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随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讨论
郑老师有意让我们进行了两次小组讨论,第一次讨论的问题是有关作文教学的,第二次讨论的问题是有关语文教学的。两次小组讨论都是以十几个人为一组,各小组以邻近原则随机组成,讨论后由各小组的两个成员去讲台做小组讨论结果汇报。经过两次小组形式的课堂讨论使我对小组合作和讨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深刻认识到想要高效地组织好一次课堂小组讨论是非常不容易的,小组讨论是否有效受到人数、时间、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我们第一次组织小组讨论时,老师说完问题后立即随机让我们组成若干组,每组有十几个成员,由于没有限定讨论的时间,我们小组成员人数又多,所以老师让结束讨论的时候,我们很明显还没有讨论充分,讨论结果也是仓促整理的。第二次组织小组讨论时,老师说完要讨论的问题后,先留几分钟时间让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观点写在纸上,然后要求我们十人一组在十分钟内讨论完毕,并作小组讨论结果汇报。我感觉第二次讨论的效果明显比第一次好。经过两次小组讨论的对比分析,我发现很多切实影响讨论效果的地方,这两次小组讨论的安排使我受益匪浅。
小组讨论应该注意的方面
一、人数方面不宜过多
如果小组讨论时,人数过多,同时时间又比较紧,导致很多同学都没有发言的时间。致使讨论没有深入展开,充分交流。而且人数过多时也不利于小组成员活动的组织与秩序,同时还容易出现一些充数的人。
二、先留出几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做好讨论的准备
如果刚等老师说完要讨论的问题,大家立即就展开了讨论,根本没有时间对问题进行一点思考,有好几分钟大家都是在沉默或询问,对问题进行一些漫无边际的泛泛而谈。等大家刚有自己的想法,想表达时,讨论的时间已经到了,整个讨论没有得到真正的展开,每个人的想法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
三、避免各自的独白,没有真正的交流对话
各自的独白即小组成员各说各的,思维没有达到交流和碰撞。进行小组讨论时,要进行小组分工,安排记录人员,组织人员,并规定了各个人发言的时间,以使每个人有重点的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想法。这样,每个人发完言后再根据记录总结分析小组意见的统一和分歧,以促进对问题的更进一步的探讨。因此要避免小组成员各自的独白,需要注意小组的发言机制,组织形式及分工合作。
四、避免少数精英的对话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组发言的人始终就那么一两个人,其他人似乎都成了听众和旁观者。那个主要发言人一直滔滔不绝,到了小组讨论结束的时候,他个人的意见也就是整个小组讨论的结果。这样,小组的话语权完全被一个人霸占,根本没有达到交流的效果,更无法提升每个人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其他小组成员也得不到切实的锻炼。这无疑是对其他小组成员发言权的一种剥夺。
合作性学习
2011级学科教学(语文)亢莉学号:201122080021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语文教育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旨在纠正过去语文教育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比如盲目追求“工具性”,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教师为主体刻板僵硬的讲授教学模式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反对教师满堂灌或者满堂问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希望在“‘学生主体发展’的‘看护’下让语文教育找到‘回家的路’”。而为了响应这一新理念,很多学校的语文老师都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合作性学习。但是这样的组织方式一定能有良好的效果么?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郑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两次不大相同的课堂分组讨论活动。这两次分组讨论活动让我认识到: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并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这和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老师不善于组织和规划,小组讨论很可能只是流于形式,而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是因为,小组只是临时组成的小型组织,其成员的个性和思考方式都不尽相同,组织小组讨论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成员能和其他人交流观点,以便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综合性观点,并启发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但是一旦组织不当,就可能成为那些活跃成员的一言堂,而没有了大家观点的碰撞和交流,这样的小组讨论显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合作学习,最多只能称之为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只可惜,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依然认为只要组织了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就是进行了合作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观念必须予以改变。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如何组织高效的成功的合作性学习活动,这对于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对于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也非常重要。
但是,要怎样做才能实现高效成功的语文合作性学习活动呢?就以最常见的小组讨论探究学习为例来说,要真正达到合作性学习的目的,老师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掌控和组织:
首先,老师提出的供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有适度的不确定性。因为只有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的问题才有讨论的价值,而同时若问题太过模糊,又容易造成学生天马行空地乱说交流无法继续的混乱。所以老师必须努力提出可以多维度多方向地思考的,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和针对性的优秀问题,这是小组合作性学习活动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没有它,后面的一切都只是空谈。
其次,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小组交流才有意义;否则,只会让小组讨论沦为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的一言堂,而不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而要想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观点,老师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针对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这是小组讨论合作性学习极为关键的第一步骤。
第三,努力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分工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讨论既有说出自己观点的权利,也有倾听别人观点的义务,讨论要尽量让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为了更好地更高效地达成小组任务,也可以进行合理分工;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尽量避免出现少数精英的对话,也要避免出现完全不参与的旁观者。这是以小组讨论方式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步骤。
第四,教师要控制讨论时间,不宜过长使得教学任务无法完成,也不宜过短使得小组讨论无法充分展开。这也是影响最终小组合作性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