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园网物理拓扑图

合集下载

校园网网络网络拓扑图

校园网网络网络拓扑图

实用文档
校园网网络网络拓扑图

2009
年度)
防火墙中心交换机
二级交换机二级交换机
1号教学楼外网
FTP服务服务器
WEB服务服务器
2号教学楼
3号教学楼
二级交换机二级交换机
教育城域
内网
无线AP
笔记本用户
主要技术资料:
序号项目规格(型号)备注
1外网接入电信光缆线路(10M)
2内网接入租借电信光缆线路(10M)
3防火墙天融信NGFWARES-TG2000
4中心交换机神州数码DCRS-6804
5二级交换机神州数码DCS-3950-52CT/28CT
6WEB服务器宝德PR2510D
7FTP服务器宝德PR1310D
8交换机连接多模光缆
9网络连接双绞线(3类)
10无线AP Autelan (AQ2010)
学生机房1
学生机房2
教师机房
多媒体各处室
图书馆
规划建设中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复旦大学校园网二期工程标书

复旦大学校园网二期工程标书

``复旦大学校园网二期工程标书1.工程概述复旦大学校园网从1994年开始规划。

当时复旦大学的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差不多通过和Internet连接〔1989年差不多建立了通道〕,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的教师差不多能够使用电子邮件与国外通信。

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复旦大学的当时的状况,对复旦大学校园网今后的开发和具体的实施谋划作了一系列规划。

2.一期工程整个校园网建设规划为二期工程,一期工程从1995年7月~1996年7月。

1995年7月复旦大学开始实施一期建设谋划。

按谋划首先必须将校园内的八个要紧节点用光纤连接起来形成主干网。

1996年1月,八幢大楼如期连接在一起,一个速率为155M的ATM高速主干的雏形自此形成。

从1996年2月--1996年5月期间对复旦大学的一些重要的大楼进行了楼间扩展以及楼内连接。

到1996年7月,共有20多幢大楼连接复旦大学校园网,根基建立起覆盖整个复旦校园的高速通信网络,复旦大学校园网的一期建设谋划顺利完成。

网络结构校园网技术典型如下:·网络技术—ATM技术·主干网通讯介质—多模光纤·光纤传输速率—155Mbps主干网结构如图一:〔具体网络拓扑参瞧附录一〕在那个高速主干网的本源上,在校园内的各个院系的信息网络通过10M交换局域网的方式接进〔图二〕。

设备情况·主交换机—连接BayNetworks的ATM交换机LattisCell10114R-SM二台·主侍候器—Sun2000E二台+磁盘阵列·侍候器—Sun侍候器八台·边缘交换设备—EtherCell10328-F六台·网管平台—SunNetManager·网管软件—OptivityNMA·主干物理线路—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2.3网络应用复旦大学的校园网是为整个学校提供一个网络应用的平台。

目前已开发如下应用:· VC(VisualConference)可视会议系统。

复旦大学校园网二期工程规划.doc

复旦大学校园网二期工程规划.doc

校园网二期工程规划1. 97年度校园网规划继96年度校园网正式开通并完成一系列基本网络设施和应用的建设后,97年度的校园网工作任务将以更大、更快和更多为主要目标,覆盖骨干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服务、系统运行四大方面。

骨干网络建设工作将以即将完工的邮电电话计算机网光缆铺设和以前的小规模的网络骨干网主体为基础,大规模延伸骨干网,进一步扩大外围网的组网规模,提高网络整体运行效率,加强骨干网安全和网管功能。

应用系统建设将依托Internet和上海市教育网、科技网和邮电网,以网络数据库为核心,开拓有我校特色的高速先进网络应用。

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资料的信息电子化问题。

规范服务管理、加强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被列为本年度的另一重点工作方向。

服务管理和系统运行维护将用规范化,制度化,专人化来改变目前的服务混乱状况。

二期工程拟于1997年4月~1999年4月。

计划将在两年的时间内将整个高速网络覆盖复旦校园的所有大楼。

2.二期工程框架2.1网络结构校园网二期工程采用分级的网络结构。

一级网络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提供一个高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及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由三个主要节点(一级中心点)和高速网络组成。

二级网络包括各院系大楼的局域网。

由45个分支节点(二级中心点)和中速的网络构成。

光纤布线已于1997年2月完成。

2.2节点内部网络2.2.1 主节点(一级中心点)主节点是一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主节点分别是逸夫楼、新行政楼,文科图书馆。

主节点提供校园网的主要信息服务功能,因此各主节点的局部网络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 高速、交换式的网络,155M ATM。

(2) 按全网平均在线用户数2000计算,每个用户端口带宽需求约为10Kbps。

(3) 主干网任意点吞吐能力不应小于20Mbps.(4) 具有容量大、处理能力强、容错的、有备份功能的服务器,并独立接入高速主干网,提高服务器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5) 交换设备支持至少64个虚网的划分功能,可以为MAC base或port base。

复旦大学校园网IVI部署实践与思考

复旦大学校园网IVI部署实践与思考

2020.11中国教育网络55IPv6的发展策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解决IPv4的地址枯竭问题迫在眉睫。

而IPv6协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成熟的网络技术。

IPv6的巨大地址空间、更小的路由表、更好的安全性等优点,使之成为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最可靠的方案。

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推动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

可以说,IPv6的建设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实现 “弯道超车”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教育网络领域,IPv6的部署和发展稳步推进。

200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以下简称教育网)CERNET2主干网开通,CERNET2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主干网。

复旦大学非常重视IPv6的建设与应用,在2003年,复旦大学申请IPv6地址块,并实现了IPv4/IPv6隧道技术覆盖。

从2005年开始,复旦大学成为CNGI-CERNET2的全国25个核心主节点之一,为多所高校驻地网提供IPv6接入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复旦大学IPv6网络现已支持许多重要信息化服务(身份认证、邮件系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资源。

IPv6的应用困境与解决方向根据《中国IPv6发展状况》白皮书,截至2019年6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1.30亿。

虽然IPv6发展迅速,但相较于IPv4而言流量仍旧较少,截至2019年5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教育网 IPv6 流量与 IPv4 流量的比例分别为 0.43%、0.14%、0.31%和 8.99%,虽然教育网IPv6的运营时间长,积累内容多,流量显著高于基础电信企业,其流量也没有达到预期,同期的CERNET2主干网流量远不及CERNET 的主干网流量。

典型网络拓扑图2

典型网络拓扑图2

WWW 服务器 DNS服务器
Mail 服务器
网管
记费
CERNET
DDN
路由器
中心交换机 防火墙
开发
网络中心 (北楼3楼)
其它INTERNET节点
PSTN
大楼交换机 大楼交换机
拨号用户群
北楼
西楼
西楼学生宿UTP线
XXXXXX校园网系统结构示意图 (基于千兆以太网主干的方案)
中心交换机网络中心北楼3楼xxxxxx校园网系统结构示意图基于千兆以太网主干的方案路由器其它internet节点多模光缆utp线开发拨号用户群pstnpstnmail服务器西楼北楼西楼学生宿舍校本部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四网管www服务器dns服务器cernetcernet大楼交换机大楼交换机防火墙ddn南楼

中国各大学校园网拓扑图解析集锦 ppt课件

中国各大学校园网拓扑图解析集锦  ppt课件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园网
协和 医院
微循 环所
图书 馆
基础所 老楼和 办公区
数据库服务器
清华大学校园网
数据中心局域网
网络中心局域网
S8016
S8016
图例
S6506R S5516 S3000
1,3号楼 2号楼
教务处
4号楼
17号楼 18号楼 新17号楼 新18号楼
新教学 科研楼
基础所 学生宿舍
护士楼 学生宿舍
9
升级,实现了网络质量的提升。并且PP配T课合件CAMS综合管理系统使网络使用有章可循
9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网
CERNET
NE20
INTERNET
NE20
出口层
S8512
S8512
核心层
S3552G Or E050
S6500

S6500
分布层
汇 聚 层
E026 E026 E026 E026
E026 E026 E026 E026


……
S3026PWR S3026PWR



S3026PWR
3CNJ100
3CNJ100
3CNJ100
3CNJ100
中央美术学院采用S8505作为核心交换机,同时PPNJT1课00件墙插式交换机满足了中央美院对于美观感的要 6 6求,CAMS负责全校的用户认证、用户计费,构建高安全、高带宽的高品质校园网。
10
北京语言大学校园网
服务 器群
AR4600
S8016
GE
GE
S5516
S5516
S5516
Chinanet

复旦大学_无线校园网全覆盖

复旦大学_无线校园网全覆盖

2006.6 中国教育网络45前针对大规模WLAN的组网规划、设计和实施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工具。

我们考虑在明确有覆盖WLAN需求的热点后,就需要对热点情况进行初步的调研,这包括:(1)通过查看与热点有关的建筑图纸并对热点进行实地考察以了解热点的覆盖面积、建筑结构特点以及某些可能影响WLAN部署的环境因素;(2)调研使用该热点无线网络用户的类型、数量和网络资源访问需求等。

通过调研收集了热点相关信息后,结合各种无线信号覆盖技术的特点,就可以为热点选择适宜的覆盖方法来实施覆盖。

结合多种无线覆盖技术复旦大学在无线校园网建设中,结合热点具体环境的特点,使用了下述几种覆盖方法。

纯AP多蜂窝覆盖该方法单纯基于“增加AP数量”这个思路,它通过使用多个AP来达到大范围无线射频信号覆盖的目的。

我们可以将某个需要完成无线信号覆盖的大范围区域划分为多个范围较小的区域范围,这些较小的区域范围应该是使用单纯一个AP即可实现覆盖的。

纯AP多蜂窝覆盖实现起来相对简便、快捷,但存在下述缺点:(1)易受WLAN高频和低功率的限制,在室内覆盖时,建筑格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会对AP信号覆盖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2)众所周知,目前主流的802.11b/g AP在从2.4~2.4835GHz的频段范围内只有3个完全不重叠的频点,如果无法将相邻AP的频点错开就会出现同频干扰,当干扰复旦大学:无线校园网全覆盖图1 复旦大学无线网络建设内容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考虑到实际的应用需求,在国内高校中复旦大学的无线校园网建设起步并不算早。

随着各种WLAN标准的逐步成熟、统一以及师生中笔记本电脑应用的不断普及,从2003年底开始,复旦大学在一些报告厅、会议室和教室等公共区域陆续部署了一些AP。

但早期这些部署没有统一的规划,有很大的随意性,安全意识淡薄,更缺乏有效的无线网络管理工具和手段。

随着校园内日益增长的对无线网络应用需求,2004年10月,复旦大学信息办正式启动了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从而使复旦大学无线校园网的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的建设轨道。

校园内外网拓扑图

校园内外网拓扑图
5主机和交换机通过直连6将pc1和pc2主机默认电缆通过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时连线连接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1)、在本实验中的三层交换机上划分VLAN 10、VLAN 20,将F0/1和F0/2划分到VLAN 10、VLAN 20,其中VLAN10用于连接校内主机,VLAN 20用于连接R1出口路由。
2)、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 10、20的虚拟接议;
配置R1的IP地址和RIP路由协议:
配置R2上的IP地址和RIP路由协议:
4)、路由器之间通过V.35电缆通过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时钟频率为64000;
5)、主机和交换机通过直连线连接,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6)、将PC1和PC2主机默认网关设置为与直连网络设备接口的IP地址;
7)、验证PC1和PC2主机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