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期末总结.doc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
移动通信期末移动通信期末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的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本学期的移动通信课程中,我学习了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技术和应用。
通过学习,我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期末。
2. 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从最初的1G到现在的5G,每一代技术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包括无线传输、广域覆盖、大容量和高速率。
移动通信也带来了无处不在的便利和多样化的服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3. 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移动通信的基础,它将整个通信区域划分为一个个小区域(蜂窝),每个蜂窝由一个基站负责覆盖。
蜂窝网络实现了移动通信的全球覆盖,并通过切换技术保证了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无缝连接。
3.2. 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是指将用户设备与蜂窝网络进行连接的技术,包括2G、3G、4G和5G等多种技术。
每一代技术都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3.3. 移动通信标准移动通信标准是为了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例如GSM、CDMA和LTE等。
标准化使得不同厂家的设备可以互相兼容,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4. 移动通信应用移动通信应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移动通信应用:4.1.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方式等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支付操作。
移动支付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并推动了线上交易的发展。
4.2.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
通过移动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享受各种服务,并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4.3.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各种物理对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网络。
移动通信学期末总结
移动通信学期末总结移动通信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学期末,我对移动通信这门课程进行了总结。
我将从课程内容、学习收获、学习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课程内容方面,本学期我学习了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无线传输技术、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移动通信协议等。
通过学习,我深入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对移动通信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学习收获方面,通过学习移动通信,我对无线网络、通信设备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3G、4G和5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对移动通信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
同时,我还了解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信号传输和处理技术等,这些知识对我以后从事相关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第三,学习方法方面,我采用了多种学习方法进行移动通信的学习。
首先,我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学术论文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仅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了解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动态。
其次,我参加了课堂讲解和实验,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我还参加了一些移动通信相关的讲座和学术报告,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了解到更多实践经验和行业动态。
最后,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认为移动通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将更加先进,更高效,更安全。
例如,5G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推动了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
另外,移动通信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如移动支付、移动办公等。
因此,我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继续深入学习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为移动通信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我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移动通信总结(推荐3篇)
移动通信总结第1篇一方面,大大缩短了RRU和天线之间馈线的长度,可以减少信号损耗,也可以降低馈线的成本。
有时候成本比性能更加重要,如果一项技术需要花很多钱,但是带来的回报少于付出,它就很难获得广泛应用。
RAN的演进,一定程度上就是成本压力带来的结果。
在D-RAN的架构下,运营商仍然要承担非常巨大的成本。
因为为了摆放BBU和相关的配套设备(电源、空调等),运营商还是需要租赁和建设很多的室内机房或方舱。
大量的机房=大量的成本于是,运营商就想出了C-RAN这个解决方案。
移动通信总结第2篇光复用传输链路中的光电转换器,也称为WDM波分光模块。
不同中心波长的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是不会互相干扰的,所以彩光模块实现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成一路传输,大大减少了链路成本。
采用无源WDM方式,虽然节约了光纤资源,但是也存在着运维困难,不易管理,故障定位较难等问题。
第三种,有源WDM/OTN方式。
在AAU站点和DU机房中配置相应的WDM/OTN设备,多个前传信号通过WDM技术共享光纤资源。
如下图:看完了前传,我们再来看看中传(DU↔CU)和回传(CU以上)。
主要有两种方案:移动通信总结第3篇大大宽宽的机柜,有好几层机框,然后每层机框插了很多的单板。
单板很薄很轻,面板是塑料的,很容易坏。
这个设备,名字就叫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
注意:之所以图上面写的是“MSC/VLR”,是因为VLR是一个功能实体,但是物理上,VLR和MSC是同一个硬件设备。
相当于一个设备实现了两个角色,所以画在一起。
HL R/AUC也是如此,HLR和AUC物理合一。
后来,到了。
是的没错,2G和3G之间,还有一个——就是GPRS。
现代移动通信期末总结
现代移动通信期末总结一、前言移动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沟通,获取各种信息,提高生产效率和沟通效率。
本文将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总结和归纳,包括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
二、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1. 无线传输信道无线传输信道是移动通信的基础,它是指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输的介质。
无线传输信道有很多种类,包括空气传输信道、水传输信道、地面传输信道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的是空气传输信道。
对于空气传输信道,可以采用多径传播模型来描述信号的传播特性,如瑞利衰落、多径干扰等。
2. 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合并的技术。
目前常用的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在移动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调幅(AM)、正交幅度调制(QA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3. 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指在同一频带内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常用的多址技术有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在移动通信中,CDMA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
三、现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1. 4G技术4G技术(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以高速传输、全IP网络、全球漫游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4G技术主要包括LTE(Long Term Evolution)、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和HSPA+(Evolved High-Speed Packet Access)等。
这些技术在无线传输速率、网络性能、接入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大大满足了人们对高速、便捷通信的需求。
通信期末总结
通信期末总结一、学习和工作成果总结1.1 学习成果总结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通信原理、通信网络与协议等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这门课程中,我掌握了各种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核心技术。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通信原理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1.2 科研和实践成果总结在本学期中,我主要参与了一个通信网络的科研项目。
该项目旨在研究和设计一种高效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在这个项目中,我承担了调研和实验的工作,并且为项目团队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会了如何组织和开展科研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的提升2.1 知识的提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熟悉了调制解调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了多径效应和码间干扰等通信系统中常见的问题。
我还学会了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通信系统的模拟和仿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学习能力。
2.2 技能的提升在本学期中,我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的参与,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进行通信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实验和项目的开展。
此外,我还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
三、问题与不足的反思与改进3.1 学习问题与不足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通信原理中的数学部分理解的不够深入,导致在一些数学推导和计算上存在困难。
因此,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加强对数学基础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通信原理中的数学知识。
3.2 实践问题与不足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我有时候无法合理地安排个人时间和工作任务,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总结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总结手机的普及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移动通信技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总结和回顾,包括其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当时主要使用的是VHF和UHF频段的无线电通信技术。
然而,由于受限于技术和频谱资源的限制,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质量和容量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使用的是数字通信技术,如TDMA、CDMA和GSM等。
这些技术提供了更高的通信质量和容量,使得移动通信的普及成为可能。
21世纪初,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G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丰富的业务支持能力,如移动互联网、视频通话等。
随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移动通信的速度和容量。
而如今,移动通信技术已经进入到第五代(5G)的时代。
5G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连接密度,为物联网、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等新兴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通信工具,甚至比传统的固定电话更为普及。
在技术方面,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在提速的同时,也在不断向全球范围响应发展。
从2G到5G,每一代技术的发展都使得移动通信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和更高的速度。
同时,移动通信技术也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通过不断改进移动端设备和APP等,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便利的通信服务。
三、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移动通信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向着更高速率、更低延迟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发展。
首先,5G技术将快速推广并逐步取代4G成为主流。
5G技术将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为更多应用场景提供支持,如自动驾驶、工业物联网等。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移动通信期末总结一、引言本次总结旨在回顾移动通信课程的学习内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对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二、课程内容概述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2.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及网络结构3.移动通信标准及其演进4.移动通信网络性能分析5.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6.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技术7.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8.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传播模型9.移动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技术10.移动通信中的移动性管理11.移动通信中的呼叫控制与信令12.移动通信中的移动数据通信13.移动通信中的移动互联网三、课程内容详解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定义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里程碑1.3 移动通信的市场规模和前景2.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及网络结构2.1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2.2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2.3 移动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组网方式3.移动通信标准及其演进3.1 移动通信标准的意义和作用3.2 移动通信标准的分类和发展趋势3.3 移动通信标准的演进及对技术的影响4.移动通信网络性能分析4.1 移动通信中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4.2 移动通信网络性能分析的基本原理4.3 移动通信网络性能分析的实际应用5.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5.1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分类5.2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5.3 调制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继续补充其他章节细节)附件:本文档附带的文件包括课程PPT、参考文献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信法:指规范电信行业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保护市场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
2.通信管理局:指负责电信行业管理和监督的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管理频率资源,监督电信市场秩序的机构。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2
Hale Waihona Puke 五、编码方案1、编码过程
其编码过程如图7-49所示。为了检错加入了分组校验序列(BCS),再添加预 编码后的USF和尾比特后,经过卷积编码和打孔后形成固定长度的456比特的 数据。
2、编码方案 物理层采用的编码方案有四种:CS-1~CS-4,如表7-8所示。
CS1编码为:181个信息比特+40个用于纠错和检错的分组校验比特+3 个USF比特+4个尾比特=228个比特,将这228个比特采用1/2速率的卷 积编码,最终就得到了456个比特(4个BURST); CS2编码为:268个信息比特+16个用于纠错和检错的分组校验比特 +预编码USF为6比特+4个尾比特=294个比特,采用采用1/2速率的卷 积编码,得到588个比特,采用截短技术截短132个比特,最终得到 456个比特(4个BURST)。 CS3编码为:312个信息比特+16个用于纠错和检错的分组校验比特 +预编码USF为6比特+4个尾比特=338个比特,采用采用1/2速率的卷 积编码,得到676个比特,采用截短技术截短220个比特,最终得到 456个比特(4个BURST)。 CS4编码为:428个信息比特+16个用于纠错和检错的分组校验比特 +预编码USF为12比特=456个比特,不加尾比特也不再进行卷积编码 ,最终得到456个比特(4个BURST)。 编码后的数据在4个突发(时隙)中传输。
2、从GSM到GPRS的演进
(1)GSM的缺点 GSM通信系统是为语音通信设计的 GSM的数据传输速率只有9.6Kbps 每次传输数据都必须连接网络,计费方式以连线方式计算 (2)从GSM到GPRS的演进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名词解析1.信令:在电信网的两个实体之间,传输专门为建立和控制接续的信息。
2.移动通信: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3.接入信令:移动台到基站之间的信令4.网络信令: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5.话务量:话务量指在一特定时间内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的乘积。
6.用户忙时话务量:a=c*t*1/36007.爱尔兰:通信技术里面表示话务量强度的单位8.呼损率:损失话务占流入话务量的比率即为呼叫损失的比率,称为呼损率。
也称为通信网的服务等级。
9.频分双工(FDD):利用两个不同的频率来区分收、发信道,中间需要保护频带(隔离带)。
10.时分双工(TDD):利用同一频率但不同两个时间段区分收、发信道。
11.FDMA:频分多址,是以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不同来区分信道的接入方式。
12.TDMA:时分多址,是以传输信号存在的时间不同来区分信道的接入方式。
13.CDMA:码分多址,是以传输信号的码型不同来区分信道的接入方式。
14.过境切换:移动台穿越工作于不同的小区时发生的切换15.软切换:移动台在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先建立与新基站的通信,直到接收到原基站信号低于一个门限值时再切断与原基站的通信的切换方式。
16.硬切换:移动台在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先断掉与原基站的联系,然后再寻找新进入的小区基站进行联系的切换方式。
17.小区分裂:为容纳更多的用户,将原来较大的小区分裂成几个较小的小区的方式或过程。
18.多径时散:因多径传播造成信号时间扩散的现象19.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加到接收机时,由于非线性的作用,这两个干扰的组合频率有时会恰好等于或接近有用信号频率而顺利通过接收机,其中三阶互调最严重。
20.邻道干扰:在两个相邻或相近的波道,所传输的信号超过了波道的宽度,从而对临近波道所传播信号造成的干扰。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
移动通信期末引言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对移动通信的基础概念、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我在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并对我对移动通信的见解和发展进行展望。
学习内容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对移动通信的基础概念进行了学习。
我了解到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的一种通信方式,主要包括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和通信协议等。
,我学习了移动通信的相关技术。
其中,无线传输技术是移动通信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了解了常用的无线传输技术,如GSM、CDMA、LTE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我还学习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在移动通信中,如何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了解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安全机制和隐私保护措施,并研究了现有的攻击手段和防御方法。
,我还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正在朝着更快、更稳定、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我了解到5G技术已经开始商用,并且正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广。
、物联网等新技术也为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移动通信的见解和展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移动通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创新,移动通信将继续提供更快速、更稳定、更智能的服务。
我相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也希望能够跟随移动通信的发展步伐,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
我将继续深入研究移动通信的相关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也希望能够参与到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为移动通信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移动通信的基础概念、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移动通信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进步。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即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衰落特性移动通信信道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付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衰落的原因复杂的无线电波传播环境无线电波传播方式直射、反射、绕射和散射以及它们的合成衰落的表现传播损耗和弥散阴影衰落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移动台的被呼过程以固定网PSTN呼叫移动用户为例,固定网的用户拨打移动用户的电话号码MSISDN PSTN交换机分析MSISDN号码,GMSC分析MSISDN号码,HLR分析由GMSC发来的信息。
HLR查询当前为被呼移动用户服务的MSC/VLR,由正在服务于被呼用户的MSC/VLR得到呼叫的路由信息,MSC/VLR将呼叫的路由信息传送给HLR,GMSC接收包含MSRN的路由信息寻呼过程当网络知道了被叫用户所在的位置区后,,便在此位置区内启动一个寻呼过程将寻呼消息经基站通过寻呼信道PCH发送出去;位置区内某小区PCH上空闲的移动用户接到寻呼信息,识别出IMSI码,便发出寻呼响应消息给网络。
网络接到寻呼响应后,为用户分配一业务信道,建立始呼和被呼的连接,完成一次呼叫建立例3-3 某一移动电话系统,工作频率为450 MHz,基站天线高度为70 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5 m,在市区工作,传播路径为准平滑地形,通信距离为20 km,求传播路径的衰耗中值。
解:(1) 自由空间的传播衰耗Lbs。
所以,准平滑地形市区衰耗中值为(3) 任意地形地物情况下的衰耗中值。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因为KT=0;所以LA=LT-KT=LT=155 dB例3-4 若上题改为在郊区工作,传播路径是正斜坡,且θm =15 mrad,其他条件不变,再求解根据已知条件,所以地形地物修正因子KT为因此传播路径衰耗中值LA为1、什么叫移动通信?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2、移动通信的特点.a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b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c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d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e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2.8与MSK相比,GMSK的功率谱为什么可以得到改善答:GMSK是在MSK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MSK的带外频谱特性进行改进,使其衰减速度加快.GMSK信号就是通过在FM调制器前加入高斯低通滤波器(称为预调制滤波器)而产生的,GMSK通过引入可控的码间干扰(即部分响应波形)来达到平滑相位路径的目的,它消除了MSK相位路径在码元转换时刻的相位转折点. GMSK信号在一码元周期内的相位增量,不像MSK那样固定为±π/2,而是随着输入序列的不同而不同.其功率谱密度反比于归一化频率(f-fc)Tb.随着BbTb的减小,功率谱密度衰减加快.4.1、分集技术如何分类?在移动通信中采用了哪几种分集接收技术?广义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称为“宏分集”; 另一类称为“微分集”.其中微分集又可以分为6类:a空间分集b频率分集c极化分集d场分量分集e角度分集f时间分集接收端主要有三种分集合并方式:a选择式合并b最大比值合并c等增益合并5.16、什么叫中心激励? 什么叫顶点激励? 采用顶点激励方式有什么好处? 两者在信道的配置上有何不同?答:“中心激励”就是在每个小区中, 基站可设在小区的中央, 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顶点激励”就是将基站设计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 每个基站采用三副120°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 分别覆盖三个相邻小区的各三分之一区域, 每个小区由三副120°扇形天线共同覆盖. 顶点激励的有点:可以减少系统的同道干扰,采用多副天线也消除了小区内障碍物的阴影区.信道的配置:顶点激励主要采用等频距配置法,中心激励主要采用分组配置. 5.17、移动通信网的基本网络结构包括哪些功能?答:基本网络结构包括了:基站、交换机和移动台.交换机的功能:交换机通常由交换网络(或称接续网络)、接口和控制系统组成.交换网络的作用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 将任一输入线与输出线接通.接口单元把来自用户线或中继线的各种不同的输入信令和消息转成统一的机内信令, 以便控制单元或交换网络进行处理或接续. 控制系统主要负责话路的接续控制, 另外还负责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交换机通常称为移动交换中心(MSC)它还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包括越区切换、漫游、用户位置登记管理等).基站和移动台的主要功能是呼叫和接收.5.28、在越区切换时, 采用什么信道分配方法可减少通信中断概率? 它与呼损率有何关系?答:a信道分配方法:在每个小区预留部分信道专门用于越区切换.b使可用的信道数减少, 要增加呼损率.7.9、GSM采取了哪些抗干扰措施?答:采用自适应均衡抵抗多径效应造成的时散现象, 采用卷积编码纠随机干扰, 采用交织编码抗突发干扰,采用跳频技术躲避干扰.7.11、GPRS系统在GSM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功能单元? 基于电路交换的GSM网络与基于分组交换的GPRS网络传输用户信息的过程有何不同?答:增加了SGSN(GPRS服务支持节点)和GGSN(GPRS网关支持节点)两个主要单元.GPRS仅在实际传送和接收时才使用无线资源,在一个小区内上百个用户可以分享同一带宽,多个用户共享一条无线信道,多个用户将数据分组打包在信道中传送.在GSM中将每个人的信息以帧的形式传输.8.6、为什么说CDMA蜂窝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这种特性有什么好处? 答:CDMA蜂窝系统的全部用户共享一个无线信道, 用户信号的区分只靠所用码型的不同, 因此当蜂窝系统的负荷满载时, 另外增加少数用户只会引起话音质量的轻微下降(或者说信干比稍微降低), 而不会出现阻塞现象.CDMA蜂窝系统的这种特征,使系统容量与用户数之间存在一种“软”的关系.好处:在业务高峰期间,可以稍微降低系统的误码性能,以适当的增多系统的用户数目,即在短时间内提供稍多的可用信道数.在其他蜂窝通信系统中,当用户过区切换而找不到可用频道或时隙时,通信必然中断,而CDMA蜂窝系统的软容量特性可以避免发生类似现象.8.7、为什么说CDMA蜂窝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这种功能有何好处?答:CDMA蜂窝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即在过区切换的起始阶段, 由原小区的基站与新小区的基站同时为过区的移动台服务, 直到该移动台与新基站之间建立起可靠的通信链路后, 原基站才中断它和该移动台的联系. 好处CDMA蜂窝系统的软切换功能既可以保证过区切换的可靠性(防止切换错误时反复要求切换), 又可以使通信中的用户不易察觉.9.16、TD-SCDMA的物理层与WCDMA的物理层有何异同点?答:TD-SCDMA系统的多址接入方案属于DS-CDMA, 码片速率为 1.28 Mc/s, 扩频带宽约为 1.6 MHz, 采用TDD工作方式. WCDMA是一种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系统.码片速率为3.84Mc/s,中心频率为200kHz的整数倍, 采用双工模式FDD或TDD工作方式.TD-SCDMA的传输信道与WCDMA的传输信道基本相同.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移动通信总结[5篇范例]
移动通信总结[5篇范例]第一篇:移动通信总结第1章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一、本章知识概要1.1 移动通信概述 1.2 移动通信信道1.3 抗噪声和抗干扰技术 1.4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5 移动通信组网技术二、本章重要知识阐述 1.1 移动通信概述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和演进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
发展基本以十年为一个周期,主要分为 1G、2G、3G、4G共四个阶段。
1.1.2 移动通信的基本组成移动通信网是系统的一个完整实体, 包括交换网络子系统(NSS)、基站网络子系统(BSS)和大量移动用户终端(MT)。
1.1.3 移动通信的特点1.1.4 移动通信的频谱划分1.2 移动通信信道1.2.1 电波传播特性1.2.2 移动信道特征多径衰落或多径效应:经过多个路径的反射, 以至到达接收天线的信号是来自不同传播路径的各个分量的合成。
由于各个分量的相互干涉而产生深度的快衰落。
慢衰落:移动台接收信号除瞬时值出现快速起伏的瑞利衰落外, 其场强中值(具有50%场强的概率值)随着所处位置改变而呈现较慢的变动。
多普勒频移就是快衰落时场强的衰落速率。
它是指当移动台具有一定速度的时候, 基站接收到移动台的载波频率将随移动台运动速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频移衰落储备:为了防止因衰落(包括快衰落和慢衰落)引起的通信中断, 在信道设计中, 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使中断率小于规定的指标中的这种电平余量。
1.2.3 移动信道的传播损耗 1.3 抗噪声和抗干扰技术1.3.1 噪声的分类与特性1.3.2 邻道干扰邻道干扰是一种来自相邻或相近频道的干扰。
相近频道可以是相隔几个或几十个波道。
邻道干扰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一是指由于工作频带紧随的若干频道的寄生发射产生的干扰;二是指移动通信网内, 一组空间离散的邻近频道引入的干扰。
1.3.3 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到接收机通带内的有用信号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无用信号的干扰, 亦称同波道干扰或载波干扰。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2023版)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⒈无线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⑴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⑵无线信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⑶无线信号传播模型
⑷无线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
⒉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⑴移动通信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⑵移动通信网络的层次结构
⑶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口标准
⑷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核心技术
⒊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接入技术
⑴ 2G移动通信网络
⑵ 3G移动通信网络
⑶ 4G移动通信网络
⑷ 5G移动通信网络
⒋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⑴无线传播技术
⑵空中接口技术
⑶多径传播与干扰抑制技术
⑷频谱资源管理技术
⒌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安全与保护
⑴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⑵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身份认证与加密技术
⑶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安全管理与审计
⑷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攻击与防御技术
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业务与服务
⑴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语音通信服务
⑵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业务
⑶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增值服务
⑷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附件:无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电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是我国关于电信行业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电信行业的法律地位、经营许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内容。
⒉信息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关于网络安全的基本法律,专门针对网络安全的问题进行了规定,包括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网络安全的保护措施等内容。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精简版
移动通信期末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本学期学习的移动通信知识进行,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无线网络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无线网络技术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环。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常见的无线网络技术,如2G、3G、4G和5G等。
这些技术的不断演进,使得移动通信速度越来越快,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为移动通信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如高清视频传输、物联网等。
移动通信应用移动通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进行语音通话、短信、视频通话等基本通信功能。
我们还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进行在线购物、移动支付、社交媒体等各种应用。
这些应用的便利性和普及性,使得移动通信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通信的挑战和问题虽然移动通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仍然存在一定的盲区,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建筑物密集的地方。
移动通信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如网络窃听、攻击等。
移动通信的带宽和频谱资源也面临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5G时代,对于网络容量和速度的需求更加突出。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将更加广泛,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海洋等特殊区域。
移动通信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包括加密技术、防护技术等。
5G技术将为移动通信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使得更多的应用得以实现,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移动通信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引擎之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移动通信将继续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但,我们也需要关注移动通信的问题和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只有综合考虑技术、安全和用户需求,才能够推动移动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_移动活动总结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_移动活动总结移动通信技术是以无线电通信为基础,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和网络实现移动通信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
随着4G和5G技术的推出,移动通信网络越来越高效、稳定,可以支持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2.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交流、获取信息和享受各种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3. 智能手机的普及。
智能手机作为移动通信技术的终端设备,具有强大的计算和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应用和服务。
4. 移动支付的兴起。
移动支付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依赖传统的纸币和银行卡,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快速安全的支付和转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
5. 物联网的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使得各种设备和物品可以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移动通信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1. 网络安全风险。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愈发突出,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需要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2. 通信费用高昂。
由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使得通信费用相对较高,对于一些用户来说仍然是一个负担。
3. 频谱资源短缺。
随着移动设备的增加,频谱资源日益紧张,需要加强频谱管理,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通过总结以上的发展和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移动通信技术在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确保移动通信技术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2023简版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移动通信期末总结引言本文主要对移动通信课程进行期末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1. 课程内容回顾移动通信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1 无线通信基础在无线通信基础部分,我们学习了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调制与解调技术、多址技术、信道编码等。
1.2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在移动通信网络结构部分,我们学习了各种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和组成,包括蜂窝网络、卫星通信、移动互联网等。
1.3 移动通信协议在移动通信协议部分,我们学习了各种移动通信协议的功能和应用,包括GSM、CDMA、LTE等。
1.4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部分,我们学习了当前和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包括5G、物联网等。
2. 学习感悟在学习移动通信课程的过程中,我对移动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各种移动通信网络和协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移动通信技术。
2.1 移动通信的重要性移动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还连接了人与物之间的通信,推动了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2.2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涉及到智能方式、物联网设备、车联网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行业都依赖于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信息传输和交互。
2.3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移动通信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演进中,从2G到3G再到4G,现在又迎来了5G的时代。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更加高速、高带宽、低时延,实现更广范围的覆盖和更稳定的连接。
2.4 移动通信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如网络安全问题、频谱资源的管理、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等,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
3. 总结通过本次移动通信课程的学习,我对移动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移动通信技术和知识。
未来,我将继续关注移动通信领域的动态和发展,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移动通信总结
移动通信总结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其他无线传输技术进行的通信方式。
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综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技术进步和对社会的影响。
移动通信作为一种创新的通信方式,已经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出现,这是一种模拟信号传输的技术,通信质量较差,容量有限。
然而,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通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通信方式。
2G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信号质量更好,信道容量更大,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和数据传输。
这种技术的普及带动了移动电话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进行语音通话和简单的短信交流。
此外,2G还开启了互联网接入的可能性,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在本世纪初问世。
3G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实现更复杂的互联网应用,如视频通话、移动电视和音乐下载。
这种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移动互联网逐渐走向普及。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移动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
4G技术能够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接入。
这使得高清视频、在线游戏和实时音频通话成为可能,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带来了质的飞跃。
除了以上几代移动通信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5G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延迟更低,支持更多的连接设备。
这将推动物联网、无人驾驶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通信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移动通信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通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其次,移动通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移动通信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
移动通信的学习总结
移动通信的学习总结
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
研究,我对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
移动通信研究的总结:
基本原理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实现信息的传递。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了无线信号的发送端(移动设备)和接收端(基站),通过无线传感器和调制技术,将信息转换成无线信号,并传
输到接收端。
技术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
从最初的1G到现在的5G,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随着技术的不
断进步,移动通信的速度和容量不断提高,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好。
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人们通过移动
通信技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互动和互联网上网。
移
动通信技术也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的数字化进程。
挑战和未来发展
尽管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如何保障网络的安全性、提高传输速度和扩大覆盖范围是移动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技术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不断发展的技术。
通过对该技术的学习,我对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我期待着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
移动通信期末总结移动通信期末总结1·简介本文档是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期末总结,回顾了所学内容及成果,总结了课程的收获与不足。
2·网络架构2·1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网络架构2·1·1 GSM网络分层结构2·1·1·1 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2·1·1·2 网络和交换子系统(NSS,Network and Switching Subsystem)2·1·1·3 收费和用户数据子系统(OSS,Operation and Support Subsystem)2·1·2 GSM网络中的各组成部分2·1·2·1 移动台(Mobile Station)2·1·2·2 基站(Base Station)2·1·2·3 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2·2 3G网络架构2·2·1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架构2·2·2 3G网络的服务和技术2·2·2·1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2·2·2 HSPA(High-Speed Packet Access) 2·2·2·3 LTE(Long-Term Evolution)3·移动通信技术3·1 无线传输技术3·1·1 调制与解调技术3·1·1·1 AM(Amplitude Modulation)调制与解调3·1·1·2 FM(Frequency Modulation)调制与解调3·1·2 多址技术3·1·2·1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3·1·2·2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3·2 网络协议与传输3·2·1 TCP/IP协议族3·2·1·1 IP地质3·2·1·2 TCP与UDP3·2·2 无线传输协议3·2·2·1 使用层次3·2·2·2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与PHY(Physical)层4·移动通信标准与规范4·1 2G通信标准与规范4·1·1 GSM标准4·1·2 GPRS标准4·2 3G通信标准与规范4·2·1 UMTS标准4·2·1·1 WCDMA标准4·2·1·2 HSPA标准4·2·2 LTE标准4·2·2·1 LTE-Advanced标准4·2·2·2 LTE-Advanced Pro标准5·应用与发展趋势5·1 移动通信应用5·1·1 移动方式通信5·1·1·1 语音通信5·1·1·2 短信服务5·1·2 移动数据通信5·1·2·1 方式上网5·1·2·2 移动支付5·2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5·2·1 5G通信技术及其应用5·2·2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结合6·总结与展望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移动通信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了解了GSM和3G网络架构、无线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标准与规范等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析1. 信令:在电信网的两个实体之间,传输专门为建立和控制接续的信息。
2. 移动通信: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3. 接入信令:移动台到基站之间的信令4. 网络信令: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5. 话务量:话务量指在一特定时间内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的乘积。
6. 用户忙时话务量: a=c*t*1 /36007. 爱尔兰:通信技术里面表示话务量强度的单位8. 呼损率:损失话务占流入话务量的比率即为呼叫损失的比率,称为呼损率。
也称为通信网的服务等级。
9. 频分双工( FDD):利用两个不同的频率来区分收、发信道,中间需要保护频带(隔离带)。
10.时分双工( TDD):利用同一频率但不同两个时间段区分收、发信道。
11.FDMA :频分多址,是以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不同来区分信道的接入方式。
12.TDMA :时分多址,是以传输信号存在的时间不同来区分信道的接入方式。
13.CDMA :码分多址,是以传输信号的码型不同来区分信道的接入方式。
14.过境切换:移动台穿越工作于不同的小区时发生的切换15.软切换:移动台在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先建立与新基站的通信,直到接收到原基站信号低于一个门限值时再切断与原基站的通信的切换方式。
16.硬切换:移动台在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先断掉与原基站的联系,然后再寻找新进入的小区基站进行联系的切换方式。
17.小区分裂:为容纳更多的用户,将原来较大的小区分裂成几个较小的小区的方式或过程。
18.多径时散:因多径传播造成信号时间扩散的现象19.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加到接收机时,由于非线性的作用,这两个干扰的组合频率有时会恰好等于或接近有用信号频率而顺利通过接收机,其中三阶互调最严重。
20.邻道干扰:在两个相邻或相近的波道,所传输的信号超过了波道的宽度,从而对临近波道所传播信号造成的干扰。
21.同道干扰:相邻小区使用不同的频段,而造成干扰。
22.逻辑信道:在通信系统中,由网络抽象资源构成的信道。
23.物理信道:在通信系统中,由物理实体构成的信道。
24.信道组合:根据 GSM 规范要求,并在实际应用中,总是将不同类型的逻辑信道映射到同一物理信道上。
25.IMSI 分离 /附着: IMSI ATTATCH ,IMSI 附着,对应用户开机 ,并和 MSC 保持着联系。
IMSI DETACH,IMSI分离,对应 MS 关机或者 SIM 卡从 MS 脱离或者长时间 MS 与 MSC 未联系。
26.多址干扰:在采用多台终端的通信网络中,各终端之间的干扰。
27.远近效应:指当基站同时接收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由于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台信号较强,距离较远的移动台信号较弱,则距离基站近的移动台的强信号将对另一移动台信号产生严重的干扰。
28.通信容量29.多普勒频移:因辐射源的视向运动而导致的辐射频率漂移。
30.扩频通信:用来传输信息的射频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的一种通信方式31.扩频处理增益:是扩频系统的性能量度,表示扩频通信系统信噪比的改善程度。
32.多址接入技术:把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的传输媒质实现工相互间通信时,给每个用户的信号赋予不同的特征,以区分不同的用户的技术。
33.漫游:移动台从一个归属区移动到另一个被访区后仍然使用网络服务的情况。
二、简答题1、移动通信的特点?1.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在强干扰环境(外部干扰+自身干扰)下工作3.通信容量有限 4.通信系统复杂2、 .对移动台的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单工制采用“按键”控制方式通常双方接收机均处于守候状态。
此工作方式设备简单,功耗小,但操作不便,通话时易产生断断续续的现象。
双工制是指收发双方采用一对频率。
使基站、移动台同时工作。
这种方式操作方便,但电能消耗大。
3、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优点: 1. 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2. 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3. 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4. 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5. 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 6.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4、移动通信包含哪些技术,各项技术的的主要作用?1)调制技术 :获得较高的频谱利用率;避免低频带的干扰噪声;可以发送更远距离;2)抗衰落 ,抗干扰技术:克服由多径干扰所引起的多径衰落;3)频率有效利用技术:提高信道频率利用率;4)组网技术:实现网络控制管理以及实现不同蜂窝层次之间的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5)集成技术:运用系统集成方法,将硬件设备,软件设备,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网络系统软件,网络基础服务系统,应用软件等组织成为一体,使之成为能组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5、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各个功能实体(,无线接口包含那几层?答: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MS)、基站 (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组成;其无线接口模型分为三层:第一层 (最低层 )L1 是物理层。
第二层 L2 是数据链路层。
第三层 L3 是网络层6、移动通信对调制的要求是什么?(即影响调制方式选择因素)1、频带利用率高2、功率效率要高3、已调信号恒包络4、易于解调5、带外辐射小:一般要求达到 -60 到 -70dB7、 fsk 调制和 msk 调制的区别和联系?区别: FSK:频移键控,其相位通常是不连续的;MSK:最小移频键控,其相位始终保持连续不变的一种调制。
联系: MSK:是在 FSK基础上对FSK信号作某种改进,其频差满足两个频率相互正交8、与 MSK 相比 ,GMSK 的功率谱为什么可以得到改善?GMSK 是在MSK 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 MSK 的带外频谱特性进行改进,使其衰减速度加快 .GMSK 信号就是通过在FM 调制器前加入高斯低通滤波器(称为预调制滤波器)而产生的 ,GMSK 通过引入可控的码间干扰(即部分响应波形)来达到平滑相位路径的目的,它消除了MSK 相位路径在码元转换时刻的相位转折点. GMSK 信号在一码元周期内的相位增量,不像MSK 那样固定为±π/2,而是随着输入序列的不同而不同.其功率谱密度反比于归一化频率( f-fc) Tb.随着 BbTb 的减小 ,功率谱密度衰减加快.9、 4. QPSK、 OQPSK、和π /4-DQPSK的星座图和相位转移图有何异同?答:OQPSK调制和 QPSK类似,不同之处是在正交支路引入了一个比特(半个码元)的时延,这使得俩支路的数据不会同时发生变化,不能像 QPSK那样产生±π的相位跳变,仅能产生±π /2 的相位跳变。
因此,OQPSK频谱旁瓣要低于 QPSK的频谱旁瓣。
π /4-DQPSK是将 QPSK的最大相位跳变±π降到± 3/4π,从而改善了其频谱特性,即可以用相干解调也可以采用非相干解调。
10、试述多载波调制与OFDM 调制的区别和联系。
答: OFDM 是多载波调制中的一种,它的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各子载波的频谱有1/2 的重叠。
.11、分集技术如何分类?在移动通信中采用了哪几种分集接收技术?答:分集技术根据克服信道衰落的方式来分类,主要分为两类:宏分集和微分集,宏分集用来减少慢衰落的影响,微分集用来减少快衰落的影响。
其中“微分集”又可按空间、频率、极化、场分量、角度和时间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场分量分集、角度分集和时间分集。
12、组网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答:组网技术包括:多址技术、区域覆盖技术、网络结构、越区切换、移动性管理、信令系统13、什么叫做空中接口?空中接口与多址方式有何差别?答:空中接口:移动台与基站收发信号之间的接口,包括天线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
空中接口与多址方式的区别:多址方式是解决众多用户如何高效共享给定频谱资源的问题,是物理层划分物理信道的方法。
14、什么叫中心激励?什么叫定点激励?采用定点激励的方式有什么好处?答:“中心激励”就是在每个小区中,基站可设在小区的中央,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 “顶点激励”就是将基站设计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基站采用三副120°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 ,分别覆盖三个相邻小区的各三分之一区域 ,每个小区由三副 120°扇形天线共同覆盖 . 优点:可以减少系统的同道干扰 ,采用多副天线也消除了小区内障碍物的阴影区.15、移动通信的基本网络包括哪些功能?答:基本网络包括:移动用户——基站——交换机——固定网络——固定用户或者移动用户——基站——交换机——基站——移动用户16、为什么说CDMA 蜂窝系统具有软切换特性?这种特性有什么好处?答:软切换是指:移动台开始与新的基站通信但不立即中断它与原来基站通信的一种切换方式。
软切换是 CDMA 蜂窝系统都有的切换功能,可有效地提高切换的可靠性,而且如果若移动台处于小区的边缘上,软切换能提供正向业务信道分集,也能提供反向业务信道的分集,从而保证通信的质量。
17、、什么叫信令?信令的功能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种?答:信令:和通信有关的一系列控制信号的统称。
功能:保证用户信息有效且可靠地传输。
分类:分为接入信令 (1 号信令 )和网络信令( 7 号信令)18、移动信道快衰落和慢衰落特性。
( 1)快衰落: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电平发生快衰弱,衰弱速率为30—— 40 次/ 秒;属于瑞利衰落。
满衰落:局部中值电平随地点、时间以及移动套速度比较平缓的变化;衰落周期以秒级计,称作慢衰弱;慢衰弱近视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三、画图题1、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公共数据网(PND)。
2.过境切换的含义是什么? 试简述过境切换的工作过程。
答:( 1)含义:移动台穿越工作于不同小区时发生的切换,是指将当前正在进行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从当前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
(2)工作过程:移动台通话过程中,为其服务的基站定位接收机不断监测来自移动台的信号电平,当发现环回的监测音的电平低于某一指定值 , 即信号电平降至请求过境切换的强度时立即告知移动电话交换局,交换局当即命令邻近的基站同时监测该移动台的信号电平并立即把测量结果向交换局报告。
交换局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就可判断移动台驶入了哪个小区,上述过程就称为定位,通过定位,就能确定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过境切换,每个基站还配有定位接收机,监测移动台位置,以便为越区切换服务。
(3)过程就是:移动台驶离基站→向交换中心发送过境请求→交换中心监测移动台信号电平→判断监测音电平值→交换中心对移动台进行定位→发送切换命令→进行过境切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