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手工计算
筏板基础及侧壁计算书

a l 2 1b 2 筏板基础及侧壁计算书一、基本数据:根据 xx 省 xx 护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护国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以③层圆 砾层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220KP a 。
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 40 , f c = 19.1N / mm 2 ;受力钢筋均采用HRB 400 级,f y =360 N / mm 2;根据地质 报告,地下水位取 − 1.700m 。
二、地基承载力修正及验算:f a = f ak + ηb γ (b − 3) + ηd γ m (d − 0.5) = 220 + 0.3 × 8 × (6 − 3) + 1.5 × 8 × (5.65 − 0.5) = 289.0kN / m 2上部荷载作用下地基净反力(由地下室模型竖向导荷得)f = 61.6kN / m 2 < f = 289.0kN / m 2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三、地下室侧壁配筋计算:(1)双向板:l y 5.175 ① l x = 8.400m , l y = 5.175m , = x 8.4 = 0.62E 土 = rhK a = 8.0 × 5.175 × tan 2 45o = 41.4KN / m E 水 = rh = 10.0 × 3.475 = 34.75KN / mE 合 = 1.27E 土 + 1.27E 水 = 52.6 + 44.1 = 96.7KN / m查静力计算手册,得:M x max = 0.0072ql 2= 0.0072 × 96.7 × 5.1752 2= 18.6KN ·m M y max = 0.0209ql '= 0.0209 × 96.7 × 5.175 2= 54.1KN ·m 2Mx max' = −0.0354ql 2= 0.0354 × 96.7 × 5.1752= −91.7KN ·mM y= −0.0566ql = −0.0566 × 96.7 × 5.175 = −146.6KN ·m配筋计算:取弯矩最大处进行计算。
筏板基础计算

pkpm平板筏基建模方法目前工程中,“柱下或者剪力墙下平板式筏板”在pkpm里计算,简单概括有三个方法:“倒楼盖”“弹性地基梁法”“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
具体到用“弹性地基梁法”(即jccad中第三个菜单)计算“柱下或者剪力墙下平板式筏板”的操作步骤是什么,这个流程是什么下面具体罗列:1、首先要按地勘报告输入地质数据,用于沉降计算。
非常重要。
2、在菜单2中输入筏基模型,注意筏板一般要挑出,因此首先用网格延伸命令将网格向外延伸一个悬挑长度,然后定义并布置筏板,给出厚度和埋深,并做柱和墙的冲切验算,看看板厚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可以加柱帽(注:加柱帽的功能在“上部构件”的菜单中)。
3、输入筏板荷载,如果是平板式基础,可以直接布置板带,程序自动确定板带翼缘宽度形成地基梁模型。
也可以不布置板带,直接定义地基梁形成梁元模型。
4、进入菜单3,按梁有限元法计算筏板。
首先需要计算沉降,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地基模型的选用。
程序用模型参数kij(默认为0.2)来模拟不同的地基模型,kij=0的时候,为经典文克尔地基模型,kij=1的时候,为弹性半空间模型,不明白看教材。
一般软土取低值0~0.2,硬土取高值0.2~0.4。
其它参数不难理解,不赘述。
梁元法程序提供两种沉降计算模式,刚性沉降和柔性沉降。
柔性沉降假定筏板为完全柔性,而刚性沉降则假定为完全刚性。
计算完成后,程序用求出的各区格反力除以其沉降值得到各区格的地基刚度值,然后转换为地梁计算用的地梁下的基床反力系数,这样便确定了基地的反力分布,用于下一步的内力计算。
沉降计算是筏板计算的核心步骤。
4、基床系数k的合理性判断。
沉降计算完毕后,计算数据中会给出各区格的地基刚度,即基床系数。
这个系数一般要比建议值小很多。
基床系数的合理性,关键看沉降计算结果。
可用规范分层总和法手算地基中心点处的沉降值作比较。
如出入大,应调整基床系数使其接近手算值。
因此,用软件算连续基础,实际上就是对基床系数的校核。
筏形基础手算设计

筏形基础设计§1. 基本条件1.1 基础类型:平板式筏基1.2 基础尺寸及地质资料基础平面图基础立面及地层分布图1.2.1 基础尺寸桥轴方向_柱截面的边长h c =m 桥轴直角_柱截面的边长b c =m 两立柱之间的净间距b H1=m 柱外边缘至基础边缘距离b H2=m 柱外边缘至基础边缘距离h v =m 桥轴方向_基础平面宽度b =m 桥轴直角_基础平面长度l =m 筏基础底面埋深取d =m 筏基础高度h=m 筏基础底面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c =m 筏基础有效高度h 0=m 筏基础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压f c =N/mm 2(砼规)表4.1.4抗拉f t =N/mm2(砼规)表4.1.4上覆土重度N/mm 31.2.2 地质资料依据《中北镇天桥地质勘查报告》,岩土参数的选定方法:岩土性状指标选用平均值,并参考其范围值,岩土强度指标选用特征值,参考其对应的标准值。
地质参数如下表18.003.001.000.050.9519.11.711.601.600.600.703.006.001.60§2. 地基承载力验算 2.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依据《中北镇天桥地质勘查报告》,基础持力层选取④1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kPa2.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以下简称《基础》) 5.2.4,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 a =f ak +×γ×(b -3)+ηd ×γm ×(d-)(5.2.4)=+××( -3)+××( -)=++=kPa式中: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 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ηb 、ηd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基础》表5.2.4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依据《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取值。
三管塔筏板基础计算

a= b/2-e 2(F+G)/3l
Pmaxk= a
2.58 m
364.67 Kn.m
M/(0.9fy*
1500 mm2/m
h0)且不小 As= 于0.15%
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
规范 mm2/m (GB5000
7-2011)
公式
1590.43
8.2.12
> 所需配筋
OK
建筑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 5.2.1
高耸结构设计规 范 7.2.3
四、抗倾覆验算
抗倾覆力矩 5785.59 kN.m 倾覆力矩 2544.10 kN.m
安全系数= 2.27 >
1.5 OK
=
(Gk+Fk)*2/ D
= M+VY
五、基础底板冲切承 载力验算
筏板有效高度ho 0.95
c1= 1.85 c2= 1.85
地下水深hw=
6m 2.7 m
1m 0.9 m
0.2 m
5m
单脚力
压力标准值Fk= 拔水力平标力准标值准Tk值=
Hk= 压力设计值F= 拔力设计值T= 水平力设计值H=
929.5 KN 853.5 KN 51.5 KN 1293.6 KN 1210.1 KN 72.1 KN
连梁顶距地hb= 连梁宽度Bw= 连梁高度Bh= 根开Tw=
平均重度γm=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fa=
140 kN/m2
建筑地 基基础 设计规 范 (GB500 07-
0
1
(地下
16
水位以
kN/m3; 下取浮
6 m;
(地下
16
水位以
kN/m3; 下取浮
筏形基础手算设计

η× γ× ( d
-
p = γ × h1 + γ × h2 =
1
2
0.5 )
①1
④1
d
m
= 90.0 + 1.6 × 19.00 × ( 1.50 + 3.70 -
98.78
kP a
0.5 )
= 90.0 + 142.9
= 232.9 kPa
上
覆 ④1
粉 质
b l p z
— — — —
矩 形矩 形基 础基 础
bc = 1.60 m bH1 = 1.60 m
bH2 = 0.60 m
hv = 0.70 m
b = 3.00 m
l = 6.00 m
d = 3.00 m
h = 1.00 m
c = 0.05 m
h0 = 0.95 m
C4 0
抗 压 抗 拉
fc = ft =
19.1 N/m 1.71 mN2/m 18.00 mN2/m
3.000 )
天 杂然 填
6.182 4.80
2.20
④粉 1质
⑤粉 1质
( 5.
回 填
b= i1
3.0 ai-
1
i 层
ai
zn =
△z
⑥粉 1土
i +
an
平 均
3. 使 用长 度短 基边 础
l1 = l / 2 = b1 = b / 2 =
6.00 3.00
/ 2= / 2=
3.00 m 1.50 m
( 砼 ( 砼
m3
1. 依 据岩 土
地层 编号
①1 ④1 ⑤1 ⑥1 ⑥2
岩土名称
基础筏板手工算量计算方法

基础筏板手工算量计算方法:用CAD(PL画线命令闭合后在点Li命令)查询出异形筏板的周长L与面积S总。
演示一下2:S(962)总周长(152)L*(钢筋保护层)0.04=实有钢筋面积S2。
0.04是保护层厚度,见图纸说明。
此外说明一下有基础梁的筏板,应把基础梁在筏板中占的面积(钢筋量)去掉,(筏板钢筋与基础梁同方向的不设,只设穿过梁的筏板筋)看三维图。
3:根据筏板钢筋上下双层双向@200, 1/0.2=5M*2层*2双层=20M(每平方含量), 基础梁占有的钢筋每平方】=10米如果X向@200,Y向@250,则每平方钢筋含量[1M/0.2+1M/0.25]*2[双层]=18M.】4:用(3中)20M(每平方含量)】*实有钢筋面积S2】+周长L/2*2[最后周圈少这个L/2钢筋基础梁的占有面积*10基础梁部分每平方少放10米的筏板钢筋】=筏板筋长度。
注:主次梁相交处算了两次长度,所以已经减去。
]】。
5: 筏板筋周圈的钢筋查得(筏板筋弯钩长度)15d*(筏板弯钩筋个数)筏板周长(L/0.2+1)={筏板周围弯钩筋长度}。
6:马镫筋,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数量计算(支撑上层钢筋)以上是马凳筋两种形式图片,此工程量根据甲方签字的筏板上层钢筋支撑施工方案计算,如采用图-2钢筋支撑三级钢18钢筋,每2米间距设一排支撑,每2米设两只腿,见图图中的40是保护层厚度,具体以图纸总说明为主有时是20厚】根据上图,马凳筋计算方法:每2米段长含量0.528*2+2=3.058米。
根据以下CAD图2米排一排支撑钢筋,最后把支撑钢筋长度累加在一起L/2+1】*3.058米=支撑钢筋的量。
以上筏板筋4+5+6 =筏板筋总长度工程量。
7:搭接头的工程量:钢筋直径18以上,采用机械(螺母)连接,计量:筏板钢筋总长度/9M=接头总个数----套(机械接头定额)。
钢筋直径18以下(三级钢筋16 14 12等)采用搭接链接,搭接长度Ll=1.4* La钢筋直径安接头面积50%,例如一共有10根钢筋,同一截面上有5根钢筋通长,另5根钢筋绑扎搭接,此时钢筋搭接长度安Ll=1.4*La),注意计算时要统一单位。
筏基底板冲切计算计算书完整版

ln1(m) ln2(m) p(kPa) h(mm) as(mm) h0=h-as ft
8
8
120
350
55
295
1.57
4.底板冲 切高度计 算:
h<=800 因为: 所以:
b= hp 1
(GB5000 7-2002第 8.2.7条)
当底板区 格为矩形 双向板 时,底板 受冲切所 需的厚度
h0:
1.计算依 据:规范 《建筑地 基基础设 计规范》 GB50007 -2002第 8.4.5条
2.计算简 图:
筏板基础底板冲切、剪切计算
项目名称:
回目录
p— —相应于 荷载效应 基本组合 的地基土 平均净反 力设计值
ln1,ln2— —计算板 格的长边 和短边的 净长度
3.输入条 件: 混凝土C 35
b h =(800/ )1/4
hs
0
式8.4.53右侧 为:
受剪阴影 部分面积 为:
=1
(本式中 因h0<800 故h0为: 800 )
(GB5000 7-2002式
8.4.5-4)
2807.945 kN
(2*ln2ln12*h0)*(ln 1-2*h0)/4 = 13.7 m2
VS = p?阴影部分面积= 1647.2 kN
OK! 满足式8.4.5-3要求
(ln1+ ln2) -
(l
n1+l
n2)2
-
p
l l 4p n1 n2
+ 0.7 b
f
h0 =
hp t
4
OK! 底
板厚度
(GB5000 7-2002式 8.4.5-2)
手工算量筏板剪力墙、柱、梁.手工算量

一:基础筏板手工算量计算方法:1:用CAD(PL画线命令闭合后在点Li命令)查询出异形筏板的周长L与面积S总。
2:S总面积—周长L*(钢筋保护层)0.04=实有钢筋面积S2。
0.04是保护层厚度,见图纸。
此外说明一下有基础梁的筏板,应把基础梁在筏板中占的面积(钢筋量)去掉,(筏板钢筋与基础梁同方向的不设,只设穿过梁的筏板筋)看三维图。
3:根据筏板钢筋上下双层双向@200, 1/0.2=5M*2层*2双层=20M(每平方含量), 【基础梁占有的钢筋每平方】=10米【如果X向@200,Y向@250,则每平方钢筋含量[1M/0.2+1M/0.25]*2[双层]=18M.】4:用(3中)【20M(每平方含量)】*【实有钢筋面积S2】+周长L/2*2[最后周圈少这个L/2钢筋—基础梁的占有面积*10【基础梁部分每平方少放10米的筏板钢筋】=筏板筋长度。
5: 筏板筋周圈的钢筋弯钩查得(筏板筋弯钩长度)15d*(筏板弯钩筋个数)筏板周长(L/0.2+1)*2【上下弯钩】={筏板周围弯钩筋长度}。
6:马镫筋,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数量计算(支撑上层钢筋)以上是马凳筋两种形式图片,此工程量根据甲方签字的筏板上层钢筋支撑施工方案计算,如采用图-2钢筋支撑三级钢18钢筋,每2米间距设一排支撑,每2米设两只腿,见图【图中的40是保护层厚度,具体以图纸总说明为主有时是20厚】,图纸没特殊说明时---马凳筋直径比筏板筋直径小2个号,即筏板筋16时,支撑马镫最小按14计算,现场筏板筋图片根据上图,马凳筋计算方法:每2米段长含量0.528*2+2=3.058米。
根据以下CAD图2米排一排支撑钢筋,最后把支撑钢筋长度累加在一起【L/2+1】*3.058米=支撑钢筋的量。
支撑钢筋分布图三级钢18钢筋:CAD查询排布的长度约530米/2=265段{指上边截图}*3.058米=810米以上筏板筋4+5+6 =筏板筋总长度工程量。
7:搭接头的工程量:钢筋直径18以上,采用机械(螺母)连接,计量:筏板钢筋总长度/9M=接头总个数----套(机械接头定额)。
筏板基础底板冲切、剪切计算表格

#VALUE!
回目录
8
8
200
500
55
445 #VALUE!Biblioteka 4.底板冲 切高度计 算:
h<=800 所以: 因为:
当底板区 格为矩形 双向板 时,底板 受冲切所 需的厚度 h0:
b= hp 1
(GB5000 7-2002第 8.2.7条)
(ln1+ ln2) -
(l
n1+l
n2)2
-
p
l l 4p n1 n2
+ 0.7 b
1.计算依 据:规范 《建筑地 基基础设 计规范》 GB50007 -2002第 8.4.5条
2.计算简 图:
筏板基础底板冲切、剪切计算
项目名称:
p— —相应于 荷载效应 基本组合 的地基土 平均净反 力设计值
ln1,ln2— —计算板 格的长边 和短边的 净长度
3.输入条 件: 混凝土C 35
ln1(m) ln2(m) p(kPa) h(mm) as(mm) h0=h-as ft
f
h0 =
hp t
4
= ######## mm
#VALUE!
(GB5000 7-2002式 8.4.5-2)
5.底板斜 截面受剪 承载力验 算:
V S ? 0.7 b hs ft (ln1 - 2h0 )h0
V S ? 0.7 b hs ft (ln1 - 2h0 )h0
(GB5000 7-2002式 8.4.5-3)
b h = (800/ )1/ 4
hs
0
式8.4.53右侧 为:
受剪阴影 部分面积 为:
=1
(本式中 因h0<800 故h0为: 800 )
筏板基础底板冲切、剪切计算表格

8
8
200
500
55
445 #VALUE!
4.底板冲 切高度计 算:
h<=800 所以: 因为:
当底板区 格为矩形 双向板 时,底板 受冲切所 需的厚度 h0:
b= hp 1
(GB5000 7-2002第 8.2.7条)
(ln1+ ln2) -
(l
n1+l
n2)2
-
p
l l 4p n1 n2
+ 0.7 b
1.计算依 据:规范 《建筑地 基基础设 计规范》 GB50007 -2002第 8.4.5条
2.计算简 图:
筏板基础底板冲切、剪切计算
项目名称:
p— —相应于 荷载效应 基本组合 的地基土 平均净反 力设计值
ln1,ln2— —计算板 格的长边 和短边的 净长度
3.输入条 件: 混凝土C 35
ln1(m) ln2(m) p(kPa) h(mm) as(mm) h0=h-as ft
b h = (800/ )1/ 4
hs
0
式8.4.53右侧 为:
受剪阴影 部分面积 为:
=1
(本式中 因h0<800 故h0为: 800 )
(GB5000 7-2002式
8.4.5-4)
kN #VALUE!
(2*ln2ln12*h0)*(ln 1-2*h0)/4 = 12.6 m2
VS = p?阴影部分面积= 2527.6 kN
f
h0 =
hp t
4
= ######## mm
#VALUE!
(GB5000 7-2002式 8.4.5-2)
5.底板斜 截面受剪 承载力验 算:
筏板基础造价成本计算公式

筏板基础造价成本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筏板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它具有承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筏板基础的造价成本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投资成本和施工进度。
本文将介绍筏板基础造价成本计算的相关知识,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筏板基础造价成本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几个方面的计算方法。
1. 人工费。
人工费是指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福利和保险等费用。
在筏板基础的施工中,人工费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左右。
人工费的计算公式为:人工费 = 施工工程量×单位工程量人工费。
2. 材料费。
材料费是指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的成本,包括水泥、砂石、钢筋等。
在筏板基础的施工中,材料费一般占总成本的40%~50%左右。
材料费的计算公式为:材料费 = 施工工程量×单位工程量材料费。
3. 机械费。
机械费是指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成本,包括挖掘机、搅拌机、起重机等。
在筏板基础的施工中,机械费一般占总成本的5%~10%左右。
机械费的计算公式为:机械费 = 施工工程量×单位工程量机械费。
4. 管理费。
管理费是指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管理人员的成本,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
在筏板基础的施工中,管理费一般占总成本的5%~8%左右。
管理费的计算公式为:管理费 = 施工工程量×单位工程量管理费。
5. 利润。
利润是指承包商在工程施工中所获得的利润,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来源。
在筏板基础的施工中,利润一般占总成本的10%~15%左右。
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利润 = 施工工程量×单位工程量利润。
综上所述,筏板基础的造价成本计算公式为:总成本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费 + 管理费 + 利润。
在实际工程中,筏板基础的造价成本计算还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当地的物价水平、工程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筏板基础计算

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下面就筏基的分析计算做详细阐述。
(1)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法同独立柱基,参见第17.1.1节内容。
对于非矩形筏板,抵抗矩W采用积分的方法计算。
(2)基础抗冲切验算按GB50007-2002第8.4.5条至第8.4.8条相关条款的规定进行验算。
①梁板式筏基底板的抗冲切验算底板受冲切承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F l——作用在图17.1.5-1中阴影部分面积上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u m——距基础梁边h0/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f 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图17.1.5-1 底板冲切计算示意②平板式筏基柱(墙)对筏板的冲切验算计算时考虑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所产生的附加剪力,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力τmax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距柱边h0/式中:F l——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集中力设计值,对内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破坏锥体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对边柱和角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临界截面范围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地基反力值应扣除底板自重;u m ——距柱边h0/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M unb——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设计值;c AB——沿弯矩作用方向,冲切临界截面重心至冲切临界截面最大剪应力点的距离;I s——冲切临界截面对其重心的极惯性矩;βs——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当βs<2时,βs取2;当βs>4时,βs取4;c1——与弯矩作用方向一致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c2——垂直于c1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a s——不平衡弯矩通过冲切临界截面上的偏心剪力传递的分配系数;③平板式筏基短肢剪力墙对筏板的冲切验算短肢剪力墙对筏板的冲切计算按等效外接矩形柱来计算,计算方法完全同柱对筏板的冲切,等效外接矩形柱参见图17.1.5-2。
pkpm筏板基础的手算步骤

2 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2.1工程概况和设计依据本工程为长沙市信德商场的梁式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的工程地质条件详见中表1.1。
本筏板设计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进行设计。
2.2 基础形式的选择本工程中上部柱荷载平均在4599kN,较大,且粘土层的承载力较低,故使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础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经综合考虑,选择筏板基础,既充分发挥了地基承载力,又能很好地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本工程上部荷载平均在4599kN,较大且不均匀,柱距为9m,较大,将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肋梁式筏基具有刚度更大的特点,可以很好的抵抗弯曲变形,能够减小筏板厚度,更适合本工程。
2.3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地基承载力验算采用标准组合,地下室柱下荷载标注组合由PKPM导出的,即表2.2 竖向导荷柱号荷载(KN)柱号荷载(KN)柱号荷载(KN)柱号荷载(KN)柱号荷载(KN)合力A1 2219 B1 3261 C1 3056 D1 3578 E1 2654 14768 A2 3357 B2 4512 C2 4113 D2 4813 E2 3549 20344 A3 3133 B3 4216 C3 4357 D3 4526 E3 3179 24176 A4 3142 B4 4230 C4 4354 D4 4496 E3 3203 19431 A5 3193 B5 4255 C5 4096 D5 5419 E5 4545 21508 A6 2553 B6 3513 C6 3045 D6 3672 E6 2716 15499合力1759723987230212650419846110955基底面积: ㎡144032450=⨯=A110955255331933142313333572219271645453203317935492654=++++++⋯⋯++++++=∑iNkpa A NP i1.771440110955===∑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持力层):查表得:)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ηb=0.3 ηd=1.5 γ=20.3KN/ m ³m3/55.9104.104.23.205.13.205.61.19KN m =-⨯+⨯+⨯=γkpaP kpa f a 8.956.1039)5.000.2(55.95.1)36(3.203.01000=≥=-⨯⨯+-⨯⨯+= 符合条件,满足要求。
筏板基础手工计算

筏板基础的计算1.1、 基础的确定1.1.1、 基础偏心计算:对(0,0)角点F 1y =16438.8kN , F 2y =20962.3kN , F 3y =21717.3kN , F 4y =26656.6kN , F 5y =20993.1kN , G=6977.8kNX 2=5m , X 3=11.5m , X 4=17.5m , X 5=23.5m , X 6=2.5m ,F 2y X 2 F 3y X 3 F 4y X 4 F 5y X 5 Gx 6升 e x=11.71F ixG F 1x =17826.7kN ,F 2x =22434.7kN , F 3x =21958.8kN , F 4x =25720.4kN , F 5x =18827.5kN , G=6977.8kN , y 2=7.5m , y 3=13.5m , y 4=20.1m , y 5=26.1m , y 5=13.05m1.1.2、 基础类型采用梁式筏板基础。
1.1.3、 基础深度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基础埋深为 4.7m 。
1.1.4、 地基承载力修正f ak + d o (d 外 0.5) b (b 3)200 1.6 11.4 (5.3 0.5) 0.3 9.2 3 295.8 kPa基础基地净反力为 N106768.1 P j A 141.9kN /m28.5 26.4 1.2、基础板厚验算取板厚为h=550mm h 0 550 40 510mm ,最不利跨板的跨度为7.5mX6.5m1.2.1、基础底板受冲切承载力验算hp 1 , f t 1.43MPau m (7.5 0.55 0.51) 2(6.5 0.6 0.51) 2 23.66m A j =(6.5-0.6-0.51 X 2) X (7-0.55-0.51 X 2)=26.5m 20.7 hp f t U m h 。
=0.7 X 1.0 X 1430X 23.66 X 0.51=12078.7kNe y F 2x y 2F 3x y 3 F 4x y 4 F 5x y 5 F ixG Gy s =13.75P nNG 」 rd “6768" 20 28.5 26.4 5.25 侯行 28.5 26.4 9.2 1.05 19.5 3.1 156.4kN /m f a 295.8KPaF L P j A j =141.9 X 26.5=3760.35kN 0.7 hp f t u m h 0=12078.1kN因此底板满足受冲切要求1.2.2、基础底板受剪承载力验算V S 0.7 hs f t (l n2 2h o )h o hS 1, l n2 7.5 0.55 =6.95m0.7 hs f t (l n2 2h °)h 0=0.7 X 1.0 X 1430X( 7.0-2 X 0.51 )X 0.51=3052.8kN A s 1(1.05 5.88) 2.415 8.37 vmV S P j A s =141.9 X 8.37=1187.7kN 0.7 hs f t (l n2 2h °)h ° =3296.1kN 因此底板受剪承载力也满足要求。
七种最简单的伐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方法

伐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法1.悬臂法⽅法概述——就是传统的墙下钢混条基计算法。
计算特点——假定基底⼟反⼒为均匀分布,为了减⼩基底压⼒使之满⾜软弱地基承载⼒的要求⽽将基底加宽到互相连通的程度,但不作为连续的整板去分析。
⽅法缺点——基础宽度加⼤后,基底⼟的反⼒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
计算时,基底已经连成了⼀体却不考虑其连续性,因此很不合理,计算的结果是不经济的。
2.倒楼盖法⽅法概述——假定筏板为⼀块倒置于地基上的连续板,由纵横墙⽀承。
计算特点——假定基底⼟反⼒为均匀分布,按普通的楼盖计算。
⽅法缺点——考虑了筏板的整体性,计算结果较悬臂法经济。
但此法仍然没有考虑到基底⼟的反⼒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所以各墙⽀座处所算得的负弯矩偏⼩,甚⾄出现⼩于实际弯矩⽽偏于不安全。
3.柔性基础简化计算法⽅法概述——将在柱荷载作⽤下的⼗字交叉条形基础简化为各条单向连续条形基础的计算⽅法。
计算特点——将柱荷载的总值先按两个⽅向交叉连续的条形基础(板)的刚度⽐值进⾏分配以作为各向的柱荷载,然后分别按单向连续条形基础(板)计算。
⽅法缺点——此⽅法的⼀般假定为基底反⼒是按线性分布的,柱下,跨中最⼩,计算结果较倒楼盖法还要经济。
但该⽅法只适⽤于柱下⼗字交叉条形基础和柱下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不适⽤于横墙承重的筏板基础。
4.弹簧地基梁法⽅法概述——假定筏板沿横向被截分为单位宽的条板,置于⽂克尔假设的弹簧低级上,并假定板底⾯任⼀点的单位压⼒p与地基沉降S成正⽐,即p=kS。
计算特点——条板按受有⼀组横墙集中荷载作⽤的⽆限长梁计算。
由于地基沉降S与基础挠度y接触协调相等,有p(x)=kS=ky. ⽅法缺点——同⽂克尔弹簧地基法假设。
5.弹性理论截条法⽅法概述——将筏板横向截分为单位宽的条板并置于均质半空间弹性地基上。
计算特点——由于积分上的困难,基底地基反⼒与沉降之间的关系很难⽤解析函数表达。
⽬前是利⽤郭尔布诺夫-波萨多夫的《弹性地基上结构物的计算》中的计算表格来简化计算。
11-3 筏板基础计算

(1)地基承载力验算筏板基础包括梁板式基础、格筏基础和含梁或不含梁的片筏基础等型式。
筏板基础的设计一般包括基础梁设计与板的设计二部分,筏板上基础梁的设计方法同第五节柱下条形基础。
筏板的设计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筏板基础地基计算、筏板内力分析、筏板截面强度验算与板厚、配筋量确定等。
第七节筏板基础max 1.2p f p f ≤⎧⎨≤⎩G —基础和上覆土重,地下水位以下应考虑浮力作用。
一、地基计算max F G p A F G Mp A W +⎧=⎪⎪⎨+⎪=+⎪⎩0.1W e A≤W 、A ——基础底面截面模量、面积。
(2)偏心距验算(整体稳定性要求)基底平面心形尽量与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重合。
不能重合时要求:0111'()'m c s i i i i i si si p p s z z E E ψψαα--=⎛⎫=+- ⎪⎝⎭∑——第i 层土回弹再压缩模量(3)沉降验算考虑回弹再压缩变形的影响'si E 'ψ——考虑回弹影响的经验系数,无经验时可取1.0按作用的准永久组合计算时考虑地震作用时16W e A≤基底自重压力基底附加压力筏板内力计算可根据上部结构刚度及筏板基础刚度的大小分别采用刚性法或弹性地基基床系数法进行。
(一)刚性法当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大,筏板基础下的地基土层分布均匀时,可不考虑整体弯曲而只计局部弯曲产生的内力。
当持力层压缩模量MPa 或板厚H 大于墙间距离时,可认为基底反力成直线或平面分布。
符合上述条件的筏板基础的内力可按刚性法计算,此时基础底面的地基净反力可按下式计算:4≤s E 61yx x y j j W e N W e N A N p p ⋅∑±⋅∑±∑=min max 二、筏板的内力计算采用刚性法计算时,在算出基底的地基净反力后,常用的倒楼盖法或刚性板条法计算筏板的内力。
框架体系下的筏板基础也可按刚性板条法计算筏板内力,其计算步骤如下:(a)先将筏板基础在x 、y 方向从跨中到跨中分成若干条带,如图所示。
基础筏板800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计算书一、墙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2000mm,高度800mm,两侧楼板厚度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4道,内龙骨采用40×10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457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0mm。
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20+457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57mm,直径10m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2.0N/mm2,弹性模量42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1.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2532532538mm模板组装示意图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0×24.000=21.60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0×6.000=5.400kN/m 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46m 。
荷载计算值 q = 1.2×21.600×0.457+1.40×5.400×0.457=15.3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45.70×1.50×1.50/6 = 17.14cm 3; I = 45.70×1.50×1.50×1.50/12 = 12.85cm 4;15.30kN/mA计算简图0.109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9.87kN/mA变形计算受力图0.050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 1=1.632kN N 2=4.488kN N 3=4.488kN N 4=1.632kN 最大弯矩 M = 0.108kN.m 最大变形 V = 0.626mm (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M/W = 0.108×1000×1000/17138=6.302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2.00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Q/2bh=3×2448.0/(2×457.000×15.000)=0.536N/mm 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 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26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66.7/250,满足要求!四、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多层框架建筑筏板基础计算

筏板基础地设计计算筏板基础具有减小地基压力 ,提高地基承载力地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能力 .筏板地厚度 h>200mm,同时要满足斜截面及抗冲切强度地要求 ,片筏基础混凝土采用 C20 以上 ,垫层 C10 以上 .钢筋保护层 as=40mm,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 S6.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本工程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 ,素混凝土垫层设为 100mm 厚 .§1 基础设计(1)基础埋深:筏板基础地埋深当采用天然地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上地高度地 1/12,由于工程设置有地下室 ,所以取基础埋深为 5.0m,满足要求 .(2)筏板厚度地确定:本工程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一般按照每层楼50mm 考虑 ,本工程地上共有 8 层,但是考虑到基础地抗冲切作用 ,筏板厚度取为 1000mm.( 3)筏板尺寸确定:本设计只进行了一个方向地一品框架进行计算 ,在筏板基础设计时 ,近似取其他基顶荷载与计算地该榀框架基顶荷载相同进行计算 .C柱:恒载: M x 6.56 KN m V y 4.69 KN N1424.43KN活载: Mx 3.39 KN m V 2.42 KN N320.82 KNyD柱:恒载: M x 3.06 KNm V y 2.57 KN N1899.92KN 活载: M x 1.68 KNm V y 1.2KN N527.39KNE柱:恒载: M x 3.06 KN m V y 2.57 KN N1899.92KN 活载: M x 1.68KN m V y 1.2 KN N527.39 KN F柱:恒载: M x 6.56 KNm V y 4.69 KN N1424.43 KN 活载: M x 3.39 KNm V y 2.42 KN N320.82KN 各个内力设计值:( 1.35 恒荷载 +1.4 活荷载)C柱: Mx13.6KNm V y9.12KN N2372.13KND柱: Mx 6.48KNm V y 5.15KN N3303.24KNE柱: M x 6.48KNm V y 5.15KN N3303.24KNF柱: M x13.6KNm V y9.12KN N2372.13KN其为对称模型 ,则:P k(2372.13 3303.24) 2 9102174.66KN筏板左边和右边分别突出 1.0m,上下各突出 1.0m.则 ,A bl 66.4 17.91188.56m2( 4)地基承载力地验算:由地基设计资料 ,该筏板基础地持力层为粘土, f ak200kpa 地基承载力修正:m20KN / m3查表 , b0, d 1.0f a fak d (d 0.5) m200KN / m3 1.0(50.5) 20 330KN / m3筏板重 G1188.56 1.025 29714KN由于结构对称偏心距为 0p k Gp102174.66 2971.14 88.46 1.2f a396KN / m3A1188.56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 5)确定板带计算简图:根据计算框架模型 ,选择下图所示板带进行计算,配筋计算地内力均采用设计值 .当上部柱分布规则 ,相邻柱距或相邻柱荷载相差不超过20%,以及柱距小于1.75 / 时,可以采用刚性板条法计算:图 1筏板基础计算单元查《地基基础》 ,取k s15000KN / m3,C40混凝土 E C 3.25 107 KN/m3计算单元地截面惯性矩:I17.2 1.03 0.6m412k s b15000 7.20.193444 3.25 1074E c I0.61.75 1.759.07 6.6m0.193故本工程中地筏板基础可以采用板条法计算.§2 计算基底净反力由于基地剪力弯矩相对于x 轴对称 ,产生地附加反力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基底平均净反力及计算模型:pp102174.6685.97kN / m2A1188.56基底总反力:pbl 85.97 7.2 17.911079.18KN柱荷载总和:p((2372.133303.24))211350.74KN 基底平均净反力:p'jp11350.74 88.07KN / m2 bl7.2 17.9每单位长度基底平均净反力:b p'j 88.077.2 634.12 KN / m得到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图 2筏板受荷简图根据静力平衡 ,计算各个截面地弯矩和剪力:其弯矩图和剪力图见下图:图 3筏板受荷剪力图图 4 筏板受荷弯矩图§3 配筋计算最大正弯矩 M+=2064.01KNm, 最大负弯矩 M-=2659.04KN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fc=19.1N/mm2,ft=1.71 N/mm2 采用 HRB400 级钢筋 , f y f y ' 360 N / mm 2上层:取 a s60mm, h 0 1.0 0.06m 0.94msM2064.01 1060.0171 f c bh 02 19.1 7200 940211 2 s2a s '0.017h 0A s1 f cbh1.0 19.1 7200 940 0.0172f y3606104.36mm下层:取 a s 60mm, h 0 1.0 0.06m 0.94msM 2659.04 106 0.021 f c bh 02 19.1 7200 9402'11 22a ss 0.02h 0A s1 f cbh 0 1.0 19.1 7200 940 0.027181.6mm 2f y360Asmin minbh0.214% 7200 100015408mm 2上层选用: 20@200( A s 11309.73mm 2 )下层选用: 20@200( A s 11309.73mm 2 )§4 筏板基础结构承载力验算根据《筏板基础技术规范》 ,需要对柱底进行抗冲切验算 . 边柱:局部加厚筏板 ,采用 1500mm.c 1 h c h 00.6 1.44 1.32m22c 2 b c h 00.4 1.44 1.84 mc 21.322x10.389m2c 1 c 22 1.32 1.84332I sc 1h 0 c 1 h 0 2c 1h 0 ( c 1x)2c 2 h 0 x6 6 21.32 1.4431.3231.442 1.32 1.44 (1.320.389)2 1.84 1.44 0.38926 621.89m 4s11110.361 2c 1 1 2 1.323 c 23 1.84u m 2c 1 c 2 4.48mcABc 1 x 1.32 0.389 0.931作 用 在 冲 切 临 界 面 中 心 上 地 不 平 衡 弯 矩 设 计 值p=85.97 KN / m 2 p pc 1c 2 85.97 1.32 1.84 208.80KNF l N P2372.13208.8 2163.33 KNe Nh c h 0 0.30.36 0.662 4e Pc 1 h 0 0.66 0.36 0.324MunbNe N Pe P M cVh22372.130.66 208.8 0.3 13.6 9.12 0.721523.13kN mF l s M unb C ABmax =I su m h02163.330.36 1523.13 0.9314.48 1.44 1.89335.34 270.1605.44 0.7(0.41.2) hp f t 1197KN / m s满足条件 .中柱:局部加厚筏板 ,采用 1700mm. c1h c h00.6 1.64 1.42m22c2b c h00.4 1.64 2.04mI s c1 h03c13 h0c2h0c126621.42 1.643 1.423 1.642.04 1.641.4226625.20m4s11110.3572c12 1.42113c23 2.04u m2c1c2 4.88mc1c AB 1.42 2 0.712作用在冲切临界面中心上地不平衡弯矩设计值:p2 85.97KN / mp pc1 c285.971.42 2.04249.04KN F l N P3303.24249.043054.2KNe N h c h00.30.410.71 24e P c1h00.71 0.410.3 24Munb NeN Pe P M c V h023303.240.71249.040.3 6.48 5.510.82 2268.63 KNF l sMunbCABmax =I su m h03054.20.3572268.630.714.86 1.645.2383.19110.58493.770.7(0.41.2f t 1197KN / m)hps满足条件 .故筏板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
筏板基础算例(梁式)

筏板基础设计1.1筏形基础的截面尺寸及构造1.1.1筏形基础的构造1、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有地下室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水的最大水头与防水混凝土厚度的比值,按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选用,但不应小于0.6Mpa 。
2、采用筏形基础的地下室,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 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 墙体内应设双面钢筋,竖向和水平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 间距不应大于300mm 。
3、本设计采用肋梁式筏板基础,这种基础能减小基础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提高基础的整体刚度减小不均匀沉降,筏板厚度9×50=450mm 所以取500mm >300mm 厚,纵横向肋梁取相同高度和宽度取b h =1200mm b b =800mm 肋梁两端伸出边柱轴线的距离为1000mm 。
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根据以知条件得2400kN/m ak f =,根据地基土需考虑基础宽度和深度的修正 即b η=3.0 ;d η=4.4。
5、基础埋深抗震设防地区天然土质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室内外高差为0.6m ,筏形基础埋深H 1=(39.2+0.6)/15=2.67m 。
包头冻深-1.6m所以,取基础埋深-3.3m 。
持力层为圆砾层 所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0.5)a ak b d m f f b d ηγηγ=+-+-式中的γ—持力层以下土的重度 取γ=183kN/mm γ—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γ=(13.5×1.0+19×1.62+18×0.68)/3.3=17.132kN/m(3)(0.5)a ak b d m f f b d ηγηγ=+-+-=400+3.0×18×(6-3)+4.4×17.3×(3.3-0.5)=614.36KN/㎡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 c f =14.32N/mm t f =1.432N/mm 底板钢筋HRB 235y f =y f '=3602N/mm 基础梁钢筋:纵筋选用HRB400 y f =3602N/mm箍筋选用HRB335 y f =3002N/mm1. 2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如将xoy 坐标系原点置于筏基底板形心处,则基底反力可按下式计算:(,)i yii xx y xyN e N GN e P d x y AI I 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筏板基础的计算
1.1、基础的确定
1.1.1、基础偏心计算:
对(0,0)角点
F 1y =16438.8kN ,F 2y =20962.3kN ,F 3y =21717.3kN , F 4y =26656.6kN ,F 5y =20993.1kN ,G=6977.8kN
x 2=5m , x 3=11.5m ,x 4=17.5m ,x 5=23.5m ,x 6=2.5m ,
∑+++++=G F Gx x F x F x F x F e x i y y y y x 6
55443322=11.71
F 1x =17826.7kN ,F 2x =22434.7kN ,F 3x =21958.8kN ,F 4x =25720.4kN , F 5x =18827.5kN ,G=6977.8kN ,y 2=7.5m , y 3=13.5m ,y 4=20.1m ,y 5=26.1m ,y 5=13.05m ∑+++++=
G F Gy y F y F y F y F e ix
x x x x y 555443322=13.75 1.1.2、基础类型
采用梁式筏板基础。
1.1.3、基础深度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基础埋深为4.7m 。
1.1.4、地基承载力修正
f ak +8.29532.93.0)5.03.5(4.116.1200)3()5.0(0=⨯⨯+-⨯⨯+=-+-b d b d γηγη外kPa a
KPa f m kN rd A G N P a n 8.295/4.1561.35.1905.12.91.15.184
.265.2825.54.265.28201.106768=<=⨯-⨯-⨯-⨯⨯⨯⨯+=-+=
基础基地净反力为 m kN A N P j /9.1414
.265.281.106768=⨯==∑ 1.2、基础板厚验算
取板厚为h=550mm ,mm h 510405500=-=,最不利跨板的跨度为7.5mX6.5m
1.2.1、基础底板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1=hp β,MPa f t 43.1=
m u m 66.232)51.06.05.6(2)51.055.05.7(=⨯--+⨯--=
j A =(6.5-0.6-0.51×2)×(7-0.55-0.51×2)=26.5m 2
07.0h u f m t hp β=0.7×1.0×1430×23.66×0.51=12078.7kN
j j L A p F ==141.9×26.5=3760.35kN 07.0h u f m t hp β≤=12078.1kN
因此底板满足受冲切要求
1.2.2、基础底板受剪承载力验算002)2(7.0h h l f V n t hS S -≤β
1=hS β,55.05.72-=n l =6.95m
002)2(7.0h h l f n t hS -β=0.7×1.0×1430×(7.0-2×0.51)×0.51=3052.8kN
37.8415.2)88.505.1(2
1=⨯+=s A m 2 s j S A p V ≤=141.9×8.37=1187.7kN 002)2(7.0h h l f n t hS -≤β=3296.1kN 因此底板受剪承载力也满足要求。
1.3、7.5mX6.5m 跨基础板配筋计算
底板配筋按四边固定板计算,取b=1m 计算。
混凝土采用C30, f c =14.3MPa ,f t =1.43MPa ,纵向钢筋采用Ⅲ级钢,f y =360N/mm 2,查双向板弹性内力计算表可得:
5.6=x l ,5.7=y l ,87.0/=y x l l
板跨中配筋
x l 的方向配筋
m kN pl M x ·3.1405.69.1410234.00234.022=⨯⨯== mm h o 51040550=-= 0377.051010003.140.1103.14026
2
1=⨯⨯⨯⨯==o c x s bh f M αα,039.0=ξ、201.790360/3.145101000039.0/mm f f bh A y c s =⨯⨯⨯==ξ, 实配16@20025.1005mm A s =,
y l 的方向配筋
m kN pl M y ·9.1225.69.1410205.00205.022=⨯⨯==
033.051010003.140.1109.1222
621=⨯⨯⨯⨯==o c y
s bh f M αα,034.0=ξ 208.688360/3.145101000034.0/mm f f bh A y c s =⨯⨯⨯==ξ, 实配16@200,25.1005mm A s =。
板支座配筋
x l 的方向配筋
m kN pl M x ·7.4315.69.141072.0072.022=⨯⨯== mm h o 51040550=-= 116.051010003.140.1107.43126
2
1=⨯⨯⨯⨯==o c x s bh f M αα,124.0=ξ、202512360/3.145101000124.0/mm f f bh A y c s =⨯⨯⨯==ξ, 实配18@12022545mm A s =,
y l 的方向配筋
m kN pl M y ·1.4015.69.1410669.00669.022=⨯⨯==
108.0510
10003.140.1101.4012621=⨯⨯⨯⨯==o c y
s bh f M αα,115.0=ξ 202330360/3.145101000115.0/mm f f bh A y c s =⨯⨯⨯==ξ, 实配18@200,22545mm A s =。
1.4 、7.5mX5.0m 跨基础板配筋计算
受覆土和上部车载影响,取覆土应力为80kPa ,车载转化为应力为14kPa
在这两种荷载作用下底板需要的配筋量,按四边固定板计算,取b=1m 计算。
混凝土采用C30, f c =14.3MPa ,f t =1.43MPa ,纵向钢筋采用Ⅲ级钢,f y =360N/mm 2,查双向板弹性内力计算表可得:
0.5=x l ,5.7=y l ,67.0/=y x l l
板支座配筋
x l 的方向配筋
m kN pl M x ·8.206594072.0088.022=⨯⨯== mm h o 51040550=-= 056.051010003.140.1108.20626
2
1=⨯⨯⨯⨯==o c x s bh f M αα,058.0=ξ、201175360/3.145101000058.0/mm f f bh A y c s =⨯⨯⨯==ξ,原配筋量为1100mm 2
总配筋量为2275mm 2 ,实配18@12022545mm A s =,
y l 的方向配筋
m kN pl M y ·14.1705.6940724.00724.022=⨯⨯== 046.051010003.140.11014.1702
621=⨯⨯⨯⨯==o c y
s bh f M αα,047.0=ξ 202.952360/3.145101000047.0/mm f f bh A y c s =⨯⨯⨯==ξ,原配筋量为1100mm2 需要的总配筋量为2052.2mm 2、,实配18@200+16@200,22278mm A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