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论,教师应尝试按照:搭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步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有益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情境;探索;协作;评价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具体形式之一,其核心理论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目的。在教学中,我按照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搭支架——围绕当前教学主题,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支架一般可分为: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工具支架、图表支架。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前不仅要备好教材、选好支架,更要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库中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然后找好最佳切入点。教师需要了解:进行的探究学习需要的知识基础是什么;目前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够达到什么水平?还缺少哪些;学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掌握那些知识;不同基础的学生可能存在的差异是什么?比如:在教“相似图形”先创设情境,度量放大镜中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你有何发现?通过活动引入相似三角形。对相似三

角形概念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借助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放大镜中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它们是相似的;第二层次:实际度量放大镜中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对应的角和边,探索相似三角形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入相似三角形、相似比的概念;第三层次:类比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引入相似多边形的概念。

二、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我在执教“方差”一课时,我先给出问题:甲、乙、丙三人进行射击比赛,甲、乙各打五发,丙打九发,成绩如下(单位:环)

甲:3,4,5,6,7。乙:1,2,5,8,9。丙:1,2,3,4,5,6,7,8,9。

1.分别计算甲、乙、丙三人的平均环数;

2.能否认为他们射击成绩同样稳定,为什么?

对于第1问,答案很一致,甲、乙、丙三人的平均环数都是5环;对于第2问,分歧就大了,有的认为甲,有的认为丙,也有的认为他们三人一样稳定。大家争得不亦乐乎,我不失时机地说:要正确解答此问,需要掌握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方差。教师以学生

熟悉的学习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而非脱离生活独自存在的。

三、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进行排列。探索开始时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自主探索提供舞台;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起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并适时提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细心呵护学生的“猜想”。不要蓄意充当评判角色,去评判学生的猜想是否合理,而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去证实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更不要强求学生的猜想与我们教师预先的设想相吻合。

如:在学完“全等三角形”后,我出了这样两个命题:1.两个三角形具有相同的面积,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两个三角形具有相同的面积且具有相同的周长,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对于命题1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对于命题2许多同学在1的基础上猜想,有的认为全等,有的认为不全等。此时,我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在鼓励学生大胆“探究”的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猜想”后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谈谈探究活动后的感受和收获,并让学生对探究活动过程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进行归纳总结。

四、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

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中,对于相关的教学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协作学习,要求学习小组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协作、讨论中撞出思维的火花,生成知识,升华为理论。如:在教“不等式的性质”一课,我首先给出符合“不等式的性质”的几个不等式,分小组对几个不等式进行研究,会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然会得出: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从而维护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达到了“不教而会”,水到渠成之效。

五、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比如:我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试卷讲评课,将效果评价贯穿于整个试卷讲评之中。让学生对试卷进行点评,对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改进,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进行反思,以小组形式结合本组错误较多的相关知识命制一套试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评价机制,不断强化学习行为,提高教学效率,进行高效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中心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