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通气量
呼吸重点知识
呼吸一.名词解释1.肺通气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气体进出肺的过程。
2.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称为顺应性。
容易扩张者,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不易扩张者,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
3.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
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4.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
正常成人约400~600ml。
5.肺活量: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3.5L,女性约2.5L。
6.用力呼气量:最大吸气后,再用力尽快呼气,计算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呼出的气量占其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
也称时间肺活量,正常成人分别为83%、96%和99%。
7.生理无效腔:肺泡无效腔加上解剖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正常人肺泡无效腔接近于零,故生理无效腔几乎与解剖无效腔相等.8.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仍余留的气体量。
正常成人约为2.5L。
9.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内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6~8L/min。
10.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11.胸膜腔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
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故习惯上称胸膜腔负压。
12.肺扩散容量:气体在0.133kPa(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ml数。
13.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0.84。
14.氧容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氧的最大量。
氧容量受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
15.氧含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氧含量主要受氧分压影响。
16.血氧饱和度:Hb 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称为血氧饱和度,简称氧饱和度。
肺通气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解
4)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余 25% 肺活 量的最大呼气流量 , FEF75 V25)反映呼气末期流速指标数,V50、 V25 的下降反映有气道阻塞或小气道病 变等。
四、气速指数(AYI)
mvv % AVI 1 VC %
正常值为1左右,气速指数<1,表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与气道阻力增加、肺泡弹性降低有关。气速指数>1,为限制 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肺扩张受限至肺活量百分比降低,但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由于最大通气量百分比及肺活量百分 比均降低,气速指数可在正常范围,必须结合临床各项指标 考虑。
二、肺功能测定意义:
1、对呼吸系统疾病预测,早期发现和功 能诊断; 2、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3、病情演变和治疗监测及疗效判断; 4、预后估计与药物疗效研究; 5、航天和深海医学研究。
三、肺通气功能
(一)肺容积(lung volume):呼吸道与肺泡的总肺量,为具有静 息意义指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潮气量(tidle volume VT):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 气量(正常值500ml)。 2、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rve volume IRV):平静吸气时 所能继续吸入的最大气量(正常值,男性2000ml,女性 1500ml), 3、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ERV):平静呼气后能继 续呼出的最大气量(正常值男性约900ml,女性约560ml)。
禁忌症: 1、高热、耗氧最大的患者。 2、剧咳患者。 3、两周内有大咯血患者。 4、严重缺氧、紫绀患者
六、肺功能检测及结果判断:
肺功能检查项目繁多,但临床上常用的为通 气及换气,可对大多数肺部疾病作出诊断。常规肺 功能检查一般先做通气功能检查,若通气功能正常, 需排除气道高反应性时可作支气管激发试验;若通 气功能异常,为气道阻塞性病变,可作支气管舒张 试验,若阳性且气道阻塞是可逆的(如哮喘);可 作弥散功能测定;弥散功能减退者可判断为阻塞性 肺气肿;若弥散功能正常者考虑过度充气(如哮喘) ; 若通气功能异常为限制性改变;可作弥散功能测定; 弥散功能正常可考虑肺外疾病(胸腔积液,胸廓崎 形等),弥散功能下降则为肺间质或肺实质病变 (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毁损肺,大叶性肺炎 等)。
肺泡通气量及其相关概念
肺泡通气量及其相关概念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内用于气体交换的气量,是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介绍了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测定方法、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和相关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肺泡通气量的相关知识。
一、肺泡通气量的概念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内用于气体交换的气量。
它是由潮气量(tidal volume,VT)和无效腔气量(dead space volume,VD)决定的,公式为:V A=(V T−V D)×f其中,f为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即每分钟呼吸次数。
二、肺泡通气量的测定方法肺泡通气量不能直接测量,但可以通过间接方法推算。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改良Bohr法改良Bohr法是利用呼出末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ECO2)和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无效腔通气比值(VD/VT),从而推算出肺泡通气量。
其原理是:呼出末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等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而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等于毛细血管血中的二继续回答:二氧化碳分压(PvCO2),因此PECO2/PaCO2=PACO2/PvCO2。
由于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按照二氧化碳分压的梯度进行的,因此PACO2和PvCO2是相等的,即PECO2/PaCO2=1。
但是,由于无效腔中的气体不参与气体交换,而呼出气中包含了无效腔中的气体,因此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ECO2)会低于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即PECO2/PaCO2<1。
根据稀释原理,可以得到以下公式:V D V T =PaCO2−PECO2PaCO2其中,VD/VT为无效腔通气比值,PaCO2为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ECO2为呼出末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
由此可推算出肺泡通气量:V A=(V T−V D)×f=V T×f×(1−V DV T)=V T×f×(1−PaCO2−PECO2PaCO2)改良Bohr法的测定步骤如下:(1)受检者取坐位,休息15分钟,加鼻夹,含咬口器,待呼吸平稳后,收集呼出气,测定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ECO2)。
每分肺泡气量计算公式
每分肺泡气量计算公式
每分肺泡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A V)的计算公式是:
A V = (潮气量- 解剖死腔气量) × 呼吸频率
其中:
1. 潮气量(Tidal V olume,TV):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正常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的潮气量约为500毫升。
2. 解剖死腔气量(Anatomic Dead Space,ADS):指呼吸道中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包括鼻窦、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内的气体。
这部分气体的体积被称为解剖死腔。
正常成年人的解剖死腔气量约为150毫升。
3. 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通常以每分钟计算。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每分肺泡气量是由每次呼吸时真正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潮气量减去解剖死腔气量)和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呼吸频率)共同决定的。
肺通气功能检查
第五章肺通气功能检查(肺量计检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劲平肺通气功能是单位时间随呼吸运动进出肺的气体容积,显示时间与容量的关系,并与呼吸幅度、用力大小有关,是一个较好的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
凡能影响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和气体流速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肺通气量。
肺通气功能包括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分钟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等,以后者最为常用。
肺量计(Spirometer)是最常用的肺通气功能检查设备,除肺泡通气量外其余参数均能直接测定,因而肺量计检查(Spirometry)亦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分钟通气量1.定义: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 E)是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所呼出的气量,即维持基础代谢所需的气量。
正常值:约6~8 l/min。
2.测定方法:坐位,上鼻夹,经咬口器连接肺量计,平静呼吸30sec~1min,测定Vt及呼吸频率(RR),则V E=V T×RR。
3.临床意义:V E是常用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其与最大分钟通气量的函数关系是反映通气代偿能力的指标之一(后述),更是危重监护人工通气时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人工通气参数的设置至关重要。
V E >10 ~ 12 l/min为通气过度,V E<4 ~3 l/min为通气不足。
二.肺泡通气量1.定义: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V A)是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正常值:成人约4~5.1。
正常呼吸中,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气道仅起气体传导作用,不参与肺泡气体交换,是为解剖无效腔和死腔,部分进入肺泡的气体因无相应的肺泡毛细血管血流与之进行气体交换则亦无法进行气体交换,是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合称生理无效腔(生理死腔,dead space ventilation, V D)。
正常情况下,因通气/血流比例正常,肺泡死腔量极小,可忽略不计,因此生理死腔量基本等于解剖死腔量。
常用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肺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定义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潮气量(VT或TV)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0.5L 用于计算分钟通气量盒调节呼吸机补呼气量(ERV) 平静呼气末作用力呼气时能继续呼出的最大气量1.68L 与通气储备有关补吸气量(IRV)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与同期储备有关残气量(RV)作最大用力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量1.55L 限制性病变时减少;阻塞性病变时可增加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量。
FRC=ERV+RV意义同RV深吸气量(IC)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与通气储备有关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4.13L 为临床上最常用指标之一,减少见于限制性病变和严重阻塞性病变肺总量(TLC) 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5.67L限制性病变时减少。
阻塞性病变时增加。
且RV/TLC比值增加(RV/TLC比值常约0.3)肺通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定义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呼吸频率(f)每分钟呼吸的次数14次/min 中枢抑制时可减慢;肺部病变时常增快死腔气量(VD)每次呼吸末能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无效气量包括解刨死腔和生理死腔,肺部疾病时常增加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肺泡通气量(VA) 能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气量。
VA=(VT-VD)*f4L 反映有效的通气量每分钟通气量(VE)静态状态下每分钟呼出的气量。
VE=VT*f6L 人工通气常用指标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单位时间内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达到的通气量。
MVV≈FEVI*35150L/min反映呼吸系统整体效能(包括呼吸神经肌肉功能、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用力依赖性强,阻塞性及限制性障碍均可致其下降通气储量(VR%) VR%=(MVV-VE)/MVV*100% >=93% 通气储备能力指标,<60%~70%时可出现明显气促用力肺活量及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指标肺功能指标定义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用力肺活量(FVC) 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努力快速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4.13L FVC正常应=VC,下降见于限制性障碍和严重阻塞性障碍,用力依赖性强一秒量(FEV1) 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所呼出的最大气量3.65L临床上最常用指标,重复性好,用力依赖性较强。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七章呼吸与运动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42
二、人体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反射性调节
肺牵张反射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43
(二)、化学性调节
呼吸的体液调节是通过血液中的化学物质O2、 CO2、H+浓度的变化,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 器,经神经传入到相应的呼吸中枢,进而引起 呼吸的改变
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称为平静呼吸。
平静呼气:被动过程
用力呼气:主动过程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7
(一)呼吸运动
胸廓体积改变: 呼吸肌收缩——胸腔容积变化——肺容积变化——肺
内压变化——肺泡与大气压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肺通气。 呼吸肌: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
呼气肌:腹壁肌、肋间内肌。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36
4. 氧脉搏
人体从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 氧量,称为氧脉搏,可用每分摄氧量除以每分 钟心率算得。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37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物理溶解: 7% 化学结合:93% ➢化学结合形式有两种:
碳酸氢盐(HCO3-)形式的运输(占70%)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的运输(23%)
①借助呼吸肌训练仪进行; ②长时间的耐力运动训练,如跑步、骑车、游泳等
③用非呼吸的方法来训练膈肌。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3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肺泡与肺泡毛细血 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 组织换气
毛细血管与组织 之间的气体交换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肺通气功能指标
肺通气功能指标1.潮气量(tidal volume,TV):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为潮气量。
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为400-600ml。
一般以500ml计算。
2、补吸气量或吸气贮备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为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正常成年人为1500-2000ml.3、补呼气量或呼气贮备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为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正常成年人为900-1200ml.4、残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体量为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
正常成年人残气量为1000-1500ml。
5、深吸气量:从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体量为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
IC=TV+IRV6、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称为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
FRC=RV+ERV。
7、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为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VC=TV+IRV+ERV。
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3500ml,女性约2500ml。
8、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9、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过去称时间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它所占的百分数表示。
正常时FEV1/FVC约为80%,FEV2/FVC约为96%,FEV3/FVC约为99%。
10、肺总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为肺总量(total lung,TLC)。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通气过程受呼吸肌的收缩活动、肺和胸廓的弹性特征以及气道阻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呼吸肌麻痹、肺和胸廓的弹性发生变化,以及气胸等引起肺的扩张受限,可发生限制性通气不足;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内异物、气管和支气管等黏膜腺体分泌过多,以及气道外肿瘤压迫引起气道口径减小或呼吸道阻塞时,则可出现阻塞性通气不足。
对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测定不仅可明确是否存在肺通气功能障碍及其障碍程度,还能鉴别肺通气功能降低的类型。
(一)肺容积和肺容量肺容积和肺容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基础。
1. 肺容积肺内气体的容积称为肺容积。
通常肺容积可分为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余气量,它们互不重叠,全部相加后等于肺总量。
(1)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TV)。
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的潮气量为400~600 ml,平均约500 ml。
潮气量的大小决定于呼吸肌收缩的强度、胸廓和肺的机械特性以及机体的代谢水平。
(2)补吸气量或吸气储备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称为补吸气量(IRV)。
正常成年人的补吸气量为1500~2000 ml。
补吸气量反映吸气的储备量。
(3) 补呼气量或呼气储备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补呼气量(ERV)。
正常成年人的补呼气量为900~1200 ml。
补呼气量反映呼气的储备量。
(4) 余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称为余气量(RV)。
正常成年人的余气量为1000~1500 ml。
余气量的存在是由于在最大呼气末,细支气管特别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关闭所致;胸廓向外的弹性回位力也使肺不可能回缩至其自然容积。
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的余气量增加。
2. 肺容量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体量称为肺容量。
肺容量包括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和肺总量。
(1) 深吸气量,从平静呼气末做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体量为深吸气量(IC)。
它是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简述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
肺通气功能是评估肺部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肺通气功能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肺部疾病并进行治疗。
常用的肺通气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平均通气量(V̇E)、每潮气量二氧化碳分压(PaCO2)、静态肺顺应性(Cst,L)、潮气量(VT)、通气/血流比(V/Q)等。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和评价。
1. 平均通气量(V̇E)平均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肺部清除二氧化碳的能力,通常以每分钟呼出的空气量表示。
V̇E既受到呼吸频率的影响,也受到每次呼吸的潮气量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平均通气量约为5-8升/分钟,呼吸频率约为12-20次/分钟。
在评价肺通气功能时,V̇E可用于判断肺通气是否充分、呼吸肌功能是否正常。
但V̇E也受身体活动水平、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评价肺通气功能时,需要综合考虑。
2. 每潮气量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每潮气量二氧化碳分压是指每次潮气量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大小,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表示。
PaCO2反映了肺泡通气和肺血流的匹配情况,对于评价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慢性通气功能障碍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成年人的PaCO2在35-45mmHg之间。
PaCO2异常可直接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 静态肺顺应性(Cst,L)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变化下肺容积的改变量,反映了肺部的弹性。
静态肺顺应性是在无气流时测得的肺顺应性,通常用于评价肺部的弹性状态。
静态肺顺应性对于评价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肺部疾病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肺部功能状态,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4. 潮气量(VT)潮气量是每次正常呼吸时肺部吸入和呼出气体的量,通常用升(L)表示。
潮气量反映了肺部的充盈情况和换气功能,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潮气量异常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因此及时评价潮气量的大小对于发现和治疗肺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肺容积计算公式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肺容积计算公式(以下是一个关于儿科学计算公式的文章范例,包含了肺容积计算公式的介绍和应用。
文章中没有小节标题,按照文章逻辑进行了分段。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肺容积计算公式在儿科医学中,准确计算患儿的肺容积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儿的呼吸功能,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肺容积是指人体在各种不同的肺部状态下的总容积。
常用的肺容积计算公式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肺容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肺总容积(TLC)计算公式肺总容积是指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时肺部内气体的总容积。
肺总容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TLC = IRV + TV + ERV其中,IRV为潜在肺活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是指在最大吸气之后,额外还能吸入的气体容积;TV为潮气量(Tidal Volume),是指正常呼吸一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容积;ERV为呼气储备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是指在正常呼气之后,额外还能呼出的气体容积。
肺总容积的计算可以通过肺功能试验等方法获取,对于儿科患者来说,需要根据其年龄和身高等指标进行修正。
2. 肺活量(VC)计算公式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之间的气体容积变化范围。
肺活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VC = IRV + TV + ERV + RV其中,RV为残气量(Residual Volume),是指最大呼气后仍然存留在肺部的气体容积。
肺活量的计算也可以通过肺功能试验等方法获取,同样需要对儿科患者进行修正。
3. 肺泡通气量(VA)计算公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和离开肺泡的气体量。
肺泡通气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VA = (TV - VD) × RR其中,TV为潮气量,VD为死腔通气量(Dead Space),是指进入呼吸道但无法参与氧气交换的气体量;RR为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的计算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肺部通气情况,并指导呼吸治疗的选择。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PO2(KPa)
13.3 10.7
8.00
5.33
2.67
肺动脉
0 0
正常
肺泡膜面积 减少或厚度
增加
(2)
(1)
肺毛细血管
肺静脉
0.25 0.50 0.75 时间(S)
正常与肺泡膜增厚时Hb氧合所需时间示意图
(1)静息时血液流经肺泡的时间 (2)运动时血液流经肺泡的时间
弥散障碍时的血气变化*
2. 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由于呼吸道狭窄或阻塞,使气道阻力增加所致 的通气障碍
1. 限制性通气不足常见原因
1. 呼吸肌活动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麻醉药、镇静药过量所致的呼吸中枢抑制和 神经阻滞; 呼吸肌收缩功能障碍:呼吸肌疲劳;呼吸肌 营养不良性萎缩;低钾血症、酸中毒引起的 呼吸肌无力等。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PaO2 ↓ < 60mmHg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PaO2 ↓ < 30mmHg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PaCO2↑ > 50mmHg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PaCO2↑ > 80mmHg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此时呼吸 运动主要依靠PaO2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得以 维持)。
支气管扩张、肺实变、肺不张时增加
呼衰时主要代谢与功能变化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呼吸系统变化 循环系统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肾功能变化 胃肠变化
1.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Ⅱ型呼吸衰竭(CO2潴留) 血清K+浓度升高 血清氯浓度降低
CO2
HHb(O2)
RBC
Hb(O2)-+ H+
Inspiratory
第五章 呼吸题目
第五章呼吸一、名词解释1.呼吸2.肺通气3.肺活量4.时间肺活量5.肺泡通气量6.胸膜腔内压7.通气/血流比值二、填空题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和。
3.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同时存在,呈呼吸。
4.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和两种,以为主。
5.胸膜腔内压的生理意义是和。
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分布于肺泡壁液体分子层表面,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
7.肺活量是、和之和。
8.肺泡通气量=。
9.正常成人安静时肺通气/血流比值约为,此时肺通气量与肺血流量配比最合适,肺换气效率。
若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或减小,均可导致肺换气效率。
10.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
11.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有两种,即和,以为主。
O2主要以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的形式是和,以为主。
12.产生节律性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是,调整呼吸节律的中枢是。
13.参与呼吸运动调节的化学感受器,分为和两种。
14.当动脉血中CO2分压,H+浓度升高或O2分压时,均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15.肺扩张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三、单项选择题A1型题1.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之差B.肺的扩大和缩小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E.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2.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是: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差B.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间压力差C.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差D.肺内压与跨壁压之间压力差E.胸膜腔内压与跨壁压之间压力差3.下列关于呼吸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形式称为腹式呼吸B.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形式称为胸式运动C.平静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过程D.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过程E.成年人呼吸运动的形式呈混合式呼吸4.参与平静呼吸的肌肉是:A.膈肌和肋间外肌B.膈肌和腹壁肌C.膈肌和肋间内肌D.膈肌E.肋间外肌5.下列属于被动过程的是:A.平静呼吸的吸气B.平静呼吸的呼气C.用力呼吸的吸气D.用力呼吸的呼气E.以上都不是6.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呼气过程B.吸气末和呼气末C.呼气末和吸气初D.吸气全程E.呼吸全程7.成年人正常呼吸形式是A.腹式呼吸B.胸式呼吸C.人工呼吸D.混和式呼吸E.用力呼吸8.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造成:A.肺内压与胸内压的压力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C.腹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D.胸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E.肺内压与腹内压的压力差9.下列关于胸膜腔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B.胸膜腔内压总是低于大气压C.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D.有利于静脉血回流E.气胸时胸膜腔负压增大10.胸膜腔内压等于: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弹性阻力C.大气压-肺表面张力D.大气压-肺回缩力E.以上都不是11.胸膜腔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肺的回缩力B.肺弹性阻力C.胸膜腔的密闭性D.大气压力E.胸廓的扩张12.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膈肌收缩B.肋间外肌收缩C. 胸膜腔密闭性D.肺内压高于大气压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13.衡量肺和胸廓弹性阻力大小的指标是:A.弹性阻力B.气道阻力C.扩散阻力D.顺应性E.非弹性阻力14.能使肺弹性阻力减小,肺顺应性增大的是:A.肺纤维化B.肺充血C.肺水肿D.肺气肿E.以上都不是15.影响气道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A.气流速度B.气流形式C.呼吸道口径D.呼吸时相E.呼吸道长度16.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肺功能测定的常用指标是:A.肺活量B.用力呼气量C.补吸气量D.补呼气量E.肺总量17.能更客观地评价肺通气功能好坏的指标是:A.肺活量B.时间肺活量C.1秒用力呼气量D.补吸气量E.补呼气量18.某人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其肺泡通气量约为:A.3LB.4LC.5LD.6LE.7L19.当呼吸幅度减小而呼吸频率加快时,受影响最大的是:A.每分通气量B.无效腔气量C.肺泡通气量D.功能余气量E.肺总量20.气体交换的动力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的分压差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D.呼吸膜的通透性E.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21.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组织B.细胞内液C.肺泡气D.动脉血液E.静脉血液22.肺泡气中分压最高的气体是:A.O2B.CO2C.N2D.COE.水蒸气25.可使呼吸膜面积减小的因素不包括:A.肺气肿B.肺不张C.肺水肿D.肺实变E.以上都不是23.正常成年人安静时肺通气/血流比值为:A.0.048B.0.084C.0.48D.0.84E.0.2424.血液中CO2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物理溶解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碳酸氢盐D.氧合血红蛋白E.去氧血红蛋白25.血液中O2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物理溶解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碳酸氢盐D.氧合血红蛋白E.去氧血红蛋白26.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E.大脑皮层27.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A.促使吸气转为呼气B.促使呼气转为吸气C.减慢呼吸频率D.使吸气时程延长E.使呼气时程延长28.正常呼吸节律的形成主要依赖于:A.中脑和脑桥B. 延髓和脑桥C.延髓和中脑D.大脑皮层和脑桥E.大脑皮层和延髓29.在动物实验中,下列操作哪项可使家兔的呼吸停止:A.切断两侧迷走神经B.切除大脑皮层C. 在中脑和脑桥之间横断D.在脑桥上中部横切E.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断30.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A.血液中的CO2B.脑脊液中CO2C.血液中H+D. 脑脊液中H+E.脑脊液中的PO2降低31.CO2对呼吸运动的兴奋主要通过下列哪一途径而实现的:A.直接刺激脑桥的呼吸中枢B.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C.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D.刺激外周化学感E.以上都不是32.轻度缺O2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主要通过下列哪一途径而实现的:A.抑制延髓呼吸中枢B.刺激脑桥呼吸中枢C.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D.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E.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33.血液H+浓度增加,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主要通过:A.兴奋延髓呼吸中枢B.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C.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D.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E.抑制延髓呼吸中枢34.调节呼吸运动最主要的生理因素是:A.CO2B.H+C.O2D.N2E.CO35.实验中切断家兔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A.频率加快,幅度减小B.频率加快,幅度增大C.频率和幅度均不变D.频率减慢,幅度减小E.频率减慢,幅度增大36.关于肺牵张反射,错误的是:A.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层B.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中上行至延髓C.可促使吸气及时转为呼气D.有明显的种族差异E.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对呼吸节律起重要调节作用A2型题37.王某,女性,20岁,因患严重贫血入院。
生理问答题(呼吸)
的呼吸。
03、简述胸内负压的成因及生理意义。
成因:指胸膜腔内压比大气压低而呈负值。
由于腔内只有少量浆液而无气体,故其内压并不是由气体分子运动而来,而是由
大气经膜传导而成。人出生后胸廓的发育速度比肺快,而胸膜腔、壁两层紧贴在
公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07、呼吸过程中肺内压有何变化?
吸气开始及吸气过程中
肺内压小于大气压;
呼气开始及呼气过程中肺内压大于大气压;
呼气末及吸气末则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一起,肺就始终处于被动扩张状态。肺泡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使肺回缩,
胸廓因其弹性而弹回其原位,这时两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其与大气压
力的方向相反,抵消了一部分大气压力,使胸内压低于大气压。
公式: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生理意义:保持肺泡及小气道扩张,为肺通气和肺换气提供有利条件;
入冲动沿迷走神经到达延髓,抑制呼气中枢的活动,发生呼气;
该反射可使吸气不致过深过长,防止肺过度扩张,同时也促进吸气及时转为呼气,参与
节律呼吸的形成。
10、当吸入气中氧分压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对呼吸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刺激呼吸,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缺O2对呼
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当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并小于7%时可使呼吸加快加深,肺通气
量增加,当吸入气中CO2浓度超过7%时,会引起CO2在体内堆积,呼吸收到抑制;
CO2是调节呼吸的重要化学因素,可使呼吸运动与代谢相适应,在一定范围内,对维持
肺功能检测指标
潮气量检测报告参数指标TV 潮气量RF 呼吸频率TV/Kg 每公斤潮气量Vpef/TV 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量时的呼出气量/潮气量=达峰容积比VPFPef/TV 潮气呼气峰流量/潮气量F75%/Pef 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量/潮气呼气峰流量ME/MI 潮气呼气中期流量/潮气吸气中期流量Tex Pefsec 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量时的时间/呼气时间=达峰时间比TPFTexsec肺通气功能检查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进行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代谢,包括吸入体外的氧气和呼出体内生命活动代谢后产生过剩的二氧化碳;要完成气体代谢需要2个重要的过程,即肺的通气和换气,其中肺的通气是机体呼吸生理的第一步;肺通气功能是指呼吸气体的流动能力,涉及肺功能的改变以及相应所需要得时间,因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随呼吸运动的时相改变而发生的肺容积的变化,即与时间有关的动态肺容积,包括每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分钟通气量、时间肺活量、通气储量;肺通气功能的检查指标1.每分钟静吸息通气量MV或Ve是指静息状态每分钟所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反应基础状态下机体所需的通气量;MV=潮气容积x呼吸频率;正常值约为6-8L/min,MV>10-12L/min为通气过度;MV<3-4L/min为通气不足;2.肺泡通气量肺通气包括肺泡通气和死腔通气2个部分;1)肺泡通气量V A:每分钟吸入气量能到达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V A=MV-V D 呼吸浅快时潮气量V T若2)死腔通气量V D:包括解剖死腔量和肺泡死腔量,后者也称生理死腔量;成人的平均解剖死腔量140mi左右;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 A=MVX100-V D/V T%3.最大通气量MVV是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MVV一项负荷试验,其大小与呼吸肌的力量和气道阻力均相关;是一项综合评价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可靠指标;MVV和FEV1呈正相关;MVVL= FEV1X35 或,MVVL= FEV1X33+9成人平均值约为:男:104+2.7L/min 女:82.5+2.2L/min危险性:12秒最大通气试验是较剧烈的呼吸运动,凡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做次项试验;;;通气功能检查是通气储量百分比= MVV-MV/MVVx100%肺功能不全分级VC或PaO2 PaCO2MVV% FEV1% SaO2% mmHg mmHg基本正常>80 >71 >94 >87 <45轻度减退80-71 70-61 >94 >87 <45显著减退70-51 60-41 93-90 87-85 <45严重减退50-21 <40 89-82 74-60 >45呼吸衰竭<20 <82 <60 >452.通气功能障碍分型(1)阻塞性通气障碍:FEV1. FEV1./FVC, MMF,MVV均下降;RV, RV/TLC, FRC和气道阻力均增加;VC,FVC可正常或下降;TLC早期正常,后增加;气促指数<1. (2)限制型通气障碍:VC,FVC, FEV1, RFC, TLC均下降,FEV1./FVC,RC./ TLC可正常或上升;MMF可正常或下降;气促指数>1;(3)混合型通气障碍:FRC,TLC和RV/TLC依其阻塞和限制的程度,可在增加或减少;但其余各项指标均下降,气促指数=0.95—1.05;3.阻塞型通气障碍程度分级阻塞型通气障碍程度分级阻塞性通气障碍FEV1占预计值% FEV1./FVC%。
肺泡通气量的名词解释
肺泡通气量的名词解释
肺泡通气量是指在每分钟呼吸过程中通过肺泡进入或离开体内的气体的容量。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的氧气摄入量(VO2)和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来衡量。
肺泡通气量是由多个生理参数决定的,包括肺容量、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肺容量是指肺部能容纳的气体量,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剩余容积等。
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通常用次/分钟表示。
潮气量是指每次吸气或呼气时进入或离开
肺部的气体量,通常用升/分钟表示。
肺泡通气量的计算公式为:肺泡通气量(V_A)= 呼吸频率(f) ×潮气量(V_T)
肺泡通气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它反映了肺部对气体交换的能力和状况,可以用来评估肺功能和气体交换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量能够满足机体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需求。
而在某些疾病或特殊情况下,肺泡通气量可能发生改变,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异常,进而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功能。
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测定肺泡通气量的方法是使用呼吸气体分析仪,通过测量输入氧气量和输出二氧化碳量来计算。
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动力学检查、肺活量测定和气体分压测定等方法来评估肺泡通气量。
总之,肺泡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肺泡进入或离开体内的
气体量。
它反映了肺部对气体交换的能力和状况,对评估肺功能和气体交换异常有重要意义。
肺功能评估标准
肺功能评估标准介绍:肺功能评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肺部功能和健康状况。
通过肺功能评估,可以了解肺的通气能力、肺泡气体交换能力以及呼吸系统的运行情况。
肺功能评估常用于诊断和监测呼吸系统疾病,并可评估肺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肺功能评估的方法:肺功能评估通常通过测量多个指标来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肺功能评估指标:1. 肺活量(VC):肺活量是指一个人最大呼气或最大吸气后能够排出或吸入的气体总量。
它是衡量肺部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肺的扩张能力。
2. 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一个人尽力将气体快速排出体外的能力。
它可以评估肺部通气情况和呼吸肌力。
3. 呼气峰流速(PEF):呼气峰流速是指最大呼气过程中的气流速度。
它可以反映呼吸道的狭窄程度和通畅度,以及肺内气流的顺畅程度。
4. 强制呼气一秒量(FEV1):强制呼气一秒量是指在强制呼气的第一秒内排出的气体量。
它是评估肺气流限制和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指标。
5. 残气量(RV):残气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呼气之后,肺内仍然存在的气体量。
它可以反映肺的透气性和通气状态。
6. 肺泡通气量(VA):肺泡通气量是指肺泡单位在一分钟内排气的气体量。
它可以评估肺泡交换功能的有效性。
肺功能评估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肺功能评估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肺功能评估标准:1. 肺活量标准:成年女性正常肺活量为2.1-3.0升,成年男性正常肺活量为2.7-3.7升。
2. FVC标准:成年女性正常FVC为2.0-3.5升,成年男性正常FVC为2.5-4.5升。
3. PEF标准:成年女性正常PEF为300-500升/分钟,成年男性正常PEF为400-600升/分钟。
4. FEV1标准:成年女性正常FEV1为1.8-2.8升,成年男性正常FEV1为2.3-3.5升。
5. RV标准:成年女性正常RV为1.0-1.5升,成年男性正常RV为1.2-2.0升。
肺泡通气量的名词解
肺泡通气量的名词解
肺泡通气量是指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气体总量,是可以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其计算公式为: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当人体进行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的气体总量称为潮气量。
但部分气体会残留在呼吸气道中,无法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构成了解剖无效腔。
而进入肺泡的气体中,也有一部分无法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流进行气体交换,被视为肺泡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合称生理无效腔,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这部分气体称为无效腔通气。
正常情况下通气血流比例正常,肺泡无效腔极小,可忽略不计,因此生理无效腔基本等于解剖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一般变化不大,故生理无效腔的变化主要反映肺泡无效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