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走班制教学 (沈献章)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7.08.21•【字号】浙教基〔2017〕84号•【施行日期】2017.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浙教基〔2017〕84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精神,现就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初中学习中部分学科分化相对严重的现象,因材施教,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尊重学情差异、体现学科本质、转变学教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生为本。
一切从学生发展出发,尊重差异,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落实因材施教。
为不同学习基础与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资源与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创新教学管理。
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师资与资源配置上适当向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倾斜。
促进自主发展。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正确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自主管理的习惯,提高学习自信心。
三、实施要点(一)根据校情自主确定分层教学学科与起始年级。
1.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目前主要在数学、英语、科学三科中选择进行。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分层走班教学的学科,并根据学科特点与学习分化情况确定分层的起始年级。
2.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应以进度相同的难度分层为主。
九年级开始可探索内容分层的拓展性课程。
(二)科学进行学生分层与动态调整,合理安排分层教学的任课教师。
怀远县常坟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12
怀远县常坟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作者:怀远县常坟中学发布日期:2008-06-30为了事实求是地反映我校组织、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情况,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根据县教育局关于撰写并报送《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的要求,兹对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以来组织、实施的基本情况做一汇报、总结。
一、宣传发动,提高课程改革认识按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06-2007学年的上学期开始实施,现在高二年级10个教学班、高一年级9个教学班都进入新课程实验。
在准备阶段,我校建立了“常坟中学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常多庚校长任组长)、“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指导小组”(廖志德主任任组长,各教研组组长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新课程改革工作,使新课程改革工作能顺利实施。
二、主要工作(一)以课改为重点,切实提高教研工作实效。
1、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
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07年暑假我们结合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最新发布的《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学习培训指南》,组织全体教师分层次培训,在省、市、县级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做好校级课程培训工作,尤其是要抓好教材分析和集体备课,努力使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使每位任课教师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
2、健全教研网络,发挥集体的智慧。
我们将教研工作抓实抓细,努力使教研工作辐射到每个年级、学段、学科,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及教学的基本环节。
我们于2007年9月创建常坟中学教研网站,做到学校统一管理,教师分别研究,教研组年级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教研网络的建设,重点健全年级备课组,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提高备课的实效,我们在期初制订好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员。
3、以科研带动课改,以科研提升课改。
我们在学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指导小组领导下,以年级备课组为课改实验单元进行教学研究,坚持以科研带动课改,以科研提升课改,使课改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普通高中必修课中采用“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目的。
随后详细阐述了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特点、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如何有效实施的方法。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实践经验,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普通高中必修课教学提供了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普通高中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思考,定义,特点,优势,挑战,实施,经验,发展方向,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环节,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同质化授课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优势生源和薄弱生源在同一堂课堂上难以得到个性化的教学。
有必要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来更好地发挥必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通过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兴趣进行分组,实行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以达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不同学校、不同研究方法的调研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和挑战,为普通高中必修课程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引言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普通高中必修课采用“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效果和经验,从而为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包括了对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特点、优势、挑战以及有效实施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总结实践经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必修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的一次重大改革_关于_走班_教学的探索
%编者按&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增强课程和内容的选择性,为各类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学生扩大选择的余地,拓宽发展的空间。
尤其是在普通高中新课改中更加强调学生对课程和内容的选择性,要求学校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并要求学科的结构和内容设计模块化。
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变化要求在我国延续多年的教学组织形式———编班授课制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潍坊市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展以走班制为主要形式的分层次教学实验,在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投身该实验的潘永庆等同志应本刊之约,撰写了有关走班制的一组文章,特在本刊“教改前沿”栏目发表,以期为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和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教学组织形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关于“走班”教学的探索!潘永庆崔秀梅因材施教是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一条重要教育思想。
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受到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解决学生的个体需要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教育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面对大班额授课,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自!""!年下半年,潍坊市开展了以学科“走班”为特征的分层教学改革实验。
即在学生学习差异较大的学科实行“走班”制,学校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的不同按层次授课(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班或四个层次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出发,自主选择某一层次班学习。
近一年来,这一实验研究克服了实验初期遇到的种种困难,步入了良性发展阶段,显示出它有效地促进学生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优越性。
实验学校从潍坊十中发展到十几处初中,实验学科也从开始的物理一个学科扩展到数学、英语。
一、从班级授课制到分层教学的探索学生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班级授课制是从学生的共性出发,为适应大工业生产初期对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特别是大班额的班级授课,通过建立班级文化,创设良好的集体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共性发展。
抚顺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抚顺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抚顺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抚顺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抚顺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06.06.23•【字号】抚教发[2006]37号•【施行日期】2006.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抚顺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抚顺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抚教发[2006]37号)各普通高中:现将《抚顺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抚顺市教育局二○○六年六月二十三日抚顺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抚顺市从2006年秋季开始将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为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辽教发〔2002〕7号)和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辽教发〔2006〕021号)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面向大众的,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我市基础教育水平。
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实现抚顺市经济的腾飞乃至各项事业的和谐、有序、快速地向前发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目标与任务1、巩固和扩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奠定高中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使之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
选课走班制度下高中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
选课走班制度下高中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高中学校普遍实行了选课走班制度。
这一制度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多样,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
一、选课走班制度下的语文课堂变革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按照班级学习,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是一样的。
而现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形成了多样化的选课走班制度。
这样的变革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内容和目标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教学方式更加灵活。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是以讲述和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现在,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讲述和讲解,而是以讨论、探究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更加突出个性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而现在,随着选课走班制度的实行,教学目标更加突出个性化,不再局限于应试和考试,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确定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选课走班制度下高中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在选课走班制度下,高中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成为了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限制,而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学效率常常受到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而分层教学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以下是一些实践策略:2. 定期进行分层测试。
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与改进。
在高中物理教学领域,走班制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本文将浅谈关于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一、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学生知识差异大、教与学脱节、教学效果有限的问题。
走班制分层教学则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方式,其核心在于将学生分组,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案,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走班制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模式在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模式有分组教学、分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等。
1. 分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相对均匀的水平,并由一名教师负责指导。
这种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准,分别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使得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合适难度的学习任务和指导。
2. 分级教学模式分级教学模式则是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相对集中的水平段,并由一名主教师带领。
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适的水平上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这种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在许多学校和教师中得到了认可和推广,其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走班制分层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相匹配,提供更精确的学习引导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走班制”研究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走班制”研究作者:林兰芬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6期【摘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选修走班是其重要抓手。
文章从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选修走班的基本情况、呈现特色出发,分析总结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中课改;选修;分层走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让每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2012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试点要求,制定颁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教基〔2012〕81号】,自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
该方案围绕“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不仅对浙江省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提出了调整意见,也对选修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对四类选修课程(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课程内容、课程开发、课程开设、课程管理以及学分认定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
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是推动普通高中构建富有特色课程体系的重大举措。
加快选修课建设,转变育人模式,将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将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从浙江省首批30所特色高中建设试点学校的课程规划方案来看,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可以为省内同类学校提供新的经验。
但从总体上看,选修课程的建设质量问题也给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选修课程的规划如何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选修课程的开发如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倾向?选修课程的开设如何有效走班?分层走班教学管理有哪些困难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摆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为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调研学校课程方案、选修课程建设、选课走班等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要更重视活动性——以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选修课程《学校涉外导游》为例
校本课程开发要更重视活动性——以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选修课程《学校涉外导游》为例田春霞【摘要】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其活动性,即情景性、实践性和生活性,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沟通、生活、生存的能力.本文以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为例,对校本课程《学校涉外导游》的开发与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围绕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评价体系及课程资源等修改、调整、完善,旨在探索既符合学校特色又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期刊名称】《文教资料》【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128-131)【关键词】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学校涉外导游》;活动性【作者】田春霞【作者单位】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外语部,浙江杭州 3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外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校均与国际上的中小学结为友好学校,交流互访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在这些交流过程中,中国学生常常承担接待交流生的任务。
外国学生吃住在中国学生家中,和中国学生一起上下学,一起生活娱乐。
因此,帮助学生用英语和外国学生进行日常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显得尤为必要。
以笔者曾经任教的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为例,作为杭州市重点涉外参观单位,每年都有多个国家的教育代表团来访,外事接待和交流已成为学校的常态工作。
鉴于上述情况,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办学特色,并结合教学实际,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学校涉外导游》。
外语教研组教师共同合作,自行开发编制相应的校本教材,并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尝试。
具体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作为职业技能类选修课,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储备一定的英语导游知识,提高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
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指出: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对今后所学专业或从事职业的认识与体验,为形成专业兴趣与职业倾向奠定基础。
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与走班教学(绵阳15.12.16)
• 武术、桥牌、足球、篮球、乒乓球、国际 象棋…… • 书法、绘画、朗诵、话剧…… • 机器人、航模……
桥牌国家终身大师的诞生
• 在中国桥牌协会公布的最新桥牌运动员大师分排名中,我 校高三14班魏宏济同学以581.95大师分的成绩晋升为桥牌 国家一星终身大师,成为目前国内最年轻的桥牌国家终身 大师,他也是目前为止我国第一个中学阶段获得桥牌终身 大师称号的桥牌运动员。同时我校还培养了三名中国桥牌 国家大师。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
每科0~150
数学 3+3
每科40~70
六选三
上海 方案
语文
物理
化学
生物
外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上海方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课组合
组合
1 2 3 4
物理
√ √ √ √
化学
√ √ √ √
生物
√
政治
√
历史
地理
√ √
5
6 7 8 9
√
√ √ √ √
√
√ √
√
√ √ √ √ √ √
10
√
模拟金砖 五国峰会
自然·人 文课程
中国古代历 史文化
6、中美学生科学研究项目
风能 技术
生物 质能
环境 保护
神经 科学
科学 与人 文综 合
《风能技术研究》选修课
• 美国教育部常务副部长托尼米勒先生观摩 风能选修课堂
生物与生物质能源课题
认知神经科学课题
中美合作生物质新能源项目发表论文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全面开设各类个性化课程 2014-2015第一学期各类个性化课程设置情 况
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秦显法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 走班制教学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选择性的空间.我校在走班制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多维立体交叉"的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
【总页数】1页(P53)
【作者】秦显法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曲阜,27316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走班制教学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J], 李靖
2.走班制下高中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J], 刘静;
3.让"走班族""竹"下生辉——初中分层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方略 [J], 王育林; 刘沁桥; 孙燕琴
4.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J], 侯新兰
5.选课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J], 韦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学一项,兼学别项” 体育走班制教学实施路径
“主学一项,兼学别项” 体育走班制教学实施路径作者:毛振明周琳龙克威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4年第03期近年来,全国各地部分中小学校开始对“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方法展开研究与实验,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数年并完成了几个周期的实验,其中长沙高新区虹桥小学已经不间断地进行长达6年的“体育走班制”教学,其实验结果和工作方案验证了走班制教学在普通中小学的可实践性和有效性。
笔者以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虹桥小学(以下简称虹桥小学)为例,呈现“体育走班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优化的全过程。
一、对“体育走班制”教学的设置与安排1.确定学校的选修内容虹桥小学的体育教师擅长的专项主要集中在健美操、篮球、跳绳3个项目上,结合学校场地情况(表1)及学校已有体育特色的情况,在与体育教研组充分沟通和讨论后,学校决定从三年级开始走班选课(一至二年级按行政班级上体育课),设置健美操、篮球、花样跳绳、足球4个专项为“体育走班制”教学的选课内容。
学校还针对4个专项的选择意向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做了调查,根据选课意向调查,发现各年级学生的兴趣意向分别是健美操37%、篮球32%、足球21%、花样跳绳10%,选择意向总体比较均衡,说明4个选项的确定能达到学生的认同。
2.安排体育走班的课表“体育走班制”教学的课表设计要点是要將同一年级各班级的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表2),一、二年级学生虽不走课,为方便年级内班级之间的体育活动安排,同样实行同一年级的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
写作和队会课往往需要2节联排,为此可以先把这类特殊的课程先安排进课表,再安排其他体育课。
3.根据任课教师和体育场地情况确定各个选项的班数根据教师专项情况和学校场地条件,虹桥小学将原有的三至六年级的24个行政班设置成24个专项走班专业班。
分别在各年级开设健美操班2个、篮球班2个、足球班1个、花式跳绳班1个。
二、不断提升“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在第一个阶段“体育走班制”教学实验的同时,体育组通过课堂实录、分析研讨等对第一个阶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跟进追踪性分析,以三年级篮球(1)班为例,完整记录三年级篮球(1)班课堂教学情况并进行分析;分析学生问卷调查;通过体质测试了解学生体质变化。
(讲座)新高考方案下的课程设置与走班教学 沈勤龙校长
“上课以练习为主,下课以学习为主”转变
4.在“折腾”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提升学生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负责学习)
第二课堂(KAS大赛、理科竞赛、文科活动)
4.在“折腾”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转型学校管理模式:
4A 4B 4C 4C 李敏 潘建忠 顾颖潇 朱波
三
四
3B 3C 4B 4A 4C 4C 陈月卯 杨祥宇 李敏 朱洪俊 张丹 朱波 (章玉娟 (顾颖 代) 潇代) 1C 1B 1B 1C 2A 2C 2B 2C 3A 3C 3B 3C章玉娟 4C 4B 4C 4C 沈建裕 吴金剑 孙亚妮 孙波 韩洪泉 戚金丽 胡小军 石群华 闻亚权 陈芳芳 周红 李敏 汤晓燕 顾颖潇 张丹 (潘代) (朱波 代) 1C 1B 1B 1A 2A 2B 2C 2B 3A 3B杨祥 3C 3B 4B 4C 4B 4C 刘效权 吴金剑 孙亚妮 孙波 韩洪泉 唐玉明 胡小军 戚金丽 闻亚权 宇 周红 章玉娟 朱波 汤晓燕 顾颖潇 张丹 (朱洪 (李敏 俊代) 代)
生成四科课表
学生正式选课(2月28日-3月1日)
学科 时间 1 段 一 1A 41 二 1A 41 三 1C 27 四 1C 50 物理 2 1B 39 1B 39 1B 37 1B 39 3 1B 38 1B 39 1B 37 1B 32 4 1C 46 1C 47 1C 46 1A 39 5 2C 19 2C 44 2A 41 2A 43 化学 6 2B 43 2A 37 2C 42 2B 43 7 2C 42 2B 43 2B 43 2C 42 8 2B 43 2B 43 2C 42 2B 36 9 3A 43 3C 46 3A 41 3A 41 10 3B 38 3B 36 3C 47 3B 39 地理 11 3C 44 3B 39 3B 35 3C 47 12 3C 39 3C 26 3C 45 3B 31 历史 13 14 15 16 4A 41 4B 38 4C 45 4B 36 4B 26 4A 43 4B 36 4C 46 4C 47 4C 30 4C 45 4B 36 4C 46 4C 46 4C 30 4C 46
“走班制”教学,释放体育课堂新活力
教研园地JIAO YAN YUAN DI“走班制”教学,释放体育课堂新活力潘桂苓山东省济南市鲁矿第一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摘 要:先天资质、个人成长历程和生存的文化背景是影响每个人智力发展的三种重要因素,特别是外在环境和教育条件对个人的发展和表现有重要作用,而走班制就是实施体育新活力的路径之一。
关键词:走班制 体育课堂 小学生课堂是花园,养育着祖国的栋梁之才,要想让每一棵幼苗成长成参天大树,让每一棵树长得足够高大,能够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就要设计出卓越的课程,来为树苗提供充足的养分。
重视学生的成长,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与针对性的引导,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课堂环境,创造更优越的学习条件,是所有学校与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矿第一小学体育“走班制”教学被提出。
1 “走班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理论依据1.1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行体育“走班制”,学生能因材择学,学生体育课堂上拥有更多选择学习的机会,有利学生自主专项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继承和再创造是实施体育走班制教学的价值所在[1]。
1.2 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体育“走班制”教学就是在尊重独立人格,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能紧紧地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生命个体的固有特点,体现了人类自身和谐发展的观点。
2 “走班制”教学的基本做法2.1 构建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我们这里所说的体育“走班制”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实行教师“走班制”,对学生进行多种专项训练。
在保证国家课程开足开好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器材数量设定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学校课程研发部设计与构建了健美操、篮球、绳舞以及公共体育四门体育共享课程,意在探索一种既可以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从全能教师变成了专项教练,轮流对学生进行专项体育特长训练,实现了教师走班和学生全员参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体育学习、体育锻炼新模式,最大深度的挖掘孩子的发展潜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必修课走班教学改革
沈阳14所高中“抱团”启动必修课走班教学改革下课的铃声刚刚响起,沈阳市第83中学高一九班的朱智彧就抱起数学课本,匆忙奔向赵勇老师工作室,准备下一节的A层级数学课。
类似的场景不仅在83中学上演,也在沈阳十余所高中上演。
今年初,沈阳市启动了普通高中必修课走班教学改革,采取单科先行、滚动发展的方式逐步推进。
目前,已有14所高中开展了走班教学,分层、分类设置课程。
沈城高中生进入了课程“私人定制”的新时代。
分层走班试点先行改革总是有风险的,但不能拿学生做实验。
为了稳步推进,沈阳走班改革采取培训先行策略。
从2013年开始,沈阳市教育局就组织校长教师分期分批到北京名校接受专题培训。
2014年初,市教育局将申报走班改革的35所学校按学科分组,成立了6个联席会,每个联席会都经过至少两轮以上的研讨,最后遴选出了14所学校从2014年秋季开始试点。
随后,这14所学校又组成新的联席会,每月研讨,互相交流,以“抱团改革”的方式分享经验、破解难题。
联席会秘书长、沈阳一中校长岳春峰介绍说,各学科课程分层、分类设置的基本模式是联席会共同研究确定的:数学学科实行“分层教学”,至少分三层;语文和外语学科实行“基础必修+分类选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实行“分类教学”,还可在分类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层教学。
每个学校的具体实施方案、课程纲要、课程指南都要拿到联席会上接受质询、公开答辩,甚至连怎么召开家长会、学生什么时间可以重新选择教学班、学生如何选择导师、导师职责怎样落实等细节问题都要拿到联席会上研讨一番。
上有联席会的顶层设计,下有试点校的及时跟进。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将物理课分成五层,拓展层为先修大学课程,而最顶层的学术层则与科研院所的专家直接对接。
在同泽高中,物理、化学、地理、政治同时开展分类走班,地理学科教室与“梦想旅行社”学生社团共享。
五中采取班主任统筹管理、学科教师精细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建立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6+2”评价体系。
基于“走班制”的高中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思考
“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是学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应对新形势下的高考模式的必然之举。
走班的实质是把课程选择权还给学生,让丰富的课程带给学生多样的、全面的发展。
然而,不少教师乃至学校课程管理者对“走班制”的高中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缺乏正确的理解,一些学校试图以一个个补丁性课程为学生来拼凑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样很难实现“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达成的目标。
课程与课程之间应该彼此交织、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我们需要建构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本文将从高中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根本、依据、框架以及如何突破这个过程中的困境等四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高中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根本立德树人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方向。
课程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载体,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理应成为高中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价值皈依和方向所在。
国内不少知名学校对校本课程体系建构都明确了价值取向和个性主张。
北京人大附中强调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追求“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青岛二中提出“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个体”的育人目标,把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从而达到全人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目标;上海建平中学提出“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气质”的学生培养目标,追求高中教育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江苏省泰州中学也以“体貌明亮知能达用”为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有体”“有文”“有用”的当代优秀高中生……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之前,高中学校都应该首先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基本价值问题,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我们才能知晓需要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建设什么样的课程群。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课程设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还给学生,给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学生成为“自己”。
因为我们的教育除了培养人的知识能力,还要挖掘人的潜能、舒展人的生命,让教育有灵魂、有温度。
“走班制”数学和英语分层教学之下,探究分层教学课堂结构的组织
“走班制”数学和英语分层教学之下,探究分层教学课堂结构的组织和实施办法发表时间:2020-09-23T12:02:08.74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5期作者:孙风林[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英语教学扩充了内容、加大了难度,这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求更高。
孙风林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新桥学校 230000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英语教学扩充了内容、加大了难度,这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求更高。
由于学生存在感悟能力的差异,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数学、英语学习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各不相同。
下文就“走班制”数学和英语分层教学背景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措施,探究分层教学课堂结构的组织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走班制”;分层教学;课堂结构;实施办法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利用好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下面探讨分层教学的课堂设计和实施:1 教学目标分层,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只从课本的知识点出发,只知道自己要讲什么,但是很少想到学生需要学些什么。
往往带着一个教学目标就直奔教室。
许多老教师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书都不会再翻阅一下。
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多时候只能让一部分学生学到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知所云。
由此导致课堂效果不佳,教师认为学生学不懂,学生认为知识太难,一直恶性循环。
但是这样的情况是可以得到改变的。
例如,教师在课前先规划自己的教学目标,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那么恶性循环就会变成良性循环。
比如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可以做一份课前的基础知识预习题单,让层次较低的同学在课后对知识内容进行背诵记忆,而针对成绩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安排他们做基础题的练习题单,这样做不仅能让他们更加熟悉下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更能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
高考变向中的高中
高考变向中的高中 -“走起”不容易,先固化再优化谢春禄(****二中校长助理):**的高考方案采用“33模式”,统一高考招生共6门科目,3门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考生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思想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
“高中要不要走班"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不走班,按照7门选考3门的方案,就会有35种组合,那么把相同组合的同学组成**种班(有些组合人多还得分成几个班,这样一个年级原本13个班现将超出35个班),这必然要求学校大量引进教师,但这显然不太现实。
所以,高考必然带来“走班制”。
“走班”之后,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全校是39个班,那么教学楼就建了39间教室。
“走班”之后,学校就得加紧搞基建,教学楼得重新布局,现在我们的许多课都只能安排在实验室里上。
“走班”对学生上课时间的影响也很大。
现有的10分钟课间时间本来是给学生放松和上洗手间的,用来“走课”的话,够不够学生从这间教室走到那间教室匆忙的课间长期下来会不会影响小孩的身心健康即便走到了另一个教室,又怎么把控这堂课学生有没有迟到,有没有旷课“点到制”如果做不好,一堂课的质量就会大大下降,一节课是40分钟,如果每次拖占5分钟,这节课损失不小.另外,“走班"的学生只是选择了相同的课程组合,却未必是同一个班的,因此当老师想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者事情时会觉得很乱,不知道该找谁把事情布置下去,班主任管理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任课教师更多地参与,成长导师制.我们学校现在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选课和选师同步,如果没有学生选上某位老师的课,这位老师就失去了正常的高考科目教学,只能被安排教普通选修课,因此他会感到压力巨大.而如果只有5名同学选同一位老师,这个课上还是不上不上,老师不服;上,一个人教5名学生,**浪费。
当然“走班”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临时性的,随着上级部门的统筹安排,学校教师与学生的磨合,相信自主选科与“走班”上课给学生的良性意义更加深远!马占武(山省营市第一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我们学校在2000年就立足本校实际,尝试并实施了选课与“走班”教学。
河北:重新设置课程结构,实行走班制
河北:重新设置课程结构,实行走班制
佚名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今年秋季,河北省将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打破现有行政班的编制,实行走班制。
课程改革重新设置了以学科类课程结构,活动类课程被纳入到新的课程结构之中,体现了在“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结构新”、“教育理念新”、“教学管理新”、“评价理念新”这六方面的新变化。
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注重培养学生“学、思、知、行”统一,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页数】1页(P7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3
【相关文献】
1.基于走班制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 [J], 顾艳丽;罗生全
2.基于走班制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 [J], 顾艳丽;罗生全;
3.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行走班制的设计和实施 [J], 吴慧;
4.走班制实行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问题 [J],
5.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学分制——关于学分制与课程设置的关系的探讨 [J], 梁保国;乐禄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班教研制度
走班教研制度【实用版3篇】目录(篇1)1.走班教研制度的定义和特点2.走班教研制度的实施方式3.走班教研制度的优点4.走班教研制度的缺点5.走班教研制度的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和展望正文(篇1)走班教研制度是一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改为走班制,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教师则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教研活动。
走班教研制度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学校需要对课程进行分类,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其次,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课程安排。
最后,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走班教研制度有许多优点,比如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然而,走班教研制度也有其缺点,比如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需要学校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此外,走班教研制度也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影响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我国,走班教研制度正在逐渐推广和实施。
比如,一些高中已经开始尝试实行走班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
但是,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走班教研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总的来说,走班教研制度是一种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制度,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录(篇2)1.走班教研制度的定义和意义2.走班教研制度的实施方式3.走班教研制度的优点4.走班教研制度的缺点5.我国的走班教研制度发展现状正文(篇2)一、走班教研制度的定义和意义走班教研制度,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这种制度旨在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走班教研制度的实施方式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与走班教学
——看清走班教学的“坡”和“坎”
作者:沈献章
伴随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新一轮改革启动,教育综合改革也迈开了新的步伐。
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转变,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和育人模式的转变,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焦点。
新高考改革方案采用“3+3”模式,学业水平考试,浙江按照7门选考3门的方案,就会有35种组合;上海按照6门选考3门的方案,就会有20种组合。
把相同组合的学生组成各种班,必然要大幅度增加班级,这样需要大量增加教师,教室、实验室等硬件设备也不足,很难满足大幅度增加班级的要求,所以,国家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倒逼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必须实行走班制教学。
有丰富的“菜品”,才适合搞“自助餐”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自主权,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发展环境,成为学校发展的研究重点。
学校要通过创设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每个学生搭建起放飞人生梦想的舞台。
这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就像我们吃自助餐,如果没有足够丰富的菜,这个选择其实意义不大。
这个自助餐只是自己给自己盛,你可以盛多盛少,或可以不盛,也许是你想吃的没有,不想吃的却有,也就这几种选择。
真正的自助餐可能要有几十种菜,甚至几百种菜,有了足够的菜后我们才开始进行自助餐,这个时候你才有更多选择。
课程体系是为培养学生服务的,要确保学生吃完以后营养全面。
但是现有的课程体系非常单一,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的丰富性和层次性问题,其次才是解决选择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在规划课程方案中,每个学科的系列课程依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内容特点等,划分成三个层次的课程类型,既兼顾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又为优秀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和地方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高中阶段综合素养。
拓展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国家选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
这类课程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又可以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特长与潜能。
特长类课程:面向某些优秀特长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特长、特色类校本选修课程(包括竞赛课程),大学先修课程,与研究所联合开设的研究性创新类课程,大学和研究所在人大附中开设的专业课程,等等。
这是目前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
以上三个层次的课程,涵盖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体艺健康、国际课程、人文交往五大领域,共有三十类两百多门课程。
学生有了这么多的选择,如何实施教学?必须走班,否则这些选择无法实现。
未来新常态:行政班与走班制相结合
人大附中的教育教学改革走的是一条班主任负责制的“行政班教学”与学生自主选课的“走班制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这可能成为今后的一种新常态。
行政班教学内容主要是基础类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和地方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高中阶段综合素养的必修课程。
我们认为,教育的个性化、选择性是必然趋势。
基于这样的认识,人大附中在学校里进行了走班制探索。
2014年3月,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组成三校走班教学联合体,资源共享。
人大附中的走班教学有三种模式:
一是完全开放的走班教学模式
这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一是部分必修课程。
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打通必修与选修,实行全面走班教学,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
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也实行全面走班教学模式。
二是拓展类课程。
包括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国家选修课程9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200多门,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
每学期第一周学生通过展板、电子屏幕了解并网上选课,第二周试听,确认选修课目,以后每周上3—5次选修课。
三是大学通识课程“名家讲坛”。
聘请北大、清华、人大等大学的专家教授为学生们做专题讲座,包括人文学科系列和自然科学系列两大类,以通俗的形式呈现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及专业见解。
四是研究性学习课程。
学生按专业领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教师按专业领域组建导师团队。
与校本课程和科技实践活动衔接,形成14个学科、27个领域的研究方向,开发各类实验室和专业教室,建立研究性学习资源及管理平台,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二是特长、特色类走班教学模式
面向某些优秀特长学生开设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特长、特色类校本选修课程、与大学和研究所联合开设的大学基础课程和研究性创新类课程、大学和研究所来八大附中开设的专业课、先修课等。
具体而言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课程,大学自主招生学科课程,艺术、体育、科技发明类课程,基于超常生培养的大学先修课程,基于自主学习的跨校选修课程(即“海淀区创新人才培养跨校选修课程”,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四校学生可以跨校选修课程,互认学分),中美学生科学研究项目等。
三是年级内走班教学模式
高二、高三文科班数学、英语实行分层式走班教学。
如果让一个班里考50多分的学生和考150分的学生一起上课,“想吃的吃不饱,不想吃的吃不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就解决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高一部分班级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学科开展走班教学实验;高一研修系列课程每周一个下午实行走班教学;早培研修课程每周两个下午走班教学。
走班教学必须千方百计扬长避短
从全班一张课表上课到一个学生一张课表上课,走班教学给学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整个教育系统都要发生深刻的改变。
走班教学要根据国情、校情以及一个地方的情况来考虑,绝不能搞一刀切。
在芬兰、美国等国家,六百多学生的学校就是大学校,三四百人的学校是中等学校,一两百人的学校也有不少。
一个班就那么十几个学生上课,老师跟学生很容易互动,“走”起来很容易。
而我国有一亿多中学生,地区与地区不同,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几千人的中学比比皆是,万人中学也不少;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是正常的,七八十个学生也常见。
校舍教室没有多余的,师资力量也有限。
全部“走”起来的条件目前还不具备。
走班教学必然使班级增加很多,学生自由选课必然使课程变动加大,教学管理将更加纷繁复杂:课表安排、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安全防范、教学研究、学生评价、社团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成绩分析、教师评价、教学评估等等,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走班教学绝非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走班制对自觉性强、自主学习能力强、自理能力强的学生而言有很大优势,这类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有潜力的学科来学习,并且学得好,还可以与今后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
但是对基础差、自觉性差、自学能力差的学生,没有班主任老师管理、督促,没有班主任耐心细致、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工作,放任自流,会越来越差,学生的两极分化将越来越严重。
从教师的教学研究角度看,走班制发挥了教师个人在某个学科里的聪明才智,但在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方面又显得薄弱。
在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模式下,同学科的教师一块集体研究打磨课程内容,研究教学方法,这门课往往会讲得比较精透。
但在走班教学的模式下,教室就是一个老师的办公室,跟其他老师联系少了,研究少了。
教师常年只教某一个年级的某一学科里的课程,没有循环流动,单兵作战,如果再不参加市区教师进修活动,没有教研组活动,没有集体备课,长此以往,教学水平会逐渐下降。
因此,走班教学必须千方百计想办法扬长避短。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