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压轴题

合集下载

遗传压轴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遗传压轴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遗传压轴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摘要本文将各地高考试题中的遗传压轴题分为遗传推断题、遗传实验题及遗传育种题三类,并针对每类题型提出了相应的解题策略和思路。

关键词遗传推断题遗传实验题遗传育种题遗传学知识逻辑性强,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因而成为各省市高考的热门考点。

很多省市把遗传题作为生物试题的压轴题,这些试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对于学生能否取得高考的成功非常重要。

笔者将各地高考试题中的遗传压轴题大致分为三类,并提出相应的解题思路及策略,以使学生在紧张的高考中能迅速找到这类试题的突破口。

1 遗传推断题遗传推断题是各地遗传题中最常见的类型。

基本的形式是给出一个杂交实验结果,然后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基因型,进一步又根据基因型推测其它杂交实验的结果。

为了增加难度,遗传压轴题通常都是考查两对及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

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多对基因控制多种性状,一是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1.1 多对基因控制多种性状很多省市对基因连锁互换定律不作要求,因此这种题目往往是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具体考查。

但在解题时应该将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拆分成多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别用分离定律进行推断,然后再将结果运用乘法原则进行组合即可。

从题目的呈现形式来看,此类题目又可大致分为图表文字型与家系图型两类。

1.1.1 图表文字型例题1(2005年全国卷Ⅱ第31题):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解答该题时不宜直接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而应该先对杂交实验进行拆分。

高考生物遗传压轴题

高考生物遗传压轴题

1、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 染色体上。

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 sB X b,其细胞中的一条X 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s,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 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甲所示),s 在纯合(X sB X sB 、X sB Y)时能使胚胎致死。

图乙是某雄果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图象。

(1)研究果蝇基因组应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 序列。

(2)图乙细胞的名称是,其染色体与核DNA 数目的比值为。

正常情况下,此果蝇体细胞中含有X 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条。

(3)如果图乙中3上的基因是X B ,4上基因是X b ,其原因是,B 与b 基因不同的本质是它们的不同。

基因B 是基因b 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产生的,突变导致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4)若棒眼雌果蝇(X sB X b )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 Y)杂交,F 1果蝇的表现型有3种,分别是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和。

F 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 2中B 基因的频率为(用分数形式作答)。

2、某种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

只要b 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 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

若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①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 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②若花色由D、d,E、e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 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 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

第31题 遗传规律-高考生物逐题必刷200题(原卷版)

第31题 遗传规律-高考生物逐题必刷200题(原卷版)

第31题遗传规律1.马铃薯是我国东北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雌雄同花,常用块茎繁殖;水稻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自花传粉,提高产量的措施是利用杂种优势。

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雄性不育水稻的研究,利用雄性不育水稻可以省略去雄的操作,极大地简化制种程序。

(1)如图是某马铃薯花粉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状态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B.进行交叉互换的是非姐妹染色单体C.交叉点断裂重接发生染色体变异D.交叉点断接后不一定发生基因重组(2)马铃薯黄肉(R)对白肉(r)为显性,抗病(Y)对感病(y)为显性,现用块茎繁殖的马铃薯都是杂合子,请设计马铃薯品种间最简洁杂交育种程序,选育出黄果肉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三代即可)(3)上世纪末,终于发现了雄性不育水稻突变体S,该品系水稻在长日照、高于临界温度(23℃)时表现为雄性不育;而在短日照、低于临界温度时表现为雄性可育。

①将突变体S与普通水稻杂交,获得F1表现为可育,F1自交所得的F2中可育与不可育的植株数量比为3:1,说明水稻的育性由等位基因控制,不育性状为性状。

②该不育品系称为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这种类型的发现说明水稻不育性状的表现型是的结果。

③如何利用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进行不育系的保持和杂交种的制作?请写出简要思路;。

2.某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果蝇眼色的控制途径如图所示。

现有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果蝇品系,品系甲和品系乙均表现为白眼,品系丙表现为粉眼,实验小组利用三个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组别P F1一品系甲(♂)×品系丙(♀)全部表现为红眼二实验一中F1的红眼个体(♀)×品系乙(♂)红眼:白眼:粉眼=1:2:1(1)根据杂交实验(填“一”或“二”)的结果,可以判断B/b基因位于(填“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

高中生物压轴题系列——遗传专题——基因突变偏移

高中生物压轴题系列——遗传专题——基因突变偏移

高中生物压轴题系列——遗传专题——基
因突变偏移
在生物遗传学中,基因突变偏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因突变偏移的相关知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一专题知识。

1.基因突变偏移的概念
基因突变偏移是指基因突变后,一些相对稳定的侧翼序列向基因内部或外部移位的现象。

基因突变偏移导致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异常的蛋白质或不良表现型。

基因突变偏移也是导致某些遗传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基因突变偏移的类型
基因突变偏移的类型包括:
- 基因内转座子
- 基因间转座子
- Alu元件偏移
- LINE元件偏移
其中,基因内转座子包括AcD和DsD两种,基因间转座子包
括Copia和gypsy两种。

对于Alu和LINE元件偏移,它们一般在
非编码区中发生。

3.基因突变偏移的影响
基因突变偏移的影响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导致遗传病的发生,还能够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例如,色盲和血友病等遗传病
的发生就与基因突变偏移密切相关。

另外,基因突变偏移还可能导
致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4.预防基因突变偏移的方法
为了预防遗传病和其他可能的疾病,减少基因突变偏移的发生,人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不必要的诊断和治疗
- 保持身体健康,避免吸烟等行为
- 优化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污染
总之,基因突变偏移是一个重要的遗传学研究领域,掌握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突变偏移的影响和预防方法。

同学们需要深入学习这个专题知识,提高生物遗传学的水平。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举措二 选择押题6-2——“遗传规律、伴性遗传”从不少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举措二 选择押题6-2——“遗传规律、伴性遗传”从不少

选择押题6-2——“遗传规律、伴性遗传”从不少1.豌豆的灰种皮对白种皮是显性,绿色豆荚对黄色豆荚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现让灰种皮绿豆荚与白种皮黄豆荚植株杂交,F1都是灰种皮绿豆荚。

若F1自交获得F2植株,其中白种皮植株有180株,则F2中灰种皮绿豆荚植株中纯合子的植株数大约是( )A.295 B.135 C.94 D.45解析:选D F2中白种皮植株占1/4,共180株,F2中灰种皮绿豆荚植株中的纯合子占1/16,故其植株数为180÷4=45(株)。

2.鸡的雄羽与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雌鸡只能表现为母羽,雄鸡既可以是雄羽也可以是母羽。

现用两只母羽鸡杂交,F1雄鸡中母羽∶雄羽=3∶1。

让F1母羽鸡随机交配,后代出现雄羽鸡的比例为( )A.1/8 B.1/12 C.1/16 D.1/24解析:选B 鸡的雄羽和母羽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设为H、h)控制,用母羽雌鸡与母羽雄鸡杂交,结果F1雄鸡中母羽∶雄羽=3∶1,故母羽为显性性状,雄羽为隐性性状,则F1母羽雌鸡的基因型为HH、Hh和hh,比例为1∶2∶1,F1母羽雄鸡的基因型为HH、Hh,其比例是1∶2。

若让F1母羽鸡随机交配,由于只有雄鸡中出现雄羽,故后代出现雄羽鸡的比例是(2/4×2/3×1/4+1/4×2/3×1/2)×1/2=1/12。

3.某家庭中,丈夫正常,妻子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两个女儿正常。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病为隐性遗传病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两个女儿的基因型相同D.两个女儿的基因型可能不同解析:选C 丈夫正常,妻子患遗传病,两个女儿正常,则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基因的位置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

假设致病基因用A 或a表示,如果该病为显性遗传病,正常的女儿的基因型是aa或X a X a,两个女儿的基因型相同;如果是隐性遗传病,先考虑常染色体遗传,正常的女儿一定含A基因,母亲基因型为aa,母亲一定会遗传给女儿一个a基因,因此两个正常女儿的基因型相同,都为Aa;再考虑伴X染色体遗传,正常女儿一定有X A基因,母亲基因型为X a X a,母亲一定会遗传给女儿一个X a基因,即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都为X A X a。

高中生物遗传压轴题,考试必过

高中生物遗传压轴题,考试必过

(一)、显隐性的判断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杂合体显现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③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出现3:1分离比,占3/4的个体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④在未知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任何亲子代表现型相同的杂交都无法判断显/隐性。

1.回答下面的(1)~(2)题。

①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②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花色的戏那、隐性基因。

甲组合为×。

乙组合为×。

丙组合为×。

丁组合为×。

戊组合为×。

③为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应采取的杂交组合是。

1.(1)①高茎红花②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③戊10.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

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1)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性遗传病。

(2)Ⅲ—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4)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1)乙常隐(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11% (4)AaX B X b aaX b X b(5)1/6 1/3 1/2 1/6 11.D已知某植物的胚乳非糯(B)对糯(b)为显性,植株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

完整版)高考生物遗传专题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生物遗传专题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生物遗传专题训练及答案1.XXX的遗传实验中,正确的说法是:B.XXX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C.XXX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XXX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占5/8.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黑色为显性性状。

B.4号为杂合子概率为1/2.C.F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D.7号与4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正确的判断是:B.F1中雄性50%表现为有胡子。

C.F2纯合子中两种表现型均有。

D.控制山羊胡子的基因的遗传为伴性遗传。

4.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5.自由交配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6.子二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4和1/2,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7.若aa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则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能够产生正常配子,因此子二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3和1/3,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8.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因此选项C 为正确答案。

9.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2种,1:1.长尾基因b为显性。

一只黄鼠短尾与一只灰鼠长尾杂交,F1代表现为黄鼠长尾、黄鼠短尾、灰鼠长尾和灰鼠短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鼠短尾的基因型为AaBbB.灰鼠长尾的基因型为aaBBC.F1代中黄鼠长尾与灰鼠短尾的比例为1∶1D.F1代中四种表型的比例为9∶3∶3∶110.某种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基因A1、A2和A3控制。

这三个基因可以任意组合,每个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

该动物种群中有6种基因型和3种纯合子。

从图中可知,该动物体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如果一只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它们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该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2A3.11.已知小麦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该小麦杂合子做母本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种皮、胚乳和子叶的基因型依次是DD、Dd、dd、Dd、DDd、dd。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2019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单选题1.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 Aa 、Bb 、 Ee 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且每种显性基因 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 aabbee 重量是 100g ,基因型为 AaBbee 的南瓜重 130 克.今有基因 型 AaBbEe 和AaBBEe 的亲代杂交,则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基因型有 16种 ② 表现型有 6种 ③ 果实最轻者约 115 克 ④ 最重者出现的几率是A. 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2. 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 有( )A.6 种 B.4种 C.2 种 D.8种3. 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

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 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 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 ( )A. 1/2B.1/4C.1/6D. 1/124. 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① 检验杂种一代的基因型② 提高作物抗病品种的纯度(抗病是显性性状,不抗病是隐性性状) ③ 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或隐性A. 杂交、自交、测交B. 测交、自交、杂交C.测交、测交、杂交D.测交、杂交、杂交5.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验证其假说正确与否的方法是()A. 测交B. 杂交C.自交D. 正交和反交 6.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 图中Ⅱ-3和Ⅱ-4 所生子女是A.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C.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7.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B.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D.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第 1 页C.基因型AaBb 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8.有甲、乙、两、丁、戊5 只猫。

高中生物压轴题系列——遗传学专题——基因不等式放缩

高中生物压轴题系列——遗传学专题——基因不等式放缩

高中生物压轴题系列——遗传学专题——
基因不等式放缩
1. 基因不等式放缩的概述
基因不等式放缩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基因不等式放缩中,我们探讨了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于个体表现型的影响。

2. 基因不等式放缩的原理
基因不等式放缩的原理涉及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的相互作用。

在遗传学中,每个个体都有两个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这两个等位基因可以互相影响,导致个体表现型的差异。

3. 基因不等式放缩的例子
基因不等式放缩的例子可以通过对具体基因的研究来展示。

例如,在人类中,有一种基因可以导致视力问题。

然而,如果一个人
拥有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可能不会表现出视力问题,而只有当拥有两个等位基因时才会出现视力问题。

4. 基因不等式放缩的重要性
基因不等式放缩的理解对于遗传学研究和进一步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表现型的多样性,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5. 总结
基因不等式放缩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基因的表达和相互作用对个体表现型的影响。

通过研究基因的不等式放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遗传特征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以及遗传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03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挑战压轴题(原卷版)

专题03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挑战压轴题(原卷版)

专题03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1.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

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A.2/10B.7/10C.2/9D.7/92.研究发现,当果蝇的一条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纯合时,雌蝇即转化为不育的雄蝇。

现将基因t位点杂合的雌蝇与纯合隐性雄蝇作为亲本杂交,则2F理论上性别比例(♂∶♀)是()A.9∶7B.3∶1C.13∶3D.11∶53.人类的色盲有红绿色盲和蓝色盲,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蓝色盲与红绿色盲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Ⅲ4和Ⅲ5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男孩的概率为1/2C.Ⅲ3细胞中的致病基因至少有一个来自Ⅲ5D.Ⅲ1与Ⅲ2生出患病孩子Ⅲ1与基因重组有关4.植物的花粉数量众多,但某种类型的花粉的成活率可能会显著降低。

现有杂合红花(Rr)植株,自花受粉后,子一代中红花:白花=5:1,则该植株形成的花粉中成活率降低的配子及其成活率分别是A.R,1/2B.R,1/3C.r,1/2D.r,1/3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红绿色盲男孩。

某同学结合下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其中判断合理的是A.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X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丁有关B.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Y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丙有关C.该男孩患病若与图乙有关,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XYD.该男孩患病若与图甲有关,其父亲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6.某植物(2n=12)的正常株开两性花,一次能够产生较多数量的子代,科学工作者用荧光标记法对正常显性纯合子的花色基因进行研究,显性基因A被标记为红色荧光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个体一个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红色荧光点数量最多为_________个,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二生物易错题和压轴题(含详细解答)

人教版高二生物易错题和压轴题(含详细解答)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二易错题和压轴题(精彩)(含详细解答)一.选择题(共34小题)1.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2.豌豆的红花对白花是显性,长花粉对圆花粉是显性.现有红花长花粉与白花圆花粉植株杂交,F1都是红花长花粉.若F1自交获得200株F2植株,其中白花圆花粉个体为32株,则F2中杂合的红花圆花粉植株所占比例是()A.7% B.8% C.9% D.10%3.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在剩余植株中,表现为抗病无芒纯合子的概率为()A.B.C.D.4.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F2,假定所有F2均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并对剩下植株进行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的植株比例为()A.B.C.D.5.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6.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人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7.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变化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8.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症的病因可以用乙图表示B.无籽西瓜形成的原因不可以用乙图表示C.雄峰形成的原因可以用乙图表示D.猫叫综合症的病因不可以用甲图表示9.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图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B.甲、乙、丁三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C.甲、乙、丁三图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乙、丙两图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10.如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A.染色体易位B.基因重组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11.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形态结枸和功能不同,是由于这两种细胞中的()A.信使RNA不同B.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C.核糖体不同D.转运RNA不同12.将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的蚕豆根尖转入含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在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B.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条单体被3H标记C.有一半染色体中的一条单体被3H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未被3H标记13.下列实验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证明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途径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4.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使后代()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C.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1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病不是遗传病②携带遗传病基因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③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会患遗传病.A.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④1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17.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对F1测交,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数量比为1:1是假设内容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F2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是推理内容18.下列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 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者b表示,据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Ⅰ2的基因型为aaX B X B或aaX B X bB.Ⅱ5的基因型为BbX A X A的可能性是C.Ⅳn同时患有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转运RNA携带到核糖体中B.一个核糖体可同时与多条mRNA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C.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D.起始密码决定转录的起点20.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技术导致基因重组,可产生定向的变异B.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培育新品种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D.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使生物性状更符合人类需求21.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B.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aaB_类型经④后,子代中aaBB 所占比例是C.过程⑤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过程⑥⑦应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2.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B.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C.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D.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23.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下面的甲、乙、丙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麻花”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变异类型都属于染色体变异,且都含4个DNA分子B.甲图是由于染色体的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减少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丙三图可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24.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A.碱基序列B.碱基数目C.碱基种类D.比值25.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26.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27.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为3:2C.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水解为多个脱氧核苷酸D.该基因复制3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 800个28.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D.不同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29.下列有关植物的杂交育种方案中,难以直接达到研究目的是()A.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将不同个体上控制优良性状的不同基因集中于一个个体上B.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研究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C.用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研究某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D.用测交法研究某个体是否是纯合子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2n=20)一个染色体组有10条染色体,玉米单倍体基因组有11条染色体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C.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出现了四倍体西瓜,含四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相同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31.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双亲表现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C.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必定产生2n种具各类型数量相等的配子D.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色盲女儿的几率为零3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A.AaBb,AAaBbb,Aaaa B.AaaaBBbb,Aaa,AABBC.AAaaBbbb,AaaBBb,AaBb D.AaaaBbbb,AAabbb,ABCD33.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通过一代交配完成下列任务:(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2)育出矮秆小麦.最佳措施是()A.甲与乙杂交,得F1测交B.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C.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D.甲自交,乙自交34.艾滋病病毒属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片段中碱基A占()A.19% B.21% C.23% D.42%二.多选题(共1小题)35.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哪些正确?()A.最终产物为DNA B.以DNA的一条链作模板C.DNA聚合酶参与催化D.合成原料和RNA复制时相同三.解答题(共5小题)36.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图所示.(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性突变.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上述推测正确.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37.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则该推测成立.(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由于三倍体鳟鱼,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38.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①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使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雄雌比例为.(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 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①T、t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②F2代雄果蝇中共有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基因型是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的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39.现今人工种植的小麦为异源六倍体,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野生的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的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通过多年的杂交育种实验研究,利用野生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出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且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系列品种.请分析下列杂交实验过程并回答问题.(1)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F1不育,其原因是F1 ,说明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之间存在.欲利用F1培育出可育的后代,可采取的方法是,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倍体.(2)李振声在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了“蓝单体”小麦品种,该小麦体细胞中含有41条染色体,其中40条染色体来自小麦,1条染色体来自偃麦草,该染色体上携带蓝色基因,所以“蓝单体”籽粒呈现浅蓝色.研究发现蓝色基因有累加效应,即籽粒颜色随基因的增加而加深.若“蓝单体”品种小麦自交,后代籽粒颜色的表现型有等类型,它们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依次是,此变异类型属于.40.狗的皮毛颜色是由基因控制的,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分别表示两种基因).①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进而控制性状.②图中的基因A控制酶I合成的信息传递过程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4小题)1.(2016•吉林三模)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分析】根据题意,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即AABBDD×aabbdd→AaBbDd,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即AaBbDd×aabbdd.【解答】解:aabbdd产生的配子是abd,子代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所以AaBbDd产生的配子是ABD:ABd:abD:abd=1:1:1:1,所以AB在一条染色体上,ab在一条染色体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配子推断基因的位置关系.2.(2010•上海)豌豆的红花对白花是显性,长花粉对圆花粉是显性.现有红花长花粉与白花圆花粉植株杂交,F1都是红花长花粉.若F1自交获得200株F2植株,其中白花圆花粉个体为32株,则F2中杂合的红花圆花粉植株所占比例是()A.7% B.8% C.9% D.10%【分析】由题中数据显示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能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应用连锁定律算,设红花基因型为A,长花粉基因型为B,则F2中aabb占,则aabb占16%,则F1产生的配子ab占40%,配子中,ab=AB=40%,则Ab=aB=10%,可求得:Aabb所占比例为:10%×40%×2=8%.【解答】解:A、10%×40%×2=8%,不是7%,A错误;B、10%×40%×2=8%,B正确;C、10%×40%×2=8%,不是9%,C错误;D、10%×40%×2=8%,不是10%,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题目不能用简单的自由组合定律来算,而应当考虑连锁定律.3.(2014秋•东营校级月考)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在剩余植株中,表现为抗病无芒纯合子的概率为()A.B.C.D.【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设抗病基因为A,不抗病基因为a;无芒为B,有芒基因为b.则亲本为AABB×aabb,F1为AaBb.F1自交,F2有4种:抗病无芒(A_B_):抗病有芒(A_bb):感病无芒(aaB_):感病有芒(aabb)=9:3:3:1.去除所有不抗病个体,剩下抗病无芒(A_B_):抗病有芒(A_bb)=3:1.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只剩下抗病无芒(A_B_)植物.【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设抗病基因为A,不抗病基因为a;无芒为B,有芒基因为b.则亲本为AABB×aabb,F1为AaBb.F1自交,F2有4种:抗病无芒(A_B_):抗病有芒(A_bb):感病无芒(aaB_):感病有芒(aabb)=9:3:3:1.去除所有有芒个体,剩下抗病无芒(A_B_):感病无芒(aaB_)=9:3,其中AABB是抗病无芒纯合子,即在剩余植株中,表现为抗病无芒纯合子的概率为.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学生学会简化题目,本题中首先对F2幼苗进行病毒感染,去掉所有不抗病个体,然后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这样只剩抗病无芒(A_B_)植物,最后再计算出F3中表现有芒的比例即可.4.(2015春•保山校级月考)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F2,假定所有F2均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并对剩下植株进行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的植株比例为()A.B.C.D.【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设抗病基因为A,不抗病基因为a;无芒为B,有芒基因为b.则亲本为AABB×aabb,F1为AaBb.F1自交,F2有4种:抗病无芒(A_B_):抗病有芒(A_bb):感病无芒(aaB_):感病有芒(aabb)=9:3:3:1.去除所有不抗病个体,剩下抗病无芒(A_B_):抗病有芒(A_bb)=3:1.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只剩下抗病无芒(A_B_)植物.【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设抗病基因为A,不抗病基因为a;无芒为B,有芒基因为b.则亲本为AABB×aabb,F1为AaBb.F1自交,F2有4种:抗病无芒(A_B_):抗病有芒(A_bb):感病无芒(aaB_):感病有芒(aabb)=9:3:3:1.去除所有有芒个体,剩下抗病无芒(A_B_):感病无芒(aaB_)=9:3=3:1,其中BB占,Bb占,这些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后代出现有芒的植株比例为×=.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学生学会简化题目,本题中首先对F2幼苗进行病毒感染,去掉所有不抗病个体,然后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这样只剩抗病无芒(A_B_)植物,最后再计算出F3中表现有芒的比例即可.5.(2012•海南)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高中生物遗传题由易到难

高中生物遗传题由易到难

高中生物遗传题由易到难
高中生物遗传题主要涉及到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内容,题目难度逐渐增加。

下面是按照由易到难顺序排列的一些遗传题: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如果一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它产生的后代中AA:Aa:aa的比例是多少?
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如果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它产生的后代中ABC、Abc、aBC、abc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3. 判断显性和隐性:如果一个个体表现出了某种性状,那么它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请问它表现出了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4. 伴性遗传的应用:如果一个母亲表现出了某种性状,而父亲没有,那么他们的孩子有可能会表现出这个性状吗?如果会,请说明原因。

5.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果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它的表现型是什么?如果它的表现型不是AaBb,请说明原因。

6. 复杂遗传方式的判断:如果一个家族中出现了某种性状,那么它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请说明原因。

以上是一些遗传题的示例,难度逐渐增加。

在解答这些题目时,
需要对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并且需要判断显性和隐性、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等基本方法。

押新高考卷 遗传与进化(含解析)-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押新高考卷 遗传与进化(含解析)-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押非选择题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遗传与进化考向01 遗传与进化1.(2023·河北·高考真题)某家禽等位基因M/m控制黑色素的合成(MM与Mm的效应相同),并与等位基因T/t 共同控制喙色,与等位基因R/r共同控制羽色。

研究者利用纯合品系P1(黑喙黑羽)、P2(黑喙白羽)和P3(黄喙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并统计F1和F2的部分性状,一、基因型和表型的推断“先分开,后组合”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离为若干分离定律问题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1.求配子种类及比例(以AaBbCCDd为例)结果见表。

实验亲本F1F21P1×P3黑喙9/16黑喙,3/16花喙(黑黄相间),4/16黄喙2P2×P3灰羽3/16黑羽,6/16灰羽,7/16白羽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1可判断该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定律,F2的花喙个体中纯合体占比为。

(2)为探究M/m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者对P1和P3的M/m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检测,并对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和图2。

由此推测M 基因发生了碱基的而突变为m,导致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最终使黑色素无法合成。

(3)实验2中F1灰羽个体的基因型为,F2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若F2的黑羽个体间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白羽个体占比为,黄喙黑羽个体占比为。

(4)利用现有的实验材料设计调查方案,判断基因T/t和R/r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染色体交换)。

调查方案:。

结果分析:若(写出表型和比例),则T/t和R/r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否则,T/t 和R/r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2.(2023·重庆·高考真题)科学家在基因型为mm的普通玉米(2n=20)群体中发现了杂合雄性不育突变体,并从中(1)求产生配子种类数(2)求产生ABCD配子的概率基因型Aa Bb CC Dd结果产生配子A B C D配子比例1/21/211/2相乘得1/8 (3)求配子间结合方式AaBbCCDd自交,配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为(2×2)×(2×2)×(1×1)×(2×2)=64(种)。

2024高考生物遗传题

2024高考生物遗传题

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若将纯合的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理论上应为:A. 1:1B. 2:1C. 3:1(答案)D. 4:12、某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A. XXYB. XBXbC. XbXb(答案)D. XBY3、下列关于基因连锁与交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一定发生连锁遗传B.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给后代时自由组合C. 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答案)D. 连锁遗传现象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是错误的4、在果蝇的性别决定中,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A. XY(答案)B. XXC. YYD. XXX5、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其中AABB为红色,AAbb 为粉色,aaBB为白色,aabb为紫色。

若将红色与白色植株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花色种类及比例为:A. 1红:1粉:1白:1紫B. 3红:3粉:3白:1紫C. 6红:3粉:3白:4紫(答案)D. 9红:3粉:3白:1紫6、下列关于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的适用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种群足够大B. 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C. 没有基因突变发生D. 存在自然选择压力(答案)7、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B和b表示。

一个色盲男性(XbY)与一个正常女性(XBX?)结婚,若生育一正常女儿,则该女儿的基因型为:A. XBXBB. XBXb(答案)C. XbXbD. XBY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的时期是:A. 间期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020年高考生物重难点专练三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一)(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重难点专练三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一)(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重难点专练三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一)(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历来是高考的必考重点和难点,而且常考常新,题型可能是实验设计和分析题,综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即自由组合定律,还可能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显隐性性状的判断等。

作为高考中生物部分的“压轴”大题,一般会在不同小题中设置层层递进的难度,作为选拔尖子生的手段。

【满分技巧】1.在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通过足够的练习量,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2.回归课本,从教材的经典实验中把握遗传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向。

3.注意答题规范,学会正确运用各种遗传符合和图解。

【必备知识】1.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2.判断或验证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实验方法(杂交、自交、测交的适用生物和应用范围)3.各种异常分离比的产生原因、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特点、判断方法【限时检测】1.(2019全国卷II·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2.(2020福建省检·6)某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b 基因控制。

一对夫妇(X B X b ×X B Y)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 b X b 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患病男孩同时患有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病B.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能力,产生含Y精子的比例理论上为1/3C. 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 b 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3.(2020厦门市高三上期末·26).鹦鹉控制绿色(A)、黄色(a)和条纹(B)、无纹(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2021高考生物考前押题 遗传的大体规律与伴性遗传(1)

2021高考生物考前押题 遗传的大体规律与伴性遗传(1)

2021高考生物考前押题:遗传的大体规律与伴性遗传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成功利用“假说-演绎法”发觉了两大遗传定律。

以下有关分离定律发觉进程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提出的问题:什么缘故F2显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B.假说的核心: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C.依照假说设计了测交实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说解析:此题考查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研究进程,意在考查考生的明白得分析能力。

在分离定律的研究进程中,孟德尔由F1多次自交,F2显现3∶1的分离比而提出问题;假说的核心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进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产生数量相等的含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取得1∶1的性状分离比以验证假说。

答案:D2.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据上表判定以下表达不合理的是( )A.通过第一、三、四组能够得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通过第二、四组能够得出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B.以A和a别离表示茎高的显、隐性基因,D和d别离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

那么第一组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aaDdC.每一组杂交后代的纯合子的概率都相同D.最容易取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第五组解析:由第一组可知红对白显性,第二组可知高对矮显性,由第三组和第四组都可知高对矮显性,红对白显性,第五组不能确信两对性状的显隐性。

第一组中高茎×矮茎→高茎∶矮茎=1∶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红×红→红∶白=3∶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和Dd。

同理可知第二、三、四、五组的亲本的基因型别离为AaDd×Aadd、AADd×aaDd、AaDd×AaDd、Aadd×aaDd,因此第一~五组杂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别离为1/4、1/4、0、1/4、1/4,每组取得双隐性个体的概率别离为1/八、1/八、0、1/1六、1/4。

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押题(新高考通用)——遗传的理论基础(含解析)

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押题(新高考通用)——遗传的理论基础(含解析)

押单项选择题遗传的理论基础考向预测考情统计(3年)核心考点2021·浙江考向0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2023·海南·高考真题)某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质基因(P、H)和细胞核基因(D、d)相关。

现有该作物的4个纯合品种:①(P)dd(雄性不育)、②(H)dd(雄性可育)、③(H)DD(雄性可育)、④(P)DD(雄性可一、基因型和表型的推断“先分开,后组合”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离为若干分离定律问题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1.求配子种类及比例(以AaBbCCDd为例) (1)求产生配子种类数(显性)(2)求产生ABCD配子的概率基因型Aa Bb CC Dd结果产生配子 A B C D配子比例1/2 1/2 1 1/2相乘得1/8 (3)求配子间结合方式AaBbCCDd自交,配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为(2×2)×(2×2)×(1×1)×(2×2)=64(种)。

2.求基因型和表型的类型及比例二、已知子代求亲代的“逆推型”题目1.基因填充法(1)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型,如基因型可表示为A_B_、A_bb。

(2)根据子代基因型推测亲本基因型(此方法只适用于亲本和子代表型已知,且显隐性关系已知时)。

2.根据子代表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规律:根据子代表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

如:三、多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分析,种隐性突变。

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注:(1)若F2中纯显性性状的比例为()34n,则该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F2中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为4n,则该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四、自由组合中的自交、测交和自由交配问题纯合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合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后得F1,F1再自交得F2,若F2中绿色圆粒豌豆个体和黄色圆粒豌豆个体分别进行自交、测交和自由交配,所得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别如下表所示:五、特殊分离比特例19∶3∶3∶1的变式(总和等于16) 特例2基因数量累加效应亲本相对性状的对数F1配子F2表型F2基因型种类比例种类比例种类比例12(1∶1)12(3∶1)13(1∶2∶1)1222(1∶1)222(3∶1)232(1∶2∶1)2n2n(1∶1)n2n(3∶1)n3n(1∶2∶1)n项目表型及比例yyR_(绿圆)自交绿色圆粒∶绿色皱粒=5∶1测交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自由交配绿色圆粒∶绿色皱粒=8∶1 Y_R_(黄圆)自交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5∶5∶5∶1测交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4∶2∶2∶1自由交配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64∶8∶8∶1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

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 sB X 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s,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甲所示),s在纯合(X sB X sB、X sB Y)时能使胚胎致死。

图乙是某雄果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图象。

(1)研究果蝇基因组应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图乙细胞的名称是,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
为。

正常情况下,此果蝇体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条。

(3)如果图乙中3上的基因是X B,4上基因是X b,其原因
是,B与b基因不同的本质是它们
的不同。

基因B是基因b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产生的,
突变导致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
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4)若棒眼雌果蝇(X sB X 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 Y)杂交,F1果蝇的表现型有3种,分别是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和。

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B基因的频率
为(用分数形式作答)。

2、某种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

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 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

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①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②若花色由D、d,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

a.该植株花色为,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
系是。

b.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孟德尔的定律。

c.该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的子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红花植株
占。

3、玉米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
(1)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
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现有
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①植株A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②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
其进行自交产生F1。

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
为,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

该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未分离。

④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植株B能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

(2)已知玉米的黄粒对紫粒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研究小组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植株为亲本杂交得到F1。

F1自交及测交结
果如下表:
①上述玉米子粒颜色的遗传遵循定律,该定律的实质
是。

黄粒抗病、紫粒不抗病植株的形成是的结果。

②分析以上数据可知,表现型为的植株明显偏离正常值。

4、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请分析回答:
(1)该植物的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

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 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淡化
颜色的深度 (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

下图1表示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情况。

①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F2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共有种,其中杂合子占的
比例为。

③若用F1代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子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
表现型比例为黑色:黄褐色:白色= 。

(2)该植物的普通植株因抗旱能力弱致使产量低下,为了提高抗旱性,
有人利用从近缘物种得到的抗旱基因(R)成功培育出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

①实验者从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两个R基因的植株,让这些植株自花传粉。

(注:上图2中黑点表示R基因的整合位点,假定R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I类型。

②实验者还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一个R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且R基因只能整合到上述两对种皮颜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让其自花传粉,若子代种皮颜色为黑色和黄褐色的植株全都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基因所在染色体上;若子代种皮颜色为色的植株都不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

5、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e,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

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ee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下表(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

(1)果蝇的体色与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号染色体上。

若让F1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上表比较,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会/不会)发生改变。

(2)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E)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
有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

(3)假如果蝇卷翅基因A是Ⅲ号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若卷翅基因A 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又发现了Ⅲ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甲。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
(上升/下降/不变)。

(4)欲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以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通过杂交实验(不考虑其他变异)来完成:让“平衡致死系”果蝇乙(♀)与待检野生型果蝇丙(♂)杂交;从F1中选出卷翅果蝇,雌雄卷翅果蝇随机交配;观察统计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②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1、(1)5(2)次级精母细胞 1/2或1:2 2
(3)基因突变碱基对(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A/T 替换成G/C
(4)棒眼雌果蝇 1/11
2、(1)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2)①红花∶白花=2∶1
②a.红色同源染色体
b.分离
c.白花1/2(每空2分)
3、(1)①缺失
②黄色∶白色=1∶1
③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④4
(2)①基因分离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重组
②不抗病(每空2分)
4、(1)①aaBB 、AAbb ②5 4/7 ③1:1:2 (2) ①100% 75% 15/16 ②A 或b 黑
5、(1)(基因的)自由组合Ⅳ不会
(2)4 EeRrTt×Eerrtt、EeRrtt×EerrTt
(3)100% 不变(4)①卷翅:野生=2:1 ②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