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9b6f3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9.png)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信息化建设也愈发引人关注。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进程,因此,高校的信息化发展也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 教育信息化的进展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如课件、录播、网上测试、作业提交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使得学生学习更加便捷。
在管理方面,高校管理系统的建设也相当的完善,使处事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科研方面,科学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大型通用软件平台和大规模科学计算中心的建设等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 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尽管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宽广的发展前景相比,它面临的问题,不言而喻。
首先是网络教学缺乏规范,很多学校仅仅是使用了在线教学平台,而且教师纷繁复杂的录制课件,甚至有些了只是将以前的“PPT”根据需要切割组合成课件。
其次是知识产权问题,一些高校的信息化教育中存在版权保护方面的短板,或者是未取得相关教育知识产权,这样更会带来知识产权的争议。
此外,还有安全和保密问题、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问题。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1. 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可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未来,高校将加强协调、实现资源整合,对教学平台、课程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 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应用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未来高校也将更好地运用云计算技术,把各项优质的教育资源整合到云平台上,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师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3. 网络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校将更加注重网络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未来高校将逐渐意识到,发掘并培养更多的网络人才,代表着未来信息时代的发展,所以高校将以拥有网络人才为基础,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ce5b0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2.png)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高校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建设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教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与挑战1. 基础设施不足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然而许多高校在这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些学校的网络带宽不足,设备老化,导致信息化教学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2. 教师专业水平不足信息化教学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许多高校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水平不足,难以有效地开展信息化教学。
3. 学生学习态度不佳部分学生对信息化学习持消极态度,过度依赖于传统的纸质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意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
4. 安全隐患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隐患,一旦发生数据泄露或系统遭受攻击,将对教育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高校应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升网络带宽,更新设备设施,以满足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的需求。
3. 引导学生接受信息化学习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化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信息化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4. 建立健全的安全系统高校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防范各类安全风险,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安全运行。
5. 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高校应积极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产出效益。
6. 加强研究和实践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机构或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信息化建设相关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促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实践。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更好地应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推动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发展。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在哪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在哪](https://img.taocdn.com/s3/m/43a2af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a.png)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在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然而,在推进这一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难点与挑战。
首先,资金投入的不足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先进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进行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和维护。
然而,许多高校的经费有限,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巨大需求。
这导致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展缓慢,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
其次,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这给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持续的压力。
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校需要不断跟进和适应这些变化。
但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高校在技术选择、应用和整合方面往往面临困难。
有时,刚刚投入使用的系统很快就面临淘汰或升级的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再者,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
这支队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要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和需求。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缺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招聘到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人员并非易事;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人员可能缺乏教育领域的专业培训和经验,难以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另外,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高校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的教学资源、学生信息和科研数据存储在网络中,面临着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
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但由于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攻击手段的日益复杂,高校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往往力不从心。
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也是一个难点。
虽然信息化为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便利,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格式不统一、版权问题等诸多障碍。
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且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完善,导致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此外,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4f2fe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2.png)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旨在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本文将从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教师发展和管理服务四个方面,探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教学改革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扩大教学的范围和影响力。
二、学生学习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和选择。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三、教师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教学案例和经验,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研究和创新,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的发展不仅对个体教师有益,也对整个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管理服务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对管理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高校管理可以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
例如,学生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的全面管理和查询,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教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课程安排、成绩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自动化和规范化。
此外,高校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获取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改进和优化。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的必然。
然而,要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需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06a33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7.png)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信息化建设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通过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技术设备不足: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技术设备不足的问题,例如老旧的电脑设备、教室网络不畅等,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2. 教师培训不足: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不足,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影响了教学效果。
3. 学生接受能力不足:部分学生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无法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不佳。
4. 安全隐患:由于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问题,高校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安全隐患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对策1. 加大投入,完善技术设备:高校应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完善网络设施,提高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水平。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水平,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
3. 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高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专门的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4. 加强安全管理,维护数据安全:高校需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希望高校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edbff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3.png)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过程。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推进高校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一些高校相对薄弱的技术实力和投入不足,导致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配套支持。
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支持、加大自建资源力度,并与企业合作共建,共同建设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师资力量不足。
一些高校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不够熟练,缺乏信息化教学能力,这导致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能顺利推进。
高校应通过开展培训、引进人才等方式,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信息安全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涉及大量敏感信息的传输和存储,一旦信息泄露或被黑客攻击,将对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
高校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可靠性。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教育内容的多样化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高校应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资源,以及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的问题。
高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以及及时反馈优化教学质量。
还应加强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较多,但是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教师培训和引进人才,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培养,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完善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监控,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7fd62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6.png)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高效、智能的管理,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以下是我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首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的分散化和碎片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将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归类和标准化,使之更易于查找和利用。
同时,高校还应将教师教学经验和优秀课程进行整合和共享,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教师共享他人的教学经验和课程,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够改善教学质量。
其次,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常常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
而信息化手段能够帮助高校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和准确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方法。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及时进行监控和预警,提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再次,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推动教育教学。
高校教育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信息化手段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深入实施。
例如,高校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在线课程和远程教育,改变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实现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接受教育的目标。
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培养。
最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重视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高校面临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
出现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教学秩序和学校声誉,还可能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造成损害。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7e6863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7.png)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高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对策:问题一:师生对信息化技术的认知和应用难度大。
对策一: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让师生了解信息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或者举办培训讲座,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指导。
可以鼓励学生自学和互学,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对策二: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确保学校的网络畅通无阻,提供足够的计算机、投影设备等设备,供师生使用。
还要提供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平台,以便师生能够方便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问题二: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内容更新不及时。
对策一:加强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引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可以与其他高校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共享教学资源。
还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引进他们开发的教学软件和课程。
对策二:鼓励教师开展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更新。
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工作。
组织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资源开发能力。
问题三:信息化技术的安全风险较大。
对策一: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加强对师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对策二: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统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和问题。
加强对师生使用信息化系统的管理,确保他们的操作符合安全规范。
问题四: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对策一:开展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
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建立虚拟学习平台,实现师生间的远程交流和互动。
还可以利用在线教学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对策二:引入新的教育模式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互动式教学工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学习和创作。
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47070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3.png)
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它可以促进高校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因此,高校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强相关工作。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有一定的差异。
有的高校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全面信息化。
而有的高校则还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没有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
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而另外一些高校则还停留在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上。
然而,无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如何,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融合程度还不够,还没有实现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
因此,高校需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断创新,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融入。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1.建设目标要明确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建设目标。
高校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
建设目标的明确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规划、实施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网络环境、硬件设备和支持软件等方面。
只有构建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才能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支撑。
3.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高校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高校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融入,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
只有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4.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校也面临着信息安全问题。
高校信息安全管理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高校 信息化建设 总结
![高校 信息化建设 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d81b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0.png)
高校信息化建设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还可以推动高校的创新发展。
下面将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总结。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1. 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高校可以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2. 优化教学质量。
信息化建设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样化、便捷化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加强科研能力。
信息化建设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广阔的科研资源和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
4. 提升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高校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学生和教师前来交流合作,促进高校的发展。
1. 教学管理系统。
包括选课系统、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等,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跟踪,提高教学效率。
2. 科研管理系统。
包括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等,可以实现科研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提高科研效率。
3. 学生信息化服务。
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社交平台、学生就业指导平台等,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化服务,提高学生满意度。
4. 院系管理系统。
包括院系绩效管理系统、院系资源共享平台等,可以提高院系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院系之间的合作交流。
5. 教师信息化服务。
包括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等,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 技术支持。
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及时维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资金投入。
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人才培养等,高校需要在合理范围内制定资金预算和管理计划。
3. 人才培养。
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支持,包括信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师等,高校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
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e96025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b.png)
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核心之一,涵盖了课程安排、教学资源分配、学生成绩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多个方面。
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教学管理需求时,逐渐显露出效率低下、数据不准确、信息不及时等问题。
因此,推进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1、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教务管理工作大多依赖人工操作,如手动排课、成绩录入等,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错误。
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这些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信息化系统,学校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如教室、实验室、设备等,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3、提升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能够为教学质量监控提供更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例如,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4、方便信息共享教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多个部门和师生,信息化建设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和透明度。
二、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系统功能不完善部分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
例如,在课程评价方面,可能缺乏对评价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反馈机制。
2、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数据录入不规范、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数据质量存在问题,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效果。
3、人员信息化素养不足教务管理人员和师生对信息化系统的操作不熟练,缺乏信息化意识和技能,无法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
4、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部分高校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投入不足,存在数据泄露、系统被攻击等风险。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a5a8d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4.png)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在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信息化建设既是高校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内部教学、科研、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从硬件方面看,各类高校普遍具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房、教室、实验室等。
从软件方面看,大部分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学校网络覆盖率也比较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大力发展移动教育,推出了一系列的移动应用,方便了学生的日常学习。
不过,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带宽不够宽,网络速度相对较慢,很难满足大规模、高速的网络应用需求。
其次,教育资源共享度不够高,各高校间利用现有资源合作开发的案例较少,信息孤岛现象较为突出。
第三,信息化建设有些片面化,多数高校建设重心倾向于信息系统的开发,而对于师资队伍、信息化教学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和建设投入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如外界预期。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可移动性、智能化、个性化以及大数据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将会更为广泛,授课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将会更为丰富。
其次,高校将会逐步转向智能化管理,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对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进行调整和创新,尤其是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新型智慧教育模式的探索。
第三,高校将会推出更多的个性化教育模式,这有赖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结构等特征,提供定制化的教育资源和课程,有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前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高校将会实现教育全球化,教师将会在全球任何地方开设课程,学生也可参加全球任何地方的学习。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abc6e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e.png)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然而,在实际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一、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宽带网络的基础设施,然而,宽带网络的建设进展却非常缓慢。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一些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还有就是一些地区的网络建设不够完善。
因此,一些高校在网络使用方面还存在困难和问题。
二、教学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教学平台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它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
然而,在实际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教学平台建设却不够完善,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高校对于教学平台的投入不够,还有就是一些高校对于教学平台建设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不足。
因此,一些高校的教学平台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给教学带来困难和问题。
三、数据管理与安全存在不少问题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对于数据的管理和安全,然而在实际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数据管理与安全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一些高校对于数据管理和安全的投入不足,还有就是一些高校对于数据管理和安全技术不够成熟。
因此,一些高校的数据管理和安全存在很多问题,给高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也将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
为此,高校需要在技术、师资、管理等方面进行投入和改进,以满足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发展需求。
同时,还需要强化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教育、师资培训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以确保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投入和改进,才能够让高校信息化建设在未来的发展中迈向更高的目标。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建议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6f728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0.png)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建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然而,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首先,高校信息化建设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系统需要一个稳定、快速、可靠的网络环境。
因此,高校应加大对网络设备的投入,确保网络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应建设高速的网络带宽,以满足师生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此外,高校还应建设现代化的机房,配备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以确保高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其次,高校信息化建设应加强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
高校应建设一个统一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将所有的教育资源数字化存储,并通过网络进行共享。
这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高校还应鼓励教师进行在线教学,提供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
再次,高校信息化建设应加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建设一个个性化学习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
同时,高校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学习工具和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最后,高校信息化建设应注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高校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采取措施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同时,高校还应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保护学生的隐私权益。
综上所述,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推进。
我们建议高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加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性,注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进展,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浅析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浅析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4909d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5.png)
浅析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信息化时代,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流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浅析。
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为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2. 优化学校管理流程。
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管理效率。
3. 提升学校竞争力。
通过信息化建设,学校可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1. 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
在信息化时代,一些高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不够完备等。
2. 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不够。
一些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度不高,互联网科技的应用程度不够,教育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地与社会各方面资源相结合。
3. 学校教务管理不完善。
一些高校的教务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办公阶段,效率低下,退化了教学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4. 学生学习方式单一。
信息化建设还没有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还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线教育等新兴教学方式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趋势1. 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将更加重视师生需求。
未来在信息化建设中,将更加注重师生需求,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服务。
2.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
未来将会有更多新技术的应用,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等,解决教学资源共享和师生教学管理等问题。
3. 教学资源共享度将大幅提高。
谈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谈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67c0a5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8.png)
谈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对传统图书馆的一次华丽转身,更是其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本文将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求知的航船。
通过信息化手段,图书馆能够实现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检索和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率。
同时,信息化还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如在线咨询、远程访问等,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此外,信息化还推动了图书馆与其他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学术创新与发展。
然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方面,一些图书馆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不足,导致网络速度慢、设备陈旧等问题频发;另一方面,软件应用也相对滞后,如信息检索系统不够完善、数字资源更新不及时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首先,应加大资金投入,更新硬件设施,提升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其次,加强软件研发和应用,完善信息检索系统,丰富数字资源库。
此外,还应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创新,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服务水平。
除了以上分析外,我们还需关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可能导致读者阅读能力的下降和视力问题;数字鸿沟也可能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不平等现象。
因此,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平衡与传统服务的关系,确保每位读者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信息服务。
总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使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0e575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7.png)
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的问题,也给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数字鸿沟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较高,但是数字鸿沟问题仍然很严重。
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建设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实际上仍存在某些高校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带宽不足的情况。
这种情况导致的是,这些高校很难融入到更加发达的高校信息网络中去,从而跟不上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与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
对策:建立数字鸿沟协调机制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长效的数字鸿沟协调机制。
政府应重视数字鸿沟的问题,为基础较弱的高校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加快高校网络基础建设步伐,加强网络教育平台服务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问题二:信息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高校信息化建设也成了黑客攻击的目标,大量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网络瘫痪事件频频发生。
这种情况对学生、教师和高校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对策: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高校应该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政策,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问题三:数字技术能力不足虽然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断提高,但仍有许多高校缺乏数字化教学教育资源和数字化教育技术能力。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们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专门设立数字化教学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开展涉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数字技术能力,并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
问题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随着新技术的持续发展,现有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但是,由于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及各种文化传统的障碍,许多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直受到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3da0d1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0.png)
知识文库 第11期43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王世德1.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及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投入不均衡,教育资源的失衡也使得不同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出现了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城乡差异,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偏远地区的高校由于交通条件差、网络环境不稳定、开发力度不强等因素,难以很好的获得国家财政经费的支持,其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即使国家进行了一定的投入,也很难支撑高校的信息化建设。
1.2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软件开发水平低、适用性较差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软件开发水平低、适用性较差的状况普遍存在,给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许多障碍。
例如,有些高校的数据库系统难以兼容较高性能的应用程序,无法正常实现应用程序功能的使用;数据准确性低,数据的使用费时费力;信息化软件开发水平低,性能较差,功能单一,缺乏程序性与规范的操作流程;部分信息化软件适用性差,操作过程繁杂,不能长时间使用,且其更新换代成本较高,为学校教学管理费用支出增加了压力。
1.3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管理能力不足目前,我国高校的绝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缺少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即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而数据分析、数据汇报、数据利用等工作则很难胜任。
此外,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管理能力不足,即只能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而缺乏较高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对使用率较高的应用程序和信息化软件难以进行使用及系统维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种种不足延缓了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给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
2.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途径2.1更新教学观念、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我国高校应剔除传统教学管理观念中不合理的部分,积极树立先进的教学管理观念,秉承现代化、信息化、创新化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过程,形成教师-学生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进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学校领导及教师要极力配合,进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高校 信息化建设 总结
![高校 信息化建设 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f2c2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f.png)
高校信息化建设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信息化建设变得越发重要。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还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智能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设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 教学管理系统逐步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教学管理系统逐步完善,教务管理、课程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等功能得到了有效整合。
3. 学生学习平台不断拓展: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学生学习平台不断拓展,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自主学习系统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兴起。
1. 设备老化和更新换代: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部分学校设备老化,需要及时更新。
2. 安全风险和数据泄露: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安全风险和数据泄露问题,如何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3. 教师和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和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信息化素养。
4. 信息化建设成本较高: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部分学校难以承担。
1. 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高校应制定长远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 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高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
3. 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高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培养多才多艺的信息化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4.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护:高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机制,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安全保护,高校信息化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a082f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2.png)
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过程,涵盖了学生信息管理、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评价和考试管理等方面。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手段2.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已经实现了学生信息、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和评价考核等相关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教务管理工作效率。
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导致部分高校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由于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信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1.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和优化未来,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将更加注重整合和优化。
通过整合现有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资源和开发新的技术手段,高校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综合效能,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2.发展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管理未来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和管理服务,提高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3. 推进移动化和互联网化4.拓展创新教学和在线教育未来,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将更加注重创新教学和在线教育。
通过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型技术手段,高校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信息化建设摘要: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信息化生活,同时信息化也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
教育部下达了规定,亟需高校建立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还不是特别乐观。
本文就如何加强高校信息化的建设进行分析及提出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战略计划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s very fast.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contact the information life. At the same ti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so influences our daily lif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issued regulations, and it is urgent for universities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informatization. However,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is not particularly optimistic at this stage. In this paper,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nalyze and propose feasible solutions.Key word: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Evaluation system; Strategic plan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飞速进步,信息技术也会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的深入变革,高校如果想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就要尽可能的建立与现代化教育相对应的信息化体系,让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部分能够起到十分良好的作用,它是高校在面对改革和发展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一种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
高等学校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那么必须要让自己信息化建设尽早的完成体系化的建设,走在信息化时代的前面。
现在是全民信息化时代,学科评价逐渐从单纯的纸质的评价在向信息化的评价体系进行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这不代表不进行体系的构建。
教育部下达的文件曾提到,当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如果不能尽早的落实,那么将会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很可能会被西方发达国家拉开距离。
落实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将会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来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高校进行深入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概况(一)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国家信息化部门在2000年11月颁布我国信息化的第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1]随后,2002年10月,信息化部门颁布了企业的信息化指标体系,第一个站在性能的角度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估方法。
国家信息化部门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继颁布,预示着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国家的重视,同时对于高校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在2003年9月8日成立。
这一年之中很多学者都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有自己想法,在这一年的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会议上,许多专家和知识分子对和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争论,其中有担忧,但也不乏有一些积极的看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纷纷投入到一些具体的研究中,由于思考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到现在为止,并没有达成统一的体系。
[2]经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来说,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绩,中国教育信息化也已经步上了正轨,但是不能够忽略的是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方面仍然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不同于中国,国外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建设已经在进行体系上落实了,而我国却还只是进行了纸面上的落实。
在高校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我国还需要向外国学习,积极的去加强自我学习,尽早的开始建设并且完善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
“信息化校园计划(CCP)”是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对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最为相信的科研成果中的一个,它对信息进行定性以及定量的研究,并在信息之间找到相同的地方,然后对其进行总结,每年在各大著名大学之间进行交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为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
完善相关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建设,ACSS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研究项目之一,此项目2002年在香港大学进行启动,与多所信息化排名靠前的高等学校互相合作,调查和评价了亚洲国家的1000多所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其目[1]孙卫国.国内外信息化评估研究的演化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25-26.[2]赵丽央.我国高校信息化综合评价的探索[J].情报探索,2006.的是为了从一些先进发达国家的高等大学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之中,进行学习,并且加以运用,对为自己的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建设进行铺垫。
[3](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对高校进行高校信息化建设,才能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同时在改革的同时,信息化教育可以完善当前的教育制度。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知识经济的社会。
信息技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发展非常迅速,社会需要新型的信息化人才,要求人才不但要具备当代的信息科技手段,同时也需要掌握在互联网上运用和发掘信息的能力。
如何推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就要对知识和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率的运用和积累,从而能够在高等教育中培养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人才。
信息化建设具有能够让信息论和系统论中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彻底融合起来的能力,与此同时,信息的系统化可以让信息统一的进行规范整理,让人们更方便的对信息进行获取,从而使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应用更加多样,同时在教学之中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这不仅促进了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增加了学生对于老师所教内容的兴趣;而且在教学方法方面,运用多种当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网络,让学生拥有充足的资源和便利的空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失去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互相支持,教育改革的结果会呈现有限的、局部的、表面的特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难培养高素质和创造性人才的问题,也就是说,离开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之间的融合与支持,我国进行信息化改革寸步难行。
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从理论上来说是十分可行的,并且在信息时代加强建设高校信息化也是现在不可逃避的。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代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毕竟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要将信息化建设放在首位,当代正直高校革新的关键时刻,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新型人才,把高校的教育信息化纳入高校的信息化评价指标系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当然在实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高校的财务跟不上,或者说,高校领导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导致高校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这一块所投入的资金较少,如果资金不能跟上,那么就算进行再多的信息化建设的讨论也无异于纸上谈兵。
[4]同样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各个地方的高校均衡发展,如果发展不够均衡,那么就会出现类似于贫富差距的问题。
下面是比较典型的几个问题。
[3]周亮.高校公寓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4]黄瑞.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17)74-75.(一)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水平不高当前有一些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很可能主观的认为,信息化的建设会影响高校的人才创新机制。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就算是高校也始终是脱不了关系的,如若不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那么本高校的教学水平肯定会落后。
部分高校受制于传统思想与管理模式,不敢尝试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意识到将教育纳入信息化中实际上是对于教育的再建设,通过对教育的再建设,可以优化高校的教学资源,并且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来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5]同样的还有一些高校的财务跟不上建设的步伐,因为高校的大部分资金一般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当然这个是属于客观方面的。
正是这种主客观意识相结合导致高校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水平不高。
(二)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落后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高校综合多方面有机结合的产物。
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求高校内部各个部门进行合作,并且在合作的同时有明确的分工,然而从目前的状况来说,一些高校认为信息化建设仅仅依靠相关人员开会研究就足够了,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当下的高校管理很容易出现,管理机制老套,管理者过于谨慎小心,一味的求稳,管理职能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导致信息化的建设不急不慢,对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开展和推进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在他们安于现状的同时,却错过了信息化建设最好的时机。
要想建设好高校信息化需要管理者具有敢做敢试的魄力,同时还需要管理者进行统筹规划,将构建的流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在构建的时候,管理者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并对所预测的情况提出应急方案。
比如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评价体系的缺失,这就需要管理者通过原有的纸质评价体系进行借鉴,并在原有的基础上革新,找到适合本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同样的一些高校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是只停留在单一的试点学科的构建,通过对这个单一的试点学科的构建,来完善整个的高校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是很有难度的。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统筹规划,将学校现有的全部学科进行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且在构建的同时找到原有的问题,通过对一个学科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来找到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通用方法,再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资源整合,最终形成最符合本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独有方法,一个能完整反映高校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高校信息化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5]宁文玉.西部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三)高校信息化人才严重不足管理与意识上的完善都是前期工作,而进行校园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人才也跟得上,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目前面临着人才较短缺问题,这就致使了信息化快速发展与高校信息化人才缺乏的矛盾,不能保证信息化发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