结合常规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分析成果,利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盒8~山1段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是原生残余粒间空隙、颗粒溶孔;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储层苏里格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桃2井区位于苏里格气田东区南部,工区面积651km2,属低渗致密砂岩气藏。

地表主要为沙漠草滩区,地形相对高差20m左右,地面海拔一般为1330~1350m,年平均气温冬季-10℃~-15℃,夏季15℃~25℃。

1 储层岩石学特征1.1 岩石类型根据前人和邻区资料,桃2井区及邻区盒8~山1段以长石、岩屑、石英三端元进行岩石类型的分类,可知岩屑砂岩为主要的岩石类型,少量石英砂岩,偶见次长石岩屑砂岩。

这三大类岩屑中以石英岩屑类和火山岩屑类为主,千枚岩屑类含量较低。

1.2 砂岩结构特征从粒度上而言,本区砂岩以粗、中粗和中砂岩为主,其次是中细、细和少量砾岩,砾石大小一般为2~4mm,属于细砾。

砂岩中颗粒形态为次圆-次棱角状,以次棱角状为主,分选中等-较差,标准偏差多数在1~3之间,部分不等粒砂岩中的粒度分布呈双峰态。

反映出河流水动力较强,沉积物快速堆积和距物源较近的特点。

1.3 胶结物特征本区砂岩中胶结物类型多样,有菱铁矿、泥质杂基、铁白云石、绿泥石、铁方解石、硅质、高岭石、凝灰质、伊利石等,总胶结物含量一般不超过15%。

各胶结物种类在各类岩石中无明显差异。

在这些胶结物中以凝灰质、粘土类和硅质较为重要,这些是影响砂岩储层性质的最主要的因素。

虽然这些碳酸盐类胶结物分布较不均匀,但是由于它们的分布局限,总体含量较低,总体来说对储层特征影响不大。

2 储层物性特征对苏里格桃2井区测井解释的孔渗数据统计表明:苏里格气田桃2井区山1、盒8下以及盒8上储层物性特征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

由沉积相分布特征我们得知:桃2井区盒8下段砂体最厚,山1段最薄,每个层段底部小层砂体厚度普遍高于该层段顶部小层砂体厚度,与之相对应,盒8下段砂体储层物性的孔渗性能最优,山1段的孔渗性能最差,但是每个层段小层间储层物性的分异性特征却不明显。

苏里格气田苏东南区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整体部署技术研究

苏里格气田苏东南区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整体部署技术研究

苏里格气田苏东南区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整体部署技术研究摘要:苏里格气田是典型致密砂岩气田,具有“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建井数量多,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难度大。

为提高单井产量,改善气田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以苏东南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整体开发技术研究。

从层位优选、储层评价、砂体解剖、天然气富集规律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优选盒8、山1主力开发层系。

根据不同区块的主力储层发育特征,按照“单层丛式水平井整体部署、单层三维水平井整体部署和多层系立体开发水平井整体部署”的思路,进行水平井整体部署,最终达到确保水平井储层钻遇率,提高气藏开发效率的目的,形成一套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整体部署技术。

关键词:致密砂岩苏里格气田水平井整体部署丛式水平井引言非常规天然气近年来发展迅速,致密气是目前开发规模最大的非常规天然气。

相对常规储层,致密气储层地质条件更差,孔喉尺度极其微小,相当大一部分流体在渗流过程中被毛管力和粘滞力所束缚难以流动。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资源量约6.6万亿立方米,分布面积达数万平方千米。

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分布的主要地区,是一个河流相的低压低渗致密砂岩气田,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砂岩发育、单砂体规模小、有效砂体展布局限、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同时还具有单井控制储量有限、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的特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产能建设及生产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给开发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因此,需要加强储层评价和含气富集规律的研究,更需要对井位部署方式和水平井整体开发进行研究。

苏东南区位于苏里格气田东区南部,是长庆油田目前上产的主力区块,该区的有效开发对长庆气区的持续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优选苏东南区进行水平井整体部署,提高气田开发效益,为苏里格气田的开发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

一、气藏地质概况苏里格气田苏东南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和靖边县境内;地表为沙漠、草地,地形相对平缓,海拔1250~1350m;年最高气温36℃,最低-28℃,属内陆性半干旱气候;交通和通讯条件较差。

苏里格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开发井型井网技术

苏里格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开发井型井网技术

苏里格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开发井型井网技术何东博;贾爱林;冀光;位云生;唐海发【摘要】Sulige gas field is a typical tight sand gas field in China. Well type and pattern optimization is the key technology to improve single well estimated reserves and recovery factor and to achieve effective field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large area, low abundance and high heterogeneity of Sulige gas field, a series of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cluding hierarchical description for t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large composite sand bodies and well spacing optimization, well pattern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horizontal trajectory and deliverability evalua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gas wells. These technologies provide most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s for the increases of classⅠandⅡ wells pr oportion to 75%-80% with recovery factor enhanced by more than 35% and for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horizontal drilling. To further improve individual well production and recovery factor, attempts and pilot tests in various well types including side tracking of deficient wells, multilateral horizontal wells, and directional wells, and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and combined well pattern of various well typ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苏里格气田是中国致密砂岩气田的典型代表,井型井网技术是其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和采收率、实现气田规模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针对苏里格气田大面积、低丰度、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形成了大型复合砂体分级构型描述与优化布井技术、井型井网优化技术、水平井优化设计技术和不同类型井产能评价技术,为苏里格气田产能建设Ⅰ +Ⅱ类井比例达到75%~80%、预期采收率提高到35%以上以及水平井的规模化应用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苏里格气田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应继续开展低效井侧钻、多分支水平井、多井底定向井等不同井型,以及水平井井网、多井型组合井网的探索和开发试验.【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3(040)001【总页数】11页(P79-89)【关键词】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田;井型;井网;分级构型;水平井;单井控制储量;采收率【作者】何东博;贾爱林;冀光;位云生;唐海发【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0 引言苏里格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并投入开发的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也是中国致密砂岩气田的典型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苏里格气田的地质特征
1.基本地质特征
该区山
1
期在区内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近南北向展布
的分流河道。


8
期在区内主要以河流-浅水沼泽相沉积环境为主,由北向南依次发育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亚相。

砂岩在平面上广泛分布,储集体由北向南延伸,厚度逐渐变薄,东西向呈透镜状叠加。

储集体砂纵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复合连片,储层普遍含气。

储集砂岩粒度以粗、粗-中粒、中粒为主,砂岩储层结构成熟度比较高。

颗粒一般呈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主要粒径分布范围为0.2mm~3.0mm。

研究区储层的面孔率一般在2.0%以上,孔隙组合以晶间孔-溶孔为主要孔隙组合,见少量的粒间孔。

1.1 主力气层岩性特征及其厚度变化特征描述如下:
①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O1m)
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属华北海型沉积,依据区域性地层对比标志层、沉积旋回及古生物特征,可将其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马一、马二至马六等6个岩性段,马六段在盆地内分布局限。

含气层主要分布在马家沟组马五段,主要岩性为褐灰色粉晶云岩。

马五
1
4
底部发育深灰色凝灰岩;马五
4
1底部发育灰绿色凝灰岩,这两层为下古生界重要的标志层。

测井曲线具有高伽玛、高时差、低电阻、低密度等特征。

马五5为厚层块状泥晶灰岩,厚约25m左右。

该段测井曲线具有低平的自然伽玛和高电阻、高Pe值等特征,也是马家沟组马五段内重要的标志层。

②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以“骆驼脖砂岩”之底为顶界,以“北岔沟砂岩”之底为底界,与太原组整
合接触。

厚度约70m左右。

根据沉积序列及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山
1、山
2

段。


2
段区内主要是一套三角洲含煤地层,发育石英砂岩或岩屑砂岩,夹薄层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厚度一般45m~60m。

山1段区内以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砂泥岩为主,砂岩由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组成,厚度一般40m~50m,为本区的主要目的层之一。

③二叠系中统上、下石盒子组(P2h)
石盒子组以“骆驼脖砂岩”之底为底界,该砂岩的顶部有一层“杂色泥岩”,其自然伽玛值高,是进行区域地层对比良好的标志层。

根据沉积序列及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为一套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及灰绿色岩屑质石英砂岩与灰绿色泥岩互层,砂岩发育大型交错层理,泥质含量少,无煤层,厚度一般120~
160m。

由下而上,可分为盒
8、盒
7
、盒
6
、盒
5
四个气层组。


8
段主要为一套河
流-三角洲相砂岩,岩性为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及灰绿色岩屑石英砂岩,是本区的主力产气层段。

上石盒子组砂岩不发育,其主要为一套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互层,上部夹有1~3层硅质层,厚度一般140~160m。

是一套干旱湖泊环境为主的沉积,在测井
曲线上表现为高电阻、高自然伽玛。

上石盒子组由下而上,分为盒
4、盒
3
、盒
2


1
四个气层组。

1.2 主力气层划分标志:
以山
2
段中部煤层及本溪组顶部煤层做为全区统一的对比标志层,确定目的层段的相对位置。

①在山
2
段中部煤层之上10~20m处,存在高伽玛,低电阻的二分时间单元面――洪泛面,是较好的标志层。

②山
1顶界沉积有一套基本稳定的泥岩隔层,电阻率值较高,与盒
8
底砂岩
为冲刷突变接触。

③从盒
8段进入山
1
段,由于泥岩碳质含量的逐渐增加和使得电阻率逐渐抬
高。

④盒
8
顶界上下地层电阻率有一定的变化,在该位置以下地层电阻率基本上都比上面的地层的要高,电阻率台阶、自然伽玛曲线台阶明显。

表1-1 苏里格气田东区上古生界地层简表
苏里格东区盒8段储集岩性主要为岩屑质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

粒度以粗、粗-中粒、中粒为主,下部见含砾砂岩及细砾岩。

颗粒成分以石英、燧石及石英岩为主;岩屑成份以燧石、喷发岩、片岩为主;填隙物有杂基、铁方解石、硅质、水云母及高岭石等。

受沉积环境影响该,区盒8段砂岩储层结构成熟度比较高。

颗粒一般呈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主要粒径分布范围为0.2mm~3.0mm。

盒8段储集空间主要为溶孔(杂基溶孔、岩屑溶孔等)、晶间孔、残余粒间孔及少量微裂隙。

根据区内20口取心井常规物性分析资料统计结果,该区有效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0~14.0%,平均9.2%;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00~1.000×10-3μm2之间,平均0.607×10-3μm2。

山1段砂体是一套以分流河道为主的砂、泥岩地层,平均厚度2.9m,平均孔隙度8.38%,平均渗透率0.28×10-3μm2。

山1段砂体以粒间孔、岩屑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孔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