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问题基本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人性”问题基本看法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有何影响?
如果要剖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我以为应该先从他们各自的哲学开始研究。西方哲学是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看待和分析世界的,就有一定的理性和缜密性。而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则是用阴阳的观点,体现了较为明显的感性认识方法。这些观点和方法,渗透了其各自文化体系的诸多方面。例如,西方画的写实和国画的写意,就是两种典型的体现了各自哲学本源的审美方法。
对于人性的基本观点的差异,实际上也可以在这个角度来分析异同的。西方人性基本观点是一种蓝色的海洋风格,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它使得西方教育价值取向更趋于实用性,就是所谓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点。这种观点造就的教育体系,更注重于知识的实用性,总体上受教育者在思想和接受程度上造成太大的压力。受教育者对于科学的探求欲望是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加而递增的。其结果便是诺贝尔奖的频频入囊。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植根于黄土与黄河的文化。对人性的观点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就造成了在教育价值取向的中表现了一定的武断性。言而深之,造就了揠苗助长的教育体系。也使得受教育者在其年龄与学识增加的同时,不断增加对知识的怨恶。举个例子来看,我们的三角函数及其繁复的公式,在高中阶段已经让每个学生烂熟于心了。但其实际的应用意义却被教育者无暇顾及了。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一种范范的、功利性的,而非科学性的。
国人其实早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但时至今日,还是在抱定这样一种价值取向。高考对社会的震动力,远远大于某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所以,中国的文艺界首富所拥有的财富和知名度,远远高于了袁隆平!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种悲哀!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我们不能,真的不能再把教育方式转变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页书,每一次作业上来。
中国已经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变,再想向更高目标腾飞,必须要把对功利的崇拜转变到对科学的热爱上来。让中国的下一代真正做到轻装上阵,他们的腾飞才是中国的腾飞!科学的腾飞,才是中国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