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有仪器 低速实验风洞(可根据要求定制)DYK008

合集下载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1)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参数2)湖南大学风洞实验室湖南大学风工程实验研讨中间今朝失去国内先辈的大型鸿沟层风洞实验室,风洞实验室占地2000m2,建筑面积3200 m2.该风洞气动轮廓全长53m.宽18 m,为低速.单回流.并列双实验段的中型鸿沟层风洞,其实验速度相对较高的实验段(高速实验段)长17 m,模子实验区横截面宽 3 m.高 2.5 m,实验段风速0~60 m /s持续可调.高速实验段有前后两个转盘,前转盘地位可模仿平均流风场,经由过程在该实验段必定范围内安插鸿沟层产生器,在后转盘地位可进行与鸿沟层有关的桥梁节段模子实验.局部构件抗风机能实验.实验速度相对较低的实验段(低速实验段)长15 m.模子实验区横截面宽 5.5 m.高 4.4 m,最大风速不小于16 m /s,可进行长大桥梁全桥模子抗风实验研讨.3)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介绍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DUT1)建成于4月,是一座全钢构造单回流杜口式鸿沟层风洞,采取全主动化的测量掌握体系.风洞气动轮廓长43.8 m,宽13.1 m,最大高度为6.18m;实验段长18m,横断面宽3m,高2.5m,空风洞最大设计风速50m/s,实用于桥梁与建筑构造等抗风实验研讨.4)中国建筑科学研讨院实验室介绍风洞实验室建筑面积4665平米,失去今朝国内建筑工程范围最大.装备最先辈的下吹式双实验段鸿沟层风洞,风洞全长96.5m,高速实验段尺寸为4m×3m×22m(宽×高×长),最高风速30m/s;低速段尺寸为6m×3.5m×21m,最高风速18m/s.失去1280点同步电子扫描阀.多点激光测振仪.高频天平等先辈的测试装备,可进行构造抗风和风情况的风洞实验.CFD数值模仿.风振剖析等研讨和咨询工作.风洞采取先辈的交换变频调速体系,实验段转盘和移测架均由微机掌握,主动化程度较高.风洞压力测量体系包含美国Scanivalve公司的3台DSM主机和20个压力扫描阀,可以或许实现1280点的压力同步测量,可知足海量测点压力测试的请求.振动测量体系包含美国NI公司的动态旌旗灯号收集体系.PCB和Dytran公司的超小型周详加快度传感器以及德国Polytec公司的四台激光测振仪,可进行建筑物模子气动弹性实验.此外实验室还配备了高频底座天平.地面风速测量体系和热线风速仪等测试装备,以知足不合类型的风洞实验须要.实验室最大的特色在于:风洞实验段截面尺寸较大,可知足较大体量建筑群落实验请求;配备的压力扫描体系可实现上千测点范围的同步测压,知足后续压力数据处理的请求.。

风洞试验技术介绍及应用课件

风洞试验技术介绍及应用课件

风洞管道
用于产生和控制气流,通常由坚固、轻质且 耐腐蚀的材料制成。
风扇和压缩机
模型台
用于放置和固定试验模型,具备高精度和高 稳定性。
提供风洞所需的气流,具有大推力和高效率 的特点。
02
01
控制系统
调节气流参数,如速度、方向等,保证试验 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04
03
风洞设备的性能参数
最大气流速度
决定了风洞能模拟的最 高风速,是衡量风洞性 能的重要指标。
环境监测与评估
通过风洞试验技术监测环境质量,评估环境对人类和 生态的影响。
建筑领域应用
建筑风工程
通过风洞试验技术模拟建筑在风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优化建筑设计。
建筑环境模拟
模拟建筑内部的环境条件,评估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和能效。
古建筑保护
通过风洞试验技术评估古建筑在风力作用下的安全性,为古建筑 的保护提供依据。
评估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行驶稳定性等参数, 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汽车研发与改进
通过风洞试验技术对汽车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加速新车型的研发和改进。
环境模拟领域应用
气候模拟
模拟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的规律和 趋势。
自然灾害模拟
模拟自然灾害如风、雨、雪等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灾 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风洞工作原理
01
02
03
风洞结构
风洞由收缩段、实验段、 风扇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能够产生稳定的气流供试 验使用。
气流控制
通过调节风扇转速和控制 系统,实现对气流速度、 方向和压力等参数的控制。
模型安装与测量
试验模型安装在风洞实验 段,通过测量仪器测量气 流对模型的作用力、压力 和温度等参数。

上海大有仪器化工流动过程综合实验装置DYH006

上海大有仪器化工流动过程综合实验装置DYH006

上海大有仪器化工流动过程综合实验装置型号:DYH006一.装置功能1.学习直管摩擦阻力△Pf、直管摩擦系数λ的测定方法;2.掌握不同流量下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 Re 之间关系及其变化规律;3.学习压差传感器测量压差,流量计测量流量的方法;4.掌握对数坐标系的使用方法;5.熟悉离心泵的结构与操作方法,了解常用的测压仪表;6.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7.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8.了解文丘里流量计流量系数 C 随雷诺数 Re 的变化规律,流量系数 C 的确定方法;9.离心泵恒压力自动控制实验;10.离心泵恒流量自动控制实验;11.测定离心泵恒流量、恒压力控制系统在节跃干扰作用下,离心泵出口流量的过渡过程,利用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等参数评价离心泵恒流量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12.掌握比例度 P、积分时间 I 参数在流量、恒压力控制系统的作用和过渡过程品质指标的影响。

二.技术指标1.常温、常压操作;2.流体阻力部分光滑管:雷诺数500~30000、液体流量10~1000L/h、压差范围10~120KPa;粗糙管:雷诺数500~30000、液体流量10~1000L/h、压差范围30~180KPa;阀门局部阻力:雷诺数2000~15000、液体流量100~1000L/h、压差范围10~200KPa。

3.流量及性能测定①文丘里流量计流量:0.2~10m3/h,压差范围:10~60Kpa;②涡轮流量计流量:0.2~20m3/h。

4.离心泵特性、管路性能:液体流量:0~8.5m3/h,离心泵出口压力:0-0.2Mpa,离心泵泵的扬程(H):0-20m,离心泵轴功率(N):0.43-0.85KW,离心泵效率(η):0-60%,离心泵转速:0-2900 转/。

5.液体温度:常温。

6.装置外形尺寸:2400×550×1800mm。

三.公用设施水:装置自带不锈钢水箱,连接自来水。

超声速风洞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

超声速风洞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

超声速风洞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超声速风洞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用于模拟高速流动的环境,以研究物体在超声速条件下的飞行特性及流场现象。

本文将介绍超声速风洞实验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后的数据分析。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超声速风洞实验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确定实验目的后,选择合适的物体模型或样品进行实验。

物体模型的选择应考虑尺寸、形状和材料等因素,并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接下来,进行实验设备的准备工作。

超声速风洞由风洞模型和驱动系统组成,其中驱动系统包括压缩机、加热器和喷嘴等部件。

在实验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另外,还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测量仪器和传感器。

常见的测量仪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流速计等。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调试。

二、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1. 开启超声速风洞设备。

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逐步启动压缩机、加热器和喷嘴等设备,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2. 调节风洞参数。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超声速风洞的工作参数,如进气流速、温度和压力等。

调节这些参数的目的是模拟实际飞行环境,并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安装物体模型或样品。

将选定的物体模型或样品安装在风洞中,并进行调整和定位。

确保物体模型与喷嘴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等参数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 开始实验。

在设备和物体模型准备就绪后,开始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要求和计划,采集所需的数据,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

5. 调整实验参数。

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参数的调整。

通过改变进气流速、温度或其他参数,进一步研究物体在超声速飞行条件下的特性和流场现象。

三、实验后的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数值计算、实验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和研究成果。

首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全机测力风洞试验指导书

全机测力风洞试验指导书

一、试验名称:低速风洞全机模型气动力和力矩测量试验二、试验目的及要求通过试验,深化对空气动力学理论的理解,初步掌握空气动力低速风洞试验技术:常规测力试验设备的使用,了解使用工业控制机对风洞风速和模型姿态角控制和信号采集及处理的基本方法。

了解风洞试验数据的修正和处理方法,初步掌握低速风洞测力的空气动力特性的规律和分析方法,试验数据曲线的绘制软件的应用。

三、试验设备本次试验采用沈阳航空工业学院SHDF低速闭口回流风洞(见图1):1、风洞主要几何参数风洞试验段:闭口宽×高×长= 1.2m×1.0m×3m,四角切角。

风洞收缩段:收缩比n = 8,长1m。

风洞稳定段:圆形,截面尺寸直径4m,总长2m。

蜂窝器为正六角形孔,对边距20mm,深300mm。

阻尼网共6层,20目。

图1 SHDF低速风洞平面图2、风洞动力系统变频器驱动三项异步交流电机带动螺旋桨工作。

变频器功率75kW;电机为四极,功率75kW。

桨叶翼型为RAF-D, -E,共6叶。

3、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风洞的控制系统是由计工业控制计算机(研华610H)、风速传感器(DCXL-10D)和变频器(SPF-75)组成,用VB语言开发的控制程序,对风速进行闭环控制,风速的控制精度为±0.2m/s。

模型姿态控制由计算机、步进电机驱动器(BQH-300Y)和步进电机(110BF003)分别带动模型支撑系统(尾撑和腹撑)做垂直面内转动(称为迎角α)。

迎角α转动范围为-15°~+25°,侧滑角由转盘涡轮蜗杆手动控制,β转动范围为-180°~+180°。

由旋转编码器实施测量转动角度。

数据采集系统是通过数据采集处理程序驱动,将杆式应变天平受力(或力矩)变形感应到的电压变化信号和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信号调理器(XL 2102E)及高精度稳压电源(XL 2101)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后,送入12位数据采集卡(PCL-818L)变为数字量,进入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处理。

低速风洞实验在气动优化中的应用

低速风洞实验在气动优化中的应用

低速风洞实验在气动优化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气动设备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航空、汽车、船舶、建筑等方面,气动优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气动优化来说,通过低速风洞实验进行模拟分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

低速风洞实验可用于测试、观测、分析各种流体力学现象,从而对气动设备进行优化。

一、低速风洞实验及其原理低速风洞实验是评估机翼和其他航空器构件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各种共振结构、车辆和建筑物外形模型的优化形状设计的工具之一。

低速风洞实验的原理是通过使用一个加速气流来模拟现实中的行车、飞行和流体运动。

风洞内的模型是按照实际大小和比例制造,通过调整风洞的参数来模拟不同的外部条件,例如空气流动的速度、温度、湍流等信息。

通常,低速风洞实验的流速范围为30 m/s至飞行速度以下。

为了达到低速风洞实验的目的,风洞室内必须具有恒定气流、无湍流、无旋转流等特点。

为了进一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稳定性,风洞室内还需要对气流流向控制、气象环境进行管理等。

二、低速风洞在气动优化中的应用在各种气动设备中,低速风洞实验的应用尤其重要。

通过低速风洞实验,气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可以更加准确和高效。

在飞机和汽车的气动优化、建筑物外形设计中,低速风洞实验特别常见。

1. 飞行器气动特性优化飞行器受空气流动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及测试阶段,气动参数的优化至关重要。

低速风洞实验是评估机翼和其他航空器构件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例如,对于飞机机翼的气动优化,可以通过低速风洞实验控制风速和风向等参数来进行气动力测试,以寻找更优秀的翼型和气动表现。

2. 汽车气动特性优化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低速风洞实验主要用于汽车外形的风险分析和优化设计。

通过低速风洞实验对汽车外形进行测试,可以掌握汽车在行驶时的风阻及其产生的气动力特性,从而优化整车的设计。

3. 建筑外形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外形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时尚,也要考虑到气动力学因素。

0.6 m风洞研究性试验平台测控系统

0.6 m风洞研究性试验平台测控系统

0.6 m风洞研究性试验平台测控系统荣祥森;蒲泓宇;付泰;王晓宇;吉次自古【期刊名称】《兵工自动化》【年(卷),期】2017(036)009【摘要】In order to meet the basic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aerodynamics, build the 0.6 m wind tunnel into a research test platform, a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is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Constructed the four degree freedom motion control system by using SIMATIC T-CPU315 as the control core and completed the whole test process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Ethernet and other subsystems. Introduced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solved technology problems in detail. Explained debug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gave main calculation.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system performance is good, high control precision and the force measurement test results of the standard model are well which satisfy to the demand of national military standard.%为适应空气动力学基础应用研究需求,建成0.6 m风洞研究性试验平台,并研制与之配套的测控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IMATIC T-CPU315T为控制核心,构建一个四自由度的运动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和其他子系统进行通信完成试验流程.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情况和解决的技术难题,说明调试及应用情况,给出主要结论.测试结果表明:新研制的系统性能均满足设计指标、控制精度高,标模测力试验结果良好、满足国军标值.【总页数】5页(P50-54)【作者】荣祥森;蒲泓宇;付泰;王晓宇;吉次自古【作者单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四川绵阳622762;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四川绵阳 622762;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四川绵阳 622762;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四川绵阳 622762;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四川绵阳 6227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相关文献】1.基于ADAMS的一种风洞试验平台刚柔混合多体建模研究 [J], 张健;陈文家;赵兰磊2.基于混联机构的多自由度风洞动态试验平台运动学研究 [J], 李士佩;李鹭扬;牛瑞霞;蒋波3.大型试验平台FL-10风洞投入运行 [J], W.HK4.用于危化品泄漏及防护的风洞试验平台的搭建 [J], 滕霖;白金宝;刘斌5.大型试验平台FL—10风洞投入运行 [J], 海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m×6m低速风洞特大攻角试验设备液压系统故障排除

8m×6m低速风洞特大攻角试验设备液压系统故障排除
w l o i d t n e , la i g t e mo e n e ts ae t e a s l tl a g d T i ril r f nr d c d t e p n i l ft e s s m, al fw n u n l e d n h d la d ts c l o b b ou ey d ma e . s t ce b e y ito u e h r cp e o y t h a il i h e fi r p e o n , t u l s o t g a d y tm i rv me t. al e h n me a r b e h oi , n s s u o n e mp o e n s Ke W o d : s p r ih n l o t c t s q i me t wi d u n l e t h d a l s s m y r s u e h g a ge f a t k e t a e up n ; n t n e t s; y r u i y t c e
U 引 百
为 了提 高 8 x m低 速风 洞 的试验 能 力 , 国空 气 m6 中 动力 研究 与 发 展 中心 从 2 0 0 3年 开 始研 制 特 大 攻 角试
个( 四组 ) 服液 压 缸 及其 控 制 元 件等 组 成 。 系统 于 20 伺 该 0 6年 投入 使 用 , 2 0 初 的 一次 试 验 中 , 型 上行 出现 了失 控 故 障 , 在 0 7年 模 致使 模
型 撞 到风 洞 上 洞壁 , 直接 导 致模 型和 试 验 天平 损 坏 。本 文 简 要 地介 绍 了该 系统 的原 理 、 障 现 象 、 障排 除 以及 系统 改 进 。 故 故 关 键词 : 大 攻 角设 备 ; 洞 试 验 ; 压 系统 特 风 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有仪器低速实验风洞(可根据要求定制)
型号:DYK008
一.主要实验内容
1.测压实验:模型表面压力分布。

使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模型表面压力;
2.测力实验:模型在气流作用下所受某方向的空气动力。

使用普通测力装置测量模型受力;
3.使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量风洞收缩段出口流速;
4.使用压力计测量风洞试验段内压力;
5.测压计测量平板模型压力分布以及附面层发展;
6.流态显示:
6.1.烟流实验:通过发烟装置形成烟线,对流动状态进行示踪,显示出绕模型的气流流向、涡及分离的状况;
6.2.丝线实验:通过贴在模型表面的细小丝线,在气流流过时通过丝线的指向显示流动方向,通过丝线的摆动显示紊流状况。

二.技术指标
1.风洞总长5m,实验段长1.2m,内径0.4m(宽)*0.3m(高);
2.风洞各段连接台阶面高度差:<1mm;
3.风洞测压口:试验段内开口平整光滑,无毛刺,局部突出≤0.5mm,测压孔直径1mm;
4.流速测量:进口收缩段与试验段连接断面各处流速分布均匀,使用直径≤3mm 的总压管测量空气总压值,管壁面开孔处应安装垫片使得内壁无缝隙;
5.实验段最大风速30m/s;
6.风机供电为220伏交流电,最大功率3kW,电流15A;
7.小车模型:1个,(1:36各类车模,可供选择);
8.圆柱模型:1个,(Φ10-50,用于演示不同堵塞度的流动状态,可供选择);
9.平板模型:1个,(20×20、30×20、30×30、40×40、130×30等,可供选择);
10.NACA0012机翼模型:1个,(弦长80mm);
11.多棱柱模型:1个,(6、8、10、12、16、20、24等,可供选择);
12.风洞设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1179-1991。

参考点动压修正系数:在风洞可用动压范围内,在试验段入口处测量参考点动压修正系数。

绘制修正系数随试验段动压变化图线。

要求在任一动压下重复测量7次,动压修正系数的均方根偏差不大于0.002;
13.实验段风速测量使用超声波风速测量仪,测量精度0.1m/s,使用超声波风速测量仪测量进口收缩段与试验段连接断面各处流速,各处流速偏差不超过0.5%;
14.风洞结构:风洞安定段、收缩段及扩散段用不锈钢焊接制成,实验段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支架系统由铝合金型材制成。

实验段可视并方便拆装;
15.风洞采用直流式的风洞结构形式,由安装在风洞气流出口的驱动风扇产生实验段的气体流动。

16.单分力天平;
17.测压传感器,数显电压表;
18.毕托管,微压计。

三.主要配置及参数
标准风洞洞体1台(包括安定段、收缩段,扩散段和可视易拆装实验段)、可调速风扇1台、配套风洞支架一套、实验小车模型、圆柱模型、平板模型,NACA0012机翼模型和多棱柱模型、毕托管、微压计、压力传感器、单分力天平、数显电压表,烟气发生器和可移动可固定实验台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