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走班方案
六、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分层走班教学的认识和实施能力。
2.鼓励教师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3.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分层走班教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
七、家校合作
1.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分层走班教学的意义和实施情况。
2.鼓励教师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研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分层走班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家校合作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分层走班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定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分层走班教学进展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3.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共同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层次。
3.动态调整原则:分层走班教学实行动态管理,学生可根据学业成绩、学习兴趣等实际情况申请调整层次。
4.合法合规原则: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分层走班教学符合教育政策要求。
三、分层方式
1.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业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3.动态调整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调整学生所在层次,以促进学生发展。
4.合法合规原则: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确保分层走班教学的合法性。
三、分层方式
1.按照学生的学科成绩、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
2.学生在每门学科上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层次。
3.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层次调整,以保证学生始终处于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
五、教学组织与管理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套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前,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要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对于数学课程,可以将目标分为基础知识的掌握、解题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二、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
一般可以分为基础型、提高型和拔尖型。
基础型学生需要重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型学生需要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题能力,拔尖型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拓展性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于基础型学生,可以通过细化的教学计划和丰富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对于提高型学生,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对于拔尖型学生,可以开展更多的拓展性学习和思维训练,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分层走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型学生,可以采用讲授、示范等直观性强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型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等更具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对于拔尖型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更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的方式分层走班教学中,教学评价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差异化。
对于基础型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直观的测试和作业评价;对于提高型学生,可以采用更具启发性的探究性评价方式;对于拔尖型学生,可以采用更加开放性的项目评价方式,注重其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展现。
六、教学资源的整合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资源支持,满足其学习的需求。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一、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1.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基础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个人需求的课程和教学资源。
2.弹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能力进行自主选择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由安排学习时间。
3.教师专业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因此需要进行教师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
4.评价相对公平:采用分级评价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的评价标准。
二、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构建步骤1.学科分层:根据学科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例如优秀班、普通班和补习班等。
2.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层次需求,为不同层次的班级提供相应的课程设置,同时设置一些必修课,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3.教师培训:教师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提升差异化教学能力和技巧,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
4.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其水平和能力的教材,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辅助教材和资源。
5.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评价,每个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公正公平地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优势1.个性化: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能力进行选择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效率提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3.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培养综合能力: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能力。
总之,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不同,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 分别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介绍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方法及保障。
首先,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学生的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这样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班级中进行相对集中的学习, 有利于教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其次是教师的指导。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 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 教师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对于低层次的学生, 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 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然后是教学方式的组织。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等,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是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 设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以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其次,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师资保障。
教师是分层教学的关键,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 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灵活教学。
因此,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是教学资源的保障。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学校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 建立实训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的教学资源。
最后是教学环境的保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需要学校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 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
这些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体验感。
综上所述,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他们个性的不断发展,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受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初中阶段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分化现象,尤其是年级越高,分化越严重。
这一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的预期。
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大力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管理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对学校和老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保障和评价体制,保证分层教学的质量,使分层走班能真正地“走”出实效。
1、组织保障:(1)学校成立走班制分层教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搞好分层教学的宣传发动,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2)领导小组要综合考虑,选好用好课任教师,并能调动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原则上数学、英语老师每人都要任教两个层面的学生。
(3)数学、英语学科走班学习结束后学生仍回原行政班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
(4)原行政班班主任相应地要担任新教学班的班主任,并做好新教学班的日常管理工作。
2、班级建设:(1)相对于原来的行政班而言,分层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班内设一名班长和两名副班长(两名副班长应来自于不同的班级),负责教学班的班务,负责上课的点名、维持纪律和日常的卫生监督等工作。
(2)每个教学班每科均设2个课代表且分别来自不同的行政班,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同一层面学生的作业、加强与老师的信息交流等工作。
(3)在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后,A层次的班级中虽然有小部分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但也会有一部分学习能力略差的同学存在,而B层次的班级中,也会存在上述的不同差异,因此建立“合作小组”,开展在两个层次的班级中开展合作学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搭配分组,可以起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一、引言“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立相应的教学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学习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班进行学习。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教育资源,老师也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实践案例分析在某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了“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 学生分层学校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基础班、普通班和提高班三个层次。
基础班主要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采用了更加细致的教学方法;普通班则是针对大部分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提高班则是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拓展。
2. 教学内容在“分层走班制”下,不同层次的学生享受到了不同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教育资源。
基础班的学生主要围绕数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展开教学,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普通班的学生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兼顾一定的拓展和应用;提高班则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深入和拓展,注重学生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和竞赛水平的提升。
3. 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基础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增强;普通班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习能力和竞赛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提高班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展现出了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教师也能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教学模式,以落实因材施教为核心原则,旨在让所有学生得到最优发展。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有以下优势:首先,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同时增强了研究信心;其次,教师事先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最后,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准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分层教学还能够提升教师的全面能力。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难度较大的科目,教师可以降低难度适当降低,放慢速度;对于英语教学,过好单词关和知识点关是重要的,同时要注重研究方法和策略的培养,多加练和反馈;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多点变化、多点综合、多点自主、多点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尖子生培养。
总之,分层教学需要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但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设计数学试卷时,我们应该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
这意味着试题应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教师在处理试题时应该具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试题和知识的直接运用,这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是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要求B层学生能够达到的水平;第三层次是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
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以让C层学生有练的机会,同时也能让A、B两层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研究数学的积极性。
在进行分层教学操作时,我们应该坚持“四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自主性原则,这意味着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在分层中选择层次的主动权应该在学生手中。
只有在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研究环境后,他们才能够真正感到研究面前人人平等,爱我所选,乐我所学,学有所得。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因此,在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评价时,我们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为本”。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中职教育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力水平进行分层,并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保障每个学生得到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育。
下面将介绍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和保障措施。
分层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分组教学: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科能力水平进行分组,每组学生都有一个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2.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科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定一些拓展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
3. 强化训练: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强化训练活动,帮助他们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学习能力。
安排一对一辅导或小组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4.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习再巩固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而在家里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预习和巩固。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保障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 制定合理的分层标准:分层教学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分层标准,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成绩等因素进行评估,确保每个学生被分到适合他们学习的层次。
2. 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支持分层教学的实施,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比如教材、教学设备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设立专门的班级和教师:为了实施分层教学,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班级和教师团队,由专门负责教学的教师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4. 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为了确保分层教学的效果,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估和反馈,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的分组和差异化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中学“分层走班制”教学实施方案
中学“分层走班制”教学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创设有利于学生潜能发挥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性的需要,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研究的欲望;深入贯彻XXX“活力教育,生态校园,幸福师生”教育理念和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
二、分层走班教学依据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XXX的“因材施教”、苏联教育家XXX的“分组教学法”、XXX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XXX的“掌握研究理论”、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都在理论上说明了“分层走班教学”的科学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差异性的分组、分层教学。
即以“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为宗旨,在共同的教学方针和教学任务下根据个体的差异,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实施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1.中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需要《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个性化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它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人研究程度、方法和能力的不同,实施分类、分层教学。
2.为满足我校学生开展的需要。
每年招收的学生中有一批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也有数量不少的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研究能力等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升。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122 12 43120113242235122 4 1 2 361.2.1 5045数学教学得最终目得在于促进学生身心与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得“分层走班”教学评价要“以人为本",不能“以分为本”。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以认知评价为主,忽视对良好心理素质、积极得学习情绪等方面得评价;评价标准单一,注重“一刀切",忽视个体之间得差异性;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消极得被评价地位;评价方法单一,注重“定量”,忽视“定性";评价过程单一,强调静态,忽视学生得转变与发展;评价结果单一,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严重挫伤了中下层学生学习数学得积极性,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得数学成绩。
我们得“分层走班”教学评价就是“绿色评价”,发展性评价,它用动态得、发展得眼光瞧待教与学水平得提高.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就是评价项目多维、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不仅重视认知评价,同时重视学生兴趣、信心、习惯、方法、思维能力与学习态度得评价;既有教师得评价、家长得评价、还有学生之间得评价(见表三、表四、表五、表六);二就是突出评价结果得反馈、调节功能,淡化评价得检查、选拔功能,各个层次提出不同得评价标准,重视个体之间得差异性;三就是不仅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四就是纵向比较为主,横向比较为辅。
我们得理念就是:着力于多维评价,着眼于长远发展。
分层次教学评价得内容主要包括考试评价、层次教学班划分评价、学生成绩评价及教师绩效评价四个方面。
(1)考试评价:要有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得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反映不同层次学生得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得评价功能,导向功能与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得学生,特别就是学困生体验成功得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
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本达标题,中等生加试综合题,优等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得水平与能力。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一、分层走班教学概述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将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然后安排不同的老师和教学资源,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步骤1. 制定分层标准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之前,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分层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的考量,以便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
2.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对于高水平学生,可以设置更加深入的教学内容和更高难度的作业;对于低水平学生,可以设置更加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更加简单的作业。
同时,还需要为每个学生安排相应的辅导老师,以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3. 教师培训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之前,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悉分层走班教学的理念和实施方法。
教师需要学会如何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如何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4. 教学实施一旦分层走班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就可以开始正式实施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教学评估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一段时间后,学校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这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评估,学校可以了解分层走班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三、分层走班教学的优势1. 个性化教育分层走班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教学安排,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2. 教学效果好通过分层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对各类职业的需求。
在中职教育中,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
1. 分层设置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设置。
分层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
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班、普通班和提高班。
基础班主要以弱势学生为主,普通班则是一般学生,提高班是成绩较好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学校还会设置特长班、实习班等不同的层次。
2. 教学目标在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的教学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基础班的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对于提高班的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3. 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基础班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基础知识和技能展开,要求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掌握;普通班的教学内容则需要扩展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综合实践;提高班的教学内容则需要更多地涉及到专业前沿知识和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和开发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4. 教学方法分层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班的学生,因为他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能力较弱,需要采用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教学、实验教学等;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多的讨论教学、项目实践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则需要更多地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开发等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
“分层、走班”模式教学实验方案
“分层、走班”模式教学实验方案生本教育思想要求课堂教学面向学生,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学生是又差异的,有的学有余力,得不到充分发展,有的学不会,跟不上成为“差生”。
为走出现班级授课下得课堂困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切的教育,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体验。
我们提出“分层、走班”模式教学。
一、实验中的几个问题1、怎样分层——我们提出的“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特点的以学情组织分层教学,而不以学生考分为分层的标准。
分层教学既注重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既培优又补差。
2、何谓“走班”——以年级学生为组班单元,设“基础班”、“提高班”、“特长班”。
学生自主选班上课。
“走班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适切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
3、“分层、走班”与日常课堂教学之关系——课堂教学实行“双轨制”,以现行课程和班级教学形式为主,辅之以“分层、走班”教学。
每学科每周可选定一个课时进行“分层、走班”上课,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不增加教师工作载荷。
二、实施策略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此项教学实验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实施,教科研中心深入指导,各学段学科教研组协调组织。
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组长:张宪副组长:周继敏成员:全体教师2、实行试点,分部实施2011——2012学年度,中心小学先行试点;2012年之后在全镇各学校全面实施。
3、制定计划,高效推进各学段各学科备课组要制定行动计划,定导学教师,定教学目标,定教学内容,定活动目标,以确保实验有序而高效。
4、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学校将“分层、走班”模式教学列入年度教学管理内容。
纳入对教师工作考核之中,进行定期量化考评。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一、引言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将学生根据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特点划分为不同层次,在不同的班级中接受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本文将从班级划分、教学资源分配、教学实施和评价反馈等方面提出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二、班级划分1.根据学生的学科水平,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例如:高、中、低层次班级。
2.在划分班级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等因素,避免只根据成绩来进行划分。
三、教学资源分配1.配备相应的教师团队,每个层次的班级都要有足够的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
2.合理配置教室设施和教学工具,确保每个班级都有适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3.指定专门的教研组,负责各个层次的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设计。
四、教学实施1.各个层次的班级分别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层次班级可以进行更为深入和复杂的知识讲解和探究,中层次班级则以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扩展为主,低层次班级则需重点强化基础知识。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层次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定期进行反馈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进行。
五、评价反馈1.设立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各个层次班级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活动,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六、总结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划分班级,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使走班制分层教学真正发挥其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和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围绕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二、实施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确定分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
2.分组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在分层走班的基础上,采用多种不同的分组方式。
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高、中、低档次的分组,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不同领域的分组。
3.制定课程计划: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
对于高档次的学生,可以安排更深入、拓展的课程内容;对于中档次的学生,可以设计适当难度的课程,夯实基础知识;对于低档次的学生,可以组织额外的辅导和学习小组,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
4.教学方式: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目标,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5.教学评价:在每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
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三、实施效果评估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改效果。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定期测验: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过程中,定期组织测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对测验结果的分析,评估教学效果,发现问题。
2.学生成绩:定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反馈:定期组织学生满意度调查,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页脚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一、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概念分层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自主选择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同一科目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
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
分层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分层教学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
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1、心理学研究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1)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及生理方面。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的继续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将变得十分相近。
分层走班制教学方案
分层走班制教学方案一、分层走班制教学方案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分层走班制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业水平,促进个性化发展。
2.原则:(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和活动。
(2)设置多样化的学科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4)重视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
二、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具体操作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特长等因素,将学生分为A 班、B班和C班三个层次。
A班为高水平班,B班为中等水平班,C班为低水平班。
2.课程安排:(1)核心课程:班级课程为核心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
三个层次的班级都进行同步教学,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等有所差异。
(2)选修课程:每个班级还有相应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设置。
例如,A班可以设置STEM课程,B班可以设置艺术课程,C班可以设置体育课程等。
3.教学活动:(1)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讲授、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
(2)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别差异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小组项目、口头报告等。
(3)辅助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外读物、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有关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
(2)合作探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和探究,共同研究解决教学难题和改进教学策略。
(3)个性发展: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机会。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实施与评价1.实施步骤:(1)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分层结果,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安排教师和课程:安排相应的教师和课程,确保教学质量和资源配备。
分层走班制教学
• 4、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理念: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每个学生天生具有其独特的思维优势,因此合作 学习可以极大拓展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在学生未来要应对的现实世 界中,团队合作是生活工作的基本方式,学校是 培养合作精神的最重要的场所;未来社会需要的 是会终身学习的人,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是学校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
应该把它理出来。在帮助学生知识建构的同时,教师
要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规律。我们的课
堂,不应该只是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方法的课堂。
有了方法,学生便可以自主学习课堂以外的许多知识,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会使学生
终身受益。
题,再通过大组解决。大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
由全班讨论。在学生检查、讨论的过程中,教师
要巡回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为下一 步的“点拨”作准备。
3、导学(点拔)
• 展示,是学生以小组或个体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贵在“暴露问题”。在这 个环节,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激励学生展 示;二是给每个同学展示的机会,不要让展示成为优等生的专利;三是对学 生提出展示的基本要求,开始可以放低门槛,但随着学生展示水平的提高, 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高标准;四是有展有评,师生互动,提高展示的参与度, 在人数上不留死角。 关于点拨,是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拨云见日”。从理论上讲,只 要全班有一个学生能解答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出来。在实际课堂教学 中,老师们往往以“怕学生耽误时间”为由,急于自己说出答案。这样做虽 然能“节省”时间,但往往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就 变成了没有思维的课堂。从另一方面说,第一次放手让学生讲,可能会耽误 时间,但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后,就不可能耽误时 间了。当你第一百次放手让学生讲的时候,你的课堂就是精彩的课,会让你的课堂熠熠生辉。 教师点拨,应该非常准确且精炼,抓住主要矛盾,一步到位,让学生有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感觉。教师点拨,应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解答 学生的疑难,二是规范学生的语言,三是扩展学生思路,四是引领学生总结 内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12 3 41120111 23212312345413234235122 3 41 2 3 4 56121503455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分层走班”教学评价要“以人为本”,不能“以分为本”。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以认知评价为主,忽视对良好心理素质、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标准单一,注重“一刀切”,忽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评价方法单一,注重“定量”,忽视“定性”;评价过程单一,强调静态,忽视学生的转变与发展;评价结果单一,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
这种评价严重挫伤了中下层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我们的“分层走班”教学评价是“绿色评价”,发展性评价,它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与学水平的提高。
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评价项目多维、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不仅重视认知评价,同时重视学生兴趣、信心、习惯、方法、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的评价;既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评价(见表三、表四、表五、表六);二是突出评价结果的反馈、调节功能,淡化评价的检查、选拔功能,各个层次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三是不仅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四是纵向比较为主,横向比较为辅。
我们的理念是:着力于多维评价,着眼于长远发展。
分层次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考试评价、层次教学班划分评价、学生成绩评价及教师绩效评价四个方面。
(1)考试评价:要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
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本达标题,中等生加试综合题,优等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
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
因此,在分层教学实验中,平时月考检测实行“分层式”,各个层次考题不同,即“一卷三层”,就是一份试卷中分为A层必做题,B层必做题和C层必做题,但都应体现双基。
期中、期末采取“统一式”,作为层次班流动评价因素之一。
(2)学生成绩评价: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定性方面,自评:互评:师评=3:3:4;主要评兴趣、信心、习惯、方法、知识点、思维能力、发展潜能及其它能力;先定量得分再化为定性结论的优秀、良好和合格三等。
定量方面,原始成绩的四次平均分。
(3)教师绩效评价:①行政班评价:行政班平均分×50%+行政班及格率×30%+行政班优秀率×20%=行政班综合得分。
②层次班评价:层次班平均分×50%+层次班及格率×30%+层次班优秀率×20%=层次班综合得分。
③层次班教师评价。
定性方面,师自评:学生评=5:5。
定量方面,一是教学质量分,同层:(2个班期中综合分+2个班期末综合分)÷4=学期综合分,异层:(1个班期中综合分+1个班期末综合分)÷2=学期综合分二是提升幅度分,同层:(2个班期中进退分+2个班期末进退分)÷4=学期提升分,异层:(1个班期中进退分+1个班期末进退分)÷2=学期提升分同时,教师绩效评价方面还设立加分制度,鼓励教师参与课题实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对积极参与课题实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老师实行加分奖励制度。
也就是对每学期积极参与教研、科研的教师视级别不同给予相应的加分奖励制度,并以此作为该教师年终评定职称的主要依据之一。
如:每学期上公开课的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的教师、在一些重要杂志和学术报刊发表文章的教师、学部举行的命题比赛、解题能力比赛中获奖的教师等等,都可以加上相应的教学分值。
表三:教师课堂观察检核表表四:看我今周的表现(说明:表中涂星部分由同桌操作,“自我整体评价”由学生自己填写,家长观察部分由家长操作并签名。
)表五:学习情况学生互评表填表人填表日期表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表。
6、分层管理,统一规范搞好分层班的教育教学管理是常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但是在“分层走班”教学初期,课前准备、班级管理、课后辅导、作业收发等方面给老师带来了很多困难。
个别学生时常上课晚点、忙着赶课、心情浮躁。
铃声响了,人数到不齐,物品带不齐,作业收不齐,影响了正常的上课。
课后要找个别学生订正作业错误,也找不到人。
为此,学部就如何加强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职责,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的分层管理专门召开研讨会,明确各自的职责,争取管理工作不留漏洞,从而对“分层走班”教学管理进行了统一规范,具体办法是:(1)自备学习袋。
针对刚开始分层时,经常有学生忘记书本,文具等情况,我们要求学生每人自备一个专用塑料文件袋,把分层上课所用的一切物品放在里面,即使遇到上室外课,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不遗漏学习用品。
(2)分层选干部。
B层、C层次班分别推选举一个班长和两个学习长(每个行政班1个),A层次班每班一个学习长。
他们负责层次班的课前准备检查、课间纪律的维护、作业收发,并向行政班班主任及时汇报同学的表现。
(3)分层上晚修。
由于各层次班上课要求不同,作业不同,住宿班的学生如果回行政班上晚修,不便于老师下班辅导,分层上晚修后,对A班和B班的同学来说,疑难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4)改变管理观念。
分层教学需要所有老师打破传统班级的界限,分层学年全体教师应团结协作,齐抓共管。
首先,班主任除了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管理和思想工作外,还要对调整流动的本班学生,配合原层次班任课教师和接收班教师对该部分学生的学情、习惯、特点进行密切交流,实现“无缝对接”;其次,分层学科任课教师每周保证同每个学生的行政班班主任沟通一次,如遇特殊情况要保持密切联系。
每周保证同每位学生家长通过信息平台发短信汇报学生学情一次,每月保证同每位学生家长电话交流一至两次。
第三,兼任分层学科科目的班主任有义务对班级内非自己所任教层次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必要指导。
三、“分层走班”,师生越走越精彩1、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这种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教育学理论也认为,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更是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继续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将变得十分相近。
而“分层走班“教学,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比如,C层班学生求知欲强,接受新知快,并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在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给C层学生的作业以综合多变的练习为主,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补充思维拓展内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中下等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中下等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造成这部分学生学习没兴趣,容易形成上课做小动作、说话等不良学习习惯。
分层走班教学之后,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角,每节课都有发言的机会。
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了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这部分学生对本学科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也比以前主动了,从而使这部分学生逐步形成“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势。
使大量的A、B层学生分别调到B、C层,逐步实现了“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理论构想。
2、逐步改善了非智力因素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属于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态度等属于非智力因素。
“分层走班”教学后由于学生水平相当,课堂上都有展示的机会,使得每个学生在课上有所收获,还能形成有效的评比与竞争;人人都能学到知识、体验成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既“解放”了优秀生,也“解放”了中等生,更“解放”了学困生,优秀生减少了许多重复性的作业,中等生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学困生也不再是看客,减轻了心理压力,使他们从学习困境和学习焦虑苦闷中解脱出来(见表七)。
表七:分层前与分层后学生课后疲劳发生率对比表表中数据说明,分层教学学生疲劳率的发生比传统教学要低得多。
所以,分层教学开发了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改善和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更足了,学习的有效值大幅度提升,各层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增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例如,学生对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满意程度,A、B、C三层均达95%以上;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分层前后,例如C班已由75%提高到96%以上;自评能力提高程度:分层前后,如B班则由70%提高到90%以上;作业减负满意度:分层前后,A班由58%提高到90%以上。
3、进一步优化了学习方式数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习惯,通过学习方法的分类指导,同学们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了切合自身实际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例如,各层次的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自觉预习的习惯,规范书写作业的习惯,课上自觉提问的习惯。
另一方面,老师分层备课时针对各层学生相应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增加了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讲解思路、寻找规律、讨论疑难、分析错误的机会,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桃子”,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密切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高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效率。
学生的“问题”意识日益强化,肯问、好问,会问、善问的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切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现。
学习的进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在探究中无疑需要问题意识的参与。
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分层走班”教学,由于学生在比较平等、轻松,没有压迫感的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所以“问题”意识日益得到了强化,养成了肯问、好问的习惯,提高了会问、善问的能力,既能“有疑处见疑”,又能“无疑处见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