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课拍摄要求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视频拍摄与编辑PPT课件

课堂教学视频拍摄与编辑PPT课件
❖2、摄录方式用固定方式, 即机位不移动, 采用镜头的推、 拉、 移来完成拍摄全程。
.
43
❖3、摄录教师的机只拍教师的授课过程,尽 量把授课的重点难点表达出来。
❖4、摄录学生的机只摄录学生听课过程, 尽 量把学生听课的认真态度, 学生练习和回 答教师提问的神态表现出来。
.
44
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的课堂实录
.
13
运动镜头
摇镜头: ❖摇镜头是摄像机位置不变而摄像机镜头改
变拍摄方向。左右、上下、斜方向。 ❖作用: ❖1、展示空间环境和位置关系 ❖2、展示人与物的空间关系使人物的活动与
空间环境结合起来表现 ❖3、介绍大面积的主体事物
.
14
运动镜头
移镜头: 包括横移和跟移。横移为向左或者向右横向
移动。跟移则是向前或向后纵向移动。 注意与推拉镜头的区别。 作用: 表现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
.
38
❖5、当教师相对静止地讲课时,可多一点拍 教师的特写镜头,以表现教师的授课神态 和丰富表情。特写镜头头上部要预留空间。 特写镜头向中景过度时要缓慢进行, 过快 有跳动感觉。
6、当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 应先至于 全景, 然后用中景、 局部特写的方式表现 教师演示的细微之处。
.
39
❖7、当教师出示投影片教学时, 先将投影内 容至于画面全景, 让人看清楚后, 缓慢拉 动镜头,使教师的授课神态也在画面中。
❖ 镜头时间:长镜头、短镜头
❖ 空镜头
.
10
景别的区分与作用
❖远景:视距最远的景别,宽广,辽阔 ❖全景:事物的全体,全貌,不包括周围的
环境 ❖中景:任务膝部以上的活动 ❖近景:人物头部至腰或者肩之间。 ❖特写:由肩至头部 ❖大特写:局部细节(一双眼睛…)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一、对讲课教师的要求:•一节好的课堂实录是由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的,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互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在录制时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要从事的活动等,这些都应该在课堂录制之前告知摄制人员,让其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摄像主体和相关人员心中有数。

所以要求需要录课的老师一定要提前至少一天,把教案和课件交到摄像人员手中,并给其讲解上课的环节,精彩的地方等,让摄像人员心中有数。

•普通话标准,发音清晰响亮;着装与课堂教学内容协调,符合教师形象,一般应有袖有领;避免鲜艳、灰暗或细条纹服装;根据需要着淡妆。

•不要穿细条纹(摄像机如果录细条纹的东西它自己就不会聚焦了)和纯色的衣服,比如:纯红、纯黄、纯黑、纯白或与黑板颜色同色的衣服二、对于教室布置方面的要求1、上图的窗户1、2、3应该遮挡起来,如果有遮光帘最好,没有窗户更好,这样摄像时就不会逆光了。

2、窗户4、5、6不能让阳光直射进来照到老师和学生。

3、所有的学生课桌椅要尽量向窗户1、2、3方向移动,给摄像机留出一定的空间来,上图中的灰颜色部分三、对于学生方面的要求•根据不同类型课程要求,学生人数控制在30—40人;好、中、差各层次学生兼顾,首先挑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学生着妆不要太鲜艳;不化妆;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必须是未上过同样课的学生。

•服装如果能统一最好,但这不是主要的,可统一可不统一。

•练一练起立的时候不要让桌子和椅子发出那种刺耳的摩擦声•回答问题的时候要站好后再说话•学生不要特意“关注”摄像机的镜头四、对于摄像器材和人员的要求•双机录像要准备好两台摄像机和2盘崭新的录像带,因为放DV带的摄像机重复使用录像带就会出现问题。

在录课之前要先录十几秒钟再回放检查一下摄像机是否有问题。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根据精品视频课程建设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一)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二)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三)录制方式及设备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一)片头与片尾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

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技术指标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p-p,最大不超过1.1?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录像课规范标准

录像课规范标准

教学录像课拍摄需知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

因此录像不仅要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还要能充分表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一节好的录像课需要师生与摄制者的共同努力,请各位老师录课之前仔细阅读一下规范,以期拍摄和制作品质精良的视频课件。

一、讲课教师1、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整个上课的过程,如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要活动等,以让摄制人员进行适当的机位及景别策划。

2、形象要求:建议化淡妆;着装应与课堂教学内容想协调,简洁大方,色彩不要过于鲜艳,颜色比黑板浅,不要穿细条纹衣服(会影响摄像机聚焦);不穿有“咔咔”声的高跟鞋。

3、讲课过程中,声音洪亮,表情自然。

不要看镜头、低头看教案、手表(学生练习需要计时除外)。

4、教师讲课的移动速度不可过快,不做小动作(如斜视、努嘴、皱眉、整理衣服等)。

5、教师应始终用你的正面或3/4正面对着位于教室后面的摄像机,禁止长时间背对学生。

6、授课时,根据教室情况,按照摄制人员的要求站位,不要走出摄像机镜头范围内,不要长期在一个位置讲课。

7、应充分发挥教学媒体(一体机、投影、录音)的作用,使录像课有较强的示范、借鉴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要用得适当。

8、如有条件,建议教师使用无线小蜜蜂等扩音设备,以保证收音效果。

二、上课学生1、服装统一,人数不超过30人。

2、要求学生起立的时候,不要让桌椅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3、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先站好再说话,避免坐在座位上回答或变站边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4、首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录课,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最好是未上个同样课的学生。

5、学生不可关注摄像机镜头,不可四处张望去看镜头,自然状态下即可。

三、教室及布置要求1、录课过程中要关闭教室门窗,使用灯光照明以获得统一的色温和均匀照明,保证灯光充足。

同时可以得到较为安静的上课环境,不影响录音的效果。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技术标准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技术标准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拍摄制作技术标准针对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录像的音视频录制、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制作要求(一)录制场地为了保证录制教学录像质量,拍摄场地要求环境整洁、照明充足、安静无干扰,一般建议在专业的演播室中录制。

(二)录制方式、设备与制作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现场切换拍摄,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录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采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使用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交付格式视频采用H.264 (MPEG-4 Part 10: profi1e=main, 1evel=3.0)编码的、的MP4格式(建议用二次压缩),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 3)格式。

本中心保留原始素材与成片。

二、技术指标(一)视频质量1.稳定性:镜头稳定无摇晃、无抖动跳跃,镜头色彩无突变,剪辑点处图像切换稳定流畅。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澡点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拍平衡、亮度一致,无明显色差。

(二)音频质量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

2.电平指标:-1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声音清晰,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三)音视频网络传输格式技术要求数字化音频制作推荐使用双声道,采样率不低于44.1KHz,压缩采用ACC(MPEG-4 Part3)格式,码流率不低于128Kbps。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五篇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五篇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五篇第一篇: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一节好的课堂实录是由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的,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互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在录制时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要从事的活动等,这些都应该在课堂录制之前告知摄制人员,让其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摄像主体和相关人员心中有数。

在录制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室布置采用双机位,①号机主要拍摄学生活动,安排在教室的前方内侧;②号机主要拍摄教师活动,安排在教室的后面中间;投影幕的安装位置要兼顾教师讲课和学生观看,且方便摄像人员的拍摄。

摄制时所有声音信号均通过摄像机采集。

二、学生布置学生数量以40人左右为宜,①号机拍摄的学生镜头,以近景、特写为主,兼顾中景和全景。

同时抓拍教学活动相关的个别学生瞬态。

①号机所对的“一组学生” 处在最佳的学生拍摄位置(本组应由日常教学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组成),要告知全体学生,在活动中不要挡住摄像机的镜头,尽量避免误操作,进行必要的组内协作等;教师在学生活动时要全面兼顾,辅导学生时要注意环节与过程的完整性。

在提问时,避免叫到①号机、②号机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的学生,以防将摄录人员拍摄在内。

另外需注意的细节如:在组织课堂教学前学生要起立、坐下,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因为迅速起坐而使凳子发出较大声响或歪倒;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起立站稳2秒后再回答问题,以利于①号机找到学生并进行拍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听讲、起立回答、小组活动时不要盯着镜头看等。

三、光线要求在教室里,为了保证较好的录制效果,我们会将您的课件另外用专门的软件录制,所以别当心屏幕是否看得清。

并对教室内的窗帘作如下要求:阳面使用白色普通窗帘,阴面使用遮光窗帘,窗帘要求干净、平整,遮光窗帘与墙面结合紧密不漏光。

录像课环境要求

录像课环境要求

录像课环境要求一、环境要求1、光线充足。

用窗帘遮光,室内光线要均衡。

2、安静,无噪音。

外部无杂音,关闭电话,检查学生座椅,不要出太大声音。

3、可视范围内要整洁。

没有杂物。

二、教师要求1、穿着装扮。

不要纯黑、白或大红,不要带条纹的衣服。

纯黑白衣服影响摄像机的颜色还原,大红衣服的饱和度较深,会导致边缘不清晰。

条纹衣服产生波动感。

少带饰物,化淡妆。

2、进入状态。

精神饱满,教态自然。

录前:喝点水、清嗓子、整衣妆。

3、动作稳健。

不要猛转身、快走动。

4、尽量不要背对镜头。

5、避免习惯性小动作。

捂嘴、抓耳、挠腮。

三、学生要求1、不要看镜头。

2、准备发言的学生尽量在靠中间位置。

3、学生上课时或起立时,不要弄响桌椅。

4、发言学生要起立后,再发言。

不要边站起边发言,或不站立发言。

5、集体回答问题要控制音量。

四、课件要求1、字要大。

不小于24号字,否则后面看不清。

2、颜色反差要大。

背景不要太亮。

3、尽可能用遥控翻页。

4、幻灯片不要页面太多,15页以内。

5、去掉无关元素。

多余的声音、图片、动画。

五、摄像技术要求1、两台摄像机不能对摄。

2、学生发言区域要有拾音设备。

3、多音响源需要调音台均衡。

4、一台摄像机近或中景录教师,另一台,中景或全景录学生。

录教师的机器是主机,要跟上教师的走动。

5、可以对个别不满意的环节进行补录,以备后期编辑用。

6、后期制作。

前后要有彩条。

精品课程录像的拍摄方法与技巧

精品课程录像的拍摄方法与技巧

精品课程录像的拍摄方法与技巧摘要:本文从实践经验探讨摄制精品课程录像过程中几个重要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拍摄方法技巧拍摄好精品课程录像,拟定一个完善的拍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用电视手段展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让观众对所表述的教学主题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需要摄制者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掌握拍摄技巧,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展现出来。

一、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摄制人员要先和教师沟通,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然后进行策划,确定方案。

精品课程录像的拍摄,一般都是在多媒体教室,为了达到更好拍摄的效果,我们考虑到多媒体教室中拍摄的特殊性,把机位的选择、光线的运用、计算机显示器屏幕闪烁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机位的设置对现场拍摄机位的设置,是我们对画面创作的第一步。

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从教室整体环境出发,从教学内容表达和艺术表现形式出发,从理顺画面布局出发,确立各机位画面取舍顺序,使画面切换有序,镜头语言完美。

如我们在拍摄精品课《军事高技术知识》时,在教学摄制现场将机位设置成三角形布局。

以三个不同机位视点,对现场画面进行有序转换,构建整个课堂教学镜头语言叙事框架。

尽可能地把课堂教学中最精彩、最生动、最贴近教学内容表达的场景展现出来。

当机位以黑板为前方,将一号机位设置于正后方中间处,角度稍微偏高,俯拍教学全景画面,以便在录像开头、结尾用全景画面交待环境;将二号机位设置在前排左或右方为宜,主要用于捕获学生听课状态、回答问题、讨论、做笔记等镜头,同时要注意抓拍好个别学生的听课神态、表情等;三号机位设置在左或右中方,便于与一号机位形成呼应,拍一些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板书和演示镜头等。

这种三角形机位布局,明确各机位分工,强化了电视画面视觉的连续性,使所表述的教学内容构图完美。

另外,教室的照明、墙壁的颜色、教师讲授的姿态等,也是我们确定机位时要考虑的因素。

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

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

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青年路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配合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的课堂录像的拍摄制作工作,提课堂录像质量,同时为了避免因同一课堂的重复拍摄制作而浪费人力物力,特提醒各有关老师做好以下几点:1、师生统一着校服,干净整齐,执教者使用扩音设备。

学生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

课堂上,老师不要过多提问和过多巡视走动。

2、课堂上书本等文具摆放整齐划一。

教师不得拖堂,防止最后的几分钟视频出现下课铃响了还在上课的情况。

教室内录像的,需要与相邻班级做好沟通,防止出现周边噪音过大影响录像质量。

课堂开始和结束以上下课铃声为准。

3、精心准备要拍摄的课堂的课堂教学设计。

按一师一优课课堂的要求,作为一师一优课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连续拍摄大于30分钟小于40分钟。

所以,上课的老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准备好充足的教学内容。

4.拍摄一师一优课课堂前对需要拍摄的课堂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演练,以保证正式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能顺畅地进行。

5.拍摄前,”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要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必要的沟通。

做好预约,拍摄时间安排等工作,商定拍摄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设备的摆放位置以及学生坐位安排等事项。

将提问的学生安排在教室正中间就坐。

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把授课老师上课时用到的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保存好,以备后期的编辑制作之需。

全部交给李海。

7.”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需编写一份拍摄脚本交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脚本里详细列出所要拍摄的场景及特写镜头。

8.”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配合好现代教育中心做好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参与编辑制作过程,对编辑制作工作作必要的指导,使制作出来的课堂能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的期望相吻合。

初中教学资源库录像课的要求

初中教学资源库录像课的要求

录像课报送要求
一、选送的录像课须是一个完整的课时,每课时40分钟。

二、录像课的授课班学生人数不能少于40人。

三、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要求:环境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光线充足,安静、无杂音;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语言、文字和符号使用规范、准确。

四、拍摄要求:取景合理,转换平稳,画面流畅,声音清晰,音像同步,亮度、响度适中,还原性好,无杂音、杂讯等。

录像要全面展示教学过程(包括学生课堂自学和自主练习),必须使用同期录像、录音方式一次完成,不要进行技术包装和课后剪辑。

有条件的单位建议双机位拍摄。

五、报送的具体要求。

(一)参赛录像课视频文件为MP4 HD Vedio或rm(或rmvb)格式。

在保证影像和声音清晰度不低于DVD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文件的体积,确保在网络中能正常传输和播放,保证音像同步,无马赛克、花屏、声音忽高忽低、杂音、噪音等播放质量问题。

(二)视频制作要求:片头彩条20秒,接黑底5秒,接课题、执教教师姓名及单位10秒,接黑底5秒,接课堂实录40分钟,接黑底5秒,接“结束+XXXX年XX月” (分两行)5秒。

(三)上送的录像课,须将上课视频文件、该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导学案以数据方式刻录到DVD光盘,并在光盘包装盒附上信息标签,内容包括:学科、教材版本、年级、课题名称、执教者姓名、执教者所在学校(以“市+县(市、区)+学校”方式写明)。

注意:“信息标签”不要直接贴在DVD盘面上,以免影响光盘运行。

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

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

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仅作参考)首先,现在地录像课大都要求双机位录像,即一个机位在学生后方中间位置,用三脚架固定,主要录教师和整个课堂情况;另一个机位在教室两侧移动,以录学生学习情况为主.第二,两台录像机分工不分家,以中间固定机位为主,同时开始录制,并且应该同时结束.尽量不要录制片段或有停顿,以防止在剪辑时缺少内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不论哪个机位,都要遵循一个录制地原则,即:正面录制课堂发言者和课堂活动者.主机位虽然是固定地,但也要根据教师行动路线随时调整镜头方向,切换近景和远景.辅机位要根据学生活动情况两侧移动,灵活捕捉课堂生成信息.特别应注意不要让自己进入主机位镜头范围内,避免穿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四,讲课时老师和学生尽量不要背对镜头,也不要盯着镜头看;如果没有麦克风,师生发言时声音要洪亮些,否则录不清声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五,一定要先检查两个录像机电池是否充满电;内存够不够,如果内存不足,一定要先删除一部分内容.我就是因为事先疏忽检查,录到三十分钟地时候,一台录像机已经录满了.恰巧负责另一台地老师也有事儿离开了,只好明天再录一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六,录像时要选择安静地环境,最好在周六、周日录制;或者安排人员专门负责维持现场周边地秩序.摘要:教学录像课是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地产物,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教学录像课进行教学经验地交流,教学录像课地录制不同于其它视频资料地录制,有着自身地特点和要求.教学录像课地后期制作应能够客观地体现整个教学过程,并且能够技术地体现师生地双边互动情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学录像课地拍摄要求及后期制作相关过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拍摄教学录像课地要求(一)对拍摄环境地要求首先,选择拍摄地教室应足够大,除了保证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外,还应有足够地空间架设摄像机等摄录设备;其次,选择地教室应能够避免噪音地干扰.再次,选择地教室内地光线(灯光或日光)要均匀,拍摄过程中保证不会因光线因素而影响对拍摄视频画面(二)对拍摄人员地要求一节好地教学录像课应该是教师、学生和拍摄者默契配合地结果.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相当熟悉,在上课之前,调试好相关地教学仪器设备,准备好教学素材和软件,交待好学生活动地范围和内容,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类错导致拍摄时间地延长或重拍.学生着装应整齐整洁,精神饱满,听从教师指挥.拍摄者要与教师和学生做好沟通,向教师了解整个教学过程地环节、活动内容、多媒体地使用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地过程,提醒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响亮清晰.(三)对拍摄机位地要求拍摄教学录像课可采用单机位拍摄,双机位拍摄或多机位拍摄.单机位拍摄要分别兼顾教师和学生地活动,对拍摄者地要求比较高,景别单调,对师生互动表现不明显,拍摄起来难度大,后期合成效果差.双机位拍摄效果较好,可实现师生镜头画面地合理切换.两个机位地具体分工为一号机从教室地后方向前拍摄教师活动、讲台、银幕和教室全景,开头和结尾处镜头以全景为主,中间以中景镜头为主拍摄教师讲课、板书、操作多媒体设备等,也可适当应用特写镜头表现教师地一些特殊动作、表情或展示地教学用具,尽可能地拍好教师近景和板书内容.二号机从教室地前侧方向后拍摄学生,以近景、特写为主,兼顾中景.如学生听课、做实验、练习、记笔记、回答问题、朗读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同时要注意抓拍好与教学活动相关地个别学生地瞬间动态(如脸部神态、表情等).三机位拍摄录像课比较理想,摄取地场景丰富,便于后期编辑制作,其机位摆放位置为前后各一机位固定拍摄,分别拍摄学生听课画面和教师讲课地画面,类似双机位拍摄法.第三台机器采用移动拍摄法,拍摄教学过程中地一些特殊地画面,如教师地神态、学生讨论地精彩画面、多媒体课件等特写画面.但三机位拍摄对后期视频影像合成制作将会增加许多复杂地工作,延长后期合成地时间.(四)对拍摄设备地要求为了使后期编辑制作地画面和谐统一,拍摄时应使用同一类型地摄像机,摄像机功能设置也要完全一致,使用前要统一设置摄像机地白平衡,找好拍摄地同步点.为保证拍摄画面质量,建议使用高质量地带或性能稳定地硬盘类、存储卡类数字高清摄像机.每台摄像机要配有带脚轮地三角架,以保证拍摄画面地稳定.(五)对拍摄技术要求拍摄人员做好分工协作,明确自己地拍摄任务,合理运用全景、中景、特写等镜头,对教师镜头、学生镜头、学生讨论回答镜头、以及黑板和投影内容等镜头地取景要到位.选景以真实表现课堂教学过程为主,适当考虑艺术性,如:过肩镜头、反打镜头等.拍摄视角合理,避免出现穿邦镜头,如不慎将拍摄者或摄像机摄制到画面中,为后期处理带来麻烦或影响录像课地整体效果.镜头合理运用推、拉、摇、移等技巧.画面做到稳定、清晰、均匀、准确,无论是调焦、取景或推拉都要准确,拍摄起幅、落幅要准.最后补拍一些空镜头,以便在后期制作时用来覆盖摄像人员所拍摄地镜头不到位而造成地某些重要地教学信息遗漏,或不雅地动作和意外断点等,保证课堂录像信息地完整性.三、教学录像课地后期制作后期制作就是将已拍摄好地录像课原始素材利用相关地视频编辑软件(如会声会影、、等)进行选择、取舍和组接,合成一部过渡自然,上下文连接合理、连续、流畅并具有一定艺术感染力地影像作品.后期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获取原始地摄制素材经过课堂实况地录制后,原始地视频素材记录于带、摄像机硬盘或存储卡上,因此需要将这些原始素材导入到计算机中.对于带存储地素材采集相对复杂一些,通过采集设备进行采集,而存储在硬盘或存储卡中地素材直接复制到计算机中即可,然后通过视频编辑软件进(二)编辑素材文件,合成符合要求地视频录像后期编辑制作应与主讲教师密切配合,编辑过程中制作人员应根据主讲教师地修改意见将那些重复、多余地内容进行删减和优化,对于穿帮镜头可以利用空镜头或镜头地转换进行弥补.编辑过程中还应适当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地多媒体信息,如教学用音视频素材、展示等.另外,教学录像地编辑要符合教学课时地时间要求,一般不超过分钟,对于超过规定时间长度地录像课必须在编辑时减至规定时间,因为在规定时间内若完不成教学任务就是一堂失败地课.(三)合理添加特效为了使整个视频前后衔接自然、顺畅,避免镜头之间地跳跃,要合理添加一些音视频特效,如转场过渡,声音调整等,但特效地添加不能太过花哨,以保证课堂教学地严肃性.(四)片头、片尾制作片头、片尾地作用主要是向观众展示一些与课程相关地教师、单位和制作人员地信息,通常是视频、字幕、动画、特技等元素地合成,录像课地片头、片尾不一定要做得非常炫丽,简洁明了即可,片头主要包括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职称、单位,授课时间等信息,片尾可以对制作单位和人员、参加授课地班级以及鸣谢地人员和单位进行罗列.片头、片尾一般使用蓝色背景,时长一般少于秒.(五)预览及输出视频教学录像课后期制作完成后,应先预览制作地总体效果,如果没有瑕疵,便可输出视频.输出视频地格式要根据要求进行选择,若在上播放,应输出为常用地视频格式;若上传到网络,应输出为格式或其他流媒体格式;若在一些能播放数字视频地设备上播放,直接输出为高清数据格式即可.总之,摄制教学录像课,既是技术,又是艺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地去学习、探索、积累、总结和交流.我们只有熟悉了教育教学规律,了解了教材、教法和执教教师地授课特点,才能拍摄出高水平、高质量地教学录像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2016 年度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根据征集展示工作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教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视频的拍摄制作。

一、前期录制要求(一)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二)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 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四)视音频信号源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声画同步。

信噪比:画面清晰,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色彩对比度一致,多机拍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Vp-p,最大不超过1.1V 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 V p-p,同步信号-0.3V , 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声道:普通话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 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 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 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 声道,则录于第2 声道)。

电平指标:-2db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

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

课堂教学录像拍摄要点三脚架固定,主要录教师和整个课堂情况;另一个机位在教室两侧移动,以录学生学习情况为主。

第二,两台录像机分工不分家,以中间固定机位为主,同时开始录制,并且应该同时结束。

尽量不要录制片段或有停顿,以防止在剪辑时缺少内容。

第三,不论哪个机位,都要遵循一个录制的原则,即:正面录制课堂发言者和课堂活动者。

主机位虽然是固定的,但也要根据教师行动路线随时调整镜头方向,切换近景和远景。

辅机位要根据学生活动情况两侧移动,灵活捕捉课堂生成信息。

特别应注意不要让自己进入主机位镜头范围内,避免穿帮。

第四,讲课时老师和学生尽量不要背对镜头,也不要盯着镜头看;如果没有麦克风,师生发言时声音要洪亮些,否则录不清声音。

第五,一定要先检查两个录像机电池是否充满电;内存够不够,如果内存不足,一定要先删除一部分内容。

我就是因为事先疏忽检查,录到三十分钟的时候,一台录像机已经录满了。

恰巧负责另一台的老师也有事儿离开了,只好明天再录一遍。

第六,录像时要选择安静的环境,最好在周六、周日录制;或者安排人员专门负责维持现场周边的秩序。

摘要:教学录像课是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产物,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教学录像课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录像课的录制不同于其它视频资料的录制,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教学录像课的后期制作应能够客观的体现整个教学过程,并且能够技术的体现师生的双边互动情景。

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学录像课的拍摄要求及后期制作相关过程。

二、拍摄教学录像课的要求(一)对拍摄环境的要求首先,选择拍摄的教室应足够大,除了保证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外,还应有足够的空间架设摄像机等摄录设备;其次,选择的教室应能够避免噪音的干扰。

再次,选择的教室内的光线(灯光或日光)要均匀,拍摄过程中保证不会因光线因素而影响对拍摄视频画面的干扰。

(二)对拍摄人员的要求一节好的教学录像课应该是教师、学生和拍摄者默契配合的结果。

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相当熟悉,在上课之前,调试好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准备好教学素材和软件,交待好学生活动的范围和内容,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类错导致拍摄时间的延长或重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錄像課拍摄要求
1.摄像机机位安排上,要注意不要互相“穿帮”(就是不要拍摄到对方的摄像机),不要“越轴”。

2.各摄像机的拍摄内容要分工明确,拍摄景别要相互协调,学生需要看清楚才能讨论的内容一定要有近景
或特写。

3.如果教学中使用投影,布光时要考虑到投影的使用,要注意摄像机光圈的控制,既不要使投影幕上什么都看不见,要不要使教师脸部太暗,投影上的内容如果现场不能处理,要把老师的课件备份留下,在后期编辑时加上。

另外,投影幕不要布置在黑板的中间位置。

4.话筒布置要考虑到学生的发言情况,做到学生发言声音清晰,话筒布置也要注意不要出现在画面中,另外,还需要尽量控制教室外面的噪音;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站定后再发言,要大声,不要边站起边说,
以方便拍摄。

5.课堂学生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安排好发言的学生,和摄像人员在课前进行必要的沟通,并让所有参与
拍摄的人员了解整个课程的大致进程,做到心中有数。

6.如果不出现错误,尽量不要中途打断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样容易破坏教学节奏。

7.教室布置要注意避免学生站起时桌、椅产生噪音,可能的话,可以对椅子腿进行处理。

8.最好有一名从头到尾负责的导演,以便所有节目风格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