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浅析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

浅析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

浅析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作者:吴子国吴向宇冯清爱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精神生活问题对策论文摘要]文章界定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内涵并明确了其具体范畴,从政治倾向多元化、政策认同浅显化、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行为滞后化、道德失范严重化、人际交往复杂化、业余文化生活随意化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对策。

一、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界定“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对称,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和改造,理想的选择,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文艺欣赏和娱乐,以及信念、志趣、情操、爱情、友谊、社交,等等。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指大学生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具体地讲,是指大学生为提高自身素质,围绕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而参加和开展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二、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治倾向多元化。

政治倾向包括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行为倾向。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接受政治教育的主要环境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单纯学校发展到现在的家庭、学校及社会。

而社会环境,不仅指社会关系环境,包括社会物质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庞杂;作为政治人的大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政治教育也变得复杂起来,过去那种单一的环境刺激因素已经改变,多元的环境刺激已经形成,从而导致政治倾向的多元化。

由于政治心理倾向的多元化而导致了政治行为的多元化。

2.政策认同浅显化。

政策认同是指公众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一项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一般来说,政策合法性、政策质量、政策问题的关注程度、政策动员技术、政策执行能力、政策组织状况、政策对象的顺服程度、政策环境等都是影响政策认同的因素。

部分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只是一般的认同,并非都能建立在理性认同的基础上,明显的表现就是部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实用性和矛盾性。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范文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范文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物质文化的丰富,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淡化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现状,并探讨有效的培育对策,以期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现状1. 缺乏长期目标与毅力:当前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时,缺乏长远的规划与坚持的毅力,往往容易被短暂的困难所打倒。

2. 依赖性强: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庇护下,部分大学生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忽视实践与体验: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书本知识和网络信息,忽视了实践和实际体验的重要性。

三、原因分析1. 教育环境的变化: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

2. 家庭教育的偏差:部分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和奋斗的经验。

3. 社会风气的变化:现代社会追求效率和舒适,一些负面社会风气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四、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对策1.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应将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独立意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艰苦奋斗的意义。

2. 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

3.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应共同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奋斗的社会风气,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4. 强化实践教育:学校应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通过组织实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其奋斗的动力。

大学生精神状态报告模板

大学生精神状态报告模板

大学生精神状态报告模板前言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大学生精神状态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本次报告旨在分析大学生的精神状态,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第一部分:大学生精神状态的现状1. 大学生的压力日益增加: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多重压力。

这些压力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小的影响。

2. 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家庭教育模式的转变、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变化,都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形成挑战。

第二部分:大学生精神状态存在的问题1. 学习焦虑:由于学业压力大,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学习焦虑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还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2. 就业压力引发的困惑: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开始面临就业问题,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使他们产生了迷茫感和困惑。

3. 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第三部分:大学生精神状态问题的原因1. 教育体制问题:传统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多弊端,重视分数、忽视能力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加了他们的压力。

2.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十分巨大,大学生在竞争中追求卓越,但同时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这可能导致他们的精神状态出现问题。

第四部分:应对措施1. 完善教育体制:教育制度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培养,减轻学业压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3.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精神内耗数据调查报告

大学生精神内耗数据调查报告

大学生精神内耗数据调查报告一、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精神内耗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精神内耗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数据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规划、自我认知等方面,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精神内耗的情况。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

同时,对 50 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详细和真实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一)学习压力方面超过 70%的大学生表示感受到较大的学习压力。

其中,考试成绩、学术研究和作业负担是主要的压力来源。

不少学生为了追求高分和奖学金,过度投入时间和精力,导致精神疲惫。

(二)人际关系方面约 60%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宿舍矛盾、同学竞争以及恋爱问题是常见的人际压力源。

部分学生因害怕被孤立或拒绝,而在社交中谨小慎微,内心消耗大量能量。

(三)未来规划方面近 80%的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

就业前景不明朗、职业选择困难以及考研、考公的竞争压力,让他们时常陷入自我怀疑和纠结之中。

(四)自我认知方面约 5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清晰的认识。

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因一点挫折就否定自己,产生消极情绪。

四、原因分析(一)社会竞争激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

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家庭期望过高许多家长对子女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

这种过高的期望往往转化为学生内心的负担,导致精神内耗。

(三)网络信息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来。

大学生在接收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产生焦虑和不安。

(四)缺乏心理调适能力部分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不能及时调整心态,从而陷入精神内耗的困境。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学校 更关 心 的是学 生“ 考试” 能力 培养 , 轻 视学 生 “ 情” 、 “ 志” 因素 的养成 。教师教 学注 重的是 如何 使学 生在 最短 的时 间
内最 大 限 度 地 掌 握 书 本 知 识 ,以 期 在 考 试 中获 得 较 高 的 分
括 学 习文 化知 识 与基本 技 能 , 也包 括 情 感 、 态度 、 价 值观 的 形成 , 让学会 生存 , 学会 做人 。因此学 习生活 质量 的好 坏不 仅关乎 知识文 化 的交 流与传 递 ,更 影 响到学 生个 体精 神 的
二、 产 生 的 原 因
1 . 功 名 化 的教 育 价 值 观
升学率 ,教师关 注 的是 学 生的成 绩 .实施 的是 注入式 教学 法、 题 海战术 , 学 生被 当做接 受 知识 的容器 . 只知道 “ 拼命 学
习” , 不知道如 何立足社 会 , 与 他人相处 , 缺乏想 象力 , 丧 失 学 习兴趣 , 产生 许多 学业 失败者 。可 以说 以升学 为导 向 的“ 苦 读” 是 时下学生 学习生活 的主要样 态 。
得一 席之地 而避免 沦为 社会 的弱者 ,家 长们 只能 寄希望 于
通 过 刻 苦 学 习 实 现 向上 流 动 . 而“ 学 校 为 了 保 证 生 源 和 获 取 更 多资源 , 为 了迎 合 上 级 和 公 众 的 评 价 标 准 , 不 得 不 举 全 力
时, 由于绝 大部分 时间 和精力 都用在 文 化知识 的学 习上 , 学
薯i
墓 蓦
j ¨
教育理论研究
- -

蠹 薯
大 学 生 学 习生 活 的 现 状 、 成 因及 对 策 分 析
王 志 曲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现状及培育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现状及培育路径

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孩子的奋斗意识和精神。
加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02
学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
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加强社会教育的引导作用
03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文化环境,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机
会,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05
结论与展望
在实践活动中注重融入奋斗精神的教育元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奋斗的意义和价 值。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对实践活动进行科学评价,将学生的参与程度、贡献大小、思想表现等纳入评价范围,以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到成长。
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加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01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
奋斗精神在大学生中的现状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缺乏奋 斗精神的问题,他们缺乏明确 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对未 来感到迷茫和困惑。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一些大 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逃避 心理,缺乏勇气和决心去克服 困难。
有些大学生过于追求物质利益 和享乐主义,而忽视了精神追 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影响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因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 神现状及培育路径
2023-11-12
目 录
• 引言 •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现状 •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路径 • 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品
质之一。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缺乏奋斗 目标、拼搏意识等问题,需要关
促进身心健康

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论述.doc

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论述.doc

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论述作者:安海娟王宏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0期[摘要]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能反映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文章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为主线,对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健康方面、不健康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内容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作者简介]安海娟(1976- ),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煤炭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宏(1965- ),女,河北乐亭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河北唐山 063000)[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5-0072-02人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一种精神存在,精神生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个人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以其所拥有、选择、追求和创造的精神资源满足以及超越自身精神需要的精神活动和状态。

正是人的这种精神属性,决定了精神生活是人所特有的,是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本性的一种肯定。

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一般来讲,在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新特征的大学生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可称为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包括健康的精神生活和不健康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健康的精神生活是指大学生为提高自身素质,围绕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而参加和开展的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总称。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08年6月,笔者对河北省唐山市四所高校(河北理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的部分学生做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问卷调查,为了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多次找到相关专家讨论研究,并进行了预调查。

问卷共59个题目,在2004、2005、2006、2007、2008级学生中下发问卷1200份,收回1148份,回收率95.7%。

大学生活中的精神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法

大学生活中的精神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法

大学生活中的精神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原因,一些大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精神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活中的一些精神健康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强制性学习压力大学生们为了在学术上保持最佳表现,通常会在学术领域内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

然而,长时间的符合性学习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缓解学习压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1. 制定时间表在这个多任务的世界中,我们必须平衡学习、业余和工作,以便避免不必要的压力。

制定一份时间表,以充分利用时间,来平衡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2. 建立学术、与朋友关系与家庭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建立一些深厚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学习上发挥一定作用,开阔自己的视野。

二、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活中,许多人会感到孤独和难以适应新环境。

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情感问题。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1.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一些情感问题,保持合理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建议大家去校医院或相应的咨询中心寻求专业帮助。

2. 与同学互相交流在大学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情感问题大多数人都非常相似。

可以选择与同学互相交流,开诚布公地交流问题,相互支持、理解、鼓励和鞭策。

三、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导致许多人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感到焦虑。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增加实习机会通过实习可以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每年大学都有许多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可以在学期间安排一些实习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就业市场和现实生活,学习一些适应现实生活的技能。

2.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大学生之后也让人更有机会在社会上使用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来探索成为个人权利的可能性,这也可以让自己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的就业市场。

四、生活规律生活体制不稳定可能会造成与精神健康相关的危机。

大学生精神生活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精神生活问题及对策
关键 词 : 神 生活 ; 精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 无 主义 虚
领会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意义和温存。伴随着经济全 般而言 , 大学生的身份和活动决定 了大学生 球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 , 功利 主义价 值取 向也在 我 国不断 滋生 蔓延 。功利 主义 动 主要的生活方式就是精神生活 , 应该不存在 闲暇时 间短缺 、 神 生 活 匮乏 的 问题 。并且 绝 大 多 数 大学 机 驱使 下 的 大学 生缺 乏公 共 精 神 ,淡 化 理 想信 念 , 精 生 的精 神 生 活是 充实 而 愉快 的 , 们对 自己 的前 途 无 视 他 人 疾 苦 , 关 心 社 会 公 共 利 益 , 图 安 逸 享 他 不 贪 和国家的命运充满信心。但一部分大学生精神生活 受 。 存在 着 严 重 的问题 , 直接 影 响着 学 生 的现 实 生存 状 2价值 趋 向 : 、 虚无 主义 展露 态 和发展 。问题 主要 表 现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精 神 生 活在 现 代 遭 遇 到 的最 大 危 机 是 来 自虚 l 行为 决策 : 、 功利 倾 向严重 无 主义 的 困扰 。 “ 虚无 主义 意味着 什 么? — 意味 着 — 些 大 学生 在行 为 决 策 方 面 表 现 出极 强 的功 最高价值 自行贬值 。没有 目的。没有对 目的的回 利 主义倾 向 。事情 做 与不 做 、 取 什么 样 的方 式 完 答 。 【 采 ”- 】 简单地 说 , 是生 活本 身 意义 的丧 失 。 就 意义一 全取决 于对 自己是否 有利 及其 利益 的大小 。无论 对 旦失 去 , 活 中就 不再 有 希 望与 梦想 , 生 美好 、 尚与 高 人 还 是对 事 甚 至 自己的举 手投 足 、 颦 一 笑都 取 决 丑 陋 、 下 不 分 , 界 也 就在 根 本 上 呈 现 出无 价 值 一 卑 世 ‘ 功利 , 去 了基 本 的标 准 。即便 是对 于 “ 习”这 的状 态 。这种 价值 观驱 使下 的人 生处 于消 极 悲观厌 失 学 种精神活动也是 向着功利的 目的。计算机过级 、 英 世 、 浑噩 噩 的状 态 。人成 为无 根 的 、 目的 的 、 浑 无 无 语 拿证 受 到 他们 的 狂 热追 捧 , 而不 能 直 接带 来 现 实 原则 的 、 意妄 为 的存 在 物 。这种 价值 观 一旦泛 滥 , 肆 利益的科 目 —— 旨在提高修养 的人文学科 、 提升道 社 会 将不再 有秩 序 , 界将 充满 纷争 、 世 永无 宁 日。因 德素质和人生信仰 的思想政 治教育理论课——常 而 , 无 主义 是 现代 化 过程 中最 可怕 的疾 病 。一 些 虚 常被漠视冷待 。在他们看来 , 学习不过是手段 , 物质 西方 发达 国家 已经 陷人 这种 危机 。我 国 由于处 于全 利益如高职 、 高薪 、 优待等成为他们唯一的最终 目 球 资 本 主义 以及 剧 烈社 会 转型 期 的现 时代 , 部 分 一 的。在 学 习 中 , 他们 已经感 受不 到 知识 的 内在魅 力 、 大学 生 的精 神信 仰 同样 陷 入 了虚无 主义 , 管才 初 尽 精神 陶冶和品格提升 , 而是备感痛苦和压抑 。与人 露 端 倪 , 绝 对 不 可小 视 。大 学生 作 为 时代 的弄 潮 但 的相 处 也不 过 成为 实 现某 种 目的 的阶 梯 , 是在 人 儿 , 于 喜欢触及新事物、 吸收新观念 。而价值尺度的多 与人的交往 中, 他们不是 出于真心 、 没有付 出真情 , 元性和不确定性 , 使得他们不知所措 , 内心充满矛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分析图表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分析图表

1.您的性别男女2.您的政治面貌3.您的专业4.家庭居住地5.在大学校园里,您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50%的大学生在校园里,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业,在人际交往,学生工作,社团活动,上网等方面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在人际交往、上网方面占有较大比例,说明仍有较大比例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时间分配存在问题。

6.在学校您和老师的关系是过多地来,只有28%非常喜爱老师并乐意与老师进行交流,甚至有20%的大学生没有感觉,处于盲目状态,还有2%的大学生比较惧怕老师,不敢与老师进行沟通,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7.您对校园内外活动以及社团活动的参与度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68%的大学生会选择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参加活动比较积极,这是一个较好的现象,说明大学生认识到课外活动的重要。

8.和家人的关系及亲密程度令你满意吗?调查结果表明46%的大学生和家人的关系及亲密程度满意,42%的大学生很满意和家人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感觉与家人的关系比较融洽。

9,您目前的恋爱状况是:调查结果表明52%的大学生在对待恋爱上,目前不愿意面对这一问题,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渴望爱情,但无合适对象。

同时在大学里也有一部分同学处于热恋中。

10.你常和同学、朋友聊天、聚会吗?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大学生愿意同其他人交流,但还是有很多大学生只是和少数人交流,存在着自我封闭的问题。

11.你有明确的信仰吗?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有明确信仰的只占了28%,在这之中,有少数人信仰佛教等宗教,多数人是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占62%的人没有明确的信仰,属于无宗教信仰人士;10%的人只信仰自己。

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与我国国情有关,宗教信仰自由让多数人选择不信教。

12.你参加过一些公益或志愿者活动吗?根据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28%的人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但大多数人都参加过,只是40%的人都只参加过1~2次,少数人能够坚持或者获得机会多次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

关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2012年第0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2期)Total No .302收稿日期:2011—12—03作者简介:史伟(1981—),男,河北保定人,辽宁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与思考史伟(辽宁科技大学,辽宁鞍山114051)摘要:大学生群体既属于青年群体,又属于社会的精英群体。

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进行研究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

只有了解了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困惑和心理压力,作为高校辅导员才算是真正的把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生活;价值观;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28—02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精神生活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

只有深入到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去,才能为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

一、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心理生活实效性不大,文化生活虽丰富多彩,但多趋于功利性和娱乐性,心灵生活则严重缺失,精神生活各方面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

(一)价值观扭曲、价值倾向功利化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中的价值多元化影响,抛弃了原来接受的价值观,随波逐流。

在现实中,这表现为:许多学生的内心躁动不安,精神生活缺乏恒定性,从众行为较为普遍,容易紧跟社会潮流,人云亦云。

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严重,甚至为了金钱,不惜出卖尊严、良心。

这些行为说明在当代的大学生中存在着一种金钱和物质利益至上,求享受,图安逸,幻想不劳而获的价值观。

而这种价值观与时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背道而行的。

(二)道德人格缺失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

新时期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 生心理健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 生心理素质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时处 理心理问题
推进网络素养教育
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增强其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防止网络成瘾 和网络诈骗等不良行为。
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网络法律法规、网络信息辨别等。
单击添加标题
影响大学生精神 生活的因素 实践探索
大学生精神生活 中存在的问题 对策与建议
总结与展望
价值观多元化
社会多元化:社会多元化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 网络影响:网络信息繁杂,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心理压力增大
价值观念:个人 价值观念与现实 社会存在冲突, 导致精神困扰
加强价值观引导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提升心理素质
学习压力:课程难度大,竞争激烈 社交压力:人际关系复杂,难以融入 经济压力:生活费用高,家庭经济负担重 情感压力:恋爱、家庭等问题困扰 职业规划压力:对未来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心理疾病: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增多
网络成瘾问题
网络成瘾现象:长时间沉迷于网 络,无法自拔
影响社交:减少与他人的交流和 互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学习: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
影响健康:长时间使用网络导致 视力下降、颈椎病等问题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大学生是处于青春期的人群,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需要在学业、生活、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自我管理。

大学生自我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时间管理不当、学习压力过大、生活习惯不健康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和发展。

大学生需要明确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一、大学生面临的自我管理问题1. 时间管理不当大学生的课业繁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但是很多大学生对时间管理不擅长,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

2. 学习压力过大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大,需要面对各种考试、作业和实习等,这种学习压力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

3. 生活习惯不健康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往往不健康,包括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大学生面临着人际关系复杂、情感丰富的环境,需要进行情感管理,但是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容易陷入情感困扰。

大学生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可以利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时间表等,帮助自己更好地利用时间。

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时,可以适当减轻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会寻求帮助,如向老师、同学请教,或者通过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来放松自己。

大学生需要意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的健康和学习是有益的,可以通过定时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提高情感管理能力大学生在面临情感问题时,可以学会积极面对和处理情感,如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与朋友或家人交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状态。

5. 培养自律和自我激励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培养自律和自我激励能力,来更好地管理自己。

可以制定一些小目标,通过完成这些小目标来增强自己的自我激励能力。

6. 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精神状态分析报告

大学生精神状态分析报告

大学生精神状态分析报告前言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以及国家的未来。

本篇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现状分析1. 压力与焦虑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就业和社交压力。

高考制度的不公平、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以及社交媒体的焦虑感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压力和焦虑问题。

2. 孤独与孤立大学生生活的变化和社交圈的缩小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的孤独感。

远离家乡、离开熟悉的人际关系网,使得大学生在新环境中很难建立起新的社交网络,从而造成孤立和孤独感。

3. 自我认同与自我压力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较高,大学生也往往希望通过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来获得认同感。

然而,由于自身能力与社会期望的不匹配,大学生往往感到自我压力和自我认同上的困惑。

4. 缺乏目标和动力大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容易陷入迷茫和懒散的状态。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意,使得大学生难以找到真正的动力去奋斗和追求自己的目标。

原因分析1. 教育制度的问题目前大学生所承受的学业压力主要来自于教育制度的问题。

单一的高考制度导致了高考的极度竞争,学生只关注分数而不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制度的不公平性和片面性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2. 社会环境的问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但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使得大学生找工作变得困难。

而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普遍感到焦虑和自卑。

此外,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大学生来说,发展自身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3. 个人问题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自我认知以及处世态度等问题也影响了他们的精神状态。

缺乏自信、主动沟通等能力,使得大学生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导致孤独感的加剧。

同时,对未来的规划不明确,使得大学生缺乏目标和动力。

对策建议1. 改革教育制度应该着力改革高考制度,减少对分数的过度依赖,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年第36卷第11期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姗姗,司律(喀什大学,新疆喀什844000)摘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青年力量,担当精神的培育直接关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P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

重视培育担当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通过思政理论课与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共同势力,将担当精神内化在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中,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关键词:大学生;担当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27(2019)-11-0166-06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ol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WANG Shanshan,SI Lv(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 Xinjiang844000)Abstract:as the youth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pir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uture and f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April30,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ointed out at the General Assembly commemorating the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that"Chinese youth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imes.The times call for responsibility,and nation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young people.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value of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bear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nd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the society,the family and themselves,internalize the spirit of bearing in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So tha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really become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of the new era.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responsible spiri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力量中极富朝气、善于开拓创新的群体,是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将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寄予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更展现了大学生群体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近期,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中越来越频繁的提到“担当”一词,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越加重要%目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大学生群体担负起自身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的课堂教学和各种业余文化活动之外,不少人对自己的业余 本最好的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应是今日大学生主动的追
文化活动缺乏合理安排,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强。 求,教育工作者更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要积极地有计划地组
一方面,表现在活动的时间比较随意,部分大学生一周没有固定 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如帮助基层社区组织
应从智能文化教育入手,把“教风”建设与转变教育观念有机结 质。应想方设法增加辅导员业务进修和学习深造机会。同时,采
合起来,使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本门学 取各种措施增加学生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以促使更多的高素质
科与人类的发展有什么联系,教育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特别是 人才进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第二,探索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路
5. 道德失范严重化。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 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 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 为的混乱。部分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较为突出,如忽视思想道德 修养和文化修养,缺乏基本的文明礼仪,语言粗俗,行为不雅;社 会公德缺失,对他人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甚至丧失基本的是非观 念,视偷盗为儿戏;网络道德虚无,在网上随意谩骂、诽谤、传播 虚假消息、制造病毒等。《书摘》杂志曾对道德失范的大学生做过 这样的概括“: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有文化没有修 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有理想 没有实践。”
动机,除了归属感需要、获得物质利益的帮助外,寻找自我实现 修养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重要基础,它有
的途径,获得社会认可也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交往动机;从交 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精神,为他们未
往对象来看,大学生人际交往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亲人、同学、 来的发展和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提供广博的文化底蕴。高
[关键词]大学生 精神生活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吴子国(1972- ),男,河北承德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高级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吴向宇(1981- ), 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冯清爱(1980- ),女,河北沧州人,河北科技师范学 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北省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 题编号:20060400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85(2009)27- 0172- 02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四是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和社会主义
[3]李燕华.当前河南省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郑州轻
精神文明的基本精神能否相互一致的问题。
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009 年9 月下 173
4. 道德行为滞后化。道德行为又称“伦理行为”,指一切具有 善恶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个人活动。道德行为包括两种基 本类型,即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道德的行为,或称善行,是 指从行为的动机到行为的效果都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不 道德的行为,或称恶行,是指从行为的动机到行为的效果都有害 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我们所说的道德行为仅指道德的行为。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大 众化已成为趋势,整体国民素质普遍提升,社会现代化程度增 强。但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所表现出的道德行为还远 远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或者仅有良好的行为动机而没有 实际行动,也就不会产生良好的后果;或者有良好的行为动机且 有实际行动,但却不能产生利他的后果。整体表现为道德行为明 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趋势和发展方向。价值取向具有可变性,它受社会经济制度、分 配制度、对外政策、社会环境及主体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 响。当代大学生是生活在富裕起来家庭的一代,在物质生活得到 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后,精神生活需求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复杂,形 式也更加多样。因此部分大学生表现为过于强调个体,看重眼前 利益,在价值取向上过分偏重金钱和物质利益,求稳妥享受,图 舒适安逸,相应的理想、信念、奉献、荣誉观念淡化,不关心社会 共同理想等。
等,而且参加每种具体活动形式也表现出了消磨时间、慰藉心灵 多的学生能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对家乡进
的倾向。
行小规模的社会调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奖励制度等,以此鼓励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提高大学生精
1.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向上、 神生活层次。
第 27 期(总第631 期)
交流平台
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吴子国 吴向宇 冯清爱
[摘要]文章界定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内涵并明确了其具体范畴,从政治倾向多元化、政策认同浅显化、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 行为滞后化、道德失范严重化、人际交往复杂化、业余文化生活随意化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以 上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对策。
度,建设高品位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组织一系列高品位的文化活 进行导师制试点,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第三,要加
动,让大学生在良好物质文化环境中,主动接受先进的精神文化 强师德建设。教师的劳动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
和规范文化的陶冶。更重要的是,如果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占领了 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师
积极进取状态的形成,并非仅靠几次活动、几个讲座、上好几门
5.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高素质的思想政
课就可以完成,而必须靠包含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 治工作队伍对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第一,
精神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来实现。第一,高等学校 要提高高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
或相对固定的活动时间,活动往往临时决定,似乎参加业余文化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等;鼓
生活的时间可有可无;另一方面,表现在活动的形式比较随意, 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生活,以主人翁的
除了文体活动外,还有读书、上网、打电子游戏、恋爱、闲聊、兼职 姿态,关心社会事务,参与社会建设;加大科技实践的力度,让更
2. 引导大学生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 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长远的,因而也是学生受益终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以构筑当代大 生的。
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理论的学习能否深入,关键在于是否能与
实际相结合,应该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 [参考文献]
一、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界定 “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对称,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包括 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和改造,理想的选择,思想道德修养,知识 的追求和探索,文艺欣赏和娱乐,以及信念、志趣、情操、爱情、友 谊、社交,等等。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指大学生为满足精神需要 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具体地讲,是指大学生为提高自身素质, 围绕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而参加和开展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 动的总称。 二、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政治倾向多元化。政治倾向包括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行 为倾向。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 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80 后”“90 后”的大学生 接受政治教育的主要环境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单纯学校发展到 现在的家庭、学校及社会。而社会环境,不仅指社会关系环境,包 括社会物质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庞杂;作为政治 人的大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政治教育也变得复杂起来,过去那种 单一的环境刺激因素已经改变,多元的环境刺激已经形成,从而 导致政治倾向的多元化。由于政治心理倾向的多元化而导致了 政治行为的多元化。 2. 政策认同浅显化。政策认同是指公众在社会生活中对某 一项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 感。一般来说,政策合法性、政策质量、政策问题的关注程度、政 策动员技术、政策执行能力、政策组织状况、政策对象的顺服程 度、政策环境等都是影响政策认同的因素。部分大学生对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上只是一般的认同,并非都能建立在理性认同的 基础上,明显的表现就是部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实用性和矛盾 性。大学生对政策认同的浅显化不仅表现在作为政策执行主体 对政策认同的浅显,而且表现在作为政策对象对政策认同的浅 显,从而导致政策实施的浅显化,甚至走向政策精神的反面,诱 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3. 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取向是指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 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
校园文化的主阵地,那么,来自校园之外的低级的、不健康的垃 的高尚精神生活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导向作用。一个好的教师,
圾文化就失去了在校园里的生存空间,这无形中给大学生的精 不仅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人格上的
神生活健康发展增加了一个大砝码。
感召力来影响学生。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
老师、老乡,聊友、玩家等,将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人际交往对 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
象更加复杂;从交往形式来看,传统的面对面谈心、书信来往等已 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
经不再是主要形式,电话、网络聊天、电子邮件、BBS 论坛等形式 染,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大学生活跃
现复杂化的特点。这种复杂化集中体现在交往心理的复杂化、交 做事,更重要的是先会做人。高校学生工作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思
往对象的复杂化及交往形式的复杂化三个方面。从交往心理来 想政治工作领域,而必须关注大学生精神生活整体,加强人文素
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动机、态度及情感都很复杂,特别是交往 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良好的文化
已经被绝大多数大学生所接受并采用,从而导致交往的虚拟化。 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