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1.优化选择
方法——比较法、核查法、专家评估法。
2.确定标识
选取数据项的原则:① ② ③ ④ 完整性原则 标准化原则 方便性原则 低冗余原则
3.组织排序
方法——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号码组织法
§3.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4.改编重组
方法——汇编法、摘要法、综述法。
五、市场信息分析
A. 狭义——指市场信息内容本身。 B. 广义——指除市场信息内容本身之外,还包括相关 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 C. 与物质、能量资源相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 开发市场信息资源:就是要在外延上发掘信息源,
开拓信息渠道,建立数据库,加速信息流;在内涵上 不断充足和加工市场信息本身。
一是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二是发展中应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三是实行开放政策,改变封闭状态; 四是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开拓国外信息市场; 五是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合理配置信息资源。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一、信息资源的测度 方 法——“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 丰裕系数模型: R = R1 + R2 ⊙ R: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 R1:基本信息资源生产能力 ⊙ R2: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 该模型将信息资源的传播、存储和处理能力称为信息 资源的发展潜力。
即: R2 = ( S1 + S2 ) ⊙ S1:信息资源的储备能力(包括人均计算机、文
化设施、新闻设施、娱乐设施、邮电设施、通信设施 等的拥有量。)
⊙ S2: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包括测度范围内的识
字率、教育机构普及率、科研机构普及率、政府部门 人数和咨询机构人数等)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B. 信息化指数法:
[日本] 小宋崎情介 观点: 用4类11个指数衡量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 信息量(包括人均年函件数、通话次数、百人 天报纸发行数、万人书籍销售点数、人口密度等)
⊙ 信息装备率(包括百人电话机量、电视机量、
万人电视机拥有量)
⊙ 通信主体水平(包括第三产业人数比重、百人
§3.4
信息市场建设
● 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资源,培育信息市场是关键。
一、信息市场含义 1.含义:狭义——信息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指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2.分类:
Ⅰ.一次信息市场:主要经营人们在生产、管理和科 研等活动中的原始信息成果。 Ⅱ.二次和三次信息市场:主要以信息工作成果和信 息系统提供的产品为交易对象。
①提高全民信息意识; ②建立正确的市场信息资源开发体系和机制; ③完善市场管理,实施规范运作; ④统一规划,发挥资源与市场的整体效益; ⑤引入竞争机制,注重人才培养; 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
§3.4
信息市场建设
●我国信息市场还很不成熟,培育信息市场任务紧迫。
2.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信息市场,必须做好 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 发展方向:以市场为驱动力、以用户为主导、走
商品化、市场化道路。 ● 我国数据库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规模容量只及发达 国家70年代的水平。 ● 我国数据库业的问题在于宏观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 不充分,小规模重复建设影响质量和用户使用。
§3.2 市场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化
二、市场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宏观管理
§3.4
信息市场建设
二、信息市场的特征: 1.竞争的激烈性(全球争夺的焦点) 2.信息市场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信息市场的隐蔽性 4.市场交易的广域性 5.信息市场的双重性
(基于其他市场又高于其他市场)
§3.4
信息市场建设
三、培育信息市场,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提高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应 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三章

小结

重点介绍了信息资源的测度方法——信息资源丰裕系 数模型 介绍了信息化的含义,以及两种经典的信息化测度理 论——美国学者波拉特提出的的GDP比重法和就业结 构分析法,以及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情介提出的信息 化指数法。 介绍了我国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制定的国家信息化指标 体系。
§3.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3.市场信息资源配置 A.时间上的配置:过去、现在和将来 B.空间上的配置:不同的部门、地区 C.数量上的配置:增量配置、存量配置 ⊙市场信息资源在增量配置中边际生产率递增。
●信息资源配置从信息内容来讲,要注重属性或资信 方面的开发。 ●知识:Ⅰ.技术知识—不平均分布—知识差距 Ⅱ.属性知识—不平衡分布—信息问题
A. [美国]波拉特模型 B. [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A. 波拉特模型——GDP比重法和就业结构分析法 主要观点: ①经信息产业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 区分了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 ※一级信息部门:面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部 门。 构成社会信息市场的主体。 ※二级信息部门:提供的信息产品仅供内部消费。为 政府或非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信息的部门。 ②提出衡量信息产业规模的两个指数:信息部门增加 值占GDP的比重和信息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 的比重。
※该模型具有较高来自百度文库信度和校度。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二、信息化理论与测度 1. 信息化: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
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 变的过程。 内涵——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产业及信息咨 询服务业高度发达和完善; 外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环境。
2. 信息化测度的经典理论:
第三章

小结
首先介绍了信息资源的概念;介绍了信息资源的采集 原则和机制;各类市场信息源的特点;以及市场信息 采集的途径、方法和市场信息整序、市场信息分析研 究的步骤。 随后讨论了市场信息资源数据库化的必要性和宏观与 微观管理措施;介绍了市场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以 及市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中政府和企业应该注重的问 题。 介绍了信息市场的含义、分类;介绍了信息市场的特 征;以及提高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注意的 问题,培育和发展我国信息市场应该采取的措施。
不同时空域的有关信息采掘和积聚起来的过程,它是 市场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市场信息源 :
Ⅰ个人信息源:①及时性②强化感知性③主观随意性 Ⅱ实物信息源:①直观性②真实性③隐蔽性④零散性 Ⅲ 文献信息源;①系统性②稳定性③易用性④时滞性 Ⅳ 数据库信息源: ①多用性②动态管理性 Ⅴ组织机构信息源: ①权威性②垄断性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 该模型选择数据库资源、专利商标资源、图书报刊资 源和视听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最基本要素。并认为这 四类信息资源基本上表达了信息资源的范畴和内容。
即: R1 = ( P1 + P2 + P3 + P4 ) / M ⊙ P1:数据库的数量 ⊙ P2:获得专利和商标数量 ⊙ P3:图书报刊出版数量 ⊙ P4:视听产品生产数量 M:测度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口总数
●市场信息产业活动是专门从事市场信息的收集、加工、 分配和交换活动。
一、市场经济推动市场信息服务的产业化
●市场信息配置信息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 具体:A. 政府宏观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B.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C. 个人消费决策的需要
二、现代市场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
1. 市场信息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2. 市场信息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3. 市场信息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 强调对信息内容的分析加工,使其针对性和功能 性更强。 工作程序:① 选题 ② 设计研究框架 ③ 信息收集与整序 ④ 信息分析与综合 ⑤ 编写研究报告
§3.2 市场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化
一、市场信息数据库 1. 概念:市场信息数据库指有关公司、厂商、产品
供销、市场行情、贸易统计、金融活动、经济政策法 规、专利、商标、标准等方面信息的数据库。
§3.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4. 市场信息采集的方法 动态信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参观考察法、
专家咨询法等。
静态信息——采购法、信息检索法等。 四、市场信息整序
● 目的就是把无序信息转化为有序信息,形成更高级 的信息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 ●信息整序过程: 信息选择 确定目标 组织排序 改编重组
§3.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二、市场信息采集的原则与机制
1. 主动、及时的原则 2. 真实、可靠的原则 3. 针对、使用的原则 4. 系统、连续的原则 5. 适度、经济的原则 6. 计划、预见的原则 注意:① 时效性 ② 企业机制 ③ 开发和利用既独立又重合
§3.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三、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1.市场信息采集:指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将分散在
§3.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3. 市场信息采集的途径
● 不同用户、不同类型的信息采集途径有别 以企业为例,信息采集主要有两种途径: Ⅰ. 企业内部信息采集途径: ①管理监督部门 ②研究开发部门 ③市场营销部门 ④“葡萄藤”渠道 ⑤内部信息网络
§3.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Ⅱ. 企业外部信息采集途径: ① 大众传播媒介 ② 政府部门 ③ 社团组织 ④ 各种会议 ⑤ 个人关系 ⑥ 协作伙伴(如:EXTRANET) ⑦ 用户和消费者 ⑧ 外部信息网络(如:INTERNET)
在校大学生数)
⊙ 信息系数(包括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行外杂费
的比例)
§3.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 从6个方面24项指标
来概括反映国家信息化水平。
⊙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信息网络建设 ⊙ 信息技术应用 ⊙ 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的支柱) ⊙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成功之本) ⊙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第三章
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2. 市场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化 3. 市场信息服务的产业化 4. 市场信息建设 5.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
§3.1 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
●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 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市场信息资源的配置 1. 市场信息资源
1. 国家应发展宏观发展规划和整体发展战略; 2. 应多方筹集发展资金; 3. 完善数据库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三、市场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微观管理 ●微观管理的关键问题是数据库产品质量问题。 1. 市场信息采集科学化 2. 市场信息加工处理标准化 3. 数据库服务形式多样化
§3.3
市场信息服务的产业化
§3.3
市场信息服务的产业化
三、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规划与管理 A. 政府——宏观管理与规划 B. 企业:1. 明确目标、发展特色服务
2. 应提供形式多样化、功能多元化的服务 3. 必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4. 加强信息服务人才建设 ※ 市场信息服务业是典型的知识产业,是以信息专家 为核心的产业,专家队伍决定了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