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比赛数学教案
课公开课精品教案比赛讲课获奖精品教案
课公开课精品教案比赛讲课获奖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第二册第四章“数列”,具体内容为4.2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主要围绕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其性质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2. 能够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性质的运用。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并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6. 知识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知识拓展。
六、板书设计1.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2.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
3.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1、3、5,求该数列的第10项。
(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1、2、4,求该数列的前5项和。
答案:(1)a10 = a1 + (n1)d = 1 + (101)×2 = 19(2)S5 = a1 × (1 q^n) / (1 q) = 1 × (1 2^5) / (1 2) = 312. 课后思考题:(1)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有哪些应用?(2)如何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性质的运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比赛试讲小学数学教案
比赛试讲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与减法的基本规则,能够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加法与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较大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数学教材、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识(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并复习加法与减法的基本规则。
2. 利用具体的生活例子引入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新知识(10分钟)
1. 通过示范计算简单的加法与减法题目,让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运算的基本步骤。
2. 结合实际问题,讲解如何运用加法与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加法与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2. 分别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
四、拓展延伸(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加法与减法结合起来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2. 提供更高级的挑战题目,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学以致用。
五、复习与总结(5分钟)
1. 综合性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2.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对加法与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加法与减法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例子理解数学
运算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和巩固,让学生可以灵
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关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
得到有效的学习。
数学教师讲课比赛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举办数学教师讲课比赛。
本次比赛旨在选拔优秀数学教师,展示数学教学风采,为全校数学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效果;3. 推动学校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4. 选拔优秀数学教师,为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四、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五、参赛对象1. 全校在职数学教师;2. 对数学教学有热情,有创新意识的教师;3. 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够展示教学特色的教师。
六、比赛内容1. 教学设计:参赛教师需提交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2. 课堂教学:参赛教师需进行30分钟的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3. 教学反思:参赛教师需提交一份教学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参赛教师填写报名表,于2022年9月30日前提交至教务处;2. 初赛阶段:评委根据参赛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进行评选,选拔出10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3. 决赛阶段:10名选手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的展示,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4. 公示阶段:公布比赛结果,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
八、评分标准1. 教学设计(30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合理,教学过程完整,教学评价科学;2. 课堂教学(40分):教学态度端正,教学语言规范,教学内容准确,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显著;3. 教学反思(30分):反思内容深刻,总结到位,改进措施可行。
九、奖项设置1. 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2. 二等奖2名,奖金800元;3. 三等奖3名,奖金600元;4. 优秀奖4名,奖金400元。
教师试讲小学数学教案
教师试讲小学数学教案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2. 两位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3. 简单的应用题解答。
教学难点:
1. 算式中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 需要进行计算的复杂应用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其中完成加法和减法计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加法和减法(10分钟)
1. 教师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通过示范几个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三、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加法和减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四、讲解大小比较和排序(10分钟)
1. 教师介绍两位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比较和排序两位数。
五、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练习。
六、讲解和解答应用题(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思考和计算。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完成相关题目,并告知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包括讲解、练习和应用,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交互式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数学讲课比赛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成功举办了数学讲课比赛。
本次比赛得到了校领导和全体数学教师的大力支持,共有10位教师参加了比赛。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3. 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发现和选拔优秀数学教师。
三、活动内容1. 比赛主题:以“创新、合作、实践”为主题,展示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
2. 比赛形式:每位参赛教师需准备一节40分钟的数学课,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实施等环节。
3. 比赛评委:由学校领导、数学教研组长和优秀教师组成评委团,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分。
4. 比赛评分标准:教学设计(30分)、课件制作(20分)、课堂实施(50分)。
四、活动过程1. 报名阶段:各年级组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比赛,共10位教师报名参赛。
2. 准备阶段:参赛教师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准备教具,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 比赛阶段:10位参赛教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评委现场评分。
4. 评课阶段:评委对每位参赛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 颁奖阶段:根据评委评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课堂实施均有所提高。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参赛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培养了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富有创意,课堂实施灵活多样。
4. 发现和选拔了优秀数学教师,为我校数学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活动反思1. 比赛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重视不够,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
2. 评委在评分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教学效果,避免过分关注教学形式。
3. 比赛结束后,应及时组织评课活动,让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优质课公开课教
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
《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小学讲题直播数学教案
小学讲题直播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直播教学设备,备好讲义和教具。
2.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保持专注听课的心态。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通过示范操作,详细讲解加法与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计算
规则。
3. 练习:给学生板书上几个简单的加法与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现场完成,教师即时纠正。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如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
5. 总结: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加法与减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做练习,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的问题互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及鼓励学生的进步。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并
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做好下一次教学的准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这样的直播数学教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加法与减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和自
信心,为他们打下数学学习的坚实基础。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数学好玩《比赛场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比赛场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比赛场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小学数学北京师范大学版六年级第一册数学趣味“竞赛环节”公开课优质课堂教学计划竞赛讲座获奖教学计划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比赛场次》公开课优质课在教案竞赛中获得讲座教案奖1教学目标1.结合体育实例,探讨比赛中的匹配问题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2.能够通过列表或图纸找到实际问题中包含的简单规则,体验图表的简单性和有效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4.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综合应用意识。
2重点难点体验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过程,实现“从简单情况中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入、回顾老师: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例如,我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与我们的数学密切相关。
今天,让我们来探索游戏中的数学——游戏的数量活动2【活动】提出问题、探索交流我们班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游戏。
有多少场比赛(猜猜看)2.一定是这样的吗?我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相应的比赛场次,看看能不能找到规律活动3[活动]查找规则第一部分:解析规律1.增加游戏数量的原因(1)人数每增加一人,场数的增加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
根据“三个学生的三个游戏是两个学生的两个多于一个游戏,四个学生的六个游戏是三个学生的三个多于三个游戏”,发现“增加的游戏数比游戏数少一个”(2)为什么增加两个游戏?为什么要增加三个游戏?。
试讲比赛小学数学教案
试讲比赛小学数学教案
试讲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加法方法解决简单加法题目。
所需材料:白板、马克笔、加法题目卡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让学生回顾一下加法的概念,例子如何用加法解决日常问题。
2. 请学生一起做一个认知小练习,以复习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
二、示范与练习(15分钟)
1. 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加法题目,例如:36 + 17 = ?
2. 请学生举手回答这个题目,并解释他们的答案是如何得出来的。
3. 给学生分发一些加法题目的卡片,让他们互相合作解决这些题目。
4.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加法方法,例如竖式加法、补数法等。
三、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让学生互相交换他们所解决的题目,并向他们提出一些扩展问题。
2. 给学生几个挑战题目,看看他们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知识解决这些更复杂的问题。
3. 让学生举手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不同的解题方式。
四、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强调加法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加法计算能力。
3.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父母分享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本次试讲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思考、尝试不同的方法。
但是在下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巩固加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加法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讲课比赛教案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讲课比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及其性质。
2. 让学生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及其求法。
3. 培养学生运用齐次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与性质。
2.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
3.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求法。
4.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5. 齐次线性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与性质,基础解系的概念及其求法。
2. 教学难点: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求法,解的结构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性质、基础解系的概念及求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例子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法,探讨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的求解策略。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线性方程组的背景及意义,引导学生进入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学习。
2. 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与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基本概念。
3. 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并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其求法。
4. 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其特点。
5. 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8.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对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理解程度及其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与资源: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演示,以直观地展示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图形解和基础解系的概念。
数学讲课比赛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果,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举办了数学讲课比赛。
本次比赛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参赛教师积极参与,展现了良好的教学风采。
以下是本次数学讲课比赛的教研活动总结。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为学校选拔优秀数学教师,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设计:参赛教师根据指定课题,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2. 课堂教学:参赛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
3. 教学反思:课后,参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4. 评委评分:由学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组成的评委团队,根据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方面对参赛教师进行评分。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学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共同制定比赛方案,明确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参赛教师根据比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
2. 实施阶段:参赛教师按照比赛安排,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
评委团队认真听课,记录评分要点。
3. 评分阶段:评委团队根据评分标准,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4. 总结阶段:学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对比赛进行总结,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成果1. 教学水平提高:通过比赛,参赛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教学经验交流:比赛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3. 教学方法探索: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借鉴。
4. 优秀人才选拔:通过比赛,学校选拔出了优秀数学教师,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持。
数学讲课比赛教案封面怎么写
数学讲课比赛教案封面怎么写
教案封面:数学讲课比赛教案
教案标题:提升数学能力的创新讲课方法
教案编写人:[您的姓名]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1. 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2. 创新的数学讲课方法介绍。
3. 数学讲课比赛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复习:回顾前几堂课的数学知识点,进行简短的复习。
3. 创新讲课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一种创新的数学讲课方法,例如故事讲解、游戏化学习等。
4. 团队合作训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数学讲课比赛:组织一个数学讲课比赛,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讲解,并评选出最佳讲解小组。
6. 总结:对比赛过程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7.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数学作业,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中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在数学讲课比赛中的讲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1. 数学教材和教具。
2. 电子白板和投影仪。
3. 小组合作训练的问题和答案。
4. 数学讲课比赛评分表。
教学时长:1课时(45分钟)
备注:教案封面仅为教案的概述,具体内容和细节请参考教案正文。
高中数学直播讲课教案范文
高中数学直播讲课教案范文
教学重点:直线与曲线的性质和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板书、黑板笔、教学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画,让学生看看图中有哪些直线和曲线,引出今天要讲的内容。
二、讲解直线与曲线的性质(1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和曲线的定义,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2.讲解直线与曲线的性质,如直线的特征、曲线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图形中的应用等。
三、讨论直线与曲线的关系(15分钟)
1.让学生分组讨论直线和曲线的关系,包括直线与曲线的相交情况、直线与曲线的平行情
况等。
2.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讲解。
四、练习与拓展(15分钟)
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让学生归纳今天所学内容,形成知识框架。
2.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成绩,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讲课比赛教案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讲课比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及其特点。
2. 让学生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与特点2. 基础解系的定义与性质3.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4. 实际应用举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特点,基础解系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2. 教学难点: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特点,基础解系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2. 通过例题演示法引导学生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过程。
3.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特殊性。
2. 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基础解系的概念。
3. 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求解过程。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齐次线性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示例:课题: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讲课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及其特点。
2. 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
3.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特点。
2. 基础解系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1.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2. 实际应用举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特殊性。
二、新课讲解1. 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定义与特点。
2. 讲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求解过程。
3. 讲解基础解系的概念及性质。
三、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齐次线性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老师试讲初中数学教案
老师试讲初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性质。
(2)学会使用平方根计算器求平方根。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平方根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讨论、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平方根的性质。
(2)利用平方根计算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方根的概念与性质。
(2)平方根计算器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平方根的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平方根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平方、立方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平方与平方根的关系。
(2)提问:什么是平方根?如何求一个数的平方根?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讨论、归纳等方法,发现平方根的性质。
(2)讲解平方根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3)介绍平方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巩固新知:(1)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平方根的性质解决问题。
(2)利用平方根计算器,求解一些实际的平方根问题。
4. 拓展与应用:(1)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平方根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方根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6. 布置作业:(1)课后习题。
(2)调查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举例、讨论、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平方根的性质,注重了学生的探究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平方根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2)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
获奖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份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份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材料;
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10张
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
(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
(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4.2.1 正比例函数
学习目标:
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
3.理解正比例函数性质及特点。
学习过程:
一. 出示课题
(一)口述: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4.2.1正比例函数。
(多媒体出示)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本节课我们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呢?请看屏幕。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
3.理解正比例函数性质及特点。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多媒体出示)
自学指导:
(1)认真看课本(P110-112)
(2)结合110页“问题”和111页“思考”理解正比例函数概念;
(3)结合“例1”,认识并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4)看图像试着总结正比例函数的性质特点。
8分钟后,比谁能仿照例题,解决正比例函数的问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仿照例题,正确解决正比例函数的问题。
2.出示检测题:屏幕显示
让学生合上书,分发检测题,指名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其它学生在自己座位上独立完成。
3.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当好监考(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1.请同学们仔细看两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的请举手,指名更正(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更正)。
2.学生找错误。
3.学生更正。
(二)讨论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评价大家自学的效果。
2.先看这两位同学的做法是否相同。
(若相同且正确,也要问学生是否正确,若有错,则问那个同学做的对,这样做行不行?)
学生:行
教师:是不是最好,为什么?
学生:不是,因为不算简便。
教师:对,很好,那怎样才能快速画出正比例函数图像呢?
学生:找两个点就可以了。
用原点,再找一个点就可以了。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太好了,某某学生回答更有创见。
3.总结:让学生总结
4.教师板书屏幕显示
1、正比例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①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②k>0时,经过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y 随x 增大也增大;
③k<0时,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y 随x 增大反而减小。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了吗?好,下面我们来做巩固练习,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要工整,画图要美观啊。
(二)出示训练题。
屏幕显示
当堂训练
1.一列火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前进,求它的行驶路程s(单位:千米)随行驶时间t (单位:时)变化的函数解析式,画出函数图像。
2.函数y=-5x 的图像在 象限内,经过(0, )与点(1, ),随的增大而 。
3.(选作题)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1)y= x (2)y=-3x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当好监考,注意后进生有无困难,但老师不作辅导,不准对答案,注意提醒学生握笔姿势,坐姿,表扬做的快的同学。
时间到:(1)让学生立即停笔,同桌交换试卷。
(2)教师公布答案,屏幕显示;
(3)学生对照答案用红笔批改,并订出分数;
(4)学生换回试卷,统计满分和不及格人数;
(5)组织学生自查自纠;
(6)还有不懂的组织同桌讨论或小组讨论,及至全班讨论。
七.小结
你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指名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认真预习下一节课。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