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
长沟完小杨娟
摘要: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的创设将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目标实现,让学生在典范
的、优美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言环境中享受学习语文的目的。关键词:拓展阅读动机;拓展阅读能力;阅读语境创设
21世纪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而语文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究竟怎样?在阅读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老师作哪些指导?而现实中学生往往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方法不当,造成高耗低效;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并且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大纲的要求相差甚远。只有正真认识到拓展阅读的重要才能使学生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及语文阅读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当下学生阅读能力现状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日常教学缺一不可的有机部分。而语文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现阶段调查发现小学生课外阅读有以下方面的条件制约: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2)阅读方法不当,造成读无所得;
(3)漫无目的阅读,阅读内容单一;
(4)学生条件参差不齐,图书质量差距较大。
针对以上情况说明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1、激发拓展阅读动机
古人说得好:"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首先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其次,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了解书籍,帮助学生选择书籍;此外,我们还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学生图书室定时开放,激发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校图书室看书或借书。
2、指导阅读方法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要不断地让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拓展阅读,使之形成能力。为此,学校要求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教会所有学生使用工具书,为他们创造自学条件;教会预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提高思维能力;教会学生阅读步骤,掌握读书方法;教会学生设计习题,将知识转为技能,具体如下:
(1)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构建拓展阅读目标体系。目标体系是分层次的,它可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近期目标则指眼前阅读的具体目标。我们从教学中发现,有远期阅读目标的学生能更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效果也更好。从整体着手提出目标,从具体落实拟定计划,这样学生就拥有一个较完整的阅读步骤和方法,有利于完成阅读任务,达成目标。在按计划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监控阅读过程,维持补充或修正自己的阅读行为。如,在拓展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理解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
(2)在拓展阅读中指导学生提高自我体验、积累语言。
(3)指导学生学会评价阅读结果。具体的拓展阅读活动结束后,还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评价一下自己所制订的目标、计划、实施情况,以及所获得的知识,作为每次拓展阅读的反馈,进一步优化阅读心理,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调控能力。评价时,我们重视引导学生从阅读结果出发,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反省,目的是"强化成功,形成习惯",促进学习目标完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测评采用
了"讲、赛"的形式。"讲"即讲述,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形式;"赛"即竞赛,采用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通过评价阅读结果,对阅读过程进行反省、总结,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产生"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等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并通过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监控今后的阅读行为,提高阅读能力。
三、拓展阅读活动的必要性
拓展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无数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蕴含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潜移默化地薰陶了学生,影响着学生的言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提高了学生的读写水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拓展阅读活动的反思与讨论
1、在小学阶段课文阅读量仅300篇左右,三、四十万字,这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许多名人、专家都曾经断言: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素质差的根源是缺乏课外阅读。活动成果显示,拓展阅读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文化积淀,拓宽视野,培育创造力,形成语文综合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冲破"课本"与"课堂"的约束和限制,适当扩大阅读容量,使之与课文教学有机结合,并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课内外有机结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五.阅读语境的创设
1、把握文本的内涵,创设真实的语境。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经过编委的精心挑选,一般为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的作品,每一篇阅读材料都有其所要体现的价值取向,有着丰富的内涵。要引领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必须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深入的体悟,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的内容,进入文中的情境。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在以往的教学中都认为这是一首普通的送别诗,然而,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从作者的写作背景中了解到,这次李孟的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又值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将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所以李白的诗也应该是充满了畅想和浪漫。于是我们在教学创设中不再渲染伤感的,难以释怀的情绪。教师因此而设计了在黄鹤楼上,李孟两位诗人登高眺远,畅谈理想的情景,于是学生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千古名句有了更积极的理解。在诗句的朗读中抒发出的情感更为豪放。在教学中我们就是要通过挖掘文本的内涵,强化语言的情感功能,拉近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进入角色,"在读中受到熏陶",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境,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深刻的情感。
2、优化组合语文资源,创设丰富的语境。语文教学有关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的语境是由教师、学生、教科书及其他相关语文资源组成的。当我们的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理解的范围,当我们在教学中只依靠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