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降水概况描述及成灾原因初步分析(修改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降水概况描述及成

灾原因初步分析

06级气科5班王修莹20061301198

摘要:

1998年夏季(6月11日至8月29日),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天气,给我国国内生产、国民生活带来极大的灾难。98年夏我国气候异常,主汛期长江流域降雨频繁、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造成长江流域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天气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长江流域洪灾二度梅低频气旋

一、我国夏季降水特点与98年夏季降水概况及主要特点:

1998年夏季(6月11日至8月29日),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天气,给我国国内生产、国民生活带来极大的灾难。持续的特大降水,造成长江全流域发生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洪水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更是多达1600多亿元。那么时隔这么多年,那场降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造成如此大的洪水的原因是什么?气候工作者及气象学家们是怎样看待这场降水的?下面来分析下:

(一)、我国夏季降水特点及雨带活动位置[1]

我国夏季降水特点是雨带先后经历两次北跳三次停滞过程,具体如下:

5月中旬—8月下旬,雨带从南往北移;

5月中旬—6月上旬,我国华南进入华南前汛期,雨带位于15ºN左右;

6月中旬—7月上旬,江淮盛行梅雨,降水量很大,暴雨集中,雨带位于20-25ºN;

7月中旬—8月下旬,我国华北东北进入雨季,雨带位于30ºN左右。此时华南进

入后汛期;

8月下旬—10月上旬,雨带从北往南移,其中9月中旬—10月上旬是淮河秋雨

期,雨量小,位于20ºN左右。

(二)、98年夏季降水主要特点

图1 1998年6~~8月降水量[2]

上图可看出,1998年主汛期(6~8月),长江流域降雨为全流域型偏多,鄱阳湖,洞庭湖两湖水系6~8月降雨量均在1000mm以上其中澧水上游总降雨量超过2000mm。与历年均值比较,长江上中游干流区偏多最多,其次是金沙江、乌江、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嘉陵江及长江下游干流区也偏多。另外,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由于降水量多,洪水量大,造成的灾害最为严重。

根据当时天气形势的转变和雨带分布特点,1998年主汛期长江降雨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梅雨期(时间为6月11日~7月3日)

降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水系,总降雨量均在300mm以上。降雨大于500mm 的笼罩面积近9万km2,局部地区超过1000mm。另外在三峡区间下段、清江及澧水部分地区也有一个大于300mm的区域。6月11日-7月3日大于300mm的笼罩面积超过了26 km2。

此阶段降雨与我国夏季降雨的特点相符合,只是暴雨过于集中,雨量较常年多很多,而且范围也较梅雨期范围(湖北宜昌以东28°-34°N之间的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这以狭长区域)大。

2. 第一阶段集中降雨期(时间为7月4~15日)

此阶段主要降雨集中在长江上游及汉江上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基本无雨。与正常年份基本持平。

3. 第二阶段梅雨期(时间为7月16~31日)

从7月16日开始,雨带又重新回到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江南地区,直到7月31日,为1998年的第二度梅雨期。7月16~31日,乌江、沅江、澧水、武汉市、鄂东北和鄱阳湖水系的信江、乐安河、抚河、修水等地相继出现大暴雨,这段时期累积雨量超过300mm的范围为17万多km2,400mm以上为6万多km2,并有三个大于500mm的雨区。

二度梅雨显然与正常年份(雨带北移进入华北东北雨季)相差很大,而且二度梅雨降水量大,范围广,暴雨集中,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水的重要原因。

4. 第二段集中降雨(时间为8月1~29日)

8月1~15日,在三峡以上地区及汉江流域先后出现暴雨。16~18日雨区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19~25日雨区又回到嘉岷流域及汉江流域,26~29日雨区再度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这一阶段大于300m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峡万县至宜昌区间、清江流域、乌江下游、沅、澧水上游、汉江中下游以及嘉岷流域的部分地区,其中在沅澧水上游及清江的部分地区在500mm以上。

直到8月下旬的正常年份中我国都基本处于华北东北雨季,但98年除了华北东北进入雨季外,长江流域的集中降雨也来势凶猛,降水范围大,降水量大而集中。

二、造成长江流域特大降水的原因分析

图2 98、99年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及多年平均降水量比较的立方图[2]

1、由上图可以看出东北地区98年的降水量在各个水系、流域都比99年和多年平均要多,尤其嫩江更是出近800亿m³,因此东北也出现了特大洪灾。

2、长江流域降水的距平图分析:

图3 长江流域中下游TRMM降水距平(带点实线)及季节内振荡(实线) [3]

从图几中可以看到,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在6月12 ~ 28日和7月21 ~ 31日出现两次明显的降水正距平,分别对应于长江流域的第一阶段梅雨期和第二阶段梅雨期。

3、长江流域的二度梅雨与低频气旋有关

图 4 长江流域第一次梅雨期的850百帕低频环流场和TRMM降水(阴影区,间隔5mm/d)[3]

图 5 长江流域第二次梅雨期的850百帕低频环流场和TRMM降水(阴影区,间隔5mm/d)[3]

分析长江流域两次梅雨期的降水场和850 hPa低频环流场分布情况得知,在6月中下旬的第一次梅雨期里(图4),长江流域及淮河流域为明显的低频气旋所控制,长江流域处于该低频气旋南侧,受到加强的西南风(暖湿气流)影响, 有利于该地区的长时间降水;在7月下旬的长江流域第二次梅雨期里(图5),同样可以看到长江流域受到明显低频气旋的影响。可见,长江流域的两次梅雨过程均与低频气旋的活动有关。高低纬低频气旋在长江流域附近汇合,为长江流域的大型降水提供了抬升条件。

中高纬地区的低频气旋的产生与传播为南海地区低层低频反气旋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来自反气旋西北部的暖湿气流和位于长江流域附近气旋活动提供的上升条件共同作用,使得长江流域6至8月发生特大降水,且主要以暴雨为主。暴雨的特点有五个:即发生频繁;笼罩面积大、范围广;暴雨中心稳定少动;暴雨强度大、雨量集中;雨带南北拉锯、上下游摆动明显。

另外,一些学者还指出这次降水与前期(春季)北极涛动(AO)有关[4],也有指出

长江98年夏季降水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有关[3]。随着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揭示这次洪涝

灾害可能与1997年爆发的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的关联[5]。总之这些说法都从

不同的角度分析了98年洪涝灾害的原因,这之间是怎么有机联系的,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总结与分析

经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异常而造成暴雨过大、过于集中;二是长江沿岸水土流失严重,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也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导致98年夏天,长江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造成大量房屋倒塌,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在灾难过后,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