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单项式和多项式》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性质,以及掌握它们的加减运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初等代数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代数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代数知识,如方程、不等式等,但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性质。

2.让学生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

2.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性质。

2.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性质、加减运算方法的讲解和例题。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代数知识,如方程、不等式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同时,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初步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单项式和多项式》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运算和应用。

本章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和代数式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单项式和多项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单项式和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理解。

2.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方法。

3.单项式和多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图形和运算过程。

3.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和解决问题。

例如,计算购买苹果和香蕉的总价。

2.呈现(15分钟)介绍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通过示例解释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同时,展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图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总结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单项式和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案例的反思

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案例的反思

《单项式与多项式》一节课准备及实施的反思众所周知,概念课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难上的一类课,内容枯燥,学生掌握起来也很困难。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如何能让概念课上得更有成效,如何在概念课中更好地使用多媒体,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想法,我精心设计了《单项式与多项式》一课,试图以这节课为载体,探索以上问题的答案。

这节课设计完之后,先在其中一个班上,发现了一些问题,修改之后,又在另一个班实施,总体感觉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

本课有三个环节我做了相应的调整。

第一个环节是在讲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时,我首先举了生活中的几个实例让学生列代数式(其中有单项式和多项式),之后由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式子的特点,进而引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可就在列其中一个代数式时出现了较大阻力:题目是这样的:张明家的小轿车每百公里耗油x升。

他开车外出前把油箱的油加到了60升,开车行驶了450千米之后,又在路旁的加油站加了y升油,此时轿车的油箱中有(60-4.5x+y)升油. (注:每百公里耗油量是汽车技术指标的专用名词,即汽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的汽油的数量)对于这个问题,我留出了2分钟让学生思考,时间比较充裕,但还是只有个别同学做对了,有很多同学错减了4.5x,写成了450x,还有一些学生根本不知所云,很茫然。

思考过后,我让学生先说,但他们仍不能清晰地解释为何要减4.5x,最后仍需我补充完成。

这样下来,一个作为引入的小题就用了六分钟,很影响课程进度。

下课之后,我又仔细想了这一环节的处理,并和其它老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式子的特点,引出单项式的概念,而不是列代数式,且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在这个地方出现了较大问题,很影响学生对后面内容学习的情绪。

显然以这样的问题引入是不太合适的。

于是,在第二次上课之前,我又找了一道简单的题目代替此题,学生很容易解决,并轻松进入新课学习的状态。

第二个环节是关于单项式次数、系数和多项式次数、项数习题的处理。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是学生在初入中学阶段首次接触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则。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引导,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这些代数概念的认识,为后续的代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直观思维能力,但代数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因此在学习本章节内容时可能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入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代数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难点: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运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生活实例引入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及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6.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关键信息。

初中初一数学下册《单项式乘多项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数学下册《单项式乘多项式》教案、教学设计
4.变式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
4.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踏实的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对乘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4.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注意事项:
1.作业完成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书写规范,注重格式和细节;
2.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查阅资料,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单项式乘多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互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变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八年级数学上册《单项式乘单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单项式乘单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教案、教学设计
2.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3.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增强自信心。
4.加强小组合作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单项式乘单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2.难点:
2.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单项式乘法知识。
课堂练习的过程如下:
(1)教师发放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采用对比教学法,将单项式乘法与之前学过的运算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单项式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新授:详细讲解单项式乘法的算理,通过示例演示,使学生深入理解运算法则。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并理解单项式乘法的规律。
2.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学会倾听和借鉴他人的方法。
3.方法总结:指导学生总结单项式乘法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解题技巧。
(3)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指出易错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单项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单项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单项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单项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分数、整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等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基本概念,以及后续学习多项式、分式等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分数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单项式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的定义,掌握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确定方法。

2.能够正确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单项式。

3.能够运用单项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单项式的定义及其系数、次数的确定。

2.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单项式。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单项式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小组合作学习指南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单项式的概念,例如: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00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式子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5分钟)讲解单项式的定义,通过PPT展示单项式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项式的概念。

同时,讲解如何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判断单项式和确定单项式系数、次数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一些关于单项式的难题。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给予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单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价格折扣、比赛得分等,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项式的定义及其系数、次数的确定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关于单项式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单项式与多项式》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单项式与多项式》教案、教学设计
2.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强调重点、难点,梳理知识结构。
3.提醒学生注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理解,提高他们合并同类项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习题:课后练习题第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基本方法。
-自主设计练习:请学生自己设计一道包含多个单项式的数学表达式,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简化。
2.实践应用提高:
-生活实例应用:请学生收集家庭购物小票或价目表,将其中的商品价格用单项式表示,并进行同类项的合并,计算总价。
-数学问题解决:解决课后习题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求解包含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简单方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拓展延伸思考:
-研究性问题:讨论并思考如何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应用于更复杂的代数表达式中,例如含有多个变量或不同指数的单项式。
-探究性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计算中的应用。
4.阅读理解与反思:
-阅读材料:阅读教材中关于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反思日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的反思日记,内容包括学习收获、困惑和改进措施。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题,涵盖识别单项式、合并同类项等方面,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求解方程等。
3.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解答,给予评价和指导,指出错误原因,提供解题思路。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等知识点。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单项式和多项式》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运算性质和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掌握它们的运算性质,并能够运用单项式和多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代数式等基础知识,对于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和运算性质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掌握它们的运算性质,并能够运用单项式和多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探索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运算性质。

2.难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性质。

2.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导学生发现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性质,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包括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代数式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单项式和多项式》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实数和代数式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对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在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代数式的实际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单项式和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及其特点。

2.难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代数式的实际意义。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归纳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特点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实物道具: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用于导入环节的问题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道具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通过问题的解答,让学生感受到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同时,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与单项式和多项式相关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数学_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前面几节课学习了幂的运算性质以及单项式的乘法运算,初步接触这么多概念及运算,学生们在接受与理解上还是有些困难的,能够熟练应用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本节学习的《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它又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乘法以及乘法公式等后续知识的基础,是以后化简代数式等知识点中的重要环节,这一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探索过程,注重数学思考,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信坚持下去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越来越高。

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通过探究,总结归纳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还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和点拨!效果分析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在教学中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从复习单项式的乘法出发,通过情境导入,形象直观地引入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并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概括出其结论,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过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解题中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用文字概括法则,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通过反馈练习,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与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中的“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本节课是初中数学“数与代数”中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幂的运算性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它又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乘法以及乘法公式等后续知识的基础,是以后化简代数式等知识点中的重要环节,这一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4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4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单项式和多项式》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重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运算性质以及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了实数、代数式等基础知识。

然而,对于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性质的理解,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概念,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性质,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来探究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运算性质。

2.难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性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来探究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性质。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性质。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和运算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单项式和多项式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和化简,加深学生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规则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学生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性质的记忆。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单项式乘多项式》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单项式乘多项式》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单项式乘多项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单项式乘多项式》是学生在学习了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基本概念之后,进一步研究单项式与多项式之间的运算。

这一节内容通过实例引入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使学生掌握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对基本的代数运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规则,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并掌握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规则;通过实例教学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方法。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方法的掌握。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苹果每个2元,香蕉每个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规则,并用实例进行讲解。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项式和多项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单项式和多项式》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性质,并能进行相应的运算。

这一章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代数的学习还是第一次,因此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这为本章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同时,学生对于新的学习内容充满好奇,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性质,能够进行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

同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性质,以及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性质的理解,以及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小组的讨论,来达到学习的效果。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学生的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有理数的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代数的学习态度,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两个概念。

然后,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学生完成题目后,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学生对于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单项式和多项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探索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设计3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设计3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运算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掌握相应的运算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对于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法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于多项式相乘的步骤不清晰,对于如何正确分配系数把握不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相关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运算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2.难点:如何正确分配系数,以及如何在多项式相乘过程中避免出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要有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地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运算。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内容,对于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以及之前学习的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例子,根据运算法则,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运算。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单项式与多项式》是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会进行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

本节内容是后续学习代数式、方程和函数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方程等基础知识,对于代数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性质。

2.学会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能正确进行相关计算。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难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规则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实例,如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图片、实际问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理数、方程等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介绍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性质,如系数、次数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练习,如加减乘除等。

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全文

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整式的乘法(第二课时)一、学情分析本章首先通过实例介绍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进而发展符号感。

本节课是在前几节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同时,通过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归纳、类比等运动,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二、任务分析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到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运算性质,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再从实际问题导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不给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然后由学生总结得出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三、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能利用法则进行运算。

2、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运算的算理,从中体验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和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难点:探究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共设计了八个环节:1<复习回顾>——2<探究新知—提出问题>——3<探究新知—解决问题>——4<精讲精练>——5<巩固提高>——6<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7<总结串联、纳入系统>——8<达标检测、评价矫正><第一环节>复习回顾1、回顾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初中数学_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2.能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进行计算.3.体会转化、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4.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知识,体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的规律,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结果的符号确定教法与学法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1)在新课学习阶段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法则的推导过程中,采用引导发现法.(2)在新课学习的例题讲解阶段,采用讲练结合法.(3)学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活动内容:教师依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出示问题:单项式乘法法则是什么?(让学生叙述单项式的乘法法则)(2)出示一道练习题,复习如何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①系数相乘为积的系数;②相同字母因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相乘,作为积的因式;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也作为积的一个因式;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积仍是一个单项式;⑤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也适用(3)让学生用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4)利用分配率简便计算。

(由一学生板书,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活动目的: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最终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复习问题1、2、3、4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间的关系。

回顾复习以前所学知识,为本节课奠定基础。

引入课题:今天将学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第二环节:借助情境,探究新知:活动内容:给学生提供如下问题情景,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1.展示课件:如图所示,这个长方形可分割为宽为m,长分别为a、b、c的三个小长方形,用不同方法求长方形面积.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2.提出问题:(1)你是怎样列式表示长方形的面积的?是否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其中包含了什么运算?与同伴交流.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通过小组交流,学生会发现同一部分的面积有了不同的表示方法,自然会去探究两种表示方法的关系,通过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两种不同的运算一方面是包含单项式与单项式乘法、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另一方面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二者的结果相同,从而发现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a 6.1 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整式的有关概念,会识别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

2. 能说出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的系数和次数,以及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3. 在参与对单项式、多项式识别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回忆什么叫代数式:2. 用代数式填空: (1) 卖报的李阿姨从报社以每份0.35元的价格购进a 份《晚报》,以每份0.5元的价格售出 b 份(b <a),那么她此项卖报的收入是_____________元。

(2) 从书店邮购每册定价为a 元的图书,邮费为书价的5%,邮购这种图书需付款__________元。

(3) 如右图,某建筑物的窗户,上半部为半圆形,下半部为矩形,已知矩形的长、宽分别为a 、b ,则这扇窗户的透光面积是_________ 。

2.观察上面所列的代数式包括那些运算?有何特征?(同学之间交流讨论)二、 探究新知1、 整式、单项式⑴观察上面得到的代数式,以及在第5章中所学过的代数式,它们分别都含有哪些运算?总结: 对于字母来说,只含 运算的叫做整式。

其中,不含有 运算的整式叫单项式。

上述代数式是整式的是___________,不是整式的______________。

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a b 35.050.0-a 05.1a ab 281π+22a r +πn 342c ab +阅读课本P126最后一自然段和P127第一自然段及“小博士”的提示,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说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①22x -系数是____ 次数是____ ② 2423x y 系数是___ 次数是_____ ③3a b 系数是____ 次数是____ ④ a - 系数是____ 次数是_____⑤2r π系数是____ 次数是___ ⑥223abc - 系数是____ 次数是_____ 3.多项式与多项式的项、次数阅读课本P127第3、4自然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1) 多项式321x y -+ 共____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次数是______,它是______次________项式。

2) 多项式2235a a -+ 共____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次数是______,它是______次________项式。

3) 多项式323a a b - 共____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次数是______,它是______次________项式。

4) 多项式1x xy --+共____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次数是______,它是______次________项式。

三:课上评测评测练习1、说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1)ab (2) (3)(4) (5) (6) 2、说出下列多项式是由哪几项组成的,它们分别是几次多项式?(1)(2)(3)(4)2m -y x 21.0-322abc -2xybc a 2π123+-y x 5322+-a a b a a 32-237xy -(5)(6) 能力提升:1、已知多项式 ,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多项式有几项?指出它所有的项;(2)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最高项是哪一项?写出它的系数和次数;(3)这个多项式有常数项吗?如果有,是哪一项?四、小结:1.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

2.整式,单项式及其多项式的关系:整式包含单项式,多项式。

3.找单项式的系数,多项式的项数时的注意事项。

(讨论交流)五、作业:课习题6.1 1、2、3、46.1《单项式乘多项式》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新知的障碍:通过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后,学生已经经历过了概念、教学模式等解决问题的知识与过程,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本节内容属于概念性教学,学生容易接受,教师不易教学,教师全盘的讲授势必枯燥无味,因此本节课设计成学生有目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问题中发现总结概念,然后在问题中熟悉概念。

效果分析这节课,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的概念,然后完成自学检测,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后,学生完成分层练习,巩固对概念的掌握。

整一节课基本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学生可以养成自己阅读课本,在相应的教材内容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但从课堂的实施情况中可以看到,虽然这个教学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好,起点比较高,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说学生是在磕磕碰碰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几个本来并不难理解的知识点,比如“多3223b ab b a a -+-323y xy x +-32232123-++-xy x y x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排列”,如果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可以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但事实上,必须由老师不断加以点评、分析,学生才能较准确地把握相关语句的含义,说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是存在较大困难。

这个让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必须要进一步培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如果采用讲授的方式,很快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理解、掌握,配以学习卷上的分层练习,学生的双基训练很到位,单纯地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授法应该效果更好。

但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阅读、分析题意,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虽然表面上看,这节课采用这种自学模式好像浪费了不少时间,由于老师要不是插入将瓶,导致课堂的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我还是觉得应该采用这种模式,使学生在起始年级开始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应该是有利无害的。

这节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

《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反思众所周知,概念课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难上的一类课,内容枯燥,学生掌握起来也很困难。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如何能让概念课上得更有成效,如何在概念课中更好地使用多媒体,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想法,我精心设计了《单项式与多项式》一课,试图以这节课为载体,探索以上问题的答案。

下课之后,我又仔细想了这一环节的处理,并和其它老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式子的特点,引出单项式的概念,而不是列代数式,且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在这个地方出现了较大问题,很影响学生对后面内容学习的情绪。

显然以这样的问题引入是不太合适的。

于是,在第二次上课之前,我又找了一道简单的题目代替此题,学生很容易解决,并轻松进入新课学习的状态。

关于单项式次数、系数和多项式次数、项数习题的处理。

习题较多,我全打在PPT 上。

在第一个班讲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把题目的分析过程写到了黑板上,例如:-xy2改写成121x y -⋅⋅,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次数是3。

又如,226a b b 35-+,在分析过程中,我也是先把式了抄在黑板上,然后在其下面划线,并标出每一个字母的次数,即2126a b b 35-+,这样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也就一目了然,但题目的解答过程(文字较多),我却打在了PPT 上。

这样,一会儿黑板、一会儿PPT ,使我有些手忙脚乱,因为题目较多,所以板书也开始有些凌乱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把每个题目的分析式子全打在了PPT 上,用不同颜色的线和记号标注,起强调作用。

并随着学生的回答让它们逐一显示。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手忙脚乱,因此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效果非常好。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节与反思,开始我只是让学生总结本节的内容,但总感觉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印象还是比较肤浅且不成系统。

为此,我在PPT 上又以示意图的形式列出了本节的主要内容,并对本节重点内容用着重号和不同颜色的笔加以标注(如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

在学生讨论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我结合PPT 加以强调和补充,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在本课实施之后,我又反思了整个过程,……的确,它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收获。

1、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这次讲课,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特别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认真地备课、上课之外,更应该不断地反思,并及时做出调整,这样,课才会越上越精彩。

2、通过这节课,也让我认识到,在数学概念课中适时适量地插入幻灯片,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为幻灯片动态地演示和鲜活的色彩要比黑板白字更能吸引学生。

我也注意到,在这节概念课上,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就连平时一些很不专心的学生都能仔细地听、认真地看,学习效果非常好。

3、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节课,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的概念,然后完成自学检测,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后,学生完成分层练习,巩固对概念的掌握。

整一节课基本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学生可以养成自己阅读课本,在相应的教材内容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但从课堂的实施情况中可以看到,虽然这个教学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好,起点比较高,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说学生是在磕磕碰碰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几个本来并不难理解的知识点,比如“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排列”,如果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可以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但事实上,必须由老师不断加以点评、分析,学生才能较准确地把握相关语句的含义,说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是存在较大困难。

这个让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必须要进一步培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如果采用讲授的方式,很快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理解、掌握,配以学习卷上的分层练习,学生的双基训练很到位,单纯地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授法应该效果更好。

但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阅读、分析题意,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虽然表面上看,这节课采用这种自学模式好像浪费了不少时间,由于老师要不是插入将瓶,导致课堂的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我还是觉得应该采用这种模式,使学生在起始年级开始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应该是有利无害的。

这节课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以运用。

4、教学设计一定要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思考并做出调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