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数学教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教案本学校科目数学(送教上门)年月日送教上门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校积极响应精准扶贫政策,对于双城几名适龄儿童但由于个人智力原因不能进入校园的孩子,进行送教上门。

这几名孩子均为智力低下儿童,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但我校老师计划着重培养孩子们正常的生活习惯、简单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10各数。

2、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4.1—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二)能力方面。

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等。

三、教学进度安排:1.数一数2.比一比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物体和图形5.6—10的认识一、数一数送教上门教案一:一、教学内容:数一数二、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数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倒数四、教学过程:(一)口头数数:小朋友,你会数数吗?你来数数看吧。

(二)看图数数。

1.激发兴趣(展示图片)问: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指名说一说,教师反复问:你还看到些什么?2.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图中的个数。

①教学“1”,配合学生的回答出示一面国旗,一位老师等,分别加上圈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板书“1”教师领读,小朋友读,还有其他东西的数量是1吗?②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精心整理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精心整理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精心整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分数的乘除法”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小明和小红分享一个蛋糕,小明吃了蛋糕的3/4,小红吃了剩下的1/3。

请学生计算小明和小红各自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法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如:3/4 × 2/3。

(2)分数除法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如:3/4 ÷ 2/3。

3. 随堂练习4. 知识拓展介绍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折扣、烹饪食材分配等。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分数乘法运算规则:3/4 × 2/3 = 6/122. 黑板右侧:分数除法运算规则:3/4 ÷ 2/3 = 9/8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1/3 × 4/5 = 4/15;7/10 × 2/3 = 14/30(2)5/6 ÷ 3/4 = 10/9;4/7 ÷ 1/2 = 8/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探讨分数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的准确性。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中,难点通常在于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一年级数学认识左右送教上门教案10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左右送教上门教案10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左右送教上门教案10篇一年级数学认识左右送教上门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

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024年教案送教上门教学计划教案

2024年教案送教上门教学计划教案

2024年教案送教上门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第四章第四节,详细内容为“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本节课将围绕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运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乘除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特别是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明购物时使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2)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举例说明。

(3)讲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个部分:1.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3. 例题及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题各5道。

(2)应用题: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略。

(2)应用题答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简单送教上门教案数学

简单送教上门教案数学

简单送教上门教案数学教案一: 数学运算规律探究目标:通过探究数学运算规律,巩固学生对数学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问题:小明手里有一堆一样大小的石子,他一次拿出3个石子,剩下的石子开除3等分后,每一堆石子数量相同。

请问小明手里一共有多少颗石子?2.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 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思考,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设小明手里有x颗石子,剩下的石子分为y堆,每堆有z颗石子。

4. 学生分组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计算,利用等式x-3=yz进行求解。

5. 学生总结发现:当x是3的倍数时,问题有解;当x不是3的倍数时,问题无解。

6.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问题的解法和规律,并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

教案二: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目标:通过实际应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问题:小明站在高楼的阳台上,他测得自己的身高为1.8米。

他看到对面大楼上的太阳照射的影子长度为6米。

请问对面大楼的高度为多少米?2.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 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思考,将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

设对面大楼的高度为h,太阳照射的影子长度为s。

4. 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写出等式:h/1.8 = s/6。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

5.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问题的解法和规律,并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

教案三: 解方程求解问题目标:通过解方程求解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问题:小明乘坐出租车去机场,出租车每公里收费为10元,加上起步价20元。

小明一共花了60元。

请问小明乘坐出租车的里程是多少公里?2.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 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思考,设小明乘坐的里程为x公里。

4. 学生利用方程10x + 20 = 60进行求解。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

5.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问题的解法和规律,并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精心整理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精心整理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精心整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四章《因式分解》,具体内容为:4.1 因式分解的定义及基本概念,4.2 提公因式法,4.3 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因式分解的定义,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的运用。

难点: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分水果、分配任务等,引导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讲解因式分解的定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

(2)以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为例,详细讲解两种方法的步骤。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尝试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

4. 知识巩固(2)针对重难点,进行巩固练习。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因式分解的定义及基本概念2. 提公因式法3. 公式法4.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6x^2 9x。

(2)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x^2 4。

(3)实际应用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求长方形的面积。

2. 答案(1)3x(2x 3)(2)(x + 2)(x 2)(3)面积 = 长× 宽 = 2宽× 宽 = 2宽^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因式分解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引入更多因式分解的方法,如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和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金锄头文库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金锄头文库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金锄头文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具体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其标准形式。

2. 学会运用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3.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

2. 知识回顾(10分钟)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新课导入(15分钟)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引导学生掌握其标准形式。

4. 例题讲解(20分钟)分别运用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讲解解题步骤。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标准形式2. 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 例题及解题步骤4.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解一元二次方程:x^2 5x + 6 = 0(2)利用配方法求解:2x^2 4x 3 = 0(3)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3x^2 12x + 9 = 0答案:(1)x1 = 3, x2 = 2(2)x1 = 3 + √7, x2 = 3 √7(3)x1 = x2 = 32. 要求: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确保解答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对一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加减法运算(1)教学目标: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教学内容:加减法的意义、运算方法、口算练习。

2. 第二课时:乘除法运算(1)教学目标:掌握10以内的乘除法运算方法;(2)教学内容:乘除法的意义、运算方法、口算练习。

3. 第三课时:分数与小数(1)教学目标:理解分数与小数的关系;(2)教学内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运算方法。

4. 第四课时:几何图形(1)教学目标: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2)教学内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特征、识别和绘制。

5. 第五课时:简单方程(1)教学目标: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2)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解法、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一对一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2. 运用直观教具、实物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3. 设置适量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4.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3. 定期测试:进行阶段性的数学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送教上门专用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实物模型等;3. 练习册:与教学内容配套的练习册;4. 辅助资料:网络资源、数学游戏等。

六、第六课时:时间和日期(1)教学目标: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2)教学内容:时间的认识、时钟的认识、日期的认识。

七、第七课时:货币单位(1)教学目标:认识货币单位,学会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2)教学内容:人民币的认识、货币单位的换算、购物计算。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八年级下册,主要涉及第三章“平面几何图形”的第二节“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具体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等腰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性质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提出问题:“三角形有几个角?三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3. 探究活动:(1)小组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2)学生代表演示:用三角板拼凑出等腰三角形,并解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教师讲解: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2.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4.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长。

(2)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3)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更多关于三角形的知识,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带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分数乘除运算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带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和小红分糖果。

小明有3个糖果,小红有2个糖果,他们要把糖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糖果?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运算。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几道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解决引入环节中的实际问题。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2. 带分数的乘除法运算3. 实际问题的转化与解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3 × 5/4;3/4 ÷ 2/5;5 3/4 ÷ 2 1/2。

小明有4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2. 答案:(1)2/3 × 5/4 = 5/6;3/4 ÷ 2/5 = 15/8;5 3/4 ÷ 2 1/2 = 2 1/2。

(2)每个小朋友能分到4/3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年送教上门教案数学

2024年送教上门教案数学

2024年送教上门教案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配方法及其应用,并结合实际例题,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掌握其标准形式。

2. 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并了解其适用范围。

3. 让学生掌握配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公式法和配方法的运用。

难点:配方法的应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道关于面积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标准形式。

(2)讲解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3)介绍配方法,并通过例题讲解其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两道例题,分别涉及公式法和配方法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两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讨论(5分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解题思路,教师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标准形式。

2. 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3. 配方法的应用。

4.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x1 = 3,x2 = 2。

(2)x1 = 3,x2 = 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对配方法的理解。

2. 拓展延伸:研究一元二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面积、速度等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中的配方法应用。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及答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教案一: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目的: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展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主要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究:认识1―――5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答复〕师:但凡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答复,老师板书:1〕假如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假如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假如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假如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板书:1、2、3、4、5〔生:正、反读〕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老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1、老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老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2〕集体评〔3〕老师评价教案二:分与合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浸透有序的思想。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完整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完整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七章“分数乘除法”中的第三节“分数除法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实际问题的应用以及分数除法运算的简便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通过分数除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及简便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他将其中的2/3分给了小红,小红得到了多少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2/3 ÷ 1/3为例,详细解释运算过程。

3. 随堂练习(1)1/4 ÷ 1/2(2)3/5 ÷ 2/5(3)4/9 ÷ 3/44. 简便方法介绍介绍分数除法的简便方法,如交叉相乘法。

5.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5元,他将其中的2/5买书,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个本子?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分数除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2. 例题:2/3 ÷ 1/33. 简便方法:交叉相乘法4. 实际问题:小明分苹果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册分数除法部分的习题。

(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道分数除法问题,并解答。

2. 答案(1)练习册答案见附页。

(2)应用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024年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数学教案

2024年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数学教案

2024年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数学教学大纲》,涉及教材第3章《分数与小数》的详细内容。

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认识及其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

2. 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运算。

难点:分数与小数的转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如切水果、分糖果,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加减运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学生现场完成,教师辅导。

5. 小数的认识(10分钟)介绍小数的概念,讲解小数的运算方法。

6.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例题演示,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7.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小数的运算练习题,学生现场完成,教师辅导。

8. 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出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和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概念及加减法运算公式。

2. 小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3. 例题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2)小数运算练习题。

(3)实际问题解答题。

2. 答案:(1)分数加减法答案。

(2)小数运算答案。

(3)实际问题解答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便于学生理解。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送教上门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二、教学目标三、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四、技能目标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情感目标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六、重点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七、教具准备直尺、米尺若干八、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3、巩固米的认识。

4、米和厘米的关系。

5、课间休息。

(小故事)6、巩固新知7、课后实践活动量一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八、全课总结九、课后反思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自己动手操作,对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但是我的时间把握还不够准确,导致一些环节处理上还很不到位。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分二课时进行教学,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是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奥妙无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出许多规律。

时间与数学这节内容是单独成节,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用数学的观点看时间,使数学生活化;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所执教的是处于城市中心的一所小学的学生,学生的数学基础及课堂交流能力良好。

执教时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利用实物展示平台对学生的练习、设计方案等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到了周六、周日,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到哪玩儿?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生1高兴地抢着说去动物园,生2接着说我们去图书大厦看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024年学校教师送教上门教案

2024年学校教师送教上门教案

2024年学校教师送教上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概念数学》教材第四章“分数的乘除法”,详细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法则、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法则,以及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重点: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分数乘法教学(10分钟)(1)讲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举例说明。

(3)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分数除法教学(10分钟)(1)讲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举例说明。

(3)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4.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教学(10分钟)(1)讲解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意义及计算法则。

2. 分数除法意义及计算法则。

3.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4.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分数乘除法运算。

(2)应用题: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题: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综合运用。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设计。

3. 例题及随堂练习的选取与讲解。

4.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结构。

5.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题目的难度与实际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2. 情景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情景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小明家有一块长方形的地板,长是宽的2倍,如果将地板平均分成若干块正方形,每块正方形的边长是宽的1/3,那么一共可以分成多少块正方形?二、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1.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便于学生理解。

2024年送教上门教学教学教案

2024年送教上门教学教学教案

2024年送教上门教学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概念数学》教材第四章“分数的乘除法”,具体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法则及应用,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法则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运用。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感受分数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小华家的水果店,苹果每斤2元,香蕉每斤3元,小华买了2斤苹果和1斤香蕉,请计算小华共花费多少钱。

2. 新课讲解:(1)分数乘法的概念及计算法则。

(2)分数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法则。

(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3.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饮食等方面的计算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1)概念(2)计算法则(3)例题2. 分数除法:(1)概念(2)计算法则(3)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分数乘除法计算题各5道。

(2)应用题:解决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分数乘除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情况,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衔接。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完整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完整版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平面几何中的相似图形”。

主要包括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并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

2. 学会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几何模型。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相似图形,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相似图形的特点。

2. 教学新课(15分钟)(1)讲解相似图形的定义及性质。

(2)通过实例演示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1)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布置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

2.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3. 课堂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证: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已知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求证:若正方形的边长是矩形的长和宽的整数倍,则这两个图形相似。

2. 答案:(1)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易得证。

(2)根据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易得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相似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设计图案、制作模型等。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相似图形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送教上门教案40篇数学

送教上门教案40篇数学

送教上门教案40篇数学第一章数学史简介
第一节中国古代数学
一、中国古代数学发展阶段
二、中国古代数学成就
三、中国古代数学思想
第二节西方古代数学
一、古希腊数学
二、古罗马数学
三、早期中世纪数学
四、中世纪数学发展阶段
五、中世纪数学成就
六、中世纪数学思想
第三节现代数学
一、数学的发展阶段
二、数学的主要分支
三、数学的基本概念
四、数学的基本原理
五、数学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数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数的基本概念
一、数的定义
二、数的基本性质
三、数的分类
第二节引数的基本概念
一、引数的定义
二、引数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数学式的基本概念
一、数学式的定义
二、数学式的结构
三、数学式的基本运算
第三章数学运算及其基本性质
第一节数学运算的定义
一、数学运算的定义
二、数学运算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算术运算
一、算术运算的定义
二、算术运算的基本性质
三、算术运算的运算序列
四、算术运算的运算结果
第三节比例运算
一、比例运算的定义
二、比例运算的性质
三、比例运算的运算序列
四、比例运算的运算结果
第四节平方根运算
一、平方根运算的定义
二、平方根运算的性质
三、平方根运算的运算序列
四、平方根运算的运算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教上门数学教案
1、 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 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 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第二单元第1节课型新授
教学 方法 面授


目 标
重难

八、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一、 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 主动探索:认识1 ----- 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 认识1 (1) 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 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 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1表示的? (3) 请你拿出1根小棒 2、 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 认识3
(1) 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 3表示。

(2) 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3表示的?
(3) 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 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构 主





方法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 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 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 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
心。

知道减法的含义 一、 复习旧知
二、 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老师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 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一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 算。

板书:3-仁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小结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占 八、

堂 结 构





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