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教学最主要的两个“关注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课教学最主要的两个“关注点”

正因为选修课是一种建国以来从未见过的崭新课程形式,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用了较多篇幅,对其进行了专门系统的具体阐述。通过认真研读课标相关章节,笔者以为,选修课教学最主要的“关注点”是两个:

第一个关注点:选取

课标同义语:精选、选拔、筛选、选择

选取,就是挑选取用,有选择地教学。就教学内容和应对策略来看,选修课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选”字,5个系列16个模块不可能全上,在获得必修课10学分的基础上,再“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的要求即可证明。如模块《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共选有41则诗文,就应该结合文本和学生实际,有所取舍。即使选定了某个系列某个模块,在某个单元教学时,也应有所侧重地选取若干篇目,如《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共选有7篇作品,当然不能全部逐一进行解读。如此等等,都表明一个“选”的问题,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按模块、按单元依次完成,依课序逐一解决,不仅时间不够用,而且也与课标理念相悖,也就不存在“选修”了。那么怎样在“选取”上做文章呢?现以《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为例,稍加点及。

一是“选取”这个单元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课文进行重点教学,以教师为主,两个学时完成。这个单元都是庄子的作品,共5课。关于《先秦诸子选读》这本教材,《语文课程标准》中“举例八”

是这样要求的:“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根据“课标”这一指向和《庄子》作品的内容特点,可“精选”其中最能代表庄子思想和风格的一篇文章《鹏之徙于南冥》,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解读,包括重点实词、重点虚词、内容写法、重点语句、通解通译等等。适当结合考纲要求和考题形式,分类梳理,分块落实,分项完成。

二是“选取”这个单元难度适中的一篇课文,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带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进行阅读理解分析,以学生为主,一个学时完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处理选修教材的时候,主要从本情、学情、教情、考情出发,确定切实可行、行之高效的学习捷径,让学生摸准门路,看清方向,不学则已,一学则灵。这就是“选择”一篇较为典型、难度适中的课文,即《无端崖之辞》,让学生分类突破。突破的主要内容大致有:①“选取”几个重点实词,进行具体解释,温故知新,将自己在初中阶段以及高中必修教材中所及的该实词意义和用法,尽可拿来,先“知新”,后“温故”,形成梳理、总结、复习的格局。②“选取”若干重点虚词,进行对应句例解释,放出眼光,扫描全景,调用知识储备,形成某个虚词的运用大观。③“选取”几个重点语句进行对译,最好是七则短章每则一句,先定句,再定词,先直译,后理顺,先重点,后一般。实施时,学生独立运作,教师随时点拨。

三是“选取”这个单元其他三篇课文涉及的重点实词、虚词,

进行总结定位梳理,师生共同确定,一个学时完成。这个单元共5课,前面已经完成了两课,对于另三课的处理是:师生合作,分类解决;其程序是:“筛选”、解释、援引。《东海之大乐》7个实词:少、闻、比、卒、却、举、知;重点虚词:于。《尊生》5个实词:去、累、轻、厌、几;重点虚词:以。《恶乎往而不可》6个实词:病、乘、和、恶、类、修;重点虚词:为。根据选定词语进行旁征博引,尽可能建全该词在文言中的各类用法,形成完整的词库。

四是“选取”这个单元涉及的主要文学常识,进行分类归纳,纵横结合,扫清阅读障碍,进入文化氛围,师生共同活动,一个学时完成。文学常识比较狭窄,以作者作品为点,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即可圆满完成任务;文化常识十分宽泛,面广点多,纷纭繁复,难度大,障碍多。据此特点,教师应指点学生,选定这个单元相关注释,定向性圈点,针对性积累,分类整理编辑,形成文化常识荟萃。仅以古代器皿为例,这个单元就有:斤、缁、屦、樽、瓠、絖、机、幹、絺、镆铘等。

五是“选取”这个单元若干知识点,进行综合检测,以学生为主,一个学时完成。就是在这个单元教学完成之后,进行一次总结性阅读考试。语言材料全部来自于这个单元,看书做题,开卷答试,过关验收,模拟应用,及时反馈。选取的知识主要包括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重难点语句,同类信息句子,文言特殊句式、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以形成综合、理解、分析的能力。

这样安排,科学合理,目标明确,七个学时轻松完成。之所以

产生如此效果,关键是在“选取”上下功夫,选系列、选模块、选单元、选课文、选知识,宏观把握,微观落实,以点带面,设计精巧,动态呈现,高质高效,充分显示了选修课教学的途径和特色。

第二个关注点:探究

课标同义语:探寻、探索、探讨、研究、研读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选修教材与必修文本一样,都是以文和图的形式静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个系列、每个模块、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容量都是固定的,承载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动态地“研读”教材,积极“探寻”其中的真谛,用多色多棱的眼光来阅读,它们又是不固定的,是无限的,正所谓一叶一世界,一文一乾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探究”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探索”的眼光,积极“探讨”其中的奥秘,让教材膨胀放大,从而发现新问题,步入新境界,获得新知识,享受新成果。探究的特点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的层次主要是指纵向开拓,正向妙思,逆向求异,多向联想等。无论何种课文,一旦经过了这么多渠道的探究,都会使被探究的内容和问题清晰化、明朗化、深刻化,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以“诗歌与散文”系列中的《项羽之死》为例。

《项羽之死》节选自《项羽本纪》,篇幅很短。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这则文言作为选修文本,笔者以为,最主要原因是这篇文章值得

探究的东西甚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带着为课标“探究”理念服务而坐客于选教材的。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文本内容,以“探究”为主要解读途径,在大致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是项羽是在什么地方死的?“探究”环境背景。项羽出垓下,过淮河,误入阴陵,困于东城,死于乌江,一路损兵折将,形势急转直下,这就为项羽的悲剧提供了极为具体的背景,这一背景说明了什么呢?由此展开探究,形成如下要点:①说明项羽大势已去,英雄再无用武之地;②被阴陵农夫欺骗而误入沼泽,说明已失去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民心者失天下;③不听亭长建议,说明他刚愎自用,虽已无力回天,却还要沽名钓誉;④水与泪有关,以乌江为项羽自刎之所,使他的下场显得更加凄凉悲惨。

二是项羽为什么要死在这个地方?“探究”刘项之争。项羽起兵八年,势不可挡,随后与刘邦形成争霸之势,“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之后,这种争霸就更加激烈,鸿门之宴,是这种争霸的一次预演,项羽的坐失良机,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便决定了项羽以失败告终。八年之后,项羽被追至东城,最后自刎,这一结果,实际上从鸿门宴就已经开演了,刘项之争终于以项羽彻底失败落下帷幕。这样探究,因果相关,追根溯源,长时间,大跨度,使学生对这段汉初历史有了高屋建瓴的深刻印象。

三是项羽是怎么死的?“探究”悲壮情景。史家给项羽的盖棺定论是“失败的英雄”。英雄之死,当然有“英雄”的气概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